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桿秤是誰發明的,有多少種類型,怎麼用,怎麼讀
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電子顯微鏡實驗室主任王中林教授與其他科學家發明了電子秤你所用的是FJ21感測器,輸出DC毫伏信號,用屏蔽電纜與電子稱(統用儀表,稱重二次儀表)相聯接,二次儀表自帶(可訂制RS-232串列通訊介面,數據處理及AD轉換己在儀表中完成
特點介紹:
案秤感測器 (23 x 23 x 100 mm):5 kg 感測器做 3kg 案秤8 kg 感測器做 6kg 案秤20 kg 感測器做 15kg 案秤40 kg 感測器做 30kg案秤感測器 (22 x30 x 130 mm):5 kg 感測器做 3kg 案秤8 kg 感測器做 6kg 案秤20 kg 感測器做 15kg 案秤40 kg 感測器做 30kg 案秤
技術參數: 定輸出: 1.8 - 2.0 mv/v非線性: 0.02% FS重復性: 0.02%FS蠕變 (30 min): 0.02% FS零點平衡: 0.02% FS輸出溫度影響: 0.02% FS零點輸出: +_ 0.2mV輸入阻抗: 404 +_ 3 Ohms輸出阻抗: 350 +_ 3 Ohms絕緣阻抗: >= 5,000,000,000 Ohms激發電壓: 25V (DC/AC)工作電壓: (5 - 20 VDC/AC) 通用儀表;XK3100-B2 稱重顯示器 主要功能: 計重、計數、百分比、上下限設定及報警控制
適用范圍: 電子台秤、地上衡、分選秤等 特點介紹: * 6位高性能LCD顯示,字高24mm,背光* 採用新一代∑-Δ型單片集成AD轉換器,采樣速度最快每秒100次,最大200萬內碼,超強抗電磁干擾能力和長期穩定性* 最多可接6個350Ω感測器* 交直流兩用,內置6V4Ah蓄電池,自帶充電電路,低電壓警示* 低功耗設計,蓄電池充電後可使用100 – 120小時(單感測器)* 帶硬體去皮功能,輸入信號范圍:-6mv ~ +21mv * 鍵盤標定,數據硬體鎖定保護* 多種分度值、分度數、小數點等參數可選* 操作方便,智能化錯誤提示* 零點自動跟蹤* 可訂制標准RS-232串列通訊介面* 可訂制+5V開關量或繼電器輸出報警控制信號
電子秤的好處
1.電子秤數字溫度自動補償技術。採用一個三積分A/D轉換器,對重量、溫度、電池電壓三測量,對感測器的溫度零漂,溫度滿量程漂移,分二十個區間,線性化全自動軟體補償,硬體成本增加極少,使電子計價秤、計重秤達到國際標准。
2. 電子秤多機匯流排聯網(無須介面板),一台PC機可遙控幾十台電子秤鍵盤操作和各種數據採集。
3. 電子秤多CPU單匯流排雙向數據通訊。打開進口的條碼電子秤,線束數百根,而三積分條碼電子秤各模塊間只用一根線通訊。
4. 電子秤函數型線性補償技術。檢測兩個載入點,達到十個載入點補償的效果,全自動解方程計算曲線參數,輕輕鬆鬆達到高精度線性補償的目的。
5. 電子秤高抗干擾、高精度稱重濾波技術,將普通的一台電子秤讀數穩定度提高五倍以上。
6. 模塊化部件設計,加快電子秤的開發速度和產品的系列化,A/D模塊三種,低阻抗、高阻抗、帶CPU模塊,數字化CPU模塊多種,現推出一種高性能CPU模塊:53(29mm,內置實時時鍾、RS232、RS485、DA、4M FLASH、多路I/O、單匯流排通訊、在線可編程模塊。目標只用一塊CPU模塊解決所有稱重問題。
7. 智能化,全自動測力、測長試驗機自動測試控制系統。現有汽車製造行業彈簧測試設備,測長採用光柵,系統復雜、成本高、每次開機時須對零。本系統省去光柵測長裝置,採用帶有驅動升降的步進馬達作為測長信號,實踐證明效果極佳,精度達0.01mm,開機時無須對零,本系統可設置多點拉力/壓力測量、全自動、手動快/慢/點動動作、無級自動變速控制、通訊、數據採集、剛度計算、實時列印等一套完整的測量控制系統。改變了傳統的設計,有望該技術推廣到測力機製造行業
㈡ 桿秤是誰發明的
古羅馬人發明了桿秤!
世界上最原始的秤是古埃及人的發明,桿秤在耶穌誕生前由回遊牧部傳入答了西方,被命名為羅馬秤,公元前3世紀,古羅馬人也發明了天平,這種奇怪的天平支點兩邊的長度不一樣,事實上這已經成了桿秤了!
㈢ 中國的第一把桿秤是什麼時期出現的
手工抄製作桿秤的工藝在中國流傳歷史悠久。傳說也是有很多,下面介紹其中兩種廣為傳說的.1據民間傳說,木桿秤是魯班發明的,根據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桿秤上刻制13顆星花,定13兩為一斤;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添加「福祿壽」三星,正好十六星,改一斤為16兩,並頒布統一度量衡的詔書;2另一種說法是范蠡所制,他由一個魚販的難處那得到啟示先用根竹竿,一邊放水筒,一邊放魚,利用杠桿原理發明,後來他進行改造根據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桿秤上刻制13顆星花,定13兩為一斤,但因為有些商家缺斤少兩,便添加「福祿壽」三星,表明,缺一兩少福,缺二兩少祿,缺三兩少壽。
㈣ 桿秤是誰發明的源於春秋戰國嗎
中國最古老也是現今人們仍在使用的衡量工具,要算桿秤了。為了方便人們買賣,而根據杠桿原理製造出來。同時也反映出中國古代勞人民的聰明才智。
那麼,桿秤是誰發明的呢?
不過,古代桿秤都是在採用繩紐、非定量砣和木、竹、骨秤桿的基礎上,並由手工製作完成的。至20世紀,桿秤的結構才改為外刀紐與刀承或內刀紐與刀承結構。新中國成立後,為加強計量法制管理,先後制訂了桿秤檢定規程和國家標准。
㈤ 桿稱 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當然是我們的祖國中國了
桿秤是人類發明的各種衡器中歷史最悠久的一種。在中國湖南長沙東郊楚墓出土的公元前700年前的文物中,已有各種精製的砝碼、秤桿、秤盤、系秤盤的絲線和提繩等。中國漢墓出土的公元前200年前的文物中,已有各種規格的桿秤砣。1989年,在中國陝西眉縣常興鎮堯上村的一座漢代單窯磚墓中,發現完整的木質桿秤遺物,其製作時間約在公元前1~公元1世紀。古代桿秤的發展,長期停留在採用繩紐、非定量砣和木、竹、骨秤桿的基礎上,並由手工製作。直到20世紀,桿秤才由傳統的繩紐結構,逐漸改變為外刀紐與刀承或內刀紐與刀承結構。1949年後,中國為了加強計量法制管理,先後制訂了桿秤檢定規程和國家標准。1985~1987年,中國對桿秤結構作了一次重大改革,將原來的木質桿改為金屬桿,從而解決了木質桿的計量准確度受地區及天氣影響的弊病,並適應了半機械化、標准化、通用化和大批量生產的需要。但桿秤因其計量准確度低,已漸趨淘汰。
㈥ 秤是誰發明的
秤的發明者:范蠡
范蠡,字少伯,生卒年不詳,春秋楚人。與文種同事越王句踐二十餘年,苦身戮力,卒以滅吳,尊為上將軍。蠡認為在有公於越王之下,難以久居,而且深知句踐為人,可與共患難,難與同安樂,遂與西施一起泛舟齊國,變姓名為鴟夷子皮。至陶,操計然之術以治產,因成巨富,自號陶朱公。因為經商有道,逐成巨富,民間有尊陶朱公為財神。
發明於2000多年前
范蠡是春秋末期著名的商業家,
相傳范蠡在經商中發現,人們在市場買賣東西,都是用眼估堆,很難做到公平交易,便產生了創造一種測定貨物重量的工具的想法。
一天,范蠡在經商回家的路上,偶然看見一個農夫從井中汲水,方法極巧妙:在井邊豎一高高的木樁,再將一橫木綁在木樁頂端;橫木的一頭吊木桶,另一頭繫上石塊,此上彼下,輕便省力。范蠡頓受啟發,急忙回家模仿起來:他用一根細而直的木棍,鑽上一個小孔,並在小孔上繫上麻繩,用手來掂;細木的一頭拴上吊盤,用以裝盛貨物,一頭系一鵝卵石作為砣;鵝卵石搬動得離繩越遠,能吊起的貨物就越多。於是他想:一頭掛多少貨物,另一頭鵝卵石要移動多遠才能保持平衡,必須在細木上刻出標記才行。但用什麼東西做標記好呢?范蠡苦苦思索了幾個月,仍不得要領。
一天夜裡,范蠡外出小解,一抬頭看見了天上的星宿,便突發奇想,決定用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做標記,一顆星代表一兩重,十三顆星代表一斤。從此,市場上便有了統一計量的工具——秤。
但是,時間一長,范蠡又發現,一些心術不正的商人,賣東西時缺斤少兩,剋扣百姓。他想,怎樣把秤改進一下,杜絕奸商們的惡行呢?終於,他想出了改白木刻黑星為紅木嵌金屬星形,並在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之外,再加上福、祿、壽三星,以十六兩為一斤。目的是為了告誡同行:作為商人,必須光明正大,不能去賺黑心錢。並說:「經商者若欺人一兩,則會失去福氣和幸福;欺人二兩,則後人永遠得不了『俸祿』(做不了官);欺人三兩,則會折損『陽壽』(短命)!」
希望對您有幫助,望採納,您的採納將是我們回答的動力
㈦ 最早的桿秤是中國發明的嗎
桿秤在我國有著久遠的歷史。據古籍記載,遠古時期有個商人叫陶朱公,受打水專的橫桿啟發,發明了桿屬秤。他以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和福祿壽三星共十六顆星星為記,在秤桿上刻制十六顆星花,故稱為十六兩制秤。秤桿有骨桿、木桿、金屬桿(銅桿、鋁桿);秤砣有石砣、金屬砣;提繩有二提繩、三提繩。計量單位的演變,由夏商時期使用銖和兩,發展到周朝時期銖、兩、金、均、石(二十四銖為一兩,十六兩為一斤,三十斤為一均,四十均為一石)。直到解放後,方便買賣雙方計算,才改為十兩一斤。近年,又採用國際通用的千克計量
㈧ 桿秤的發展歷史
桿秤(讀音gǎnchèng)是秤的一種,是利用杠桿原理來稱質量的簡易衡器,由木製的帶有秤星的秤桿、金屬秤錘、提紐等組成。
手工製作桿秤的工藝在中國流傳歷史悠久。傳說也是有很多,下面介紹其中兩種廣為傳說的.1據民間傳說,木桿秤是魯班發明的,根據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桿秤上刻制13顆星花,定13兩為一斤;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添加"福祿壽"三星,正好十六星,改一斤為16兩,並頒布統一度量衡的詔書;2另一種說法是范蠡所制,他由一個魚販的難處那得到啟示先用根竹竿,一邊放水筒,一邊放魚,利用杠桿原理發明,後來他進行改造根據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桿秤上刻制13顆星花,定13兩為一斤,但因為有些商家缺斤少兩,便添加"福祿壽"三星,表明,缺一兩少福,缺二兩少祿,缺三兩少壽。直到20世紀50年代,國家才實行度量衡單位改革,把秤制統一改為10 兩一斤。漢中手工桿秤製作工藝,是在70多年前抗日戰爭的特殊背景下,由漢水與長江交匯口工商重鎮武漢傳來的。武漢三鎮在近代中國以工商經濟及交通運輸頗稱發達手工制秤業素有規模。
製作桿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