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太陽鍾的發明

太陽鍾的發明

發布時間:2021-12-14 04:32:59

1. 什麼是太陽鍾

北京故宮太和殿有座古代的太陽鍾。叫日晷(guǐ),是利用日影測定時間的另一種儀器。這一種儀器是在一個圓形的石板中間豎立一根鐵針,四周刻著12個時辰的標記,隨著太陽東升西落,根據針影的方位就知道時間了。

太陽發出光熱,萬物生長,使地球充滿了活力。人們崇敬太陽,把它奉為神。皇帝的祭祀,人類的生活,無不以太陽的位置為准。太陽很自然地成為古代的時鍾了。

難怪各國不約而同地都發明了「太陽鍾」。希臘人製造了許多不同的日晷,有的是桿影落在垂直的壁上,有的落在球面、圓錐面或圓柱面上。隨著太陽在天空中運行,桿影也相應地在移動,影的末端指出字盤上的刻度,就知道是什麼時候了。俄羅斯有一些古代的里程碑,在一面石板中央,放著一枚三角形鐵片,四周刻著羅馬字,標明時刻。隨著太陽在天空運行,鐵片的影子像鍾表指針一樣移動著,就可指出是什麼時候。

日晷大多是固定的,使用不很方便,沒法帶著它去旅行。印度的化齋和尚製造了一種多棱的手杖,解決了這個難題。它是八角形的,每一面表示一個節令。頂上的每一邊都穿了一個孔眼,孔里可以插進一根小木釘,平面上事先根據木釘的影子的長度刻有記號——時間。它既是手杖,又是時鍾。白天,要知道當時是幾點鍾,只要拎起頂上的繩子,把小木釘插進小孔(孔面要同當時的季節相適應),看看木釘的投影,就知道是幾點鍾了。

不僅有「太陽鍾」,還有奇妙的「太陽鬧鍾」呢!一架用火葯線引燃的土炮,在引火線上放置一個凸透鏡,當太陽光線正好經過透鏡聚焦到引火線上時,火葯線被點燃,引起大炮轟鳴,它向人們報告了時間。「太陽鬧鍾」比「太陽鍾」又進了一步,除了測時以外,還是一種古老的報時方法。

2. 誰發明了太陽鍾

是法國科學家牛頓8~9歲時發明的。

3. 太陽鍾(日晷)的資料.

日晷儀也稱日晷,是觀測日影記時的儀器,主要是根據日影的位置,以指定當時的時辰或刻數,是我國古代較為普遍使用的計時儀器。

因此,所謂日晷,就是白天通過測日影定時間的儀器。日晷計時的原理是這樣。在一天中,被太陽照射到的物體投下的影子在不斷地改變著,第一是影子的長短在改變,早晨的影子最長,隨著時間的推移,影子逐漸變短,一過中午它又重新變長。

第二是影子的方向在改變,因為我們在北半球,早晨的影子在西方,中午的影子在北方,傍晚的影子在東方。

從原理上來說,根據影子的長度或方向都可以計時,但根據影子的方向來計時更方便一些。故通常都是以影子的方位計時。由於日晷必須依賴日照,不能用於陰天和黑夜。因此,單用日晷來計時是不夠的,還需要其它種類的計時器,如水鍾,來與之相配。

(3)太陽鍾的發明擴展閱讀

由於從春分到秋分期間,太陽總是在天赤道的北側運行,因此,晷針的影子投向晷面上方;從秋分到春分期間,太陽在天赤道的南側運行,因此,晷針的影子投向晷面的下方。所以在觀察日晷時,首先要了解兩個不同時期晷針的投影位置。

世界上最早的日晷誕生於六千年前的巴比倫王國。中國最早文獻記載是《隋書·天文志》中提到的袁充於隋開皇十四年 公元574年 發明的短影平儀 即地平日晷 。赤道日晷的明確記載初見於南宋曾敏行的《獨醒雜志》卷二中提到的晷影圖。

這種利用太陽光的投影來計時的方法是人類在天文計時領域的重大發明,這項發明被人類所用達幾千年之久,然日晷有一個致命弱點是陰雨天和夜裡是沒法使用的,直至1270年在義大利和德國才出現早期的機械鍾。

而中國則在1601年明代萬曆皇帝才得到二架外國的自鳴鍾,清代時雖有很多進口和自製的鍾表,但都為王宮貴府所用,一般平民百姓還是看天曉時。所以徹底拋卻日晷,看鍾表知辰光還是近現代的事。

4. 太陽鍾是怎麼來的

公元前7世紀,我們的祖先發明了圭表,這是一種用日影來測時的儀器。江蘇儀征出土的一件漢代圭表,是由長19.2厘米的豎「表」和一根長34.39厘米的「圭」組成的。

圭上有刻度,標志尺寸。表和圭合在一起時,好像一把尺子。使用的時候,把表豎立起來,放在陽光下,讓表的影子投到平放著的圭上,就可以知道影子的長短了。圭表不僅能測定時間,還能推算出當時是哪個季節。

北京故宮太和殿有座古代的太陽鍾。叫日晷,是利用日影測定時間的另一種儀器。這一種儀器是在一個圓形的石板中間豎立一根鐵針,四周刻著12個時辰的標記,隨著太陽東升西落,根據針影的方位就知道時間了。

太陽發出光熱,萬物生長,使地球充滿了活力。人們崇敬太陽,把它奉為神。皇帝的祭祀,人類的生活,無不以太陽的位置為准。太陽很自然地成為古代的時鍾了。

難怪各國不約而同地都發明了「太陽鍾」。希臘人製造了許多不同的日晷,有的是桿影落在垂直的壁上,有的落在球面、圓錐面或圓柱面上。隨著太陽在天空中運行,桿影也相應地在移動,影的末端指出字盤上的刻度,就知道是什麼時候了。俄羅斯有一些古代的里程碑,在一面石板中央,放著一枚三角形鐵片,四周刻著羅馬字,標明時刻。隨著太陽在天空運行,鐵片的影子像鍾表指針一樣移動著,就可指出是什麼時候。

日晷大多是固定的,使用不很方便,沒法帶著它去旅行。印度的化齋和尚製造了一種多棱的手杖,解決了這個難題。它是八角形的,每一面表示一個節令。頂上的每一邊都穿了一個孔眼,孔里可以插進一根小木釘,平面上事先根據木釘的影子的長度刻有記號——時間。它既是手杖,又是時鍾。白天,要知道當時是幾點鍾,只要拎起頂上的繩子,把小木釘插進小孔(孔面要同當時的季節相適應),看看木釘的投影,就知道是幾點鍾了。

不僅有「太陽鍾」,還有奇妙的「太陽鬧鍾」呢!一架用火葯線引燃的土炮,在引火線上放置一個凸透鏡,當太陽光線正好經過透鏡聚焦到引火線上時,火葯線被點燃,引起大炮轟鳴,它向人們報告了時間。「太陽鬧鍾」比「太陽鍾」又進了一步,除了測時以外,還是一種古老的報時方法。

5. 太陽鍾的原理

利用太陽投射的影子來測定時刻的裝置。又稱「日規」,是我國古代利用日影測得時刻的一種計時儀器。通常由銅制的指針和石制的圓盤組成。銅制的指針叫做「晷針」,垂直地穿過圓盤中心,起著圭表中立竿的作用,因此,晷針又叫「表」,石制的圓盤叫做「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於天赤道面,這樣,晷針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極,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極。在晷面的正反兩面刻劃出12個大格,每個大格代表兩個小時。當太陽光照在日晷上時,晷針的影子就會投向晷面,太陽由東向西移動,投向晷面的晷針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東移動。於是,移動著的晷針影子好像是現代鍾表的指針,晷面則是鍾表的表面,以此來顯示時刻。
由於從春分到秋分期間,太陽總是在天赤道的北側運行,因此,晷針的影子投向晷面上方;從秋分到春分期間,太陽在天赤道的南側運行,因此,晷針的影子投向晷面的下方。所以在觀察日晷時,首先要了解兩個不同時期晷針的投影位置。
日晷又稱「日規」,是古代人利用日影來定時刻的計時器。日晷的種類很多,根據晷面所處位置的不同可分為地平式、赤道式、子午式、卯酉式等多種,功能也不盡相同。
世界上最早的日晷誕生於六千年前的巴比倫王國。中國最早文獻記載是《隋書·天文志》中提到的袁充於隋開皇十四年 公元574年 發明的短影平儀 即地平日晷 。赤道日晷的明確記載初見於南宋曾敏行的《獨醒雜志》卷二中提到的晷影圖。
赤道日晷通常由銅制的指針和石制的圓盤組成。銅制的指針叫做「晷針」,垂直地穿過圓盤中心,晷針又叫「表」,石制的圓盤叫做「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於天赤道面,這樣,晷針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極,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極。在晷面的正反兩面刻劃出12個大格,每個大格代表兩個小時。當太陽光照在日晷上時,晷針的影子就會投向晷面,太陽由東向西移動,投向晷面的晷針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東移動。於是,移動著的晷針影子好像是現代鍾表的指針,晷面則是鍾表的表面,以此來顯示時刻。
這種利用太陽光的投影來計時的方法是人類在天文計時領域的重大發明,這項發明被人類所用達幾千年之久,然日晷有一個致命弱點是陰雨天和夜裡是沒法使用的,直至1270年在義大利和德國才出現早期的機械鍾,而中國則在1601年明代萬曆皇帝才得到二架外國的自鳴鍾,清代時雖有很多進口和自製的鍾表,但都為王宮貴府所用,一般平民百姓還是看天曉時。所以徹底拋卻日晷,看鍾表知辰光還是近現代的事。

6. 太陽鍾之後,古人還發明了什麼鍾太陽鍾之後,古人還發明了什麼鍾

古代人還發明了日晷。來記錄時間。

7. 太陽鍾是誰發明的

在歷史的長河中,天文學和計時學是相伴發展的,可以說有了天文學,也就有了計時學,計時儀器和天文儀器一樣,是經過漫長的發展歷程逐漸精確化的。最古老的計時儀器是土圭、圭表和日晷,其原理是通過太陽的投影和方位計時,一般通稱太陽鍾,也稱日冕。
日晷又稱晷儀,也是觀測日影記時的儀器,它與圭表的區別是:圭表的根據日影的長短判別方向測定季節、全年日數和冬至、夏至就在的日子,推算歷法等;日晷的應用,主要是根據日影的位置,以指定當時的時辰或刻數,是我國古代較為普遍使用的計時儀器,但在史籍中卻少有記載,現在史料中最早的記載是「漢書·律歷志·制漢歷」一節:太史令司馬遷建議共議「乃定東西,主晷儀,下刻漏」,而「漢書·藝文志」中列有晷書34卷,但僅存書名,而無內容。
「隋書·天文志」中記載了耿詢的成就,「觀測日晷和刻漏,是測天地正儀象的根本」。「明史·天文志」對日晷的形制,定時之法都有詳細的記載。較之圭表,它已復雜多了,可以說是一種真正的儀器了,發展到清代,不僅可以計時用,日晷本身已成為一件裝飾藝術品。
中國太陽鍾的歷史上,指極表或指極針的發現可上溯到公元前四世紀,而周漢之間的12時辰制是非常先進的,在公元前四世紀以前已成為一種不變的時制。
唐代的赤道式日晷,是所有日晷中計時最准確的。後經阿拉件人或猶太人將其傳入西方,十七世紀時赤道式日晷風行於歐洲,人們稱它為「二分式日晷」。明末之後,中西各種日晷在社會上廣泛使用,種類之多,前所未有。山西姚喬林是十八世紀著名的日晷製作家,其流派遠播廣東。 總之,太陽鍾橫跨人類歷史數千年,在使用中不斷發展和進步,為社會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起到了推動的作用,不僅可以計時,而且能求得標准時間,甚至可以校對現代的鍾表。

8. 太陽鍾是誰發明的,又是在什麼時候(朝代)發明的-百度一發明的人物是誰下

誕生於春秋戰國時期,創始人不詳。
中國太陽鍾的歷史上,指極表或指極針的內發現可上溯容到公元前四世紀,而周漢之間的12時辰制是非常先進的,在公元前四世紀以前已成為一種不變的時制。
唐代的赤道式日晷,是所有日晷中計時最准確的。後經阿拉件人或猶太人將其傳入西方,十七世紀時赤道式日晷風行於歐洲,人們稱它為「二分式日晷」。明末之後,中西各種日晷在社會上廣泛使用,種類之多,前所未有。山西姚喬林是十八世紀著名的日晷製作家,其流派遠播廣東。
總之,太陽鍾橫跨人類歷史數千年,在使用中不斷發展和進步,為社會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起到了推動的作用,不僅可以計時,而且能求得標准時間,甚至可以校對現代的鍾表。

9. 太陽鍾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太陽中應該是中國發明的,因為中國古代時候有日葵

10. 古代太陽鍾的製作理

利用太陽投射的影子來測定時刻的裝置。又稱「日規」,是我國古代利用日影測得時刻的一種計時儀器。通常由銅制的指針和石制的圓盤組成。銅制的指針叫做「晷針」,垂直地穿過圓盤中心,起著圭表中立竿的作用,因此,晷針又叫「表」,石制的圓盤叫做「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於天赤道面,這樣,晷針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極,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極。在晷面的正反兩面刻劃出12個大格,每個大格代表兩個小時。當太陽光照在日晷上時,晷針的影子就會投向晷面,太陽由東向西移動,投向晷面的晷針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東移動。於是,移動著的晷針影子好像是現代鍾表的指針,晷面則是鍾表的表面,以此來顯示時刻。

由於從春分到秋分期間,太陽總是在天赤道的北側運行,因此,晷針的影子投向晷面上方;從秋分到春分期間,太陽在天赤道的南側運行,因此,晷針的影子投向晷面的下方。所以在觀察日晷時,首先要了解兩個不同時期晷針的投影位置。

日晷又稱「日規」,是古代人利用日影來定時刻的計時器。日晷的種類很多,根據晷面所處位置的不同可分為地平式、赤道式、子午式、卯酉式等多種,功能也不盡相同。

世界上最早的日晷誕生於六千年前的巴比倫王國。中國最早文獻記載是《隋書·天文志》中提到的袁充於隋開皇十四年公元574年發明的短影平儀即地平日晷。赤道日晷的明確記載初見於南宋曾敏行的《獨醒雜志》卷二中提到的晷影圖。

赤道日晷通常由銅制的指針和石制的圓盤組成。銅制的指針叫做「晷針」,垂直地穿過圓盤中心,晷針又叫「表」,石制的圓盤叫做「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於天赤道面,這樣,晷針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極,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極。在晷面的正反兩面刻劃出12個大格,每個大格代表兩個小時。當太陽光照在日晷上時,晷針的影子就會投向晷面,太陽由東向西移動,投向晷面的晷針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東移動。於是,移動著的晷針影子好像是現代鍾表的指針,晷面則是鍾表的表面,以此來顯示時刻。

這種利用太陽光的投影來計時的方法是人類在天文計時領域的重大發明,這項發明被人類所用達幾千年之久,然日晷有一個致命弱點是陰雨天和夜裡是沒法使用的,直至1270年在義大利和德國才出現早期的機械鍾,而中國則在1601年明代萬曆皇帝才得到二架外國的自鳴鍾,清代時雖有很多進口和自製的鍾表,但都為王宮貴府所用,一般平民百姓還是看天曉時。所以徹底拋卻日晷,看鍾表知辰光還是近現

閱讀全文

與太陽鍾的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科學院無形資產管理辦法 瀏覽:67
注冊資本金認繳期限 瀏覽:828
申請商標到哪個部門 瀏覽:762
購買無形資產的相關稅費可以抵扣嗎 瀏覽:982
商標注冊被騙怎麼辦 瀏覽:160
朗太書體版權 瀏覽:268
大學無形資產管理制度 瀏覽:680
馬鞍山向山鎮黨委書記 瀏覽:934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