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自主愉快創造性地學習

自主愉快創造性地學習

發布時間:2021-12-17 19:54:59

⑴ 如何體現幼兒在課堂中自主學習,創造性學習,主動學習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本次課改的亮點。這種能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體性的探究式學習方式。改變了傳統教學壓抑學生興趣和熱情,影響 學生發展思維和智力的狀態,使每個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意識得以長久的保持。讓學生在自主的學習環境下,自主探索,討論總結,獲得成功。 在新課程實驗的實踐中,我們應改變已習慣了的教學方式,教學行為和教學觀念。切實在課堂中落實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與探究學習。這就要求我們教師 必須用新的教學觀、教學方式去面對課堂、面對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 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一.關注學生的實情,了解學生的需要 在學習活動中,學生不是被動的、消極的,不是被灌輸的器皿,不是書本的奴隸,不是教師的「應聲蟲」,而是具有個性的、生動活潑的、充滿生命活力的學生。因 此,真正的教學應該從關注學生的實情,了解學生的需要開始。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個性品質、知識結構、認知能力的基礎上進行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目標的制定、 方法的選擇、過程的安排、氛圍的創設。 過去,教科書是完全按照知識體系編寫的,如今是從學生喜歡的生活中的場景,情境入手選擇內容,每一個單元都是一個情境主題。教學時,盡可以讓學 生從中選取自己喜歡的,感興趣的內容作為重點來學,並試著去和學生商量,商量這節課想學什麼,想怎麼學,商量達到什麼樣的結果。從而構建一個讓學生根據已 有的知識和經驗,通過主動探究式的練習活動,主動獲取知識,並發展探究能力,養成積極探究未知世界態度的一項目標。在教學中,教師則要真正的把關注的焦點 放在學生身上,想想學生在做什麼,需要什麼。依據他們的學習情況,選擇最適合的教學方法,靈活的安排每一個教學環節,而不是機械的執行課前的課程設計。隨 著一陣清脆的鈴聲,上課開始。今天的問候語變了,「同學們,過年好」「老師,新年快樂」對聯、倒福、燈籠、鮮花,都進了教室,到處洋溢著過年的喜慶。其 實,這只是《本命年的回想》的教學課堂。課上,主要圍繞「我們這兒(南方)的春節怎麼過?北方的春節是怎樣的呢?現在過年和過去有什麼不同?過年時你最愛 干什麼?你想過什麼樣的春節?」這幾個學生最了解、最清楚、想知道、想表達的話題展開。在講到對聯時,教師一句「為我們班來副對聯,怎麼樣?」便激起了學 生創作的慾望。在這種具有挑戰性的、開放的學習環境與問題情境中展開討論,在這樣一個愉悅、寬松、和諧、民主的氛圍中學習實踐,學生才能形成自己獨特的學 習風格、張揚自己的個性風采,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⑵ 如何讓小學生的自主性學習創新性探索落到實處

幼兒園《規程》中有許多新觀念、新思想、新要求,其中最主要的是要求教師不再單純向幼兒傳授知識技能,而是根據幼兒的不同情況,創設相適應的環境條件,調動幼兒主動性、積極性,並做到面向全體因人施教,換句話說,就是要從過去的以傳授知識技能為主的教育,轉達到素質教育軌道上來。這是幼兒音樂教育中根本性的轉變。音樂教育
建立在音樂藝術基礎上,是在幼兒參與音樂實踐活動中進行的,豐富情感,與其他科目一樣,有能力和責任促進幼兒全面的發展。音樂教育必須引導幼兒參與唱歌、欣賞、音樂游戲、舞蹈、奏樂等音樂實踐活動,在活動中對幼兒進行教育.

陳鶴琴先生說:音樂的真正價值,在於我們和音樂接觸。可由節奏的美,使肉體和精神共鳴共感,而表現節度的行動;由和聲的美,使人感到調和統一。而養成調和性;再由旋律的美,使人感到永久的統一,而養成統一性,因此,我們要憑著音樂的生氣和興味,滲透到兒童生活裡面去,使兒童無論在工作,游戲或勞動的時候,都能有意志統一,行動合拍,精神愉快的表現,使兒童無論在工作,游戲或勞動的時候,都能有意志統一,行動合拍,精神愉快的表現,使兒童生活音樂化。缺乏音樂性的孩子是不存在的,幼兒喜歡音樂藝術,那麼我們就要很好地運用音樂教育,讓幼兒在音樂教育中受到熏陶,形成活動潑開朗的個性,在唱唱跳跳中感受音樂的美,產生愉快的心情。

一、教師要把握正確的教育觀和兒童觀,了解現代音樂教育觀念,改變陳舊觀念。

傳統的音樂教育過於偏重於音樂藝術使命,追求成品的灌輸,老師注重孩子在這個學期學了幾首歌、會跳幾支舞。唱歌就是讓幼兒齊唱,跳舞也是讓幼兒跟著教師模仿,節奏樂活動就是集體幼兒機械訓練,欣賞音樂活動中也都是教師枯燥講解,希望所有的幼兒能完成同樣的任務,形成同樣的技能。致使教師看不到幼兒在進行音樂活動中的創造性潛在能力。遇見孩子不感興趣的,結果是幼兒學得不主動,教師也感到音樂活動難引導,教師沒意識到在一個個音樂活動過程中要使幼兒發展什麼能力,鍛煉什麼技能,獲得什麼情感,形成什麼態度。忽視了幼兒個體差異,教育偏向少數幼兒,甚至出現一部分幼兒是老演員,一部分幼兒是老觀眾,的局面,因而無法使音樂素質教育與每個幼兒相適應,更無須談及通過音樂教育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的發展,發揮幼兒創造性及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此教師應正確領會《新綱要》的精神,真正做到從知識技能訓練轉向培養幼兒素質,能力和個性;從只研究教材、教法轉向研究幼兒的學;從只注意少數幼兒轉向研究全體幼兒;從只注重備課設計教育活動轉向研究教育過程中教師的教育行為不但要掌握音樂教育的原理與方法,還必須提高教育藝術,能按照音樂藝術教育的特點與幼兒身心發展規律,才能使音樂教育收到良好效果。

1、明確現代音樂教育的目標

現在的音樂活動目標是指向培養和塑造人的個性,才能和創造性,重視在音樂活動中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的發展。在音樂活動中,教師心裡想的首先是孩子,其次才是音樂,教師讓幼兒在接受知識的同時著重發展能力,提高素質,重視培養幼兒的創造意識、探索精神。教師設計的活動,制訂的目標均注意估計到幼兒的能力,發展及學習方式有不同的水平。教師追求長遠效應,要細心的、反復的觀察幼兒在音樂活動中的表現,了解幼兒接受音樂教育時的一些特點,並能發現幼兒蘊藏著巨大的潛能。盡力在交往和活動中發展幼兒的自我價值感與學習積極情感

2、教師要選用適合幼兒年齡特點及本班幼兒具體情況的,具有教育性、藝術性、興趣性的教材,

現在的音樂課程內容在選擇中首先教師應了解幼兒的發展水平及需求。幼兒實際的需求是帶有童稚的,孩子氣、游戲式的、趣味式的東西。因此,我從選擇音樂最基本的結構要素入手,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近到遠,由具體到抽象的音樂游戲及音樂活動,從幼兒生活范圍里選取適當的內容,使幼兒理解,並能運用音樂的手段加以表現,個個積極參與,興味盎然的內容。我在平時的音樂教學中,對每一首幼兒歌舞都作研究和分析,領會每一首歌舞中,該表達的情感內容。在選擇教材時,我盡量選擇從歌詞到音樂,從體裁到形式,從結構到風格都能貼進幼兒的生活體現兒童情趣的教材。

例如,我在新授歌曲《媽媽的眼睛》這首幼兒歌舞,我就根據歌詞內容分析出其中所表達的母親的慈愛,和藹可親,和孩子對母親的熱愛、尊敬、眷戀等情感,通過遙望天空中的星星從孩子們的眼神中一一表現出來。為了強化這幾種情感的表達,我在音樂的第一遍時通過歌詞內容的配樂先朗誦給幼兒聽,讓幼兒不僅會音樂他們的感染力,而且讓他們更能領會到此曲給他們的情感。

3、改變機械式的、練習式的教育方法培養孩子的創造性和自主性。

以往教師在音樂活動中教的意識強,完成成品的願望迫切,教師較多地運用消極的方法,讓幼兒為了教師的教而學,無論是說話,唱歌、打節奏樂、舞蹈等,都是不斷地練習、練習、再練習、機械地進行訓練。通過大量練習使幼兒牢固地掌握知識,但這些牢固的知識很難被幼兒運用到新的情境中。原因在於教師運用示範--模仿法太多,讓幼兒思維模式容易僵化,幼兒出現離開了教師的教就束手無策的現象,因此創作對幼兒來說更是遙不可及了。當然培養創造力並不是要摒棄模仿,在音樂活動中模仿是需要的,它是最初的學習方式,但必須較快地跨越這一階段進入探索期,引導幼兒大膽創新、獨立思考,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現在的音樂教學活動中,教師首先考慮的是為了幼兒的學而教,採用積極的方法,不再通過單純的重復去掌握知識,而是通過各樣有趣的、有意義的游戲活動來掌握知識。在日常生活中恰當地,不斷地提供音樂刺激,激起幼兒愉快的情感,使幼兒的音樂天賦得以很好的發揮,主動參與活動。現在音樂教學中運用了各種方法:探索發現法,聽辨模唱法,感受體驗法,情感陶冶法,操作嘗試法,綜合運用法等。例如:來園時,教室里播放一些輕聲悅耳世界名曲,使幼兒一時園就進入一個安靜、舒適音樂藝術環境,午睡、午餐彈奏一些合適的音樂,陶冶幼兒情操,豐富幼兒的生活內容。並為幼兒提供多看、多聽、多實踐的機會讓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些方法取代了單純示範、講解、模仿。注重幼兒通過對物體的操作擺弄(樂器、道具)經過親身的感性活動,去真正理解知識。在音樂活動中非常強調教師創造性地教,幼兒創造性地學,這樣才能使幼兒充分發揮自身的潛力,如創編歌詞,創編樂曲、歌曲、舞蹈等,這些技能技巧的培養是在幼兒實現獨創概念之後出現的,幼兒渴望充分地表達自己能表達的東西,他們自然地,個別地在區角活動中進行探索、創造。對於孩子的創造和探索音樂藝術面前,我較少展示自己的範例或指導性意見,而是盡力鼓勵幼兒表達自己的理解和情感,如幼兒運用樂器敲奏春雨節奏火車等游戲活動,都是需要幼兒大膽地去探索創造,通過幼兒無數次地敲奏活動,他們的樂句感覺漸形成了。

4、教學過程教師應把握過程重於結果,激發幼兒對音樂進行大膽體驗

以往的音樂教學活動中大多重結果輕過程,教師單向發揮作用,大部分時間用於指導集體教學,幼兒大部分時間化在消極地坐、聽、等待上。教師不注意環境與提供材料,因此使幼兒難以自己去體驗,自己去領悟,自己去發現,自己去探索幼兒為了學會教師所教的內容而感到困難,感到苦惱,教師在活動中控制著幼兒干什麼,怎麼干,大部分時間化在強調規則。現在的音樂教學活動中應該注重教學過程的設計。但也不忽視教育結果,幼兒接受良好的音樂教育它所顯性的結果是一些音樂知識和技能技巧的獲得,還有許多非音樂性的附帶成效的產生,如幼兒的社交能力,學習態度、情緒、開放的心智、成功感、堅持性因此注重過程並不意味著可以忽視結果,這兩者是不可分割的幼兒在探索--發現、操作--嘗試,感受--體驗,即興--創作等活動中,從自發性學習進入自覺性樂感的形成,這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要經過多次活動才能實現。教師在其過程中的作用--綜合幼兒間的個體差異,作有針對性的指導、點拔。

首先,激勵幼兒積極自信地參與音樂活動。讓他們在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開始走進音樂,從最簡單的、最基本的做起幼兒能在參與的過程中充分享受各種形式的音樂活動,從中認識自己的能力,建立自信。

其次,盡力將注意力集中在幼兒活動過程中,使之體會到音樂活動的樂趣,如幼兒扮各種小動物聽音找家使剛步入音樂活動的幼兒,能在愉快的情緒中較輕松地聽辨solmila的音高,我不是急於看幼兒聽音找對嗎,而是注意力高度集中地去觀察分析,幼兒產生聽辨的困難何在,然後以極大的耐心加以指導,等待幼兒在一次次音樂游戲過程中,通過自己的努力真正聽准找對家。

最後,我們不要求幼兒立刻把音樂成果創作得完美無暇,幼兒在探索,創作過程中的東西必定是稚拙的,帶有孩子氣的,那才是幼兒自己的東西,這時教師的作用在於觀察傾聽幼兒的言行,然後加以點拔。使幼兒在過程中不斷提高。

二、教師要正確把握自己對音樂教育的情感與態度

情感是教育的催化劑,美學家施東昌說過:美感是最富有感情特徵的。藝術對人的培養是從怡情養性著手的,它要求以情動人通過美-成-理的過程,使人產生情緒體驗煥發高尚情感的激盪,思維的起伏,逐步地感受美、欣賞美、表現美、創造美,因此,我在幼兒歌舞教育中,首先抓住情字,通過師生間的互諧環境促進幼兒身心發展,達到音樂教育的目的。在音樂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對幼兒的指導態度直接影響著孩子的效果。因此,教師自己首先要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上課時精神飽滿、態度積極,心情愉快,在幼兒歌舞的教育中,我時常以表揚為主,幼兒好勝好強,正確的評價,表揚和鼓勵,對幼兒的點滴進步給予肯定,是一種強化方式,可以激發幼兒的上進心、自尊心、自信心,用激勵的方法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應看到每個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和進步,並給予及時幫助,表揚,表揚會激發幼兒的興趣,在實踐過程,我發現對剛入園的幼兒來說,這方面的教育,更是必不可少的,因為這時的幼兒在音樂能力方面的發展有一定的個別差異性。在上歌舞課時,有的幼兒膽膽怯怯,就連聲音也不敢發出來。針對這樣的例子,我在平時,就以鼓勵表揚為主,對幼兒表現的動作總是能多看一眼,或滿意的一笑,或說一句鼓勵話,這會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我經常以和藹可新的態度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孩子,總以老師、媽媽、大姐姐跳呀、唱呀,大膽地表現自己,培養了他們活潑開朗的性格,大大提高了孩子們的音樂活動能力。作為教師應有豐富的感情老師的感情對於幼兒具有強大的感染力作為音樂教師,應讓孩子發現你,感知你也是喜愛、熱愛音樂的,這就需要你在每次的音樂活動中表現出對音樂的熱愛,而又要把這種興趣去感染給每個孩子,所以在每節音樂課時,我總以一股激情,和幼兒在一起跳呀、唱呀,用優美的動作渲染給幼兒。反映出給音樂世界的陶醉,把音樂課的氣氛渲染得熱鬧、積極、活躍,如在小貓這個音樂律動游戲的教學中,我通過模仿小貓走路的可愛相,表現出小貓調皮、機靈的性格,用形象化的手段,和對音樂的興趣帶動全體幼兒積極地投入到表演中,音樂效果也就發揮得很好。

例如在兩只老虎這個律動游戲中時,我首先示範表演給幼兒看這兩只老虎的滑稽、可愛的動作,在找東西時,又要表現出老虎貪婪、兇狠的形象,在表演中教師的有趣動作引導幼兒全身心地撲在學習律動訂礎斥飛儷讀籌嫂船譏游戲上。在身心發展方面得到了陶冶,孩子們在我的示範影響一,個個興致勃勃地隨著樂曲的音樂節奏而變化著動作,讓幼兒沉浸在這無拘無束的游戲氣氛中。
在這音樂藝術世界裡我和孩子一樣,還有許多讓我嘗試和實踐的東西,我願探索在孩子的世界中,不斷的學習創造新方法。

⑶ 如何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興趣

《新課標》指出:「結合相關知識的教學,指導學生進行觀察、操作、想像,使學生學會初步的判斷、綜合、比較、抽象、總結,對一些簡單問題進行分析、推理,依次學會有條理、有根據地思考問題。」這段話的實質是,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對新知識有一個親身經歷的過程。在課堂教學中,要激發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利用知識主動探索,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的精神,發展學生創新能力。
一 自主探究的學習興趣是有效教學的核心
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是我們教學的追求。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因此,教師在教學設計的導入部分應充分考慮數學的趣味性,設計出與現實接近的、有意義的數學問題,讓數學教學的內容更加充實。在「分類」一課中,我把食品、水果、飲料、文具和生活用品混裝在五個箱子里,讓學生對這五類商品進行有條理的擺放。創設情境來促進學生的發展,符合學生心理特點及自然規律,推動了教學的整體進步。緊接著在第一輪教學結束後,我接著依據「創設情境向整體優化發展」的設想,明確了「優化情境引入,促進課堂發展」的總課題。教學中運用新思路,以「美」為突破口、以「情」為紐帶、以「思」為核心、以「練」為手段、以學校資源為基礎,使教師有了統一的教育理念,加上「分層作業」的實施,推進了學生自主探究、自主完成作業,從課堂教學向課外自學轉變,最終向整個中學數學課堂的拓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由此邁出了成功的一步。
例如:在教學「從不同方向看」這節課時,我是這樣設計的:我通過幻燈片展示《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讓學生對此詩進行分析,分析作者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同一物體看到的不同情景,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觀察數學課本,並在練習本上畫出所看到的圖形。然後讓學生交流總結並敘述觀察方向。
在當今的教育、教學理念中,體現了教育者的主導地位,結合學生特點所設計的教學方法,要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它既引起學生再現教材角色或相關討論的活動,又引起學生進入探討、獨立思考、獨立作業的學習歷程。新的教育教學理念設置了學生曾經歷的熟悉的已有經驗,這種方法,可產生一種巨大的無形的導引作用。學生隨著主動探討、自主完成作業,頓時會產生對學習的興趣,憑借這種如臨其境的知覺,會很快地理解自主探究的地位、與其他教學環節的關系,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教學中去。
二 數學知識的獲取與智力的發展同步進行
在教學過程中經常會設置一些疑問,然後給學生適當的思考時間和提出問題的機會,使學生在困惑後產生解決問題的強烈願望,促使學生主體積極參與數學教學,這時在教師的積極引導下,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來完成教學過程。例如,「分數的初步認識」這一內容,教材是先通過把一個圓平均分成4份、5份,取出它的1/4、1/5;再通過把一個正方形平均分成9份,取出它的1/9、3/9;緊接著把一個長方形平均分成3份,取出它的1/3、2/3;最後通過把一條線段平均分成5份,取出它的1/5、2/5、3/5、4/5。接著,提出思考題啟發學生思考:把一個圓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它的幾分之一?通過對新課程理念的學習,我深有感觸地體會到探究性學習是自主探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獲取新知的一種非常有效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自主學習,是對我們傳統教育觀念的改進,在讓學生主動學習數學知識,形成一定數學技能的同時,發展學生多方面的興趣和能力,最終達到數學知識的獲取與智力的發展同步的目的。
三 觀察操作,形成自主探究的深刻體驗
「活動是認識的基礎,智慧從動作開始。」自主探究是學生學習的一種循序漸進的學習過程。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擁有主動權,使學生能夠獨立自主地完成思考。學生積極主動地通過操作充分感知和建立表象,從而使學生對自主探究形成深刻的體驗。例如,在講「中心對稱」時,我首先利用幻燈片展示引入部分,從而根據教材的例題提出問題:什麼是中心對稱圖形?中心對稱圖形有哪些特點?結合中心對稱的意義,判斷三角形和正六邊形是中心對稱圖形嗎?並說出理由。從現實生活中多舉出一些中心對稱圖形的例子。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結合現實生活中的例子來主動思考、自主探究、獨立解決問題,在掌握課本知識的同時,也學會了一定的數學學習方法,促進了自主探究在課堂教學中的開展。
自主探究十分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就是通過指導學生「三學」(課前初學、課初再學、課中又學)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通過啟發學生先講、多講,提高學生的口述能力;通過激勵學生質疑問難,提高學生的質疑能力;通過強化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
四 指導學生學的方法,培養學生探究的能力
教師要教給學生學的方法,猶如交給學生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只有學生掌握了學習方法,才能夠真正地把握學習的主動權,才能占據學習主體位置。學生的創新意識,只有在自主探索問題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才能得到培養。因此,教學時應因材施教,遵循教育規律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出發,留給學生足夠的自主探索空間,讓學生通過預習、質疑、探究、交流、學習等具體活動提高學習能力。
第一,指導學生自主預習,主要體現獨立性,是學生獨立學習新知識的重要一環。指導預習按「扶放」原則,開始要認真給學生設計好適合學生的導學案,以一系列問題的形式,從「本節課需要學什麼」「怎樣去學」「學會了嗎」三方面進行引導。

第二,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敢於提出並思考問題。有的學生由於基礎差,沒有信心;有的膽小不敢問問題;有的馬馬虎虎知識掌握程度也就是一知半解,學習習慣不好,不勤奮,不願質疑問難,因此我們要有針對性地為學生創設條件,盡可能地為學生營造一個氛圍來激發學生質疑問難,教師在上課時要創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使學生們積極踴躍、情緒高昂、思維活躍、信心倍增,從而學生接受能力就會增強。教學中要設疑布難,激發學生們的好奇心理,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五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這是我們每位教師都認同的,學生對於自己喜歡的東西是很容接受並願意主動去思考的,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的興趣是廣大教師追求的目標,然而,在現實教學中,往往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而一味地採取題海戰術,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素質教育對當今學生的要求,從而使得大多數的學生都認為數學是枯燥乏味的、難學的,進而對數學學習產生畏懼厭學的心理。因此,我認為數學教師應當結合教學內容採取多種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的興趣。我們所學的數學知識源於生活,應在教學中引進現實生活中的事例以及數學故事、數學謎語等來引導學生自主投入課堂學習中去。
學生的學習必須是主動去探究的。學生在已有的知識基礎上進行研究性學習需要教師在教學設計上下很大的工夫,如果學生只一味地被動接受知識其效率是很低下的,學生只能盲目地、機械地進行應付式的學習。而有效的自主探究學習是學習新知識的動力,知識可以從接受性學習中獲取,但主要的是來探究性學習。另一方面,探究性學習也是促進學生接受性學習的一個重要條件,接受性學習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具體經驗做支撐,而探究性學習是學生通過自身體驗獲得具體經驗的重要途徑,因此探究性學習是接受性學習的基礎。
如今的社會形勢,對於終身學習的思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也將面臨全面的調整,這里包括教育理念與思想、教育設計和教育內容、教育方法與手段等多方面的調整。同時,當今的社會不僅對學生的科學知識與專業技能提出了新要求,而且對人的精神和心理方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只有具備良好的學習方法,才能更好地掌握學習技能。素質教育就是培養學生具有一種能在其一生當中更好地生存、不斷發展的個人能力。人們一旦擁有了這種素質,在其以後的人生道路上就可以更好地學習和發展。
總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以學生為主體,並隨教育層次的變化相應地有所調整。學生受教育的過程就是從接受知識走向自主探究新知的過程,數學教學也不例外。重要的是,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情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只有真正適應學生的學習方法才是好方法,才能充分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⑷ 自主學習創新方法

新課標是我國最新的課程標准,是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理念轉變的里程碑。新課程標准在關心結果性目標的同時,更關注的是學生學習的過程和方法,以及伴隨著這一過程而產生的積極情感體驗和正確的價值觀。這種情況下,一些新的教學理念如自主性學習、模擬情境學習、網路協作學習、探究性學習、互動式學習逐漸興起。

「自主學習」是指在課堂上,學生通過老師的科學指導,圍繞教師確定的學習目標,自主的選擇學習方法,自我監控學習過程,逐步養成自主評價學習結果。通過能動的創造性的學習活動,實現學生自主性發展的教學實踐活動。

下面就學生自主性學習的問題,我結合我在教學調研的實踐談談課改的現狀和意見,希望教師們有所思索,更好的服務教育事業。

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傳統的課堂教學以灌輸知識為主,學生處於被動學習狀態,現今在課堂教學中強調以學生為主體這是科學的教學理念。但在這種教學方式探討的初期,我們看到學生依然在固定的時間學習統一的內容,依然是圍著課本知識和教師的思維在轉,而課余學習也是課堂學習模式的延續,學生從課堂到課外都缺乏學習的自主性。這說明先進理念並沒有應用於實際的教學中,造成了教學理念與實踐的脫鉤。所以,推進教育方式的改革,首先應該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性,而不僅是理論的吶喊。一次行動勝過十大綱領,希望教師們大膽的嘗試。

培養同學們自主學習中的集體意識。當前有人認為自主學習就是充分調動每一位同學的學習積極性,自主的選擇學習方法,但對於同學們集體探討知識的意識培養力度不夠。「三人行,必有我師」。因此我認為,自主學習應該發揮同學們的集體智慧,相互交流學習方法和經驗。通過同學們的相互幫扶而達到集體性的進步。所以,集體意識這種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應該成為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的一個重要內容。

允許學生之間存在差別,實行分類教學。因材施教的教學思想早在兩千年前已經提出。我們的教育不是要培養出一個「模子」的學生。教學要提高全體學生的整體素質,但是由於同學之間學習技能、自控能力及其它非智力的影響,會造成同學們在發展中出現較大的差異。應該看到這是一種正常的現象。而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實行分類教學。鼓勵個體的發展。

加強教師主導作用,及時聽取反饋。學生自主性的學習,要充分加強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引導學生培養正確的思想意識和學習方式往前發展。如同面對一群問路的人,我們不是要帶著他們到達終點,而是指給他們行路的方向和方法,而最終達到目的地,還要他們自己去走。另外,教學是一個雙向的活動過程,存在著反饋的機制。對學生來說,反饋能使他及時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對學習行為進行調控、修正。對教師來說,反饋可了解教與學的效果,對教學過程不斷做出調整,提高教學的針對性,提高教學的效能。所以實行學生自主學習,教師要及時的走進學生中去。及時發現問題,調整教學方法。

當前教師在教學改革上敢於大膽嘗試不乏其人,但對於龐大的中國教師隊伍來說,實在還是少數。很多教師處於觀望的態度,別人成功了,然後立即效仿,而最終還沒有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究其原因是什麼呢?那就是目前我國教學評價體制的制約。下面我對學校教育中教學評價體制的改革提一起建議。

改變目前單一的分數評價標准,重視教師教學理念和教學過程的評價。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以至當今,教育教學質量的評價仍然取決於考試分數和升學率這兩個方面,不重視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白貓黑貓,捉住老鼠的才是好貓」,這種評價方法不利於學生整體素質的發展,阻礙了我國教育的改革。那麼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我認為,要重視對教育教學過程的評價,而不是僅僅盯著考試結果。這無疑會對教師更新教育觀念,改善教學行為有重要意義。應充分發揮好教育教學評價對教師的正確導向作用,使之有利於激發教師的自主性、創造性。只有自主性強的教師,才會培養出學習自主性強的學生。

學校應當鼓勵教師教學改革,倡導個性化教學。個性色彩不鮮明的教學,往往是難以給學生新鮮感的,甚或是乏味的教學。學生是不喜歡枯燥乏味的教學行為的。為此,應鼓勵教師把課上出自己的味道來,在處理教材、組織學生等方面探出自己的路子,並不斷改進。但是這與目前各學校制訂的課堂評價方法有極大的關系。例如,一個學校在制訂公開課評價方法時,其中規定「熟練使用課件教學佔十五分」。使許多教師被迫在課堂中加進課件操作一部分,結果不但沒有形成教學亮點,反而有畫蛇添足之感。死板的課堂評價方法引導教師形成固定的有各學校特色的課堂模式,而很少透露出個人特色。應該說這也是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的一個原因。我認為各學校在制訂課堂評價方法時,還是應該考慮鼓勵教師進行教學改革,大力倡導教師展示個性化教學。

實行以激勵學生自主發展為主的學習評價方法。當前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往往以考試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依據。適應教育改革的需要,有必要改善學習評價方法,使之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應拓寬學生自主發展的空間,挖掘學生自主發展的潛力,培育學生自主發展的綜合素質,發展學生自主發展的健康個性。

我相信,積極開展自主性學習研究,使學生感到學習是一種享受,樂趣,是一種愉快的身心的體驗。才能使學生豐富多彩的個人世界展現出來。

⑸ 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

一、注重知識的形成過程,培養學生思維的探索性
數學教學價值不僅局限於幫助學生獲得書中的知識,還要有助於思維的訓練與認識能力的提高,這就需研究知識發生的思維過程,即如何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在教學中我們十分注重展示數學公式、概念、定理、法則的形成過程,盡可能多地讓學生去尋求知識產生的來龍去脈,探討解題的思路和解題方法,概括出解題規律,領悟知識形成過程中蘊含的思想方法,使他們在參與中表現自我,獲得成功的喜悅,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創造性。如在學習不等式的基本性質時,先讓學生嘗試回答以下問題:1.把下列四個不等式:①7>4 ②-3<5 ③-4>-5 ④-2<-1 的兩邊都加上(或減去)5,都乘以(或除以)5,都乘以(或除以)-5,觀察計算後不等號的方向有沒有改變?2.通過上面的計算及觀察,你能從中得出什麼結論?3.所得的結論對不對?請你驗證一下;4.你認為不等式會有哪些性質呢?這樣,學生自己歸納出不等式的基本性質,既學到了知識又了解了知識的來龍去脈,學會了觀察思考,提高了探索、歸納、概括的能力,使他們良好的個性品質得到發展。

二、創設輕松愉快的情境,培養思維的積極性
實踐證明,如果學生在學習中能保持輕松愉快的心情,有利於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釋放巨大的學習潛能。因此教師要努力創造輕松愉快的教學情境,用自己的動作、表情、語言風格、氣質、理想、信念等熏陶、感染、啟迪學生,使師生之間產生情感上的共鳴,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喚起學生創造良好的熱情和慾望,自覺進行創造性學習。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該鼓勵學生敢說、敢做,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這樣既能激活課堂教學,又能培養學生直言不諱、樂於主動探究的精神,同時又加強了新思想、新觀點、新理論、新方案的交流,增強了學生思維的積極性。

三、鼓勵學生勇於質疑,培養思維的創新性
學起於思,思源於疑,疑則誘發探索,從而發現真理,科學發明與創造也正是從質疑開始的。因此,質疑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主要途徑。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大膽猜想,敢於提出與眾不同的問題,發表獨特見解,有的學生提出的典型問題,真正起到了「一石激起千層浪」的作用。
如在學完銳角函數後,有的學生提出:「只有在直角三角形中的銳角才有正弦、餘弦嗎?」「一個銳角的正弦、餘弦與邊長有關嗎?「等典型問題,教師首先給予肯定,並讓學生討論、交流解疑、發表不同意見,教師小結。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中大膽猜想,不僅養成了敢想敢問的習慣,而且思維的深刻性、獨立性、挑戰性及解題的創新性都得到了培養。

四、設計開放性問題,培養思維的廣闊性、變通性
數學問題是數學學習的主要內容,也是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要加強知識間的聯系、鞏固及深化基本概念,揭示問題的實質,使學生掌握解題規律,培養創造精神。
1.一題多問。問題是思維的起點,富有吸引力的提問能誘發學生積極思維,對典型例題設計一組層層深入的問題,通過循序漸進的引導和啟發使學生開闊思路,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如一次函數y=ax+b的圖像如圖所示,結合圖形解答下列問題。

(1)求方程ax+b=0的解。
(2)求不等式ax+b>1的解。(3)求x<-2時,y的取值范圍。
通過以上問題能充分挖掘習題的潛力,培養了學生邏輯思維能力,也激發了學生思維的積極性。
2.一題多解。在數學解題過程中,啟發學生從不同途徑用多種方法從多角度去思考問題,使思維呈「禮花狀「散開,從不同的認識層次尋求多種解法,能開拓學生思路,培養思維的廣度與深度。如:一個正多邊形的外角是60°,它是幾邊形?讓學生用不同的解法,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通過討論、交流得出解法。不妨設它是n邊形,方法1:從內角和方面考慮,易得180°(n-2)=(180°-60°)n,即可求出n。方法2:從外角和方面考慮,可得60°n=360°,更易求出n。這對開拓學生的思路,探索解題規律大有好處。
3.一題多變。適當變換題目的條件或問題,使一題變成多題,能溝通知識間的聯系,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目的,從而促進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如△ABC,找一點P,使△APB、△APC、△BPC為等腰三角形。對於這一問題,學生不難找出三角形的外心符合條件,隨之進一步提問:「如果△ABC是等腰三角形呢?答案唯一嗎?」這一點P是否一定在△ABC內部?是否還有其他的點也滿足條件?學生的思維自然展開,緊接著提問:「如果△ABC是等邊三角形,結果又如何呢?」
通過一題多變引導學生在觀察、猜想、判斷中深化思維,探索知識的內外聯系,可以培養思維的廣闊性和變通性。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把時間還給學生,把興趣帶給學生,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必然會得到很好的發展。

⑹ 結合自己的學習談談如何培養創造性思維

創造性思維是人類的高級心理活動。創造性思維是政治家、教育家、科學家、藝術家等各種出類拔萃的人才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心理學認為:創造思維是指思維不僅能提示客觀事物的本質及內在聯系,而且能在此基礎上產生新穎的、具有社會價值的前所未有的思維成果。 創造性思維是在一般思維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是後天培養與訓練的結果。卓別林為此說過一句耐人尋味的話:「和拉提琴或彈鋼琴相似,思考也是需要每天練習的。」因此,我們可以運用心理上創造性思維能力是人的一種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綜合的高級能力。它受一定的社會情景所制約,由志向、動機和意志力所左右,又受到文化科學知識的影響,是人的高層次的思維活動。 第一、激發求知興趣,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 興趣是人的一種帶有趨向性的心理特徵。一個人當他對某種事物發生興趣時,他就會主動地、積極地、執著地去探索。如果學生對某一學科發生興趣,那麼,無論是面對復雜的學習內容,還是緊張的課外作業,他總是會興致勃勃,全神貫注,廢寢忘食地去研究,探索,表現出強烈的求知慾望和探索精神,可見興趣和探索、成功有著必然的聯系。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應從激發學生的認識興趣為前提。 認識,是客觀現實的反映,認識本身就是一個激發興趣的過程。能否發揮認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賴興趣作向導。如果教學只是「照本宣科」、「知識搬家」就不能激發學生的認識興趣;而一味迎合學生的口味,隨意獵奇,也不是一種科學的態度。因此,首要的問題是,教師要把學生當成認識的主人,充分發揮他們在認識過程中的主體作用,一般來說教師要千方百計把認識的對象和任務,從學生的間接需要變成直接需要,形成強烈的內部動機,去引起興趣,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把抽象的概念、深奧的原理,展現為生動活潑的事實或現象;也可把他們帶到大自然中去,社會生活中去,引導他們觀察自然的、社會的種種現象,發現認識對象與別的事物的差異,找出它的特徵,及其運動、變化的狀態,從中受到啟發,產生好奇心,才可能帶著愉快的、高漲的情緒,克服一切困難,執著地去分析,去比較、去實驗,去研究,去掌握認識對象的發展規律,展現智慧和才幹,這種通過自己的智力活動,去發現認識對象的奧秘,是激發興趣最根本的源泉。 為了激發學生的認識興趣,教師必須酷愛自己所教的學科,並努力從事發現,研究、探索,使之成為自己的興趣中心。教師有了這樣的興趣中心,才能從挖掘教材資源上,從組織教學形式上,從選擇教學方法上多下功夫,使自己的教學藝術達到引人入勝,欲罷不能的境地,從而更有效地去激發學生的認識興趣,而教師心靈中的興趣也將直接影響學生的情緒,促使其認識興趣的高漲。從某種意義上說,認識興趣比認識的結果更為重要,有了濃厚的認識興趣,才能有高水平的認識效果,有了濃厚的認識興趣,學生的精神生活才會豐富,思維才會靈活,多變,這就為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敞開了大門。 第二、開拓知識領域,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 興趣是創造性思維的入門,不等於有了興趣,就有了創造性思維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是以豐富的知識為基礎,我國古人說過:「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這就是說,只有廣見博識,才能取其精華;只有積累豐厚,才能用得巧妙。這種取其精華,用得巧妙的過程,必須經由一個創造性思維活動的過程。而知識廣博和深厚,又為這種創造性思維活動奠定了良好的知識基礎。 創造性思維,往往靠有關事物的啟示,觸發聯想,從而實現認識上的飛躍,那麼,開拓學生知識領域,使學生有了廣博的知識,就便於發現各種知識之間的聯系,受到啟示,觸發聯想,產生遷移和連結,形成新的觀點,新的理論,達到認識上新的飛躍。 開拓學生的知識面,是培養其創造性思維的重要途徑。開拓學生知識領域,必須建立在牢固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上。因此,在教學中,我努力為學生構建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平台,開掘創造性思維潛能,多方位培養學生積累知識的能力,讓學生能騰出更多的時間到課外去涉取知識。 第三、鼓勵探索求異,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 廣博的知識只是形成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必要條件,而知識轉化為創造性思維能力,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它常常需要多種思維形式的綜合運用。而求異思維則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種思維形式。求異思維指的是一個問題,從不同的方向,甚至相反的方向,去探求不同答案的思維過程和方法。任何發現和發明,任何科學理論的創立,首先是建立在求異思維的基礎上的,沒有「求異」,無所謂「創新」。 的「自我調解」,有意識地從幾個方面培養自己的創造性思維。 (1)展開「幻想」的翅膀 心理學家認為,人腦有四個功能部位:一是以外部世界接受感覺的感受區;二是將這些感覺收集整理起來的貯存區;三是評價收到的新信息的判斷區;四是按新的方式將舊信息結合起來的想像區。只善於運用貯存區和判斷區的功能,而不善於運用想像區功能的人就不善於創新。據心理學家研究,一般人只用了想像區的15%,其餘的還處於「冬眠」狀態。開墾這塊處女地就要從培養幻想入手。 想像力是人類運用儲存在大腦中的信息進行綜合分析、推斷和設想的思維能力。在思維過程中,如果沒有想像的參與,思考就發生困難。特別是創造想像,它是由思維調節的。 愛因斯坦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就是從他幼時幻想人跟著光線跑,並能努力趕上它開始的。世界上第一架飛機,就是從人們幻想造出飛鳥的翅膀而開始的。幻想不僅能引導我們發現新的事物,而且還能激發我們作出新的努力,探索,去進行創造性勞動。 青年人愛幻想,要珍惜自己的這一寶貴財富。幻想是構成創造性想像的准備階段,今天還在你幻想中的東西,明天就可能出現在你創造性的構思中。 (2)培養發散思維 所謂發散思維,是指倘若一個問題可能有多種答案,那就以這個問題為中心,思考的方嚮往外散發,找出適當的答案越多越好,而不是只找一個正確的答案。人在這種思維中,可左沖右突,在所適合的各種答案中充分表現出思維的創造性成分。197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金獲得者、美國科學家格拉肖說:「涉獵多方面的學問可以開闊思路……對世界或人類社會的事物形象掌握得越多,越有助於抽象思維。」比如我們思考「磚頭有多少種用途」。我們至少有以下各式各樣的答案:造房子、砌院牆、鋪路、剎住停在斜坡的車輛、作錘子、壓紙頭、代尺劃線、墊東西、搏鬥的武器……如此等等。 (3)發展直覺思維 所謂直覺思維是指不經過一步一步分析而突如其來的領悟或理解。很多心理學家認為它是創造性思維活躍的一種表現,它即是發明創造的先導,也是百思不解之後突然獲得的碩果,在創造發明的過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物理學上的「阿基米德定律」是阿基米德在跳入澡缸的一瞬間,發現澡缸邊緣溢出的水的體積跟他自己身體入水部分的體積一樣大,從而悟出了著名的比重定律。又如,達爾文在觀察到植物幼苗的頂端向太陽照射的方向彎曲現象時,就想到了它是幼苗的頂端因含有某種物質,在光照下跑向背光一側的緣故。但在他有生之年未能證明這是一種什麼物質。後來經過許多科學的反復研究,終於在1933年找到了這種物質植物生長素。 直覺思維在學習過程中,有時表現為提出怪問題,有時表現為大膽的猜想,有時表現為一種應急性的回答,有時表現為解決一個問題,設想出多種新奇的方法、方案等等。為了培養我們的創造性思維,當這些想像紛至沓來的時候,可千萬別怠慢了他們。青年人感覺敏銳,記憶力好,想像極其活躍,在學習和工作中,在發現和解決問題時,可能會出現突如其來的新想法、新觀念,要及時捕捉這種創造性思維的產物,要善於發展自己的直覺思維。 (4)培養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和獨創性 流暢性、靈活性、獨創性是創造力的三個因素。流暢性是針對刺激能很流暢地作出反應的能力。靈活性是指隨機應變的能力。獨創性是指對刺激作出不尋常的反應,具有新奇的成分。這三性是建築在廣泛的知識的基礎之上的。6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曾採用所謂急驟的聯想或暴風雨式的聯想的方法來訓練大學生們思維的流暢性。訓練時,要求學生像夏天的暴風雨一樣,迅速地拋出一些觀念,不容遲疑,也不要考試質量的好壞,或數量的多少,評價在結束後進行。速度愈快表示愈流暢,講得越多表示流暢性越高。這種自由聯想與迅速反應的訓練,對於思維,無論是質量,還是流暢性,都有很大的幫助,可促進創造思維的發展。 (5)培養強烈的求知慾 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都說過,哲學的起源乃是人類對自然界和人類自己所有存在的驚奇。他們認為:積極的創造性思維,往往是在人們感到「驚奇』時,在情感上燃燒起來對這個問題追根究底的強烈的探索興趣時開始的。因此要激發自己創造性學習的慾望,首先就必須使自己具有強烈的求知慾。而人的欲求感總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沒有精神上的需要,就沒有求知慾。要有意識地為自己出難題,或者去「啃」前人遺留下的不解之迷,激發自己的求知慾。青年人的求知慾最強,然而,若不加以有意識地轉移地發展智力,追求到科學上去,就會自然萎縮。求知慾會促使人去探索科學,去進行創造性思維,而只有在探索過程中,才會不斷地激起好奇心和求知慾,使之不枯不竭,永為活水。一個人,只有當他對學習的心理狀態,總處於「躍躍欲試」階段的時候,他才能使自己的學習過程變成一個積極主動「上下求索」的過程。這樣的學習,就不僅能獲得現有的知識和技能,而且還能進一步探索未知的新境界,發現未掌握的新知識,甚至創造前所未有的新見解、新事物。

⑺ 如何進行「自主探究」式學習

一、精心教學設計,培養學生探究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情感對人的行動有巨大的推動力。教學中教師應通過興趣的培養、情感的交流與共鳴,能使學生體驗到愉快、積極、振奮,更主動積極地去領會知識和探索生物奧秘。「玩」 是兒童的天性。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老師不想辦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的內心狀態,就急於傳授知識,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就帶來疲倦。沒有歡欣鼓舞的心情,沒有學習興趣,學習也就成了負擔。」初中生都喜歡做游戲,創設一個與學生知識背景密切相關,又使學生感興趣的游戲情境,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自主調動已有的知識、經驗、策略去體驗和理解知識,激活學生的思維,引發學生自主探究,使學習活動生動有效、事半功倍。對學生而言,他們沒有等待知識的傳遞,主動建構了知識,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比如我在講解七年級下冊《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人教版)這一節課時,先讓學生預習幾分鍾,然後請兩個學生到黑板上,一個學生做模板,另外一個學生照著學生身體在黑板上畫像;緊接著請一個學生到黑板上完成呼吸系統的組成圖,填充呼吸道和肺這幾個結構;其他學生可以根據書上內容在、上黑板來進行完善該圖,最後請七個學生(分別扮演呼吸道和肺)上台進行表演,要求表演出自己的結構和功能以及發生病變身體有哪些異常表現等等。其他學生看到這樣的表演可以提出自己的問題。教師在這個過程只是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促進者。教學過程中老師帶領學生不僅僅是游戲,而是在游戲中引導學生觀察、理解,讓學生在游戲中獲取知識,激發了學生自主探究的興趣。
二、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探究的慾望。
許多偉大的學者都認為問題的重要性。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引導學生形成問題意識的策略主要是創造性地構建學習環境,給予機會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為此,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給學生表明觀點的機會;充分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給學生大膽猜測和「異想天開」的機會;對學生所出現的錯誤或不足應加以引導,給學生反思和修正的機會。比如我在講解八年級上冊(人教版)《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時,我首先跟學生播放《小鳥給人算命》視頻,學生很興奮因為這樣事例就發生在自己的身邊,「小鳥能算命,是鬧劇,騙局?」這樣可充分激發學生探究的慾望。
三、明確探究目的,指導學生探究的方法。
無論是觀察、調查、實驗、收集分析資料等多種探究形式,必須讓學生明確探究的目的。初中生物學七年級上冊《環境對生物的影響》這一節課中講解探究的步驟和方法,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在這節課過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視,在認真講解同時,一定要讓學生親自去體驗,去操作,去領悟。只有這樣學生在以後的學習過程才能根據已有的東西去實踐。「探究」是讓學生體驗科學探究全過程的活動,教材在設計這類活動時,給學生較大的自主性,為學生發揮富於個性的創造力留出了空間,同時考慮到初中學生的認知水平,適當地加以引導。以「探究」為例,第一冊教材首先安排讓學生了解探究全過程的活動,每一個步驟都有比較具體的指導,並且對其中蘊含的科學方法進行了詳細的分析,然後安排讓學生設計探究過程某一個或某幾個環節的活動。這對探究本冊後面《種子的萌發》條件起到鋪墊作用,要求學生完成一個全過程設計的探究。與後幾冊相比,第一冊教材對學生的引導性較強,各種活動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操作水平要求較低。後續幾冊教材則加大了學生的自主性,許多「探究」都是引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作出假設,並自主制定計劃,對學生設計實驗、通過測量獲取數據、設計表格記錄數據和整理數據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加強操作實踐,讓學生體驗自主探究的過程。在初中生物學課堂教學中,讓學生新知在操作中掌握,技能在操作中熟練,從而讓學生體驗到自主探究的樂趣。
四、設計合理練習,注重學生探究的延伸。

⑻ 如何促進幼兒的創造性學習

愛因斯坦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幼兒在探究興趣的作用下把一件新玩具給拆毀了,或者 把父母喜愛的物品給搞壞了,父母應該怎樣處理?聽朋友說了件事頗受啟發:廣西某畫家為國慶展覽作畫時,因接待來訪的客人離開了畫室,孩子出於好奇和表現, 用畫筆在父親即將完成的畫稿上塗了幾筆,使一幅優秀作品遭到了破壞,而這位父親並沒有責罰孩子,而是從孩子的表現中看到了幼兒創造的萌芽,於是他便為孩子 提供了學習和創造的條件,而孩子終於在美術方面有了驚人的發展,其作品《百猴圖》不僅受到國內專家的好評,而且被國外美術大師稱為驚世作品。可見,幼兒創 造性的培養是何等的重要。 創新必須從娃娃抓起,幼兒教育的改革目標更需要定位為「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人才的搖籃」,隨著時代的發展,培養具有創造才能的人已經成為教育中 的一個重大問題。創造性思維能力,是未來人才的必備素質之一,也是檢驗孩子智力水平的重要依據。幼兒期是大腦發育最迅速的時期,這個時期幼兒語言發展也十 分迅速。那麼,如何在語言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呢? 激發幼兒的創造性思維 首先,老師自己要有豐富的想像,要會想像,保持一顆童心,引導孩子積極思考、想像,開啟創新的門扉。如在活動中經常問:這像什麼?他們怎麼了? 還有誰會來幫助他呢?他為什麼會哭呢?等等。其次,要為孩子營造一個輕松的、自由的語言交流環境。孩子都喜歡與同伴交往,大家聚在一起的時候,往往無拘無 束,爭先恐後地發言。教師要以關懷、接納、尊重、平等的態度與孩子交往,讓孩子感覺和你沒有距離,才能更好地激發孩子交談的興趣,如:「老師很喜歡你」, 「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嗎?」「我告訴你一個小秘密」等等。讓孩子感覺和你親,才能暢所欲言。老師可以設置一些啟發性的問題,讓孩子與同伴三三兩兩的討論交 談,表達自己的見解。在這個過程中,激發了幼兒語言表達的興趣。 另外,在語言活動中,提問要有科學性,要能啟發幼兒的發散思維,要善於提出不同層次的開放性問題,因為幼兒能否成為活動的主人,積極參與活動, 發展思維能力,關鍵在於教師的啟發和引導。因此,在設計每一個提問時,首先把幼兒放在主體的地位,注意向他們提出多樣性、啟發性和能激發他們想像的問題, 發展孩子的創造性思維。如在談話活動《假如我是孫悟空》中,我向孩子們提出了兩個問題:假如你是孫悟空,你會做什麼?怎麼做?孩子們馬上進入角色,思維活 躍起來。有的說:「假如我是孫悟空,我會變成一個隱形人,幫助警察叔叔捉壞人。」有的說:「假如我是孫悟空,我會變成宇宙飛船,帶人們到天上去旅 行。」……看!孩子們的想像是多麼的豐富和有創意。又如在故事《小河馬有用處》中,老師問幼兒:「小河馬找到了自己的用處,小朋友,你有什麼用處呢?你可 以怎樣做?」啟發幼兒進行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通過對這一系列的思考,幼兒能逐漸理清思路,進行創造性思維活動。 激發幼兒多角度思考問題 思維定式是指在學習過程中人的思維表現了某種趨向性,這種思維有一定積極作用,在遇到同類問題時能輕車熟路,得心應手,但是消極作用也不容忽 視,常常阻礙人們運用新的方法解決問題,使思維受到限制,難以發揮創造性。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幫助幼兒突破思維定式,激發幼兒多角度思考問題,使思維向多 向性和發散性轉變。 在文學活動中,啟發幼兒的思維。 兒童文學作品的教學是幼兒園語言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展示了優美的語言藝術,能為幼兒提供全面的語言學習機會。如在教學《烏鴉和狐狸》 時,老師提問「狐狸是怎樣讓烏鴉開口的?」甲幼兒回答說「狐狸對烏鴉說,烏鴉你唱的歌真好聽,請你唱一首吧!」乙幼兒回答「狐狸對烏鴉說,烏鴉你唱的歌真 好聽,唱一首給我聽吧!」由此可見,乙幼兒的思維受到甲的影響,產生一種傾向,出現了定勢。這時,老師在肯定幼兒答案的基礎上,進一步啟發疏導,「誰還能 想想烏鴉還可能怎麼說?」在教學《三隻蝴蝶》時可以設計問題:「誰會想想三隻美麗的蝴蝶還可以怎麼說呢?」他們各自思考著,互相議論著,紛紛發表了不同的 見解,開闊了幼兒的思路,豐富了幼兒的想像,促進了幼兒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在講述中,豐富幼兒的想像。 講述活動是由老師提供的憑借物,引導幼兒展開豐富的想像而進行的語言教育活動,它能幫助幼兒逐步獲得獨立構思和表述的語言經驗。如在《貓醫生過 河》教學中,設計的問題「貓醫生還可以用什麼辦法過河?」讓孩子大膽想像,大膽表述。在一次拼圖講述中,老師給出了太陽,花,香蕉和小姑娘的單個圖片,讓 孩子把圖片布置成一幅畫,再用已經掌握的詞彙進行描述,展開想像,創設背景,然後用完整連貫的語言講出與別人不一樣的一段話。在老師的啟發下,孩子展開了 想像的翅膀,創造出許多內容豐富,思維新穎的作品。他們在活動中爭先恐後,大膽創新,把學過的詞彙自如運用到講述中,個個設計的有特色,思路也新。大大提 高了幼兒講述的積極性,促進了思維創造性的發展。 在談話活動中培養幼兒創造性思維。 談話是一種語言表達和思維結合的活動,是幼兒提出問題、討論解決問題的活動。為此,老師有意識、有目的地在談話活動中對幼兒進行創造性思維的培 養。如在談話活動《地球公公喜歡誰》中,老師首先讓幼兒了解環境污染的來源和危害,然後讓幼兒討論地球公公喜歡和不喜歡的各種做法,並讓幼兒提出各種保護 環境的措施。由於幼兒目的性較明確,加上老師的鼓勵和啟示,孩子們的思維非常活躍,有的說:「我們發明一種沒有廢氣的汽車,就可以減少空氣污染了。」有的 說:「我發明一種水管,工廠里排出的污水經過這條水管就會變回干凈的水了。」雖然孩子們的想法有點離奇,但卻證明幼兒是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和水平去想問題 的。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老師隨時可以加以引導,喚起幼兒的聯想,擴散幼兒的思維,尋找與別人不同的解決問題的辦法,促進幼兒思維創造性的發展。 以寬松、愉快的氛圍,發展幼兒的創造性思維。 幼兒的思維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因此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常設計活動情景,讓幼兒直接感知形象,描述形象,想像內容的擴展。如在教學詩 歌《小熊過橋》後,老師能引導孩子們進行語言形式的轉換,將詩歌改編成故事,首先老師在黑板上布置一幅大背景圖,每組設有小背景圖和動物卡片,老師用生動 的語言引出開始部分「小熊昨天給我打了個電話,說它過橋時遇到了難題,問題在哪裡呢?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講完後讓孩子自由討論,老師為幼兒提供了自由想 象的空間,他們根據形象的材料,按自己的想法組合拼圖,講出了一個個情節生動的故事,有的講小熊智斗大灰狼等等,由於是在寬松、愉快的氛圍中討論講述,幼 兒的構思各不相同,充分發展了孩子的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

閱讀全文

與自主愉快創造性地學習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