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杜詩發明水排

杜詩發明水排

發布時間:2021-12-14 13:54:21

A. 水排是什麼時候發明的誰發明的

最早見於《後漢書·杜詩傳》「……建武七年(31),遷南陽太守,造作水排,鑄為農器,用力少,而見功多,百姓便之。」「冶鐵者為排吹炭,今激水鼓之也。」這說明東漢建武七年河南南陽地區,首先使用了這種先進技術。南陽自戰國時,就是著名的冶鐵基地。漢武帝曾在此設鐵官,據發掘材料,南陽郡內有漢代冶鐵和鑄造作坊 5 至 7 處,從事冶鐵者世代相傳,在鼓風冶鑄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在水排之前,早已使用水碓舂米,杜詩正是總結了這些經驗發明了水排。水排是利用水力進行鼓風的冶鐵設備。王禎《農書》記載的水排構造是,在一立軸上,作上下二卧輪,用水激轉下輪,則上輪用繩套帶動另一個小輪,在小輪上裝一個曲柄,再由一個連桿和另一個曲柄傳到一個卧軸,經攀耳以及排前直木,則排(木排)隨來去,將風鼓進煉爐。漢代水排較簡單,排橐是當時的冶鑄鼓風器,外部用皮革製成,內部用木環作骨架,體上用吊桿掛起,以便推壓鼓風。其構造是,在一橫軸的頂端,作一豎輪,然後在橫軸中間置一撥子,水激豎輪轉動橫軸,使木撥子推動連桿和一個曲柄及橐前的從動桿使皮橐推壓鼓風。中國歷史博物館根據《後漢書·楊璇傳》和山東滕縣出土的東漢畫像石刻復原了東漢的冶鐵水排(排橐),並在中國通史陳列中展出。

B. 東漢南陽太守杜詩發明了水排,這是一種灌溉工具. 是對是錯 說明

錯,「水排」不是灌溉工具,而是水力鼓風機,用水作動力用來冶鐵.

C. 東漢南陽太守杜詩發明了水排,它的作用是() A. 鼓風冶鐵 B. 灌溉 C. 紡織 D. 運輸

結合所學可知,東漢南陽太守杜詩發明的水排,其重要作用是用來鼓風冶鐵.利用水力鼓風冶鐵,節省了人力,提高了冶煉質量.
故選A.

D. 東漢時期由南陽太守杜詩發明的水排是作什麼用的

C冶鐵 《後漢書》李賢註:冶鑄者為排以吹炭,今激水以鼓之也。 水排就是以水為動力,通過滾動機械,使皮製鼓風囊連續開合,將空氣送入冶鐵爐,從而提高效率。

E. 杜詩的推動水排發展

所謂「水排」,就是利用水力推引韝鞴鼓風的器具,用於冶金。生鐵的早期發明,是中國對世界冶金技術的傑出貢獻。要獲得液態生鐵,需有較高的爐溫。有風就有鐵,鼓風技術對於生鐵冶鑄的發展有著極重要的意義。《禮記》說:「良冶之子,必學為裘。」從商周以來,都用皮囊鼓風,子繼父業,年輕工匠必須學會縫制皮囊的技巧。說明早期冶鑄匠師高度重視鼓風器具的製做。鼓風裝置由人力驅動(人排)發展到用畜力和水力驅動(馬排、水排),是東漢冶鐵技術的重大創新。由於杜詩的倡導,水排至遲在公元1世紀上半葉於南陽地區已較多地使用。《後漢書·杜詩傳》說杜詩「造作水排,鑄為農器,用力少,見功多,百姓便之」。水排的功效不僅比人排,就是比馬排也高得多,《三國志·魏志·韓暨傳》寫道:「舊時冶作馬排,每一熟石,用馬百匹。更作人排,又費功力。暨乃以長流為水排,計其利益,三倍於前。」鑒於杜詩的功績,河南南陽老百姓把他比之召信臣,說:「前有召父,後有杜母。」元代《王禎農書》詳細記述了立輪式和卧輪式水排的形制,並繪有圖形。

閱讀全文

與杜詩發明水排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
通州門面轉讓最新消息 瀏覽:165
第二屆紫金知識產權國際峰會 瀏覽: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