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關於"誰是歷史的創造者"問題的邏輯分析
我們一直以來接受著這樣的「真理」:「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這句話寫在我們中學的政治課本里和大學的公共課教材中。一開始我對此深信不疑,直到後來接受了另外一些教育,對這個問題的思考使我陷入了困惑。
何謂人民?教科書和老師都告訴我們:「人民是指以勞動群眾為主體的社會基本成員。人民是政治概念;人民不包括全體社會成員,依法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和敵對分子不屬於人民。」但這個概念還是解決不了問題。比如,「被剝削政治權利的人」在被剝奪政治權利之前是否屬於人民?如果是一種錯誤的剝奪,他算不算人民的一員?「與人民為敵的人」如何界定?這個概念是不是適合古代社會?如果不適合,古代社會又是如何定義人民?如果適合,算不算人民?他不是最大的剝削者嗎?他是不是敵對分子?好和壞的區別在哪裡?不管怎麼界定,總會有人不是歷史的創造者。
看來老師沒有把這個問題說清楚,於是我們求助於專家。有一個專家的定義比較中肯。他認為:人民只是一個政治概念,其內涵和范圍可大可小——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在不同的歷史問題面前,人民的范疇始終沒有一個固定的值,或者可以這樣界定人民:人民是占據國民主體的力量,這只力量反映了該國的主流民意,凡是為主流民意出頭的政治力量就擁有了人民的支持,所以人民是倡導或者順應主流民意的團體的政治基礎,也就是該團體的「人民」。
他的意思是說,不同時間不同團體都有自己的「人民」。而且人民並不一定都代表進步和正義,只是反映主流民意。
這樣就會得出一個結論:歷史只是一部分人創造的。而且,歷史上那些叱吒風雲的卻又站在主流民意對立面(或稱敵對分子)的人物,卻沒有創造歷史。
看來這不是個好結論。但問題出在哪裡?我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最近閱讀《黎澍文集》,才豁然開朗。黎澍早在1984年就對「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和「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人」兩種提法提出公開批評。他在《歷史研究》上發表的《歷史的創造及其他》一文中說:
「馬克思主義告訴我們,物質財富的生產是創造歷史的前提,也是人們第一個歷史活動,並有它自身的歷史。……實際上,創造歷史的前提即當時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系構成經濟條件,好比是舞台,沒有舞台唱不成戲。舞台提供演出的物質條件,戲的內容必然要受到舞台的制約,只能在物質條件許可的范圍內演出,如在奴隸社會的舞台上登場演出的角色,只能是和奴隸社會有關的各階級、階層及其代表人物。但舞台不能決定在他提供的物質條件許可的范圍內戲的具體內容。」
也就是說不能因為人民群眾是物質資料的生產者就認為只有他們才是歷史的創造者,而各階級、階層及其代表人物都參與了歷史的創造。
黎澍的文章給不讀原著的那些歷史學家當頭一棒。他們打著維護馬克思主義的大旗,紛紛撰文質問黎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的命題辯護。為了回應反對者的質問,他在1986年又發表了《再論歷史的創造及其他》一文,提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的命題在邏輯推理上的錯誤:
「我認為可以作出一個判斷:『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觀點完全錯誤,不僅有轉述中產生的錯誤,而且最初提出這個命題的邏輯推理也是錯誤的,不值得苦心加以維護。」
黎澍進而指出,這兩個命題都不是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的提法,而分別是蘇聯學者普"尤金和我國歷史學家範文瀾提出的,而在馬克思和恩格斯著作中的經典提法是「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
我們終於明白了,原來是「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這個經典提法是不易誤解的。
❷ 歷史書籍
《中華上下五千年 》《中國通史》《中國史稿》
二十四史+清史稿:《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
《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南史》、《北史》、《隋書》、《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
《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明史》、《清史稿》
其它:《資治通鑒》、《續資治通鑒》、《戰國策》、《貞觀政要》、《逸周書》、《古列女傳》、《徐霞客游記》
《大唐西域記》、《荊楚歲時記》、《唐才子傳》、《通典》、《東觀漢記》、《前漢紀》、《後漢紀》、《華陽國志》
《洛陽伽藍記》、《唐會要》、《唐律疏議》、《吳越春秋》、《越絕書》、《竹書紀年》
《中國大網路全書-中國歷史》、《中國通史》
經 部
十三經(《簡介》):《周易》 、《尚書》 、《詩經》 、《周禮》 、《儀禮》 、《左傳》 、《公羊傳》
《穀梁傳》 、《論語》 、《孝經》 、《爾雅》 、《孟子》 、《禮記》
其它:《四書章句集注》 、《春秋繁露》 、《韓詩外傳》 、《大戴禮記》
子 部
兵書類-武經七書:《孫子兵法》 《吳子》 《六韜》 《司馬法》 《三略》 《尉繚子》 《唐李問對》
《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南史》、《北史》、《隋書》、《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
《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明史》、《清史稿》
其它:
《夢溪筆談》 太平廣記》 《孔子家語》 韓非子》 《墨子》
《列子》 《莊子》 《荀子》 公孫龍子》 鬼穀子》
《搜神記》 搜神後記》 周易參同契》 《山海經 、《校注》 《歸田錄》
《藝文類聚》 《穆天子傳》 《唐摭言 《唐新語》 《顏氏家訓》
《古畫品錄》 《鹽鐵論》 《弘明集》 《廣弘明集》 《宋高僧傳》
《道德經》 《鈍吟雜錄》 《申鑒》 《論衡》 《說苑》
《新語》 《宣室志》 《九章算術》 《呂氏春秋》 世說新語》
《黃帝內經靈樞經》 《黃帝內經素問》 《備急千金要方》 《傷寒論注》 《金匱要略注》
《難經本義》 《神農本草經》 棋經》 《茶經》 抱朴子內篇》
《法言義疏》 《風俗通義》 鶡冠子》 孔叢子》 齊民要術》
《潛夫論》 人物誌》 《西京雜記》 晏子春秋》 中論》
《周髀算經》 朱子語類》 鄧子》 《林泉高致集》 《山房隨筆》
集 部
《全唐詩》 《全宋詞》 《李太白全集》 《樂府詩集》 《文心雕龍》
《文選》 《王右丞集箋注》 《楚辭》 楚辭補s注》 《觀林詩話》
《優古堂詩話》 《誠齋詩話》 《庚溪詩話》 《草堂詩話》 《藏海詩話》
《六一詩話》 《後山詩話》 《彥周詩話》 《二老堂詩話》 《懷麓堂詩話
《滄浪詩話》 《詩品》 《詩人玉屑》 《中山詩話》
光看書也不行啊,要自己努力!
❸ 介紹一些關於中俄關系的歷史事件。。。
1949年以後,中俄關系史研究因受到國際政治形勢特別是中蘇兩黨兩國關系的影響,經歷了大起大落的發展過程。 新中國成立的第二天,蘇聯率先同中國建立外交關系;中國又受到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陣營的敵視和封鎖,因而採取了向蘇聯一邊倒的政策,中蘇兩國開始了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全面合作的結盟時期。關於中俄關系的歷史,包括中蘇兩國歷史上的一些舊賬,中國政府所持的態度是:歷史上雖然沙皇俄國從中國掠奪了大片領土,但十月革命後,這些領土為社會主義的蘇聯所有,蘇聯是中國的親密鄰邦。列寧關於民族和殖民地問題的理論和廢除中俄不平等條約的行動使中國人民深信,在社會主義國家之間不可能發生領土問題的爭論。在革命勝利以後,中國同蘇聯保持最友好的關系,即使發生爭論,也可以用互相讓步的方法來解決。正因為不願意首先提起歷史上沙皇俄國曾經掠奪過大片中國領土等不愉快的往事,所以整個50年代中國史學界從未注意中俄關系史的研究,甚至在許多中國近代史著作中對這一段歷史也避而不談或一帶而過。整個50年代雖不能說是一片空白,研究成果也寥若晨星,僅有為數不多的一些文章。這些文章概括起來可以分為4類。第一類是追溯中俄兩國歷史上人民之間友好往來的,如余元慶的《中俄兩國人民友好關系三百年》、李蓼源的《中蘇友誼源遠流長》。第二類是專談俄國1905年革命對中國的影響的,這在當時是最熱門的課題,黎澍等還寫過這方面的專著。第三類是談沙俄同英、美等帝國主義國家在中國爭奪權益涉及中俄關系的,如金沖及的《論1895年至1900年英國和沙俄在中國的矛盾》、林星的《甲午戰後到辛亥革命期間帝國主義在東三省的鐵路爭奪》、高鴻志的《一八九五--一九 五年美國對東北的侵略及其同帝俄的斗爭》。第四類文章披露了中俄《璦琿條約》和《北京條約》簽訂後,中俄東段疆界發生變化的真相,盡管這類文章數量不多,也並非深層次的探討與剖析,但還是引起了軒然大波。先是被指摘為反蘇,後又被捲入"反右斗爭"的浪潮受到批判。所以自1958年之後,一直到60年代中期,報刊上幾乎再無專談中俄關系史的文章出現,真正成為空白。 然而就在中蘇結盟的50年代初期,蘇聯學術界並沒有像我們所想像的那樣譴責和批判沙皇俄國的侵華政策,而是歪曲中俄關系的歷史,美化沙皇俄國的侵略擴張行徑。從蘇聯學者茹科夫、魯布佐夫、涅奇金娜、納羅奇尼茨基、特列涅夫、阿爾謝尼耶夫、維紐科夫、斯卡隆等人的著作中我們看到:1689年中俄兩國通過對等談判而簽訂的《尼布楚條約》是一個沙俄被清政府逼簽的不平等條約,是中國侵佔了沙俄的領土;19世紀中葉以後沙俄用武力逼迫清政府簽訂的一系列割地條約是收復失地的平等條約;甚至19世紀末20世紀初帝俄對中國赤裸裸的侵略也被說成是"友誼"等等。 蘇聯學術界的上述觀點並不是偶然產生的,也有一個演變的過程。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不久,蘇維埃俄國即多次發表對華宣言,承認中俄關系的歷史是沙俄侵略中國的歷史,宣布俄國歷屆政府同中國訂立的一切條約全部無效,放棄此前奪取中國的一切領土和中國境內的一切俄國租界,並將沙皇政府和俄國資產階級殘暴地從中國奪取的一切都無償地永久歸還中國。早期的蘇聯學術界從這一原則立場出發,強烈譴責沙皇俄國的侵華政策,批判沙俄學者對中俄關系史的歪曲,承認1689年的《尼布楚條約》是平等的,而1858年簽訂的《璦琿條約》和1860年簽訂的中俄《北京條約》是不平等的。這一時期蘇聯學者波克羅夫斯基、巴赫魯申、羅曼諾夫等撰寫的著作,以及具有權威性的蘇聯《大網路全書》和《蘇聯國內戰爭史》,都對沙俄使用武力對華進行領土侵佔和經濟掠奪進行了無情的揭露和批判。但從30年代中期發生了變化,斯大林於1934年給蘇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寫了《論恩格斯的"俄國沙皇政府的對外政策"》一文,認為恩格斯的目的是要在歐洲輿論面前攻擊俄國的對外政策,因而具有片面性。斯大林對恩格斯有關沙皇政府的對外政策的觀點實際上持批判態度,這樣一來就美化了沙皇俄國的對外政策,宣揚了民族沙文主義。此後蘇聯黨和政府便直接領導蘇聯歷史教科書的編寫工作,波克羅夫斯基等人的觀點受到批判。學術觀點上的批判又和當時蘇聯國內的肅反政治運動交織在一起,一大批早期的蘇聯史學工作者受到迫害。蘇聯史學界的觀點又倒退到沙皇俄國時代,將數百年來沙俄的對外戰爭一概稱之為解放戰爭,一些對外侵略擴張的將領也被奉為"偉大先輩"。由此可見,前述50年代蘇聯學術界美化沙俄侵華政策,歪曲中俄關系的歷史,實則源於30年代中期斯大林主張的大俄國民族主義和大國沙文主義。斯大林去世後,1956年召開的蘇共第20次代表大會揭露和批判了斯大林的個人迷信,斯大林的《論恩格斯的"俄國沙皇政府的對外政策"》一文也隨之受到蘇聯史學界的批判,此後直至1961年之前所出版的一些史學著作,在一定程度上糾正了美化沙俄對華政策的錯誤。 然而,這一狀況未能持續多久。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蘇兩黨兩國關系惡化,1963年蘇聯政府在給中國政府的信件中,完全否認19世紀中葉以後沙俄逼迫中國政府簽訂的一系列邊界條約的不平等性質。中俄關系史的研究在蘇聯發生了質的變化,並成為最受重視的研究領域。在政府的直接干預下,蘇聯史學界公然篡改歷史,完全成為對華政策的宣傳機器。 1964年,中蘇兩國政府在北京舉行邊界問題磋商,由於兩國邊界條約大都是在19世紀末以前簽訂的,所以兩國的中俄關系史研究工作者均派上了用場。盡管中國政府主張分清歷史是非,肯定中俄邊界條約是在19世紀下半葉和20世紀初,在中俄兩國人民都處於無權地位的情況下,沙皇政府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但是中國並不要求收回根據這些不平等條約被割占的領土,而是希望以這些不平等條約為基礎,通過和平談判全面解決中蘇邊界問題。但是,蘇聯政府於1969年6月發表的聲明中,不僅不承認中俄邊界條約是沙俄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而且還拋出了中國北部國界應是柳條邊、長城,西部邊界不超過甘肅省等等完全違背歷史事實的臆斷。
麻煩採納,謝謝!
❹ 湖南省長沙市第一中學的知名校友
黨、政、軍界毛澤東原中共中央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中共中央軍委主席朱鎔基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周谷城歷史學家,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熊清泉原中共湖南省委書記曹聖芬原國民黨中央常委,中央日報社社長劉正原中共湖南省委副書記、湖南省人民政府省長朱克靖原新四軍政治部顧問、聯絡部部長楚崧秋原中央日報社社長鄺鄘原中國工農紅軍高級將領,國民革命軍軍歌作者譚作鈞中共遼寧省委常委、遼寧省副省長歐長虹解放軍理工大學校長,少將教育、學術界孟少農汽車工程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廖山濤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田奇鐫地質學家、古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唐稚松計算機軟體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陳述彭遙感地學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陳慶雲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希孺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丑紀范氣象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曹鏞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平凱生化工程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周宏灝遺傳葯理學、臨床葯理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蔣洪德葉輪機械與動力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劉耕陶葯理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譚靖夷水電施工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曾廣商飛行器導航與控制技術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朱之悌林木育種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黎澍歷史學家,原中國現代史學會會長黃仁宇歷史學家,明史專家周策縱紅學家,歷史學家郭道暉清華大學教授,法學家楊小凱經濟學家,澳大利亞社會科學院院士文藝界周立波作家、編譯家譚盾音樂家,曾獲奧斯卡獎大兵相聲演員康濯作家、原湖南省文聯主席龍偉華軍旅作曲家、國家一級作曲娛樂界李湘電視節目主持人參考資料:
❺ 我在歷史方面的知識極度匱乏,如何提高呢
可以看看,
《史記》;
《漢書》;
《後漢書》;
《三國志》;
《戰國策》;
《資治通鑒》。
尤其是《史記》、《三國志》值得一看!!!
普通高等學校歷史學專業大學本科生閱讀書目
郭雙林 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教授 全國高校歷史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秘書長
編者按:經過反復討論修改,由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歷史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制定的《普通高等學校歷史學專業大學本科生閱讀書目》,在該委員會2002年年會上已獲得通過,並正式向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歷史系主任聯席會議推薦。現將書目公布於此,希望通過此項工作,正確引導學生的讀書活動,進一步推動歷史學教學改革的深入,提高教學質量。
說 明
開列本書目的目的是為普通高等學校歷史學專業的大學生提供一個讀書的門徑,以便通過閱讀鞏固其基礎知識,擴大其視野,培養其創新能力。因此,在開列時力求具有系統性、基礎性、前沿性和可操作性。對入選書目,首先考慮歷史本身的完整性,在此基礎上盡可能選擇一些有代表性的著作。對教材和工具書,除極個別情況外,原則上不予推薦。對一些權威性的大部頭著作,如範文瀾、蔡美彪主編的《中國通史》、郭沫若、林甘泉主編的《中國史稿》、侯外廬主編的《中國思想通史》、白壽彝主編的《中國通史》、李新等主編的《中華民國史》,及費正清主編的「劍橋中國史」、 「劍橋世界史」系列,因卷帙過大,暫不推薦。對中外文史料,因卷帙繁多,數量極大,本書目除推薦翦伯贊、鄭天挺主編的《中國通史參考資料》外,其他不再推薦,各校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或在教師指導下有選擇地閱讀。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本書目對普通高等學校歷史學專業的學生只具有指導意義,各校教師完全可根據本地區、本學校的特點予以增刪。此外,本書目是在復旦大學和武漢大學開列的《普通高等學校歷史學專業大學本科學生基本閱讀書目》的基礎上,由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部分教師共同完成的。
1.翦伯贊、鄭天挺主編:《中國通史參考資料》(八冊),中華書局1960年代至1980年代出版或多次重印。
2.錢穆:《國學概論》,商務印書館1997年。
3.馮天瑜等:《中華文化史》(上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4.劉俊文主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1卷),中華書局1992年。
5.徐旭生:《中國古代的傳說時代》,科學出版社1961年。
6.劉起釪:《古史續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年。
7.李學勤:《走出疑古時代》,遼寧大學出版社1994年。
8.謝維揚:《中國早期國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
9.田余慶:《秦漢魏晉史探微》,中華書局1993年。
10唐長孺:《魏晉南北朝隋唐史三論》,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年。
11陳寅恪:《金明館叢稿初編》,三聯書店2001年。
12榮新江:《敦煌學十八講》,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13鄧廣銘:《鄧廣銘治史叢稿》,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14韓儒林:《元朝史》(上下),人民出版社1986年。
15孟森:《明清史講義》(上下),中華書局1981年。
16傅衣凌:《明清社會經濟變遷論》,人民出版社1989年。
17戴逸主編:《簡明清史》(上下),人民出版社1980、1984年。
18[美]余英時:《戴震與章學誠》,三聯書店2000年。
**********************************************************************
19翦伯贊、鄭天挺主編:《中國通史參考資料•近代部分》(修訂本、上下),中華書局1980年。
20胡繩:《帝國主義與中國政治》,人民出版社1978年。
21陳旭麓:《近代中國的新陳代謝》,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22茅海建:《天朝的崩潰》,三聯書店1995年。
23羅爾綱:《太平天國史》(四卷),中華書局1991年。
24李時岳、胡濱:《從閉關到開放》,人民出版社1988年。
25戚其章:《國際法視角下的甲午戰爭》,人民出版社2001年。
26湯志鈞:《戊戌變法史》,人民出版社1984年。
27章開沅、林增平主編:《辛亥革命史》(三卷)人民出版社1980--1981年。
28來新夏:《北洋軍閥史》(上下),南開大學出版社2000年。
29彭明:《五四運動史》(修訂本),人民出版社1998年。
30黃修榮:《國民革命史》,重慶出版社1992年。
31軍事科學院:《抗日戰爭史》(三卷),解放軍出版社1981--1984年。
32錢實甫:《北洋軍閥時期的政治制度》(上下),中華書局1984年。
33許滌新、吳承明主編:《中國資本主義發展史》(三卷),人民出版社1985、1933年。
34.龔書鐸主編:《中國近代文化概論》,中華書局1997年。
35.喬志強主編:《中國近代社會史》,人民出版社1992年。
36. [美]費正清著,張理京譯:《美國與中國》,商務印書館1988年。
37.[美]吉爾伯特•羅茲曼主編,陶驊等譯:《中國的現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38.[美]柯文著,林同奇譯:《在中國發現歷史》,中華書局1989年。
**********************************************************************
39. [古希臘]希羅多德著,王以鑄譯:《歷史》,商務印書館1985年。
40.[古希臘]修昔底德著,謝德鳳譯:《伯羅奔尼撒戰爭史》,商務印書館1960年。
41[美]斯塔夫里阿諾斯著,吳象嬰、梁赤民譯:《全球通史》(上下),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9年。
42[英]吉本著,黃宜思、黃雨石譯:《羅馬帝國衰亡史》,商務印書館1997年。
43[法]布羅代爾著,唐家龍、曾培耿譯:《菲利普二世時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上下),商務印書館1996年。
44[美]湯普遜著,徐家玲等譯:《中世紀晚期歐洲經濟社會史》,商務印書館1996年。
45劉家和:《古代中國與世界》,武漢出版社1995年。
46馬克垚:《西歐封建社會經濟形態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年。
47[比]皮雷納著,陳國毝譯:《中世紀的城市》,商務印書館1985年。
48[美]薩義德著,王宇根譯:《東方學》,三聯書店1998年。
49[美]薩拜因著,劉山譯:《政治學說史》,商務印書館1986年。
50[瑞士]布克哈特著,何新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商務印書館1979年。
51. [德]韋伯著,於曉、陳維綱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三聯書店1987年。
**********************************************************************
52.[美]帕爾默、科爾頓著,孫福生等譯:《近現代世界史》(三卷),商務印書館1988年。
53.[美]沃勒斯坦著,尤來寅等譯:《現代世界體系》(三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000年。
54.[美]菲利普•李•拉爾夫等,趙豐等譯:《世界文明史》(上下),商務印書館1999年。
55. [法]米歇爾•博德,吳艾美等譯:《資本主義史1500-1980》,東方出版社1986年。
56.羅榮渠:《現代化新論》,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
57.[美]塞繆爾•亨廷頓著、周琪等譯:《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新華出版社1998年。
58.李植枬主編:《宏觀世界史》,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年。
59. [美]莫里森、康馬傑、洛伊希滕堡等著,南開大學歷史系美國史研究室譯:《美利堅共和國的成長》(上下),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
60. [日]遠山茂樹等著,鄒有恆譯:《日本近現代史》(第一卷),商務印書館1983年。
61.[東德]維納•洛赫著,北京大學世界近現代史教研室譯:《德國史》(三卷),三聯書店1976年。
62.王覺非主編:《近代英國史》,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63.[英]溫斯頓•丘吉爾著,薛力敏、林林譯:《英語國家史略》,新華出版社1985年。
64.張芝聯主編:《法國通史》,遼寧大學出版社2000年。
65.孫成木等主編:《俄國通史簡編》(上下),人民出版社1986年。
**********************************************************************
66.黎澍、蔣大椿主編:《馬克思恩格斯論歷史科學》,人民出版社1988年。
67.[德]黑格爾著,王造時譯:《歷史哲學》,上海書店1999年版
68.[德]克羅齊著,傅任敢譯:《歷史學的理論和實際》,商務印書館1982年。
69.[德]斯賓格勒著,齊世榮等譯:《西方的沒落》(上下),商務印書館1962年。
70. [英]柯林武德著,何兆武、張文傑譯:《歷史的觀念》,商務印書館1997年。
71.[英]湯因比著,曹未風譯:《歷史研究》(四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
72.[法]勒高夫等著主編,姚蒙編譯:《新史學》,上海譯文出版社1989年。
73.[美]羅賓遜著,齊思和等譯:《新史學》,商務印書館1989年。
74.〔法〕馬克•布洛赫著、張和聲、程郁譯:《歷史學家的技藝》,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2年。
75.[英]巴勒克拉夫著,楊豫譯:《當代史學主要趨勢》,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年。
76.劉知幾著,張振佩箋注:《史通箋注》,貴州人民出版社1985年。
77.章學誠著,葉瑛校注:《文史通義校注》(上下),中華書局1985年。
78.趙翼:《廿二史札記》,中國書店1987年。
79.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80.瞿林東:《中國史學史綱》,北京出版社1999年。
81.何兆武、陳啟能主編:《當代西方史學理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
82.羅志田主編:《20世紀的中國•學術與社會-史學卷》(上下),山東人民出版社2001年。
******************************************************************
83.張舜徽:《中國文獻學》,中州古籍出版社1982年。
84.洪湛侯:《中國文獻學新編》,杭州大學出版社1994年。
85.蔣元卿:《校讎學史》,黃山書社1985年重印本。
86.陳垣:《史諱舉例》,上海書店出版社1997年。
*********************************************************************
87.中國科學院:《中國歷史自然地理》,科學出版社1984年。
88.鄒逸麟主編:《中國歷史人文地理》,科學出版社2000年。
*********************************************************************
89.蘇秉琦:《中國文明起源新探》,三聯書店1999年。
90.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三聯書店1999年。
❻ 王學典的著作一覽
一、著作
1.《歷史主義思潮的歷史命運》(33.7萬字)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4年 3月出版,1995年 8月重印;《讀書》雜志1994年9期刊登何祚榕的長篇書評文章;《史學理論研究》1995年2期刊登丁守和的長篇書評文章,此篇書評《新華文摘》1995年9期作為要文轉載;《文史哲》1994年4期刊登孟祥才的書評文章;《歷史學年鑒·1995》專門介紹、評價此書;《文匯讀書周報》刊登本書出版消息。
2.《二十世紀後半期中國史學主潮》(33.1萬字)
山東大學出版社1996年1月出版,1998年6月重印,2000年第二版第三次重印;《史學理論研究》1997年2期刊登長篇書評;《20世紀中國學術與社會:史學卷》在正文中三處介紹評價此書;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0期載文認為此書對一些問題的「探討極為精湛」;中山大學文學院現當代文學博士點將此書列為論述20世紀學術史的五本必讀書之一;《全國高校文科學報文摘》在封二介紹此書;《學術界》「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新書集錦」欄目介紹此書;《歷史學年鑒·1997》專門介紹、評價此書;眾多學者在他們的專著、論文中稱引此書。
3.《史學概論教學大綱》(原國家教委高教司編,主要撰稿人之一)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5月出版。
4.《〈隋書〉選譯》(20萬字)
濟南出版社1993年8月出版。
5.《翦伯贊學術思想評傳》(31.4萬字)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0年2月出版。
6.《顧頡剛和他的弟子們》(25.4萬字)
山東畫報出版社2000年7月出版,2000年9月重印。中華書局2011年1月出增訂本;《全國新書目》雜志2000年10期在「特別推薦」欄目中推薦此書,並給予高度評價; 《文匯讀書周報》2000年12月9日刊發專文評論此書;《文匯讀書周報》2000年12月16日刊發專文評論此書;《中國圖書商報》2000年10月17日刊發專文評論此書;《書摘》雜志2000年12期對此書作了長篇摘錄;《作家文摘》雜志2001年1月19日對此書作了專版摘錄;《文匯報》2001年4月2日對此書作了專版摘錄;《文摘報》2001年4月6日對此書作了專版摘錄;《兩本關於顧頡剛的新書》,《書品》2001年第3期對此書作了評介;《好書告訴你》(羅志田),《中華讀書報》2001年11月21日向讀者推薦此書;《史學理論研究》2002年2期刊發長篇書評;《南寧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年第1期刊發長篇書評。
7.《20世紀中國史學評論》(32萬字)
山東人民出版社2002年3月出版。《中華讀書報》2002年8月7日刊發專文評論此書,此篇書評又被人民網、學術批評網等各大學術網站轉載;《中國學術》2003年3期發表專門評論文章。
8.《述往知來——歷史學的過去、現狀與前瞻》(30萬字)
山東大學出版社2003年10月出版。
9.《史學引論》(主編,41萬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12月出版。
此書出版後立即被全國20多家大學歷史系採用為史學理論課教材。
10.《二十世紀中國歷史學》合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11.《思想史上的新啟蒙時代》,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
12.《唯物史觀與倫理史觀的沖突》合著,河南大學出版社2010年
13、《二十世紀中國史學史論》,編選,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14.《新史學與新漢學》,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15、《良史的命運》,三聯書店,2013年
16.《20世紀中國史學編年》,商務印書館,2014
二、論文
1. Jian Bozan』Theoretical Contribution to China』Historical Science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June 1991.
2. Historiography Trends in New Period,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Spring 1996.
3. Historiography in China in the Last Fifty Years,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Autumn 2004.
4.《新時期史學思潮的演變》
《中國社會科學》1994年2期;
《新華文摘》1994年6期全文轉載;
《歷史學》1994年6期轉載;
《歷史學年鑒·1995》摘要評價;
《文摘報》1994年4月10日摘要報道。
5.《翦伯贊與中國歷史科學的理論建設》
《歷史研究》1990年3期。
《中國現代史》1990年7期轉載。
6.《近五十年的中國歷史學》
《歷史研究》2004年1期(紀念《歷史研究》創刊50周年專號);
《新華文摘》2004年8期主體轉載;
《歷史研究》2004年4期發表《對〈近五十年的中國歷史學〉一文的幾點看法》的文章,回應此文;
《當代中國史研究》2004年3期節要轉載此文。
7.《關於歷史創造者問題的討論》
《文史哲》1988年1期《人民日報》1988年2月22日摘要介紹;
《人民日報·海外版》1988年2月26日摘要介紹;
《解放軍報》1988年3月18日摘要介紹;
《文匯報》1988年3月6日摘要介紹;
《文摘報》1988年2月11日摘要介紹;
《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1988年3期摘要介紹;
《歷史學》1988年3期轉載;
《文史哲》1988年 3期發表黎澍的回應文章;
《論歷史的創造及其他》(黎澍著)一書收錄此文。
《世紀回望》(20世紀重要論文選編,張岱年主編)一書收錄此文。
8.《階級觀點再認識》
《史學理論》1988年2期。
《文摘報》1998年8月3日摘要介紹;
《中國史研究動態》1988年10期摘要介紹;
《中國歷史學年鑒·1989》摘要介紹;
《新華文摘》1988年10期作為要文轉載;
《歷史學》1988年8期轉載;
《史學理論》1988年4期發表學者沈立邦的回應文章;
《東岳論叢》1990年1期發表學者孟慶仁的回應文章;
《中國改革備忘錄》一書認為此文的基本論點「是1988年史學界理論研究的一大突破」。
9.《實證追求與闡釋取向之間的百年史學》
《文史哲》1997年6期;
《新華文摘》1998年3期作為要文轉載。
10.《翦伯贊:整合兩大學術譜系的史壇巨子》
《北京大學學報·北大百年校慶紀念特刊》1998年2期。
11.《從偏重方法到史論並重——四十年代中後期中國歷史科學的變動之一》
《文史哲》1991年3期;
《歷史學》1991年9期轉載。
12.《歷史研究的致用寓於求真之中》
《文史哲》1993年6期;
《歷史學》1994年3期轉載。
13.《關於建立「史學社會學」的初步設想》
《文史哲》1995年3期;
《新華文摘》1995年9期摘要刊載。
14.《中國當代史學思想基本走向:就〈二十世紀後半期中國史學主潮〉答客問》
《文史哲》》1996年6期。
15.《德才學識兼具的一代良史翦伯贊》
《文史哲》1997年1期。
16.《全國史學理論討論會在天津召開》
《文史哲》1986年6期。
《全國高校文科學報文摘》轉載。
17.《「歷史」與「科學」》
《文史哲》2000年3期;
《新華文摘》2000年9期全文轉載。
18.《80年代的「新啟蒙」與黎澍》
《文史哲》2002年2期。
19.《探索中國當代史學思潮的變遷——王學典教授訪談錄》(鄧京力采訪)
《文史哲》2001年3期。
20.《人文前沿·特約評論人語》
《文史哲》2004年4期。
21.《人文前沿·特約評論人語》
《文史哲》2004年6期。
22.《放逐「現實」 迴避「問題」:90年代學風的致命傷》
《山東社會科學》2004年8期;
《新華文摘》2004年21期作為要文轉載;
《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4年5期轉載。
23.《〈「歷史與現實」關系問題的再檢討(筆談)〉編者按》
《山東社會科學》2004年8期;
《新華文摘》2004年21期轉載。
24.《「層累地造成的中國古史」——一個帶有普遍意義的知識論命題》
《史學月刊》2003年11期;
《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4年1期轉載;
《紀念顧頡剛先生誕辰110周年論文集》一書收錄此文。
25.《歷史科學的基本觀念在變動》
《近代史研究》1993年1期。
26.《翦伯贊與中國當代史學界的歷史主義思潮》
《史學理論》1987年2期。
《史學情報》l988年1期摘要介紹;
《歷史學》1987年5期轉載。
27.《史學,危機何在》
《史學理論》1988年3期。
28.《從強調一般到注重特殊——四十年代中後期中國歷史科學的變動之一》
《史學理論研究》1992年4期;
《歷史學》1993年2期轉載。
29.《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史上的一部「掘井」之作》
《史學理論研究》1993年2期。
30.《歷史研究的民間取向值得倡導》
《史學理論研究》1998年3期
《史學新書評·1999年》一書收錄此文;
《1997——1999年史學評論狀況評析》(《史學月刊》2001年2期)重點評析了此文。
31.《向內轉:市場經濟背景下歷史的應有選擇》
《史學理論研究》1994年2期
32.《從追求致用到嚮往求真——四十年代中後期中國歷史科學的動向之一》
《史學月刊》1999年1期。
33.《史學界的思想解放應向縱深發展》(合作)
《回顧與展望》國家教委社科中心編,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出版。
34.《新時期十年史學思潮演變》
(香港)《法言》1989年3期。
35.《五十年代初期的史界傳統學人》
《讀書》1995年5期。
《流年歲影》(張中行著)一書充分肯定此文的學術價值;
《中國現代學術文化隨筆》一書收錄此文;
《重讀大師》一書收錄此文。
何兆武在《讀書》1995年10期著《若干回憶》回應此文。
36.《良史的命運:翦伯贊之死的文化意味》
《讀書》1998年12期;
美國《華夏文摘》(「全球首家中文電腦期刊」)全文轉載;
《精神的光芒:一代人的心靈歷史》一書收錄此文。
37.《斯大林地理環境觀評析》
《山東大學學報》1988年4期;
《馬克思主義研究》1989年3期轉載。
38.《發掘鄉村:21世紀初葉中國歷史知識的增長點》
《山東大學學報》1999年3期。
《歷史學》1999年11期轉載。
39.《征服與同化是既定歷史條件下民族交往的基本形式》
《東岳論叢》1989年1期;
《文摘報》1989年2月25日摘要介紹;
《歷史學》1990年3期轉載。
40.《偶然性、可能性與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
《東岳論叢》1992年4期;
《歷史學》1992年11期轉載。
41.《中國農民戰爭史研究中的歷史主義學派論略》
《東岳論叢》1995年1期;
《新華文摘》1995年5期摘要刊載;
《歷史學》1995年3期轉載。
42.《〈中國歷史學反思專欄〉編者按》
《山東社會科學》1988年3期。
43.《建國後農民戰爭史研究的反思》
《山東社會科學》1988年3期;
《光明日報》1988年8月報道。
44.《在反封建的文化背景下更深入地研究胡適》
《山東社會科學》1989年 1期。
45.《新時期十年的歷史學評估》(合作)
《山東社會科學》1989年 1期;
《歷史學》1989年3期轉載。
46.《〈毛澤東的歷史理論再認識專欄〉編者按》
《山東社會科學》1989年3期。
47.《毛澤東關於農民戰爭論述的理論意義》
《山東社會科學》1990年2期。
48.《評〈政治與科學之間的歷史編撰〉》(合作)
《山東社會科學》1992年1期;
《歷史學》1992年3期轉載。
49.《史學的新世紀:走學科整合之路》
《山東社會科學》1993年1期。
50.《論翦伯贊關於歷史學社會作用的理論》
《歷史教學問題》1989年5期;
《歷史學》1989年 12期轉載。
51.《為創造歷史而研究歷史》
《歷史教學問題》1991年1期。
52.《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理論發展史上的一座豐碑:評翦伯贊〈歷史哲學教程〉》
《社會科學學報》1990年(總7期)。
53.《唯物史觀派史學的合法性危機及其克服》
《山東大學報》1999年1月6日。
54.《從「五四」到「抗戰」:唯物史觀派歷史觀念的重要變動》
《齊魯學刊》2000年3期。
55.《「假問題」與「真學術」:中國社會形態問題討論的一點思考》
《東岳論叢》2000年4期。
56.《語境、政治與歷史:義和團運動評價50年》
《史學月刊》2001年3期;
《中國近代史》2001年7期轉載;
《義和團研究一百年》一書收錄此文。
57.《歷史是怎樣被敘述的——論歷史知識的人文主義屬性》
《我的人文觀》,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中國學者心目中的科學與人文(人文卷)》,雲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58.《五朵金花:意識形態語境中的學術論戰》
《文史知識》2002年1期;
《北京日報》理論版2002年6月3日轉載;
《文匯讀書周報》2002年1月25日摘要推薦此文。
59.《思想史上的「80年代」:新時期黎澍側記》
《學術界》2002年1期。
60.《近20年間中國大陸史學的幾種主要趨勢》
《山東社會科學》2002年1期。
61.《20世紀唯物史觀派史學的學術史意義》(合作)
《東岳論叢》2002年2期;
《新華文摘》2002年8期摘要刊載。
62.《華崗與山東大學文史哲研究傳統的形成》,《光明日報》2003年6月3日A3版。
63.《論歷史研究的客觀性問題》
《東岳論叢》2004年1期;
《高等學校文科學報學術文摘》2004年2期轉載。
64.《〈名家主持:後現代主義與歷史學〉編者按》
《東岳論叢》2004年1期
65.《十九世紀的自然科學與歷史學:塑造、同化與區別》
《山東社會科學》2004年2期;
《科學技術哲學》2004年4期轉載。
66.《現代學術史上的唯物史觀——論作為「學術」的馬克思主義》
《山東社會科學》2004年11期。
67.《中國智慧與西方文明的對話與交流是可能的——衛禮賢〈中國心靈〉及其〈中國經濟心理〉讀後》,《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6期
《東西方之間——中外學者論衛禮賢》一書收錄此文;
《衛禮賢:兩個世界的使者》(德文版,2003年,主編克勞斯·黑爾舍)收錄此文。
68.《從排斥政治到兼容政治——評〈中國政治通史〉》
《史學理論研究》2004年4期。
69.《大學校史與學術史的關聯——讀〈青島海洋大學大事記〉》
《中國海洋大學學報》2004年6期。
70.《一份正在崛起的學術期刊:評〈山東社會科學〉》
《光明日報》2004年10月28日C1版。
71、《學術著作是活歷史》
《中國青年報》2004年10月9日《青春中華首屆中國青少年讀書周特刊》。
72、《特約評論人語》,《文史哲》2005年4期
73、《從「歷史理論」到「史學理論」——新時期以來中國史學理論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江西社會科學》2005年6期
陳啟能等主編《消解歷史的秩序》(山東大學出版社,2006年)收錄此文
74、《意識形態與歷史:近50年來農戰史研究之檢討》,《史學月刊》2005年7期
75、《特約評論人語》,《文史哲》2006年2期
76、《從「戰士」到「學者」——訪老輩史學家趙儷生先生》,《山東社會科學》2006年3期
77、《在創造歷史中研究歷史》,《史學理論研究》2006年4期
78、《選擇一種更符合學術本性的論文注釋體例》,《清華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 6期
79、《歐洲漢學與美國中國學對峙下的民國史學界》,《中國圖書評論》2007年 5期
80、《唯物史觀派史學的學術重塑》,《歷史研究》2007年 1期
81、《治學的功力與見識》,《文史知識》2007年6期
82、《「二十世紀中國史學」是如何被敘述的——對學術史書寫客觀性的一種探討》,《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8 年2期。
83、《新史學和新漢學:中國現代史學的兩種形態及其起伏》,《史學月刊》2008年6期
84.《當代史研究的開展刻不容緩》,《山東社會科學》2009年第11期
85.《「80年代」是怎樣被「重構」的?》,《開放時代》2009年第6期
86.《六十年來中國史學之變遷》,《文史知識》2009年第8期
87.《中國現代學術史上的顧頡剛——寫在《顧頡剛全集》出版之際》,《光明日報》2011年1月11日第13版
88.《華崗:中國馬克思主義學術範式的構建者》,《文史哲》2011年第5期
89.《「紅樓夢研究」大批判緣起揭秘——兩個「小人物」致函〈文藝報〉的事是否存在?》,《中華讀書報》2011年9月21日第5版
90.《學術與意識形態的高度綰合——山東大學1950年代文科輝煌的由來》,《山東大學報》「110周年校慶特刊」2011年10月11日。
91.《〈尚書〉學:從顧頡剛到劉起釪》,《文匯報》2011年4月4日第7版
❼ 王蘇波的軍旅生涯
1970年應征入伍,被選調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航空兵恢復兵種後組建的第一支專機部隊,歷任學員、飛行大隊空勤機組成員,經歷了極嚴格的軍事訓練和行為養成。1978年被選調參加中國近代軍事歷史叢書的編輯。次年經聶榮臻元帥和肖克將軍主持的軍事史編輯辦公室推薦,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在職攻讀近代經濟史專業研究生。此間接受黎澍、張俠等著名近代史專家的指導。學習期間正式出版和發表的近代經濟史、近代戰爭史方面的著述近百萬字。成為國內當時在近代洋務運動、甲午戰爭、近代軍事史料考證等研究領域知名的青年專家之一。尤其在近代海軍海防史研究領域成果突出。
1981年調任軍委海軍司令部軍事學術研究室助理研究員。1982年參與組建《中國大網路全書-軍事卷》編撰委員會海軍分編委編輯部,擔任專職編輯兼撰稿人,參加了《中國大網路全書·軍事卷》的框架設計、條目撰寫、書稿編輯全面工作,是《中國大網路全書》全國數千名編撰人員中年紀最輕者之一。1993年獲國家新聞出版署向個人頒發的「重要貢獻榮譽證書」。
1982-1984年間,在中央軍委當時主持日常工作的楊得志、張愛萍、洪學智三位上將直接領導下,參與了中國國防經濟學學科、中國國防發展戰略學科的創立,為軍隊當時知名的中青年學術專家團隊骨幹成員之一。
1984年10月,參加了當時國家計委、國家體改委、國防科工委軍轉民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的論證規劃工作,為中國國防科技工業軍轉民以及中國西部地區國防科技工業體系的調整編制總體方案。期間與當時軍隊各有關單位集合的中青年專家學者李殿仁(總參謀部)、熊光楷(總參謀部)、金朱德(國防科工委)、曾光軍(解放軍報社)、陳小魯(總參謀部)、張勝(總參謀部)、章沁生(北京軍區)、尹斌(北京軍區)、王東(總後勤部)、陳小工(國防大學)、周伯榮(國防大學)、徐光裕(防化兵學院)、常夢雄(國防科工委)、陳知涯(總參謀部)、秦朝英(軍事科學院)、李炳彥(解放軍報社)、蘭魯敏(軍事科學院)、蔡曉洪(總政治部)、羅海曦(國防大學)等人一道,圍繞改革開放的國家戰略,對軍隊支持國家改革進行了富有創造性的研究和論證工作。其主持研究和執筆完成的重要規劃性文件中,運用現代宏觀經濟學、發展經濟學、邊際經濟學和統籌學的理論,深入研究和論證了國防科技與國防工業對國民經濟其他產業部門的技術、能力「外溢」的可行性,提出了對當時分布於十多個國防工業、科技部門尤其是三線國防基地的國防科技和國防工業實力進行「要素重組、序列重整」,實現國防綜合能力「軍轉民」,完成「軍民兼容」的國防發展戰略調整等系列政策建議,目標在於降低中國改革開放的國際引進成本,突破外部國際環境的政治壓力,使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避開國際政治和資本力量的制約,確保國家中長期發展的安全。由於在上述發展戰略理論和中長期規劃工作中做出了重要貢獻,獲得國務院、中央軍委主要領導的充分肯定,1985年破格晉升軍事科學研究員學術職務,成為中國軍事科學研究領域最年輕的國防發展戰略學科、國防經濟學科的學術帶頭人之一。同年,破格提拔為海軍軍事學術研究辦公室副主任,奉命參與組建全軍首個對國際開放的戰略研究咨詢機構——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
1985年起,擔任軍委、外交部、國家安全部、海軍、國家海洋局聯合領導下的國家海洋方向安全與中長期發展戰略規劃負責人,主持了1985-2000年國家海洋方向國際關系和策略的研究與制定,擔任《2000年的中國國防》中長期規劃辦公室海軍規劃組負責人。曾直接參與了中國海軍進取南沙群島、開赴南極建長城站、游弋和出訪南亞五國、建設精幹頂用的強大海上力量等一系列重大外交與軍事行動的決策過程。同年出任國防經濟學會副秘書長,並以國防經濟學會學術帶頭人之一的身份,當選中國40歲以下經濟學家最高級別的組織——青年經濟學會的理事。1986年夏被中國軍事外交和國際軍事學術交流的權威機構——中國國際戰略學會聘為首批高級研究員。
1986年秋通過軍隊組織推薦和單獨考試,進入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在職攻讀宏觀經濟運行專業碩博連讀研究生,接受重點培養。
1988年5月被授予海軍中校軍銜。
1990年3月申請退出現役。
❽ 名人里有誰的「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的文章。(那個書或那個文章第幾頁 )。
❾ 誰是歷史的創造者
經典的誤解(一) 我們一直以來接受著這樣的「真理」:「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這句話寫在我們中學的政治課本里和大學的公共課教材中。一開始我對此深信不疑,直到後來接受了另外一些教育,對這個問題的思考使我陷入了困惑。 何謂人民?教科書和老師都告訴我們:「人民是指以勞動群眾為主體的社會基本成員。人民是政治概念;人民不包括全體社會成員,依法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和敵對分子不屬於人民。」但這個概念還是解決不了問題。比如,「被剝削政治權利的人」在被剝奪政治權利之前是否屬於人民?如果是一種錯誤的剝奪,他算不算人民的一員?「與人民為敵的人」如何界定?這個概念是不是適合古代社會?如果不適合,古代社會又是如何定義人民?如果適合,皇帝算不算人民?他不是最大的剝削者嗎?他是不是敵對分子?好皇帝和壞皇帝的區別在哪裡?不管怎麼界定,總會有人不是歷史的創造者。 看來老師沒有把這個問題說清楚,於是我們求助於專家。有一個專家的定義比較中肯。他認為:人民只是一個政治概念,其內涵和范圍可大可小——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在不同的歷史問題面前,人民的范疇始終沒有一個固定的值,或者可以這樣界定人民:人民是占據國民主體的力量,這只力量反映了該國的主流民意,凡是為主流民意出頭的政治力量就擁有了人民的支持,所以人民是倡導或者順應主流民意的團體的政治基礎,也就是該團體的「人民」。 他的意思是說,不同時間不同團體都有自己的「人民」。而且人民並不一定都代表進步和正義,只是反映主流民意。 這樣就會得出一個結論:歷史只是一部分人創造的。而且,歷史上那些叱吒風雲的卻又站在主流民意對立面(或稱敵對分子)的人物,卻沒有創造歷史。 看來這不是個好結論。但問題出在哪裡?我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最近閱讀《黎澍文集》,才豁然開朗。黎澍早在1984年就對「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和「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人」兩種提法提出公開批評。他在《歷史研究》上發表的《歷史的創造及其他》一文中說: 「馬克思主義告訴我們,物質財富的生產是創造歷史的前提,也是人們第一個歷史活動,並有它自身的歷史。……實際上,創造歷史的前提即當時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系構成經濟條件,好比是舞台,沒有舞台唱不成戲。舞台提供演出的物質條件,戲的內容必然要受到舞台的制約,只能在物質條件許可的范圍內演出,如在奴隸社會的舞台上登場演出的角色,只能是和奴隸社會有關的各階級、階層及其代表人物。但舞台不能決定在他提供的物質條件許可的范圍內戲的具體內容。」 也就是說不能因為人民群眾是物質資料的生產者就認為只有他們才是歷史的創造者,而各階級、階層及其代表人物都參與了歷史的創造。 黎澍的文章給不讀原著的那些歷史學家當頭一棒。他們打著維護馬克思主義的大旗,紛紛撰文質問黎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的命題辯護。為了回應反對者的質問,他在1986年又發表了《再論歷史的創造及其他》一文,提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的命題在邏輯推理上的錯誤: 「我認為可以作出一個判斷:『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觀點完全錯誤,不僅有轉述中產生的錯誤,而且最初提出這個命題的邏輯推理也是錯誤的,不值得苦心加以維護。」 黎澍進而指出,這兩個命題都不是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的提法,而分別是蘇聯學者普"尤金和我國歷史學家範文瀾提出的,而在馬克思和恩格斯著作中的經典提法是「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 我們終於明白了,原來是「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這個經典提法是不易誤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