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馬車的由來是什麼,怎麼發明出來的
我覺得是因為古代可以讓一些王侯貴族的出行更加的方便,才有了這種工具。
Ⅱ 中國最早的馬車誰發明的
奚仲。奚仲是東夷薛國人,也就是今天的山東滕州,他發明了世界上的第一輛馬車。在夏商時期,馬車還未被發明的時候,很多都是靠人力拉車,奚中創造了世界上第一輛用馬來拉的木製車。
Ⅲ 最早發明馬車的是誰
車在古代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因為發明了車,人類才解放了雙腳,有了版代步工具和搬運工具。那權你知道車是誰造的嗎?最早出現的是什麼車?
相傳,最早造車的是黃帝,除此之外還有「乘杜作乘馬」和「奚仲作車」兩種說法,也就是說,黃帝、乘杜和奚仲都可能是車的發明人。雖然車的發明人很難確定,但能夠確定的是車的發明與「橇」有關。當人們需要遷徙到另一個地方時,要搬運大量物品。遷徙的路程遙遠,東西又多又重,這使人們犯了難。後來人們想到一個好辦法,那就是利用中空的枯木來運載東西,後來又將幾根木頭捆綁成一排,然後在木排底下墊上原木,用滾動原木來替代拉動枯木,這讓人們拉起來更省力氣。後來原木演變成車輪,「橇」也慢慢演變成了「車」。
中國古代最早出現的車是馬車和牛車,早在新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就已經開始飼養馬和牛。大禹治水的時候有了「陸行乘車」的說法。相傳奚仲發明了馬車,還被夏王封為掌管車馬的車正。同時期的乘杜也發明了馬車。夏朝時,馬車開始被應用到軍事中。有文獻記載,大禹的兒子啟,曾率領馬車軍隊討伐反對他繼承王位的有扈氏。
Ⅳ 歷史上是誰發明了馬車
應該是古代蘇美爾人最早發明了馬車。
目前的考古研究表明世界上最早的馬車應該是出現在西亞的新月地帶(又稱新月沃土),由古蘇美爾人所發明,最早關於馬車的記載出現於古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烏魯克時代(約前4000年~前3000年),最早關於馬車的圖畫和模型則是出現在位於敘利亞西部的哈拉夫文化(約前3000~前2800年)出土的彩陶上,而最早的馬車實物則是出土於美索不達米亞早期王朝(約前3000年—前2350年)的基什王陵和烏爾王陵中。
根據古籍和傳說,中國最早的馬車出現於上古時代由軒轅氏發明(軒轅氏正是因此得名),但是最早的馬車實物則是出土於商朝晚期的殷墟遺址(約前1314年-前1046年)中,不過考古人員在商朝早期的偃師商城遺址和鄭州商都遺址(約前1600年左右)中都發現了青銅製造的馬車零件,在位於中原地區的夏朝晚期二里頭文明遺址(約前1800年~前1500年)和西北地區的四壩文化(約前1900~前1400年)中都發現了車轍的痕跡。
由於四壩文化分布於甘肅河西走廊和新疆西部地區,因此有學者認為在中國重新的最早馬車可能是從西亞和中亞地區傳入的,另外也有學者對比美索不達米亞馬車和中國馬車的形制後認為中國中原地區的馬車可能是中國人獨立發明的。
Ⅳ 馬車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馬車是馬拉的車子,或載人,或運貨。馬車的歷史極為久遠,它幾乎與人類的文明一樣漫長。一直到19世紀,馬車仍然是城市交通的十分重要的交通工具。人們喜歡馬車的優雅和詩意,喜歡乘坐馬車從容地穿過鄉村大道或古舊的城區街巷去訪問朋友。隨著火車和汽車的出現,車輪轉動的速度越來越快。至此,馬車的黃金時代宣告結束。
Ⅵ 馬車誰發明的
安陽殷墟的考古發掘表明,我國在商代晚期已使用雙輪馬車。中國馬車的起源一直是頗受關注卻又懸而未決的問題。對此,國內外學術界爭論不休。國內學者有的持「馬車中國本土獨立起源說」,有的則持「外來說」,認為中國馬車是來源於中西亞或歐亞草原的。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觀點是:起源於公元前30世紀中期的西亞兩河流域蘇美爾人的馬車,在商代晚期時輾轉傳入我國。
關於車子在我國的發明與使用,古代文獻多有記載。有黃帝、夏禹或夏禹時的奚仲發明車的說法。還有的文獻記述夏啟曾動用戰車征伐有扈氏,商湯伐夏桀時也曾動用了不少戰車,甚至夏代已有了管理車政的官吏車正等等。如果這些記載屬實,夏代的車子及用車制度已相當發達,但直至目前,尚未找到考古學證據。
在以往的考古工作中,商代早期都城遺址鄭州商城曾發現鑄造車用青銅配件的陶范,在與此同期的偃師商城也曾發掘出車用青銅配件。這些都說明我國在商代晚期之前,不僅有車,而且車上已使用了青銅配件。偃師商城車轍發現後,主持過偃師商城發掘工作的杜金鵬、王學榮曾撰文認為由文獻記載和考古發現看,顯然不宜將晚商馬車之源頭直接追尋到西亞去。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二里頭工作隊隊長許宏博士認為,二里頭遺址發現了車轍,可以肯定地說,中國用車的傳統早在殷墟以前數百年就已出現了。二里頭和偃師商城發現的車轍特徵較為接近,形體較小,與安陽殷墟發現的馬車有很大的區別。二里頭時期,是人力駕車還是使用牲畜駕車,使用什麼牲畜駕車,都有待將來的考古發現去證實。另外,在中國晚商以前的遺址中也罕見馬的骨骸。因此,我國商代晚期以馬駕車的習俗,目前尚未在考古學上找到其當地的源頭,晚商時期馬車的起源仍然是待解之謎。
Ⅶ 四輪馬車是,多少年前發明的。
網路一下 巴澤雷克墓冢 在公元前幾個世紀 那裡的人就會造四輪馬車了
Ⅷ 馬車最早出現在哪個朝代
奚仲造車傳說
馬車的發明,是中國科技史上的一大創舉,它不但解決了落後的交通問題,而且還促進了道路設施的發展,擴大了商貿運輸和文化交流活動。
誰發明了世界上的第一輛馬車?關於這一問題史學界一直有爭議。
雖然一直有軒轅氏造車的說法,而關於「奚仲造車」,史書記載較多,《左傳》、《荀子》、《說文解字》、《通志·氏族》及《綱鑒易知錄》等均有記載。據《滕縣志》記載:「當夏禹之時封為薛,為禹掌車服大夫。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為車。以木為車蓋仍纘車正舊職,故後人亦稱奚仲造車。」我國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李學勤介紹說,根據記載,奚仲所造的「車」應該是具有一定技術標准,具有重大創新的馬車。經考證,中國先秦史學會、中國文化產業促進會、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一致認定:4000多年前的夏「車正」奚仲發明了馬車,是「造車鼻祖」,2008年4月25日,該結論在首屆中國奚仲文化研討會暨第二屆中國汽車文化論壇上得到公開認定。
約是公元前2000年,黑海附近大草原的幾個部落帶著馬來到底格里斯—幼發拉底河流域,開始用馬來拉有輪子的車,這種車輪已經有輪輻,而不像早期的車輪那樣是整個木頭塊做成的。這種車輪比較輕便,易於操縱。
馬車的歷史極為久遠,它幾乎與人類的文明一樣漫長。在古羅馬帝國,繁榮的經濟和貿易需要先進而且數量極大的陸上運輸工具。公元前1世紀,羅馬的制車匠發現了塞爾特人的四輪車,並再加改革,使四輪馬車用旋轉式前軸以轉動方向,用整片的輪輞與輪箍以增加強度,同時用鑲有金屬邊的輪轂以減少摩擦。馬車的性能大為提高。到公元200年時堅固的羅馬四輪運輸車在大道上隆隆駛過,馬拉郵車和客車每24小時可行駛160千米,中途停車更換馬匹繼續前進。
此後的1000多年時間里,這種用作長途運輸的馬拉車成為世界各國主要的運輸車輛。當然,這些馬車不僅拉貨運物,同時也用作載人遠行。四輪馬車將人從一個地方快速地運到另一個地方,讓人真切地感受到馬車帶來的便利。四輪車的優點是載運量大,運行平穩。缺點是四輪馬車需要較為平坦的路面行駛。鼎盛時期的羅馬帝國具備很好的80000千米平坦的大道,使這種四輪馬車備受青睞。
羅馬帝國滅亡後,道路經數世紀失修日漸崩壞。此時最實用的是兩輪車,因為它可以在崎嶇地形條件下行駛。
四輪馬車最初只不過是一具有窗的箱子,以皮帶懸吊在無簧板的車架上,相對而坐的旅客需要忍受不斷的搖動與跳躍。在以後的幾個世紀,這種車輛被一批批更堅固,更輕,更美,更有效的各類馬車所取代。到了17世紀,四輪的公共驛車承擔了幾乎所有的長途客運任務,為陸上旅行帶來繁榮,而精緻的私有馬車成為王族身份的象徵。其中最豪華的英國皇室馬車是在1763年為英皇喬世所建造,被稱為「歷來最壯麗之馬車」。
但是馬車的速度仍不能令人滿意,一輛驛車在當時最好的公路上行程375千米,最快仍要走23個半小時才能到達。
人們希望發明一種比馬更有耐力和更強壯的動力機器,以使車輪轉得更快。同時,也需要有更平滑,更可靠的路面以供四輪車行走。不久以後,在英國和美國的一些地方,有少數想像力豐富的人士開始試驗用蒸汽做動力,而以鋼鐵做道路。
1904年,四輪馬拉的驛車與蒸汽列車相爭而終於失敗,美國內華達州富庶市鎮士諾巴與高非爾之間最後的著名驛車停駛了。馬車的黃金時代宣告結束。
馬車:馬里奧賽車的簡稱
Ⅸ 馬車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安陽殷墟的考古發掘表明,我國在商代晚期已使用雙輪馬車。中國馬車的起源一直是頗受關注卻又懸而未決的問題。對此,國內外學術界爭論不休。國內學者有的持「馬車中國本土獨立起源說」,有的則持「外來說」,認為中國馬車是來源於中西亞或歐亞草原的。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觀點是:起源於公元前30世紀中期的西亞兩河流域蘇美爾人的馬車,在商代晚期時輾轉傳入我國。
關於車子在我國的發明與使用,古代文獻多有記載。有黃帝、夏禹或夏禹時的奚仲發明車的說法。還有的文獻記述夏啟曾動用戰車征伐有扈氏,商湯伐夏桀時也曾動用了不少戰車,甚至夏代已有了管理車政的官吏車正等等。如果這些記載屬實,夏代的車子及用車制度已相當發達,但直至目前,尚未找到考古學證據。
Ⅹ 馬車是誰發明的
安陽殷墟的考古發掘表明,我國在商代晚期已使用雙輪馬車。中國馬車的起源一直是頗受關注卻又懸而未決的問題。對此,國內外學術界爭論不休。國內學者有的持「馬車中國本土獨立起源說」,有的則持「外來說」,認為中國馬車是來源於中西亞或歐亞草原的。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觀點是:起源於公元前30世紀中期的西亞兩河流域蘇美爾人的馬車,在商代晚期時輾轉傳入我國。 關於車子在我國的發明與使用,古代文獻多有記載。有黃帝、夏禹或夏禹時的奚仲發明車的說法。還有的文獻記述夏啟曾動用戰車征伐有扈氏,商湯伐夏桀時也曾動用了不少戰車,甚至夏代已有了管理車政的官吏車正等等。如果這些記載屬實,夏代的車子及用車制度已相當發達,但直至目前,尚未找到考古學證據。 在以往的考古工作中,商代早期都城遺址鄭州商城曾發現鑄造車用青銅配件的陶范,在與此同期的偃師商城也曾發掘出車用青銅配件。這些都說明我國在商代晚期之前,不僅有車,而且車上已使用了青銅配件。偃師商城車轍發現後,主持過偃師商城發掘工作的杜金鵬、王學榮曾撰文認為由文獻記載和考古發現看,顯然不宜將晚商馬車之源頭直接追尋到西亞去。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二里頭工作隊隊長許宏博士認為,二里頭遺址發現了車轍,可以肯定地說,中國用車的傳統早在殷墟以前數百年就已出現了。二里頭和偃師商城發現的車轍特徵較為接近,形體較小,與安陽殷墟發現的馬車有很大的區別。二里頭時期,是人力駕車還是使用牲畜駕車,使用什麼牲畜駕車,都有待將來的考古發現去證實。另外,在中國晚商以前的遺址中也罕見馬的骨骸。因此,我國商代晚期以馬駕車的習俗,目前尚未在考古學上找到其當地的源頭,晚商時期馬車的起源仍然是待解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