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發明琵琶的人

發明琵琶的人

發布時間:2021-12-17 00:34:10

❶ 各個樂器的發明人是誰

鋼琴
piano

擊奏弦鳴樂器。廣泛流行於世界各國的鍵盤樂器,既能演奏和聲與復調音樂,又能擔任獨奏、重奏、伴奏的重要樂器。它的結構復雜,音域寬廣,表現力極其豐富,並具有高難度的演奏技巧。
歷史沿革 現代鋼琴的前身是羽管鍵琴和克拉維科德 。鋼琴的基本機械機制是1709年在義大利的佛羅倫薩由一位羽管鍵琴製作家B.克里斯托弗里(1655~1731)發明的,他將他的樂器稱為可強奏和弱奏的羽管鍵琴。其他德國製作家在琴槌敲擊的機械裝置上進行試驗,但他們的樂器稱作方形鋼琴。後來,方形鋼琴在英國被大大地改進。到大約1775年 ,鋼琴才真正確立了自己的地位,德國(維也納裝置)和英國(英國裝置)已經解決了大多數樂器方面的問題。維也納琴觸鍵比較輕,而英國製造的琴聲音洪亮,音色較濃。1821年,一位法國製造家S.埃拉爾發明了最後一項基本改進裝置,即進退裝置。1825年,A.巴布科克創造了整塊澆鑄的金屬框架及斜向交叉重疊的琴弦設計,近代鋼琴的各個關鍵部件到此就告定型了。
形制和構造 鋼琴是一種用琴鍵帶動琴槌敲擊琴弦並使其發音的鍵盤樂器。其名稱piano是原名義大利語pianoforte(強弱)的縮寫,指演奏者可通過在琴鍵上改變手指的觸鍵(手指壓力)來產生強或弱的力度變化。這一特點是在鋼琴所替代的兩種早期鍵盤樂器羽管鍵琴和克拉維科德上所沒有的。鋼琴的結構部件主要包括鍵盤、踏板、擊弦機、琴槌、琴弦、金屬框架及共鳴板。其鍵盤按十二平均律半音關系排列,分上下兩排黑白鍵。鋼琴的音域比除了管風琴以外的任何樂器都寬,正好7個八度(A2到a3)或7個八度加1個 三度(A2到C4)。每個琴鍵控制一個音,共有88個鍵,有的甚至有96個鍵。除了鍵盤外,鋼琴還有至少兩個踏板( 有的鋼琴3個 )。右邊的踏板稱為制音踏板(也稱延音踏板),它使制音器抬起,離開所有琴弦,這樣,在琴鍵放開後,被敲擊的琴弦繼續振動(不過,踏板必須踩下),並與其他琴弦產生共振 。由於可以同時聽到許多泛音,既增強了音量又豐富了音色 。左邊的踏板稱為弱音踏板,它將整個大三角鋼琴的機械裝置向右略微移動,使大多數錘子少擊一根琴弦,高音只擊兩根,中間音域的音只擊一根,低音仍然擊一根,這樣只聽到很少泛音,減弱了音量並改變了音色。中間踏板稱為持音踏板 ,它使制音器保持踏板踩下之前彈奏的音,使它們在其他音被彈奏時仍然持續發音。擊弦機是鋼琴復雜結構的核心,演奏者按鍵時,擊弦機將琴槌推送到適當的位置,再借慣性沖力擊弦,包著氈子的琴槌擲向特定音高的琴弦(通常是每個高音3根弦,中間音域2根弦,每個低 音1根弦)。同時 ,琴槌敲擊琴弦時,裹著氈子的制音器從這些琴弦上抬起,使其振動而發音。琴槌必須很快地從琴弦上彈回,以使它不妨礙琴弦的振動。琴鍵放開時,制音器落回此音的琴弦上,使其不發聲。為了保證擊鍵後琴槌不彈回琴弦,採用了一種進退結構裝置,以使錘子落回時遠離而不會彈回。除此之外,另一個裝置在琴槌下落時將其抓住。為了演奏快速的同音重復 ,現代鋼琴具有一個復式進退裝置,可以使錘子落回兩次,第一次到一個中間位置,第二次到一個遠離琴弦的位置上。如果同音快速地重復,琴鍵被很快地再次按下,琴槌只到達中間位置,因此可以很快地回到琴弦。如果音不被重復,琴槌有足夠的時間落回兩次到它最後停止的位置。琴弦的聲音是由一塊起共鳴作用的木質琴枕與金屬框架連為一體的音板來增強的。
鋼琴有大三角鋼琴、立式鋼琴和電子鋼琴。三角鋼琴呈羽翼三角形,琴弦是橫向排列的,音板平躺在琴弦下方,發音洪亮,傳送較遠 。其型號 多種多樣 ,從5英尺( 1英尺=0.3048米)長的小三角琴到長9英尺的 大音樂 會鋼琴都有 。立式鋼琴的外形如長方立櫃,琴弦是斜向垂直排列的,音板在琴弦的後面豎立,主要優點是比三角鋼琴節省空間,缺點是由於琴弦較短,比三角鋼琴缺少共鳴、聲音差。電子鋼琴的音板由一個連接擴音器的電子並聯系統所替代,擴大的聲音從裝在樂器底部的揚聲器中放出,附加的踏板對音量進行嚴格的控制。連接放大器的可調旋鈕改變聲音的混響。
演奏藝術 鋼琴的演奏技術是在羽管鍵琴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D.斯卡拉蒂發展了雙音、雙手交叉、重復音、超過八度的琶音等彈奏技術,對鍵盤樂器演奏藝術的發展作出了貢獻。指法最初只用3個手指 ,在自然律 轉調中,黑鍵用得很少。J.S.巴赫創造了平均律並把它用於羽管鍵琴後,在彈奏法上打破了種種限制,不僅使用黑鍵,也 突破了只 用3個手指的限制。C.P.E.巴赫首先發展了不同與羽管鍵琴的演奏方法,隨後,M.克萊門蒂等人對鋼琴演奏和教學作出了貢獻。W.A.莫扎特的學生J.N.胡梅爾以輝煌的技術和典雅的風格名震歐洲。L.van貝多芬的演奏具有 強烈的戲劇性 和雄偉的氣勢。18世紀是羽管鍵琴與鋼琴並存的時代。19世紀鋼琴在社會和家庭生活中佔了絕對優勢,涌現出一批鋼琴演奏家。F.李斯特受小提琴大師I.帕格尼尼的影響,把鋼琴演奏技術推到燦爛輝煌的境地。而另一位與他同時代的鋼琴家F.F.肖邦充分發揮了鋼琴的性能,其演奏音色優美,語調親切而富於歌唱,伴奏織體中隱藏著復調因素,踏板的巧妙使用和精美的技術性走句,使鋼琴演奏藝術達到了極高境界。20世紀C.德彪西和M.拉韋爾的鋼琴作品充滿了色彩性,給演奏技術提出了新的課題,他的音樂有時需要明亮閃光的色彩,但卻罩上霧一樣的薄紗,除了踏板的精巧用法外,需要撫摸般的指觸和一掠而過的漂浮音響。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先鋒派的某些作曲家為了達到新奇的音響效果,對於演奏法也提出了特殊要求,如採用手臂和拳頭彈奏等,有的還在鋼琴的琴弦上加入橡皮或其他金屬物,以改變鋼琴的原有音響。

電子琴
electronic organ

鍵盤樂器。聲音由電子電路產生,用揚聲器播送。它出現於20世紀初期,整個外形與羽管鍵琴或立式鋼琴相似。這類樂器大多數依靠電子振盪器發聲。其基本原理是將電子音源產生的波型經頻譜合成及濾波電路形成多種不同音色,再經音型電路(包括產生器)形成吹、拉、彈的演奏效果。第一架電子琴是美國發明家卡希爾於1904年製造的 ,重200噸。此後,美國、德國電子琴的製造家進行各種試驗,最重要和最知名的電子琴是哈蒙德風琴,有兩層手鍵盤和一套腳鍵盤,在某種程度上可模仿小提琴 、長笛 、雙簧管 、打擊樂器等。20世紀60年代,電子琴的製造商改進了造琴工藝,先後用晶體管和集成電路代替電子管。家用電子琴具有了自動打擊樂節奏、自動配置和聲及分解和弦伴奏以及人工殘響等功能 。70年代,大規模集成電路的出現和電子計算機的廣泛使用 ,使電子琴更小型化和多功能化。

小號
trumpet

唇振動氣鳴樂器。廣泛用於交響樂隊、軍樂隊和爵士樂隊的高音銅管樂器。由碗狀號嘴、活塞和彎曲的銅制管身組成 。它有3個閥鍵 ,可單獨或組合使用 ,在其音域中發出所有的音 ,如果 沒有 活塞 ,它 只能發出基音和它 上面的泛音。大多數樂隊中使用的小號是降 B 調的 ,音域大約兩個半八度,從中央C下方的E到高音C下面的降B,有些演奏家甚至能吹奏更高一個八度。小號是移調樂器 ,記譜用C調 ,比實際音響高一個全音。小號的音質輝煌,具有穿透力,除作為和聲襯托以加強樂隊的氣勢外,也擔任獨奏。它既能吹奏輝煌壯麗的樂句又能演奏抒情優美的旋律。小號也可通過使用弱音器來改變音色,弱音器可製造回聲、喜劇等各種特殊效果,爵士小號演奏家常採用。小號是銅管樂器中最古老的樂器最初僅能奏一二個音,用來傳遞信息等。這類小號沒有指孔、活塞或其他可改變音高的手段,被稱為自然小號。文藝復興時期已有帶伸縮管的小號,但不是很盛行。另外還有在管身上臨時插上所需調的彎管的接管小號和在管壁上開孔的鍵孔小號。16和17世紀發展了一種演奏高音的技術,可獲得大量泛音。這使其可以演奏簡單的曲調,並開始在樂隊中使用。18世紀後半葉,由於用高音演奏手法奏出的泛音太弱,在樂隊中常被淹沒,因此又嘗試伸縮管的方法。大約在1815年,由H.施特爾策爾和F.布呂默爾兩位德國製造家分別發明運用活塞的閥鍵代替伸縮管 ,取得成功 。後增加至3閥鍵,能演奏半音階,使小號真正成為一件旋律樂器。此後,又經不斷改進,才使小號具有良好的性能。從1840年起,作曲家不僅在樂隊中使用小號,還專門為小號創作了獨奏曲及協奏曲。其中有俄羅斯作曲家A.F.格季克所作的《小號協奏曲》、A.G.阿魯秋年所作的《 A大調小號協奏曲 》以及肖斯塔科維奇 、D.欣德米特的小號獨奏、重奏、協奏曲等作品。

長笛
flute

吹孔氣鳴樂器。廣泛用於現代管弦樂隊的一種木管樂器,常用於獨奏、重奏。笛身呈圓柱形,一端封閉,通常由木料或金屬製成。演奏者通過向笛身一側的吹口吹氣,使空氣穿過笛體發生振動而產生聲音。笛身上穿有許多音孔,用杠桿式的音鍵打開和關閉。手指按鍵,封閉的音孔打開,發出樂音。長笛音域通常為從中央C向上三個八度即(C1~C4)。現代長笛是由伯姆於1832年在古橫笛的基礎上改進的,他使其能以音響上正確的位置穿鑿指孔,並同時提供一種方便的手法來用手指控制。盡管長笛是一件很古老的樂器,但它在室內樂隊和管弦樂中的廣泛使用是在18世紀早期。它的聲音音質從低音到高音有很大不同,低音深沉並伴有氣息聲,高音清晰、明亮,具有穿透力。演奏家可以奏出快速的顫音、跑句和其他裝飾音。長笛是現代管弦樂隊的基本木管樂器之一,19世紀以後的所有樂隊作品都包括長笛。長笛的音色優美 、音域寬廣,演奏法多種多樣,表現力豐富。一般交響樂隊中至少使用3支長笛 ,此外還常用作獨奏和室內樂重奏 。根據相同原理將長笛笛體加長或縮短,使音域降低或提高。

長短不同的長笛


drum

擊奏膜鳴樂器。在傳統的樂器分類法中屬打擊樂器類 。
中國與美索不達米亞、古埃及、古印度,同為世界上鼓的最早發源地。歷史上,中國鼓傳至鄰國,如朝鮮、日本 ,同時也吸收了許多外來鼓。中原地區以中國傳統鼓為主流 ,邊疆少數民族的鼓既受傳統鼓影響,也受外來鼓特別是阿拉伯與印度鼓的影響。
中國傳統的鼓多源於中原,秦漢前已有20餘種。雖大小高矮不同,但幾乎都是粗腰筒狀。當時已用於詩、樂、舞以及勞動、祭祀、戰爭和慶典之中。從秦、漢到清代,中原地區原有的各種傳統鼓幾乎都得以保留並有所發展,而以阿拉伯和印度為主的外來鼓,雖然曾在中原長期流行並具有重要的地位,但後期日漸衰落以至失傳,僅在文獻中留下了一些不詳的記載,例如檐鼓、齊鼓、雞婁鼓、羯鼓、答臘鼓、都曇鼓、毛員鼓等。
中國各民族流行的鼓主要有以下幾類。

虎座鳥架鼓(湖北江陵楚墓出土)

圓柱筒形鼓 ①景頗族增疆,又稱大長鼓。鼓身為一段長約3米的巨木挖空 ,雙面膜以皮條拉緊 。置於兩根橫木上或懸於木架。兩人各擊一頭,或坐於鼓上,或邊擊邊舞。常用於室外大型歌舞伴奏。②侗族大鼓貢。鼓框用整段原木挖制,長約100厘米,直徑約50厘米 ,兩面蒙牛皮 ,腰部稍大,兩側安大鐵環。橫懸於鼓樓內,僅用於節日和集眾商討大事。
粗腰筒形鼓 ①大鼓。樂隊用的大鼓膜徑約 50~100 厘米,上下蒙牛皮。平常置於鼓架,雙槌敲擊。用於器樂合奏及舞蹈 、戲曲的伴奏 。節日慶典用大鼓膜徑100厘米以上 ,由1人或數人各執雙槌擊奏。②堂鼓 ,又稱同鼓 ,清代又稱杖鼓。外形與大鼓相同 ,但較小 ,鼓徑一般為7、8、10寸3種規格。用於器樂合奏,戲曲、舞蹈的伴奏及獨奏。③戰鼓。外形與大鼓相似,但較低短,又稱扁鼓。發音響亮,有大小不同規格。主要用於合奏、舞蹈、雜技團和鑼鼓隊。④書鼓。鼓身扁圓,鼓徑22厘米,鼓身高8.5厘米,發音低而響亮 。置於竹製鼓架的編繩上。是北方各類說唱音樂的重要伴奏樂器,演唱時演員左手執書板或梨花片,右手執單簽擊奏。⑤腰鼓。相傳由南北朝外來鼓羯鼓演變而來。鼓身中間粗,兩端細,蒙以牛皮或騾子皮 ,鼓身一側置兩個鐵環 。有大小4種規格,發音清脆。常由舞者掛於腰側,執雙槌邊擊邊舞 。用於民間秧歌或節慶、迎賓儀式中。⑥朝鮮族小鼓草高。扁如書鼓,徑長約25厘米,有柄。既是樂器,又是舞蹈道具 ,用時左手執柄,右手執棒擊奏。常邊敲邊舞。⑦朝鮮族圓鼓。形似漢族小鼓 ,直徑37.5厘米 。演奏時席地而坐 ,左手擊拍,右手執槌敲擊鼓面與鼓邊。⑧高山族大鼓。形似漢族堂鼓,膜徑24~45厘米,用於祭祀、節慶、婚禮,播種和農田驅蟲等。⑨傣族大鼓光攏。中腰稍粗而近於圓柱形,置於架上。可1人邊擊邊舞,也可2人合擊 。合奏時 ,1人在前執槌邊擊邊舞 ,另1人在後用長篾條擊奏 ,發出咚咚啪啪的音響。20世紀50年代,將體積縮小後搬上舞台,用於獨奏和歌舞伴奏。笅笖壯族大鼓奘絡。形似堂鼓,單面蒙牛皮,兩側中部設鐵環。演奏時置於地上用雙槌擊奏。常用於節日鑼鼓合奏和獅舞、龍舞的伴奏。



淺筒形鼓 ①單皮鼓又名板鼓、環鼓。在納西、侗、土家、蒙古、漢等民族中流傳。鼓框上寬下窄,鼓面中間高四外低,單面蒙皮,置於木架上,以1或2支竹棍擊奏,聲音高亢激越。用於納西族侗經音樂、土家族絲弦鑼鼓、侗族吹打樂隊及漢族的吹打樂和戲曲伴奏。②點鼓,又名懷鼓。厚木邊,中間高,四邊漸低,兩面蒙牛皮。演奏時鼓框一邊立於右膝,鼓面向前,右手腕扶鼓框上端,手指執紅木或竹製簽子敲擊,左手執板擊節。用於十番鼓或崑曲清唱。
細腰筒形鼓 ①蜂鼓。流行於廣西壯、瑤、毛南等民族。邕寧、武鳴等地壯族稱岳鼓,環江毛南族叫長鼓,防城瑤族叫如叨,有些地方又稱橫鼓、瓦鼓、腰鼓等。鼓腔以黃泥鍛燒而成,兩頭大,一端呈球形,一端為喇叭形。中間細如蜂腰,兩面蒙皮。演奏時鼓繩掛頭頸橫懸身前,或置於架、凳上,左手執杖擊球形一端鼓面,右手拍擊另一端,立奏、坐奏或邊奏邊舞。主要用於師公戲、師公舞的伴奏。②朝鮮族杖鼓,又稱長鼓。木製鼓身,兩端粗空,中段細實。兩端鼓身大小不一,發音不同。置於架上或掛於身前,右手執細長杖敲擊,左手並指分擊鼓的兩面。用於長鼓舞、農樂舞和器樂合奏。
座墩形鼓 象腳鼓流行於傣、佤、布朗、景頗、德昂 、 阿昌、拉祜、哈尼等民族中。形如高腳杯,上口蒙膜,懸於身側。左手扶鼓邊,並和右手交替拍去鼓面。在節日、喜慶場合邊擊邊舞。
長筒形鼓 ①瑤族長鼓。鼓身細長,腰細中實,雙面膜,斜掛於腰側或左手握鼓腰擊奏。體積大的長鼓置於架上。用於傳統節日和喜慶場合的歌舞 。②佤族竹鼓 。長100厘米 ,用青竹製作。上口蒙皮,下端竹筒劈紮成束腰狀,下部三足鼎立。立於地上用雙槌敲擊;或左手抱鼓,鼓面朝前,右手執槌擊奏。用於歌舞。③漁鼓,又稱竹琴或道筒。在長65~100厘米、直徑13厘米左右的竹筒上 ,一端蒙以豬或羊皮 。用時左手豎抱,右手拍擊朝下的鼓膜,是道情、漁鼓、竹琴等曲藝音樂的伴奏樂器。
箍圈形鼓 ①八角鼓。因鼓框為八角形而得名,明代已在北京流行。鼓體扁小 ,7個邊框上各裝一對小銅鈴 ,另一邊框系長穗,單面蒙蟒皮。用時以左手執鼓框,右手以指彈、挫或以指、掌拍擊。用於京、津一帶的單弦牌子曲。②太平鼓。於鐵圈上蒙驢皮、馬皮或羊皮,形如團扇。下置一柄 ,綴以鐵環或小鈸,用藤條敲擊鼓面,並震動鐵環作響。用於滿、蒙古、漢民族的民間歌舞。③達卜。維吾爾、塔吉克 、烏孜別克等民族的手鼓。圓形木框上蒙羊皮或驢皮,框內綴若干小鐵環。演奏時兩手把鼓框,重心置於左手,擊鼓面並搖動鼓身。④薩滿鼓,又稱抓鼓、手鼓、單環鼓。流行於滿、蒙古、達斡爾、鄂溫克、鄂倫春、赫哲等民族。圓盤形鼓面,蒙驢、馬、牛、羊皮或鹿皮、狍皮,背面交錯扎有皮帶或鐵條,上系10餘枚銅錢。用時左手執皮帶或鐵條,右手執鼓槌,用槌頭或槌身敲擊。用於薩滿教祭祀儀式。
鍋形鼓 ①納格拉。維吾爾、烏孜別克等民族鐵鼓。鼓身上大下小,上蒙羊皮或驢皮,大者鼓面直徑27.5厘米,小者面直徑20厘米。常兩個一對置於地上演奏,兩手執槌敲擊,兩鼓音高成四度。②缸鼓,又稱花盆鼓。由堂鼓演變而來 ,又稱南堂鼓。鼓框木製,鼓身上大下小,兩面蒙皮,形似花盆,用雙槌擊奏。相傳南宋梁紅玉曾擂缸鼓助陣。現廣泛用於民間器樂合奏和戲曲伴奏。有時亦獨奏。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借鑒西洋定音鼓的結構特點,研製出定音花盆鼓 。


中國撥奏弦鳴樂器 。 春秋戰 國 時期已流行於今陝西省,
史稱秦箏。箏外形扁長方形,主要取材於梧桐木。琴面張弦,
每條弦下設箏 柱 , 可移動以調節音高和轉調。最初為 5 弦,經過9弦的過渡,戰國末期發展為12弦。唐以後為 13弦,明、清以後15、16弦,20世紀60年代逐漸增至18弦、 21 弦、25弦,並改傳統絲弦為鋼絲弦或尼龍纏弦。以後又試制出有變音裝置的快速轉調箏和以十二平均律(見新法密律新法密律)定弦的蝶式箏。
傳統箏以五聲音階定弦,音域為:13弦箏 G~c2, 16弦箏A~a2,18弦箏A~d3,21弦箏D~d3 ,25弦箏G~e3 。今常用21弦箏。
箏的撥奏在民間廣大地區的流傳中,融合地方民間音樂,形成有不同音樂風格和演奏 技法的地方 流派 。近代以河南、山東、潮州、客家、浙江等流派較有名。河南箏曲分小曲和板頭曲兩部分,代表曲目有《天下大同》、《閨怨》、《新開板》等;山東箏曲源於山東琴曲、山東琴書的唱腔曲牌及民間小調,代表曲目有《漢宮秋月》、《鴻雁傳書》、《鳳翔歌》等;潮州箏曲分套曲和小曲兩大類,代表曲目有《寒鴉戲水》 、《粉紅蓮》 、《昭君怨》等 ;客家箏曲分大調、串調 、小調 3 類 ,代表曲目有《 出水蓮 》、 《 崖山哀 》、《薰風曲》等;浙江箏曲以民間樂曲和小調為主要內容,代表曲目有《雲慶》、《高山流水》、《海青拿天鵝》等。

二胡

中國傳統的擦奏弦鳴樂器。因張兩條弦,故名。又稱胡琴、二弦、嗡子、胡胡等。其前身可能是中國唐代的奚琴 ,為唐末北方民族西奚的一種樂器。在宋代又稱稽琴、二弦 。唐宋之際,奚琴(稽琴)有拉奏和彈撥兩種演奏方式。拉奏時以竹片在兩弦之間摩擦發音。北宋時才出現以馬尾弓拉弦的胡琴,並逐漸替代了以竹片擦弦的稽琴。經過元、明兩代的發展,清代除原有的二弦胡琴外,又出現四胡、京胡和板胡。為適應民間其他地方戲曲和器樂的需要,出現了形制各異的胡琴類拉弦樂器,如廣東的粵胡、湖南的大筒、河南的墜胡、壯族的馬骨胡等等。
二胡由琴筒、琴桿、弦軸、琴弦、千斤、弦馬、弓子等部分組成。琴筒有圓形、六角形、八角形等多種,多以紅木、紫檀木或烏木製作。一端蒙蛇皮或蟒皮,另一端置雕花音窗。弦軸縛內、外兩弦。過去用絲弦,現用金屬弦或尼龍纏弦 。千斤為有效弦長的固定點,由稍粗的軟絲弦繞扎在琴弦和琴桿上,通常在琴筒到上軸距離的2/3處。有活動的與固定的兩種。琴弓為細竹縛以馬尾,弓毛夾置於兩弦之間。多採用五度定弦 ,內弦可定為從 g ~ e′,外弦可定為從 d′~b′

❷ 誰發明的琵琶

歷史上的所謂琵琶,並不僅指具有梨形共鳴箱的曲項琵琶,而是多種彈撥樂器,形狀類似,大小有別,象現在的柳琴,月琴,阮等,都可說是琵琶類樂器。其名「琵」「琶」是根據演奏這些樂器的右手技法而來的。
琵琶又稱「批把」,最早見於史載的是漢代劉熙《釋名. 釋樂器》:「批把本出於胡中,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卻曰把,象其鼓時,因以為名也。」意即枇把是騎在馬上彈奏的樂器,向前彈出稱做批,向後挑進稱做把;根據它演奏的特點而命名為「批把」。在古代,敲、擊、彈、奏都稱為鼓。當時的游牧人騎在馬上好彈琵琶,因此為「馬上所鼓也」。大約在魏晉時期,正式稱為「琵琶」。

琵琶由歷史上的直項琵琶及曲項琵琶演變而來,據史料記載,直項琵琶在我國出現得較早,秦、漢時期的「秦漢子」,是直柄圓形共鳴箱的直項琵琶(共鳴箱兩面蒙皮),它是由秦末的弦鞀發展而來的。「阮咸」或「阮」是直柄木製圓形共鳴箱,四弦十二柱,豎抱用手彈奏的琵琶。晉代阮咸善奏此樂器,故以其名相稱,即今天的阮。

南北朝時,通過絲綢之路與西域進行文化交流,曲項琵琶由波斯經今新疆傳入我國。曲項琵琶為四弦、四相(無柱)梨形,橫抱用撥子彈奏。它盛行於北朝,並在公元6世紀上半葉傳到南方長江流域一帶。

在隋唐九、十部樂中,曲項琵琶已成為主要樂器,對盛唐歌舞藝術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從敦煌壁畫和雲岡石刻中,仍能見到它在當時樂隊中的地位。

❸ 「琵琶」的由來琵琶是誰造的

琵琶並不是某某人發明的,是經過幾千年來的民間藝人與製造者不斷改良而成的!
琵琶的來歷:
琵琶又稱「批把」,最早見於史載的是漢代劉熙《釋名?釋樂器》:「批把本出於胡中,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卻曰把,象其鼓時,因以為名也。」意即枇把是騎在馬上彈奏的樂器,向前彈出稱做批,向後挑進稱做把;根據它演奏的特點而命名為「批把」。在古代,敲、擊、彈、奏都稱為鼓。當時的游牧人騎在馬上好彈琵琶,因此為「馬上所鼓也」。大約在魏晉時期,正式稱為「琵琶」。
琵琶由歷史上的直項琵琶及曲項琵琶演變而來,據史料記載,直項琵琶在我國出現得較早,秦、漢時期的「秦漢子」,是直柄圓形共鳴箱的直項琵琶(共鳴箱兩面蒙皮),它是由秦末的弦鞀發展而來的。「阮咸」或「阮」是直柄木製圓形共鳴箱,四弦十二柱,豎抱用手彈奏的琵琶。晉代阮咸善奏此樂器,故以其名相稱,即今天的阮。
南北朝時,通過絲綢之路與西域進行文化交流,曲項琵琶由波斯經今新疆傳入我國。曲項琵琶為四弦、四相(無柱)梨形,橫抱用撥子彈奏。它盛行於北朝,並在公元6世紀上半葉傳到南方長江流域一帶。

❹ 琵琶是哪個朝代的是誰發明的!!

元·高明

❺ 歷史上,擅彈琵琶的名人有哪些啊

唐明皇,姜子牙,王昭君,楊玉環·

❻ 琵琶是誰發明的

琵琶

中國撥奏弦鳴樂器。初以演奏方法而名為「批把」,即右手向前彈出曰「批」,向後彈進曰「把」。凡抱在懷中用此法彈奏的樂器,早期都稱琵琶。
在中國歷史上 ,琵 琶 有 圓形 音箱 和半梨形音箱兩類。圓形音箱的琵琶,相傳為秦代在鞀鼓(撥郎鼓)上安弦而改其為撥弦樂器 ,稱弦鞀,後世稱秦琵琶 。到漢代定型為4弦12品,用手彈撥。漢代解憂公主帶到西域,又名漢琵琶。晉代阮咸以擅彈此樂器出名,後人又稱為阮咸琵琶,簡稱阮 。秦琴、月琴、三弦、雙清等屬此系統。半梨形音箱的琵琶於4世紀由印度傳入。曲頸,頸上4相,用撥子彈奏。為區別於當時的直柄圓形漢琵琶,故名曲頸琵琶;又因傳入地稱龜茲琵琶。5弦、6弦、2弦琵琶(忽雷)及火不思等屬此系統 。宋代以後,曲頸琵琶名琵琶,漢琵琶名阮咸。

琵琶

隋唐時曲頸琵琶頗為流行 。至明代 ,已發展為4相9品,19世紀初為4相10品 ,20世紀初增為12品 ,音域擴大至3個八度 。演奏方法也改橫彈為豎彈 ,以5個手指代替撥子彈奏,擴展了該樂器的演奏技法和表現力 。30年代初又增為6相18品,現為 6 相25品,半音齊全 ,廣泛應用於歌 、舞 、曲藝、戲曲的伴奏,以及器樂合奏、重奏和獨奏。
琵琶獨奏曲有大麴、小曲之分。大麴又稱大套,多為多段形式的緊密有機整體或小曲聯套形式。大麴中又有文、武曲之別。文套風格秀雅,如《夕陽簫鼓》、《漢宮秋月》 ;武套氣概雄健,如《十面埋伏》、《海青拿天鵝》。小曲又稱小套,通常為68板結構。

❼ 琵琶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撥弦類弦鳴樂器。南北朝時由印度經龜茲傳入內地。木製。音箱呈半梨形,張四弦,頸與面板上設用以確定音位的「相」和「品」。演奏時豎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彈奏。是可獨奏、伴奏、合奏的重要民族樂器。 歷史上的所謂琵琶,並不僅指具有梨形共鳴箱的曲項琵琶,而是多種彈撥樂器,形狀類似,大小有別,象現在的柳琴,月琴,阮等,都可說是琵琶類樂器。其名「琵」、「琶」是根據演奏這些樂器的右手技法而來的。琵和琶原是兩種彈奏手法的名稱,琵是右手向前彈,琶是右手向後彈。琵琶是我國歷史悠久的主要彈撥樂器。經歷代演奏者的改進,至今形制已經趨於統一,成為六相二十四品的四弦琵琶。琵琶音域廣闊、演奏技巧繁多,具有豐富的表現力。演奏時左手各指按弦於相應品位處,右手戴賽璐珞假指甲撥弦發音。

順便說一下 古代樂器 如果是中國本土的樂器一般只有一個名字 比如 (古)箏 琴 竽

現在我們所說的蕭和笛子是個例外 笛子是我們國家發明的 但是原名是蕭 後來現在的蕭從西域傳過來之後 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叫做笛子 然後兩種樂器的名稱兌換了 具體原因忘了~

❽ 歷史上有哪些人會彈琵琶

阿炳,原名華彥鈞,1893年8月17日出生於無錫市,民間音樂家,正一派道士,因患眼疾而雙目失明,1950年12月4日逝世。
他刻苦鑽研道教音樂,精益求精,並廣泛吸取民間音樂的曲調,一生共創作和演出了270多首民間樂曲。 其父華清和為無錫城中三清殿道觀雷尊殿的當家道士,擅長道教音樂。華彥鈞3歲時喪母,由同族嬸母撫養。8歲隨父在雷尊殿當小道士。開始在私塾讀了3年書,後從父學習鼓、笛、二胡、琵琶等樂器。12歲已能演奏多種樂器,並經常參加拜懺、誦經、奏樂等活動。18歲時被無錫道教音樂界譽為演奏能手。

❾ 琵琶是誰發明

歷史上的所謂琵琶,並不僅指具有梨形共鳴箱的曲項琵琶,而是多種彈撥樂器,其名「琵」、「琶」是根據演奏這些樂器的右手技法而來的。也就是說琵和琶原是兩種彈奏手法的名稱,琵是右手向前彈,琶是右手向後挑。所以說當時的「琵琶」形狀類似,大小有別,像月琴,阮等,都可說是琵琶類樂器。琵琶是中國歷史悠久的主要彈撥樂器。經歷代演奏者的改進,至今形制已經趨於統一,成為六相二十四品的四弦琵琶。琵琶音域廣,演奏技巧為民族器樂之首,表現力更是民樂中最為豐富的樂器。演奏時左手各指按弦於相應品位處,右手戴賽璐璐(或玳瑁)等材料製成的假指甲撥弦發音。
大約在秦朝,開始流傳著一種圓形的、帶有長柄的樂器。因為彈奏時主要用兩種方法:向前彈出去叫「批」,向後挑起來叫「把」,所以人們就叫它「批把」。後來,為了與當時的琴、瑟等樂器在書寫上統一起來,便改稱琵琶。
到了南北朝時,從西域傳來了一種梨形音箱、曲頸、四條弦的樂器,有人就把它和中國的琵琶結合起來,改製成新式琵琶。在演奏方法上,改橫抱式為豎抱式,改撥子撥奏為右手五指彈奏。經過不知多少藝術家的改進,才成為如今的四相十三品及六相二十四品的兩種琵琶。
琵琶又稱「批把」,最早見於史載的是漢代劉熙《釋名·釋樂器》:「批把本出於胡中,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卻曰把,象其鼓時,因以為名也。」意即批把是騎在馬上彈奏的樂器,向前彈出稱做批,向後挑進稱做把;根據它演奏的特點而命名為「批把」。在古代,敲、擊、彈、奏都稱為鼓。當時的游牧人騎在馬上好彈琵琶,因此為「馬上所鼓也」。南朝王僧虔《技錄》:「魏文德皇後雅善琵琶。明帝嘗引後衣乞為音樂,時楊阜在側,問帝曰:『太後,陛下嫡母,君禮豈在邪?』帝愧然縮手,後乃出。傾之,帝謂阜曰:『吾知卿敬節,然誠因吾心慮不平,今從卿言,不得茫茫湘水,見伊人焉?』此言後之音律高妙。」可知在魏晉時期,「琵琶」之稱正式進入宮廷。
琵琶由歷史上的直項琵琶及曲項琵琶演變而來,據史料記載,直項琵琶在中國出現得較早,秦、漢時期的「秦漢子」,是直柄圓形共鳴箱的直項琵琶(共鳴箱兩面蒙皮),它是由秦末的弦鞀發展而來的。「阮咸」或「阮」是直柄木製圓形共鳴箱,四弦十二柱,豎抱用手彈奏的琵琶。晉代阮咸善奏此樂器,故以其名相稱,即今天的阮。

閱讀全文

與發明琵琶的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