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中國古代的發明和發現必修三

中國古代的發明和發現必修三

發布時間:2021-12-16 01:06:40

① 必修三歷史

印刷術—活字印刷術為後來啟蒙思想提供了傳播的方式。
指南針開啟了早期的航海時代序幕,同時航海又帶來了早期原始資本積累。
火葯最早在隋唐時期。但在宋朝火葯用於軍事,為後期啟蒙運動等提供了攻擊武器的模板。
所以宋元時期我國對世界文明的進步產生重要影響的發明是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葯。

②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是發現還是發明

是發現

因為,如果「發現」磁場有指南特點,也叫「發明」,那古代人發現水內能喝、是容無色液體,那不也都叫「發明」了???

發明一定是指運用科學原理開發出的設備和裝置,比如發明無線電、發明電燈、發明晶體管等等;

而造紙、印刷、火葯、指南針這都是人們在無意中的「發現」,都是經驗的產物都與科技無關;

比如:印刷術,實際就是古人早就在用的「篆刻」術的擴展應用而已,只不過是很多「圖章」捆在一起,好一起「蓋章」罷了,這只能叫改進而絕對不叫「發明」;

而火葯也是無意中發現的配方,古人根本就沒有對火葯特性給出科學解釋,只是經驗的產物、發現的產物而已;

③ 想要一些詳細的高中歷史必修三的知識總結。請能者多勞,麻煩了!

人民出版社那一版。

專題一 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
一、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
1、百家爭鳴
(1)爭鳴的背景:社會大變革。包括:井田制瓦解,分封制崩潰,戰爭頻繁,私學興起。
(2)爭論的問題:核心問題是如何治國(德治、仁政,法治,無為而治),還有人性問題、人與人的關系問題、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等。
(3)爭鳴的影響:是一次思想解放運動,奠定了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發展的基礎。
2、孔子、孟子和荀子與儒家思想的形成
(1)孔子的成就
思想上:創立儒學,提出「仁」、「禮」和「德治」的主張。
教育上:創辦私學,總結出一些教育教學方法。
典籍上:編訂「六經」。
[附]孔子的重要言論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有教無類,因材施教。道之以德,齊之以禮。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
(2)孟子的主張:人性善,民貴君輕,仁政。
[附]孟子的重要言論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荀子的主張:人性惡,通過學「禮」來改變;可以利用自然規律來造福人類。
[附]荀子的重要言論 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二、漢代儒學成為正統思想
1、董仲舒的主張:大一統;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天人合一,天人感應,君權神授。(另:三綱五常)
2、漢武帝的措施: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設立太學,推廣儒學。
[目的:加強專制集權。影響:加強了專制集權,儒學成為正統思想]
三、宋明理學
1、程朱理學
(1)「二程」(理學的開創者)指程頤、程顥,其主要觀點有:天理是萬物的本原,倫理道德就是天理,天理的核心是「仁」。
(2)朱熹(理學的集大成者)的主要觀點是:理氣論;存天理,滅人慾。
2、王陽明(守仁)的心學觀點是:理在心中(心即理也,心外無物);致良知(加強道德修養,克服人慾,恢復人原有的善良本性);知行合一(知和行都產生於心,要用良知來支配自己的行為實踐)
四、明清之際的儒學
1、李贄「離經叛道」(反正統,異端)觀點:反對「聖人」;認為人的物質生活就是天理。
2、明清之際三大思想家指:黃宗羲(著《明夷待訪錄》)、顧炎武(著《日知錄》、《天下郡國利病書》)、王夫之,三人思想的共同之處有:反對君主專制,提倡工商皆本,主張經世致用。顧炎武還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思想,王夫之在哲學方面成就突出。
[言論:黃—天下為主,君為客;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公其是非於學校。顧—人君之於天下,不能以獨治也……以天下之權,寄天下之人]
五、儒學的興衰歷程:見提綱

專題二 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
一、科技成就
1、四大發明出現及完成:造紙—甘肅西漢墓出土了紙,東漢有「蔡侯紙」;指南針—戰國名「司南」,宋時用於航海;火葯—唐宋時用於軍事;印刷—隋唐出現雕版印刷,《金剛經》是世界上迄今所知最早的有確切日期的印刷品,北宋畢升發明活字印刷。
2、四大發明對世界文明的影響:造紙、印刷—文化發展、思想解放(文藝復興、宗教改革),火葯—資產階級革命、資產階級政權,指南針—新船路、世界市場====總之,使世界進入資本主義時代。
二、漢字與書畫
1、漢字的起源和演變:甲骨文—小篆—隸書—楷書-行書(看書本識別各種字體),總趨勢由繁到簡。
2、中國書畫
(1)書法家:東晉王羲之(書聖,《蘭亭序》為「天下第一行書」),唐朝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擅長楷書)等。
(2)中國畫的分類: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元明清時期文人畫成就突出。
三、文學成就
(1)詩經:收錄了西周到春秋的三百多首詩,分風、雅、頌三部分,是現實主義的源頭、儒家經典。
(2)楚辭:屈原是代表人,《離騷》是代表作、浪漫主義源頭。(「風」「騷」並稱)
(3)漢賦:詞藻華麗,手法誇張,內容豐富,反映大一統景象。代表人物有司馬相如、張衡等。
(4)唐詩:社會繁榮、對外開放、科舉考試促進了唐詩的繁榮。代表人物有李、杜、白等。
(5)宋詞:有柳永、李清照等為代表的婉約派,蘇軾、辛棄疾等為代表的豪放派。
(6)元曲:包括元雜劇和散曲,代表人物有關漢卿、馬致遠。
(7)明清小說:商品經濟發展,市民階層擴大,出現了四大名著以及文言短篇小說《聊齋志異》和諷刺小說《儒林外史》等。
四、京劇的產生與發展:乾隆年間四大徽班進京,後來徽劇與漢調融合,形成京劇。

專題三 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
一、新思潮的萌發
1、林則徐開眼看世界:編譯近代中國第一部系統的世界地理志《海國圖志》,成為開眼看世界第一人。
2、魏源與《海國圖志》:在《四洲志》基礎上編成的、介紹西方歷史地理最詳實的專著,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引導人們關注世界,啟迪了人們的思想。
二、維新思想
1、康有為、梁啟超、嚴復學習西方,尋求變革的思想歷程
(1)康有為:出版《孔子改制考》和《新學偽經考》,藉助孔子宣傳變法,反對君主專制,主張君主立憲。其思想特點是把西方資產階級政治學說與中國儒家思想相結合。
(2)梁啟超:發表《變法通議》,主張興民權、設議院、變法圖存,反對因循守舊。
(3)嚴復:翻譯《天演論》,根據進化論宣傳變法。
2、維新變法思想在近代中國社會發展進程中的作用:推動了變法運動的進行,促進了思想解放。

三、新文化運動
1、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與主要內容:
(1)陳獨秀:創辦《新青年》,宣傳「民主科學」(德先生—democracy,賽先生—science);提倡新道德和新文學;發表《文學革命論》。
(2)蔡元培:任北大校長時實行「思想自由,兼容並包」的方針,使北大成為新文化運動的活動基地。(3)胡適:發表《文學改良芻議》,倡導白話文。
(4)魯迅:寫出《狂人日記》《孔乙己》,把反封建與白話文結合起來。
(5)李大釗:宣傳馬克思主義。
[言論:陳獨秀—主張尊孔,勢必立君,主張立君,勢必復辟……孔教與共和……存其一必廢其一]
2、新文化運動影響:思想解放,民眾覺醒,文化轉型,馬克思主義傳播。
四、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
1、五四運動前後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1)五四前:李大釗發表《庶民的勝利》和《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
(2)五四後:李大釗發表《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系統宣傳;與胡適的「問題與主義」之爭。
2、馬克思主義對中國歷史發展的重大意義:思想解放,工人運動,中共成立,新民主主義革命。

專題四 20世紀以來中國重大思想理論成果
一、孫中山的三民主義
1、舊三民主義
(1)基本內容:民族主義—「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即民族革命,用暴力手段推翻清政府;(核心)民權主義—「創立民國」,即通過政治革命,推翻專制,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
民生主義—「平均地權」,即社會革命,核定地價,革命後因社會進步所增地價歸國家所有,國民共享。
(2)歷史作用:指導了辛亥革命的進行,推翻了清政府,結束了君主專制,建立了中華民國。
2、新三民主義
(1)「新」的表現(與舊三民主義的不同):明確提出反帝目標;主張普遍平等的民權;解決農民土地問題(耕者有其田),節制資本等。
(2)歷史作用:成為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推動了國民革命的興起和北伐戰爭的勝利。
二、毛澤東思想
1、毛澤東的論著及思想主張
(1)關於工農武裝割據理論的論著有:《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井岡山的斗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關於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論著有:《新民主主義論》
(3)關於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論著有:《論人民民主專政》《論十大關系》《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
2、毛澤東思想的影響: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第一次飛躍,是對馬克思主義的繼承與發展,並成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利於民主革命的勝利,使中國取得了獨立,並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
三、鄧小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
1、內容:
方法一:按重大活動的順序來掌握,它包括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內容、十二大的內容、南方談話內容。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行改革開放。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最終實現共同富裕;判斷實踐的標準是「三個有利於」,即是否有利於發展生產力、是否有利於增強綜合國力、是否有利於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方法二:按「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核心問題來掌握。
什麼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怎樣建設社會主義?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行改革開放;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判斷實踐的標準是「三個有利於」:生產力、綜合國力、人民生活。
2、意義: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第二次飛躍,是對毛澤東思想的繼承與發展,並成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利於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使國家富強、人民富裕,中國走上了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注意與毛澤東思想的意義相比較;理論的意義包括兩方面:實踐活動及活動效果)

專題五 現代中國科技發展的主要成就
1、兩彈一星
(1)主要成就:1964年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美蘇英法);1970年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我國成為第五個發射衛星的國家(俄美法日)。
(2)獲「兩彈一星功勛」的有:鄧稼先、錢學森。
2、載人航天:2003年「神舟」五號飛船載著楊利偉升上太空,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2005年「神舟」六號飛船載著費俊龍、聶海勝升上太空。
3、雜交水稻: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雜交水稻,為中國和世界糧食增產做出重大貢獻。
[注意幾項重大成就出現的先後順序]

專題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發展
一、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1、普羅塔戈拉:古希臘智者學派的代表人物,認為「人是萬物的尺度」,肯定了人的價值。
2、蘇格拉底:美德即知識(強調道德的重要性),認識你自己。

二、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
1、義大利文藝復興的主要成就:但丁《神曲》,薄伽丘《十日談》(「人曲」),彼特拉克提出以「人的學問」代替「神的學問」,被稱為「人文主義之父」,著《歌集》。
2、馬丁·路德的核心主張:信仰得救(或:因信稱義)。
3、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時期人文主義的含義:肯定人的價值,追求人的本性,等。

三、啟蒙運動
1、啟蒙思想家的主要觀點
(1)孟德斯鳩:代表作《論法的精神》,反對專制,提倡天賦人權、三權分立(核心是權力的制衡)。
(2)伏爾泰:代表作《哲學通信》,反對專制,提倡天賦人權、自由平等。
(3)盧梭:代表作《社會契約論》,反對專制,提倡天賦人權,主張人民主權說、社會契約論。
(4)康德:倡導思想自由。
[附]重要言論:孟德斯鳩—要防止濫用權力,就必須以權力制約權力;一切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濫用權力。伏爾泰—我不同意你說的每一個字,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盧梭—人生而自由,但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民眾有權以暴力推翻暴政。康德—人不是他人的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
2、啟蒙運動對人文主義思想的發展:維護人的權利。
3、啟蒙運動的社會影響:促進了思想解放,影響了法國大革命、美國獨立戰爭和聯邦政府的建立、中國的維新運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運動。

專題七 近代以來科學技術的輝煌
一、經典力學
1、伽利略、牛頓對經典力學的建立所作的貢獻
(1)伽利略:通過實驗,發現了自由落體定律,開創了以實驗為根據並有嚴密邏輯體系的近代科學,為後來經典力學的創立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2)牛頓:提出物體運動三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經典力學體系形成。
2、經典力學在近代自然科學理論發展中的歷史地位:對自然界的力學現象做出了系統、合理的說明,完成人類對自然界認識史上的第一次理論大綜合。科學擺脫神學的束縛,近代科學進入全面繁榮時代。
二、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
(1)主要觀點:生物是由低級向高級不斷進化的,進化的規則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2)意義:促進了生物學的發展;打擊了神創說,促進了思想解放;「適者生存」成為殖民擴張的借口,也推動了中國維新運動的開展。
三、蒸汽機的發明和電氣技術的應用
1、蒸汽機的發明和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電氣技術的應用
(1)蒸汽機的發明:18世紀60年代英國人瓦特改良了蒸汽機(富爾頓汽船、史蒂芬孫火車)。
(2)電氣技術的應用:英國科學家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現象,德國西門子發明發電機,格拉姆發明電動機,愛迪生發明了許多家用電器;人類進入「電氣時代」。
2、科學技術進步對社會發展的作用:①促進了生產力發展和人類社會的進步;②資產階級確立了對世界的統治;③社會生活(如:衣食住行娛)發生變化,世界各地的聯系更加密切。
三、相對論與量子論(宏觀世界與微觀世界的運動)
1、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及其意義
(1)內容:狹義相對論認為,時間與空間隨著物質運動的速度變化而變化;廣義相對論認為,物質存在的現實空間是彎曲的。
(2)意義:提示了時間與空間的本質,繼承和發展了牛頓力學,是物理學的一場革命。
2、量子論的提出與發展
(1)提出:德國普朗克。
(2)發展:愛因斯坦用量子論解釋光電效應;後來量子力學建立。
四、現代信息技術
1、電子計算機與網路技術的發明和發展
(1)電子計算機:1946年美國研製出第一台電子計算機,電子計算機的發展經歷了電子管、晶體管、集成電路、大規模集成電路四個階段。
(2)網路技術:20世紀60年代美國出現互聯網(網際網路),90年代發展為全球信息網。
2、現代信息技術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引起了人類生產、生活和學習的革命,使人類進入信息時代和知識經濟時代;但易於引發垃圾信息泛濫,網路犯罪出現,青少年沉迷網路等不利影響。

專題八 19世紀以來的文學藝術
一、文學的主要成就
1、19世紀的文學
(1)浪漫主義文學:強調個人情感。代表作有:法國雨果的《巴黎聖母院》等。
(2)現實主義文學:反映社會現實。代表作有:法國巴爾扎克《人間喜劇》(社會網路全書),列夫·托爾斯泰(俄國革命的鏡子)《安娜·卡列尼娜》等。
2、20世紀文學
(1)西方文學:法國羅曼·羅蘭《約翰·克里斯托夫》,美國海明威《老人與海》等。
(2)蘇聯文學:「無產階級藝術最偉大的代表者」高爾基所著的《母親》是「一本非常及時的書」。
二、有代表性的美術作品
(1)浪漫主義:法國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導人民》,反映了1830年法國的七月革命。
(2)現實主義:俄國列賓《伏爾加河上的纖夫》
(3)印象主義:法國莫奈《日出·印象》,荷蘭「撲向太陽的畫家」梵谷是「現代繪畫之父」,繪有《向日葵》。
(4)現代主義:西班牙畫家畢加索《格爾尼卡》反映了法西斯德國對西班牙的侵略。
三、影視藝術的產生與發展
1、電影的出現:19世紀末法國盧米埃爾兄弟發明。
2、電視的發明與發展:20世紀20年代電視在英國出現;後來出現彩色電視機和衛星傳播節目。
3、影視藝術對社會生活的影響: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乃至世界的政治、經濟、文化等。

④ 古代中國發明和發現總結

1.中國古代最有代表意義的科學技術四大發明,傳播到世界後,推動了人類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在中國和歐洲的作用和地位大不一樣,這給我們一個深刻啟示:科技發揮的效益和作用取決於社會環境。研究古代四大發明的優勢和缺陷,科學地繼承歷史文化遺產,對促進我國的文化發展和現代化建設,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2.中國古代數學、天文、歷法、農學等科技門類的發展,與農業文明息息相關;中國古代醫葯學相當發達,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中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人生態度,中醫中葯至今仍在世界學領域佔有重要地位;中國古代科技發展對走自主創新之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啟示。

二、知識結構

三、重難點分析

1.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

(1)內容:造紙術、指南針、火葯、印刷術

(2)影響:

①造紙術使紙張很快代替了歐洲中世紀長期使用的書寫材料羊皮紙和小牛皮紙,促進歐洲文化的發展;

②火葯推動了歐洲從冷兵器時代進入熱兵器時代,使封建統治階級日益衰落,還促進了歐洲采礦業和金屬製造業的發展;

③指南針的使用,使西歐人開辟了新航路,迎來了地理大發現的時代;

④印刷術,推動了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促進了人們思想的解放。

總之,四大發明對歐洲經濟、政治和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進步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從此,西歐率先進入近代社會,整個世界在其推動下,逐步從古代向近代演變,奠定了在近代世界史的中心地位。

(3)四大發明在中國和西方命運為什麼會有不同?

①中國是由於封建社會自然經濟佔主導地位;

②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阻礙;

③科舉制度、重農抑商、閉關鎖國等阻礙先進技術發揮作用;

④西方商品經濟的發展,資本主義萌芽的增長,重商主義,對外擴張等促進了西方科技的進步

2.中國古代的發明與發現

科技成就(發明)

朝代

歷史地位

數學

《九章算術》

東漢

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應用數學著作

珠算

元末明初

明朝時,珠演算法意境傳播到朝鮮、日本、東南亞等地區

天文

《石氏星表》

戰國石申

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星表,對天文研究具有重要價值

渾儀

西漢張衡

是望遠鏡發明以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天文觀測儀器

《授時歷》

元朝郭守敬

是我國古代最優秀的立法,對指導農業生產大有幫助

農學

《氾勝之書》

西漢氾勝之

是古代最早的農書

《齊民要術》

北魏賈思勰

現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統的古代農學著作

《農書》

元朝王禎

重點放在生產工具方面

《農政全書》

明朝徐光啟

奠定了農書的科學性、創新性、先進性

醫學

《傷寒雜病論》

東漢張仲景

奠定了後世中醫臨床學的理論基礎,被譽為「萬世寶典」

《本草綱目》

明朝李時珍

是對16世紀以前中醫葯學的系統總結,被譽為「東方葯物巨典」

⑤ 高中歷史必修三怎麼學。

文科的開始真正是在高二啊。我和你說,我們班一個女同學,高一時在70多人的班裡排在倒數七八名上,高二學文,非常努力排在班裡二十幾名,高三穩定在前五名,高考考了班級第一,達到了廈大的分數。兩年的時間上一本都夠了。只看努力程度和方法。努力在於量的積累,法方決定效率的高低。
對文科的六學科來說,文綜是最好提高成績的,我的經驗是這樣的:
歷史這個學科的最大難點還是需要記憶的量太大
如果你記不住、背不下來,很難說怎麼才能學好,尤其是對歷史沒有興趣的人,想考好成績,更是難上加難。沒興趣,也就記不住,你連記都沒記住,怎麼理解,做題的時候,怎麼對應作答。
所以,學好歷史的關鍵優勢在於1、有興趣2、記憶力強3、才是理解。
建議:
1、放長線釣大魚,不要緊盯眼前進度和考試,你的唯一考試就是高考,把幾本歷史書做個規劃,每天背熟一兩節內容即可,內容少或學有餘力可適量增加,學習好歷史就是一個慢慢積累記憶量的過程。一輪背完再被第二輪、第三輪。周末時間可酌情復習。

2、不要注重做題,說實話歷史作業寫都不用寫,沒記住,照著答案抄沒一點用。把時間放在背上。考試成績不取決於你做了多少題,而在於你腦子存了多少貨。
3、學校一定給你們發很多復習資料,就一個好處,肯定有分好類歸納好的知識點,看看,爭取記住。
4、千萬不要花費大把大把的時間在筆記整理上,長個心眼,充分利用輔導材料整理好的,也可以接好同學的。

政治學科相對簡單 需要背誦的少 記住不難 此外 多看看材料分析題 掌握答題技巧就行

地理學科很活 但首先還是得背 只不過地理更注重歸納和實用。而且腦子里一定要有一個「地球儀」。

重點:結合書本看地圖冊啊
1、中國區域地理、世界區域地理。
各個區域的特點,經緯度,海洋,洋流,島嶼,山脈,河流位置,交通,重要城市,港口,資源,地貌,氣候,植被等等要素。
2、課本理論,比如地方時,公轉自轉,地轉偏向力,上弦月下玄月,大氣環流,洋流分布,氣旋反氣旋,鋒面,等高線,等壓線等等基礎知識。
3、各種氣候、地貌、自然環境問題形成原因。
建議:
1、按章節進行知識歸納整理並記憶,可參考歷史建議1;
2、充分利用地圖冊,對應章節進行區域地理經緯位置、地形、氣候、城市交通、資源等等要素的觀察和記憶;
3、多做區域分析題。
4、家裡掛個世界地圖和中國地圖,有時間就看看。

對於數學,我的方法是堅持每天做一張卷子,半張也行,以基礎題為主,特別有難度的可以放過,做一個類型就保證一個類型,高考基礎題很多,個別幾個難度大的不會也能120左右。
如果有餘力,再把個別難題好好鑽研下,其實也就幾個類型而已。

語文和英語怎麼說呢 同樣需要背 語文的基礎知識點 英語的片語固定搭配等。
英語語法最好有一個系統的整理,可以讓老師給找本書或者,做好筆記,或者復印同學筆記。另外,不要注重名次的進退,只檢討自己腦子里記住的是否越來越多。把所有的大小考試都作為查缺補漏的機會,成績短期不提高也要堅持,不要急於求成或自暴自棄。

⑥ 高中必修三歷史課《中國古代科技成就及四大發明》怎麼導入最精彩

您首先要向同學們介紹中國科技簡史,著重成就和地位較高影響較深遠的,可以找一節自習課放個記錄片,引起民族自豪感和興趣。
講課過程中需要就所講內容,講相關趣味小故事

⑦ 歷史必修三問題

我認為指南針的發明,推動了歐洲新航路的開辟,也就是選項d所說的,所以應該選擇D,但要審視題意,題中所問的是「三大發明」並對「人類事業」產生的影響,所以應當在這4個選項中,選擇影響最大,涵蓋最多的選項,所以d只是針對指南針,並沒有題中提及的火葯與印刷術,而b選項顯然,中國的成就並不有益於整個人類誰會發展史,所以排除,而ac選項實際上是一回事,主要看誰導致誰,也就是誰是最終結果,所以選項在ac中出,再看,理所當然,是c導致了d,因為歐洲近代工業革命,提高了生產力,從而推動了資產階級的產生與發展,所以導致了人類社會有封建時代,向資產階級時代轉型,而火葯,在資產階級推翻封建王朝的過程中起了作用,隨後資產階級發展時期,開辟了新航路,加速資金積累,海外掠奪,這些又是指南針與火葯的作用,歸根到底,這3樣東西最終導致了人類誰會的變化,希望能幫到你。

⑧ 很簡單 誰手上有人教版歷史必修3啊 請幫我拍下來第三單元的四大發明的部分 有兩面 有急用沒帶書回家

樓主就是坑爹

網路一下「高中歷史新課標最新人教版教材必修三電子版」
有電子版哦

第三單元

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

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燦爛輝煌,曾經長期領先於世界。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農耕經濟
的繁榮.
不僅為中國古代的發明創造提供了根本保障.
而且為科技成果的使用與傳播創造了條件。
勤勞
智慧的中國古代科學家,在天文學、氣象學、醫學、農學、地學等領域作出了獨特的貢獻。以四大發明
為代表的中國古代發明和發現,對周邊國家,乃至世界文明的進程.都產生過巨大影響。

中國古代的文學藝術,如詩詞、小說、書法、繪畫、戲曲等,異彩紛呈,絢麗多姿.不勝枚舉。這
些作品,具有多元一體、多民族融合、吸收外來文明成果、雅俗共賞等特徵,從不同側面反映了不同歷
史時期的社會風尚、時代風貌和作者心聲。它們是中華民族奉獻給世界文化寶庫的瑰寶。

【學習建議】

●學習中國古代科技成就,
認識中國古代發明和發現的價值,
以及這些成就對推動世

界文明發
展作出的巨大貢獻。

●聯系必修一、
必修二相關史實,
關注古代科技成果產生的歷史背景,
體會古代科學家的勤勞與智
慧。

●適當安排有關科技或文學藝術方面的探究實驗活動。


8


古代中國的發明和發現

文字發明以後,人們嘗試過多種書寫材料。例如,殷商時
代的書寫材料主要是龜甲和牛骨,其次是將文字鑄刻在青銅器
和玉石器上。春秋時竹木簡牘盛行並開始使用絲帛書寫。墨子
曾說:
「書之竹帛,傳遺後世子孫。
」直到漢朝,竹木簡牘和絲
帛仍是重要的書寫材料。西漢劉向校定皇家圖書時,都是先寫
在竹簡上,以便於改動,整理完畢的定本才譽寫在絲帛上。湖
南長沙馬王堆西漢墓出土的十萬多字的珍貴文獻,文字都寫在
帛上,稱為「帛書」
。但簡牘太笨重,絲帛價值昂貴,遠不能適
應漢代文化教育的迅速發展。為滿足社會對書寫材料的需求,
漢朝人發明了紙。

◎四大發明

火葯、
指南針、
造紙術和活字印刷術等四大發明是中國古代最
有代表性的科學技術成就。

西漢前期,中國已經有了紙。
105
年,東漢宦官蔡倫改進造紙
術,用樹皮、麻頭等便宜易得的原料造出便於書寫的紙,人稱「蔡
侯紙」
。造紙術的發明與改進,是書寫材料的一次偉大革命。

歷史縱橫

魏晉南北朝時期,
造紙技術進步明顯。
紙張白度增加,
表面平
滑,質地細薄,紙的產量大增,紙逐漸取代簡牘,成為最主要的書
寫材料。北方的洛陽、長安,南方的建業、揚州,都是有名的造紙
中心。唐宋時期,造紙產地迅速增多,竹紙、皮紙成為主要品種。
751
年,唐朝與大食發生戰爭,一批唐朝造紙工匠被大食俘虜,造紙術因而傳入阿拉伯,隨後又傳入歐
洲和北非。

隋唐之際,中國出現了雕版印刷術。宋代是雕版印刷的黃金時代,人們已經使用了彩色套印技術,
宋刻本被後世藏書家視為珍品。
11
世紀中葉,北宋平民畢升發明了膠泥活字印刷術。它既經濟,又便
捷,是

印刷業的一大革新。

中國古代煉丹家在煉制丹葯時發明了火葯。唐末,火葯開始用於軍事。最早的火葯武器有突火槍、
火箭、火炮等。宋朝為了抵禦遼、西夏和金的進攻,軍事上廣泛使用火葯。

世界上最早的指南儀器是中國在戰國時期發明的「司
南」
。後來,人們利用磁石指南的特性,製成指南針。北宋
時,指南針應用於航海。

四大發明問世以後,
逐漸走向世界。
造紙術經阿拉伯人
傳入歐洲,
廉價的紙張很快取代了歐洲長期使用的書寫材料
羊皮和小牛皮,促進了歐洲文化的發展。火葯傳入歐洲,推
動了歐洲火葯武器的發展,
使封建城堡不堪一擊,
靠冷兵器
耀武揚成的騎士階層日益衰落。
指南針的使用,
促進了遠洋
航行,
迎來了地理大發現的時代。
歐洲人還借鑒中國的印刷
術,
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機,
大大推動了文藝復興運動和
宗教改革,促進了思想解放和社會進步。

資料回放

中國人……造紙的知識隨著阿拉伯人傳入歐洲,
1340
年在義大利的法布里亞諾建立了第一個造紙
的作坊。……這就為「知識普及」口號打開道路,標志著我們心目中所謂書籍的開端。

——
[

]
利普斯《事物的起源》

火葯、
指南針、
印刷術——這是預兆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火葯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

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並建立了殖民地,
而印刷術則變成新教的工具,
總的來說變成科學復興的手段,

成對精神發展創造必要前提的最強大的杠桿。

——馬克思《機器、自然力和科學的應用》

⑨ 歷史必修三的整理~!急求呀~~!

專題一 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
一、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
1、百家爭鳴
(1)爭鳴的背景:社會大變革。包括:井田制瓦解,分封制崩潰,戰爭頻繁,私學興起。
(2)爭論的問題:核心問題是如何治國(德治、仁政,法治,無為而治),還有人性問題、人與人的關系問題、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等。
(3)爭鳴的影響:是一次思想解放運動,奠定了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發展的基礎。
2、孔子、孟子和荀子與儒家思想的形成
(1)孔子的成就
思想上:創立儒學,提出「仁」、「禮」和「德治」的主張。
教育上:創辦私學,總結出一些教育教學方法。
典籍上:編訂「六經」。
[附]孔子的重要言論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有教無類,因材施教。道之以德,齊之以禮。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
(2)孟子的主張:人性善,民貴君輕,仁政。
[附]孟子的重要言論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荀子的主張:人性惡,通過學「禮」來改變;可以利用自然規律來造福人類。
[附]荀子的重要言論 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二、漢代儒學成為正統思想
1、董仲舒的主張:大一統;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天人合一,天人感應,君權神授。(另:三綱五常)
2、漢武帝的措施: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設立太學,推廣儒學。
[目的:加強專制集權。影響:加強了專制集權,儒學成為正統思想]
三、宋明理學
1、程朱理學
(1)「二程」(理學的開創者)指程頤、程顥,其主要觀點有:天理是萬物的本原,倫理道德就是天理,天理的核心是「仁」。
(2)朱熹(理學的集大成者)的主要觀點是:理氣論;存天理,滅人慾。
2、王陽明(守仁)的心學觀點是:理在心中(心即理也,心外無物);致良知(加強道德修養,克服人慾,恢復人原有的善良本性);知行合一(知和行都產生於心,要用良知來支配自己的行為實踐)
四、明清之際的儒學
1、李贄「離經叛道」(反正統,異端)觀點:反對「聖人」;認為人的物質生活就是天理。
2、明清之際三大思想家指:黃宗羲(著《明夷待訪錄》)、顧炎武(著《日知錄》、《天下郡國利病書》)、王夫之,三人思想的共同之處有:反對君主專制,提倡工商皆本,主張經世致用。顧炎武還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思想,王夫之在哲學方面成就突出。
[言論:黃—天下為主,君為客;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公其是非於學校。顧—人君之於天下,不能以獨治也……以天下之權,寄天下之人]
五、儒學的興衰歷程:見提綱

專題二 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
一、科技成就
1、四大發明出現及完成:造紙—甘肅西漢墓出土了紙,東漢有「蔡侯紙」;指南針—戰國名「司南」,宋時用於航海;火葯—唐宋時用於軍事;印刷—隋唐出現雕版印刷,《金剛經》是世界上迄今所知最早的有確切日期的印刷品,北宋畢升發明活字印刷。
2、四大發明對世界文明的影響:造紙、印刷—文化發展、思想解放(文藝復興、宗教改革),火葯—資產階級革命、資產階級政權,指南針—新船路、世界市場====總之,使世界進入資本主義時代。
二、漢字與書畫
1、漢字的起源和演變:甲骨文—小篆—隸書—楷書-行書(看書本識別各種字體),總趨勢由繁到簡。
2、中國書畫
(1)書法家:東晉王羲之(書聖,《蘭亭序》為「天下第一行書」),唐朝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擅長楷書)等。
(2)中國畫的分類: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元明清時期文人畫成就突出。
三、文學成就
(1)詩經:收錄了西周到春秋的三百多首詩,分風、雅、頌三部分,是現實主義的源頭、儒家經典。
(2)楚辭:屈原是代表人,《離騷》是代表作、浪漫主義源頭。(「風」「騷」並稱)
(3)漢賦:詞藻華麗,手法誇張,內容豐富,反映大一統景象。代表人物有司馬相如、張衡等。
(4)唐詩:社會繁榮、對外開放、科舉考試促進了唐詩的繁榮。代表人物有李、杜、白等。
(5)宋詞:有柳永、李清照等為代表的婉約派,蘇軾、辛棄疾等為代表的豪放派。
(6)元曲:包括元雜劇和散曲,代表人物有關漢卿、馬致遠。
(7)明清小說:商品經濟發展,市民階層擴大,出現了四大名著以及文言短篇小說《聊齋志異》和諷刺小說《儒林外史》等。
四、京劇的產生與發展:乾隆年間四大徽班進京,後來徽劇與漢調融合,形成京劇。

專題三 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
一、新思潮的萌發
1、林則徐開眼看世界:編譯近代中國第一部系統的世界地理志《海國圖志》,成為開眼看世界第一人。
2、魏源與《海國圖志》:在《四洲志》基礎上編成的、介紹西方歷史地理最詳實的專著,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引導人們關注世界,啟迪了人們的思想。
二、維新思想
1、康有為、梁啟超、嚴復學習西方,尋求變革的思想歷程
(1)康有為:出版《孔子改制考》和《新學偽經考》,藉助孔子宣傳變法,反對君主專制,主張君主立憲。其思想特點是把西方資產階級政治學說與中國儒家思想相結合。
(2)梁啟超:發表《變法通議》,主張興民權、設議院、變法圖存,反對因循守舊。
(3)嚴復:翻譯《天演論》,根據進化論宣傳變法。
2、維新變法思想在近代中國社會發展進程中的作用:推動了變法運動的進行,促進了思想解放。

三、新文化運動
1、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與主要內容:
(1)陳獨秀:創辦《新青年》,宣傳「民主科學」(德先生—democracy,賽先生—science);提倡新道德和新文學;發表《文學革命論》。
(2)蔡元培:任北大校長時實行「思想自由,兼容並包」的方針,使北大成為新文化運動的活動基地。(3)胡適:發表《文學改良芻議》,倡導白話文。
(4)魯迅:寫出《狂人日記》《孔乙己》,把反封建與白話文結合起來。
(5)李大釗:宣傳馬克思主義。
[言論:陳獨秀—主張尊孔,勢必立君,主張立君,勢必復辟……孔教與共和……存其一必廢其一]
2、新文化運動影響:思想解放,民眾覺醒,文化轉型,馬克思主義傳播。
四、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
1、五四運動前後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1)五四前:李大釗發表《庶民的勝利》和《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
(2)五四後:李大釗發表《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系統宣傳;與胡適的「問題與主義」之爭。
2、馬克思主義對中國歷史發展的重大意義:思想解放,工人運動,中共成立,新民主主義革命。

專題四 20世紀以來中國重大思想理論成果
一、孫中山的三民主義
1、舊三民主義
(1)基本內容:民族主義—「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即民族革命,用暴力手段推翻清政府;(核心)民權主義—「創立民國」,即通過政治革命,推翻專制,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
民生主義—「平均地權」,即社會革命,核定地價,革命後因社會進步所增地價歸國家所有,國民共享。
(2)歷史作用:指導了辛亥革命的進行,推翻了清政府,結束了君主專制,建立了中華民國。
2、新三民主義
(1)「新」的表現(與舊三民主義的不同):明確提出反帝目標;主張普遍平等的民權;解決農民土地問題(耕者有其田),節制資本等。
(2)歷史作用:成為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推動了國民革命的興起和北伐戰爭的勝利。
二、毛澤東思想
1、毛澤東的論著及思想主張
(1)關於工農武裝割據理論的論著有:《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井岡山的斗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關於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論著有:《新民主主義論》
(3)關於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論著有:《論人民民主專政》《論十大關系》《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
2、毛澤東思想的影響: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第一次飛躍,是對馬克思主義的繼承與發展,並成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利於民主革命的勝利,使中國取得了獨立,並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
三、鄧小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
1、內容:
方法一:按重大活動的順序來掌握,它包括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內容、十二大的內容、南方談話內容。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行改革開放。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最終實現共同富裕;判斷實踐的標準是「三個有利於」,即是否有利於發展生產力、是否有利於增強綜合國力、是否有利於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方法二:按「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核心問題來掌握。
什麼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怎樣建設社會主義?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行改革開放;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判斷實踐的標準是「三個有利於」:生產力、綜合國力、人民生活。
2、意義: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第二次飛躍,是對毛澤東思想的繼承與發展,並成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利於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使國家富強、人民富裕,中國走上了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注意與毛澤東思想的意義相比較;理論的意義包括兩方面:實踐活動及活動效果)

專題五 現代中國科技發展的主要成就
1、兩彈一星
(1)主要成就:1964年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美蘇英法);1970年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我國成為第五個發射衛星的國家(俄美法日)。
(2)獲「兩彈一星功勛」的有:鄧稼先、錢學森。
2、載人航天:2003年「神舟」五號飛船載著楊利偉升上太空,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2005年「神舟」六號飛船載著費俊龍、聶海勝升上太空。
3、雜交水稻: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雜交水稻,為中國和世界糧食增產做出重大貢獻。
[注意幾項重大成就出現的先後順序]

專題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發展
一、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1、普羅塔戈拉:古希臘智者學派的代表人物,認為「人是萬物的尺度」,肯定了人的價值。
2、蘇格拉底:美德即知識(強調道德的重要性),認識你自己。

二、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
1、義大利文藝復興的主要成就:但丁《神曲》,薄伽丘《十日談》(「人曲」),彼特拉克提出以「人的學問」代替「神的學問」,被稱為「人文主義之父」,著《歌集》。
2、馬丁·路德的核心主張:信仰得救(或:因信稱義)。
3、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時期人文主義的含義:肯定人的價值,追求人的本性,等。

三、啟蒙運動
1、啟蒙思想家的主要觀點
(1)孟德斯鳩:代表作《論法的精神》,反對專制,提倡天賦人權、三權分立(核心是權力的制衡)。
(2)伏爾泰:代表作《哲學通信》,反對專制,提倡天賦人權、自由平等。
(3)盧梭:代表作《社會契約論》,反對專制,提倡天賦人權,主張人民主權說、社會契約論。
(4)康德:倡導思想自由。
[附]重要言論:孟德斯鳩—要防止濫用權力,就必須以權力制約權力;一切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濫用權力。伏爾泰—我不同意你說的每一個字,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盧梭—人生而自由,但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民眾有權以暴力推翻暴政。康德—人不是他人的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
2、啟蒙運動對人文主義思想的發展:維護人的權利。
3、啟蒙運動的社會影響:促進了思想解放,影響了法國大革命、美國獨立戰爭和聯邦政府的建立、中國的維新運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運動。

專題七 近代以來科學技術的輝煌
一、經典力學
1、伽利略、牛頓對經典力學的建立所作的貢獻
(1)伽利略:通過實驗,發現了自由落體定律,開創了以實驗為根據並有嚴密邏輯體系的近代科學,為後來經典力學的創立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2)牛頓:提出物體運動三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經典力學體系形成。
2、經典力學在近代自然科學理論發展中的歷史地位:對自然界的力學現象做出了系統、合理的說明,完成人類對自然界認識史上的第一次理論大綜合。科學擺脫神學的束縛,近代科學進入全面繁榮時代。
二、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
(1)主要觀點:生物是由低級向高級不斷進化的,進化的規則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2)意義:促進了生物學的發展;打擊了神創說,促進了思想解放;「適者生存」成為殖民擴張的借口,也推動了中國維新運動的開展。
三、蒸汽機的發明和電氣技術的應用
1、蒸汽機的發明和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電氣技術的應用
(1)蒸汽機的發明:18世紀60年代英國人瓦特改良了蒸汽機(富爾頓汽船、史蒂芬孫火車)。
(2)電氣技術的應用:英國科學家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現象,德國西門子發明發電機,格拉姆發明電動機,愛迪生發明了許多家用電器;人類進入「電氣時代」。
2、科學技術進步對社會發展的作用:①促進了生產力發展和人類社會的進步;②資產階級確立了對世界的統治;③社會生活(如:衣食住行娛)發生變化,世界各地的聯系更加密切。
三、相對論與量子論(宏觀世界與微觀世界的運動)
1、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及其意義
(1)內容:狹義相對論認為,時間與空間隨著物質運動的速度變化而變化;廣義相對論認為,物質存在的現實空間是彎曲的。
(2)意義:提示了時間與空間的本質,繼承和發展了牛頓力學,是物理學的一場革命。
2、量子論的提出與發展
(1)提出:德國普朗克。
(2)發展:愛因斯坦用量子論解釋光電效應;後來量子力學建立。
四、現代信息技術
1、電子計算機與網路技術的發明和發展
(1)電子計算機:1946年美國研製出第一台電子計算機,電子計算機的發展經歷了電子管、晶體管、集成電路、大規模集成電路四個階段。
(2)網路技術:20世紀60年代美國出現互聯網(網際網路),90年代發展為全球信息網。
2、現代信息技術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引起了人類生產、生活和學習的革命,使人類進入信息時代和知識經濟時代;但易於引發垃圾信息泛濫,網路犯罪出現,青少年沉迷網路等不利影響。

專題八 19世紀以來的文學藝術
一、文學的主要成就
1、19世紀的文學
(1)浪漫主義文學:強調個人情感。代表作有:法國雨果的《巴黎聖母院》等。
(2)現實主義文學:反映社會現實。代表作有:法國巴爾扎克《人間喜劇》(社會網路全書),列夫·托爾斯泰(俄國革命的鏡子)《安娜·卡列尼娜》等。
2、20世紀文學
(1)西方文學:法國羅曼·羅蘭《約翰·克里斯托夫》,美國海明威《老人與海》等。
(2)蘇聯文學:「無產階級藝術最偉大的代表者」高爾基所著的《母親》是「一本非常及時的書」。
二、有代表性的美術作品
(1)浪漫主義:法國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導人民》,反映了1830年法國的七月革命。
(2)現實主義:俄國列賓《伏爾加河上的纖夫》
(3)印象主義:法國莫奈《日出·印象》,荷蘭「撲向太陽的畫家」梵谷是「現代繪畫之父」,繪有《向日葵》。
(4)現代主義:西班牙畫家畢加索《格爾尼卡》反映了法西斯德國對西班牙的侵略。
三、影視藝術的產生與發展
1、電影的出現:19世紀末法國盧米埃爾兄弟發明。
2、電視的發明與發展:20世紀20年代電視在英國出現;後來出現彩色電視機和衛星傳播節目。
3、影視藝術對社會生活的影響: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乃至世界的政治、經濟、文化等。

⑩ 高中歷史必修三知識點總結

【基礎解讀】
一 、「百家爭鳴」局面出現的原因及評價
1、原因:
(1)春秋戰國時期,中國社會發生重大變革。社會地位較低的士,受到各諸侯國統治者的重用。他們代表本階層或政治派別的利益和要求,提出自己的主張。
(2)政治和經濟大變動,導致教育和學術領域也發生變化。社會上形成一些以傳播文化、發展學術為宗旨的學者和思想流派。這些學者和思想流派,被稱為「諸子百家」。
(3)學派之間的互相詰難、批駁,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同時,各家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國的傳統文化體系。
2、評價:
「百家爭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是中國學術文化、思想道德發展史上的重要階段,奠定了中國思想文化發展的基礎。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源頭。
二、孔子和早期儒學
1、孔子生平: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魯國人,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理論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後人尊稱「至聖」。
2、早期儒學:
(1)孔子創立儒家學派。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他認為仁就是愛人,人與人之間要互相愛護,融洽相處;要做到待人寬容,「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強調統治者要以德治民,愛惜民力,取信於民,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孔子首創私人講學,主張「有教無類」,打破了貴族壟斷文化教育的局面。
(2)孟子和荀子是儒家學派的兩位重要代表人物。孟子發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張實行「仁政」,進一步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思想。在倫理觀上,孟子主張「性本善」。
荀子也主張統治者施政用「仁義」和「王道」,以德服人,並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的著名論斷。
(3)孟子、荀子對儒家思想加以總結和改造,又吸收了一些其他學派的積極合理成分,使儒學體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適應社會的需要。
三、道家和法家
1、道家:
(1)老子,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認為世界萬物的本原是「道」。他強調一切要順應自然,提倡清靜無為、知足寡慾。他指出社會動盪的根源,在於人們的行為違背了自然,提出「無為而治」的政治主張。
(2)莊子,繼承和發展了老子的學說。
2、法家:
法家學派的集大成者是戰國末期的韓非子。主張君主要以法治國,利用權術駕馭大臣,以絕對的權威來震懾臣民,提出了系統的法治理論。法家把君主的權力提高到極點,迎合了建立大一統專制國家的歷史發展趨勢。

第2課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基礎解讀】

一、 從「無為」到「有為」
(1)原因:秦末戰火頻繁,社會經濟破壞嚴重。
(2)目的:為了恢復生產和安定人心,統治者吸取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採取與民休息的政策。
(3)措施:減輕田租、赦免自賣為奴婢者為庶人、讓大量士兵回家,授予田宅,並免除一定的賦稅和徭役等。
(4)結果:經過六十多年的休養生息,漢朝的經濟實力逐漸恢復和增強,人民生活安定,社會繁榮,國力日盛。
(5)漢初面臨的社會問題:
內:諸侯國的勢力日益膨脹,土地兼並嚴重,割據局面正在形成。
外:匈奴為患,邊關危機,威脅著西漢的穩定。
(6)為了加強中央集權,適應國家統一形勢的發展需要,積極有為的政治思想成為時代的需要。
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1、董仲舒其人:
漢代儒家的代表人物。他把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陰陽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形成了新的儒學體系。漢武帝在位期間,董仲舒曾三次參加對策,闡發他的儒學思想。
2、董仲舒的思想主張:
(1)為適應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統」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提出不在儒家六經范圍之內的各家學術都應罷黜。
(2)為了加強君權,董仲舒宣揚「君權神授」。他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應」學說。

閱讀全文

與中國古代的發明和發現必修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科學院無形資產管理辦法 瀏覽:67
注冊資本金認繳期限 瀏覽:828
申請商標到哪個部門 瀏覽:762
購買無形資產的相關稅費可以抵扣嗎 瀏覽:982
商標注冊被騙怎麼辦 瀏覽:160
朗太書體版權 瀏覽:268
大學無形資產管理制度 瀏覽:680
馬鞍山向山鎮黨委書記 瀏覽:934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