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發明物的名字

發明物的名字

發布時間:2021-12-13 03:01:15

『壹』 古代發明家的名字和他們的發明

1、畢升——活字印刷術

畢升(約-1051)湖北蘄州蘄水縣直河鄉(今湖北黃岡市英山縣草盤地鎮五桂墩村)人,北宋布衣。我國古代偉大的發明家。其發明活字印刷術,比德國人古騰堡發明金屬活字印刷早四百多年。

宋初為杭州書肆刻工。宋慶歷年間(1041—1048),他根據實踐經驗,發明膠泥活字印刷技術,即在膠泥片上刻字,一字一印,用火燒硬後,便成活字。這一技術未及推廣,畢升就去世了。他的字印為沈括家人收藏,事跡見於沈括的《夢溪筆談》。

活字印刷術具有一字多用、重復使用、印刷多且快、省時省力、節約材料等優點,比整版雕刻經濟方便,是印刷技術史上的一次質的飛躍,對後世印刷術乃至世界文明的進步有著巨大而深遠的影響,與指南針、火葯、造紙術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1990年在湖北英山縣發現畢升墓碑。

『貳』 古代四大發明家的名字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家的名字分別是張衡 、蔡倫、畢升、杜詩。

1、畢升

北宋慶歷間(1041年-1048年)中國的畢升(970年—1051年)發明的泥活字,標志著活字印刷術的誕生。

他是世界上第一個發明人,比德國人約翰內斯·古騰堡活字印刷術早約400年。元代王禎成功創制木活字,又發明了轉輪排字。明代中期,銅活字在江蘇南京、無錫、蘇州等地得到較多的應用。

2、蔡倫

造紙術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紙是中國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即按書寫需要裁好的絲織品)者謂之為紙。縑貴而簡重,並不便於人。

倫乃造意(發明、創造)用樹皮、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先搗製成漿,取膜而去水,後晾乾,而製成紙。興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咸稱「蔡侯紙」。

3、張衡

東漢時期,也就是距今約一千八百多年前(公元117年),一台利用水力推動運轉的大型天文儀器――「水運渾象」在東漢的京都洛陽製造成功。

相隔二十年後(公元138年),安置在京都洛陽的又一台儀器――「候風地動儀」,准確地報告了西方千里之外發生的地震。這標志著人類開始了用儀器記錄研究地震的新紀元。

4、杜詩

東漢機械工程家。字君公。河南汲縣(今河南)人。光武帝時,為侍御史。建武七年(公元31年),任南陽太守時,創造水排(水力鼓風機),以水力傳動機械,使皮製的鼓風囊連續開合,將空氣送入冶鐵爐,鑄造農具,用力少而見效多。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張衡

網路-畢升

網路-蔡倫

網路-杜詩

『叄』 有關科學家因動物而發明的項目及科學家的名字

蒼蠅與宇宙飛船

令人討厭的蒼蠅,與宏偉的航天事業似乎風馬牛不相及,但仿生學卻把它們緊密地聯系起來了。

蒼蠅是聲名狼藉的「逐臭之夫」,凡是腥臭污穢的地方,都有它們的蹤跡。蒼蠅的嗅覺特別靈敏,遠在幾千米外的氣味也能嗅到。但是蒼蠅並沒有「鼻子」,它靠什麼來充當嗅覺的呢? 原來,蒼蠅的「鼻子」——嗅覺感受器分布在頭部的一對觸角上。

每個「鼻子」只有一個「鼻孔」與外界相通,內含上百個嗅覺神經細胞。若有氣味進入「鼻孔」,這些神經立即把氣味刺激轉變成神經電脈沖,送往大腦。大腦根據不同氣味物質所產生的神經電脈沖的不同,就可區別出不同氣味的物質。因此,蒼蠅的觸角像是一台靈敏的氣體分析儀。

仿生學家由此得到啟發,根據蒼蠅嗅覺器的結構和功能,仿製成功一種十分奇特的小型氣體分析儀。這種儀器的「探頭」不是金屬,而是活的蒼蠅。就是把非常纖細的微電極插到蒼蠅的嗅覺神經上,將引導出來的神經電信號經電子線路放大後,送給分析器;分析器一經發現氣味物質的信號,便能發出警報。這種儀器已經被安裝在宇宙飛船的座艙里,用來檢測艙內氣體的成分。

這種小型氣體分析儀,也可測量潛水艇和礦井裡的有害氣體。利用這種原理,還可用來改進計算機的輸入裝置和有關氣體色層分析儀的結構原理中。

從螢火蟲到人工冷光

自從人類發明了電燈,生活變得方便、豐富多了。但電燈只能將電能的很少一部分轉變成可見光,其餘大部分都以熱能的形式浪費掉了,而且電燈的熱射線有害於人眼。那麼,有沒有隻發光不發熱的光源呢? 人類又把目光投向了大自然。

在自然界中,有許多生物都能發光,如細菌、真菌、蠕蟲、軟體動物、甲殼動物、昆蟲和魚類等,而且這些動物發出的光都不產生熱,所以又被稱為「冷光」。

在眾多的發光動物中,螢火蟲是其中的一類。螢火蟲約有1 500種,它們發出的冷光的顏色有黃綠色、橙色,光的亮度也各不相同。螢火蟲發出冷光不僅具有很高的發光效率,而且發出的冷光一般都很柔和,很適合人類的眼睛,光的強度也比較高。因此,生物光是一種人類理想的光。

科學家研究發現,螢火蟲的發光器位於腹部。這個發光器由發光層、透明層和反射層三部分組成。發光層擁有幾千個發光細胞,它們都含有熒光素和熒光酶兩種物質。在熒光酶的作用下,熒光素在細胞內水分的參與下,與氧化合便發出熒光。螢火蟲的發光,實質上是把化學能轉變成光能的過程。

早在40年代,人們根據對螢火蟲的研究,創造了日光燈,使人類的照明光源發生了很大變化。近年來,科學家先是從螢火蟲的發光器中分離出了純熒光素,後來又分離出了熒光酶,接著,又用化學方法人工合成了熒光素。由熒光素、熒光酶、ATP(三磷酸腺苷)和水混合而成的生物光源,可在充滿爆炸性瓦斯的礦井中當閃光燈。由於這種光沒有電源,不會產生磁場,因而可以在生物光源的照明下,做清除磁性水雷等工作。

現在,人們已能用摻和某些化學物質的方法得到類似生物光的冷光,作為安全照明用。

電魚與伏特電池

自然界中有許多生物都能產生電,僅僅是魚類就有500餘種 。人們將這些能放電的魚,統稱為「電魚」。

各種電魚放電的本領各不相同。放電能力最強的是電鰩、電鯰和電鰻。中等大小的電鰩能產生70伏左右的電壓,而非洲電鰩能產生的電壓高達220伏;非洲電鯰能產生350伏的電壓;電鰻能產生500伏的電壓,有一種南美洲電鰻竟能產生高達880伏的電壓,稱得上電擊冠軍,據說它能擊斃像馬那樣的大動物。

電魚放電的奧秘究竟在哪裡?經過對電魚的解剖研究, 終於發現在電魚體內有一種奇特的發電器官。這些發電器是由許多叫電板或電盤的半透明的盤形細胞構成的。由於電魚的種類不同,所以發電器的形狀、位置、電板數都不一樣。電鰻的發電器呈棱形,位於尾部脊椎兩側的肌肉中;電鰩的發電器形似扁平的腎臟,排列在身體中線兩側,共有200萬塊電板;電鯰的發電器起源於某種腺體,位於皮膚與肌肉之間,約有500萬塊電板。單個電板產生的電壓很微弱,但由於電板很多,產生的電壓就很大了。

電魚這種非凡的本領,引起了人們極大的興趣。19世紀初,義大利物理學家伏特,以電魚發電器官為模型,設計出世界上最早的伏打電池。因為這種電池是根據電魚的天然發電器設計的,所以把它叫做「人造電器官」。對電魚的研究,還給人們這樣的啟示:如果能成功地模仿電魚的發電器官,那麼,船舶和潛水艇等的動力問題便能得到很好的解決。

水母的順風耳

「燕子低飛行將雨,蟬鳴雨中天放晴。」生物的行為與天氣的變化有一定關系。沿海漁民都知道,生活在沿岸的魚和水母成批地游向大海,就預示著風暴即將來臨。

水母,又叫海蜇,是一種古老的腔腸動物,早在5億年前,它就漂浮在海洋里了。這種低等動物有預測風暴的本能,每當風暴來臨前,它就游向大海避難去了。

原來,在藍色的海洋上,由空氣和波浪摩擦而產生的次聲波 (頻率為每秒8—13次),總是風暴來臨的前奏曲。這種次聲波人耳無法聽到,小小的水母卻很敏感。仿生學家發現,水母的耳朵的共振腔里長著一個細柄,柄上有個小球,球內有塊小小的聽石,當風暴前的次聲波沖擊水母耳中的聽石時,聽石就剌激球壁上的神經感受器,於是水母就聽到了正在來臨的風暴的隆隆聲。

仿生學家仿照水母耳朵的結構和功能,設計了水母耳風暴預測儀,相當精確地模擬了水母感受次聲波的器官。把這種儀器安裝在艦船的前甲板上,當接受到風暴的次聲波時,可令旋轉360°的喇叭自行停止旋轉,它所指的方向,就是風暴前進的方向;指示器上的讀數即可告知風暴的強度。這種預測儀能提前15小時對風暴作出預報,對航海和漁業的安全都有重要意義。

青蛙肌肉和電池的發明

人類自古就知道了自然界中種種電的現象,如雷、閃電、電魚,加熱時會產生電的電石,甚至琥珀摩擦生靜電的方法。到十七世紀,德國的葛利克製成了一種旋轉硫磺球的摩擦起電機後,才有人對電加以科學的探討。到十八世紀,荷蘭萊登大學的一位教授發明了一種可以蓄積摩擦電的玻璃瓶,於是作為一種游戲而風靡全歐洲。由於這種摩擦電貯存在萊登瓶中,一次放電就馬上消失,所以也沒有太大的用處。

當時在義大利的波隆那大學解剖學教授賈法尼發現,以金屬棒接觸剝去皮的青蛙腿部肌肉時,青蛙的肌肉便會收縮。他認為一切動物都帶有電,且積蓄在肌肉中,金屬棒的接觸使動物放電,肌肉會因電的沖擊而收縮。這一動物放電的發現,引起全歐洲科學家的莫大反響。同為義大利人的帕維亞大學物理學教授伏特,對此也進行了探討,卻得到另一個結論:肌肉的收縮不是因動物電的放電,而是因接觸了金屬而產生電所引起的。1800年,伏特根據動物放電的現象設計完成了一種蓄電的新裝置。這種裝置是把數十片銀板和錫板交互重疊,在每對板之間插入浸過鹽水的布條作為電堆;然而用金屬片和鹽水缽分別替代金屬板和鹽水布,不必事先充電,就可源源不斷地取出電來。伏特的這項發明實實在在地讓英國科學家們震驚。拿破崙還邀請他到巴黎,親眼目睹他的實驗,賜於他金牌、豐厚的年俸和爵位。電池在日常生活、科學和工業上給人類帶來了福音,那些贊美和榮譽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心臟活動電流與心電圖發明

十九世紀,瑞士解剖學家凱利克爾和德國生理學家繆勒用鴿子證明了心臟活動電流的存在。德國生理學家維倫斯坦首次用圖形表現神經和肌肉之活動電流,繼而有許多生理學家用他發明的裝置來顯示動物的心臟活動電流。這種裝置僅僅是作研究用,而且必須通過解剖讓心臟在暴露的情況進行測定。那麼,是否有辦法不要把心臟暴露出來,而就在體表內測定呢?當時恰好法國物理學家利普曼發明了一種毛細管靜電計,這就促使了法國生理學家瓦勒採用了新發明的毛細管靜電計來測量人心臟活動的電壓,並描繪了圖形。

這些研究結果引起了荷蘭生理學家愛因多汶的注意,並把瓦勒所做的心臟活動電壓的圖形稱作「心電圖」,然後他潛心研究,證實了心電圖對臨床診斷非常有價值。於是他就致力於精確度高的心電圖記錄計的研製,幾年後,他終於研製出一種高精度的石英系的弦電流計,用於心電圖測量上,可精確地記錄人的心電圖。

愛因多汶所發明的心電圖記錄計最大的缺點是重量超過140公斤,無法帶進病房,然而也不可能把患有嚴重心臟患者帶到他的實驗室去。既然不能做臨床試驗,再好的裝置也是沒有用的。因此,有人建議他不妨把大學附屬醫院住院患者和他的實驗室裝置用電線連接起來,這樣他就將許多心臟病患者的心電圖記錄下來,他把這命名為「遠隔心電圖」。愛因多汶的心電圖記錄計在心臟病臨床診斷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迄今為止,心電圖還是我們診斷心臟病的通用設備。

還有雷達是源於蝙蝠的生物聲納探測器;現在最先進的防彈衣技術來源於蜘蛛—蜘蛛絲的強度是同樣粗細鋼絲的十倍以上;迷彩服來源於廣大生物界的保護色,飛機的雛形源於鳥類……總之從廣博的大自然我們能學到很多有用的東西,它們是生物進化億萬年留下來的活生生的範例。

『肆』 人們根據動物的名字發明了什麼

11由令人討厭的蒼蠅,仿製成功一種十分奇特的小型氣體分析儀。已經被安裝在宇宙飛船的座艙里,用來檢測艙內氣體的成分。
2、從螢火蟲到人工冷光;
3、電魚與伏特電池;
4、水母的順風耳,仿照水母耳朵的結構和功能,設計了水母耳風暴預測儀,能提前15小時對風暴作出預報,對航海和漁業的安全都有重要意義。
5、人們根據蛙眼的視覺原理,已研製成功一種電子蛙眼。這種電子蛙眼能像真的蛙眼那樣,准確無誤地識別出特定形狀的物體。把電子蛙眼裝入雷達系統後,雷達抗干擾能力大大提高。這種雷達系統能快速而准確地識別出特定形狀的飛機、艦船和導彈等。特別是能夠區別真假導彈,防止以假亂真。
電子蛙眼還廣泛應用在機場及交通要道上。在機場,它能監視飛機的起飛與降落,若發現飛機將要發生碰撞,能及時發出警報。在交通要道,它能指揮車輛的行駛,防止車輛碰撞事故的發生。
6、根據蝙蝠超聲定位器的原理,人們還仿製了盲人用的「探路儀」。這種探路儀內裝一個超聲波發射器,盲人帶著它可以發現電桿、台階、橋上的人等。如今,有類似作用的「超聲眼鏡」也已製成。
7、模擬藍藻的不完全光合器,將設計出仿生光解水的裝置,從而可獲得大量的氫氣。
8、根據對人體骨胳肌肉系統和生物電控制的研究,已仿製了人力增強器--步行機。
9、現代起重機的掛鉤起源於許多動物的爪子。
10、屋頂瓦楞模仿動物的鱗甲。
11、船槳模仿的是魚的鰭。
12、鋸子學的是螳螂臂,或鋸齒草。
13、蒼耳屬植物獲取靈感發明了尼龍搭扣。
14、嗅覺靈敏的龍蝦為人們製造氣味探測儀提供了思路。
15、壁虎腳趾對製造能反復使用的粘性錄音帶提供了令人鼓舞的前景。
16、貝用它的蛋白質生成的膠體非常牢固,這樣一種膠體可應用在從外科手術的縫合到補船等一切事情上。

你的認可是我解答的動力,請採納.

『伍』 科學家根據動物發明了什麼並要有名字

飛機:蜻蜓
根據鳥的翅膀發明了飛機
還有根據響尾蛇發明跟蹤導彈
蒼蠅與宇宙飛船

令人討厭的蒼蠅,與宏偉的航天事業似乎風馬牛不相及,但仿生學卻把它們緊密地聯系起來了。

蒼蠅是聲名狼藉的「逐臭之夫」,凡是腥臭污穢的地方,都有它們的蹤跡。蒼蠅的嗅覺特別靈敏,遠在幾千米外的氣味也能嗅到。但是蒼蠅並沒有「鼻子」,它靠什麼來充當嗅覺的呢? 原來,蒼蠅的「鼻子」——嗅覺感受器分布在頭部的一對觸角上。

每個「鼻子」只有一個「鼻孔」與外界相通,內含上百個嗅覺神經細胞。若有氣味進入「鼻孔」,這些神經立即把氣味刺激轉變成神經電脈沖,送往大腦。大腦根據不同氣味物質所產生的神經電脈沖的不同,就可區別出不同氣味的物質。因此,蒼蠅的觸角像是一台靈敏的氣體分析儀。

仿生學家由此得到啟發,根據蒼蠅嗅覺器的結構和功能,仿製成功一種十分奇特的小型氣體分析儀。這種儀器的「探頭」不是金屬,而是活的蒼蠅。就是把非常纖細的微電極插到蒼蠅的嗅覺神經上,將引導出來的神經電信號經電子線路放大後,送給分析器;分析器一經發現氣味物質的信號,便能發出警報。這種儀器已經被安裝在宇宙飛船的座艙里,用來檢測艙內氣體的成分。

這種小型氣體分析儀,也可測量潛水艇和礦井裡的有害氣體。利用這種原理,還可用來改進計算機的輸入裝置和有關氣體色層分析儀的結構原理中。

從螢火蟲到人工冷光

自從人類發明了電燈,生活變得方便、豐富多了。但電燈只能將電能的很少一部分轉變成可見光,其餘大部分都以熱能的形式浪費掉了,而且電燈的熱射線有害於人眼。那麼,有沒有隻發光不發熱的光源呢? 人類又把目光投向了大自然。

在自然界中,有許多生物都能發光,如細菌、真菌、蠕蟲、軟體動物、甲殼動物、昆蟲和魚類等,而且這些動物發出的光都不產生熱,所以又被稱為「冷光」。

在眾多的發光動物中,螢火蟲是其中的一類。螢火蟲約有1 500種,它們發出的冷光的顏色有黃綠色、橙色,光的亮度也各不相同。螢火蟲發出冷光不僅具有很高的發光效率,而且發出的冷光一般都很柔和,很適合人類的眼睛,光的強度也比較高。因此,生物光是一種人類理想的光。

科學家研究發現,螢火蟲的發光器位於腹部。這個發光器由發光層、透明層和反射層三部分組成。發光層擁有幾千個發光細胞,它們都含有熒光素和熒光酶兩種物質。在熒光酶的作用下,熒光素在細胞內水分的參與下,與氧化合便發出熒光。螢火蟲的發光,實質上是把化學能轉變成光能的過程。

早在40年代,人們根據對螢火蟲的研究,創造了日光燈,使人類的照明光源發生了很大變化。近年來,科學家先是從螢火蟲的發光器中分離出了純熒光素,後來又分離出了熒光酶,接著,又用化學方法人工合成了熒光素。由熒光素、熒光酶、ATP(三磷酸腺苷)和水混合而成的生物光源,可在充滿爆炸性瓦斯的礦井中當閃光燈。由於這種光沒有電源,不會產生磁場,因而可以在生物光源的照明下,做清除磁性水雷等工作。

現在,人們已能用摻和某些化學物質的方法得到類似生物光的冷光,作為安全照明用。

電魚與伏特電池

自然界中有許多生物都能產生電,僅僅是魚類就有500餘種 。人們將這些能放電的魚,統稱為「電魚」。

各種電魚放電的本領各不相同。放電能力最強的是電鰩、電鯰和電鰻。中等大小的電鰩能產生70伏左右的電壓,而非洲電鰩能產生的電壓高達220伏;非洲電鯰能產生350伏的電壓;電鰻能產生500伏的電壓,有一種南美洲電鰻竟能產生高達880伏的電壓,稱得上電擊冠軍,據說它能擊斃像馬那樣的大動物。

電魚放電的奧秘究竟在哪裡?經過對電魚的解剖研究, 終於發現在電魚體內有一種奇特的發電器官。這些發電器是由許多叫電板或電盤的半透明的盤形細胞構成的。由於電魚的種類不同,所以發電器的形狀、位置、電板數都不一樣。電鰻的發電器呈棱形,位於尾部脊椎兩側的肌肉中;電鰩的發電器形似扁平的腎臟,排列在身體中線兩側,共有200萬塊電板;電鯰的發電器起源於某種腺體,位於皮膚與肌肉之間,約有500萬塊電板。單個電板產生的電壓很微弱,但由於電板很多,產生的電壓就很大了。

電魚這種非凡的本領,引起了人們極大的興趣。19世紀初,義大利物理學家伏特,以電魚發電器官為模型,設計出世界上最早的伏打電池。因為這種電池是根據電魚的天然發電器設計的,所以把它叫做「人造電器官」。對電魚的研究,還給人們這樣的啟示:如果能成功地模仿電魚的發電器官,那麼,船舶和潛水艇等的動力問題便能得到很好的解決。

水母的順風耳

「燕子低飛行將雨,蟬鳴雨中天放晴。」生物的行為與天氣的變化有一定關系。沿海漁民都知道,生活在沿岸的魚和水母成批地游向大海,就預示著風暴即將來臨。

水母,又叫海蜇,是一種古老的腔腸動物,早在5億年前,它就漂浮在海洋里了。這種低等動物有預測風暴的本能,每當風暴來臨前,它就游向大海避難去了。

原來,在藍色的海洋上,由空氣和波浪摩擦而產生的次聲波 (頻率為每秒8—13次),總是風暴來臨的前奏曲。這種次聲波人耳無法聽到,小小的水母卻很敏感。仿生學家發現,水母的耳朵的共振腔里長著一個細柄,柄上有個小球,球內有塊小小的聽石,當風暴前的次聲波沖擊水母耳中的聽石時,聽石就剌激球壁上的神經感受器,於是水母就聽到了正在來臨的風暴的隆隆聲。

仿生學家仿照水母耳朵的結構和功能,設計了水母耳風暴預測儀,相當精確地模擬了水母感受次聲波的器官。把這種儀器安裝在艦船的前甲板上,當接受到風暴的次聲波時,可令旋轉360°的喇叭自行停止旋轉,它所指的方向,就是風暴前進的方向;指示器上的讀數即可告知風暴的強度。這種預測儀能提前15小時對風暴作出預報,對航海和漁業的安全都有重要意義。

烏賊和魚雷誘餌 烏賊體內的囊狀物能分泌黑色液體,遇到危險時它便釋放出這種黑色液體,誘騙攻擊者上當。潛艇設計者們仿效烏賊的這一功能讀者設計出了魚雷誘餌。魚雷誘醋似袖珍潛艇,可按潛艇的原航向航行,航速不變,也可模擬噪音、螺旋節拍、聲信號和多普勒音調變化等。正是它這種惟妙惟肖的表演,令敵潛艇或攻擊中的魚雷真假難辯,最終使潛艇得以逃脫。

蜘蛛和裝甲 生物學家發現蜘蛛絲的強度相當於同等體積的鋼絲的5倍。受此啟發,英國劍橋一所技術公司試製成猶如蜘蛛絲一樣的高強度纖維。用這種纖維做成的復合材料可以用來做防彈衣、防彈車、坦克裝甲車等結構材料。

長頸鹿和「抗荷服」 長頸鹿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動物,其大腦和心臟的距離約3米,完全是靠高達160~260毫米汞柱的血壓把血液送到大腦的。按一般分析,當長頸鹿低頭飲水時,大腦的位置低於心臟,大量的血液會湧入大腦,使血壓更加增高,那麼長頸鹿會在飲水時得腦充血或血管破烈等疾病而死。但是裹在長頸鹿身上的一層、厚皮緊緊箍住了血管,限制了血壓,飛機設計師和航空生物學家依照長頸鹿皮膚原理,設計出一種新穎的「抗荷服」,從而解決了超高速殲擊機駕駛員在突然加速爬升時因腦部缺血而引起的痛苦。這種「抗荷服」內有一裝置,當飛機加速時可壓縮空氣,也能對血管產生相應的壓力,這比長頸鹿的厚皮更高明了。

鯨魚和潛艇的「鯨背效應」 當代核潛艇能長時間潛航於冰海之下,但若在冰下發射導彈,則必須破冰上浮,這就碰到了力學上的難題。潛舴專家從鯨魚每隔10分鍾必須破冰呼吸一次中得到啟迪,在潛艇頂部突起的指揮台圍殼和上層建築方面,作了加強材料力度和外形仿鯨背處理,果然取得了破冰時的「鯨背效應」。

蝴蝶和衛星控溫系統 遨遊太空的人造衛星,當受到陽光強烈輻射時,衛星溫度會高達200攝氏度;而在陰影區域,衛星溫度會下降至零下200攝氏度左右,這很容易烤壞或凍壞衛星上的精密儀器儀表,它一度曾使航天科學家傷透了腦筋。後來,人們從蝴蝶身上受到啟迪。原來,蝴蝶身體表面生長著一層細小的鱗片,這些鱗片有調節體溫的作用。每當氣溫上升、陽光直射時,鱗片自動張開,以減少陽光的輻射角度,從而減少對陽光熱能的吸收;當外界氣溫下降時,鱗片自動閉合,緊貼體表,讓陽光直射鱗片,從而把體溫控制在正常范圍之內。科學家經過研究,為人造地球衛星設計了一種猶如蝴蝶鱗片般的控溫系統

仿生設計在軍事上的成功應用有很多例子。如貓的眼睛與夜視儀。漆黑的夜晚,貓能清楚地觀察老鼠的一舉一動並敏捷地抓住它,其原因在於貓眼的視網膜上具有圓錐細胞和圓柱細胞,圓錐細胞能感受白晝普通光的光強和顏色,圓柱細胞能感受夜間的光覺。一般只能在白天活動的動物如鳥、雞等,它們的視網膜中常常只有圓錐細胞;而另一些只能在夜間活動的動物如貓頭鷹,其視網膜上只有圓柱細胞。此外,貓眼還有一個特點,在它感受弱光時,瞳孔能夠隨著光的不同強度而自動調整。所以,陽光很強時,你會看到貓眯著它的雙眼,瞳孔已縮小成直線般的細縫,保證只讓少量的光線進入瞳孔內。而在光線十分微弱的晚上,瞳孔又能放大呈圓形,以便保證在黑暗中也能看清楚各種物體。軍事科學家們便模仿貓眼的奧妙研製出了大有用處的微光夜視儀

根據鳥的翅膀發明了飛機
還有根據響尾蛇發明跟蹤導彈
蒼蠅與宇宙飛船
烏賊和魚雷誘餌 烏賊體內的囊狀物能分泌黑色液體,遇到危險時它便釋放出這種黑色液體,誘騙攻擊者上當。潛艇設計者們仿效烏賊的這一功能讀者設計出了魚雷誘餌。魚雷誘醋似袖珍潛艇,可按潛艇的原航向航行,航速不變,也可模擬噪音、螺旋節拍、聲信號和多普勒音調變化等。正是它這種惟妙惟肖的表演,令敵潛艇或攻擊中的魚雷真假難辯,最終使潛艇得以逃脫。

『陸』 有哪些科學家從動物發明了什麼(帶科學家名字的)

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啟示發明了雷達;從鳥兒身上得到啟示發明了飛機;從蜻蜓身上得到啟示改進了飛機;從鯨身上得到啟示改進了輪船;從螢火蟲身上得到啟示發明了日光燈

『柒』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家的名字

造紙術是漢代蔡倫發明的。活字印刷術是宋代畢升發明的。

指南針的始祖——司南指南針的始祖大約出現在戰國時期。它是用天然磁石製成的。火葯是中國古代煉丹家發明於隋唐時期,在歷史上都沒有留下具體的姓名。

一、造紙術——蔡倫

造紙術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紙是中國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即按書寫需要裁好的絲織品)者謂之為紙。縑貴而簡重,並不便於人。

倫乃造意(發明、創造)用樹皮、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先搗製成漿,取膜而去水,後晾乾,而製成紙。興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咸稱「蔡侯紙」。

二、火葯——煉丹家發明於隋唐時期

火葯是中國古代煉丹家發明於隋唐時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火葯的研究開始於古代道家煉丹術,古人為求長生不老而煉制丹葯,煉丹術的目的和動機都是超前的,但它的實驗方法還是有可取之處,最後導致了火葯的發明。

煉丹家雖然掌握了一定的化學方法,但是他們的方向是求長生不老之葯,火葯的發明是副產品。煉丹家對於硫磺、砒霜等具有猛毒的金石葯,在使用之前,常用燒灼的辦法「伏」一下,「伏」是降伏的意思。使毒性失去或減低,這種手續稱為「伏火」。

唐初的名醫兼道士孫思邈在「丹經內伏硫磺法」中記有:硫磺、硝石各二兩,研成粉末,放在銷銀鍋或砂罐子里。掘一地坑,放鍋子在坑裡和地平,四面都用土填實。把沒有被蟲蛀過的三個皂角逐一點著,然後夾入鍋里,把硫磺和硝石起燒焰火。等到燒不起焰火了,再拿木炭來炒,炒到木碳消去三分之一,就退火,趁還沒冷卻,取入混合物,這就伏火了。

三、活字印刷術——畢升

活字印刷術是一種古代印刷方法,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經過長期實踐和研究才發明的。先製成單字的陽文反文字模,然後按照稿件把單字挑選出來,排列在字盤內,塗墨印刷,印完後再將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時再次使用。

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是印刷史上一次偉大的技術革命。北宋慶歷間(1041年-1048年)中國的畢升(970年—1051年)發明的泥活字,標志著活字印刷術的誕生。他是世界上第一個發明人,比德國人約翰內斯·古騰堡活字印刷術早約400年。元代王禎成功創制木活字,又發明了轉輪排字。明代中期,銅活字在江蘇南京、無錫、蘇州等地得到較多的應用。

四、指南針的始祖——司南

司南是最早的磁性指向器。「司南」之稱,始於戰國(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終止於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因為司南古義不斷演化,使它與一系列的古代發明結下了不解之緣。

記載司南的最早的文獻是《鬼穀子》,其中寫道:「鄭人之取玉也,必載司南之車,為其不惑也。」(謀篇)從《鬼穀子》中的記載可以看出,鄭人去「取玉」,必須要帶上司南,就是為了避免方向的迷失。

(7)發明物的名字擴展閱讀

四大發明,是關於中國科學技術史的一種觀點,是指中國古代對世界具有很大影響的四種發明,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重要創造,是指造紙術、指南針、火葯及印刷術。

此一說法最早由英國漢學家艾約瑟提出並為後來許多中國的歷史學家所繼承,普遍認為這四種發明對中國古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且這些發明經由各種途徑傳至西方,對世界文明發展史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四大發明來華傳教士、漢學家艾約瑟最先在上述三大發明中加入造紙術,他在比較日本和中國時指出「我們必須永遠記住,他們(指日本)沒有如同印刷術、造紙、指南針和火葯那種卓越的發明。這個發明清單被後來的著名英國生化學家、歷史學家和漢學家李約瑟發揚光大。

『捌』 人們根據動物發明的東西叫什麼名字

仿生
仿生學

『玖』 古代發明物及對應的發明人

地動儀,渾天儀張衡
活字印刷術 畢升
造紙術 蔡倫
水排 杜詩

1、中國古代科技成就—遙望蒼穹(上) 神秘的天體,遙遠的星空,千百年來一直是我們的祖先關注的對象。月亮的圓缺代表了什麼?太陽的運動軌跡有規律可尋嗎?天上恆星有多少,它們的位置又在哪裡?一代代的古天文學家們為此進行了不懈的探索,留下了無數的發現。隕石,北極光這些天文現象很早就出現在古代的神話里,戰國時期的石申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漢代的史官司馬遷寫了《天官書》,這是對前代天象觀測記錄的一次總結。 2、中國古代科技成就—遙望蒼穹(下) 漢代以後,中國古代天象觀測繼續發展。兩晉時期的陳卓,建立了全新的星官體系,並用《玄象詩》將其記錄下來;到了宋代,流傳下來了一副石刻星圖,在公元1054年的時候,觀測到了一次罕見的超新星爆發,這對現代天體物理學的發展意義重大。天象觀測記錄豐富,古代天文學人才輩出,使得中國古代天象觀測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3、中國古代科技成就—歷法的變遷 原始社會,人們發現天象的變化與四季交替存在可循的規律。這個規律成為了古人天象觀測的最實際的應用,歷法便在百姓生存與貴族統治的雙重需求下誕生了。 4、中國古代科技成就—天象觀測工具 古人在觀測天象的過程中,充分發揮了製造工具的天賦,圭表、漏壺、渾儀、渾象,每一件都顯示著中國古代天文學的輝煌,尤其是到了宋元時期,中國天象觀測儀器製造水平處於世界領先水平,但非常遺憾的是,元朝以後,這些儀器的製造水平也停滯不前,隨著西方入侵者的隆隆炮聲,這些精美的儀器成為中國屈辱歷史的見證。 5、中國古代科技成就—地震檔案 中國是一個地震多發國家,同時也是地震記錄最豐富的國家。打開古代地震檔案會發現:有智者超前地發明儀器觀測地震,也有勇者身處險境去記錄分析地震,更有許多無名史官記錄下兩千多年的地震資料,讓我們有可能分析研究腳下的大地何時會發脾氣。 6、中國古代科技成就—神農滄桑(上) 遠古時期,人類靠打漁、捕獵採集著野果為生。農業的產生讓人類的腳步踏上了文明之路。從此人類開始了定居、耕種、養殖的生活…… 7、中國古代科技成就—神農滄桑(中) 古老的育種技術……甚至皇帝都親手做過。富有創意的祖先……是怎樣給農作物起名字?悠遠的中國農業發展的歷程,就近在一日三餐的變化。 8、中國古代科技成就—神農滄桑(下) 這些我們祖先使用過的工具……是農具?或是武器?無數巧奪天工的農具……可能是一個很普通的老百姓發明的。牛犁的出現……使人類的生產力有了第一次解放。 9、中國古代科技成就—改變世界的發明:火葯(上) 古代醫葯學家把硝石、硫磺入葯治病,而煉丹家卻用它來煉制長生不死的仙丹。陰差陽錯,仙丹沒煉成,倒煉出了火葯。剛問世的火葯因為各種原因被嚴格保密,但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有人開始用它作法行騙,也有人帶者它投身軍事,一個偉大的發明終於公諸於世。 10、中國古代科技成就—改變世界的發明:火葯(下) 火葯讓古老的「石包」發展為今天的「炮」,刀槍劍戟的冷兵器逐漸被各式各樣的火葯兵器所替代。走上正軌的火葯開始廣泛介入軍事和民用,與此同時,戰爭和和平貿易卻帶著它原離故土,向西行進。 11、中國古代科技成就—東方之光:造紙術 一堆亂麻,一塊破布,一張樹皮,這些廢料卻能夠造出潔白的紙,紙的發明是中國人最偉大的創造,它使文明可以傳承,使知識可以傳播。千年來,紙的發展從沒有停止過,一張普通的紙,卻是人類智慧的結晶. 12、中國古代科技成就┈青銅時代 一個紛爭的年代,一段青銅兵器的歷史,一把王者之劍背後的故事,本期科學歷程將向你娓娓道來..... 13、中國古代科技成就—傳播文明:印刷術(上) 印刷術不折不扣的是一種改變歷史進程的工藝技術。最先發明的是雕版印刷。但對於它的起源眾說紛紜,「肇自隋時,行於唐世,闊於五代,精於宋人」是迄今為止最為人們所接受的種精典說法。隋代佛教的興盛為雕版印刷的起源與初步發展起了推動作用;在唐代,印刷術不僅僅用於佛經的印刷,一般書籍,日歷印量大增;戰亂不休的五代,印刷術卻沒有停止,而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 14、中國古代科技成就—傳播文明:印刷術(下) 宋代對印刷術的發展來講是一個精彩的時代,這一時期出現了偉大的活字印刷術,出現了永載史冊的布衣畢升;元代是一過渡性階段,但王楨發明的轉輪排字法離機器印刷只有一步之遙;明朝的豆版印刷流傳至今,成為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藝術形式,印刷術的成熟使清代出現了許多精典的印刷巨著。 15、中國古代科技成就—指南針史話(上) 指南針是我國四大發明之一,這已是盡人皆知的事實,但是指南針究竟是由誰發明的呢?本片將為你講述一個關於指南針的神奇故事。 16、中國古代科技成就—指南針史話(下) 指南針傳到西方後,大大促進了西方航海的發展,直接推動了達伽瑪、哥倫布的遠洋航行,而作為最早發明指南針的中國為什麼卻講指南針用於看風水的迷信活動上呢? 17、中國古代科技成就┈輝煌的古船(上) 清朝末期,西方人的鐵甲戰艦打開了中國閉關鎖國的大門。但是,又有誰知道這些西方的鐵甲戰艦曾經得益於我們古代船隻的發明創造! 18、中國古代科技成就┈輝煌的古船(下) 戰船是我國古船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高大雄偉的戰艦讓人生畏,為保衛國家立下汗馬功勞。但如此輝煌的造船史,為什麼到了近現代就沒落了呢? 19、中國古代科技成就—漫話古代橋梁 古橋的歷史本來就妙趣橫生,更何況中國古人又被加上「古代橋梁工程師」的桂冠。本期節目以拱橋的技術發展為線索,為您描述了中國古代各領風騷的五座橋梁。

閱讀全文

與發明物的名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