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晶體管發明經過

晶體管發明經過

發布時間:2021-12-14 21:33:57

A. 晶體管是什麼時候發明的,誰發明的

1947年12月,美國貝爾實驗室的肖克利、巴丁和布拉頓組成的研究小組,研製出一種點接觸型的鍺晶體管。晶體管的問世,是20世紀的一項重大發明,是微電子革命的先聲。晶體管出現後,人們就能用一個小巧的、消耗功率低的電子器件,來代替體積大、功率消耗大的電子管了。晶體管的發明又為後來集成電路的降生吹響了號角。 電力晶體管
20世紀最初的10年,通信系統已開始應用半導體材料。20世紀上半葉,在無線電愛好者中廣泛流行的礦石收音機,就採用礦石這種半導體材料進行檢波。半導體的電學特性也在電話系統中得到了應用。 晶體管的發明,最早可以追溯到1929年,當時工程師利蓮費爾德就已經取得一種晶體管的專利。但是,限於當時的技術水平,製造這種器件的材料達不到足夠的純度,而使這種晶體管無法製造出來。 由於電子管處理高頻信號的效果不理想,人們就設法改進礦石收音機中所用的礦石觸須式檢波器。在這種檢波器里,有一根與礦石(半導體)表面相接觸的金屬絲(像頭發一樣細且能形成檢波接點),它既能讓信號電流沿一個方向流動,又能阻止信號電流朝相反方向流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貝爾實驗室在尋找比早期使用的方鉛礦晶體性能更好的檢波材料時,發現摻有某種極微量雜質的鍺晶體的性能不僅優於礦石晶體,而且在某些方面比電子管整流器還要好。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不少實驗室在有關硅和鍺材料的製造和理論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績,這就為晶體管的發明奠定了基礎。 為了克服電子管的局限性,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貝爾實驗室加緊了對固體電子器件的基礎研究。肖克萊等人決定集中研究硅、鍺等半導體材料,探討用半導體材料製作放大器件的可能性。 1945年秋天,貝爾實驗室成立了以肖克萊為首的半導體研究小組,成員有布拉頓、巴丁等人。布拉頓早在1929年就開始在這個實驗室工作,長期從事半導體的研究,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們經過一系列的實驗和觀察,逐步認識到半導體中電流放大效應產生的原因。布拉頓發現,在鍺片的底面接上電極,在另一面插上細針並通上電流,然後讓另一根細針盡量靠近它,並通上微弱的電流,這樣就會使原來的電流產生很大的變化。微弱電流少量的變化,會對另外的電流產生很大的影響,這就是「放大」作用。 布拉頓等人,還想出有效的辦法,來實現這種放大效應。他們在發射極和基極之間輸入一個弱信號,在集電極和基極之間的輸出端,就放大為一個強信號了。在現代電子產品中,上述晶體三極體的放大效應得到廣泛的應用。 巴丁和布拉頓最初製成的固體器件的放大倍數為50左右。不久之後,他們利用兩個靠得很近(相距0.05毫米)的觸須接點,來代替金箔接點,製造了「點接觸型晶體管」。1947年12月,這個世界上最早的實用半導體器件終於問世了,在首次試驗時,它能把音頻信號放大100倍,它的外形比火柴棍短,但要粗一些。 在為這種器件命名時,布拉頓想到它的電阻變換特性,即它是靠一種從「低電阻輸入」到「高電阻輸出」的轉移電流來工作的,於是取名為trans-resister(轉換電阻),後來縮寫為transister,中文譯名就是晶體管。 由於點接觸型晶體管製造工藝復雜,致使許多產品出現故障,它還存在雜訊大、在功率大時難於控制、適用范圍窄等缺點。為了克服這些缺點,肖克萊提出了用一種「整流結」來代替金屬半導體接點的大膽設想。半導體研究小組又提出了這種半導體器件的工作原理。 1950年,第一隻「PN結型晶體管」問世了,它的性能與肖克萊原來設想的完全一致。今天的晶體管,大部分仍是這種PN結型晶體管。(所謂PN結就是P型和N型的結合處。P型多空穴。N型多電子。) 1956年,肖克利、巴丁、布拉頓三人,因發明晶體管同時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B. 誰發明了晶體管

晶體管的發明,最早可以追溯到1929年,當時工程師利蓮費爾德就已經取得一種晶體管的專利。但是,限於當時的技術水平,製造這種器件的材料達不到足夠的純度,而使這種晶體管無法製造出來。1950年,第一隻「PN結型晶體管」問世了,它的性能與肖克萊原來設想的完全一致。今天的晶體管,大部分仍是這種PN結型晶體管。1956年,肖克利、巴丁、布拉頓三人,因發明晶體管同時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C. 晶體管是誰發明的

巴丁發明了晶體管,才使這些電子產品的出現有了可能。

古詩介紹:

巴丁(1908— )生於美國,少年時代就很用功,16歲考上大學,特別喜歡物理。早年他和另外兩名科學家肖克萊和布拉坦一起,共同研究半導體鍺和硅的物理性質。在一次實驗中,他在鍺晶體上放置了一枚固定針和一枚探針,利用加上負電壓的探針來檢查固定針附近的電位分布。當巴丁將探針向固定針靠近到0.05毫米處時,突然發現,改變流過探針的電流能極大地影響流過固定針的電流。這一意外的發現,使他們意識到這個裝置可以起放大作用。於是三人通力合作,經過反復研製,終於在1947年發明了一種新的半導體器件,這就是晶體管。這一成果立刻轟動了電子學界,巴丁等被稱為電子技術革命的傑出代表。由於這一貢獻, 巴丁和肖克萊、布拉克一起獲得了1956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

在獲獎的那一年,巴丁又開始向另一個科學高峰——超導理論攀登。超導現象是指一些導體的電阻在溫度下降接近絕對零度時會突然消失,成為沒有電阻的超導體。當時,超導現象是科學上的難題,巴丁與中年教師庫柏、研究生施里弗共同攻關。經過多年探索,終於建立了超導理論。為了紀念他們三人的傑出貢獻,後來稱超導理論為BCS理論(由三人姓名的第一個字母組成),他們三人又共同獲得1972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三人合作搞科研還被科學界稱為老中青三代各獻所長共同合作的典範。巴丁在同一領域(固體物理)前後兩次獲得諾貝爾獎,這在歷史上還是第一次。

D. 晶體管的歷史

1947年12月,美國貝爾實驗室的肖克利、巴丁和布拉頓組成的研究小組,研製出一種點接觸型的鍺晶體管。晶體管的問世,是20世紀的一項重大發明,是微電子革命的先聲。晶體管出現後,人們就能用一個小巧的、消耗功率低的電子器件,來代替體積大、功率消耗大的電子管了。晶體管的發明又為後來集成電路的誕生吹響了號角。20世紀最初的10年,通信系統已開始應用半導體材料。20世紀上半葉,在無線電愛好者中廣泛流行的礦石收音機,就採用礦石這種半導體材料進行檢波。半導體的電學特性也在電話系統中得到了應用。
晶體管的發明,最早可以追溯到1929年,當時工程師利蓮費爾德就已經取得一種晶體管的專利。但是,限於當時的技術水平,製造這種器件的材料達不到足夠的純度,而使這種晶體管無法製造出來。
由於電子管處理高頻信號的效果不理想,人們就設法改進礦石收音機中所用的礦石觸須式檢波器。在這種檢波器里,有一根與礦石(半導體)表面相接觸的金屬絲(像頭發一樣細且能形成檢波接點),它既能讓信號電流沿一個方向流動,又能阻止信號電流朝相反方向流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貝爾實驗室在尋找比早期使用的方鉛礦晶體性能更好的檢波材料時,發現摻有某種極微量雜質的鍺晶體的性能不僅優於礦石晶體,而且在某些方面比電子管整流器還要好。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不少實驗室在有關硅和鍺材料的製造和理論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績,這就為晶體管的發明奠定了基礎。
為了克服電子管的局限性,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貝爾實驗室加緊了對固體電子器件的基礎研究。肖克萊等人決定集中研究硅、鍺等半導體材料,探討用半導體材料製作放大器件的可能性。
1945年秋天,貝爾實驗室成立了以肖克萊為首的半導體研究小組,成員有布拉頓、巴丁等人。布拉頓早在1929年就開始在這個實驗室工作,長期從事半導體的研究,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們經過一系列的實驗和觀察,逐步認識到半導體中電流放大效應產生的原因。布拉頓發現,在鍺片的底面接上電極,在另一面插上細針並通上電流,然後讓另一根細針盡量靠近它,並通上微弱的電流,這樣就會使原來的電流產生很大的變化。微弱電流少量的變化,會對另外的電流產生很大的影響,這就是「放大」作用。
布拉頓等人,還想出有效的辦法,來實現這種放大效應。他們在發射極和基極之間輸入一個弱信號,在集電極和基極之間的輸出端,就放大為一個強信號了。在現代電子產品中,上述晶體三極體的放大效應得到廣泛的應用。
巴丁和布拉頓最初製成的固體器件的放大倍數為50左右。不久之後,他們利用兩個靠得很近(相距0.05毫米)的觸須接點,來代替金箔接點,製造了「點接觸型晶體管」。1947年12月,這個世界上最早的實用半導體器件終於問世了,在首次試驗時,它能把音頻信號放大100倍,它的外形比火柴棍短,但要粗一些。
在為這種器件命名時,布拉頓想到它的電阻變換特性,即它是靠一種從「低電阻輸入」到「高電阻輸出」的轉移電流來工作的,於是取名為trans-resistor(轉換電阻),後來縮寫為transistor,中文譯名就是晶體管。
由於點接觸型晶體管製造工藝復雜,致使許多產品出現故障,它還存在雜訊大、在功率大時難於控制、適用范圍窄等缺點。為了克服這些缺點,肖克萊提出了用一種「整流結」來代替金屬半導體接點的大膽設想。半導體研究小組又提出了這種半導體器件的工作原理。
1950年,第一隻「PN結型晶體管」問世了,它的性能與肖克萊原來設想的完全一致。今天的晶體管,大部分仍是這種PN結型晶體管。(所謂PN結就是P型和N型的結合處。P型多空穴。N型多電子。)
1956年,肖克利、巴丁、布拉頓三人,因發明晶體管同時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E. 晶體管是誰發明了

晶體管是美國貝爾實驗室的肖克利、巴丁和布拉頓組成的研究小組發明的。

1、1947年12月,美國貝爾實驗室的肖克利、巴丁和布拉頓組成的研究小組,研製出一種點接觸型的鍺晶體管,晶體管的問世,是20世紀的一項重大發明,是微電子革命的先聲。

2、2016年,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一個團隊打破了物理極限,將現有的最精尖的晶體管製程從14nm縮減到了1nm,完成了計算技術界的一大突破。

(5)晶體管發明經過擴展閱讀:

1、晶體管,本名是半導體三極體,是內部含有兩個PN結,外部通常為三個引出電極的半導體器件。它對電信號有放大和開關等作用,應用十分廣泛。

2、三極體是一種控制電流的半導體器件其作用是把微弱信號放大成幅度值較大的電信號, 也用作無觸點開關。

3、晶體管促進並帶來了「固態革命」,進而推動了全球范圍內的半導體電子工業,由於晶體管徹底改變了電子線路的結構,集成電路以及大規模集成電路應運而生。

4、晶體三極體具有電流放大作用,其實質是三極體能以基極電流微小的變化量來控制集電極電流較大的變化量,這是三極體最基本的和最重要的特性。

F. 晶體管是如何發明的

首先要指出,晶體管的發明不是哪一位科學家拍腦袋想出來的,而是固體物理學理論指導實踐的產物,是科學家長期探索的結果。

早在19世紀中葉,半導體的某些特性就受到科學家們的注意。法拉第觀察到硫化銀的電阻具有負的溫度系數,與金屬正好相反。史密斯用光照射在硒的表面,發現硒的電阻變小。1874年,布勞恩第一次在金屬和硫化物的接觸處觀察到整流特性。1876年,亞當斯和戴依發現硒的表面會產生光生電動勢。1879年,霍耳發現霍耳效應。對於金屬,載流子是帶負電的電子,這從金屬中的電流方向、所加磁場的方向以及霍耳電勢差的正負可以作出判斷。可是,也有一些材料顯示出正載流子而且其遷移率遠大於正離子,這正是某些半導體的特性。可是,所有這些特性——電阻的負溫度系數、光電導、整流、光生電動勢以及正電荷載流子,都無法做出合理的解釋。在19世紀物理學家面前,半導體的各種特性都是一些難解之謎。然而,在沒有揭示其導電機理之前,半導體的某些應用卻已經開始了,而且應用得還相當廣泛。1883年,弗立茲製成了第一個實用的硒整流器。無線電報出現後,天然礦石被廣泛用作檢波器。1911年,梅里特製成了硅檢波器,用於無線電檢波。1926年左右,鍺也用於製作半導體整流器件。這時,半導體整流器和光電池都已成為商品。人們迫切要求掌握這些器件的機理。然而,作為微觀機制理論基礎的量子力學,這時才剛剛誕生。

電子管問世之後,獲得了廣泛的應用。但是電子管體積大、耗電多、價格昂貴、壽命短、易破碎等缺點,促使人們設法尋找能代替它的新器件。早在1925年前後,已經有人在積極試探有沒有可能做成像電子管一樣,在電路中起放大作用和振盪作用的固體器件。

人們設想,如果在半導體整流器內「插入」柵極,豈不就能跟三極真空管一樣,做成三極半導體管了嗎?可是,如何在只有萬分之幾厘米的表面層內安放柵極呢?1938年,德國的希爾胥和R.W.玻爾在一片溴化鉀晶體內成功地安放了一個柵極。可惜,他們的「晶體三極體」工作頻率極低,只能對周期長達1秒以上的信號起作用。

在美國貝爾實驗室工作的布拉坦(W.H.Brattain)和貝克爾(J.A.Becker)於1939年和1940年也曾多次試探實現固體三極體的可能性,都以失敗告終。成功的希望在哪裡呢?有遠見的人們指望固體物理學給予理論指導。

正好在這期間,量子力學誕生了,A.H.威爾遜在1931年提出了固體導電的量子力學模型,用能帶理論能夠解釋絕緣體、半導體和導體之間的導電性能的差別。接著,他在1932年,又在這一基礎上提出雜質(及缺陷)能級的概念,這是認識摻雜半導體導電機理的重大突破。1939年,蘇聯的達維多夫、英國的莫特、德國的肖特基各自獨立地提出了解釋金屬—半導體接觸整流作用的理論。達維多夫首先認識到半導體中少數載流子的作用,而肖特基和莫特提出了著名的「擴散理論」。

至此,晶體管的理論基礎已經准備就緒,關鍵在於如何把理論和實踐結合在一起。1945年1月在美國貝爾實驗室成立的固體物理研究組出色地做到了這一點。上面提到的布拉坦就是這個組的成員之一。他是實驗專家,從1929年起就在貝爾實驗室工作。另有一位叫肖克利(B.Shockley),是理論物理學家,1936年進入貝爾實驗室。

1945年夏,貝爾實驗室決定成立固體物理研究組,其宗旨就是要在固體物理理論的指導下,「尋找物理和化學方法,以控制構成固體的原子和電子的排列和行為,以產生新的有用的性質」。這個組共有7人,組長是肖克利,另外還有半導體專家皮爾遜(G.L.Pearson)、物理化學專家吉布尼(R.B.Gibney)、電子線路專家摩爾(H.R.Moore)。最關鍵的一位是巴丁(J.Bardeen),他也是理論物理學家,1945年剛來到貝爾實驗室,是他提出的半導體表面態和表面能級的概念,把半導體理論又提高了一步,使半導體器件的試制工作得以走上正確的方向。

貝爾實驗室的另外幾位專家:歐爾和蒂爾等致力於硅和鍺的提純並研究成功生長大單晶鍺的工藝,使固體物理研究組有可能利用新的半導體材料進行實驗。肖克利根據莫特-肖特基的整流理論,並且在自己的實驗結果之基礎上,做出了重要的預言。他認為,假如半導體片的厚度與表面空間電荷層厚度相差不多,就有可能用垂直於表面的電場來調制薄膜的電阻率,從而使平行於表面的電流也受到調制。這就是所謂的「場效應」,是以後的場效應管的理論基礎。

可是,當人們按照肖克利的理論設想進行實驗時,卻得不到明顯的效果。後來才認識到,除了材料的備制還有缺陷之外,肖克利的場效應理論也還不夠成熟。表面態的引入,使固體物理研究組的工作登上了一個新的台階。他們測量了一系列雜質濃度不同的p型和n型硅的表面接觸電勢,發現經過不同表面處理或在不同的氣氛中,接觸電勢也不同,還發現當光照射硅的表面時,其接觸電勢會發生變化。接著,他們准備進一步測量鍺、硅的接觸電勢跟溫度的關系。就在為了避免水汽凝結在半導體表面造成的影響,他們把樣品和參考電極浸在液體(例如可導電的水)中時意外的情況出現了。他們發現,光生電動勢大大增加,改變電壓的大小和極性,光生電動勢也隨之改變大小和符號。經過討論,他們認識到,這正是肖克利預言的「場效應」。

巴丁提出了一個新方案。他們用薄薄的一層石蠟封住金屬針尖,再把針尖壓進已經處理成n型和p型硅的表面,在針尖周圍加一滴水,水與硅表面接觸。帶有蠟層的針同水是絕緣的。正如他們所預期的那樣,加在水和硅之間的電壓,會改變從硅流向針尖的電流。這一實驗使他們第一次實現了功率放大。後來,他們改用n型鍺做實驗,效果更好。然而,這樣的裝置沒有實用價值,因為水滴會很快蒸發掉。由於電解液的動作太慢,這種裝置只能在8赫以下的頻率才能有效地工作。

他們發現,在電解液下面的鍺表面會形成氧化膜,如果在氧化膜上蒸鍍一個金點作為電極,有可能達到同樣的目的,然而,這一方案實現起來也有困難。

最後,他們決定在鍺表面安置兩個靠得非常近的觸點,近到大約5×10-3厘米的樣子,而最細的導線直徑都有10×10-3厘米。實驗能手布拉坦想出一條妙計。他剪了一片三角形塑料片,並在其狹窄而平坦的側面上牢固地粘上金箔,然後用刀片從三角形塑料片的頂端把金箔割成兩半。再用彈簧加壓的辦法,把塑料片和金箔一起壓在鍺片上。於是,他做成了世界上第一隻能用於音頻的固體放大器。他們命名為晶體管(transistor)。這一天是1947年12月23日。接觸型晶體管誕生了。

接著,肖克利又想出了一個方案。他把n型半導體夾在兩層p型半導體之間。1950年4月他們根據這一方案做成了結型晶體管。

親愛的朋友們,以上講了晶體管的發明經過,從這段史實中,你能否指出,是誰發明了晶體管?誰又是最主要的發明者?是巴丁?是肖克利?還是布拉坦?應該說,他們都是。功勞應歸於他們這個集體,他們所在的固體物理學小組。晶體管是他們的集體創造。我們不必糾纏於爭論誰的功勞大,但至少可以由此得到一條信念:科學是人類集體的事業,是人們以各種方式,包括有形的和無形的,進行協作的產物。

G. 晶體管的發明者及其故事

收錄機、電視機,還有電腦,這些現代人不可缺少的電子產品,都和美國人巴丁的名字連在一起,因為巴丁發明了晶體管,才使這些電子產品的出現有了可能。

巴丁(1908— )生於美國,少年時代就很用功,16歲考上大學,特別喜歡物理。早年他和另外兩名科學家肖克萊和布拉坦一起,共同研究半導體鍺和硅的物理性質。在一次實驗中,他在鍺晶體上放置了一枚固定針和一枚探針,利用加上負電壓的探針來檢查固定針附近的電位分布。當巴丁將探針向固定針靠近到0.05毫米處時,突然發現,改變流過探針的電流能極大地影響流過固定針的電流。這一意外的發現,使他們意識到這個裝置可以起放大作用。於是三人通力合作,經過反復研製,終於在1947年發明了一種新的半導體器件,這就是晶體管。這一成果立刻轟動了電子學界,巴丁等被稱為電子技術革命的傑出代表。由於這一貢獻, 巴丁和肖克萊、布拉克一起獲得了1956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

在獲獎的那一年,巴丁又開始向另一個科學高峰——超導理論攀登。超導現象是指一些導體的電阻在溫度下降接近絕對零度時會突然消失,成為沒有電阻的超導體。當時,超導現象是科學上的難題,巴丁與中年教師庫柏、研究生施里弗共同攻關。經過多年探索,終於建立了超導理論。為了紀念他們三人的傑出貢獻,後來稱超導理論為BCS理論(由三人姓名的第一個字母組成),他們三人又共同獲得1972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三人合作搞科研還被科學界稱為老中青三代各獻所長共同合作的典範。巴丁在同一領域(固體物理)前後兩次獲得諾貝爾獎,這在歷史上還是第一次。

晶體管發明者——巴丁
1947年12月23日,37歲的美國物理學家肖克萊和他的合作者在著名的貝爾實驗室向人們展示了第一個半導體電子增幅器,即最初的晶體管.晶體管的發明成為人類微電子革命的先聲.
如果時光倒流幾十年,晶體管還沒有被發明,那麼今天的人們大概還在使用電子管收音機.這種收音機普遍使用五六個電子管,輸出功率只有1瓦左右,而耗電卻要四五十瓦,功能也很有限.打開電源開關,要等1分多鍾才會慢慢地響起來.而現在,袖珍半導體收音機早就成了青少年的隨身物了.我們在使用現代科技產品時,真應該對這些產品的發明者心存謝意.

你知道晶體管是誰發明的嗎?它是美國物理學家肖克萊和他的同事巴丁及布拉頓一同發明的.這項影響深遠的發明,讓他們共同獲得了1956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

1947年聖誕節前夕,37歲的物理學家肖克萊寫了一張言辭有些羞怯的便柬,邀請美國新澤西州中部貝爾電話實驗室的幾位同僚到他的實驗室,觀察他和他的合作者巴丁及布拉頓最近取得的「一些成果」.這三位發明家演示了電流通過一個名為「晶體管」的小原器件.盡管用現代標准衡量,這個原器件原始且笨拙,但它在當時卻是一個舉世震驚的突破.因為真空管——最初的電子增幅器,雖然加快了無線電、電話、電視機等的發展,但是這種真空管體積大、耗能多,拖了發展復雜電子機器的後腿.電子機械師們早就期待著一種可靠、小型而又便宜的替代裝置了.

晶體管的發明,終於使由玻璃封裝的、易碎的真空管有了替代物.同真空管相同的是,晶體管能放大微弱的電子信號;不同的是,它廉價、耐久、耗能小,並且幾乎能夠被製成無限小.1999年9月,法國原子能委員會的科學有研製出當今世界上最小的晶體管,這種晶體管直徑僅20納米(1納米為1米的10億分之一),科學家須用電子顯微鏡把它放大50萬倍,方能取得它1厘米大的照片.把20納米的晶體管放進一片普通集成電路,形同一根頭發放在足球場的中央.——同工作中能產生巨大熱量的真空管相反,晶體管能在冷卻狀態下工作.因為它採用了半導體——一種處於絕緣體(如玻璃)與良導體(如鐵和金)之間的固態導體.肖克萊等人的成功,取決於他們確定了合適的使用材料(開始是金屬元素鍺,然後是硅),用這種材料,只需很少量,晶體管就能像真空管一樣,對電子產生相同的作用.在帶有正、負電荷的接頭或障礙物兩側就可得「晶體管效應」;障礙物的作用因來自第三方的微小電流的使用而明顯地減弱.這個結果就像擰開了開關、使巨大電流通過障礙物,把第三方的信號放大到4萬倍.

晶體管誕生後,首先在電話設備和助聽器中使用.逐漸地,它在任何有插座或電池的東西中都能發揮作用了.將微型晶體管蝕刻在矽片上製成的集成電路,在20世紀50年代發展起來後,以晶元為主的電腦很快就進入了人們的辦公室和家庭.

H. 晶體管的發明歷程是怎樣的

晶體管的發明,最早可以追溯到1929年,當時工程師利蓮費爾德就已經取得一種晶體管的專利。但是,限於當時的技術水平,製造這種器件的材料達不到足夠的純度,而使這種晶體管無法製造出來。

由於電子管處理高頻信號的效果不理想,人們就設法改進礦石收音機中所用的礦石觸須式檢波器。在這種檢波器里,有一根與礦石(半導體)表面相接觸的金屬絲(像頭發一樣細且能形成檢波接點),它既能讓信號電流沿一個方向流動,又能阻止信號電流朝相反方向流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貝爾實驗室在尋找比早期使用的方鉛礦晶體性能更好的檢波材料時,發現摻有某種極微量雜質的鍺晶體的性能不僅優於礦石晶體,而且在某些方面比電子管整流器還要好。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不少實驗室在有關硅和鍺材料的製造和理論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績,這就為晶體管的發明奠定了基礎。

為了克服電子管的局限性,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貝爾實驗室加緊了對固體電子器件的基礎研究。肖克萊等人決定集中研究硅、鍺等半導體材料,探討用半導體材料製作放大器件的可能性。

布拉頓等人還想出有效的辦法,來實現這種放大效應。他們在發射極和基極之間輸入一個弱信號,在集電極和基極之間的輸出端,就放大為一個強信號了。在現代電子產品中,上述晶體三極體的放大效應得到廣泛的應用。

巴丁和布拉頓最初製成的固體器件的放大倍數為50左右。不久之後,他們利用兩個靠得很近(相距0.05毫米)的觸須接點,來代替金箔接點,製造了「點接觸型晶體管」。1947年12月,這個世界上最早的實用半導體器件終於問世了,在首次試驗時,它能把音頻信號放大100倍,它的外形比火柴棍短,但要粗一些。

在為這種器件命名時,布拉頓想到它的電阻變換特性,即它是靠一種從「低電阻輸入」到「高電阻輸出」的轉移電流來工作的,於是取名為trans-resister(轉換電阻),後來縮寫為transister,中文譯名就是晶體管。

由於點接觸型晶體管製造工藝復雜,致使許多產品出現故障,它還存在雜訊大、在功率大時難於控制、適用范圍窄等缺點。為了克服這些缺點,肖克萊提出了用一種「整流結」來代替金屬半導體接點的大膽設想。半導體研究小組又提出了這種半導體器件的工作原理。

1950年,第一隻「面結型晶體管」問世了,它的性能與肖克萊原來設想的完全一致。今天的晶體管,大部分仍是這種面結型晶體管。

1956年,肖克萊、巴丁、布拉頓三人因發明晶體管同時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I. 晶體管是如何誕生的

1947年12月,美國貝爾實驗室的肖克萊、巴丁和布拉頓組成的研究小組,研製出一種點接觸型的鍺晶體管。晶體管的問世,是20世紀的一項重大發明,是微電子革命的先聲。晶體管出現後,人們就能用一個小巧的、消耗功率低的電子器件,來代替體積大、功率消耗大的電子管了。晶體管的發明又為後來集成電路的誕生吹響了號角。

閱讀全文

與晶體管發明經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