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是薩伊定律
薩依定律,也稱作薩依市場定律,一種自19世紀初流行至今的經濟思想。薩依定律主要說明,經濟一般不會發生任何生產過剩的危機,更不可能出現就業不足。
定律得名自19世紀的法國經濟學家——讓·巴蒂斯特·薩依(Jean-Baptiste Say),不過薩依並非最早提出定律內容的人,真正提出相關概念的是英國的經濟學家,歷史學家詹姆斯·穆勒(James Mill)。雖然當今經濟學教科書已將其內容刪去,然而還有不少微觀或宏觀經濟理論還是依據薩依定律而作出結論的。
(1)薩伊交換創造價值擴展閱讀:
薩伊定律的主要論點:
1、利息論
馬歇爾教授說:「一個人用他儲蓄的那部分收入來購買勞動和商品,和他用所謂花費的那部分收入來購買是完全一樣的,這是一條人所熟知的經濟原理。當他使他所購買的勞動和商品用於生產財富,他指望從這種財富生產得到將來享受的手段時,他被認為是進行儲蓄。」
2、勞動市場
按照英國劍橋大學教授庇古在其所著的《失業論》發表的觀點,庇古教授認為除了一般的摩擦性失業和一般自願失業者外,整個經濟應該是達到充分就業。
3、舊貨幣量
根據薩依定律的假設前提和收入的公式,貨幣形式的資本只有儲蓄,然後投資這個選擇(消費的那部分屬於資本家的利潤),而貨幣只有交換媒介的用途,所以衍生了古典學派的貨幣數量論。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人們會將擁有的所有貨幣盡快購買消費品或生產資料,而避免貨幣或資金閑置所損失的機會成本。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薩伊定律
B. 正確理解薩伊效用價值論及其歷史影響
政治經濟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已經存在了200多年,但人們對它的認識一直存在分歧,可謂「學派林立,相互混戰」。究其原因,是學界沒有把「價值」這個基本概念搞清楚。哲學的價值與經濟學的價值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經濟學的價值是用貨幣度量的,貨幣是價值的尺度。哲學的價值是主觀評價,與貨幣無關。
在政治經濟學的研究過程中,「勞動價值論」、「效用價值論」和「邊際效用論」把經濟學的價值與哲學的價值混為一談,牽強附會,自欺欺人,把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引入了歧途。所以,我們必須澄清勞動、效用、邊際與價值的關系,正本清源。
實際上,勞動決定產品的產值(產量),不決定產品的價值(價格)。即投入的勞動越多,產品的產值越多;投入的勞動越多,產品的價值不一定越高。產品的價值是由成本決定的,成本是由五種生產要素(勞動、技術、資源、資本、制度)價值組成,這五種生產要素價值共同決定產品的價值,勞動價值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王氏政治經濟學》對一些基本概念作了重新定義,在許多關鍵問題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創立了「社會產能理論」,為政治經濟學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發現了「價值恆等定律」,即生產要素價值恆等於產品價值,從根本上解決了價格形成和變動的邏輯性問題。通過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因果分析,揭示了政治經濟活動的本質及規律。
C. 薩伊定律的概念
薩伊定律很著名,它在經濟學說史中佔有一定的地位。所謂薩伊定律,是對「供給會自行創造需求」或「生產會自行創造銷路」論斷的提升。這些論斷是薩伊在其《政治經濟學概論》一書中首先明確提出的,隨後,又在他的《政治經濟學精義》、《政治經濟學教科書》以及他給馬爾薩斯等人的信中屢屢提及。不過,在薩伊那裡,它尚未被提到定律的高度,他只是認定這是「重要真理」、「有益的原理」。薩伊定律的明確是以後的事,是別的一些學者賦予了它定律的地位。李嘉圖在其《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中就曾作過重申,穆勒在其《政治經濟學原理》中則對它作了反復陳述。又據瓊·羅賓遜和約翰·伊特韋爾說,李嘉圖甚至搬出薩伊定律,以否定馬爾薩斯的有效需求見解。
對於薩伊定律,我國經濟學界尤其是一些經濟學學者一直持低調評價,認為這只不過是對重農學派著作的剽竊,根據是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186頁的附註31。 因為薩伊定律的出發點是「產品用產品交換」,而據馬克思研究,薩伊最著名的論點「產品只能用產品來購買」,用重農學派的原話來說,就是「產品只能用產品來支付」。
可以看出,這顯然是對薩伊定律截然不同的兩種評價,而同樣明顯的是,無論是肯定或否定,無論是贊賞或批駁,均表明它的傳播之廣與影響之大。既然如此,當然對它就是必須認真對待的,所以,我們認為對薩伊定律的意義作番認識是完全必要的。
為了對薩伊定律的意義進行認識,讓我們首先來看看在薩伊本人那兒對它是怎麼說的。
薩伊對薩伊定律的詳細闡述,集中於他《政治經濟學概論》的第十五章《產品的出賣或需求》。
薩伊是從各產業部門大多數冒險家對「什麼因素或什麼情況會助長產品的需求」的「見解是極其模糊」,「觀察事實不夠細致,分析事實更欠周密,往往把有疑問的點看作確定的點」等等,開始他的闡述的。他把他們的觀點歸納為,困難不在生產而在銷售;產品銷路疲滯,利潤不豐則因銀根緊所致。針對這些觀點,薩伊引出了購買手段的問題。因為「一個人通過勞動創造某種效用,從而把價值授與某些東西。但除非別人有購買這價值的手段,便不會有人賞鑒,有人出價購買這價值」。他認為,購買手段是「由其它價值組成,即由同樣是勞動、資本和土地的果實的其他產品組成」,由此,他得出結論:「生產給產品創造需求」,因為「當交易最後結束時,我們將發覺交易總是以一種貨物交換另一種貨物」,所以,「要買一件東西,不使用另一件東西的價值為購買手段,就買不成」。既然如此,銀根緊就不是問題的關鍵,他認為:「錢的全部效用,在於把你的顧客想買你的貨物而賣出的貨物的價值移到你的手中」,「銷路呆滯決不是因為缺少貨幣,而是因為缺少其它產品」。故爾其它產品的有無才是問題的關鍵。「一種產品一經產出,從那時刻起就給價值與它相等的其它產品開辟了銷路」。「所以,單單一種產品,就給其它產品開辟了銷路」,「創造一種新的產品等於開辟其它產品的銷路,破壞一種產品等於閉塞其它產品的銷路」等等。歸根到底,「需要的是產品而不是錢」,「貨幣只不過是媒介而已」,「產品用產品交換」,產品之間互為購買對象和購買手段。而產品是通過生產創造的,所以「生產會自行創造銷路」。
薩伊從他的上述「重要真理」出發,演繹出了「幾個重要結論」。
一是「在一切社會,生產者越眾多產品越多樣化,產品便銷得越快、越多和越廣泛,而生產者所得的利潤也越大,因為價格總是跟著需求增長」。
二是「每一個人都和總體的共同繁榮有利害關系。一個企業辦得成功,就可幫助別的企業也達到成功」。
三是「購買和輸入外國貨物決不至損害國內或本國產業和生產」。因為「購買外國人的東西,不以本國產品付價,就買不成,而以本國產品付價,就顯然在對外貿易過程中給本國產品開辟了銷路」。
四是「僅僅鼓勵消費並無益於商業,因為困難不在於刺激消費的慾望,而在於供給消費的手段」,「只有生產能供給這些手段」。
以上就是薩伊對薩伊定律的基本闡述。這些闡述,有些是理論性的結論性的,有些是分析性的應用性的。應當說,其中一些是深刻的,可以予人以啟示,但有一些卻未必妥當,需要作些討論,而且很顯然,在這部分彌散著強烈的經濟浪漫主義,更主要的,則是在薩伊這兒,同樣存在「把有疑問的點看作確定的點」這個問題。所以,我們總的看法,是既不應對薩伊定律毫無保留地推崇,也不宜簡單地予它全面地否定。
薩伊斷言,生產出來的產品都會有銷路,如果發生呆滯,原因在於缺少其它產品的生產。這樣的情況確實存在,但這種關系並不是絕對的。在這里,薩伊指出了一個重要事實,這就是社會產品是有關聯的。而且既然產品是關聯的,生產就是關聯的,企業就是關聯的,人的經濟活動也就是關聯的。但應當看到,這種關聯,既可能是相互促進的,也可能是相互制約甚至是相互排斥的。相互促進性質的關聯使得一種產品可以為別的產品開辟銷路,擴大對它們的需求,並反過來使別的產品又成為自己的促銷力量。這種相互促進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可以造成更多的「購買手段」,一方面可能一種產品本身就是生產別種產品賴以進行的構成因素。而不論是哪一種情況,對於產品的社會生產都將起到促進作用。又由於這種力量發自於經濟活動內部,故而如若想使社會經濟活動正常運行,就不可人為地打斷它們之間相互聯系的鏈條,否則,必發生「破壞一種產品等於閉塞其它產品的銷路」這種情況。但是否象薩伊說的「貨物多到堆棧不能容納的程度」仍是好現象呢?我們認為,在這里薩伊把問題絕對化了,因為這時問題的性質已經發生了變化,已由當初產品間的正常關系變成一種異常關系了。正是由於薩伊對「生產會自行創造銷路」持絕對化的觀點,於是,產品的市場競爭這一客觀實際不見了,產品特別是同類產品的互斥性不見了,剩下的只是它們的和睦共處,互相開辟銷路的美妙情景。但無需贅言,企業間的競爭,產品間的競爭,在市場經濟條件是絕不可免的,有時甚至會相當激烈相當殘酷。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不可以說薩伊定律是無條件地正確的,因為這與實際情況不相符合。
從薩伊的闡述我們還可以看出,他對於生產是贊美的,對於生產出來的產品的銷售前景是樂觀的。正如他所說的:「激勵生產是賢明的政策」。應當說,積極發展生產永遠是需要的。由於他認定「交易總是以一種貨物交換另一種貨物」,因此,如果沒有「另一種貨物」的生產,則「一種貨物」的銷售就會發生困難以至於成為不可能的事情。這在產品相關聯的情況下確實如此,特別是這些貨物互為市場之時,情況更是如此。我們認為,在這里薩伊對生產主動性的強調不失其一定的積極意義,而這種強調,可由薩伊定律中的「自行創造」得到充分反映。但應當說,生產是具有主動性又有被動性這么既相矛盾又相統一兩個方面的。生產的組織和發動,其依據是社會的需求,只有適應社會需求的生產才有出路,即其產品才有銷路。否則,生產出來的果實的價值實現必會困難重重直至被社會拒絕。在這時,一種產品不僅不能為別的產品創造銷路,而且自己的銷路也將毫無保證,所以,生產固有其主動創造銷路的一面,又有對於社會現實需求的深深依賴。因此,生產主動性的發揮,其依據始終應當是社會需求,這包括生產消費和生活消費。另一方面,社會生產的持續進行和發展,如果只是被動地跟在社會現實需求的後面窮於應付,則社會需求的滿足將會永遠處於事後狀態。這種事後狀態的給予滿足自然是必要的不可缺少的,但如果生產對社會需求的潛在部分予以注意和開發,給出一個生產的提前量,則生產對社會需求的滿足就處於更主動的狀態了。在這時,當然生產自行創造需求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了。這也就是薩伊所說的「產品越多樣化,產品便銷得越快、越多和越廣泛」。現在的問題是,在這個問題上,薩伊也走到了極端的地步,以為這可以浪漫地一直走下去,從而使合理的東西變得不合理了。他說:「正是由於某些貨物生產過少,別的貨物才形成過剩」。不錯,社會產品不是孤立的存在,但產品存在的不孤立,既可以造成相互促進的後果,亦可以造成互相排斥互相拒絕的後果。所以,多樣化應以需求的多樣化為依託,僅是從產品相互間的數量關系出發是無法克服某些產品過剩的。
事實上,決定產品是否有銷路,生產是否有效的關鍵所在,歸根結底在於產品自身的品質,以薩伊的話來說,在於物品的效用。什麼叫效用?他說:「我把物品滿足人類需要的內在力量叫做效用」。這是問題的關鍵。如果說薩伊定律有含糊不清缺陷的話,就在於它把供給把生產過份地抽象化了。它以為,只要開動生產的機器,只要生產出了產品,其供給就實現了,其銷路就開通了。但實際上,情況遠不是這么一回事,因為我們在現實的經濟生活中不乏這樣的事例,產品出來了供給也進行了,但需求並沒有跟上去,反而持一種拒絕的態度。為什麼會這樣?問題就出在供給的並不是需求的,產品不被需求所接受。在這里,我們發現,需求的真正對象是效用而不是別的。只要效用沒有隨著供給和產品一起出現,供給就是無效的,產品也就只能處於銷路疲滯的狀態。只有當供給的是具有效用和產品具有效用的品質時,「供給會自行創造需求」或「生產會自行創造銷路」這一薩伊定律才是有效的和言之有物的。而具有滿足人類需要內在力量的物品,如同我們在別處所說的,這就是可以稱之為用品的東西。所以,對薩伊定律的意義認識,我們認為,應當把它建立在用品的基礎上,而不是建立在產品或商品的基礎上。因為如果把它建立在產品和商品基礎上的話,這不僅把薩伊定律擱在了半空之中,而且將難以對社會的現實經濟活動以積極的作用。而當把薩伊定律建立在用品這一基礎上後,我們就可以對薩伊關於薩伊定律的闡述進行新的認識了,不僅可以看出其闡述的失當之處,而且對其可取的部分,亦能有一個恰當的評價了。*
D. 讓·巴蒂斯特·薩伊提出了什麼理論
讓·巴蒂斯特·薩伊(1767—1832年)是法國資產階級庸俗政治經濟學的創始人。1767年出生於法國里昂市的一個商人家庭,在日內瓦長大。早先曾當店鋪學徒,後隨其兄赴英國,在倫敦附近一家商業學校學習,畢業後回國。雖然他酷愛文學,但遵父命,不得已進入一家人壽保險公司任職。公司經理就是後來擔任財政部部長的格拉維爾。當時,格拉維爾將斯密的《國富論》推薦給薩伊,薩伊如獲至寶。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在革命初期大資產階級執政時,他曾熱烈擁護革命,1792年參加志願軍。但雅各賓派上台後,他就離開軍隊,跟隨大資產階級一道反對革命。1816年起,他在亞森尼學院講授政治經濟學,這是法國第一個政治經濟學講座。1830年,在法蘭西學院擔任政治經濟學教授,1832年病逝。
1803年薩伊最重要的著作《政治經濟學概論》出版,該書以通俗形式解釋斯密的經濟學說。資產階級經濟學把薩伊稱為亞當·斯密學說在歐洲大陸的繼承者和普及者。他既用簡單的方式把斯密的理論條理化、系統化,又把斯密經濟理論中的非科學成分分離出來並加以發揮,創立了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第一個較為系統的庸俗理論體系。薩伊的著作還有《政治經濟學全書》六卷(1828—1829)等。
他提出的政治經濟學研究對象,三分法,效用價值論,生產要素論,三位一體公式和銷售論等,對以後西方經濟學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政治經濟學研究對象和三分法
薩伊認為,在長時間里,人們把政治經濟學和政治學混為一談,他區分了政治經濟學和政治學,認為前者研究的是社會秩序所根據的原則,而後者研究的是財富的生產、分配和消費。相應地他把政治經濟學劃分為生產、分配、消費三部分。這就是幾乎被後來所有的西方經濟學家所接受的所謂的三分法。薩伊還把政治經濟學和自然科學相比較,認為政治經濟學和化學、物理學一樣,是實驗科學的一部分。
薩伊把財富作為政治經濟學研究對象,在嚴格科學規律名義下,把人與人之間的生產關系變為人與物之間的關系。他的三分法把生產、分配和消費看成一般形態,抽去了他們的特殊性和歷史性。這些都使他能用對物質生產一般要素(勞動,資本,土地)的研究代替對資本主義生產的研究。
效用價值論和生產三要素論
薩伊認為生產不創造價值,只創造效用。所謂的效用是指物品滿足人類需要的內在力量(使用價值),它是物品價值的基礎。薩伊認為,勞動、資本和自然力(土地)是生產的三個要素,它們在生產中共同創造了效用,從而共同創造了價值。薩伊企圖用使用價值來說明價值,但使用價值千差萬別難以比較,無法確定。於是他轉而求助於供求論和生產費用論,他說物品價值是測量效用的尺度,價格又是測定價值的尺度,而價格是由供求決定的。但市場供求只能說明價格與價值背離程度,並不能說明價格與價值本身,薩伊又用工資、利潤、地租這三種收入說明價值,回到生產費用價值論上來。
薩伊的效用價值論在說明價值上遇到難以克服的困難,這使後來的經濟學家拋棄了他的效用的使用價值內涵,逐漸發展起一套主觀效用價值論。但他的生產三要素論卻被以後的資產階級經濟學家所推崇和應用。
分配論
薩伊在效用價值論和生產要素論基礎上闡明了分配論。他認為既然勞動、資本和土地共同創造了價值,那麼這三種要素的所有工人、資本家和地主就應該得到各自的報酬:工資、利息和地租。根據這種觀點,社會各階級的收入都有自己獨立的源泉。馬克思稱之為三位一體公式:土地——地租、資本——利息、勞動——工資。薩伊的三位一體公式是對古典政治經濟學分配理論的徹底庸俗化。它既掩蓋了資本主義剝削關系,又抹殺了資本主義分配的歷史性。這一公式一直被西方經濟學家用來作為分析收入的依據。
銷售論
銷售論在薩伊的理論體系中佔有重要的地位。薩伊認為產品的銷售是產品與產品的交換。他認為,在產品換錢、錢換產品的過程中,貨幣只起瞬間作用,交換結束時將發現總是一種產品交換另一種產品。所以,在交換中,賣者同時也是其他商品的買者,供給會創造需求,整個社會中總供給和總需求一定相等,產品過剩的經濟危機不可能發生。市場上有時會出現某種產品的滯銷,這是暫時現象,自由競爭會自動調節,使各種產品的供求趨於平衡。他由此得出四個結論:生產越多銷路越快;一個企業成功,可以幫助其他企業達到成功;進口國外商品不會損害國內的生產;僅僅鼓勵消費無益於商業,重要的是激勵生產。
薩伊的銷售論的根本錯誤在於混同了資本流通和簡單商品流通,又把商品流通歸結為物物交換,否認全面的經濟危機。
E. 薩伊是如何完善生產四環節的
薩依定律(英語:Say's Law),也稱作薩依市場定律(英語:Say's Law Of Market),一種自19世紀初流行至今的經濟思想。薩依定律主要說明,經濟一般不會發生任何生產過剩的危機,更不可能出現就業不足。定律得名自19世紀的法國經濟學家——讓·巴蒂斯特·薩依(Jean-Baptiste Say)1,不過薩依並非最早提出定律內容的人,真正提出相關概念的是英國的經濟學家,歷史學家詹姆斯·穆勒(James Mill)。雖然當今經濟學教科書已將其內容刪去,然而還有不少微觀或宏觀經濟理論還是依據薩依定律而作出結論的。
中文名
薩伊定律
外文名
Say's Law
也稱
薩依市場定律
時間
19世紀初
領域
宏觀經濟學
目錄
1形成過程
2主要內容
3實際應用
4主要論點
▪利息論
▪勞動市場
▪舊貨幣量
5不足之處
▪缺憾
▪批評
6相關註解
▪國外參考
▪國內參考
形成過程
編輯
「供給創造自己的需求」[2]是對薩伊定律最常見的表達形式。不過,如果因此誤以為所有商品生產以後,一定能夠銷售卻是誤會了定律的意義。詹姆斯·穆勒本人是這樣說的:「『生產,分配,交換只是手段。誰也不為生產而生產。』所有這一切都是中間,中介的活動。『目的是消費。』」[3]詹姆斯·穆勒說明了生產者是為求達到消費目的,形成對其他商品的需求才進行生產性的勞動,至於為何創造了「自己的需求」?因為在商品的流通過程中,生產者的生產引起了對其他生產者的商品需求,整個經濟體系也就達到循環,某一數量商品的供給也就帶動了對相同數量商品的需求。於是,古典學派經濟學者得出了這樣的一個結論:生產過剩不可能在流通過程發生。古典學派的代表人物李嘉圖如是說:「任何人從事生產都是為了消費或銷售;銷售則是為了購買對他直接有用或是有益於未來生產的某種其他商品。所以一個人從事生產時,他要不是成為自己商品的消費者,就必然會成為他人商品的購買者和消費者。」[1]
至於長久被認為是本定律「發明者」,薩伊的描述表達了定律的某些假設前提:
在以產品換錢,錢換產品的兩道交換過程中,貨幣只一瞬間起作用。當交易最後結束時,我們將發覺交易總是以一種貨物交換另一種貨物。
由此可見,薩伊定律需要有兩個假設前提[4]:
1、在不同時間點之間,貨幣的價值是穩定的;
2、貨幣僅作交換媒介,在流通過程中一般不涉及對貨幣無了期的儲藏。
由此,一個明確的定律開始確立。直到詹姆斯·穆勒之子,英國哲學家和經濟學家,約翰·斯圖爾特·穆勒出版的《政治經濟學原理》,當中對李嘉圖的學說,還有薩伊和老穆勒的學說進行了總結,薩伊定律從此隱蔽地存在經濟理論,並主宰古典學派的理論基礎[5]。
主要內容
編輯
薩伊定律的核心思想是「供給創造其自身的需求」。這一結論隱含的假定是,循環流程可以自動地處於充分就業的均衡狀態。它包含三個要點:
(1)產品生產本身能創造自己的需求;
(2)由於市場的自我調節作用,不可能產生遍及國民經濟所有部門的普遍性生產過剩,而只能在國民經濟的個別部門出現供求失衡的現象,而且即使這樣也是暫時的;
(3)貨幣僅僅是流通的媒介,商品的買和賣不會脫節。
根據薩伊定律,在一個完全自由的市場經濟中,由於供給會創造自己的需求,因而社會的總需求始終等於總供給。
實際應用
編輯
薩伊定律的應用主宰整個古典學派的思想和主流的經濟思想至凱恩斯的通論出版,薩伊定律的影響力才稍微減退。
據已故的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高鴻業教授所言,薩依定律受到三個古典學派的理論所支持:
主要論點
編輯
利息論
馬歇爾教授說:「一個人用他儲蓄的那部分收入來購買勞動和商品,和他用所謂花費的那部分收入來購買是完全一樣的,這是一條人所熟知的經濟原理。當他使他所購買的勞動和商品用於生產財富,他指望從這種財富生產得到將來享受的手段時,他被認為是進行儲蓄。」簡而言之,收入的公式就是:
收入=消費+儲蓄
這符合薩依定律供求永遠相等的原則,收入(供給)等於消費+儲蓄(需求),不過對貨幣形式的資本儲蓄卻可以看出後期古典學派悄悄地修改了薩依定律的假設前提。
由於消費和儲蓄兩者一樣,而儲蓄又最終轉化成對生產資料的投資,不論資金用於消費和投資兩者都是一樣,利率只是均衡儲蓄和投資的價格。在這里,儲蓄代表了貨幣形式的資本供應,投資代表了貨幣形式的資本需求。[9]
這理論成為古典學派對利息和投資的表述,流行於二戰前的英法經濟學界。但並非凱恩斯利率理論出現之前唯一的利率理論,例如瑞典的維克塞爾便提出另一利率理論[10]。
勞動市場
按照英國劍橋大學教授庇古在其所著的《失業論》發表的觀點,庇古教授認為除了一般的摩擦性失業和一般自願失業者外,整個經濟應該是達到充分就業。根據薩依定律,總需求的價格等於總供給的價格[6],社會的商品並不會出現生產過剩,那麼總產量和邊際生產率(馬歇爾創造的概念)將達到最高水平,工人的工資相等於勞動的負效用(馬歇爾創造的另一個概念),除非工人不滿意現有工資水平外,社會不可能出現失業[7]。古典學派將上述現象歸入自願失業,以維持薩依定律所依據的是非自願失業。所以庇古教授提出解決失業的方法就是工人自願降低貨幣工資,從而令勞動市場的供給和需求達致均衡,並且反對工會制定過高的工資水平[8]。
舊貨幣量
根據薩依定律的假設前提和收入的公式,貨幣形式的資本只有儲蓄,然後投資這個選擇(消費的那部分屬於資本家的利潤[11]),而貨幣只有交換媒介的用途,所以衍生了古典學派的貨幣數量論。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人們會將擁有的所有貨幣盡快購買消費品或生產資料,而避免貨幣或資金閑置所損失的機會成本。這理論進一步推論,貨幣流通數量不會影響實際經濟變數(如產量、實際工資、就業人數等),「僅能影響這些實際變數的貨幣數值的大小。」[12]貨幣被徹底認為只是價值的量度和交換媒介,作為商品的特質遭到忽視,當中貨幣的價格變化不但沒有受到重視,更得出了貨幣不會影響其他變數的結論。
凱恩斯指出,古典學派盲目篤信薩依定律而忽視了有效需求,結果建造了一個脆弱的理論根基。薩依定律的權威性質從誕生之日起便遭到嚴重挑戰。
不足之處
編輯
缺憾
回顧詹姆斯·穆勒的表述形式,他指出一切生產活動都為了消費,必須通過生產某些商品來進行交換,得到自己所需要的物品。這里僅描述以需求主導,然而薩依和李嘉圖將這一說法改為供給作主動,並說因此物品自動產生需求。這說法首先違反供需兩大定律:「實際上,人們並不是一有銷售就非購買不可。賣和買在時間上和空間上都是分開的……」[13]另見馬克思說:
誰也不會因為自己已經賣,就得馬上買。流通所以能夠打破產品交換的時間,空間和個人限制,正是因為他把這里存在的換出自己的勞動產品和換僅別人的勞動產品這二者之間的直接的同一性,分裂成賣和買這二者之間的對立。說互相對立的獨立過程形成內部的統一。[14]
供給曲線和需求曲線變成重疊,顯然不論在個體經濟或總體經濟都不可能的。
這錯誤的結論遭到凱恩斯在《通論》的否定:
這就是說,有效需求不是具有一個唯一的均衡值,而是具有一系列的無窮大個同樣可被容許的均衡值;從而,除了勞動的邊際負效用所規定的一個上限以外,就業量的大小是不能確定的。
如果這是正確的話,那麼,企業家之間的競爭總是會導致就業量的擴大,以至到整個產量的供給不再具有彈性為止。有效需求數值的進一步增加不再會導致產量的任何增加。這一狀態顯然同充分就業是相同的事情。
「當我們的收入增加時,我們的消費也會增加,但增加的量不像收入增加那樣大「。根據這一心理規律,就業量越大,與之相對應的產量的總供給價格與企業家能夠從消費者支出那裡收回的社會願意消費數量之間的差距也越大。因此,如果消費傾向不變,那麼,就業量便不能增加。
這就是馬爾薩斯未能解釋的有效需求不足。
不過凱恩斯似乎對否定薩依定律依然有所保留:
從表面上看來,本書的基本內容似乎否定了薩依定律,然而事實上……他並沒有如此,而僅僅給薩依定律加上一個條件,即:只要執行正確的宏觀經濟政策,使投資等於充分就業下的儲蓄,薩依定律是可以成立的。[15]
批評
與供需定律矛盾和漠視有效需求只是薩依定律最基本的錯誤,更嚴重和致命的批評來自馬克思。
馬克思認為薩依定律把簡單商品流通(商品-貨幣-商品,即C-M-C)和物物交換(商品-商品,即C-C)混為一談,無異於將經濟當作原始時代的簡單經濟,得出一切商品不能同時發生過剩的結論。
馬克思非常強調社會中的階級對立,資本家和工人的對立,他的理論有很大篇幅用於分析剩餘價值的產生。他對價值的分析得出一條公式:
馬克思的原式:
c(不變資本)+v(可變資本)+m(剩餘價值)=W(商品價值)[16]
保羅·斯威齊的修改:
c(不變資本)+v(可變資本)+s(剩餘價值)=總價值[17]
所有商品的價值都可分為這三部分,剩餘價值是工人在進行必要勞動獲得生活資料時,額外進行剩餘勞動所產生的價值。剩餘價值被僱用工人的資本家所佔有,轉化為利潤。資本家將貨幣形式的剩餘價值投入他的資本累積,擴大生產規模。所以資本的流通過程表現為:M-C-M'[18]。
M'大於M,因為商品的價值得到工人剩餘勞動的增值。資本家不斷投入資本以M-C-M'方式流通。如果薩依定律是正確的話,同樣的供給只會帶來同樣的需求,資本家的消費和投資只是相同數量的貨幣形式價值在循環流轉,那麼社會財富的增加從何以來呢?
不但如此,馬克思加緊追擊薩依定律,資本家在儲蓄時已經得到利息,利息形成普通利潤率,如果某個行業的利潤率下降到普通利潤率之下,資本家就會抽出這里的資本投入到其他利潤率高於普通利潤率的行業去。如果全部行業的利潤率都下降至普通利潤率之下,資本家大可以將資本抽回,以貨幣形式握有資本收取利息,等待更有利的時機再投資。當資本被抽掉,流通過程的繼續就是這樣遭到破壞,危機就是這樣釀成的[19]。
可是,馬克思的批評一點兒沒有得到任何主流的經濟學者注意,因為他們把注意力集中在《資本論》內「剝削」這個詞。
F. 讓·巴蒂斯特·薩伊的銷售論主要講述了哪些內容以及存在哪些錯誤
銷售論在薩伊的理論體系中佔有重要的地位。薩伊認為產品的銷售是產品與產品的交換。他認為,在產品換錢、錢換產品的過程中,貨幣只起瞬間作用,交換結束時將發現總是一種產品交換另一種產品。所以,在交換中,賣者同時也是其他商品的買者,供給會創造需求,整個社會中總供給和總需求一定相等,產品過剩的經濟危機不可能發生。市場上有時會出現某種產品的滯銷,這是暫時現象,自由競爭會自動調節,使各種產品的供求趨於平衡。他由此得出四個結論:生產越多銷路越快;一個企業成功,可以幫助其他企業達到成功;進口國外商品不會損害國內的生產;僅僅鼓勵消費無益於商業,重要的是激勵生產。
薩伊的銷售論的根本錯誤在於混同了資本流通和簡單商品流通,又把商品流通歸結為物物交換,否認全面的經濟危機。
G. 關於薩伊定律的一點問題
大小姐 這個很好理解吧 供給自動創造需求並不是論述的單一個體 任何時候 市場經濟理論拿去論述單一個體都是沒有太大意義的 不論是現代社會還是原始部落 供給首先是以保障自己為前提 不論是狩獵取食還是工廠里加工為了完成指標 都是為了以滿足自己為目標 但是沒有人會為了生產而「生產」 沒有需求 就沒有生產的意義 當你在滿足自己的前提下以後 所謂的「生產過剩部分」才會體現價值 你無法生產自己所有的必需品 如果可以就不需要這個社會流程 你創造的「生產過剩部分」則是用於消費需求 所有的貨幣 以及生產 分配 交換只是中間形式 真正實現的始終是等價物質交換 正是因為除了陶淵明或者神偷這類人以外其他人幾乎都無法完全絕對的自給自足所有的必需品 所以不會出現有「生產過剩」這種情況 因為生產過剩的部分會刺激消費需求 從而用這一部分去交換自己需要的部分 也就是消費的基礎 下次問問題不要跑這上面來 直接GOOGLE就可以了哈 我現在再把網路上的發給你看 結合上面我說的 你應該能理解 「供給創造自己的需求」[2]是對薩依定律最常見的表達形式。不過,如果因此誤以為所有商品生產以後,一定能夠銷售卻是誤會了定律的意義。詹姆斯·穆勒本人是這樣說的:「『生產,分配,交換只是手段。誰也不為生產而生產。』所有這一切都是中間,中介的活動。『目的是消費。』」[3]詹姆斯·穆勒說明了生產者是為求達到消費目的,形成對其他商品的需求才進行生產性的勞動,至於為何創造了「自己的需求」?因為在商品的流通過程中,生產者的生產引起了對其他生產者的商品需求,整個經濟體系也就達到循環,某一數量商品的供給也就帶動了對相同數量商品的需求。於是,古典學派經濟學者得出了這樣的一個結論:生產過剩不可能在流通過程發生。古典學派的代表人物李嘉圖如是說:「任何人從事生產都是為了消費或銷售;銷售則是為了購買對他直接有用或是有益於未來生產的某種其他商品。所以一個人從事生產時,他要不是成為自己商品的消費者,就必然會成為他人商品的購買者和消費者。」
H. 薩伊定律與薩伊的稅收思想有什麼關系
薩伊定律很著名,它在經濟學說史中佔有一定的地位。所謂薩伊定律,是對「供給會自行創造需求」或「生產會自行創造銷路」論斷的提升。這些論斷是薩伊在其《政治經濟學概論》一書中首先明確提出的,隨後,又在他的《政治經濟學精義》、《政治經濟學教科書》以及他給馬爾薩斯等人的信中屢屢提及。不過,在薩伊那裡,它尚未被提到定律的高度,他只是認定這是「重要真理」、「有益的原理」。薩伊定律的明確是以後的事,是別的一些學者賦予了它定律的地位。李嘉圖在其《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中就曾作過重申,穆勒在其《政治經濟學原理》中則對它作了反復陳述。又據瓊·羅賓遜和約翰·伊特韋爾說,李嘉圖甚至搬出薩伊定律,以否定馬爾薩斯的有效需求見解。
對於薩伊定律,我國經濟學界尤其是一些經濟學學者一直持低調評價,認為這只不過是對重農學派著作的剽竊,根據是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186頁的附註31。 因為薩伊定律的出發點是「產品用產品交換」,而據馬克思研究,薩伊最著名的論點「產品只能用產品來購買」,用重農學派的原話來說,就是「產品只能用產品來支付」。
I. 讓·巴蒂斯特·薩伊的效用價值論和生產三要素論有哪些說明
薩伊認為生產不創造價值,只創造效用。所謂的效用是指物品滿足人類需要的內在力量(使用價值),它是物品價值的基礎。薩伊認為,勞動、資本和自然力(土地)是生產的三個要素,它們在生產中共同創造了效用,從而共同創造了價值。薩伊企圖用使用價值來說明價值,但使用價值千差萬別難以比較,無法確定。於是他轉而求助於供求論和生產費用論,他說物品價值是測量效用的尺度,價格又是測定價值的尺度,而價格是由供求決定的。但市場供求只能說明價格與價值背離程度,並不能說明價格與價值本身,薩伊又用工資、利潤、地租這三種收入說明價值,回到生產費用價值論上來。
J. 薩伊的學術貢獻
1)他是世界上首先提出現代經濟學研究雛形的經濟學家,它強調在一定假設下通過嚴密的邏輯推導導出命題,並不斷通過實驗對這些命題進行檢驗。
2)薩老首倡大義,駁斥了自斯密至李嘉圖的勞動價值謬論,他指出土地、資本和勞動一樣,凡能給行為人帶來效用的東西,都是價值的源泉。生產創造效用而非物質,這就開了主觀價值論(邊際效用論)的濫觴。
3)「薩伊定律」更是青史留名傳之竹帛,它強調生產和消費、供給和需求(經濟學術語稱為「一般均衡」)的相互影響決定了市場容量和產品價格。這一高遠洞見百餘年後被他的法國同胞德布魯發揚光大,德氏也籍此貢獻一舉榮膺198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4)先生甚至提出了成本遞減導致的價格下降和國民財富增加的命題,這類問題到相當晚近的二十多年前,才引起了經濟學家們的重視。和強調重農抑商的中世紀思想不同,薩公鼓吹企業家精神是國富民強的關鍵,他享有企業家精神和自由放任(laisser faire)兩個世界級詞彙的首創權。
5)在許多具體的公共政策上,薩公都提出了完全不同於流俗的見解,他正確地指出了高利率是資本信貸市場不發達所造成,貿易保護縮減了市場容量其結果必將為民生凋敝,濫發貨幣(所謂積極的貨幣政策)的結果是通貨膨脹和民無噍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