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國家怎樣創造了歷史

國家怎樣創造了歷史

發布時間:2021-12-15 13:58:20

Ⅰ 怎樣理解人類社會創造了歷史

摘 要:「歷史的終結」是對現實的社會歷史依照資本的固有邏輯和文化邏輯做出的主觀設定,超越資本主義的歷史限度,迫切需要從馬克思人類解放理論中獲取靈感。馬克思通過對市民社會的研究,得出了市民社會必然被克服的邏輯結論。而克服市民社會的過程也就是超越政治解放走向人類解放的過程。作為發展過程的「兩次飛躍」,政治解放與人類解放在典型意義上使得全部歷史被合乎邏輯地分成前資本主義、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這三個階段與馬克思提出的社會發展的「三大形態」——人的依賴性社會、物的依賴性社會以及個人全面發展的社會具有內在關聯。三大形態理論著眼於人的發展狀況與解放程度,決定了人類解放理論同時還兼有社會形態的意義,人類解放的進程與社會形態的嬗變實際是同一個過程。在社會主義自我完善的歷史定位中,中華民族在實踐與理論的雙重探索中尋求人類解放的一種方式,將為人類社會形態的巨大變遷創造一種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經驗。 關鍵詞:市民社會 政治解放 人類解放 社會形態 18世紀啟蒙思想開啟的「現代性方案」,在特定的意義上也可以看作解放的一種方式,但由於資本主義理性自身的歷史規定性以及資產階級狹隘的階級本性,決定了這種文化視野中的解放的歷史限度和歷史局限。世界歷史進程中的全球化並沒有因為地域性的個人為經驗上普遍的個人所代替而突破了這種歷史限度和歷史局限,所謂西方的價值觀念和體制具有普遍性的意義,除了建立在這種普遍性上的社會之外,好像再也沒有需要演進的更高級社會形式的「歷史的終結」,僅僅是意識形態上的階級狹隘性的表現,是對現實的社會歷史依照資本的固有邏輯和文化邏輯做出的主觀設定。反思當今人類的生存困境以及技術理性的泛濫造成的日益嚴重的人性異化現象,徹底地消除「平等地剝削勞動力,是資本的首要的人權」①這一定律,必須進一步開掘馬克思人類解放的思想。在馬克思多維度、多層次的學說體系中,人類解放韻思想無疑是具有統攝意義的核心思想。作為馬克思一生的理論主題,它同樣貫穿於馬克思的社會形態理論之中,人類解放的進程與社會形態的嬗變具有內在的邏輯一致性。超越資本主義的歷史限度,迫切需要從馬克思人類解放理論中獲取靈感。 ①《資本論》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38頁。 一、市民社會:構建人類解放理論的邏輯起點 事實上,從人類解放理論的敘事框架來解讀社會形態理論,可以發現二者有著深刻的同一性。把握這種同一性,無論對於人類解放理論還是社會形態理論,都是一種理解上的深化和意義上的提升。同一性視角在這里是不可或缺的方法論原則。但這一內在邏輯的建立,必須從一個更基本的邏輯起點開始,這就是市民社會①理論。 在馬克思思想的形成時期,有一個從黑格爾唯心主義向歷史唯物主義轉變的過程。這個過程的主要標志,就是通過批判黑格爾的國家理論,研究政治國家與市民社會的關系,得出了與黑格爾相反的結論——不是政治國家決定市民社會,而是市民社會決定政治國家。這一結論的集中表述,便構成了《論猶太人問題》和《<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兩篇文章的主要思想。在這兩篇文章里,馬克思已經勾勒出了關於社會主義革命和無產階級歷史使命偉大學說的初步輪廓。這表明,馬克思通過對黑格爾基於歷史事實和現實生活的顛倒,不僅從一個唯心主義者轉變成唯物主義者,而且從一個新的視角——市民社會,找到了理解社會歷史的鑰匙。 對此,恩格斯做過這樣的評論:「馬克思從黑格爾的法哲學出發,得出這樣一種見解:要獲得理解人類歷史發展過程的鎖鑰,不應當到被黑格爾描繪成『大廈之頂』的國家中去尋找,而應當到黑格爾所那樣蔑視的『市民社會』中去尋找。但關於市民社會的科學,也就是政治經濟學。」②最後這句話固然使人想起馬克思自己的那旬名言——「對市民社會的解剖應該到政治經濟學中去尋求」,③但更為重要的是,我們從這里可以得出一個不容忽視的結論:馬克思一生大部分時間所從事的政治經濟學研究,實際上是在解剖市民社會。於是,對恩格斯的這一表述就需要作這樣的理解:市民社會理論在馬克思的學說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它甚至構成了馬克思全部學說的理論基石和邏輯起點。 黑格爾第一次在與政治國家相對應的意義上來使用市民社會這一概念,他把市民社會與政治國家相區別,認為市民社會是個人私利的戰場,它代表特殊性,而政治國家則是公共利益的領域,它代表普遍性。馬克思直接上承黑格爾接受了這一術語。除了在與黑格爾相同的意義上使用這一概念之外,在其後期的使用過程中,馬克思還賦予它新的含義。這就使得學術界對它的理解出現分歧。 馬克思確實在很多場合在「生產關系的總和」或「社會的經濟結構」等意義上使用市民社會這一概念,但這並不表明它們就是同一個概念。實際上,馬克思這樣使用僅僅是因為它們之間存在著某種邏輯上的關聯。這種邏輯上的關聯馬克思曾作過這樣的表述:「我的研究得出這樣一個結果:法的關系正像國家的形式一樣,既不能從它們本身來理解,也不能從所謂人類精神的一般發展來理解,相反,它們根源於物質的生活關系,這種物質的生活關系的總和,黑格爾按照十八世紀的英國人和法國人的先例,稱之為『市民社會』,而對市民社會的解剖應該到政治經濟學中去尋求。……我所得到的、並且一經得到就用於指導我的研究工作的總的結果,可以簡要地表述如下:人們在自己生活的社會生產中發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們的意志為轉移的關系,即同他們的物質生產力的一定發展階段相適合的生產關系。這些生產關系的總和構成社會的經濟結構,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層建築豎立其上並有一定的社會意識形式與之相適應的現實基礎。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④ ①關於馬克思市民社會內涵的理解,可參見俞可平:《馬克思的市民社會理論及其歷史地位》,《中國社會科學》1993年第4期。 ②《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409頁。 ③《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8頁。 ④《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第8頁。 這就是說,市民社會作為與政治國家相對應的領域,它所代表的是特殊的私人利益。私人利益關系的核心無非是由物質生產關系的總和即社會的經濟基礎所決定的物質利益關系。於是,生產關系的總和或社會的經濟基礎便構成了市民社會的實質性內容。在這種實質性的意義上來使用市民社會概念,既抓住了問題的關鍵,又獲得了某種修辭效果,是一種十分常見的行文技巧,並不能構成市民社會與經濟基礎完全等同的邏輯依據。事實上,二者之間存在著區別,在馬克思的著作中並不是沒有體現的。馬克思在很多場合明確指出市民社會包括社會組織、社會制度、私人生活等。他說,市民社會「這一名稱始終標志著直接從生產和交往中發展起來的社會組織」。①他又說:「在生產、交換和消費發展的一定階段上,就會有一定的社會制度、一定的家庭、等級或階級組織,一句話,就會有一定的市民社會。」② 問題之二,市民社會是否就是指資產階級社會?這一說法同樣有其不確切性。事實上,中譯本的「市民社會」和「資產階級社會」在馬克思的德文原著中是同一個詞,都是「burgerliche Gesellschaft」,即使在馬克思親自校訂的英文譯本中,「burgerliche Gesellschaft」一詞也常常被譯為「bourgeois Society」(即「資產階級社會」)。但是,這些事實對於證明市民社會就是資產階級社會這一結論並不充分。因為在馬克思的文本中,我們還可以找到一些相反的證據來否證這一結論。例如,馬克思在自己用英文發表的著作《法蘭西內戰》中,分別使用了「civil society」(市民社會)和「bourgeois society」(資產階級社會)兩種表述來表達德文中的「burgerliche Gesellschaft」這一概念。此外,在馬克思《資本論》的英文版中,也出現了「civil society」和「bourgeois society」兩種表達。這表明,馬克思除了在特定的「資產階級社會」意義上使用burgerliche Gesellschaft這一概念之外,還在一般的「市民社會」意義上使用它。這就說明,在馬克思的思想中,並沒有把「市民社會」與「資產階級社會」完全等同起來。 把「市民社會」與「資產階級社會」完全等同起來的理解方式,還有一個無法克服的困難,這就是邏輯上的不一致性。因為以這種理解方式為前提,必然得出這樣的結論:市民社會只存在於資本主義社會,其他社會都是不存在的。這一結論明顯違背馬克思的原意。馬克思在其一生的著作中,曾多次使用市民社會概念來指稱前資本主義的中世紀,只不過在前面加上了一些修飾語,形成諸如「舊的市民社會」、「中世紀的市民社會」、「先前的市民社會」等。例如,馬克思說過這樣的話:「舊的市民社會直接地具有政治性質,就是說,市民生活的要素,如財產、家庭、勞動方式,已經以領主權、等級和同業公會的形式升為國家生活的要素。」③ 在馬克思的著作中,盡管市民社會與資產階級社會採取了相同的表達形式,但它們所指稱的對象是有區別的。市民社會固然包含了資產階級社會但不單指資產階級社會,它還包括了非資產階級社會。因為市民社會這一概念是與政治國家相對應的,市民社會與政治國家之間是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的矛盾關系,它們中任何一方的存在都要以對方的存在為前提。於是,一個合乎邏輯的結論就擺在了我們面前:只要有政治國家存在,就必然有一個與之對應的市民社會存在。這個市民社會當然不一定就是資產階級社會,它還可以是別的社會,如封建社會等前資本主義社會。馬克思的「舊的市民社會」、「中世紀的市民社會」等概念指的就是這樣的社會。

Ⅱ 關於國家的創建

國家不是一兩個世紀創建的,還有不同的史學觀也有不同的看法,樓主的提問不算太嚴謹

Ⅲ 各個國家的國歌在創作時有著怎樣的歷史

迄今為止,全世界一共有195個國家和38個地區,這也就意味著,各國的國歌高達近200首。每個國家的歷史不同,國歌情況自然也大不相同。

《天佑女王》

Ⅳ 如何建立自己的國家

歷史及其由其發展得來完整的哲學體系告訴我們,一個強大國家的建立一則依靠完善健全的國家社會制度、國家政治制度、國家軍事制度。中國現階段的強大確實有其軍事實力強大的原因,其軍事實力強大的基礎又在於其擁有一支能作戰、敢作戰的部隊。軍事與政治經濟不同,軍事是泯滅人性的,軍事旨在破壞和毀滅。中國軍隊領導者和其慣常作風的偉大之處在於其極大限度地減小了士兵對於死亡的恐懼,中國的各級指導員們竟然在那樣的領導之下意圖建立一支理論化作戰的部隊,這正是中國人由來已久的偉大之處,可以讓士兵泯滅人性的為其去戰斗。其實各國都有做這樣的宣傳,只是中國政府的指導員使其真正變成了一種理論。保家衛國時如此,對內三大戰役屠滅近150萬同胞時也是如此。沒有哪個國家的內部戰斗會死亡如此之多的人。總而言之,中國人憑著這樣的軍隊戰勝了美國佬。現階段中國還是強大的。
繼續上面的討論,建立強大的國家一則需要形象的制度結構一類的東西,二則需要國家的主體——國民具有人類歷史上最為優秀的共同意識價值形態。前者失敗的例子以中國古代為例,可以列舉唐朝/宋朝。為什麼特意講這兩個例子呢,我認為因為他們是有東西可講的。唐朝一是當時世上最強大的國家,而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時期之一。而宋朝所達到的經濟文化科技高度也可以說是歷史上最高的時期。
完全做到了我上述兩點的現今發展到現在的人類社會我只看到了一個,那就是美國。首先在制度上,三權分立實在是一個天才的創造。孟德斯鳩解決了無數仁人志士,無數有見識之人難以解決的問題,他足以被此類人頂禮膜拜,若政治體制可以轉化為財富的話,孟德斯鳩當為第一富有的人。這樣的政治軍事、司法、立法三權分立的制度實在是符合有私心、有人性的人類的第一等的制度。再講美國人的思想狀態,他們做所有事都可用一句「for the freedom」了事,自由的思想狀態深入每個人的內心,做貿易自由,做科學研究自由,行政辦事自由,總之做什麼事都是由自由出發做價值判斷,若有人做事不是本著自由,立刻被斥為不講人權,個人是很欣賞這種節操的。

Ⅳ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是誰創立的

樓上有誤
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由禹在公元前2070年左右建建立,公元前1600年為商所滅。

Ⅵ 國家歷史的詳細介紹(一)

該刊物的發刊詞:我們一起來書寫歷史。
中國有著悠久的書寫歷史的傳統。或許是從結繩記事開始的第一個繩結,或許是制陶刻符時有意留下的一個劃痕,又或者是岩壁上隨意塗抹的圖畫。總之,歷史開始了,就不會停下。我們的祖先,嘗試記錄下他們的每一個腳印。
我們也有著偉大的寫史傳統和偉大的史家。「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歷代的「良史」們,以筆墨和鮮血維護著歷史的尊嚴。
然而,數千年以降,中國有官史而無民史,有史官而少有史家。即以司馬遷之偉大,其主旨也僅是「稽其成敗興壞之理」,「居今之世,治古之道,所以自鏡也」。傳之後世,史書更淪為「紹百王之正統」之用。
百年之前,梁啟超始指出,所謂中國歷代各史,「不過為一代之主作譜牒」。從舊綱常中猛醒的人們發現,中國需要的是民史,而非官史,「史者,民之史也,而非君與臣與學人詞客所能專也」。
專制者將寫史之筆牢牢地握在了自己手裡,在那個時代,如席勒所說,寫歷史的不是神靈,而是權力受限制的人們。於是歷史便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充斥著遺漏、掩飾、遮蔽、避諱與歪曲。而在歷史迷宮中尋找來時的道路與去往的方向,就成了當代寫史者的天賦責任。
事實上,人民本來就是歷史的創造者,也天然是歷史的書寫者。我們每個人都是歷史的親歷者和見證者,那麼,讓我們一起來書寫歷史,記錄你所知道的,發掘你想知道的。
歷史,是我們國家、社會乃至整個人類的集體經驗,這種集體經驗的保存,就是真正的公共事務。從這個意義上講,書寫與知道歷史,就是一種公民權利。
因此,這是一個「公民寫史」的時代,它給了我們每個人一支筆,以打破幾千年來被官史和史官壟斷的歷史書寫權和解釋權。
古往今來,為了保存歷史的本真,人們還一直嘗試用更堅固的東西來記錄歷史,但這也是徒勞,再堅固的物體,同樣敵不過時間的流逝,何況還有帝王的「焚書坑儒」。
於是,歷史不再寄希望於堅固的物體,而在於更廣泛的傳播,知道真相的人越多,歷史被保存下來的希望就越大。從竹簡、紙張到影像、數字媒體,這些承載著歷史的記憶材料不再追尋本身的堅固,而在於記錄的便捷和傳播的廣泛。
是社會的進步賦予了公民寫史的可能,而記錄和傳播技術的演進,則給了每個人書寫歷史的手段。在這個時代,權力或知識的壟斷者不再是歷史的壟斷者。
我們不僅有筆和紙,我們還有相機、攝像機、電腦、網路社區、博客……我們既可以記錄現在或還原過去,也可以通過追記家世修繕家譜來接續失落的傳統。我們定義的歷史,是任何已經發生而不應忘記的事情。我們寫就的歷史,未必是宏大敘事,但點點滴滴的事實,將會匯成最本真的大歷史。
因此,讓我們一起來書寫歷史。
本刊同人
2007年9月

Ⅶ 國家是怎麼產生的國家的產生有什麼意義

國家不是從來就有的。在國家出現之前,人類社會處於原始社會狀態。恩格斯指出國家的出現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人類社會始終存在著兩種生產,即物質資料的生產(衣、食、住及生產工具的生產)和人類自身的生產(人種的繁衍及婚姻家庭形式的發展)。社會制度受這兩種生產的制約。在物質資料生產水平低下時,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氏族制度,成為國家產生以前對社會進行管理的基本社會制度。隨著物質資料生產的發展,人們在物質資料生產過程中結成的生產關系逐漸代替了血緣關系,使社會結構發生了根本變化。新的社會制度取代了由血緣關系決定的氏族制度,這就是具有公共權力的國家制度。恩格斯曾強調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指出原始社會制度瓦解是個逐漸的過程,物質資料生產的發展,家庭私有制的出現和奴隸階級的形成是國家產生的前提。在原始社會,生產發展到社會第一次大分工(農業與畜牧業的分離)時,就已經有奴隸出現,而在第二次社會大分工(農業與手工業分離)時,奴隸已成為農業、手工業的主要勞動力。這時國家尚未出現,只有階級形成後,當兩個對立的階級的矛盾達到不可調和時才出現了國家。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是經濟上占統治地位的階級 「獲得了鎮壓和剝削被壓迫階級的新手段」。這是馬克思主義同一切小資產階級和資產階級思想家關於國家起源理論的基本分歧點。

在馬克思主義國家起源理論提出的前後,一些不同時代的思想家,根據本階級的利益和當時的歷史條件提出了各種各樣的國家起源理論。最有代表性的有神權論、暴力論和契約論。神權論認為,國家是根據神的意志建立的,國家的權力來源於神(天、上帝)。這種理論在東西方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都佔有重要地位。中國古代社會,普遍信奉「天道」,說國家的權力來自「天命」,把帝王稱為天子。在歐洲中世紀,基督教的勢力支配了整個思想界,普遍宣揚「一切權力來自神」、「除上帝外,別無權力」的觀點。集神權思想大成的歐洲中世紀經院哲學家托馬斯·阿奎那是其代表。神權論從16世紀開始衰落,但至今在一些國家仍有影響。暴力論認為,國家起源於掠奪和征服,強調暴力是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政治上的奴役先於經濟發展的過程,國家的產生不是社會內部發展的結果。德國哲學家E.K.杜林、奧地利社會學家L.龔普洛維奇和德國理論家K.考茨基都是暴力論者。契約論是資產階級革命時期最有影響的學說,它把國家的產生說成人們訂立契約並共同遵守的結果。16~18世紀許多資產階級思想家都用契約論說明國家的起源和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關系。英國的T.霍布斯、J.洛克,法國的J.-J.盧梭都是契約論的代表。契約論對資產階級革命和資產階級國家的建立都產生過重要影響。

國家的發展與消亡

國家作為社會政治現象,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而發展變化。人類進入階級社會後經歷了幾個不同的發展階段,國家的發展也表現為幾種歷史類型的更替。國家歷史類型的變革,同社會形態的變革規律是一致的。馬克思主義分析社會發展過程時指出: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沖突是社會變革的經濟基礎,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性質的規律是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階級關系的變化,必然出現社會的變革,使國家政權從一個階級手中轉到另一個階級手中,舊的國家類型被新的國家類型所代替。社會革命是剝削階級類型國家變革的一般途徑。國家歷史類型的更替過程也是社會的進步與發展的過程。封建制國家代替奴隸制國家,資產階級國家代替封建制國家,社會主義國家代替資產階級國家,是不依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國家作為人類社會的歷史現象,最終必然會消亡。階級的消滅是國家消失的必要前提,只有消滅剝削階級,消滅一切階級和階級差別,徹底鏟除階級產生和存在的根源,國家才會消亡。只有到了共產主義的高級階段才具備這樣的條件。那時,生產力高度發展,物質財富極大豐富,階級差別消失,分配領域實行「按需分配」,對人的統治將被對物的管理和對生產過程的領導所代替,到那時國家便自行消亡了。國家的消亡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它不是什麼人發布命令的結果,而是國家在充分發揮自己的職能後的必然歸宿。處於初級發展階段的社會主義社會,國家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應當充分運用社會主義國家政權的力量,組織經濟建設,逐步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會主義社會。這個過程就是為將來國家的消亡,為實現共產主義的社會制度創造條件。

Ⅷ 一個國家假如沒有歷史會怎樣

樓主的意思是說如果一個國家的人民不注重保護他們的歷史、不注重保護源於歷史的文明,甚至說「背叛了他們的歷史」,會產生什麼不好的影響嗎?

我認為,一個國家的歷史會形成一個民族得以發展和衍生的堅實的基礎,糟粕與精華並存,新的創造包含於舊的繼承之中,周而復始,使得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的氣息愈有精神力的醇厚與創造力的清新,所以一個國家不能拋棄或背叛它的歷史,換言之,一個的確是有歷史的國家不能「沒有」歷史。

如果一個國家沒有了歷史,
對於學生來說,他們可以少背少記好多東西
對於外來文明來說,這樣的國家是一個大市場,野火燒盡的精神之地可以滋生任何種類的野草或者作物,這象徵著文化殖民的巨大利益。
對於這個民族來說,隨意了,沒什麼所謂了,既然已經「沒有了」歷史,自我的創造缺乏厚實的土壤提供養分,那麼接受一種新的文明,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也是理所當然的。
這是我自己的的一點看法,純原創的啊,嘿嘿……

Ⅸ 我國是一個( )國家,創造了( )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

我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年文明的 )國家,創造了(古往今來 )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

Ⅹ 中國歷史性創造

鄭國渠
鄭國渠是以涇水為水源,灌溉渭水北面農田的水利工程。《史記·河渠書》、《漢書·溝洫志》都說,它的渠首工程,東起中山,西到瓠[hù胡]口。中山、瓠口後來分別稱為仲山、谷口,都在涇縣西北,隔著涇水,東西向望。它是一座有壩引水工程,1985年到1986年,考古工作者秦建明等,對鄭國渠渠首工程進行實地調查,經勘測和鑽探,發現了當年攔截涇水的大壩殘余。它東起距涇水東岸1800米名叫尖嘴的高坡,西迄涇水西岸100多米王里灣村南邊的山頭,全長2300多米。其中河床上的350米,早被洪水沖毀,已經無跡可尋,而其他殘存部分,歷歷可見。經測定,這些殘部,底寬尚有100多米,頂寬1—20米不等,殘高六米。可以想見,當年這一工程是非常宏偉的。
關於鄭國渠的渠道,《史記》、《漢書》都記得十分簡略,《水經注·沮水注》比較詳細一些。根據古書記載和今人實地考查,大體說,它位於北山南麓,在涇陽、三原、富平、蒲城、白水等縣二級階地的最高位置上,由西向東,比降為0.64/00,沿線與冶峪、清峪、濁峪、沮漆(今石川河)等水相交。將乾渠布置在平原北緣較高的位置上,便於穿鑿支渠南下,灌溉南面的大片農田。可見當時的設計是比較合理的,測量的水平也已很高了。不過涇水是著名的多沙河流,古代有「涇水一石,其泥數斗」的說法,當代實測,為171公斤/立方米,鄭國渠以多沙的涇水為水源,這樣的比降又嫌偏小。比降小,流速慢,泥沙容易沉積,渠道易被堵塞。
渠建成後,經濟、政治效益顯著,《史記》、《漢書》都說:「渠就,用注填閼(淤)之水,溉舄[xì戲]鹵之地四萬余頃,收皆畝一鍾,於是關中為沃野,無凶年,秦以富強,卒並諸侯,因名曰鄭國渠。」一鍾為六石四斗,比當時黃河中游一般畝產一石半,要高許多倍。
富平鄭國渠遺址:流經富平的鄭國渠,全長約150公里,可灌溉18萬余公頃。其引水口至乾渠段,修有寬15~20米,高3~5米,長達6公里的引水渠堤。現存鄭國渠口、鄭國渠古道和鄭國渠攔河壩,附近有秦以後歷代重修、增修的渠首、幹道遺址,並有大量的碑石遺存。鄭國渠修成後,灌溉面積達280萬畝,是我國古代最大的一條灌溉渠道,使秦國從經濟上完成了統一中國的戰爭准備。鄭國渠首遺址,目前發現有三個南北排列的暗洞,即鄭國渠引涇進水口。每個暗洞寬3米,深2米,南邊洞口外還有白灰砌石的明顯痕跡。地面上開始出現由西北向東南斜行一字排列的七個大土坑,土坑之間原有地下乾渠相通,故稱「井渠」。鄭國渠工程之浩大、設計之合理、技術之先進、實效之顯著,在我國古代水利史上是少有的,也是世界水利史上所少有的。
http://bk..com/view/113186.htm

白渠 白渠,中國陝西關中地區古代著名水利工程。
白渠開鑿於西漢武帝太始二年(前95年),由於是趙中大夫白公的建議,故而得名白渠,也常與原有的鄭國渠合稱鄭白渠。
白渠西起自池陽谷口鄭國渠南岸(水經註:「水出鄭渠南」),引出涇河水流向東南,經池陽、櫟陽向東到下邦後折向南注入渭河,全長二百里,受益農田四千五百餘頃。由於涇河含有較多泥沙,白渠也為關中平原農田帶來了肥沃的沉積土壤。時人贊曰:「涇水一石,其泥數斗。且溉且糞,長我禾黍。衣食京師,億萬之口。」http://bk..com/view/84526.htm
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位於陝西省西安市以東30公里的驪山北麓(另兩資料分別為:秦始皇陵位於臨潼以東5千米處的下河村。秦始皇陵位於西安市以東35公里的臨潼區境內,),它南依驪山的層戀疊嶂之中,山林蔥郁;北臨逶迤曲轉、似銀蛇橫卧的渭水之濱。高大的封冢在巍巍峰巒環抱之中與驪山渾然一體,景色優美,環境獨秀。陵墓規模宏大,氣勢雄偉。陵園總面積為56.25平方公里。陵上封土原高約115米,現仍高達76米,陵園內有內外兩重城垣,內城周長3840米,外城周長6210米。內外城廓有高約8—10米的城牆,今尚殘留遺址。墓葬區在南,寢殿和便殿建築群在北。
據史書記載,秦始皇嬴政即位的次年即開始修陵園。到公元前208年完工,歷時39年。(另兩資料:一、他在位37年,而為其修建陵墓的時間就長達36年;二、秦始皇陵於秦始皇即位起開工修建,前後歷時38年之久)。當時的丞相李斯為陵墓的設計者,由大將軍章邯監工。共徵集了72萬人力,動用修陵人數最多時近於80萬,幾乎相當於修建胡夫金字塔人數的8倍。
秦始皇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陵園。其巨大的規模、豐富的陪葬物居歷代帝王陵之首,是最大的皇帝陵。陵園按照秦始皇死後照樣享受榮華富貴的原則,仿照秦國都城咸陽的布局建造,大體呈回字形,陵墓周圍築有內外兩重城垣,陵園內城垣周長3870米,外城垣周長6210米,陵區內目前探明的大型地面建築為寢殿、便殿、園寺吏舍等遺址。據史載,秦始皇陵陵區分陵園區和從葬區兩部分。陵園佔地近8平方公里, 建外、內城兩重,封土呈四方錐形。秦始皇陵的封土形成了三級階梯,狀呈覆斗,底部近似方型,底面積約25萬平方米,高115米,但由於經歷兩千多年的風雨侵蝕和人為破壞,現封土底面積約為12萬平方米,高度為87米(另一資料:陵園初高120米,「高大若山」,後經風化侵蝕及人為破壞,降低了40多米)。整座陵區總面積為56.25平方公里。建築材料是從湖北、四川等地運來的。為了防止河流沖刷陵墓,秦始皇還下令將南北向的水流改成東西向。
陵園的南部有一個土冢,高43米。築有內外兩道夯土城牆。內城周長3890米,外城周長6249米,分別象徵皇城和宮城。在內城和外城之間,考古工作者發現了葬馬坑、陶俑坑、珍禽異獸坑,以及陵外的人殉坑、馬廄坑、刑徒坑和修陵人員的墓室。已發現的墓坑有400多座。
秦始皇陵的冢高55.05米,周長2000米。經調查發現,整個墓地佔地面積為22萬平方米,內有大規模的宮殿樓閣建築。陵寢的形制分為內外兩城。內城為周長2525.4米的方形,外城周長6264米。秦始皇陵的規模之大遠非埃及金字塔所能比。
古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上王陵,中國秦始皇陵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皇陵。
《史記》記載:「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異怪徙藏滿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考古發現地宮面積約18萬平方米,中心點的深度約30米。陵園以封土堆為中心,四周陪葬分布眾多,內涵豐富、規模空前,除聞名遐邇的兵馬俑陪葬坑、銅車馬坑之外 ,又新發現了大型石質鎧甲坑、百戲俑坑、文官俑坑以及陪葬墓等600餘處,數十年來秦陵考古工作中出土的文物多達10萬余件。在陵園里設立有多處文物展台,展示了秦陵近20年來出土的部分文物;布置有水道展區,重現當年陵園內科學周密的排水設施;相信隨著考古工作的進展,肯定還會有更大的意想不到的發現。
秦始皇陵共發現10座城門,南北城門與內垣南門在同一中軸線上。墳丘的北邊是陵園的中心部分,東西北三面有墓道通向墓室,東西兩側還並列著4座建築遺存,有專家認為是寢殿建築的一部分。秦始皇陵集中體現了「事死如事生」的禮制,規模宏大,氣勢雄偉,結構舒特。
陵墓地宮中心是安放秦始皇棺槨的地方,陵墓四周有陪葬坑和墓葬400多個,范圍廣及56.25平方公里。主要陪葬坑有銅車、馬坑、珍禽異獸坑、馬廄坑以及兵馬俑坑等,歷年來已有5萬多件重要歷史文物出土。1980年發掘出土的一組兩乘大型的彩繪銅車馬——高車和安車,是迄今中國發現的體形最大、裝飾最華麗,結構和系駕最逼真、最完整的古代銅車馬,被譽為「青銅之冠」。
兵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於陵園東側1500米處。1974年春被當地打井的農民發現。由此埋葬在地下兩千多年的寶藏得以面世,被譽為「世界第八奇跡」。為研究秦朝時期的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科學技術等,提供了十分珍貴的實物資料,成為世界人類文化的寶貴財富。兵馬俑坑現已發掘3座,俑坑坐西向東,呈「品」字形排列,坑內有陶俑、陶馬8000多件,還有4萬多件青銅兵器。 兵馬俑的發現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二十世紀考古史上的偉大發現之一」。
http://bk..com/view/6654.htm

故宮
位於北京市中心,舊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無與倫比的古代建築傑作,世界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里姆林宮)。
故宮始建於公元1406年,1420年基本竣工,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故宮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面積約為723,600平方米。建築面積15.5萬平方米。相傳故宮一共有9999.5間,實際據1973年專家現場測量故宮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計8707間(而此「間」並非現今房間之概念,此處「間」指四根房柱所形成的空間)。宮城周圍環繞著高12米,長3400米的宮牆,形式為一長方形城池,牆外有52米寬的護城河環繞,形成一個森嚴壁壘的城堡。故宮宮殿建築均是木結構、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飾以金碧輝煌的彩畫。故宮有4個門,正門名午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名西華門,北門名神武門。面對北門神武門,有用土、石築成的景山,滿山松柏成林。在整體布局上,景山可說是故宮建築群的屏障。
故宮的建築依據其布局與功用分為「外朝」與「內廷」兩大部分。「外朝」與「內廷」以乾清門為界,乾清門以南為外朝,以北為內廷。故宮外朝、內廷的建築氣氛迥然不同。
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是皇帝舉行朝會的地方,也稱為「前朝」。是封建皇帝行使權力、舉行盛典的地方。此外兩翼東有文華殿、文淵閣、上駟院、南三所;西有武英殿、內務府等建築。
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後三宮為中心,兩翼為養心殿、東、西六宮、齋宮、毓慶宮,後有御花園。是封建帝王與後妃居住之所。內廷東部的寧壽宮是當年乾隆皇帝退位後養老而修建。內廷西部有慈寧宮、壽安宮等。此外還有重華宮,北五所等建築。
故宮建成後,經歷了明、清兩個王朝,到1911年清帝遜位的約五百年間,歷經了明、清兩個朝代二十四位皇帝。是明清兩朝最高統治核心的代名詞。明清宮廷五百多年的歷史,包含了帝後活動,等級制度、權力斗爭、宗教祭祀等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61年,國務院宣布故宮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從五六十年代起進行了大規模的修整。1988年故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現辟為「故宮博物院」。
南京故宮——御茶園南京故宮, 又稱明故宮,是明朝初期的皇宮。
由明太祖朱元璋始建於元至正二十六年 (1366年), 地址在元集慶城外東北郊, 初稱"吳王新宮", 後又稱"皇城". 由於當時朱元璋尚未稱帝, 故新宮建築規模有限, 只有中路的外朝和內廷建築, 東西兩側空地均未興建宮室. 新宮東西寬790米, 南北長750米, 有門四座, 南為午門, 東為東華門, 西為西華門, 北為玄武門. 入午門為奉天門, 內為正殿奉天殿, 殿前左右為文樓, 武樓. 後為華蓋殿, 謹身殿. 內廷有干清宮和坤寧宮, 以及東西六宮.
洪武元年 (1368年), 朱元璋即位稱帝, 以應天府為南京, 開封為北京, 並於次年在鳳陽興建中都城. 由於人力物力全被集中於中都城池和宮殿的興建, 因此南京宮殿的擴建工作再度終止. 此後數年間只對已有宮殿進行了必要的維修.
洪武八年 (1375年)朱元璋放棄營建中都的計劃, 集中力量修建南京. 此次修建, 增設了午門左右兩闕, 在奉天門左右增加了東西角門, 並增建文華殿, 武英殿等建築. 洪武二十五年 (1392年), 再次增建, 在皇城外增設宮牆, 以新牆之內為皇城, 原皇城改稱宮城. 在宮城前建造了端門, 承天門, 金水橋, 形成"T"字型廣場, 向南直抵1373年建造的洪武門. 廣場東側為五部 (刑部在皇城之北的太平門外), 西側為五軍都督府.
清滅南明後, 改南京為江寧, 將明皇城改為八旗駐防城, 設置將軍及都統二衙門於明故宮中. 康熙年間, 曾取明故宮石料雕件修建普陀山廟宇. 太平天國攻陷南京後, 沒有使用明故宮作為宮殿基址, 而是在城中另擇新址營建新宮, 此間拆取明故宮大量石料和磚瓦. 至太平天國滅亡時, 明故宮的宮殿和宮牆已基本無存.
明故宮現存午門, 東華門, 西安門門闕, 以及內外五龍橋, 柱礎, 碑刻等建築遺跡.
http://bk..com/view/5681.htm

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1]是中國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區境內的燕山山麓的天壽山。這里自永樂七年(1409)五月始作長陵,到明朝最後一帝崇禎葬入思陵止,其間230多年,先後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監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後、二位太子、三十餘名妃嬪、一位太監。十三座皇陵均依山而築,分別建在東、西、北三面的山麓上,形成了體系完整、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的陵寢建築群。明代術士認為,這里是"風水"勝境,絕佳"吉壤"。因此被明朝選為營建皇陵的"萬年壽域"。該陵園建於1409~1644年,距今已有300~500多年歷史。陵區佔地面積達40平方公里,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規模最大、帝後陵寢最多的一處皇陵建築群。明代時,於途中的沙河鎮北,建有七孔石造"朝宗橋"。在鎮東,則築有壯麗的"鞏華城"。該城原為嘉靖皇帝祭陵時中途休息的行宮,現僅存遺址。
明十三陵是明朝遷都北京後13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寢的總稱,依次建有長陵(成祖)、獻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憲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慶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故稱十三陵。景區已開放景點有長陵、定陵、昭陵、神路。 1992年,十三陵被北京旅遊世界之最評選委員會評為「是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http://bk..com/view/15129.htm

蘇州園林
蘇州古典園林的歷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紀春秋時吳王的園囿,私家園林最早見於記載的是東晉的辟疆園,歷代造園興盛,名園眾多.明清時期,蘇州成為中國最繁華的地區之一,私家園林遍布古城內外.16,17,18世紀全盛時期,蘇州有園林200餘處,現在保存尚好的有數萬處,並因此使蘇州素有"人間天堂"的美譽之稱。 拙政園與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蘇州留園並稱為我國四大古典名園之一。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滄浪亭與獅子林、拙政園、留園並列為蘇州宋、元、明、清四大園林,是現存蘇州園林中歷史最為悠久的園林。全國景色簡潔古樸,落落大方,不以工巧取勝,而以自然為美。
獅子林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既有蘇州古典園林亭、台、樓、閣、廳、堂、軒、廊之人文景觀,更以湖山奇石、洞壑深邃而享譽盛名,素有「假山王國」之美譽。
留園園中分四個風景區,以建築空間處理得當而居蘇州園林之冠。
網師園佔地不及拙政園的六分之一,但小中見大,布局嚴謹,主次分明又富於變化,園內有園,景外有景,精巧幽深之至。建築雖多,卻不見擁塞,山池雖小,卻不覺局促,因此被認為是蘇州古典園林中以少勝多的典範。
怡園是蘇州園林中建築最早的園林,因而得以博採眾長,形成其集錦式的特點。
http://ke..com/view/17850.htm

雲岡石窟
位於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處的武周山南麓,依山而鑿,東西綿延約一公里,氣勢恢弘,內容豐富。現存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造像5萬1千餘尊,代表了公元5至6世紀時中國傑出的佛教石窟藝術。其中的曇曜五窟,布局設計嚴謹統一,是中國佛教藝術第一個巔峰時期的經典傑作。
雲岡石窟也是世界聞名的石雕藝術寶庫之一。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在這綿延一公里的石雕群中,雕像大至十幾米,小至幾公分,巨石橫亘,石雕林立,蔚為大觀。他們有的正襟危坐,栩栩如生,有的載歌載舞,神采飛揚,或擊鼓或敲鍾,或手捧短笛,或懷抱琵琶,悠然自得,笑迎遊人。這些佛像、飛天、贊助者、供養人的面貌和衣飾上,都留有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勤勞。這些佛像與樂伎刻像,還明顯地流露著異域色彩。雲岡石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始建於公元460年,由當時的佛教高僧曇曜奉旨開鑿。現存的雲崗石窟群,是1961年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整個石窟分為東、中、西三部分,石窟內的佛龕,象蜂窩密布,大、中、小窟疏密有致地鑲嵌在雲岡半腰。東部的石窟多以造塔為主,故又稱塔洞;中部石窟每個都分前後兩室,主佛居中,洞壁及洞頂布滿浮雕;西部石窟以中小窟和補刻的小龕為最多,修建的時代略晚,大多是北魏遷都洛陽後的作品。整座石窟氣魄宏大,外觀庄嚴,雕工細膩,主題突出。石窟雕塑的各種宗教人物形象神態各異。在雕造技法上,繼承和發展了我國秦漢時期藝術的優良傳統,又吸收了犍陀羅藝術的有益成分,
http://bk..com/view/7398.htm
莫高窟
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俗稱千佛洞,被譽為20世紀最有價值的文化發現,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畫和塑像聞名於世。它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現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聖地。近代以來又發現了藏經洞,內有5萬多件古代文物,由此衍生專門研究藏經洞典籍和敦煌藝術的學科——敦煌學。但在近代,莫高窟受到騙取、盜竊,文物大量流失,其寶藏遭到嚴重破壞。1961年,莫高窟被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莫高窟位於中國甘肅省敦煌市東南25公里處的鳴沙山東麓斷崖上,前臨宕泉河,面向東,南北長1680米,高50米。洞窟分布高低錯落、鱗次櫛比,上、下最多有五層。它始建於十六國時期,據唐《李克讓重修莫高窟佛龕碑》的記載,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樂僔路經此山,忽見金光閃耀,如現萬佛,於是便在岩壁上開鑿了第一個洞窟。此後法良禪師等又繼續在此建洞修禪,稱為「漠高窟」,意為「沙漠的高處」。後世因「漠」與「莫」通用,便改稱為「莫高窟」
莫高窟現存北魏至元的洞窟735個,分為南北兩區。南區是莫高窟的主體,為僧侶們從事宗教活動的場所,有487個洞窟,均有壁畫或塑像。北區有248個洞窟,其中只有5個存在壁畫或塑像,而其它的都是僧侶修行、居住和亡後掩埋場所,有土炕、灶炕、煙道、壁龕、台燈等生活設施。兩區共計492個洞窟存在壁畫和塑像,有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唐宋木構崖檐5個,以及數千塊蓮花柱石、鋪地花磚等。莫高窟地處絲綢之路的一個戰略要點。它不僅是東西方貿易的中轉站,同時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識的交匯處。莫高窟的492個小石窟和洞穴廟宇,以其雕像和壁畫聞名於世,展示了延續千年的佛教藝術。
石窟南北長1600餘米,上下共五層,最高處達50米。現存洞窟492個,壁畫45000餘平方米,彩塑2415身,飛天塑像4000餘身。莫高窟規模宏大,內容豐富,歷史悠久, 莫高窟最初開鑿於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至元代(公元1271~1368年)基本結束,其間經過連續近千年的不斷開鑿,使莫高窟成為集各時期建築、石刻、壁畫、彩塑藝術為一體,世界上規模最龐大,內容最豐富,歷史最悠久的佛教藝術寶庫。這些藝術珍品不僅反映了中國中古時期宗教和社會生活情況,同時也表現出歷代勞動人民的傑出智慧和非凡成就。

龍門石窟
作為佛教藝術寶庫,早在1961年既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000年11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龍門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06年1月被中央文明辦、建設部、國家旅遊局聯合授予「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2007年4月,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全國首批「5A級旅遊景區」。
它位於洛陽市城南十三公里,這里是香山和龍門山兩山對峙,伊河水從中穿流而過,遠望猶如一座天然的門闕,所以古稱「伊闕」。到了隋朝,隋煬帝楊廣曾登上洛陽北面的邙山,遠遠望見了洛陽南面的伊闕,就對他的侍從們說,這不是真龍天子的門戶嗎?古人為什麼不在這里建都?一位大臣獻媚地答道,古人非不知,只是在等陛下您呢。隋煬帝聽後龍顏大悅,就在洛陽建起了隋朝的東都城,把皇宮的正門正對伊闕,從此,伊闕便被人們的習慣的稱為龍門了。
自古以來,龍門山色被列入洛陽八大景之冠,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說:「洛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龍門石窟就開鑿於山水相依的峭壁間。它始鑿於北魏孝文帝由平城(今山西大同市)遷都洛陽前後。當時孝文帝深感國都偏於北方不利於統治,而地處中原的洛陽自然條件優越,於是在公元493年遷都洛陽,同時拉開了營建龍門石窟的序幕。龍門石窟經歷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和北宋等朝,雕鑿斷斷續續達400年之久,其中北魏和唐代大規模營建有140多年,因而在龍門的所有洞窟中,北魏洞窟約佔30%,唐代佔60%,其他朝代僅佔10%左右。據統計,東西兩山現存窟龕2345個、佛塔70餘座。龍門石窟是我國古碑刻最多的一處,有古碑林之稱,共有碑刻題記2860多塊,其中久負盛名的龍門二十品和褚禭良的伊闕佛龕之碑,分別是魏碑體和唐楷的典範,堪稱中國書法藝術的上乘之作。龍門全山造像11萬余尊,最大的佛像盧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頭高4米,耳長1.9米;最小的佛像在蓮花洞中,每個只有2厘米,稱為微雕。
龍門石窟是歷代皇室貴族發願造像最集中的地方,它是皇家意志和行為的體現。北魏和唐代的造像反映出迥然不同的時代風格。北魏造像在這里失去了雲崗石窟造像粗獷、威嚴、雄健的特徵,而生活氣息逐漸變濃,趨向活潑、清秀、溫和。這些北魏造像,臉部瘦長,雙肩瘦削,胸部平直,衣紋的雕刻使用平直刀法,堅勁質朴。北魏時期人們崇尚以瘦為美,所以,佛雕造像也追求秀骨清像式的藝術風格。而唐代人們喜歡以胖為美,所以唐代的佛像的臉部渾圓,雙肩寬厚,胸部隆起,衣紋的雕刻使用圓刀法,自然流暢。龍門石窟的唐代造像繼承了北魏的優秀傳統,又汲取了漢民族的文化,創造了雄健生動而又純朴自然的寫實作風,達到了佛雕藝術的頂峰。
龍門石窟也是書法藝術史是寶藏。著名的書法精品龍門二十品,是後代碑拓鑒賞家從龍門石窟眾多的石刻造像題記中精選出來的書法極品。這些碑刻不僅記錄了發願人造像的動機、目的,還為石窟考古分期斷代提供了依據。清代學者康有為曾大力提倡整個社會書寫要用魏碑體,還稱贊魏碑有十美,如:筆法跳躍,結構天成,血肉豐美等。時值今日,魏碑體還作為標語、裝潢用字廣泛使用。由此可見,二十品在書法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麥積山石窟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聞名世界的藝術寶庫。麥積山位於甘肅省天水市東南約45公里處,是我國秦嶺山脈西端小隴山中的一座奇峰,海拔1742米,但山高離地面只有142米,山的形狀奇特,孤峰突起,猶如麥垛,因此人們稱之為麥積山。
它的開鑿年代,大部分學者認為始於後秦,歷經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歷代都不斷地開鑿和修繕,現存造像中以北朝造像原作居多。
麥積山石窟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洞窟所處位置極其驚險,大都開鑿在懸崖峭壁之上,洞窟之間全靠架設在崖面上的凌空棧道通達。古人曾稱贊這些工程:「峭壁之間,鐫石成佛,萬龕千窟。碎自人力,疑是神功。」附近群眾中還流傳著「砍完南山柴,修起麥積崖」,「先有萬丈柴,後有麥積崖」的諺語。可見當時開鑿洞窟,修建棧道工程之艱巨、宏大。
麥積山石窟藝術,以其精美的泥塑藝術聞名中外。歷史學家範文瀾曾譽麥積山為「陳列塑像的大展覽館」。這里的雕像,大的高達16米,小的僅有10多厘米,體現了千餘年來各個時代塑像的特點,系統地反映了我國泥塑藝術發展和演變過程。這里的泥塑大致可以分為突出牆面的高浮塑,完全離開牆面的圓塑,粘貼在牆面上的模製影塑和壁塑四類。其中數以千計的與真人大小相仿的圓塑,極富生活情趣,被視為珍品。
麥積山的洞窟很多修成別具一格的「崖閣」。在東崖泥塑大佛頭上15米高處的七佛閣,是我國典型的漢式崖閣建築,建在離地面50米以上的峭壁上,開鑿於公元6世紀中葉。

閱讀全文

與國家怎樣創造了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