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正定歷史上有位被稱為「神醫」的是哪位
李杲 公元1180-1251字明之號東垣後人多尊稱為東垣老人。中醫史上的宋元四大家之一。他祖輩世代居住在真定今河北省正定縣在漢初稱為東垣縣因此他取了這個古地名作為自己的號。他祖輩家中富有錢財在大定初年公元1161年後核查真定、河間兩路路是當時行政區名稱住戶時李家財富在兩路中居首位。 李東垣小時候就和一般孩子不同。長大後言語忠誠有信用行為敦厚令人敬重。他在人際交往上很謹慎與人接觸時沒有開玩笑的話。市面上眾人以為可資娛樂的場所他從未去過似乎天性生來就是這個樣子。朋友們中有些人妒忌他就在一起秘密的商議讓妓女們去調戲他有個妓女牽扯了他的衣服他便當即憤怒的責罵並把衣服脫下來燒了。在鄉里的豪紳接待派往金國的使臣時作為南宋使臣的府尹聽說他年紀輕輕便有高尚的操守和品行就暗示妓女強勸他喝酒。他推脫不了就稍微喝了一點立刻就大吐著退出去了。其自我珍愛到了如此的程度。 他跟王從之翰林學習《論語》、《孟子》跟馮叔獻翰林學習《春秋》。他家宅院內有塊空地就用來建造了書院以便接待儒士。他家裡每天有許多名士來拜訪。有些人生活有困難他都一一周濟。泰和年中公元1204年左右農業收成不好很多災民逃荒到他家鄉他都竭盡全力賑救有許多人因此而保全了性命。 東垣的母親王氏卧病不起讓鄉里的好幾個醫生來救治。是寒證還是熱證他們的說法都各不相同各種葯物都用遍了也無濟於事最後連什麼病都沒弄清楚就死去了。東垣痛悔自己不懂醫而失去了親人於是立下志願說如果遇到高明的醫生一定要努力學醫以此永志自己的過失。聽到易州的張元素先生人稱潔古老人醫術聞名天下他就進獻了很多錢物去拜他為師。幾年以後他就全部掌握了張元素的醫術。 他向國家交納錢財買到了一個官職當時國家允許監察濟源地方的稅收。那一帶的百姓感染了當時的流行疫病即俗稱的大頭瘟。醫生們查遍了方書找不到與大頭瘟對證的方葯。於是醫生們根據自己的見解胡亂的給病人服瀉下葯沒有效果。再瀉下病人就一個個的死亡。醫生們不認為是自己的過失病人也不認為是醫生治錯了。東垣獨自在心中悲傷而哀憫於是廢寢忘食對疾病循其流而溯其源、察其標而求其本終於創制了一個葯方。給病人服用後居然有效果。他便特的把此方刻寫下來長期保留並且印刷後張貼在人群聚居的地方。服用此方的病人沒有一個不見效的。當時人們認為是神仙傳授的葯方就把它刻在圓頂的石碑上。 李東垣家中很富足用不著以醫技謀生又加上他看重自己的品行操守因此不輕易屈尊為人治病人們也不敢把他叫作醫生。就是那些士大夫得了病如果不是非常危急迫不得已通常也不敢請他來診治。他最初也沒有把醫作為名份的事許多人也不知道他精通醫學。後來他因躲避蒙古軍隊入侵而到了汴梁於是才憑借醫術結交了一批公卿官僚。他治病時效果顯著的驗案另有書籍記載下面只是載於史書中或出於名家手筆的幾個驗案。 北京人王善甫是京都的酒官得了小便不通的病眼珠子凸出肚皮脹大得象鼓一樣膝蓋以上的皮肉堅硬得象要裂開一樣不能吃不能喝。其他的醫生們用了甘淡滲泄的利尿葯也沒有見效。李東垣對那些醫生說這個病很深沉了啊。《內經》有言膀胱是津液之府必須得氣化才能排泄小便。現在用了滲泄小便的葯劑病反而加重了那是因為氣不化的原因。啟玄子說沒有陽的陰無法生沒有陰的陽無法化。甘淡滲泄的葯都是陽葯只有陽沒有陰陽又怎麼能化呢第二天李東垣用了陰葯給病人服用結果只服了一劑葯病就好了。 西台掾的蕭君瑞二月中得了傷寒發熱醫生給他開了白虎湯結果病人的面色變得墨一樣的黑原來的證狀看不到了脈象沉細小便失禁。李東垣開初不知道醫生用的什麼葯等到診斷以後便說這是在立夏前誤用白虎湯造成的錯誤。白虎湯大寒大涼不是行經氣的葯只能寒腑藏之氣如果不善於運用就會使傷寒本病隱伏在經絡之間。有的人又用大熱之葯去補救就傷陰氣又會變生出其他病症來這不是補救白虎湯的辦法。我要用就用升陽氣、行經氣的溫葯。有人詰難他說白虎湯是大寒之劑不用大熱葯怎麼能補救你那樣治怎麼行李東垣說病隱伏在經絡之間陽氣不升經氣就不行經氣行以後本證又會顯現出來了。本證又有什麼難治的呢後來果然象李東垣說的那樣把病治好了。 魏邦彥的妻子突然間眼睛裡長翳子從下而上的長顏色是綠的腫痛得無法忍耐。李東垣說翳子從下而上的長可知病是從陽明經來的。綠色不是五色中的正色那是肺與腎共同生病而起的邪氣。於是就瀉肺、腎的邪氣並用入陽明經的葯作為佐使葯。服葯後本來已經見效了後來病又復發了三次並且隨著邪氣所來的經脈不同而翳子的顏色也各不相同。李東垣便說各條經脈都屬於眼目經脈有病則眼目相隨。這一定是經絡不調月經不調則眼目之病好不了。一問之下果然是那樣。於是象李東垣所說的那樣去治療病就不再發作了。 馮叔獻的侄兒馮櫟年紀才十五六歲得了傷寒病眼睛發紅而突發性的口渴脈搏每息達到七八至。有個醫生要用承氣湯施行下法已經煮了葯剛好碰到李東垣從外面來馮家就把情況告訴了他。李東垣切脈後嚇了一大跳說道這個娃娃差點被殺了。《內經》有言脈搏的次數快急都是熱的表現遲緩都是寒的表現。現在脈來八九至是熱到極點的現象。而《會要大論》說有的病脈象與病相吻合而病卻向反方向發展是怎麼回事呢脈的至數與病相吻合但手按在脈上沒有鼓盪的力量且所有陽經的經氣都這樣。如果這樣病就已經傳變而成為陰證了。叫人拿乾薑、附片來我要用熱因寒用法來治療。葯還沒有準備好病人的爪甲就變了色顯出寒證立刻服了八兩葯一會兒出了汗病就好了。 陝帥郭巨濟得了偏癱的病兩個腳指頭貼在足底不能伸直。李東垣用長針刺他的委中穴一直深刺到骨頭都不知道痛出了一二升血顏色象墨一樣黑並且又用謬刺的手法刺絡脈左痛刺右右痛刺左針刺。這樣刺了六七次服了三個月的葯病就完全好了。 裴擇的妻子得了寒熱病月經不來已經有幾年了並且已經出現了喘嗽的症狀。別的醫生都給她服蛤蚧、肉桂、附子之類的熱葯。李東垣說不是這樣的。她的病在陰份而與陽氣相搏溫熱葯使用過份了因此沒有益處反而有害。給她服涼血的葯月經就會來了。後來果然是那樣治好了。 宣德的侯經略他的妻子得了崩漏病醫生們都治不好。李東垣切了她的脈用紙把她的症狀一條一條的寫下來多到四十多種。給她服葯後第二天就減少了二十四種。前後服了五六天的葯病就好了。侯經略給了李東垣很豐厚的報酬以示感謝。 李東垣治病的情況大都象這個樣子。他特別擅長於傷寒、癰疽、眼科疾病。當時的人都把他看成神醫。他所著的醫書也在世間得到廣泛的流傳。 壬辰公元1232年間他渡黃河北上暫時居住在東平直到甲辰年公元1244才返回鄉里。有一天他對友人周德父字都運說我老了想把醫術傳給後世卻很難找到一個合適的人怎麼辦啊德父說廉台的羅天益字謙甫性情品行敦厚朴實常常遺憾自己所學的醫術不精純有志於學習你想傳授醫道這個人大概可以了吧。後來有一天周德父和羅天益一起來拜見東垣。東垣一見面就問你是來學習賺錢的醫生呢還是來學習傳授醫道的醫生呢羅天益說只是傳授醫道罷了。於是便跟著東垣學習日常的飲食用品都由東垣供給。學習了三年後為嘉獎他長期學習不倦的精神東垣給他二十兩白銀說我知道你生活境況很艱難恐怕你思想動搖半途而廢可用這些銀子作你妻子兒女的生活費用。羅天益百般推辭不接受。東垣說我連醫道這樣的大事都不吝惜怎麼會吝惜金錢這些小事呢你不要再推辭了。 臨終前東垣把自己一生中的著述清理校勘分卷裝函按類編輯排列在書案上囑咐羅天益說這些書交給你不是為了我李明之也不是為了你羅天益而是為了天下後世之人千萬不要湮沒了要把它們推廣施用下去。東垣於辛亥年二月二十五日去世享年七十二歲。 李東垣對《黃帝內經》、《黃帝八十一難經》等古典醫籍有很深刻的研究他的許多創造性的醫學理論都是在《黃帝內經》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實際經驗而總結出來的。 當時社會環境因戰亂等因素而很不安定由於精神刺激、飲食不節、起居不時、寒溫不調等原因引起的疾病很多這些病用治傷寒的方法往往治不好。李東垣從實踐中體驗到這些疾病的致病因素都能耗傷人的元氣成為內傷病的病因因此提出了內傷學說。以後病分外感、內傷就成了後世醫家辨證的一大原則。 李東垣對脾胃在人體健康中的重要作用有著獨特而深刻的見解。他在張元素的臟腑病機學說的啟發下結合《黃帝內經》中人以水谷為本、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之說認識到脾胃對於人體生理活動最關緊要提出了內傷脾胃百病由生的理論。而內傷脾胃的病因他認為是先由喜、怒、悲、憂、恐為五賊所傷而後胃氣不行勞役飲食繼之則元氣乃傷。可見他已經認識到了人的情志變化等精神因素在脾胃內傷的發病過程中起著先導的作用而形體勞役過度、飲食不節則是另外兩個重要的致病因素。 李東垣的著作除了三十多萬字的《傷寒會要》外主要還有《醫學發明》、《脾胃論》、《內外傷辨惑論》、《蘭室秘藏》、《此事難知》、《葯象論》等書。其中《脾胃論》、《內外傷辨惑論》和《蘭室秘藏》對後世醫家影響很大。特別是《脾胃論》不但創立了中醫史上的補土派又稱溫補派對臟腑辨證和三焦辨證的診治方法提供了理論基礎而且為後世儒醫把儒家學說攙入醫理大開方便之門。調理脾胃為醫中之王道節戒飲食乃卻病之良方已成後世儒醫之箴言。 參考文獻 1硯堅《東垣老人傳》選自《醫史》李濂撰 2《元史·列傳第九十方伎》明·宋濂撰 3《傷寒會要》引選自《遺山集》卷37金·元好問撰 4《中國醫學史講義》北京中醫學院編。
❷ 名醫朱丹溪的傳說有哪些
朱丹溪(1281~1358),名震亨,字彥修,義烏赤岸人。因居所臨丹溪,後人尊稱「丹溪翁」。
金元四大醫家之一,與張仲景、華佗、孫思邈、李時珍等被譽為中華十大名醫。
他力倡「陽常有餘,陰常不足」,從而創立了著名的滋陰學說,成為中醫學上養陰派的代表人物,著有《格致余論》、《局方發揮》、《金匱鉤玄》、《本草衍義補遺》等醫學著作。
朱丹溪將紅曲的功效和紅曲酒的釀造方法總結歸納於《本草衍義補遺》,並於公元1327年始創丹溪紅曲酒。
中華十大名醫
朱丹溪先習程朱理學,後改醫道,在研習《素問》、《難經》等經典著作的基礎上,訪求名醫,受業於劉完素的再傳第子羅知悌,成為融諸家之長為一體的一代名醫。朱震亨以三家所論,於瀉火、攻邪、補中益氣諸法之外,尚嫌未備滋陰大法。朱丹溪醫術高明,臨證治療效如桴鼓,多有服葯即愈不必復診之例,故時人又譽之為「朱一貼」、「朱半仙」。朱丹溪弟子眾多,方書廣傳,是元代最著名的醫學家,在中國醫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滋陰派創始人
滋陰派,中國醫學學派分支之一,由朱丹溪所創。朱丹溪的滋陰派學說創造性地闡明了相火的常變規律,認為相火有「生生不息」功能,「人非此火不能有生」,而相火妄動,即屬邪火,能煎熬真陰,從而得出「陽常有餘,陰常不足」的結論。治療上倡導「滋陰降火」,後人稱其為「滋陰派」。
丹溪紅曲酒鼻祖
史料記載,丹溪紅曲酒由朱丹溪於1327年始創。
紅曲的淵源,可以追溯的到1000多年前。但直到元代,朱丹溪老先生把紅曲的功效和紅曲酒的釀造方法加以歸納和總結,一一記載到《本草衍義補遺》之中,從此,丹溪紅曲和丹溪紅曲酒才得以誕生和流傳,紅曲養生價值也得以升華。230年之後,李時珍根據朱丹溪的《本草衍義補遺》,才將紅曲功效記載到《本草綱目》之中。
丹溪紅曲酒自朱丹溪創立以來,後經其後人恪守祖訓,22代傳承,至今已有692年歷史。
❸ 李東垣醫學全書的編輯推薦
李東垣,名杲,為金元四大著名醫學家之一,「補土派」的代表人物。歷代流傳的署李杲之名的書籍很多,今根據任應秋先生的意見,將確為李東垣的七種著作匯編一冊,包括《內外傷辨惑論》《脾胃論》《蘭室秘藏》《活法機要》《醫學發明》《東垣試效方》和《脈訣指掌》。另外,在本書原著後還附有「李東垣醫學學術思想研究」論文一篇,以及「李東垣醫學研究論文題錄」和「李東垣方劑索引,非常方便讀者學習、研究和應用。
❹ 哪裡有張元素《醫學啟源》、《醫學發明》或者李東垣的醫學著作下載
給點分咯,我發給你
❺ 東坦李杲明之是哪一時期的人
李東垣(1180~1251),男,漢族,又名李杲,字明之,中國金元時期著名醫學家,晚年自號東垣老人,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主要著作有《脾胃論》、《內外傷辯惑論》、《用葯法象》、《醫學發明》、《蘭室秘藏》、《活發機要》等。李東垣從師於張元素,是中國醫學史上「金元四大家」之一,屬易水派,是中醫「脾胃學說」的創始人。李東垣十分強調脾胃在人身的重要作用,因為在五行當中,脾胃屬於中央土,因此李東垣的學說也被稱作「補土派」。
❻ 李東垣是哪個朝代的 宋朝還是元朝
元朝。
李東垣(1180~1251),男,漢族,又名李杲,字明之,著名醫學家,晚年自號東垣老人,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李東垣從師於張元素,是中國醫學史上「金元四大家」之一,屬易水派,是中醫「脾胃學說」的創始人。李東垣十分強調脾胃在人身的重要作用,因為在五行當中,脾胃屬於中央土,因此李東垣的學說也被稱作「補土派」。主要著作有《脾胃論》《內外傷辯惑論》《用葯法象》《醫學發明》《蘭室秘藏》《活發機要》等。
❼ 李東垣醫學全書的內容簡介
李東垣,名杲,字明之,晚號東垣(老人),以號行世。河北正定人。生於金世宗大定二十三年(公元1182年),卒於蒙古憲宗元年(公元1251年),享年69歲。為金元四大著名醫學家之一,「補土派」的代表人物。歷代流傳的署李果之名的書籍很多,今根據任應秋先生的意見,將確為李東垣的七種著作匯編一冊,包括《內外傷辨惑論》《脾胃論》《蘭室秘藏》《活法機要》《醫學發明》《東垣試效方》和《脈訣指掌》。
另外,在本書原著後還附有「李東垣醫學學術思想研究」論文一篇,以及「李東垣醫學研究論文題錄」和「李東垣方劑索引,非常方便讀者學習、研究和應用。
❽ 金元四大家的醫術分別是怎麼樣的
我國醫學發展到金元時代,已有良好的基礎,呈現百花齊放的態勢,人們思想解放。出現各種學術流派,所謂的「醫之門戶分於金元」的說法指的就是這一情況。從宋代開始至金元時代研究各種醫學分科的專門學術著作問世。
金元醫家學說在理論上獨樹一幟、自成一家。在北方,彼此之間開展了熱烈的爭論,有力地推動了醫學的發展。在這種學術氛圍之下,培養了四位著名的醫家——劉完素、張子和、李東垣、朱丹溪,後世稱他們為「金元四大家」。劉完素被稱為寒涼派,治病以降心火益腎水為主;張子和被稱為攻下派,最拿手的是使用汗下吐治病;李東垣被稱作補土派,喜用補中升氣之方治病,創外傷內感之辨惑法;朱丹溪被稱為滋陰派,認為人體「陽常有餘,陰常不足」,治方常以涼潤滋陰。雖然,張子和師承劉完素,但他們的醫學理論卻不同,用葯法則也不同。師承關繫上,更妙的是,朱丹溪向羅知悌習醫,而羅知悌受業於劉完素,且旁通李東恆、張子和等之所長。但使用的方劑與醫學理論又不相同,每個人自成一家,都有一套醫學理論。
劉完素(1120一1200),字守真,號通玄處士,金代河間(今河北河間縣)人,所以後人尊稱他為劉河間。他是當時聲名顯赫的醫家,他和他的弟子組成了「寒涼學派」,是中醫歷史上著名的「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寒涼派」的創始人。
劉完素出身貧苦農民家庭,年輕時母親身患重病,他四處為母求醫,當時的醫吏們嫌他俸金微薄不給他母親治病,最後他母親病死家中。從此他立志學醫,年輕時就刻苦通讀了《黃帝內經》。朝勤夕思,廢寢忘食,十五年從不間斷。相傳他的這種做法感動仙人,因此仙人傳授醫術於他,極似扁鵲。他不愛做官,金章宗完顏景曾三度請他做官,但都被他拒絕。他一直在民間行醫,深受當地人民的愛戴,現在在河間還留有他的遺址。
劉完素一生著作有《素問玄機原病式》、《宣明論方》、《三消論》、《傷寒標本心法類萃》等,其中《素問玄機原病式》最能代表其學術思想。在他的學術思想中認為各種疾病因火邪致病者居多。因此在治療上他主要主張使用寒涼的葯物,因此為寒涼派的代表人物。
張子和(1156—1228),名從正,字子和,號戴人,金代睢州考城人(今河南蘭考縣)。金元四大家之一,是使用「汗、吐、下」三法之高手。家族三世行醫,自其祖母韓氏開始,到張從正這一代已經行醫近百年的時間。幼年隨父學醫,到20歲時就開始四處懸壺出診。他在繼承父業之後又拜劉完素為師。由於勤奮好學,很快就享譽醫林。後來經過別人的推薦,在金興定中期被昭進京做御醫。但由於他為人放盪不羈,無威儀,喜好讀書喝酒,其高標遠旨的攻邪思想又不被當時的醫家們接受,最後決定隱居。
隱居後張子和潛心行醫,一生共寫了6部著作,但是由於年代久遠,只留下了兩部——《儒門事親》15卷、《張子和心境別集》1卷。《儒門事親》注重闡發邪實為病的理論,倡導攻下三法治療諸病。書中以六邪歸納諸病之因,以三法治之,名之為「六門三法」,此即為該書所創立的「攻邪論」的主要思想。在學術思想上,他在繼承師傅劉完素的思想的過程中不拘泥於師傅的思想,而具有新的見解,可以說他是一個具有革新思想的醫學家。主張「古方不能盡治今病」。他認為疾病的發生是由於各種病邪的外侵,所以必須攻邪外出,不能使它停留體內,否則就進一步加重病情,因此後人稱他為「攻邪派」。他強調在治病時應多用催發汗、催嘔吐的葯物。但他的觀點遭到他人的反對,有的人說他是故弄玄虛。這就是他選擇退出朝廷隱居的原因。
李東垣(1180一1251),字明之,名杲,金代真定(今河北正定縣)人。他出身於商人兼地主家庭,幼年時母親身患重病,家人也為他母親請了很多醫生,但因醫術不高,母親醫治無效身故。李東垣悲痛之餘,深感一個良醫的重要性,從此他立志學醫。為了求師拜學,他不惜重金拜易州人張元素為師,由於他勤奮學習,其師盡傳其術。
李東垣所處的時代是金元混戰年代,民族矛盾極為嚴重,社會兵連禍結,各種流行性疾病四處傳播,人民生活不安定。李東垣看到人民患病大多數是因為飲食沒有節制,勞累過度所致。如果在治療時一味地採用劉完素寒涼攻伐的葯物,常常會耽誤病情。為此李東垣廣泛地推廣「內傷學說」,強調「內傷脾胃,百病由生」。在治療上擅長溫補脾胃,因此後人稱其為「補土派」或者是「溫補派」的門人。他的一生著書《內外傷辨惑論》、《脾胃論》、《蘭室秘藏》、《醫學發明》等,而其中《脾胃論》即為他的學術思想的代表作。
朱丹溪(1281—1358),名震亭,字彥修,元代婺州人(今浙江義烏),因家鄉有小溪,所以後人尊稱他為朱丹溪。丹溪幼年喪父,他和母親相依為命。幼年好學,對看過的書籍過目不忘,即能成誦。早年習舉子業,30歲時有志於醫學,36歲時又從許文懿學理學,有「東南大儒」之稱。一天,許文懿對朱丹溪說:「吾卧病久,非精於醫者不能以起之,子聰明異常人,其肯游藝於醫乎。」一提到學醫,便引起了他痛苦的回憶,因為在他30歲時,母親心脾疼痛,當時醫生都束手無策,四方求治無效。回想起這一切,他就心膽俱裂,痛不可追。通過老師的開導。他認識到一個人只有精通一門技藝之後才有益於人,就算沒做官,也就像做官一樣普濟天下,從此他便棄舉子業,潛心學醫。
元英宗至治三年,他來到杭州求學,得知羅知悌是劉完素的再傳弟子,有真才實學,就決意從他學醫。但由於羅知悌很難接近,朱丹溪在剛開始時多次吃閉門羹。但他依然心誠志堅,就這樣竟然能恭候在門外長達三個月之久。他的這種求學的精神感動了羅知悌,從而授業於他。羅知悌果然名不虛傳,不僅為劉完素的再傳弟子,還旁通張子和、李東恆之學。朱丹溪虛心向他求教,從學多年,盡得其術而歸,回到家中,他一舉治癒了師傅的痼疾,因而名揚天下。
朱丹溪在治療眾多患者的臨床實踐中。認為人體「陽常有餘,陰常不足」,他提倡滋陰降火,故後世稱他為「滋陰派」。
❾ 一氣之微汗 一旬之通利 什麼意思 出自《醫學發明》李東垣
意思是一小會兒的自然出汗,會使身體舒服一旬(一旬就是10天)這里並沒有指明是多少天
❿ 李東垣醫學全書的目錄
內外傷辨惑論
脾胃論
蘭室秘藏
活法機要
活法機要
醫學發明
東垣試效方
脈訣指掌
李東垣醫學學術思想研究
李東垣醫學研究論文題錄
李東垣方劑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