Ⅰ 如何理解「人民群眾創造歷史」
「人民群眾創造歷史」是唯物史觀的重要理論。理解「人民群眾創造歷史」「必須明確三個問題:一是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由來及人民群眾的內涵,人民群眾是在勞動實踐的過程中對歷史發展起推動作用的具有主體性的大多數人;二是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表現,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和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以及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三是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方法論意義,即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及人民群眾主體意識的挺立。
Ⅱ 請理論聯系實際,闡述人民群眾在創造歷史過程中的作用
人民群眾是一個歷史范疇,是指一切對社會歷史起著推動作用的人們。在階級社會中,它包括一切對歷史發展起著促進作用的階級、階層和社會集團。人民群眾這個概念在不同的國家和各個國家的不同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內容。但不論在任何情況下和任何歷史時期,人民群眾的主體,都始終是從事物質資料生產的勞動群眾和勞動知識分子。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群眾作為歷史唯物主義的一個重要范疇,是指推動歷史發展的絕大多數社會成員的總和。人民群眾是一個歷史范疇,是指一切對社會歷史起著推動作用的人們。
從事物質資料生產和精神生產的勞動者,始終是人民群眾的主體。
人民群眾是一個歷史范疇,在不同國家或統一國家的不同歷史時期有不同的內容。
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歷史創造者原理。
作用
唯物史觀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恩格斯曾經說過:歷史活動是群眾的事業。決定歷史發展的是「行動著的群眾」。人民群眾是一個歷史范疇,人民群眾從質上說是指一切對社會歷史發展起推動作用的人們,從量上說是指社會人口中的絕大多數。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人民群眾有著不同的內容,包含著不同的階級,階層和集團。人民群眾的最穩定的主體部分始終是從事物質資料生產的勞動群眾及其知識分子。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人民群眾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
Ⅲ 論述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原理及其現實意義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揭示人民群眾在歷史發展中的決定作用,是唯物史觀區別於唯心史觀的一個根本點。馬克思主義認為,「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人們」是指社會的一切成員。由於各人所處的經濟地位和其他社會條件不同,其意向、要求和利益亦各異。他們的活動,或者遵循或者
違背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因此,不同的人在歷史進程中的作用各不相同。要研究歷史的發展,必須在承認「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的基礎上,探討誰是歷史的創造者。唯心史觀從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的根本觀點出發,認為少數帝王將相、英雄豪傑是歷史的創造者。這些人,或者具有非凡的才智,或者秉承上帝的旨意,他們的思想動機決定歷史的發展。這種觀點不符合客觀實際,是反科學的。
唯物史觀則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物質資料的生產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階級斗爭是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從而確認作為物質生產和階級斗爭的主體的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群眾不僅創造著自己的歷史,而且對整個社會的發展起最終決定作用。正是他們的生產斗爭和包括階級斗爭在內的各種社會斗爭,推動歷史的發展。因此,馬克思主義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具體地說:(一)人民群眾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人民群眾是物質資料生產的承擔者。他們生產人類生存所必需的物質資料,創造社會的一切物質財富,並為政治、科學、文化等其他社會活動提供必要的物質條件。因此,停止了生產,人類就不能生存,社會就要滅亡。必須充分估計創造物質財富的人民群眾對社會發展所起的決定作用。(二)人民群眾在精神財富創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階級社會里,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相分離,剝削階級壟斷了科學文化,勞動人民被剝奪了受教育的權利,他們的聰明才智受到很大的壓抑。在這種歷史條件下,出身於剝削階級、從事腦力勞動的知識分子往往成為精神財富的直接創造者。但他們的發明創造,歸根到底要以人民群眾的社會實踐為基礎。人民群眾的生產斗爭和階級斗爭是人類科學文化發展的源泉和動力。不僅如此,人類歷史上有許多科學發明、藝術創作是勞動人民親自製作和創造的,在勞動人民中產生了許多發明家、科學家、文學藝術家,直接為人類創造了重要的精神財富。(三)人民群眾是變革社會的決定力量。社會從低級向高級的發展通過被剝削、被壓迫階級反對反動的統治階級的革命斗爭來實現。奴隸階級、農民階級和無產階級盡管在革命斗爭中有過挫折和失敗,但它們始終是各自時代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在新興的剝削階級領導的革命斗爭中,革命的主力軍仍是勞動者階級。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在17世紀的英國和18世紀的法國,甚至資產階級的最光輝燦爛的成就都不是它自己爭得的,而是平民大眾,即工人和農民為它爭得的。」強調人民群眾是變革社會的決定力量,並不意味著對傑出人物作用的否定。但馬克思主義認為,偉大人物發動的重大歷史運動,不僅要考慮人心的向背,而且要以不同的方式同人民群眾的斗爭相結合。 1)人民群眾是一個歷史的范疇。從量上說,人民群眾是指居民中的多數;從質上說,人民群眾是指對社會歷史起推動作用的人們。勞動群眾是人民群眾的主體。
(2)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作用
①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人民群眾創造的社會物質財富,是社會得以存在和發展的物質保障。人民群眾的這一創造作用同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這一原理具有邏輯上的一致性,因為作為人民群眾主體的勞動群眾,乃是生產力的體現者。
②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首先,人民群眾的社會實踐活動是科學、文化、藝術的唯一源泉;其次,勞動群眾為人們從事精神文化活動提供了一切物質手段和物質條件;再次,勞動知識分子在精神財富的創造過程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③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既是社會革命的決定力量,又是社會改革的決定力量。社會革命、社會改革根源於社會基本矛盾,但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發展狀況的規律、上層建築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發展狀況的規律不可能自發地起作用,必須通過人民群眾這一社會變革的主體才能實現其作用。
總而言之,人民群眾是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創造主體,是社會變革的主體,同時也是實現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3)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社會制約性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但人民群眾不可能隨心所欲地創造歷史,不可能離開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創造歷史。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活動要受到社會歷史條件的制約。這些條件包括:經濟條件、政治條件、精神條件。
①經濟條件的制約。廣義的經濟條件包括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生產力發展狀況不同,人們創造歷史的作用不同,生產關系制約著人們的歷史活動。
②政治條件的制約。在不同的政治制度下,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作用大不相同。在階級對抗的條件下,人民群眾的創造作用極大地被抑制。在社會主義社會中,人民當家作主,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作用有了全新的意義。
③精神條件的制約。人民群眾掌握科學文化水平的程度,同人民群眾創造歷史作用的程度成正比。
Ⅳ 如何理解人民群眾在創造歷史過程
「人民群眾復創造歷史」制是唯物史觀的重要理論。理解「人民群眾創造歷史」「必須明確三個問題:一是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由來及人民群眾的內涵,人民群眾是在勞動實踐的過程中對歷史發展起推動作用的具有主體性的大多數人;二是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表現,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和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以及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三是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方法論意義,即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及人民群眾主體意識的挺立。
Ⅳ 人民群眾為什麼是歷史的創造者呢
第一,人民群眾是抄物質生襲活的創造者。整個社會所需的衣食、生產用品都是由人民群眾所提供的。
第二,人民群眾也是精神生活的創造者。在浩浩湯湯的歷史進程中,人民群眾的偉大智慧和源源不絕的創新思維為社會提供了用之不絕的精神財富。
第三,人民群眾還是社會變革中的中堅力量,是歷史發展的真正動力。人類歷經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或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演變過程,每一次變革都是廣大的人民群眾進行的革命斗爭。
正因為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創造者,推動了社會進步,因此人民群眾才在社會變革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自然人民群眾也就是歷史的創造者。
擴展材料
恩格斯曾經說過:「歷史活動是群眾的事業。決定歷史發展的是『行動著的群眾』。」人民群眾是一個歷史范疇,人民群眾從質上看是指一切對社會歷史發展起推動作用的人們,從量上看是指社會人口中的絕大多數。
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人民群眾有著不同的內容,包含著不同的階級、階層和集團。人民群眾最穩定的主體部分始終是從事物質資料生產的勞動群眾及其知識分子。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人民群眾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Ⅵ 為什麼說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第一,人民群眾是物質生活的創造者。整個社會所需的衣食、生產用品都是由人民群眾所提供的。
第二,人民群眾也是精神生活的創造者。在浩浩湯湯的歷史進程中,人民群眾的偉大智慧和源源不絕的創新思維為社會提供了用之不絕的精神財富。
第三,人民群眾還是社會變革中的中堅力量,是歷史發展的真正動力。人類歷經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或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演變過程,每一次變革都是廣大的人民群眾進行的革命斗爭。
正因為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創造者,推動了社會進步,因此人民群眾才在社會變革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自然人民群眾也就是歷史的創造者。
擴展材料
恩格斯曾經說過:「歷史活動是群眾的事業。決定歷史發展的是『行動著的群眾』。」人民群眾是一個歷史范疇,人民群眾從質上看是指一切對社會歷史發展起推動作用的人們,從量上看是指社會人口中的絕大多數。
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人民群眾有著不同的內容,包含著不同的階級、階層和集團。人民群眾最穩定的主體部分始終是從事物質資料生產的勞動群眾及其知識分子。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人民群眾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Ⅶ 論述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歷史唯物主義關於人民群
眾在歷史上的作用的基本原理.歷史唯物主義揭示
了物質生產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生產方式是
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首先是生產
發展的歷史,是生產方式從低級向高級發展和更替的歷
史,這就為確立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原理奠定了堅實的
基礎.既然人類社會的歷史首先是物質生產的歷史,那麼
人類社會的歷史也首先是物質生產者的歷史;既然生產
方式是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那麼以勞動群眾為主體的
人民群眾的活動,對於社會的發展也就起著決定作用.這
就從根本上揭示了人民群眾是推動歷史發展的動力.歷
史唯物主義指明,人民群眾首先是通過物質生產活動,並
且通過在這個基礎上所進行的階級斗爭、社會革命、社會
改革以及精神領域等方面的活動,來創造歷史的.人民群
眾創造歷史的偉大作用主要表現在:第一,人民群眾是社
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人民群眾供給全世界以衣食等等
社會物質生活資料,創造了人類的物質文明.第二,人民
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人民群眾不僅以其實踐
活動為創造精神財富提供取之不盡的源泉,而且以其千
百萬創造者的偉大的力量和智慧,為人類社會提供不可
勝計的精神財富的成品.第三,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
定力量.人類社會經歷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資本主義
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的演變,都必須通過人民群眾自覺
的革命斗爭,勞動人民是革命斗爭的主力軍.總之,歷史
活動是群眾的事業,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
造者.正是人民群眾的活動,而不是哪一個個人的活動,
體現歷史發展的規律和歷史發展的趨勢,決定歷史發展
的方向和歷史的結局.人民群眾是推動歷史發展的決定
力量,是歷史發展的真正動力.正如毛澤東所指出:「人
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毛澤東選
集》第3卷,第1031頁)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但這並
不等於說,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作用,可以不受社會歷史
條件的限制.人民群眾只能在既定的歷史條件下,在已有
的社會關系的基礎上,順應社會發展的規律來創造歷史.
歷史唯物主義承認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同時也充
分肯定個人特別是傑出人物在歷史上的作用,肯定無產
階級領袖能夠對社會發展起著重大的推動作用.人民群
眾是歷史創造者的思想,是群眾觀點的一個最基本的內
容,也是中國共產黨的群眾路線的理論依據.
Ⅷ 為什麼說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論文
人民群眾是推動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是歷史發展的真正動力。
第一,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人民群眾供給全世界以衣食等等
社會物質生活資料,創造了人類的物質文明。
第二,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人民群眾不僅以其實踐活動為創造精神財富提供取之不盡的源泉,而且以其千百萬創造者的偉大的力量和智慧,為人類社會提供不可勝計的精神財富的成品。
第三,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人類社會經歷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的演變,都必須通過人民群眾自覺的革命斗爭,勞動人民是革命斗爭的主力軍。
總之,歷史活動是群眾的事業,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
(1)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因而從根本上推動了社會的發展,應從以下三點理解。
第一,人們為了能夠創造歷史,必須要生活。但是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等生存資料。因此,人們必須從事創造物質財富的生產。這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任何一個民族,如果停止勞動,不用說一年,就是幾個星期,也要滅亡。」若沒有物質資料的生產,就根本無從進行其他一切活動,也就無所謂人類社會生活和人類歷史。人類社會賴以生存的物質生活資料,正是人民群眾通過自己的勞動創造的,這其中勞動群眾是社會生產的主體,他們的活動創造物質財富,為人類生存和社會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
第二,人民群眾創造物質財富的生產勞動,不僅是人類社會的存在基礎,而且是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任何社會的發展,都是以生產力的發展為基礎的,而人民群眾是社會生產力的體現者,是物質資料生產的直接承擔者。生產力的發展,離不開人民群眾。人民群眾在生產勞動中不斷積累經驗,提高生產技能和改進生產工具,推動了生產的發展、生產方式的變化及整個社會由低級向高級的發展、進步。因此,以不同形式從事和促進生產活動的人民群眾,必然對社會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第三,勞動群眾包括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物質財富卻是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共同創造的,在現代化大生產中。知識分子的作用越來越大。
(2)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從而推動了社會的全面進步。
這是本框題的重點和難點內容。可以從以下三點把握。
第一,人民群眾要從事科學、文化、藝術等精神活動,就必須獲得一定的物質生活資料,同時還要具備儀器設備等從事科學文化活動的物質手段。這些物質生活資料和物質手段,都是勞動人民通過物質生產活動提供的。
人民群眾的生產實踐活動不僅創造了產生精神財富的物質基礎,而且也成為了形成精神財富的認識動力。如自然科學,它是在勞動群眾的生產實踐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生產實踐為自然科學提供了豐富的經驗和研究的課題,不斷推動自然科學向前發展。
第二,人民群眾的實踐活動是一切精神財富的源泉。
人們在實踐中所積累的豐富經驗,構成了人類精神財富的原料或半成品。發明創造主要是從事腦力勞動的科學家、工程師等知識分子的創造活動。他們在創造精神財富的活動中之所以能夠發揮巨大的作用,不僅在於他們不同程度地參加了勞動群眾的社會實踐,而且還在於正確集中和總結了勞動人民的實踐經驗。人民群眾的實踐活動是一切精神財富產生的源泉。人民群眾的經驗和智慧是一切科學文化創作的寶庫,沒有群眾的實踐經驗,任何個人的「創造」活動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不可能取得有價值的成果。
第三,勞動群眾還直接創造了精神財富。
首先,勞動群眾創造的物質成果總是凝結著人們的某種智慧。例如: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活字印刷術,是北宋的工匠畢升發明的。南宋的紡織革新家黃道婆,就是個平凡的勞動婦女。可見,勞動群眾在創造物質成果的過程中凝結了大量的智慧,因此,這些物質成果本身就是一種精神財富。
其次,勞動群眾在實踐中還直接創造了精神財富。
勞動群眾在實踐中創造了許多雕刻、繪畫作品,它們是人類藝術寶庫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至於民間流傳的音樂、舞蹈,那更是勞動群眾的直接創造。如「盲人阿炳」那樣的民間音樂家和「泥人張」那樣的民間藝術家。
(3)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
第一,社會基本矛盾的運動,即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矛盾必然導致社會形態的更替,導致舊制度的滅亡和新制度的產生。在階級社會中,階級斗爭是推動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社會變革必須通過革命階級同反動階級的斗爭,通過廣大人民群眾推翻反動統治階級的革命來實現。一切真正的革命運動,實質上都是勞動人民自己起來摧毀腐朽的社會制度的斗爭。在階級社會,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偉大作用在社會變革時期、在革命的暴風驟雨時期表現得尤為突出,他們總是站在斗爭的最前列,以社會主人和歷史創造者的氣概充分顯示出自己的創造力量。
第二,在社會主義時期,人民群眾對社會變革的作用,是通過進行改革、鞏固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來實現的。如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實行的「大包干」的改革就是適應了當時的生產力狀況,後來在全國實行了以家庭承包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的改革,就大大鞏固和完善了我國農村的集體主義經濟,促進了農村生產力的發展。我國所實行的經濟體制改革和政治體制改革,是億萬人民群眾的共同事業。當前,我國人民群眾正以極大的熱情投身改革、深化改革、加快改革步伐,這必將成為推動我國社會迅速發展的強大動力。
Ⅸ 怎樣理解馬克思關於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觀點
簡單的說,1人民群眾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 2人民群眾是精神財富的創造者 3人民群眾是實現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 方法論要求:樹立群眾觀點,堅持群眾路線,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以下是粘貼的,也希望能幫到你:
.人民群眾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人民群眾在社會歷史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問題,認為人類社會的全部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歸根結底,都是人民群眾創造的,歷史活動是群眾的事業,群眾是歷史的主人。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無產階級政黨的本質特徵,是無產階級政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無產階級的革命導師們,把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這一歷史唯物主義原理和無產階級的革命實踐結合起來,闡明了無產階級的革命是千百萬人民群眾的事業,從而指出,無產階級政黨必須相信群眾,依靠群眾,把群眾團結在自己周圍,領導群眾奪取勝利。《共產黨宣言》這部馬克思主義的不朽著作就曾明確指出:「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或者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無產階級政黨,總是不懈地為人民利益而奮斗。它為無產階級的階級目標服務,就是為最廣大的人民服務。它除了人民的利益之外,絲毫沒有自己的一己私利。
2.人民群眾在歷史發展中的現實意義
工人階級是中國最先進的現代化生產力的主力軍和最先進的生產關系的代表。在舊中國,工人階級深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三重壓迫,處於社會的最底層,所受的剝削和壓迫比中國其他任何階級都要沉重,並且同占我國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民群眾保持著天然的聯系。這種階級地位決定了中國工人階級必須將自己的解放同其他勞動群眾的解放緊密聯系在一起,必須把解放一切受剝削、受壓迫的階級作為解放自己的前提條件。中國共產黨作為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理所當然地要反映和代表全體中國人民的利益,每一個黨員和幹部也理所當然地要把實現和維護全體中國人民的利益作為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其次,這是由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決定的。中國共產黨是為人民的利益而奮斗的,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黨在任何時候都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眾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聯系,不允許任何黨員脫離群眾、凌駕於群眾之上。沒有廣大人民群眾的真心擁護和大力支持,黨就不可能從小到大,由弱變強,不可能完成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項任務,創造出輝煌的業績。
歷史唯物主義與歷史唯心主義的根本對立表現在歷史創造者問題上,就是廣大人民群眾還是個別英雄人物是歷史的創造者。
歷史唯物主義堅持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觀點,反對歷史唯心主義英雄人物創造歷史的觀點。
學習本節應該了解存在著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和英雄人物是歷史的創造者這樣歷史觀上兩種根本對立的觀點,具體認識人民群眾在歷史上的作用和歷史人物在歷史發展上的作用,掌握無產階級政黨的群眾觀點與群眾路線。
鞏固黨執政的社會基礎、實現黨執政的歷史任務要求我們:必須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把人民群眾以及各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都充分發揮出來,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而奮斗;必須正確認識和妥善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和其他社會矛盾,協調好各方面的利益關系,不斷在發展的基礎上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保證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必須抓緊解決人民群眾生產生活中的突出問題和困難,夯實黨執政的階級基礎和群眾基礎,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必須加強社會建設和管理,營造良好的人際環境,保持良好的社會秩序,維護社會穩定,保證廣大人民群眾安居樂業。
Ⅹ 為什麼說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從生產方式決定社會發展的觀點出發,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社會歷史從根本上說是生產發展的歷史,是人民群眾所創造的歷史。
首先,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物質資料生產活動的主體是勞動群眾。作為物質生產的承擔者的勞動群眾,創造了人們吃穿住行等必需的生活資料和從事政治、科學、文化藝術燈活動所必需的物質前提。
其次,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人民群眾創造精神財富,首先通過生產實踐為創造精神財富提供了必要的物質條件和設施體現出來,沒有一定的物質生活資料和物質設施,任何科學、文化、藝術等精神活動或精神生產都無法進行,同時人民群眾的生活、實踐是一切精神財富、精神產品 形成和發展的源泉。一切科學理論,一切有價值的文學藝術,都來源於人民群眾的生活和實踐。
最後,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人民群眾在創造社會財富的同時,也創造並改造著社會關系生產關系的變革、社會制度的更替最終取決於生產力的發展,但它又不會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自發地實現和完成,必然通過人民群眾的革命實踐。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作用同社會基本矛盾的運動規律是一致的。人民群眾通過推動生產力的發展而不斷改進生產關系,人民群眾的人心向背體現了社會發展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