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論文和專利的區別
1、所保護的側重點不同
論文是某一學術課題在實驗性、理論性或觀測性上具有新的科學研究成果或創新見解,或是某種已知原理應用於實際中取得新進展,這些論文的目的主要是用於在學術會議上宣讀、交流或討論,或者在學術刊物予以發表,也有一些形成項目文件作為項目申報或者答辯的依據。
從這個角度來看,論文有時候完全是純理論的東西,如一些數學公式、演算法推理等等,同時,對於論文所要表達的內容並無太多限制。論文帶給作者的很多時候只是榮譽以及著作權。
專利明顯不同,專利可保護的內容有限制,象數學公式、科學發現、外科手術方法、克隆技術等可以用論文形式發表的,都不能用專利來保護。這些在專利法中被歸結為智力活動或者治療方法,不屬於專利法保護范疇。
申請專利的重點在於知識產權保護,發表科研論文的目的在於知識傳播和分享。
2、撰寫方式不同
專利申請書的第一部分為背景技術介紹,要求申請人對背景技術及其不足之處進行描述和總結。論文或者項目的第一步部分和發明專利申請書很類似,也是介紹前人的研究工作及不足之處。不同之處在於論文必須引用和列出相應的參考文獻,而專利申請則可以不列參考文獻。
專利申請書的第二部分為技術方案。這部分和論文的方法比較類似,但不同之處居多。這部分內容中,要求申請人用文字和公式闡述發明的技術方案,而不能用圖表。即使發明的技術方案用圖表更容易說明問題,發明人也必須把圖表內容轉換成文字。
尤其是涉及到復雜裝置的技術方案,用文字表述需要特殊技巧。論文的方法部分則沒有多少限制,論文撰寫人可以選擇更容易讓讀者理解和明白的論文撰寫方式,可以有詳細的公式推導和圖表,甚至可以直接插入實驗器材照片,而這些在專利申請文本中是不允許的。
3、審查不同
從審查角度,專利由專利審查人審查,重點判斷發明的技術方案和現有文獻有無重復之處,專利檢索新穎性是是否能獲得授權的重要一環,專利審查員往往會從專利庫、論文庫以及國際專利庫、論文庫中進行國際性檢索。
而科研論文由同行審稿,重點判斷實驗數據是否可靠,結論是否准確。由於專利審查員一般不是同行,發明的技術效果無法通過專利審查保證。
Ⅱ 發明專利和科研論文到底有什麼區別
發明專利和科研論文有類似的地方,也有不同之處。
發明專利申請書的第一部分為背景技術介紹,要求專利發明人對背景技術及其不足之處進行總結。科研論文第一步部分和發明專利申請書很類似,也是介紹前人的研究工作及不足之處。不同之處在於科研論文必須引用和列出相應的參考文獻,而發明專利申請則可以不列參考文獻。
發明專利申請書的第二部分為發明的技術方案。這部分和論文的方法(method)比較類似,但不同之處居多。這部分要求發明人用文字和公式闡述發明的技術方案,不能用圖表。即使發明的技術方案用圖表更容易說明問題,發明人也必須把圖表內容轉換成文字。尤其是涉及到復雜裝置的技術方案,用文字表述需要特殊技巧。論文的方法部分則沒有多少限制,論文撰寫人可以選擇更容易讓讀者理解和明白的論文撰寫方式。可以有詳細的公式推導和圖表。
發明專利申請書的第三部分為實施例和發明專利,這部分要求發明人必須結合發明專利附圖說明發明的具體實施方案。這部分和論文的實驗部分類似,但差別很大。發明專利實施例為實現發明技術方案的一個或多個例子,很多論文的主體部分就相當於一個實施例。
發明專利申請書的第四部分為發明的技術效果,這部分和論文的結論部分類似。不同之處在於說明發明的技術效果一兩句話就行了,也不需要基於嚴格的邏輯推理。而論文的結論部分則是基於對實驗數據的分析和推理,可靠性高。
發明專利由專利審查人審查,重點判斷發明的技術方案和現有文獻有無重復之處。科研論文由同行審稿,重點判斷實驗數據是否可靠,結論是否准確。由於專利審查員一般不是同行,發明的技術效果無法通過專利審查保證。
發明專利從申請到授權的周期一般為2年,科研論文的發表周期一般在一年之內。
Ⅲ 發明專利的部分內容,可以寫成論文發表嗎
不可以的。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二條規定:本法所稱的發明創造是指版發明、權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發明,是指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
實用新型,是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適於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外觀設計,是指對產品的形狀、圖案或者其結合以及色彩與形狀、圖案的結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並適於工業應用的新設計。
(3)發明專利論文擴展閱讀:
專利申請的相關要求規定:
1、申請專利的發明創造涉及國家安全或者重大利益需要保密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2、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為職務發明創造。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該單位;申請被批准後,該單位為專利權人。
3、非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申請被批准後,該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為專利權人。
Ⅳ 有關發明專利的報道或論文1000字
人類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人類的一切活動都離不開環境。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對環境的作用越來越廣,影響程度越來越深,對環境的污染和生態的破壞也日益增強。同時,環境的反作用已使全球的環境問題滲透到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對此,大家要行動起來,為解決環境問題盡一份責任。人類進入工業文明時期以來,科學水平迅速提高,人口數量急劇膨脹,經濟實力空前提高,人類對自然資源開展了前所未有的大規模開發利用,由此帶來了一系列環境問題,其中包括全球氣候變暖,氧層的破壞、大氣污染與酸雨。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大量的燃燒礦物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氣等。向大氣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由此增強的溫室效應會加劇氣候變暖,全球氣候變暖的一個直接後果是冰川消融和海水受熱膨脹,導致海平面上升。隨著氣溫加速上升,預計到2100年,一些沿岸低地和沿海大城市以及一些島國將面臨被淹沒的威脅,海平面上升還會傢具暴潮和洪澇災害,造成城市排污系統失效;海水倒灌則導致土地和農田鹽漬化。過多地適用氯氟烴化學物質(用CFCs表示)是破壞臭氧層的主要原因。氯氟烴是一種人造化學物質,1930年由美國的杜邦公司投入生產。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尤其是進入60年以後,開始大量使用,主要作用氣溶膠、製冷劑、發泡劑、化工溶劑等。另外,哈龍類物質(用於滅火器)、氮氧化物也會造成臭氧層的損耗,臭氧層被破壞造成地球紫外線增加,紫外線會破壞包括DNA早內的生物分子增加罹患皮膚癌、白內障的幾率、而且和許多免疫系統疾病有關。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受致命的影響,海洋生態系統受破壞,作物減產,加強溫室效應。大氣污染主要與汽車尾氣中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以及煤炭燃燒產生的硫氧化物、煙塵等有關。由大氣污染引起的酸雨是20世紀50年代以後才出現的環境問題。工廠排放的含硫污染物進入大氣層後,與水汽結合形成亞硫酸和硫酸,從而使降水呈現出較強的酸性,落到底面即為酸雨。酸雨毀壞森林,使湖水酸化;腐蝕建築物、塑料和金屬設施;使土壤酸化,從而影響農作物的生長造成減產。我國長江以南重慶、四川、貴州、廣東、廣西、江蘇、江西、浙江等省市受酸雨污染嚴重。這一時期,環境問題上升成為從根本上影響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重大問題,危及整個人類的生存,人地矛盾迅速激化。為解決這一問題,謀求人地關系協調,必須堅持之路可持續發展。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對後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稱為可持續發展,堅持可持續發展必須遵循三項原則:公平性,持續性,共同性。堅持可持續發展也就是創建一種心的生產方式、新的消費方式、新的社會行為規則和新的發展方式。這需要我們轉變觀念,調整行為,加強國際間的合作。需要轉變的觀念包括發展觀、資源觀、環境觀、倫理道德觀和消費觀等※續發展的發展觀認為,經濟增長只是發展的一部分,用經濟增長代替發展是片面的。可持續發展的發展觀追求社會的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的全面發展,其中包括環境質量的改善、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和諧、人的精神修養的提高、社會風尚的改善,科學技術水平的進步等。※續發展的價值觀要求人類重新認識和評價自然界對人的價值,並在經濟核算系統中加以考慮。照可持續發展的要求,要達到就有可持續意義的經濟增長,必須重視能源和原料的適用方法,以求減少損失,杜絕浪費,並盡量不讓廢物進入環境,以減輕對環境造成的壓力。可持續的觀點看,處理人類與其他生物之間關系的倫理道德也是必需的。人類必須和其他生物保持和諧與平衡的關系,如果這種關系被破壞,人類所處的食物鏈將遭到破壞,人類的生存就會受到影響。※傳統的消費觀念是形成資源短缺、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重要原因。可持續發展呼籲人們改變傳統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要求人們在生產時盡可能少投入,多產出,在消費時盡可能多利用、少排放。調整行為主要是指政府行為、市場行為和公眾行為三種。政府行為的調整主要包括:落實環境保護有關法律;防污染為主,控污染發生;大力發展環保產業;計算某區域的資源環境承載力;完善各種環境稅費的徵收;加強對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的管理;加強對產品的環境監督管理;樹立環境與發展的綜合決策機制等。市場行為的調整主要包括:變末端治理為全過程的清潔生產;實行科學管理;行業經營目標兼顧經濟、社會、環境三個目標;策劃企業發展戰略;具體可行的環境行為標准融入員工的考評、獎懲機制;減少流通領域的
Ⅳ 申請一項發明專利比發表一篇SCI論文難度大么
你好,同學。一般做的專利分兩種,一種是實用新型一種是發明型。
實用內新型比較簡容單,你提供草圖基本代辦公司幾個月就給你辦好了。但是發明專利用的時間非常久,快了也要1年多,慢了2年的都有。
我這邊正好是專門做科研的,所以非常了解專利和SCI的區別和操作難度。
發明專利比SCI難,比SCI用的時間久,但是發明專利的費用沒有SCI高,原因是專利用的人少。如果從你自身情況來說,還是主要去做SCI吧。你覺得自己的能力不如別人,可以多去和學校的老師學長學姐請教,或者跟著他們打個下手,慢慢去學。
因為我看你並沒有說SCI的IF分值要求,所以如果是發表就可以,不看分值的話,最後有了自己的實驗和文章,潤色下改改格式發個0-1的絕對是沒有問題的。
Ⅵ 已申請發明專利可以發表論文嗎
這個抄不能一概而論,
1、發表文章如果只是已接收,待發表,或者你發的文章的公開日(公開日以CNKI給出的日期為准,外文期刊,以期刊給出的published on line日期為准)晚於你的專利之申請日或者與你的專利申請日同日,則你發的文章並不影響你的專利的新穎性或者創造性,如果是這種情況,你發的文章與你的專利不沖突。,你的文章不屬於現有技術(現有技術是指申請日以前在國內外為公眾所知的技術),你的文章不能影響你的專利的新穎性或創造性(新穎性、創造性定義見專利法第22條第2、3款)。
2、如果你的文章的公開日早於你的專利申請的申請日(不包括同日的情況),則你的文章能夠影響你的專利的新穎性、創造性。此時,除非你能在文章的基礎上對文章內容繼續進行改進,以滿足、新穎性、創造性的要求,否則,你本人的文章會成為評價你專利的現有技術。你的專利會因為不符合專利法22條2款,或者不符合專利法22條3款被駁回
Ⅶ 可以根據別人的一篇論文寫一個發明專利嗎,而且這個發明專利的內容跟這篇論文很相似。
如果論文已經發表,則屬於現有技術,發表的內容會影響專利的新穎性,不利於授權。可在專利申請文件中著重描述那些論文中沒有直接公開的內容。
Ⅷ 專利與論文哪個更好
發明專利和科研論文有類似的地方,也有不同之處。
發明專利申請書的第一部分為背景技術介紹,要求專利發明人對背景技術及其不足之處進行總結。科研論文第一步部分和發明專利申請書很類似,也是介紹前人的研究工作及不足之處。不同之處在於科研論文必須引用和列出相應的參考文獻,而發明專利申請則可以不列參考文獻。
發明專利申請書的第二部分為發明的技術方案。這部分和論文的方法(method)比較類似,但不同之處居多。這部分要求發明人用文字和公式闡述發明的技術方案,不能用圖表。即使發明的技術方案用圖表更容易說明問題,發明人也必須把圖表內容轉換成文字。尤其是涉及到復雜裝置的技術方案,用文字表述需要特殊技巧。論文的方法部分則沒有多少限制,論文撰寫人可以選擇更容易讓讀者理解和明白的論文撰寫方式。可以有詳細的公式推導和圖表。
發明專利申請書的第三部分為實施例和發明專利,這部分要求發明人必須結合發明專利附圖說明發明的具體實施方案。這部分和論文的實驗部分類似,但差別很大。發明專利實施例為實現發明技術方案的一個或多個例子,很多論文的主體部分就相當於一個實施例。
發明專利申請書的第四部分為發明的技術效果,這部分和論文的結論部分類似。不同之處在於說明發明的技術效果一兩句話就行了,也不需要基於嚴格的邏輯推理。而論文的結論部分則是基於對實驗數據的分析和推理,可靠性高。
發明專利由專利審查人審查,重點判斷發明的技術方案和現有文獻有無重復之處。科研論文由同行審稿,重點判斷實驗數據是否可靠,結論是否准確。由於專利審查員一般不是同行,發明的技術效果無法通過專利審查保證。發明專利從申請到授權的周期一般為2年,科研論文的發表周期一般在一年之內。
Ⅸ 專利和論文的關系
先申請抄專利,再發表論文,不會影響專利的授權,放心寫吧。
引用參考文獻的時候有點問題,如果專利已經公開的話,直接引公開號就可以啦;
如果沒有公開,但是預計在論文發表的時候專利將會公開的話,寫上申請號也可以;
如果沒有公開,並且預計在論文發表的時候專利仍然不會公開的話,這個引用會有些問題,因為讀者查詢不到這篇專利文獻的內容。這時候怎麼辦,我也不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