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發明電子計算機的最初目的是什麼
人類發明計算機,最初的目的是幫助處理復雜的數字運算。
一、電子計算機
計算機(computer)俗稱電腦,是一種用於高速計
算的電子計算機器,可以進行數值計算,又可以進行邏輯計算,還具有存儲記憶功能。是能夠按照程序運行,自動、高速處理海量數據的現代化智能電子設備。由硬
件系統和軟體系統所組成,沒有安裝任何軟體的計算機稱為裸機。可分為超級計算機、工業控制計算機、網路計算機、個人計算機、嵌入式計算機五類,較先進的計
算機有生物計算機、光子計算機、量子計算機等。
二、計算機的意義
計算機發明者約翰·馮·諾依曼。
計算機是20世紀最先進的科學技術發明之一,對人類的生產活動和社會活動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並以強大的生命力飛速發展。它的應用領域從最初的軍事科研
應用擴展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已形成了規模巨大的計算機產業,帶動了全球范圍的技術進步,由此引發了深刻的社會變革,計算機已遍及一般學校、企事業單位,進
入尋常百姓家,成為信息社會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三、計算機在中國發展
計算機的應用在中國越來越普遍,改革開放以後,中國計算機用戶的數量不斷攀升,應用水平不斷提高,特別是互聯網、通信、多媒體等領域的應用取得了不錯的成績。1996年至2009 年,計算機用戶數量從原來的630萬增長至6710 萬台,聯網計算機台數由原來的2.9萬台上升至5940萬台。互聯網用戶已經達到3.16 億,無線互聯網有6.7 億移動用戶,其中手機上網用戶達1.17 億,為全球第一位。
2. 為什麼發明計算機
電腦是誰發明的,嚴格說起來很難界定。
計算機(computer)的原來意義是「計算器」,也就是說,人類會發明計算機,最初的目的是幫助處理復雜的數字運算。而這種人工計算器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七世紀的法國大思想家帕斯卡。帕斯卡的父親擔任稅務局長,當時的幣制不是十進制,在計算上非常麻煩。帕斯卡為了協助父親,利用齒輪原理,發明了第一台可以執行加減運算計算器。後來,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茲加以改良,發明了可以做乘除運算的計算器。之後雖然在計算器的功能上多所改良與精進,但是,真正的電動計算器,卻必須等到公元1944年才製造出來。
而第一部真正可以稱得上計算機的機器,則誕生於1946年的美國,毛琪利與愛克特發明的,名字叫做ENIAC。這部計算機使用真空管來處理訊號,所以體積龐大(占滿一個房間)、耗電量高(使用時全鎮的人都知道,因為家家戶戶的電燈都變暗了!),而且記憶容量又非常低(只有100多個字),但是,卻已經是人類科技的一大進展。而我們通常把這種使用真空管的計算機稱為第一代計算機。
第一代的電腦有2間教室大,跟現在我們一般用的個人電腦體積差很多吧。當時的電腦零件是真空管(現在已經找不到了)而存檔的東西是一種打孔卡片,若沒有前人的設計概念,也沒有計算機的發明,所以計算機是誰發明的還有點難界定。
最初發明計算機是為了戰爭的需要,但至今已發展為生活級科學需要了!
信息化世界中計算機越來越重要了
3. 計算機發明的意義
你想要抄官方的說法,還是什麼,按我的看法,計算機的發明可以加速幾乎所有科學的發展,說白了,它就是一個工具,就如祖先發明石刀一般,總比徒手要好多,我認識就是這個道理了,當然還有好多,比如人與人的距離縮短了什麼的,這都是計算機發明後的附屬品,本質我認為還是我上面所說的
4. 發明電腦的意義是什麼
就是為了提高生產效率減少人員投入,要知道第一台電腦設計出來就是為了計算導彈的彈道使用的
5. 電子計算機的發明有什麼意義
有重大的意義。
凡問有什麼意義的問題,答這句話就對了。
6. 電腦發明的意義
1.計算機(computer)俗稱電腦,是一種用於高速計算的電子計算機器,可以進行數值計算,又可以進行邏輯計算,還具有存儲記憶功能。是能夠按照程序運行,自動、高速處理海量數據的現代化智能電子設備。由硬體系統和軟體系統所組成,沒有安裝任何軟體的計算機稱為裸機。可分為超級計算機、工業控制計算機、網路計算機、個人計算機、嵌入式計算機五類,較先進的計算機有生物計算機、光子計算機、量子計算機等。
2.計算機發明者約翰·馮·諾依曼。計算機是20世紀最先進的科學技術發明之一,對人類的生產活動和社會活動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並以強大的生命力飛速發展。它的應用領域從最初的軍事科研應用擴展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已形成了規模巨大的計算機產業,帶動了全球范圍的技術進步,由此引發了深刻的社會變革,計算機已遍及一般學校、企事業單位,進入尋常百姓家,成為信息社會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3.計算機的應用在中國越來越普遍,改革開放以後,中國計算機用戶的數量不斷攀升,應用水平不斷提高,特別是互聯網、通信、多媒體等領域的應用取得了不錯的成績。1996年至2009 年,計算機用戶數量從原來的630萬增長至6710 萬台,聯網計算機台數由原來的2.9萬台上升至5940萬台。互聯網用戶已經達到3.16 億,無線互聯網有6.7 億移動用戶,其中手機上網用戶達1.17 億,為全球第一位。
7. 發明電腦的目的是什麼
電腦的學名為電子計算機,是由早期的電動計算器發展而來的。
通常說到「世界公認的第一台電子數字計算機」大多數人都認為是1946年面世的「ENIAC」,它主要是用於計算彈道。是由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莫爾電工學院製造的,但它的體積龐大,佔地面積170多平方米,重量約30噸,消耗近140千瓦的電力。顯然,這樣的計算機成本很高,使用不便。這個說法被計算機基礎教科書上普遍採用,事實上在1973年根據美國最高法院的裁定,最早的電子數字計算機,應該是美國愛何華大學的物理系副教授約翰·阿坦那索夫和其研究生助手克利夫·貝瑞Clifford E. Berry ,1818-1963)於1939年10月製造的"ABC"(Atanasoff- Berry-Computer)。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誤會,是因為「ENIAC」的研究小組中的一個叫莫克利的人於1941年剽竊了翰·阿坦那索夫的研究成果,並在1946年時,申請了專利。由於種種原因直到1973年這個錯誤才被扭轉過來。(具體情況參閱網路----「約翰·阿坦那索夫」詞條,希望大家記住ABC和約翰·阿坦那索夫,希望以後的教科書能夠修改這個錯誤)。後來為了表彰和紀念約翰·阿坦那索夫在計算機領域內作出的偉大貢獻,1990年美國前總統布希授予約翰·阿坦那索夫全美最高科技獎項----「國家科技獎」。
1956年,晶體管電子計算機誕生了,這是第二代電子計算機。只要幾個大一點的櫃子就可將它容下,運算速度也大大地提高了。1959年出現的是第三代集成電路計算機。
最初的計算機由約翰·馮·諾依曼發明(那時電腦的計算能力相當於現在的計算器),有三間庫房那麼大,後逐步發展而成。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這是電腦發展的最新階段。到1976年,由大規模集成電路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製成的「克雷一號」,使電腦進入了第四代。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發明,使電子計算機不斷向著 小型化、微型化、低功耗、智能化、系統化的方向更新換代。
20世紀90年代,電腦向「智能」方向發展,製造出與人腦相似的電腦,可以進行思維、學習、記憶、網路通信等工作。
進入21世紀,電腦更是筆記本化、微型化和專業化,每秒運算速度超過100萬次,不但操作簡易、價格便宜,而且可以代替人們的部分腦力勞動,甚至在某些方面擴展了人的智能。於是,今天的微型電子計算機就被形象地稱做電腦了。
世界上第一台個人電腦由IBM於1980年推出。IBM推出以英特爾的x86的硬體架構及微軟公司的MS-DOS操作系統的個人電腦,並制定以PC/AT為PC的規格。之後由英特爾所推出的微處理器以及微軟所推出的操作系統發展幾乎等同於個人電腦的發展歷史。Wintel架構全面取代了IBM在個人電腦主導的地位。
[編輯本段]分類
從計算機的類型、運行方式、構成器件、操作原理、應用狀況等劃分,計算機有多種分類。
從數據表示來說,計算機可分為數字計算機、模擬計算機以及混合計算機三類;
數字計算機按構成的器件劃分,曾有機械計算機和機電計算機,現用的電子計算機,正在研究的光計算機、量子計算機、生物計算機、神經計算機等等。
電子計算機就其規模或系統功能而言,可分為巨型、大型、中型、小型、微型計算機和單片機。
綜合起來說,計算機的分類是這樣的:
(1)按照性能指標分類
① 巨型機: 高速度、大容量
② 大型機: 速度快、應用於軍事技術科研領域
③ 小型機: 結構簡單、造價低、性能價格比突出
④ 微型機: 體積小、重量輕、價格低
(2)按照用途分類
① 專用機: 針對性強、特定服務、專門設計
② 通用機: 科學計算、數據處理、過程式控制制解決各類問題
(3)按照原理分類
① 數字機: 速度快、精度高、自動化、通用性強
② 模擬機: 用模擬量作為運算量,速度快、精度差
③ 混合機: 集中前兩者優點、避免其缺點,處於發展階段
8. 電腦的發明時間,意義
1942-1946-第一台數字電子計算機-美國賓西法尼亞大學-物理學家John Mauchly和工程師Presper Eckert-研製-取名為ENIAC/
為以後計算機科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1945-馮·諾一曼-EDVAC/
1946-英國劍橋大學-茉莉絲·威爾克-EDSAC/
9. 計算機的發明作用
計算機技術現在是進入的尋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了。
無論任何事務的處理都與計算機結下了不解之緣。政策事務、商業事務、個人生活、工作學習、娛樂休閑的種類事務都由計算機為人們提供了強大的功能,帶來方便快捷的效率。
其實,計算機在上世紀初的發明與創造不是以民用為目換而開發的,它的發明純粹是用於軍事科技服務的。比如:導彈研發、空氣動力學矢量計算、航空航天技術,再到計算機網路信息交換技術的初始都是用於軍事科技研發的。
在一些高尖端軍事科技領域,要完成龐大的數據精確計算,原始的手工運算方式已經不能適應日益精確的運算和數據處理了。
人們追求更高速,更准確的運算形式的慾望更加強烈。
中國古老的算盤就是一項很了不起的發明和創造,但算盤處理日常數據很適用,對於精密的科學計算來說,它難以擔當起這個使命,於是,人們就藉助電子計算技術拓開高級計算機工具的研製和開發。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完善,從軍號領域逐漸過渡到政府事務處理。經過一段時期的發展,計算機技術愈逐漸小型化,從一台重達數十噸的原始計算機發展到個人微型計算機,經過一代代計算機專業技術人員的不斷創造和完善,計算機不僅趨於小型化,也更加智能化了。
到目前為止,計算機科學技術工作者仍在不斷的探索和創新,更加智能化和便攜化的計算機將呈現給廣大消費市場。
計算機從用於軍事科技到政府事務,再到民用,發展到今天,跨世紀,近百年,確實改變了世界,創造了數不勝數的科技神話。
你我大家都是計算機技術發展的受益者
電腦(computer)的原來意義是『計算機』,也就是說,人類會發明電腦,最初的目的是幫助處理復雜的數字運算。而這種人工計算器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七世紀的法國大思想家帕斯卡。帕斯卡的父親擔任稅務局長,當時的幣制不是十進位,在計算上非常麻煩。帕斯卡為了協助父親,利用齒輪原理,發明了第一台可以執行加減運算計算器 。後來,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茲加以改良,發明了可以做乘除運算的計算器。之後雖然在計算器的功能上多所改良與精進,但是,真正的電動計算機,卻必須等到西元1944年才製造出來。
而第一部真正可以稱得上電腦的機器,則誕生於1946年的美國,名字叫做ENIAC。這部電腦使用真空管來處理訊號,所以體積龐大(占滿一個房間)、耗電量高(使用時全鎮的人都知道,因為家家戶戶的電燈都變暗了!),而且記憶容量又非常低(只有100多個字),但是,卻已經是人類科技的一大進展。而我們通常把這種使用真空管的電腦稱為第一代電腦。
由於真空管體機大,又常發生故障,因此又發明了第二代電腦:使用耗電少、體積小、價格也便宜的電晶體來處理訊號。
到了第三代電腦,使用體積更小、而且一小片的功能就等於數百個真空管的積體電路(IC)來處理訊號,到這個時候,電腦的體積也縮小了許多。
到了第四代電腦,利用了體積比IC更小,而功能更強的大規模積體電路(LSI)來處理內部訊號,使電腦的能力日趨強大。而這時期也發展了微型積體電路,將電腦的中央處理裝置(CPU,常聽到的Pentium系列就是指CPU而言)全部安裝在一個電路板上,大大縮小了電腦體積,而發展出個人電腦(PC)
望樓主採納
10. 計算機發明的意義
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