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因發明序其指意

因發明序其指意

發布時間:2021-12-15 11:50:26

① 孟子古文誰知道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原文]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中,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

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魚我所欲也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辟(通」避」,下同)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通」歟」)?鄉(通:向」過去,從前.下同)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② 接氏比較有名的祖先

接治權 接長軍
據史籍《史記·孟子荀卿傳》記載:「慎到,趙人。田駢、接子,齊人。環淵,楚人。皆學黃老道德之術,因發明序其指意。故慎到著十二論,環淵著上下篇。而田駢、接子皆有所論焉。」
接子之後裔子孫,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接氏。在典籍《康熙字典》中有記載:「接,姓。<史記·孟子荀卿傳>接子,齊人,學黃老道德之術。」
第二個淵源:源於羋姓,出自春秋末期楚狂人接輿之後,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楚狂接輿是春秋時期楚國的隱士,本名陸通,接輿是他的字,本是楚國公族貴胄的後裔。

③ 翻譯古文:堯為匹夫不能正三人,而桀為天子卻可以亂天下

譯文:

讓堯做一個普通人,那就連三個人都管不了;而讓夏桀做天子,他就能攪亂天下;

參考資料:
韓非子·難勢第四十

【原文】慎子1曰:飛龍乘雲,騰蛇游霧,雲罷霧霽,而龍蛇與蚓蟻同矣,則失其所乘也。賢人而詘2於不肖者,則權輕位卑也;不肖而能服於賢者,則權重位尊也。堯為匹夫,不能治三人;而桀為天子,能亂天下:吾以此知勢位之足恃而賢智之不足慕也。夫弩弱而矢高者,激於風也;身不肖而令行者,得助於眾也。堯教於隸屬而民不聽,至於南面而王天下,令則行,禁則止。則此觀之,賢智未足以服眾,而勢位足以屈賢者也。

【注釋】1.慎子:(約公元前395~約前315)又名慎到。戰國時期法家代表人物。趙國人。曾在稷下(齊國國都的西門)講學。「學黃老道德之術,因發明序其指意」,把道家的理論向法家理論方面發展。《荀子·非十二子》:「足以欺惑愚眾,是慎到、田駢也。」

2.詘:《墨子·公輸》:「公輸盤詘。」《史記·李斯列傳》:「輕財重士,辯於心而詘於口。」《廣韻》:「詘,辭塞。」《說文通訓定聲》:「詘,字從言,當與吃同意。」這里用為言語鈍拙之意。

【譯文】慎子說:「飛龍駕雲而飛翔,騰蛇漂游霧中,如果雲消霧散,而龍、蛇就和蚯蚓螞蟻一樣了,這是因為失去了所憑借的東西。賢能的人有時說不贏不肖之徒,那是因為權勢輕職位低的緣故;不肖之徒有時能讓賢能的人屈服,那是因為權勢重職位高的緣故。讓堯做一個普通人,那就連三個人都管不了;而讓夏桀做天子,他就能攪亂天下;我因此知道權勢地位值得依靠而賢能才智不值得羨慕。那弩弓軟弱而射出來的箭卻很高,是因為風力激盪的緣故;本身無德無能而發布的命令卻能付諸實施,那是因為他從眾人那裡得到了藉助。堯處在奴隸地位時去施教民眾就不會聽,等他在朝廷上面向南方而坐統治天下時,發令即行,有禁即止。由此看來,賢能才智還不能夠用來制服民眾,而權勢地位卻完全可以讓賢能的人屈服。

【說明】慎到這里所說的,確實是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不肖之徒之所以能權重位高,那是因為奴隸社會、封建制度世襲制所造成的。而人類社會的進步,卻仍然是賢能有才智的人在起作用。慎到借某種社會現象而否定了賢能才智,對不對呢?

④ 春秋繁露的主要內容

〖春秋繁露〗十七卷。漢董仲舒(前179一前104)撰。仲舒,廣川(今河北棗強)人,西漢哲學家,今文經學大師,專治《春秋公羊傳》;曾任博士、江都相和膠西王相,漢武帝舉賢良文學之士,他對策建議:「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為武帝所採納,開此後兩干余年封建社會以儒學為正統的先聲;除此書外,尚有《董子文集》。此編為作者闡釋儒家經典《春秋》之書,書名為「繁露」,《四庫全書總目》雲:繁或作蕃,蓋古字相通,其立名之義不可解。
《中興館閣書目》謂「繁露」冕之所垂,有聯貫之象;《春秋》比事屬辭,立名或取諸此,亦以意為說也。此書篇名與《漢書·藝文志》及《雙書·董仲舒傳》的記載不盡相同;《漢書·藝文志》只言《公羊董仲舒治獄》十六篇;《漢書·董仲舒傳》所載「《玉杯》、《蕃露》、《清明》、《竹林》、皆為所著書名,數十篇,十餘萬言;今存《玉杯》、《竹林》則為《春秋繁露》中之篇名,因此,後人疑其不盡出董仲舒一人之手,宋儒程大昌攻之尤力,但《四庫全書總目》卻認為,書雖未必全出仲舒,但其中多根極理要之言,非後人所能依託。仲舒在書中極力推崇《公羊傳》的見解,闡發「春秋大一統」之旨,把封建統一說成是天經地義而不可改變。他認為自然界的天就是超自然的有意志的人格神,並且建立起了一套神學目的論學說,把人世間的一切包括封建王權的統治都說成是上天有目的安排,將天上神權與地上王權溝通起來,為「王權神授」製造了理論根據。
同時,又以陰陽五行學說將自然界和社會人事神秘化,理論化,作出各種牽強比附,建立「天人感應」論的唯心主義形而上學的神學體系。如仲舒創造的「人副天數」說,將人身的骨節、五臟、四肢等等,比附為一年的日數、月數,以至五行、四時之數,人身五臟與五行符、外有四肢與四時符,從而得出「為人者,天也」的理論,認為人類自身的一切都由天所給予。用天有陰陽來比附人性,謂「天兩有陰陽之施,身亦兩有貪仁之性」,意即天道兼備著陰陽兩種作用,人身也兼備著貪仁兩種本性等等。
概括而言,仲舒的神學體系包括「三綱」、「五常」、「三統」、「三正」、「性三品」諸說。在《基義》篇里,謂君臣、父子、夫婦之義,皆取之陰陽之道。君為陽,臣為陰;父為陽,子為陰;夫為陽,妻為陰。是故仁義制度之數,盡取之天。王道之三綱,可求於天,綜合前論,即是所謂的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的「三綱」。並把「仁、義、禮、智、信」五種封建道德倫理規范,與金、木、水、火、土之五行相比附,則為「五常」。「三統」與「三正」實際上是仲舒的歷史觀。秦漢以前古書記載有夏、商、周三代,仲舒遂認為夏是黑統,商是白統,周是赤統,改朝換代只不過是「三統」的依次循環,只是「改正朔,易服色」,在歷法和禮儀上作形式上的改換。夏以寅月為正月,商以丑月為正月,周以子月為正月,三代的正月在歷法上規定不同,故被其稱作「三正」,在仲舒看來,一個新王朝出現,無非在歷法上有所改變,衣服旗號有所變化,此即為「新王必改制」,表示一新個王朝重新享有天命。從「三統」、「三正」論中不難看出,仲舒否認歷史的發展,王朝的更迭只是形式上的改變,實質上卻是絕對不變的。所謂的「性三品」,即是聖人生來性善,小人生來性惡,中人之性,則可善可惡,性善聖人則是天生的統治者,中人之性則可以教化,逐漸變善,至於小人則是「斗筲之性」,只能接受聖人的統治。總之,此書內容反映了作者的整個哲學思想體系,這種以儒家宗法思想為中心,雜以陰陽五行學說的思想體系,對中國封建社會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作用與影響。傳本很多,主要有清《四庫全中》本,光緒五年(1879)定州王氏謙德堂刻《畿輔叢書》本,附張駒賢《校正》十七卷,又有《四部備要》本及1975年中華書局鉛印本。 蘇輿撰《春秋繁露義證》點校本收入到中華書局《新編諸子集成》裡面 黃老之學是從老子學說發展來的。它濫觴於春秋晚期,形成於戰國中期。它產生於齊,興盛於齊。超凡脫俗,消極無為的老子之學,一到了齊國,與齊國特有的黃帝之學相結合,便成了積極進取的用世之學。
老子的學生文子,學道早通,後游於齊。齊平公(前480——前456)問「治國何如」?文子縱論道德仁義禮法。其說在《文子》。齊之隱士彭蒙,從而師之。田駢、慎到,學於彭蒙,稷下先生慎到、田駢、環淵、接子等,「皆學黃老道德之術,因發明序其指意。」(參見拙著《文子其人考》,《道家文化研究》第四輯)
春秋公羊傳的作者是戰國齊人,在公羊傳的傳受過程中,正是稷下黃老之學形成和發展之時。公羊春秋大一統思想,與齊國大一統思想有著密切關系。齊威王、宣王時期,國力強大,「諸侯東面朝齊。」(《史記·孟荀列傳》)當時游學齊國的孟子,就認為齊國有希望統一中國。他說:「諸侯之三寶:土地、人民、政事。」(《孟子·盡心》)齊國已據有二,「夏後殷周之盛,地未有過千里者也,而齊有其地矣;雞鳴狗吠相聞,而達乎四境,而齊有其民矣。地不改辟,民不改聚也。」只有在「政事」上「行仁者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公孫丑上》)因為當時「天下方務於合縱連衡,以攻伐為賢,而孟軻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孟荀列傳》)齊國統治者勵精圖治,懷有統一天下的強烈願望,廣招學士,優厚待遇,使之講習議論,著書立說,言治亂之事。稷下學士,盛極一時,各家雖異說,但對全國統一,成為共識。孟子主仁政而王,認為「以齊王,由反手也。」(《公孫丑上》)《黃帝四經》說:「唯餘一人,兼有天下。」(《十六經·成法》),「抱道執度,天下可一也。」(《道原》)《文子》說:「帝者天下之適也,王者天下之往也,不適不往,不可謂帝王。」王者以道蒞天下,執一無為,「君必執一而後能群矣。」(《道德》)《管子》對統一大局,描繪了種種藍圖。如《霸言》中對霸業和王業的設想,《君臣》中提出「天子出令於天下……書同名,車同軌」的大一統思想。《荀子》「四海之內若一家」的構想(《儒效》),以及向齊閔王相田文獻策,「以齊為歸,是一天下也」(《強國》)。齊統治者從而獲得所需要的精神力量和理論武器,這就是以道為本,因循為用,仁義禮法為具的黃老之學。
以道家思想為基礎,兼采儒墨名法陰陽,構成綱紀道德,經緯人事的理論,打著黃帝旗號,一方面把自己說成是黃帝之胄,黃帝戰勝炎帝的傳說,成為田氏代替姜氏(炎帝之胄)的理由;另一方面,黃帝又成為其稱雄天下,繼承黃帝統一天下偉業的旗幟。帝統和學統組合黃老之學,是齊國的特有思想。
公羊春秋大一統思想,是通過實行統一歷法來標志的。《漢書·王吉傳》載王陽上疏中說春秋大一統政治含義很明確,「春秋所以大一統者,六合同風,九州共貫也。」董仲舒說,「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漢書·董仲舒傳》)大一統在這里,成了天經地義的古今常道。它不僅表現在「改正朔」的歷法一統天下,而且包括各個方面。顏師古對此作注說:「一統者,萬物之統皆歸於一也。春秋公羊傳『隱公元年春王正月,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也。』此言諸侯皆系統天子,不得自專也。」師古之注,本於董仲舒。
董仲舒說:「春秋謂一元之意,一者,萬物之所從始也……謂一為元者,視大始而欲,正本也。」(《漢書》本傳)「春秋變一謂之元,元猶原也。其義以隨天地終始也……故元者為萬物之本也。」所以,「唯聖人能屬萬物於一,而系之元也。」(《春秋繁露·重政》,以下只具篇名)一是數之始,物之極,「謂一元者,大始也。」(《玉英》)春秋為什麼貴乎元而言之呢?「元者,始也,言本正也,道王道也。」(《王道》)這里的「一」,「元」和「天者萬物之祖」的「天」,(《順命》)實際上就是道家的「道」或「一」和「玄」。可見董仲舒大一統思想受黃老之學的影響,這是確實無疑的 。
董仲舒思想與黃老之學
董仲舒思想以儒家為主,融合名法陰陽道,對先秦儒學加工改造,重新創造一個新的儒學體系,奠定了長期封建統治的理論基礎。
黃老之學由老子發展而來,然而它與老子有一個顯著的不同,黃老學者把超凡的「道」引向社會人事,道,不僅是物之所道,也是人之所由。《文子》說:「明於天人之分,通於治亂之本……聖人所由曰道,所為曰事……故法制禮樂者,治之具也,非所以為治也。」董仲舒援道入儒,以陰陽五行為骨架,將天道與人事組合在一起,構成其天人理論體系。「察天人之分,觀道命之異……人道者,人之所由。」(《天地陰陽》)在這個體系中,「天」是最高的主宰,它是萬物之祖,「百神之君也,王者之所最尊也。」(《效義》)
「天」是由天地人陰陽五行十因素構成,「凡十端而畢,天之數也。」(《官制象天》)十端組合成四時、五行的運動體系,「天地之氣,合而為一,分為陰陽,制為四時,列為五行。」(《五行相生》)天通過五行生剋的次序,顯示其運動的功能,這就是天道。而五行的次序與人間的倫常政治和社會制度相配合,四時有四政,木火土金水五行有仁義禮智信五行。「王者配天,謂其道。天有四時,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時,通類也。」(《四時之副》)天人相通、聖人法天而立道,故董仲舒說:「道者,所由適於治之路也,仁義禮樂皆其具也。」(本傳)
道是適於治的必由之路,故為人主者,法天之行。「天高其位而下其施,藏其形而見其光……位尊而施仁,藏神而見光者,天之行也。」(《離合根》)人主法天之行,是「其法取象於天,故貴爵而臣國,所以為仁。深居隱處,不見其體所以為神也。任賢使能,觀聽四方,所以為明也。量能授官,賢愚有差,所以相承也。」(《天地之行》)法天之行,也就是人主「以無為為道,以不私為寶,立無為之位,而乘備具之官,」實行無為之治道。人主「內深藏」,「外博觀」,而不自勞於事,做到「足不自動」,「口不自言」,「心不自慮」而「群臣效當」,故「莫見其為之,而功成矣。」(《離合根》)這種主逸臣勞,就是黃老之學的君道無為,臣道有為的思想。
黃老之學與老子另一個顯著的不同,是對「無為」作了新的解釋。《文子》說:「所謂無為者,非謂其引之不來,推之不去,迫而不應,感而不動,堅滯而不流,卷握而不散;謂其私志不入公道,嗜欲不掛正術,循理而舉事,因資而立功,推自然之勢,曲故不得容;事成而身不伐,功立而名不有。」(《自然》)無不是不作為,而是不以主觀成見和好惡而害道,而是循理而舉事,因資立功,推自然之勢,「所謂無為者,不先物動也,無治者,不易自然也;無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道原》)文子認為,無為而治的「王道者,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清靜而不動,一度而不搖,因循任下,責成而不勞。」(《自然》)董仲舒的「為人君者,居無位之位,行不言之教,」即本於此。他認為,人君無為,不是不理朝政,放任臣下,而是人君執一處靜,無需每事親躬,是以君臣分職而治,各敬其事。不同的一點是「功出於臣,名歸於君也」。(《保位權》)「行不言之教」,也不是不講話,不號令,而是「以臣言為聲,以臣事為形」,因為「有聲必有響,有形必有影」,人君「虛心靜處,聰聽其響,明視其影,以行賞罰。」這種聲響相應,形影隨合,「■名考質,以參其實,賞不空行,罰不虛出」的「自然致力之術」,(《保位權》)也就是黃老之學的「循名責實」的「王術」。《文子》說:「無為者,道之宗也。得道之宗,並應無窮。故不因道理之數,而專己之能,其窮不遠也。夫人君不出戶以知天下者,因物以識物,因人以知人。」君不自勞,使臣下「各守其職,不得相干」,「上操約少之分,下效易為之功。」(《下德》)「循名責實,使自有司……如此則百官之事,各有所考。」(《上仁》)此亦董仲舒所謂「建治之術」也 。 人們常認為,董仲舒的「道之大原出於天,天不變道也不變」是形而上學,是為腐朽的反動統治階級服務的。這種斷章取義的評論,對董仲舒是很不公正的。董仲舒此話是在回答漢武帝冊問:「三王之教所祖不同,而皆有失,或謂久而不易者道也,意豈異哉。」董仲舒認為,「禹繼舜,舜繼堯,三聖相受而守一道。」三代聖王,因循繼統,從容中道,王道條貴,故不言其所損益,因此說「天不變,道也不變」。三代之後,情況不同,夏桀殷紂,逆天暴物,殷之繼夏,周之繼殷,是繼亂世而治,天命改變了,王道也要變化。他對上述兩種不同情況的結論:「由是觀之,繼治世者其道同,繼亂世者其道變。」三代所守道一,故天不變道也不變,聖王繼亂世,則「掃除其跡而悉去之」,今漢繼秦後,「如朽木糞牆」,必解而更張之,必變而更化之。董仲舒認為,漢得天下以來,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於當更化而不更化也。」並徵引「古人有言曰: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要漢武帝「退而更化」,其更化方案是「宜損周之文致,用夏之忠者。」(以上見本傳)
「更化」是董仲舒獨特的思想,不變之道只有通過更化「變」取得,這與黃老之學變中求不變是一致的。《黃帝四經》說:「夫天地之道,寒熱燥濕,不能並立;剛柔陰陽,固不兩行。兩相養,時相成……若夫人事則無常,過極失當,變故易常,德則無有,措刑不當。」(《姓爭》)人事是變化不定的,在處理其事務時,擅自改變一貫的制度和政策,德教就無收獲,刑罰也會不當,因此要不變故易常。《文子》則從另一方面說:「善治國者,不變其故,不易其常。」(《下德》)「不變其故,不易其常,天下聽令,如草從風。」(《精誠》)董仲舒引臨淵羨魚,退而織網時,稱「古人有言」,這個古人,就是文子。可見董仲舒熟知黃老之學。他稱引文子,要漢武帝更化,以求三代相受而守一道的不變之道,「復修教化而崇起之」,這也是他不同於黃老之學,而尊儒之所以 。

⑤ 中國的傳統文化中,道家文化的產生、發展過程是怎麼樣的

1、起源:《漢書·藝文志》曾記載,道家書籍有《黃帝四經》、《黃帝銘》、《黃帝君臣》、《雜黃帝》、《力牧》、《伊尹》、《太公》、《辛甲》、《鬻子》、《管子》等,暗示道家思想與黃帝、伊尹、姜太公、辛甲、鬻子、管子等人的治世思想有關。《漢書·藝文志》也認為:「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歷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然後知秉要執本,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術也。」所以道家的起源應該與隱士無關。隱士傳統是後來形成的。道家一開始就以治國安邦為己任。
2、成型:春秋末年,以老子《道德經》的問世為標志,道家思想已經完全成型。
3、興盛:戰國時期,道家形成三個派別,楊朱派、黃老派和老莊派,除了老莊派外,楊朱派和黃老派都曾興盛一時,其中以黃老派最盛,據史籍《史記·孟子荀卿傳》記載:「慎到,趙人。田駢、接子,齊人。環淵,楚人。皆學黃老道德之術,因發明序其指意。故慎到著十二論,環淵著上下篇。而田駢、接子皆有所論焉」,其時,黃老思想不但成為田齊的治國思想,並通過百家爭鳴對諸子產生了巨大影響,而且在楚國和呂不韋統治時期的秦也發揮過一定作用,以至於在戰國末期形成了蒙文通先生所說的「黃老獨盛壓倒百家」的局面。
4、挫折:秦國統一中國之前,呂不韋組織人員編撰《呂氏春秋》,此書以道家思想為主幹,融合各家學說,顯然,呂不韋想以此作為大一統後的意識形態。但後來執政的秦始皇卻選擇了法家思想,並在統一中國後不久焚書坑儒,使包括道家在內的諸子百家全部受挫。
5、輝煌:漢朝建立後,由於長期戰亂的破壞,在反思秦統治思想的基礎上,開始選擇道家作為國家意識形態,並造就了一個名為「文景之治」的盛世。
6、壓制:漢武帝執政後,採納董仲舒的建議,「獨尊儒家罷黜百家」,道家的發展暫時受到壓制。
7、復活:魏晉南北朝時期,談玄之風興起,道家思想重新復活,不過這一次的重點不是黃老,而是對老莊的重新闡釋,並形成了影響深遠的魏晉玄學。此後老莊成為道家正統,一直延續至今。
8、潛藏:魏晉南北朝後,雖然道家思想屢次受到朝廷重視,但絕大多數時候處於邊緣化狀態,只能依託道家信仰繼續存在,並在文藝科技等方面繼續發揮作用,另外,道家思想曾和佛教結合,形成了中國式的佛教——禪宗;而儒家宋明理學和陽明心學的形成過程中,也曾受到過道家思想強烈的影響。
9、復興:晚清,隨著西方的沖擊,儒家統治秩序受到強烈沖擊,再加上道家與西方自由民主等觀念多有相合之處,故道家思想再次復興。1991年,董光壁先生首先提出了當代新道家的概念,並得到陳鼓應等人熱烈響應,並漸有復興的趨勢。

⑥ 《史記》也合孟、荀為一傳是什麼意思

孟子、荀子是孔子之後的儒家大師,《孟子》、《荀子》二書則是《論語》之外的儒學經典。歷來孟、荀並稱,《史記》也合孟、荀為一傳,意思是貢獻一樣大。

《史記》是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一部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與後來的《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

⑦ 韓非子的思想怎麼來的

http://wenku..com/view/92183d23bcd126fff7050b9d.html

韓非的道法思想與黃老之學

王威威

(華北電力大學 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北京 102206)

[摘要] 韓非是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司馬遷提出了韓非思想以黃老之學為本。文章在論證韓非思想本於黃老的必然性的基

礎上,分析了韓非關於「道」、「理」、「法」及其相互關系的理論,與黃老思想進行比較。韓非重視「道」的規律義,明晰了「道」與「理」的

關系,對黃老思想有繼承和改造。不同於黃老通過直觀方式體道,韓非提出根據 「道」的功用和表現來認識 「道」,「理」、「法」均為道

的表現。韓非繼承黃老道法結合的思想,但未明確提出「道生法」的主張,他的「法」是根據現實問題而制定的成文法。

[關鍵詞] 韓非;黃老;道;法;理

[中圖分類號]B22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3492I2008)06—0017—04

作者簡介:王威威,女,黑龍江巴彥人,北京大學哲學博士,華北電力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哲

學。

韓非是集法家思想之大成者,其思想來源相當廣泛。司馬 地,同時也是道家學說特別是黃老之學流傳之所。②申不害曾為

遷在《史記 ·老莊申韓列傳》中講:「韓非者,韓之諸公子也。喜 韓昭侯相,《史記 ·老莊申韓列傳》指出:「申子之學,本於黃老而

刑名法術之學,而其歸本於黃老。」提出韓非思想以黃老學為本。 主刑名」,其思想在韓國應有流行。《漢書 ·藝文志 ·諸子略》道

黃老學在戰國時就已產生廣泛影響,雖然其產生的具體時間、背 家類記載有 《列子》八篇。列子名禦寇,是戰國早期鄭國人。後

景和創始者尚難確定,但黃老思想曾在齊稷下興盛是確定無疑 鄭為韓所滅,列子的學說也應在韓國流傳。另外,又有《鄭長者》

的。《史記 ·田敬仲完世家》記載:「宣王喜文學游說之士,自如 一 篇,班固自註:六「國時,先韓子,韓子稱之。」韓非在《外儲說》

騶衍、淳於髡、田駢、接子、慎到、環淵之徒七十六人,皆賜列第, 中所稱引的鄭長者主虛無無見,當是道家人物。《韓非子 ·揚

為上大夫,不治而議論。是以齊稷下學士復盛,且數百千人。」而 權》篇引黃帝言:「上下一日百戰。下匿其私,用試其上;上操度

據《史記 ·孟苟列傳》記載,田駢、接子、慎到、環淵等人「皆學黃 量,以割其下。」此言不見現存書籍,但應與黃老學有關,至少說

老道德之術,因發明序其指意」。 明當時當地流行類似的「黃帝言」,並對韓非產生影響。

韓非思想歸本於黃老與其思想來源和生活背景有著不容忽 從以上兩個方面看,韓非思想與黃老之學發生關系可以說

視的關系。從思想來源看,韓非與稷下黃老學有密切聯系。首 是歷史的必然。但至今學者尚未對二者的關系做深入研究。文

先,韓非受業於苟子。《史記 ·孟苟列傳》記載:「苟卿,趙人,年 章將以韓非的道法思想為中心,澄清其道法思想與黃老學的關

五十始來游學於齊……齊襄王時,而苟卿最為老師。齊尚修列 系。

大夫之缺,而苟卿三為祭酒焉。」苟子在齊時,黃老之學在齊國已 一 、道論

經得到充分的發展,苟子受到齊文化的熏陶,其思想與稷下黃老 「道」是老子哲學的最高范疇,先天地而生,為萬物之母。韓

學有密切關系。他禮法結合的政治理論、虛壹而靜的認識論以 非對老子道論有繼承也有改造。韓非作為《老子》的注釋者,其

及他的人性論,都吸收了稷下黃老思想。④另一位稷下先生慎到 解釋受原文的限制,因此,我們更應關注韓非對老子思想的改

的思想也是韓非思想的重要來源。從慎到殘篇來看,其思想具 造。

有一定的黃老學的特徵。《慎子》中有 《因循》篇,集中闡述了因 首先,韓非承認 「道」為萬物之始。《主道》講:「道者,萬物

循思想。《慎子 ·民雜》講:君「臣之道,臣事事而君無事,君逸樂 之始。」「道」是宇宙的開端,是萬物之所從出,在「道」之先沒有

而臣任勞。」這符合黃老學的無為而治。此外,慎到還有「以道變 任何事物。這是對老子思想的繼承。

法」的主張。再次,作為稷下代表作的《管子》書也是韓非所熟悉 第二,韓非認為道是「與天地之剖判也俱生」⑧。「道」並不

的典籍。《韓非子 ·五蠹》講:「今境內之民皆言治,藏 商『、管之 是在天地之先而產生天地,而是伴隨天地同時產生的。這樣,就

法』者家有之。」「商管之法」即《商君書》和《管子》。《管子》中 取消了「道」生天地的資格,與作為宇宙開端的「道」產生了矛

雖有大部分的法家思想,然黃老思想是其重要的理論基礎,這可 盾。這是韓非對老子思想的改造。他真正強調的不是「先天地

以說是黃老思想對韓非的直接影響。 生」的「道」,而是「與天地之剖判也俱生」的「道」。韓非在《解

從韓非所生長的地域來看,三晉是法家產生、發展、壯大之 老》篇中說:「道者,萬物之所以成也。」又說:「天得之以高,地得

----------------------- Page 2-----------------------

18 蘭 州 學 刊 總第177期

之以藏,維斗得之以成其威,日月得之以恆其光,五常得之以常 死,初盛而後衰者,不可謂常。」

其位,列星得之以端其行,四時得之以御其變氣。」「萬物得之以 「道者,萬物之所然也,萬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

死,得之以生;萬事得之以敗,得之以成。」無論天地、日月、星辰 道者,萬物之所以成也。故日:道,理之者也。物有理,不可以相

以及各種自然現象,之所以能夠具有現存的特性,能夠保持其一 薄;物有理不可以相薄,故理之為物之制。萬物各異理,萬物各

定的運行變化規律,就是「道」的作用。生於天地之間的人類,也 異理而道盡稽萬物之理,故不得不化;不得不化,故無常操。」

是因為得「道」,才能夠成就各自的事業。「道」是萬物得以呈現 「凡道之情,不制不形,柔弱隨時,與理相應。」

其現存狀態和性質的終極原因,是其生死所以,也可以說是宇宙 從韓非的論述中我們可以注意到以下幾點:

萬物的一般規律。而作為宇宙開端的本原之道則只能是「得之 第一,理指事物的性質,理是「成物之文」,是「物之制」,具

而生,失之而死」,而沒有得「之以死」的道理。 體如短長、大小、方圓、堅脆、輕重、白黑等,正是由於每個事物具

第三,「道」具有周遍性,存在於一切事物之中。《揚權》講: 有不同的性質,一事物才能與另一事物分別開來,人們才能對不

「夫道者,弘大而無形;德者,核理而普至。至於群生,斟酌用之, 同的事物產生認識。理是物之理,而不是獨立於具體事物而存

萬物皆盛,而不與其寧。道者,下周於事,因稽而命,與時生死。」 在的。

此處所解決的是道在萬物中的存在狀態問題 《莊子 ·知北游》 第二,宇宙間的事物有生滅變化,作為事物性質的理同樣有

中有東郭子問於莊子日:「所謂道,惡乎在?」可見這一問題在老 存亡、死生和盛衰。因此,理不是恆常的。而道與理不同,是不

子思想傳播中引起了人們的疑問。韓非認為,「道」所以能夠決 死不衰,永恆存在的,此為「道」的恆常之義。

定萬事萬物的性質和變化發展狀態,正是因為道具有周遍性。 第三,「理」為「成物之文」,是具體事物的性質;道則是萬物

任何一個具體事物都是有限的,具有其各自的特性,所以有所偏 之所以形成的原因,使物各具其理。每一事物具有各自不同的

滯,存在於此,就不能存在於彼。而「道」卻不同於具體事物,它 理,而「道盡稽萬物之理」。「道」雖然沒有特定的規定性,無「定

是無限的,普遍存在於一切事物之中。每個事物所得之道稱為 理」,但與具體事物不同的性質和規律相合,因此「不得不化」。

「德」。 這也是韓非所講的道之變。韓非講「道」「柔弱隨時,與理相

第四,「道」是「常」與「變」的統一。韓非解釋「道之可道,非 應」,又講「道者,下周於事,因稽而命,與時生死。」「時」是時機,

常道也」:「唯夫與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 指人或事物在特定時間所處的外在情況和條件。「道」普遍存在

者謂「常」。而常者,無攸易,無定理。」他繼承了老子關於「道」 於宇宙萬物之中,它根據不同事物所處的外在情況發生變化,與

「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思想,但是,韓非所說的道更是 事物之「理」相應,決定事物的生死。可見,雖然「理」以「道」為

「常」中有變的。《玉篇 ·巾部》:「常,恆也。」《說文》:「恆,常也。 最終根據,但「理」具有一定的獨立性,「道」在具體事物中與

從心,從舟……古文恆從月。(詩)日:如『月之恆』。」「常」和 「理」相合,即「理」是「道」在具體事物中的表現。韓非認為可以

「恆」可以互釋,我們可以將「道」之「常」與「月之恆」進行類比。 通過「道」的表現認識「道」,即可通過事物之理來認識「道」。

在古人的視界里,月有陰晴圓缺的變化,但是卻可以稱為「恆」, 通過對韓非「道」與「理」關系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韓非

因為人們發現月亮具有恆久的特性。「道」的「常」也如此,「常」 對「道」的理解,道「」的規律義,「道」的周遍性,「道」的常與變,

指其不死不衰,並不排除變化。所以韓非說「道」是常,同時也是 道「」的認識問題,都可以通過「理」這一概念獲得完整的解釋。

變,所以「無定理」,「無常操」。 這也是韓非在中國哲學史上的重要貢獻。

第五,「道」超越人的感官和理智的認識能力,但我們可以看 三、道與法

到「道」作用的結果。「人希見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圖以 由於「理」的概念的介入,「道」與具體事物的聯系變得明晰

想其生也,故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謂之 象『』也。今道雖不可得 起來。每一個具體事物都有其特定的「理」,為「道」的表現。人

聞見,聖人執其見功以處見其形,故日:無『狀之狀,無物之象』。」 類社會中各種復雜的社會現象和社會關系也有它的「理」。體現

這樣,道又可以把握和利用。韓非根據道的表現和功用來認識 於社會政治生活中的「道」與「理」尤其得到韓非的重視,他甚至

「道」的思想是他對道的認識問題的解決方法,也使人們由關注 直接賦予「道」以治國之道的意義。「所謂有『國之母』,母者,道

道的玄妙轉向其在現實中的表現。 也;道也者,生於所以有國之術;所以有國之術,故謂之 有『國之

二、道與理 母』。」「道」是一個國家賴以維持的根基,是從維持國家的政治

韓非強調道的規律義,「理」這一哲學范疇在韓非思想中同 術中產生出來的。韓非這個對於「道」的新定義,集中體現了韓

樣佔有重要地位。韓非在 《解老》篇中關於「理」以及「道」與 非道「」的政治性和實用性。在《韓非子》一書中,「道」作為人主

「理」的關系論述如下: 治國之道的意義被廣泛使用。

「凡理者,方圓、短長、贏靡、堅脆之分也,故理定而後可得道 在韓非思想中,社會中的「道」與「法」具有一致性,韓非常

也。故定理有存亡,有死生,有盛衰。夫物之一存一亡,乍死乍 將其相提並論。《飾邪》講:「夫舍常法而從私意,則臣下飾於智

----------------------- Page 3-----------------------

第6期 韓非的道法思想與黃老之學 19

能;臣下飾於智能,則法禁不立矣。是妄意之道行,治國之道廢 面。《管子》的道「」作為精氣產生萬物並存在於萬物之中,而韓

也。治國之道,去害法者,則不惑於智能,不矯於名譽矣。」如果 非的「道」則作為性質而存在於萬物之中。可見,韓非道論與老

不能維護「法」的權威,治國之道也就被破壞了。「道法萬全,智 子和黃老思想的主要區別在於不強調作為宇宙本原的「先天地

能多失。」應「以道為常,以法為本」。關於「法」,韓非在難《三》 生」而產生萬物的「道」,而側重於其規俸性的意義。

中有明確的定義:「法者,編著之圖籍,設之於官府,而布之於百 第二,在「道」的認識問題上,《十六經 ·成法》提出要「握一

姓者也。」可見,韓非所說的法是一種公布的成文法。人為之法 以知多」,「道」是「一」,萬物是「多」,由「一」生「多」,因此,把握

為何與「道」具有一致性呢?一方面,「法」是依照當時的社會情 了最根本的「道」,就可以如 《道原》所講「知人所不能知,服人之

況,針對社會問題的實際而制定的。韓非在 《五蠹》篇講:「時移 所不能得」。這是對老子「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思想的繼承和發

則事異,事異則備變。」這是韓非的變法主張,實際上體現了韓非 展。《黃帝四經》從「道」生「萬物」推演出可以通過對道的體認

的法律觀念。他所維護的法應該最適應當時的社會情況,可以 而認識萬物;而對道的認識,黃《帝四經》認為可以通過內心直觀

解決當時的社會問題,是合時合理的。《問辯》講:「法者,事最適 的方法來把握「道」,聖人能「察無刑(形),能聽無(聲)」。而韓

者也。」「法」是針對具體社會問題的所有解決方案中最合適的一 非認為「道」不可聞見,但可以通過對「道」在萬物中的表現和功

個。另一方面,從法的功用來看,法雒是國家安定的保證,可以 能來認識 「道」,使得對道的認識成為現實的可能。實際上,

止亂,可以禁奸,可以富國,可以強兵,因此,法應該與「道」和 「理」和「法」就是「道」在具體事物中和社會中的表現,因此,認

「理」一致。「法」與「道」具有一致性,是「道」在社會中的體現, 識「理」、「法」就認識了「道」。《黃帝四經》與韓非所提出的是兩

依法治國就是治國之道。「道」是常與變的統一,法亦如此。《心 條不同的認識路線:前者為通過對道的內心直觀體道,體道後則

度》講:「治民無常,唯治為法。法與時轉則治,治與世宜則有 可知萬物;後者則相反,認為可以通過對萬物之理的認識推知

功。」法要根據社會的具體情勢發生變化,只有符合社會情勢才 道。因此,韓非重視對事物的理性認知,而完全拋棄了作為黃老

能收到好的效果。但同時法也要有「常」,要有相對的穩定性,因 和道家特色的直觀體驗。

為「治大國而數變法則民苦之」。由此可見,韓非通過道法並論, 第三,引入「理」的概念來解釋「道」並不是韓非的獨創,在

為出於人的智能的「法」找到了合理性的依據。 《黃帝四經》和 《管子》四篇中就已講到 「道」與「理」的關系。

四、韓非道法思想與黃老學的比較 《經法 ·四度》講:「執道循理,必從本始。」「極而反,盛而衰,天

以上我們對韓非的道論進行了詳細的討論。韓非道論的特 地之道也,人之李(理)也。」《經法 ·論》講:物「各(合其道者),

色在於他強調「道」作為萬物存在的依據即一般規律的意義。 胃(謂)之理。」《管子》中對「道」與「理」關系的闡述有更進一步

「道」存在於萬物之中,而不是先天地而生;「道」是「常」與「變」 地發展。知水指出:「《管子》中的道『』往往與 常『』並列,具有普

的統一,「變」是道在萬物中的存在狀態,與萬物之理相應;韓非 遍規律的意義,理則與教『』、度『』等連稱,代表著具體的事物法

尤其強調通過「道」的作用和表現來認識「道」,「理」與「法」為 則。」 道『」與「理」是一般和個別的關系。但在《黃帝四經》與

「道」在萬物和社會中的表現。對「道」與「法」的關系的闡述,則 《管子》中均未有意識地探討道與理的關系問題。韓非則重點討

使「道」成為「法」的依據。我們以《黃帝四經》和 《管子》四篇為 論了「道」與「理」的關系,對道的眾多理解均通過「理」這一概念

代表分析韓非的道法思想與黃老思想的具體關系。 來解釋。同時,韓非突出了「理」的獨立地位,與 《經法 ·論》中

首先,關於「道」,《黃帝四經》也認為「道」是萬物存在變化 「物各(合其道者),胃(謂)之理」相反,韓非提出「道盡稽萬物之

的內在根據和一般規律。《經法 ·道法》講:「故同出冥冥,或以 理」,道「與理相應」。

生,或以死;或以敗,或以成。」「道」決定萬物的生死成敗,這一觀 第四,在道法關繫上,《經法 ·道法》開篇提出「道生法。法

點被韓非所繼承。《黃帝四經》繼承了老子道生萬物的思想,《經 者,引得失以繩,而明曲直者也。故執道者,生法而弗敢犯也,法

法 ·道法》講:「虛無刑(形),其袈冥冥,萬物之所從生。」《十六 立而弗敢廢(也)。」《管子 ·心術上》指出:「故事督乎法,法出乎

經 ·行守》講:「無刑(形)無名,先天地生,至今未成。」對「道」的 權,權出乎道。」「道」成為「法」的來源,一方面通過「法」使「道」

本原義和規律義同樣重視,而韓非雖承認「道」是「萬物之始」, 有了社會性,可以在社會中發揮它的作用;另一方面也為現實的

但實際上他不承認「道」先天地生,也就取消了「道」生萬物的資 法律制度提供了合理性的根據,使法具有了不可侵犯的權威性。

格,他哲學思想的落腳點在於「道」的規律性的意義。 這一點被韓非直接繼承。在韓非思想中,法是人的一切行為的

《管子》同樣繼承了老子道為萬物本原的思想,其創新在於 標准,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而「道」的存在,使法的權威變得合

把「道」解釋為由精氣所構成的物質性的實存。馮友蘭先生說: 理。值得注意的是,韓非雖然時常將 「道」與「法」相提並論,但

稷「下黃老之學開始用氣『』以說明道『』,認為道『』就是 氣『』或 對於法產生於「道」的思想並沒有給予明確回答,而對 「法」與

精『氣』。」⑨韓非受到《管子》精氣說的影響,但韓非所繼承的更 「道」的一致性我們不是從「法」的來源而是從 「法」的現實功用

多是《管子》精氣說在精神修養方面的理論而不是宇宙起源的方 來理解的。韓非思想與黃老思想在這一點上的不同體現了兩種

----------------------- Page 4-----------------------

蘭 州 學 刊 總第177期

法律觀念的不同。黃老思想中「法」的來源是「道」,所以可以說 中,「刑德」是法治的兩個方面,如《二柄》講「殺戮之謂刑,慶賞

「道生法」;而韓非的「法」則是與晉法家法律體系相一致的針對 之謂德」。⑨仁、義、禮雖源於道德卻不可用。可見,在韓非思想

現實的社會問題而制定的成文法,根據韓非的論證是合道的。 中,「道」與「法」相比,「法」更為根本,其他的一切都是為「法」服

韓非吸收黃老的「道法」思想為他的「法」的權威性提供依據,但 務的,「道」也不過是論證「法」的合理性的工具,「道」的至高無

是,韓非思想中的「法」的性質並沒有改變,這也是為何韓非是法 上地位也被「法」所取代。因此,韓非屬於法家,而不屬於黃老道

家而不是黃老道家的原因之一。 家。

另外,《管子》還主張把「道」與義、禮、法結合起來使用。

《心術上》講「虛無無形謂之道,化育萬物謂之德,君臣父子人間 [收稿日期】 2008一O1—27

之事謂之義,登降揖讓、貴賤有等、親疏之體謂之禮,簡物小未一 注 釋

道,殺修禁誅謂之法。」「義者,謂各處其宜也。禮者,因人之情, ①甚至有學者認為苟學是稷下黃老之學(見趙吉惠 《論苟學是稷下黃老

之學》,道家文化研究,第四輯,103—117),觀點末必能得到認同,但從中

緣義之理,而為之節文者也,故禮者謂有理也。理也者,明分以

可看出苟子與黃老之學的密切關系。

諭義之意也。故禮出乎義,義出乎理,理因乎宜者也。法者所以 ②王博 《論三晉的道家之學》,《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四輯,1998:66—77

同出,不得不然者也,故殺修禁誅以一之也。」「義」和「禮」都是 ③ 出自《韓非子 ·解老》篇,文中關於韓非思想未註明出處的引文均出

社會規則,最終以「理」和「道」為根據。因此,「義」、「禮」與 於此篇。

④ 關於韓非之道的常與變,學者們頗有爭論。如孫叔平講:「道又像是不

「法」並不矛盾,而是有共同的來源,可以把義、禮、法相結合作為

變的東西了。~道是物之道,物變而道亦變,韓非還缺少這樣一貫的唯物

統治國家的手段。韓非在《解老》篇中講:「義者,君臣上下之事, 主義立場。」(孫叔平 《中國哲學史稿》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父子貴賤之差也,知交朋友之接也,親疏內外之分也。」「義者,謂 201)李定生則認為:…道』與 理『』的區別,在於 常『』與 變『』,道不變而理

其宜也。」「禮者,所以貌情也,群義之文章也,君臣父子之交也, 則變0」(李定生.《論韓非(解老)和(喻老)》,《道家文化研究>第十輯,

⑧ 為什麼漢初使用道家思想

西漢帝國建制,經過數年反秦戰爭與楚漢相爭之後,原本在黃河流域中原地區的農業人口大量流失,當時西漢丞相蕭何為了讓流,失,人,口,快,速回到原有工作崗位上以及減少多餘的政策支出和浪費,制定出「與民休息」、「輕徭薄賦」、「清靜儉約」三大政策方針作為西漢帝國建制初年的政,府,政,策,大,綱。以道家的清靜儉約作為官,員,以,身,作,則,奉,行的圭臬,以無為的政,策,推,行,方,法取代有為的積極實行。
前209年,秦末,由於政,令,愈,發,嚴,苛,而最終爆發陳勝、吳廣「揭,竿,而,起」的事,件,先秦六國諸,侯,舊,貴,族也藉此時機紛紛復,國。前207年四月,楚國貴,族後代項羽在巨鹿之戰消滅秦軍主力,而劉邦則入關推,翻,秦,廷。其後,項羽尊楚懷王為「義帝」,並自行分封天下,封自己為「西楚霸王」,封劉邦為漢王。之後兩股勢力開始長達四年的楚,漢,戰,爭。劉邦在蕭何、韓信、張良等人的輔佐下,最終在垓下之戰中擊,敗項羽,於前202年正式稱帝,立國號「漢」,西漢建國。
漢太祖劉邦登基後,採用叔孫通的建議,恢復禮法,設三公和九卿,任用蕭何為丞相,採取與民休息、清靜無為的黃老治術政,策,鼓勵生產,輕徭薄賦。在政,治上,則先分封功臣韓信、臧荼、彭越、英布等為王,以及一些功臣為列侯。
呂後掌,權,惠帝七年,臨朝稱制八年,前後共15年。高層之權的奪,權並沒有影響到國家的大,政,方,針。呂後仍能忠實執劉邦生所定的休,養,生,息、恢,復,民,力的政,策。相國(或丞相)之人選一如劉邦生前安排。蕭何去,世,後,曹參繼任,舉事無所更改,一遵蕭何約,力行清靜無為之政,史稱蕭規曹隨。除此之外,呂後秉政,繼續寬,刑,薄,罰,如廢除「三,族,罪」、「挾,書,律」等秦朝惡法。對,外,政,策,上亦能理性冷靜處理,繼續「和,親」政,策,避,免,戰,爭。這樣,呂後時期,國,家,經,濟呈上升之勢,國力亦有很大增強。史稱:「孝惠皇帝、高祖之時,黎民得離戰國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無為,故惠帝拱己,高後女主稱制,政不出戶,天下晏然。刑,罰,罕,用,罪,人是稀。民務稼穡,衣食滋殖。」
漢文帝之皇後竇太後尊崇道家,因此漢景帝與竇氏宗族都必須學習道家學說。漢文帝和兒子漢景帝在位期間,繼續採取黃老無為的手,段,奉行「無為無不為」的方針,實行輕,徭,薄,賦、力行節儉的與民,休,息,政,策,恩威並施,以彌補秦末民,變和楚漢戰,爭的多,年,動,亂帶來的巨,大,破,壞,使人,民,負,擔大大得到減,輕。通常認為文景之治的主角是漢文帝與漢景帝。實際上,竇太後在文景之治時代所起的作用也是舉足輕重的。《史記》卷三十《平準書》對文景之治作出了仔細的描述,當中提到兩帝在位其間,並無重,大,事,故,百姓人給家足。國,庫累積了上億的銅,錢,因為久而不用,串錢的繩子都爛了。糧倉里堆滿穀子,由於太多放不下,而只能放在倉外,以致腐,爛而不能食用。
景帝駕,崩,後,其子劉徹即位,是為漢世宗孝武皇帝,史稱漢武帝。武帝在位期間,採取一系列改,革,措,施,銳意進取,使得西漢的政,治、經,濟、軍,事整合起來。
在政,治上,武帝加強皇權,建立年號「建元」,始開中國以皇帝年號紀年的濫觴,採納主父偃的建議,施行推恩令,削弱諸侯藩王的勢,力,從此,諸侯藩王的勢,力不再能夠對中,央,朝,廷,構,成,威,脅;後又以諸侯獻上的黃,金,成,色不純為由,取消百餘位列侯的爵位,即史書上所稱的「酎金失侯」事,件。經此二次事,件後,中,央,集,權得到大大的加強。文化上,廢除孝武皇帝在位之前以「黃老學說、無為而治」的治,國,思,想,積,極,治,國;並採納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使儒,家,思,想從此逐步成為中國歷經二千年的「主,流,思,想」。
黃老是早期道,家,思,想的一種。後來變為道教的開端,老子之門人,託言黃帝,主張清靜、無為,與民休息而不擾民,天下安寧而治。秦始皇以來,濫,耗,民,力,,使用,酷,刑,以致百,姓,反,叛,國,家,滅,亡。故漢太祖即位以後,就奉行黃老的道,家,思,想,著名的宰相蕭何、曹參也都力行黃老之術以,治,國,家,漢惠帝、呂後、漢文帝、漢景帝這些天子後妃基本上,都是以黃老之術執,政的奉,行,者,直到漢武帝獨尊儒術以後,漢代黃老之風才移轉至民間。這個學派的主要著作有馬王堆出土的《黃老帛書》、《黃帝四經》,漢初淮南王劉安主持編寫的《淮南子》等書。
「黃」指春秋戰國時的黃帝學派(以道,家為本,融合神,仙,家和陰,陽,家的思,想,偽托黃帝著書,《史記·封禪書》記載「黃帝且戰且學仙」,「仙登於天」),「老」指老子,代表道家的老子學說(《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記載「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終。」)。
「黃老道」一名最初見於《後漢書·王渙傳》:「延熹(公元158年—166年)中,桓帝事黃老道,悉廢諸房祀」。「黃老道」意為以黃帝和老子為依託,發揚「道德」思想的一個學派。漢時言道家,多指黃老道,如司馬談之『論六家要旨』。後來黃學失傳,僅存老學,直至1970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在馬,王,堆出土『經法』、『十大經』、『稱經』、『道原經』四經,據信為黃學經典黃帝四經。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說:田駢、慎到、環淵、接子等人,「皆學黃老道德之說,因發明序其指意。」 又載:「河上丈人教安期生,安期生教毛翕公,毛翕公教樂瑕公,樂瑕公教樂臣公,樂臣公教蓋公,蓋公教於齊高密膠西,為曹相國師。」
漢桓帝曾親自去陳國苦縣(今河南省鹿邑)和濯龍親,祀,老,子,由於帝,王,親,祀,百姓更加崇拜,使黃老學說正式發展成為有宗,教,色,彩的黃,老,道。
《黃帝四經》(注意不是黃帝內經)是馬,王,堆,漢,墓,出,土,帛,書,初付於帛,書,老,子,乙,本,前,當時稱《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後經鑒定,認為此書是失傳已久的《黃帝四經》。《漢書.藝文志》曾經著錄此書,但漢以後就失傳了。

閱讀全文

與因發明序其指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科學院無形資產管理辦法 瀏覽:67
注冊資本金認繳期限 瀏覽:828
申請商標到哪個部門 瀏覽:762
購買無形資產的相關稅費可以抵扣嗎 瀏覽:982
商標注冊被騙怎麼辦 瀏覽:160
朗太書體版權 瀏覽:268
大學無形資產管理制度 瀏覽:680
馬鞍山向山鎮黨委書記 瀏覽:934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