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的意識不僅反映客觀世界,並且創造客觀世界。」這句話屬於主觀唯心嗎
列寧的話。
不能斷章取義的理解!不然會得出完全相反的結論的。
列寧意識創造世界的意思是在說意識對客觀事物具有能動的反作用!意識必須通過實踐才能創造世界。不可能直接創造世界!
意識不能創造物質,但意識可以創造物質世界
前句原因就是物質的存在不依賴於意識
後句是人們通過實踐創造世界
舉個簡單易懂的例子
一個做饅頭的人,他靠自己心裡做饅頭的方法(意識)做出了饅頭(物質)
這就是意識創造了物質世界,生活中的用品都是如此來的
但是他光想者做饅頭不行動,饅頭是不會出來的
這就是意識不能創造物質
2. 人的意識能創造客觀世界嗎
這就是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爭論的核心點,物質和意識之間的關系!以唯心主義觀點來看:物質是意識的產物,這就是意識可以創造出物質,這就是問題中的客觀世界!而唯物主義則認為,物質是客觀存在的,不會因為意識的產生和消亡而產生和消亡!也就是說,意識不能創造世界!但隨著辯證唯物主義的出現,又有人提出了意識可以指導人們對物質產生作用,改變物質,因而又認為意識是可以間接創造物質,既創造客觀世界!
3. 意識能創造客觀世界嗎
1、意識能直接創造新的思想,就認識對象來說,新的思想是客觀世界的一部分。
2、可以通過實踐創造新的物質性的東西。例如,飛機、汽車等等
4. 人的意識不僅反映客觀世界,而且創造客觀世界,這種意識能動作的觀點是
C,對意識能動作用的一種正確的揭示。
意識的能動作用是人的意識所特有的積極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動。馬克思認為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反作用於物質,人在物質面前不是無能為力的,而是能夠能動地反映物質。所謂能動的反映,就是不光能夠反映事物本身,還可以加入人的加工創造。
意識的能動作用的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在認識世界的過程中,意識不僅可以反映事物的現象,而且可以通過抽象思維反映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動物也可以觀察身邊的事物,但動物不可能認識到地球在繞著太陽轉。也就是說,與動物相比,人不僅能得到事物表面的感性認識,還能得到反映事物本質規律的理性認識。
二是在改造世界的過程中,意識具有指導性。意識可以通過實踐把觀念的東西變成現實的東西。例如小明想在沙灘上堆一座城堡,通過動手實踐,沙灘上就會真的產生一座城堡,沙灘的外觀就會被一定程度的改變。
但如果小明只是想一想,而沒有動手實踐,就不會產生城堡。說明意識改造世界的作用是間接的,只能以實踐為中介。
三是意識能夠反作用於主體,影響人的生理過程,具有高度自控性。人的精神是否愉悅,對於其身體健康狀況有重要影響。所以我們在工作生活中要調整好精神狀態,因為這會直接關繫到實踐的效果。
(4)意識可以創造客觀世界擴展閱讀
在意識的三個能動作用之中,最為核心的是改造世界的作用。這一部分考點也最為集中。
首先,意識的力量可以轉化為物質的力量,例如一位同學經常受到正向激勵,就會更加勤奮的學習,學習成績就會提升。
其次,意識的東西可以轉化為物質的東西,例如建築師設計圖紙是意識,把圖紙中的設計付之於行動,干成房子,就轉化為物質。
第三,意識不能替代物質,例如畫餅不能充飢。
第四,意識不能創造物質,例如中國有龍的文化,但不能創造出龍這種動物。所以概括起來就是:意識可以轉化和改造物質,不能替代和創造物質。
發揮意識的能動作用首先要實踐,實踐是發揮意識能動作用的根本途徑。
其次,尊重客觀規律是正確發揮意識能動作用的前提和基礎。只有符合客觀規律的行動,才是正確的行動,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否則,意識的能動作用就是盲目的。
第三,發揮意識能動作用,還必須依賴一定的物質條件和物質手段。無論是認識世界還是改造世界,都依靠一定的工具、儀器設備、一定的自然條件和社會狀況,只有適時利用已有的物質條件和手段,才能更好地發揮意識的能動作用。
5. 人的意識可以反映世界,也能創造客觀世界,這個說法正確嗎
能反映世界但是不能創造世界,因為世界是物質構成的,意識能對物質我反作用,但是意識不能創造物質.
6. 為什麼意識可以創造世界
我們只能說人是物質與意識的結合體,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自己的工具,但不能說人可以自己創造世界,因為,從根本上說,物質世界是本來就存在的。也不能說意識創造世界,因為光有意識,沒有改造世界的現實的工具仍然是徒勞。因此,無論怎麼說,都不可能創造世界。世界的根本統一性在於其物質性,物質世界是普遍聯系和永恆發展的,我們應該積極認識世界並改造世界。
7. 人的意識不僅反映客觀世界,而且創造客觀世界
指的是人發揮主觀能動性來創造客觀世界。比如人類發明了很多東西,這些東西原來世界是沒有的,並且是客觀的,所以人的意識可以創造客觀世界。
8. 意識不能創造物質,為什麼可以創造客觀世界
你現在仔細觀察你面前的電腦,他是「物質」嗎?
你不過是看到了電腦的顏色,聽到了風扇轉動的聲音,你按按他他很硬,他是物質嗎?
你不過是看到了顏色,聽到了聲音,有了觸感這些感覺的東西,你除了有感覺,你怎麼知道那是電腦本身呢?別想了,電腦本身,你是看不見聽不到的,你看到的摸到的觸碰到的都是感覺罷了。感覺都是主觀的東西。這是第一點。
太陽從東邊升起,從西邊落下。不可懷疑嗎?你活了大半輩子,或者我們每個人都活了幾千年都知道這種情況一直在發生,但是為什麼是必然的呢?你能知道明天太陽從東邊升起西邊落下嗎?別想啦,過去所有人認為的太陽起落都是一種觀察的總結,未來如何根本你就沒經歷過你怎麼能夠知道呢?
所以:近代哲學中,所謂「客觀性」就是普遍必然性,通俗點就是規律性,這種規律性不是事物本身的規定,不過是我們人的規定,我們人類只能看到人類看到的感覺形式,也就是現象,把自己能規定的規律也就是理性能力施加在他們身上罷了,這叫范疇。
所以,這種人人都具備的能力,他先於每個人而先天的存在於每個人,並把我們思維的范疇施加上去,構造出來這么一個現象界,世界。所以,哪有真正的「不被意識轉移」的物質呢?既然不被意識轉移,你把「不被意識轉移」加在他身上就是奇怪的規定,這一點都不科學,這只是消極的標准。「不被意識轉移」不過是一個消極的否定的定義罷了,只是指出了對立面,並沒有說明任何東西,你說水是什麼?水是」不是火「的客觀實在。客觀實在我們說了,不過是普遍必然性嘛,那麼加上他那個消極的定義,這只是為了區分A不是非A的一條消極的定義。所以,馬克思並沒有真正的說,也在書中並沒有直接的說」物質「的定義,所以現在這些人把列寧區分唯心唯物的標准,充當了物質的定義,這個定義只有區分意義,其他並沒有說明什麼。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偉大的,但是唯心主義真的很難撼動,因為每個人誰不是具有感覺呢?仔細想想,誰的腦袋裡那些東西,不都是感覺呢?心靈是我們認識的出發點,反對他也是心靈的出發的,這點上直到現代哲學(黑格爾之後)在慢慢從主客二元對立超脫出來。不過按照近代哲學來講,唯物主義,真的很難說。
明天太陽還會從東方升起,西邊落下,我們每個人都會看到,這都是范疇施加在現象界的結果,所以,只要是能認識的,在近代哲學唯心論看來,都是可以普遍必然的。所以,那有什麼唯心唯物的絕對科學和不科學的標准。不過是理論出發點的不同而已。
9. 意識創造客觀世界,這句話對嗎
對的。主要表現在:
意識的能動作用.
意識能動性表現為兩個基本方面,一是反映客觀世界,二是創造客觀世界.所謂創造客觀世界是在實踐的基礎上創造的
在改造世界的過程中,意識能夠通過指導實踐轉化為改造世界的物質力量,把觀念的東西變成物質的東西,在自然界打上「人類的印記」.這就是列寧說的「人的意識不僅反映客觀世界,而且創造客觀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