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藝術創造中的因素

藝術創造中的因素

發布時間:2021-12-12 21:46:57

A. 課堂教學藝術創造的關鍵因素有哪些

影響課堂教學創造有效性的因素有哪些
一、課堂教學自身的因素
1、學生的「學」。這是課堂教學的中心,是課堂教學的目的,也是教學的根本。影響學生「學」的因素主要包括學習基礎、學習興趣及學習能力三個方面。
2、教師的「教」。是課堂教學的主導者、促進者。「教」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影響教師「教」的因素主要包括下面幾點:
①、教師自身的職業道德及對教學的態度。作為教師要愛崗敬業、關心學生,把教育作為自己的終生事業來做。只有樹立這種思想才能使自己在工作崗位上認真、安心的工作。如果總是「身在曹營心在漢」,那麼教育就成了自己一個簡單的謀生手段,課堂的教學效率肯定無法保證。
②、教師對教材研究、理解的深度與廣度以及綜合、融匯相關知識的能力。教師的教學能力一般是和他的知識儲備成正比的,教師要想把教學搞好,除了學習科學的教學方法外,更重要的還是要研究教材、融合知識,這是一個形式與內容的關系。如果肚子里沒有「墨水」我想那是不可能倒出來的。
③、教師教學設計、板書設計以及多媒體等各種教學手段的運用能力。科學、藝術的教學環節設計能有利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感到學習是快樂的,生活是多彩的。板書的認真科學也能感染學生,利於學生形成良好的學風;在現代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大大的提高了我們教學的效率,尤其是音樂教學,需要視覺、聽覺、動手、動口等多種方式來引導學生加深理解。可以想像,沒有聲音的音樂鑒賞課將如何進行!
④、教師對師生關系的認識以及在處理師生關繫上的做法。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在教學過程發揮著特殊、奇妙的作用。在課堂教學中能使課堂氣氛活躍,學生也能積極的參與學習,使學生學習動機由單純的認知需要上升為情感需要,使教師工作動機由職業需要上升為職責需要。教師和藹的態度,親切的目光,真誠的信任和鼓勵,也成為了學生樂於學習的動力。
3、教學過程的其他因素。比如:教材內容適合不適合學生心理發展的水平、班級規模合理不合理、客觀教學設施適宜不適宜、課程資源豐富不豐富的問題,等等。
二、影響課堂教學的外部因素
1、教育教學制度的推進影響著教學的發展速度和方向。隨著對教育認識的加深,以及社會發展的需要,教育也正在迅速的從「傳承式」、「填鴨式」教學模式向現代的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學轉變。素質教育的開展正對現代的教育發展打入了一劑「強心劑」。促使教育健康向前快速發展。
2、當代社會的經濟狀況決定了教育的發展水平,從事課堂教學需要堅實的經濟基礎做後盾。嶄新的校舍、明亮的教室、先進的教學設備以及正常的教學運轉都需要大量的財力支持,可以說沒有錢什麼都做不了。經濟條件的好壞直接制約著課堂教學的效率。
3、社會、家長對教育的認識、重視水平。從幾十年前,教師被稱為「臭老九」到現在教師的待遇福利不斷提高,反映出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也在不斷提高。很多人都喜歡用日本的電子產品,可以說他們的科技技術水平是非常高的,這是因為日本是世界公認的最重視教育並最早實行教育優先發展戰略的幾個國家之一。他們教育的迅速發展和普及,對其近代化的成功和經濟的高速增長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教育造就了大量的尖端人才,從而推動日本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

B. 藝術發展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在人類社會生活的結構中,經濟基礎是與一定物質生產力相適應的、由社會生產關系的總和構成的現實物質基礎。聳立在經濟基礎之上的上層建築,是由經濟基礎影響和制約的政治、制度及思想方式、世界觀或社會意識形態的總和。藝術既屬於意識形態,又具有不同於其它意識形態的特性。

人類社會是一個有著自身內部結構的有機系統,其中,生產力和與之相適應的生產關系是支撐整個社會的基礎,在這個基礎上,聳立著「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層建築」以及各種社會意識形態,即哲學、宗教、藝術等等。唯物史觀認為,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經濟基礎的發展對於意識形態具有較強的制約和影響作,隨著社會經濟基礎的變更,上層建築中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等意識形態,也必然要或快或慢地發生變革。

經濟基礎的發展對於意識形態具有較強的制約和影響作用,同樣,藝術的發展也要受到經濟的制約和影響。以生產勞動為中心的人們的經濟活動是推動藝術發展的根本原因。

但是,經濟對於藝術的這種作用並不是直接的,而是往往要經過一些中介環節。其中包括政治的、社會的、制度的等各方面的因素。正是藉助了這些中介,才使得作為時代精神生活重要方面的藝術接受到經濟基礎的制約與影響,同時也藉助這些中介,使藝術又對經濟基礎施加影響。比如,人們發現,真正與一個時代的精神生活(包括藝術)發生直接聯系的,往往是與社會內部的沖突以及反映這種沖突的精神和情感狀態有關,而不是經濟結構及物質生產過程本身。

因此,我們在強調經濟對藝術的制約和決定作用的同時,又應看到,經濟的興衰與藝術的興衰雖然有著密切的聯系,但並不是機械地互為因果關系的。

同時,藝術的發展與經濟的發展並不總是同步的,有時藝術的發展顯得快些,有時顯得慢些,有時甚至與經濟呈反方向發展。這種現象,正是馬克思所指出的物質生產的不平衡關系。那種認為經濟繁盛,藝術一定繁榮,經濟衰退、藝術也就一定衰落的看法是缺乏根據的。經濟對於藝術固然重要,但二者並不存在同形、同構和直接對應的關系,藝術的繁榮與衰落,其原因是多重的,除了經濟的因素之外,還會與社會各個方面的因素有關,僅僅以經濟的因素來看待藝術的發展,顯然是不全面的。古希臘時代的經濟與現代社會相比,無疑是極為原始的,可是為什麼古希臘藝術會在某些方面超過現代藝術,而且在馬克思看來,還是一種「高不可及的範本」呢?甚至比古希臘藝術更為原始和古老的藝術,就已經達到了相當高度。比如史前期還處在群居狀態的一些部落,生產力水平極其低下,但作為一種高級藝術的舞蹈已經出現了,他們創造了令人類學家吃驚的、難度較大而又很美的舞蹈形式。在中國,建國初期的許多少數民族經濟相當落後,有的還過著刀耕火種的原始生活,與先進的漢族地區相比,差距很大.但他們也具有了相當發達的舞蹈、對歌等藝術形式。

對此,馬克思早在1857年所寫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中就說:「關於藝術,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時期決不是同社會的一般發展成正比例的,因此也決不是同彷彿是社會組織的骨骼的物質基礎的一般發展成正比例的。」這種不平衡不僅表現在「藝術本身的領域內部的不同藝術種類的關系中」,而且表現在「整個藝術領域同社會一般發展的關繫上。」古希臘開創了文化史上第一個藝術繁盛時期,後來盡管物質生產發展了,但古希臘藝術的代表形式—神話和史詩卻停滯了。18世紀末19世紀初的德國,物質生產是落後的,但卻產生了歌德、席勒等一批藝術家和思想家。無數現象告訴我們,藝術的發展雖然受制於經濟基礎及物質生產的發展,但藝術生產和發展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它與社會的一般發展和物質生並不是機械的比例關系,也就是說,藝術生產與物質生產的發展之間存在著不平衡的關系。

研究藝術與經濟的關系,就應充分注意不同歷史時期物質生產和藝術生產自身的特殊性,以及二者在不同歷史時期相互關系的特殊性。再以古希臘而言{的神話不僅是古希臘藝術的寶庫,而且是它的土壤。隨著物質生產力和社會生活的發展,人們對自然的支配能力及其認識也在變化,那種「用想像和藉助想像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的神話也就消失了。當某種藝術形式賴以生存的社會條件不存在了,那麼即使這種藝術發展得如何完美,也難以再發展下去。各種藝術形式的興衰與嬗變,都可以據此找到原因。中國古往今來許多藝術品種的興起、繁盛與衰落,也都充分證實了這一點。至於藝術賴以生存的社會條件的基本構成,當然不僅僅是物質生產,還包括政治、哲學、宗教社會心理結構等諸多因素。它們同樣也受到經濟基礎的制約和影響,但在經濟與藝術之間,它們又是重要的中介因素。

經濟的繁盛,社會生活的穩定,當然有利於藝術的發展,可以為藝術生產提供更雄厚的物質基礎,創造良好的藝術創作與消費環境。但這是從一般的角度而言,如果具體分析文化史的一些狀況,就會發現事情往往並非這樣。在某些經濟衰落,甚至危機的年代,同樣能產生偉大的藝術品,杜甫是如此,李後主(李熠)也是如此,加之西方的米開朗基羅等人·均生活在動亂的年代。一些國家某種藝術發展的高峰,都不是處在經濟與政治發展的盛期。這樣講,並非是說只有經濟衰退和社會混亂的時期才能產生偉大的作品,而是說藝術發展的原因是復雜的,應當從多重的因素加以分析和研究,簡單地強調「經濟決定論」,或是全盤否定經濟的作用,都不符合唯物史觀。藝術的生產和發展與物質生產之間呈現出多種復雜的情況,值得人們認真加以認真研究。

同樣,藝術對經濟的某些影響,一般也需要經過上述中介因素才能起到作用。藝術不可能直接影響到經濟基礎與物質生產的盛衰,更不可能直接作用於經濟基礎的變更。

C. 影響藝術創造活力的主要因素是什麼

D. 藝術創造的心理要素

藝術創造的心理要素
(1)審美感知
感知包括感覺和知覺。感覺是指客觀事物在人的頭腦中的主觀映象,是對事物個別屬性的反映。審美感覺是人在審美活動中的一種特殊感覺。知覺,則是在感覺的基礎上對事物的綜合的、整體性的把握,審美知覺的對象不是事物的客觀物理屬性,而是事物的審美屬性。審美感覺和知覺通常是交織在一起、共同發揮作用的。
(2)審美想像
①審美想像是在記憶表象的基礎上,經過有目的的組織和改造,創造新的藝術形象或情境的過程。審美想像是藝術家從事創造活動以及獲得審美經驗過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想像又分為再造性想像(知覺想像)和創造性想像,藝術家的創造活動主要創造性想像;
②想像的特徵:A. 審美想像離不開表象記憶;B.審美想像是積極的、能動的和創造性的;C. 審美想像要符合生活的邏輯和情感的邏輯;
③想像與聯想:審美聯想是指審美主體由當前所感知的事物引發而想起有關的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動。想像和聯想有著密切的聯系,聯系往往能激發藝術家的想像,想像與聯想可以相互交叉與融合。
(3)審美情感
①情感是人對客觀現實的一種特殊的心理反映,審美情感則是審美主體對客觀審美對象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作出的一種心理反應;
②情感在創造活動中是聯系感知、表象、想像、聯想、理解、判斷等心理因素的中間環節,是將諸種心理功能綜合在一起的「混凝土」,是推動藝術創造思維進展的內驅力;
③創造主體的審美情感是豐富多彩的,也是多層次、多方面的。同時,又具有很強的個性色彩;
(4)審美理解
①審美理解是人在審美過程中對主體與審美對象的相互聯系、內容與形式的審美特性極其規律的認識、領悟或把握;
②審美理解是和感知、情感、想像等心理因素交織在一起的、領悟式的理解;體現出積淀在感性中的理性,是審美判斷和邏輯推理的結果;
③審美理解是美感深化的表現和必要環節,能夠推動想像和聯想的展開,並促成藝術意蘊的升華;

E. 影響藝術家創造性的因素有哪些

藝術,fine arts

社會意識形態之一,人對世界進行精神掌握的一種特殊方式,人類精神文明的有機組成部分。藝術概念一般有 3種涵義:①泛指人類活動的技藝,包括一切非自然的人工製品;②指按照美的規律進行的各種創作,既包括各種具有審美因素的實用品的製作,也包括各種藝術創作:③專指繪畫、雕塑、建築、音樂、舞蹈、戲劇、文學等專供觀賞的各種藝術作品。任何藝術作品,都以某種人工的物質媒介所塑造的藝術形象,訴諸人們的感性經驗,交流人們的思想情感,直接影響人的心理和精神面貌。

藝術的本質特徵 關於藝術的美學本質特徵,在美學史上有各種不同的看法和理論。

三種主要學說 在各種對美學本質特徵的理論中,最有影響和代表性的是:①模仿說。認為藝術是對自然的模仿或對現實的再現。亞里士多德最早系統地提出,藝術模仿自然,藝術家「借姿態和節奏來模仿各種性格、感受和行動」,給人以「認識的愉快」。從文藝復興時期的「鏡子」說,啟蒙運動時期D.狄德羅、G.E.萊辛的藝術既要依據自然又要超越自然的藝術觀,到19世紀俄國的В.Г.別林斯基、Н.г.車爾尼雪夫斯基提出「藝術是現實的復制」、「美是生活」、「藝術的目的是再現生活」,都繼承和發展了這一基本觀點。這一理論在藝術與現實的關系問題上,堅持了藝術來源於現實生活這一唯物主義的認識論原則,強調藝術具有通過感性形象揭示生活本質的認識作用。但是,由於舊唯物主義者不了解社會實踐的本質及其在認識中的決定作用,他們的藝術觀基本上以感性直觀為基礎,因而不能真正科學地揭示藝術反映現實的能動的辯證關系,不能充分闡明藝術區別於其他意識形態的美學特徵。②藝術精神本源說。這派理論認為藝術來源於精神世界,是「絕對理念的顯現」。柏拉圖沿襲古希臘的模仿說,但顛倒物質與精神的關系,認為現實世界是對理念世界的模仿,藝術則是「模仿的模仿」、「影子的影子」。德國古典美學進一步從「精神王國」中探求藝術的本源,他們雖然對藝術與現實的關系作了唯心主義的曲解,但卻發展了藝術作為人類自由創造活動的能動方面,深入探討和揭示了藝術中主體與客體、感性形式與理性內容的辯證統一關系。近代資產階級美學則大都拋棄了G.W.F.黑格爾的辯證法,宣揚主觀唯心主義和非理性主義,把藝術說成是「天才」人物特殊智力的產物、「抒情的直覺」、潛意識的本能和慾望的表現,等等。這樣就把藝術這種精神活動和人的客觀實踐活動割裂和截然對立起來,歪曲和否定了藝術的認識作用和思想教育作用。③形式主義的藝術觀。這派理論認為藝術的美學價值在於形式本身,與任何理性認識或情感表現的內容因素無關。現代的形式派美學繼承和發展了I.康德關於純粹的美只在形式,不涉及內容意義的觀點,認為藝術作品的價值不在於內容,而在於線條、顏色或體積等的有機組合及其比例、對稱、和諧等關系。形式派美學雖然強調了形式美、形式感在藝術中的重要作用,但是由於把形式與內容割裂和對立起來,就割斷了藝術與社會生活的聯系。

在藝術的本質問題上,之所以產生如此分歧的不同看法,一方面是由於各派理論家採取的哲學立場不同,另一方面也是由於他們在界定藝術的本質特徵時著眼於不同的藝術種類和創作方法,如著眼於再現性的繪畫、雕塑或表現性的音樂、詩歌,偏重於古典主義藝術或浪漫主義、現實主義藝術等。由於藝術本身的結構具有多層次、多功能的復雜性,強調或突出其中任何一個側面或功能,以偏概全,都不可能從整體上把握藝術的本質。因此,科學的美學必須依據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批判地吸取古典美學遺產和現代美學各派理論中的合理成分,對藝術復雜的完整結構進行系統的綜合性研究,進一步探索和揭示藝術的本質特徵。

決定本質特徵的依據 藝術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一定的社會生活在人們頭腦中反映的產物。與科學、倫理等其他社會意識形態一樣,藝術來源於現實生活,能動地反映社會存在,並積極地影響人的精神世界,反作用於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實踐活動。但是,藝術為一種滿足人們特殊精神需要的審美活動,在內容和形式上都具有其特殊性。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藝術是人對世界的一種特殊的掌握方式,而人對世界的理論掌握方式是「不同於對世界的藝術的、 宗教的、實踐-精神的掌握的」(《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第104頁)。作為觀念形態的東西,藝術區別於其他意識形態形式的本質特徵,首先取決於它所反映的對象的特殊性和掌握方式的特殊性二者的統一。藝術反映的對象雖是統一的客觀世界,但卻是客觀世界的特殊方面,即在社會歷史實踐基礎上形成的、能引起人們普遍興趣的、具有各種審美特徵的具體生活現象。在一定意義上講,藝術有其特殊的反映對象,即作為人的社會本質與其豐富多彩的具體表現相統一的生動、完整的社會生活。所以,社會的人及其內心世界總是藝術反映的中心對象。即使藝術作品中所描繪的自然景物,其反映角度和意義也不同於自然科學中的研究對象。這種自然景物的描繪不僅是自然本身的一些自然屬性、特徵的直接再現,同時也是人的社會生活和精神面貌的一種間接表現。它能滿足人們對藝術的特殊審美要求,使人不僅通過思維,而且以全部感覺在對象世界中肯定自己。審美對象的這種特殊性,從根本上決定了藝術必然要從本質與現象的統一、再現與表現的統一中去把握現實生活。

以形象揭示生活本質 藝術作為人對世界的一種特殊掌握方式,基本特徵在於,它不是象科學那樣用抽象的概念、范疇、理論體系的形式來反映客觀世界的本質規律,而是用具體生動的藝術形象和形象體系的形式揭示生活的本質。藝術形象是藝術反映社會生活的特殊手段,是從本質與現象、個別與一般的有機統一中完整地把握社會生活的特殊方式。藝術思維是一種創造性的形象思維。藝術家對生活本質的把握,雖然必須從感性認識深化到理性認識,但這一思維過程始終不脫離對事物的具體的形象感受和情感體驗,其結果不是概括出抽象的概念和理論體系,而是通過對生活素材的選擇、提煉和集中,概括出顯示生活本質的具有鮮明個性特徵的典型形象或意境。因此,藝術的形象思維以情感體驗為中介,是本質化與個性化同時進行的過程。現實生活通過藝術家的創作轉化為藝術形象時,也就具有更典型、更理想、更有普遍性的特徵。在美學史上,從亞里士多德強調「詩所描述的事帶有普遍性」到黑格爾的藝術美論,都強調了這一點。

再現因素與表現因素的統一 藝術能動地反映現實的另一個基本特徵是,藝術形象既是現實生活審美特性的概括,又是藝術家對現實的審美情感的呈現,它的內容是客觀與主觀,再現因素與表現因素的有機統一。藝術作品作為審美意識的物態化形態,產生於創作主體與審美對象的相互作用中。當藝術家對生活素材進行選擇、提煉和概括時,不能不表現他對生活的理解、評價和理想。藝術家的創作心理活動,首先要以知覺的形式反映客觀事物,突出地選擇和再現對象的形象特徵,而這種知覺因素又是同想像緊密結合,並受其制約的。這種創造性的想像不僅再現現成事物,而且能創造出新的形象。藝術思維中的想像區別於科學思維中的想像,它帶有濃厚的情感因素,並推動情感活動自由地擴展和抒發。中國古代詩論和畫論中稱之為「情景交融」的境界。藝術家對生活本質的理性認識在作品中不是以抽象的概念、邏輯推理的形式出現,而是蘊含、滲透在感知、想像和情感等因素的相互作用和融合之中,所以恩格斯說作品的「傾向應當從場面和情節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而不應當特別把它指點出來」(《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454頁)。藝術形象既是對生活現象本質特徵的集中、概括的反映,又蘊含著藝術家的思想情感和審美理想;而通過藝術家的主觀情感和思想的表現,又往往反映和凝集著一定時代、一定階級的人們的普遍思想情感和審美理想。在人類藝術史上,一切真正的藝術都既再現客觀現實,又表現主觀理想。從這個意義上說,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都是藝術在本質上不可缺少的因素。

實踐掌握與精神掌握的統一 由於在藝術家頭腦中所構成的藝術形象需要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和手段體現出來,才能成為供人們觀賞的實際存在的審美對象,因而藝術活動又是一種實踐性的創造活動。藝術作為一種精神生產,和物質生產既有聯系,又有區別。藝術生產和物質生產的聯系在於,兩者都是人的有目的的感性活動,是主觀見之於客觀的對象化過程。也是人們「按照美的規律」進行的創造活動。但是,藝術活動既不同於以滿足人們物質生活需要為直接目的的物質生產活動,又不同於以理論形態把握客觀真理或探索有效實踐活動方式為目的的科學實驗活動,生產勞動和科學創造雖然在不同程度上都含有一定的審美因素,但這種因素並不構成這些活動的基本目的及其產品的主要價值。而藝術美作為現實美的反映形態,都是藝術家為了滿足社會的審美精神需要而進行創造活動的產物。藝術創作活動是藝術家一方面通過對生活的能動反映在觀念中形成藝術形象,另一方面又通過對一定物質材料的運用、加工和製作,把觀念中的藝術形象轉化為可以具體感知的實際存在的藝術品的統一過程。因此,藝術的創造活動既是審美創造,又是審美反映,結合了人對世界的實踐掌握和精神掌握。藝術美雖是這種實踐性活動的產物,但其本質都是客觀世界的能動反映。

藝術作品和社會功能 藝術作品是聯結藝術創作和藝術欣賞的中心環節,也是藝術文化系統的基本構成因素。任何一部藝術作品都是由生動具體的、完整的藝術形象或藝術形象體系構成的。它的內容由藝術家所選擇、提煉、加工過的一定生活方面、生活現象所組成,並為藝術家對這些生活現象的理解、評價和情感態度所統攝。藝術作品的形式包括兩個密切聯系的方面:一是構成藝術形象體系的諸因素的內部聯系和組織;二是藝術形象所藉以傳達的一定物質手段的組成方式。每一部具有獨創性的藝術品,都是藝術家在對現實生活的藝術發現和概括的基礎上,創造性地運用一定的藝術手段和技巧所塑造的一個獨特而完整的「藝術世界」。在美學史上,從F.W.J.謝林、黑格爾到別林斯基,都強調藝術作品作為內容和形式有機統一的完整性。

藝術作品的價值是在社會實踐的歷史過程中形成的,它綜合地體現了人類審美活動中多方面功能的相互作用。從審美活動的主客體關系來看,藝術作品作為藝術家構思的一定生活模型-形象體系,是藝術家運用一定物質材料,如音響、線條、色彩、形體、語言等所創造的一定物質結構。它既是現實的模擬,也是現實的變形,因而藝術的真實往往是假定性和逼真性的有機統一。藝術既有反映-信息方面的因素,又有創造-生產方面的因素。從藝術活動中個人與社會的相互關系看,藝術不僅反映客觀的社會生活,而且表現個體的主觀心理,這種創作心理、創作個性又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在藝術作品中,不僅表現出藝術家的創作個性和情感態度,而且體現出創作者與欣賞者之間的內在聯系。對作品的接受過程,是欣賞者對藝術家所創造出來的形象的一種再創造和再評價的過程,也是欣賞者與作者的思想情感發生共鳴,從而有效地發揮藝術作品的社會審美、教育職能的過程。因此,藝術有個人心理方面和社會交往方面的聯系。以上諸方面的交互作用,分別形成了藝術在功能意義上的不同層次,如評價、教育、信息傳遞、娛樂等功能。作品的藝術價值正是在上述諸層次的多種功能的交互作用、彼此滲透中形成的。藝術的特殊社會職能在於通過藝術的審美作用來實現它的認識的、評價的、思想教育的諸功能。藝術是以真、善、美相統一的完整的生活經驗,全面地影響和教育人的一種方式。

藝術的起源和歷史發展 對藝術的起源及其歷史發展過程的研究,在揭示藝術的本質特徵方面有重要意義,歷來為各派美學家所重視。在德國古典美學中,J.C.F.von席勒把藝術和美的起源同人的游戲沖動聯系起來,並從人與自然、個人與社會在人類歷史發展中相互關系的角度,對歐洲文化藝術思潮的發展作了歷史的考察和理論的概括。黑格爾對於藝術史研究不但肯定藝術是發展的歷史現象,而且首次看出這種發展和世界歷史的發展有一種內在的本質聯系。在他的《美學》中,到處貫穿著這種宏偉的歷史觀。然而,歷史發展的真正因果關系卻由於他的客觀唯心主義立場而被顛倒了,藝術的發展被解釋為絕對精神發展的一個階段。黑格爾以後的實證主義美學強調從經驗出發研究藝術。在現代西方美學中,興起了依據社會學、民俗學、人種學、考古學、文化人類學等具體科學的方法論原則,對藝術的起源和發展進行經驗主義的、發生學的和歷史比較的各種研究。如在藝術起源的研究方面,有的從生理-心理學的角度提出藝術起源於游戲,有的用人類學方法從原始民族的文化習俗去尋求藝術的起源,有的從原始人的勞動中探求藝術的起源,等等。社會學的美學則強調用社會環境來說明一切藝術現象,認為人種、環境和時代是決定某種藝術形成和發展的基本條件。上述這些研究雖然開拓了美學研究的領域和途徑,提供了不少有價值的材料,但由於其哲學方法論局限於歷史唯心主義和經驗主義,因而不可能對藝術的社會意識形態本質及其發展的基本規律作出科學的闡釋。

馬克思創立的歷史唯物主義為科學的藝術史觀提供了方法論基礎。它要求以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為出發點來解釋歷史,解釋包括藝術在內的各種社會意識形態的起源和發展;認為物質的生產活動是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它決定其他一切活動。藝術作為一種特殊的精神活動,它的根源與本質也只能從生產活動這一人類基本實踐中探求。人類學、考古學提供的大量有關原始藝術的材料證明,人類最初的審美意識和藝術活動是直接在生產勞動基礎上產生,並為生產實踐所決定和制約的。原始人在物質生產過程中,在勞動工具、狩獵對象以及周圍生活環境上,直觀到自己的力量和生活,體驗到萌芽狀態的審美愉快。與模仿勞動活動有關的原始舞蹈,與勞動節奏和語言發展有關的原始音樂,與製造勞動工具有關的造型藝術的陸續出現,以一種物化形態集中體現著原始人們的萌芽狀態的審美意識。原始藝術還保持著對對象的直接的實用功利關系,後來才獲得某種獨立的審美價值。原始民族的藝術活動還往往同圖騰、神話、宗教、巫術等觀念或活動混雜在一起,並在其影響下產生出來。原始藝術所以具有這樣一些特點,也正是當時低下的生產力狀態和原始的生活方式造成的。

隨著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在社會分工、特別是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的分工基礎上,藝術作為一種相對獨立的精神生產活動從物質生產中分化出來,成了專門滿足人們審美精神需要的活動和對象。藝術作為一種相對獨立的社會意識形態,它的內容、形式的發展和演變歸根結柢受一定社會的經濟基礎的制約,並同政治、法律、哲學、宗教、道德等其他社會意識形態相互影響,從而反作用於經濟基礎。在階級社會中,各種形式的階級斗爭對文學藝術的發展有深刻影響,制約和推動著各種文藝思潮、流派的演變和更替。藝術的變化歸根結柢受社會變化的制約,但又有其本身的特殊規律。藝術的歷程主要表現為對以往人類文化藝術發展成果的繼承和革新,表現為對世界藝術掌握的方法、手段和形式的不斷豐富、發展和變化,也表現為各種藝術思潮、創作方法和風格流派的相互影響、因襲和更替,從而不斷豐富和發展人類藝術文化寶庫。但是,藝術生產同物質生產的發展又往往形成不平衡關系。古希臘藝術隨著神話的消失而永不復返,但它作為人類童年時代發展的最完美的一種藝術表現,至今保持著其永久性的魅力。

藝術的進程是一個曲折復雜的歷史過程,它反映出社會發展的深刻矛盾和沖突。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發展和世界市場的開拓,使各民族的精神產品成了公共的財產,擴大和加強了各民族文化藝術之間的相互影響和交流。但是,資本主義生產又是同藝術詩歌等精神生產相敵對的。在資本主義條件下,藝術普遍商品化,作家、藝術家成了僱傭勞動者,物質文明的發達伴隨著精神文明的衰頹。現代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同社會的藝術發展之間,巨大的科學文化潛力同實際的精神貧困之間的矛盾,到帝國主義階段達到了空前尖銳的程度。這一矛盾只有在無產階級為解放自己和全人類而斗爭的革命實踐中,才能從根本上得到解決。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科學社會主義學說揭示了無產階級的偉大歷史使命,指出:只有實行社會主義革命,消滅私有制,並逐步地消滅階級和三大差別,實現共產主義,才能使人的個性和創造才能得到全面的自由發展,才能使人類社會和人類藝術由必然的王國進入自由的王國。

藝術分類和部門藝術的研究 藝術的共同規律和內在結構在其歷史進程中具有各種不同的表現形態。這種形態的演變一方面歷史地形成了藝術的各個種類和體裁,諸如建築、雕塑、繪畫、音樂、舞蹈、文學、戲劇、電影等等;另一方面又形成藝術的各種具體歷史類型,如各種藝術思潮、流派、風格等。這兩種形態演變之間有其內在聯系。一定時代佔主導地位的藝術思潮、風格流派往往要求與其相適應的表現形式和傳達手段,從而把各種不同的藝術種類和體裁分別提到首位,如古希臘藝術中的史詩,古典主義藝術中的戲劇,浪漫主義藝術中的詩歌和音樂,現實主義藝術中的小說等。不同的藝術種類,各有其美學特點和規律性,同時又都遵循著共同規律,具體展現出藝術總體的內在結構,並在此基礎上相互聯系,彼此滲透。

在中國美學史上,歷代學者對於藝術分類問題提出了不少有價值的見解。如漢代的《毛詩序》,從人的審美意識與表現手段的有機統一,論述了詩、歌、舞三者的聯系與區別。劉勰在《文心雕龍》中,進一步揭示了「情以物遷,辭以情發」的藝術思維形象化特點,並據此對文體的歷史演變作了相當全面的概括和分析。唐代以後,隨著詩、文、書、畫、歌、舞的不斷發展,藝術理論批評也在發展,相繼對各門藝術的美學特徵及其內在聯系進行了深入、細致的探討,如對詩與畫、書法與舞蹈等各門藝術之間相互影響和彼此滲透的關系有不少精闢的論述。

在西方美學史上,亞里士多德最早比較系統地提出了藝術的分類問題。萊辛在《拉奧孔》中,從藝術媒介、題材和作品的藝術效果三個方面,進一步提出和論證了詩和畫的界限、語言藝術和造型藝術的區別問題。德國古典哲學第一次用系統的哲學觀點來考察藝術的分類問題,力求從總體上把握各門藝術的美學特徵,並探討其歷史發展的內在聯系和規律性。如謝林根據理想和現實的相互關系,把藝術分為現實的(如音樂、繪畫、雕塑)和理想的(如抒情詩、史詩、劇詩)兩大系列。黑格爾進一步從歷史與邏輯相統一的觀點,根據藝術的理念內容與感性形式在歷史發展中達到統一的不同形態和階段,提出了象徵藝術(物質壓倒精神)、古典藝術(物質與精神和諧統一)、浪漫藝術(精神超越物質)三大藝術類型的著名論斷。黑格爾以後的近現代美學由於深受實證主義哲學的影響,強調從主觀經驗和效用出發,或依據藝術的審美外觀的不同特徵,或把藝術分成空間的(造型藝術)、時間的(音樂)、時空並列的(詩)三類;或依據主體感受的不同官能,把藝術分成知覺的(造型藝術、音樂、模擬的動作和舞蹈)和想像的(史詩、抒情詩和劇詩)兩類;或分為視覺藝術(造型藝術)、聽覺藝術(音樂)、想像藝術(文學)等等。而義大利的B.克羅齊等則把美和藝術歸結為內心的直覺,否定物質媒介在藝術表達中的作用,從而根本否認對藝術進行分類的必要性。

藝術的分類問題只有從藝術的本質特徵及其內在結構出發,從藝術的內容與形式相統一的表現方式的整體上去考察,才能作出比較科學的判斷。藝術之所以區分為不同的種類,取決於現實美存在形態的豐富多樣、藝術家反映現實的途徑和方式以及塑造形象的物質傳達手段各不相同這三者的相互關系。因此,各種不同的藝術種類、體裁的美學特徵和特殊規律,都需要從藝術形象存在的特定形態(空間與時間、動與靜),審美主體的特定感受、反映途徑(視覺、聽覺、想像等)和特定的物質傳達手段(形體、色彩、線條、聲音、語言等)三者的有機統一中去把握。
參考資料:http://www.yue.org/thread-36951-1-1.html

F. 藝術發展的三因素說

在人類社會生活的結構中,經濟基礎是與一定物質生產力相適應的、由社會生產關系的總和構成的現實物質基礎。聳立在經濟基礎之上的上層建築,是由經濟基礎影響和制約的政治、制度及思想方式、世界觀或社會意識形態的總和。藝術既屬於意識形態,又具有不同於其它意識形態的特性。 人類社會是一個有著自身內部結構的有機系統,其中,生產力和與之相適應的生產關系是支撐整個社會的基礎,在這個基礎上,聳立著「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層建築」以及各種社會意識形態,即哲學、宗教、藝術等等。唯物史觀認為,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經濟基礎的發展對於意識形態具有較強的制約和影響作,隨著社會經濟基礎的變更,上層建築中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等意識形態,也必然要或快或慢地發生變革。 經濟基礎的發展對於意識形態具有較強的制約和影響作用,同樣,藝術的發展也要受到經濟的制約和影響。以生產勞動為中心的人們的經濟活動是推動藝術發展的根本原因。 但是,經濟對於藝術的這種作用並不是直接的,而是往往要經過一些中介環節。其中包括政治的、社會的、制度的等各方面的因素。正是藉助了這些中介,才使得作為時代精神生活重要方面的藝術接受到經濟基礎的制約與影響,同時也藉助這些中介,使藝術又對經濟基礎施加影響。比如,人們發現,真正與一個時代的精神生活(包括藝術)發生直接聯系的,往往是與社會內部的沖突以及反映這種沖突的精神和情感狀態有關,而不是經濟結構及物質生產過程本身。 因此,我們在強調經濟對藝術的制約和決定作用的同時,又應看到,經濟的興衰與藝術的興衰雖然有著密切的聯系,但並不是機械地互為因果關系的。 同時,藝術的發展與經濟的發展並不總是同步的,有時藝術的發展顯得快些,有時顯得慢些,有時甚至與經濟呈反方向發展。這種現象,正是馬克思所指出的物質生產的不平衡關系。那種認為經濟繁盛,藝術一定繁榮,經濟衰退、藝術也就一定衰落的看法是缺乏根據的。經濟對於藝術固然重要,但二者並不存在同形、同構和直接對應的關系,藝術的繁榮與衰落,其原因是多重的,除了經濟的因素之外,還會與社會各個方面的因素有關,僅僅以經濟的因素來看待藝術的發展,顯然是不全面的。古希臘時代的經濟與現代社會相比,無疑是極為原始的,可是為什麼古希臘藝術會在某些方面超過現代藝術,而且在馬克思看來,還是一種「高不可及的範本」呢?甚至比古希臘藝術更為原始和古老的藝術,就已經達到了相當高度。比如史前期還處在群居狀態的一些部落,生產力水平極其低下,但作為一種高級藝術的舞蹈已經出現了,他們創造了令人類學家吃驚的、難度較大而又很美的舞蹈形式。在中國,建國初期的許多少數民族經濟相當落後,有的還過著刀耕火種的原始生活,與先進的漢族地區相比,差距很大.但他們也具有了相當發達的舞蹈、對歌等藝術形式。 對此,馬克思早在1857年所寫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中就說:「關於藝術,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時期決不是同社會的一般發展成正比例的,因此也決不是同彷彿是社會組織的骨骼的物質基礎的一般發展成正比例的。」這種不平衡不僅表現在「藝術本身的領域內部的不同藝術種類的關系中」,而且表現在「整個藝術領域同社會一般發展的關繫上。」古希臘開創了文化史上第一個藝術繁盛時期,後來盡管物質生產發展了,但古希臘藝術的代表形式—神話和史詩卻停滯了。18世紀末19世紀初的德國,物質生產是落後的,但卻產生了歌德、席勒等一批藝術家和思想家。無數現象告訴我們,藝術的發展雖然受制於經濟基礎及物質生產的發展,但藝術生產和發展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它與社會的一般發展和物質生並不是機械的比例關系,也就是說,藝術生產與物質生產的發展之間存在著不平衡的關系。 研究藝術與經濟的關系,就應充分注意不同歷史時期物質生產和藝術生產自身的特殊性,以及二者在不同歷史時期相互關系的特殊性。再以古希臘而言{的神話不僅是古希臘藝術的寶庫,而且是它的土壤。隨著物質生產力和社會生活的發展,人們對自然的支配能力及其認識也在變化,那種「用想像和藉助想像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的神話也就消失了。當某種藝術形式賴以生存的社會條件不存在了,那麼即使這種藝術發展得如何完美,也難以再發展下去。各種藝術形式的興衰與嬗變,都可以據此找到原因。中國古往今來許多藝術品種的興起、繁盛與衰落,也都充分證實了這一點。至於藝術賴以生存的社會條件的基本構成,當然不僅僅是物質生產,還包括政治、哲學、宗教社會心理結構等諸多因素。它們同樣也受到經濟基礎的制約和影響,但在經濟與藝術之間,它們又是重要的中介因素。 經濟的繁盛,社會生活的穩定,當然有利於藝術的發展,可以為藝術生產提供更雄厚的物質基礎,創造良好的藝術創作與消費環境。但這是從一般的角度而言,如果具體分析文化史的一些狀況,就會發現事情往往並非這樣。在某些經濟衰落,甚至危機的年代,同樣能產生偉大的藝術品,杜甫是如此,李後主(李熠)也是如此,加之西方的米開朗基羅等人·均生活在動亂的年代。一些國家某種藝術發展的高峰,都不是處在經濟與政治發展的盛期。這樣講,並非是說只有經濟衰退和社會混亂的時期才能產生偉大的作品,而是說藝術發展的原因是復雜的,應當從多重的因素加以分析和研究,簡單地強調「經濟決定論」,或是全盤否定經濟的作用,都不符合唯物史觀。藝術的生產和發展與物質生產之間呈現出多種復雜的情況,值得人們認真加以認真研究。 同樣,藝術對經濟的某些影響,一般也需要經過上述中介因素才能起到作用。藝術不可能直接影響到經濟基礎與物質生產的盛衰,更不可能直接作用於經濟基礎的變更。

摘自網路網友,謝謝。

G. 藝術風格的形成及因素

藝術風格的概念,風格是藝術作品的因於內而符於外的風貌,是藝術作品在整體上呈現出的具有代表性的面貌。風格不同於一般的藝術特色或創作個性,它通過藝術作品表現出來的相對穩定、更為深刻也更為本質地反映出時代、民族及藝術家個人精神氣質、審美觀念、審美情趣、審美理想等內在特徵的外部印記。風格的形成是時代、民族和藝術家在藝術上超越了幼稚階段,擺脫了各種模式化的束縛,從而趨向成熟的標志。風格是由藝術作品的獨特內容和形式統一,並由作為創作主體的藝術家的個性特徵與時代、民族等社會歷史條件相統一而形成的。風格雖然與藝術作品的內容與形式都有關系,但從根本上說,它是使形式與內容以特定方式統一起來的一種核心力量。

藝術風格形成的因素,(1)在主觀上,藝術家的審美趣味、生活經驗、文化教養、藝術修養、才能和個性等都對風格的形成有著直接的影響,從這種意義上說,藝術家的藝術風格是他的全部人格的體現。(2)在客觀上,一定歷史時期的社會風尚,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傾向,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對傳統的態度也會對藝術家的個人風格的形成起一定的作用。雖說藝術家個人風格的形成是一個過程,但它一旦形成,就具有穩定性,反過來對藝術家的創作起引導的作用,或者說,它具有那種把藝術家的各種才能導向一個即定目標的力量,通過這種力量,藝術家就會有觀察和體驗生活的獨特視角,構思和創作藝術作品的特定方式。從藝術家的角度來看,藝術作品的風格就是他的一個在藝術上真正被客觀化、社會化的自我。他的作品,也會因風格的獨創性而成為人類文化傳統中的一部分。藝術家作為社會中的一員,必然會受到當時的社會思潮和藝術思潮的影響。當這種影響使一批藝術家的作品呈現出某些相似的特徵時,就形成了流派,即風格。

H. 影響藝術家創造性的因素有哪些

藝術,fine arts
社會意識形態之一,人對世界進行精神掌握的一種特殊方式,人類精神文明的有機組成部分.藝術概念一般有
3種涵義:①泛指人類活動的技藝,包括一切非自然的人工製品;②指按照美的規律進行的各種創作,既包括各種具有審美因素的實用品的製作,也包括各種藝術創作:③專指繪畫、雕塑、建築、音樂、舞蹈、戲劇、文學等專供觀賞的各種藝術作品.任何藝術作品,都以某種人工的物質媒介所塑造的藝術形象,訴諸人們的感性經驗,交流人們的思想情感,直接影響人的心理和精神面貌.
藝術的本質特徵 關於藝術的美學本質特徵,在美學史上有各種不同的看法和理論.
三種主要學說
在各種對美學本質特徵的理論中,最有影響和代表性的是:①模仿說.認為藝術是對自然的模仿或對現實的再現.亞里士多德最早系統地提出,藝術模仿自然,藝術家「借姿態和節奏來模仿各種性格、感受和行動」,給人以「認識的愉快」.從文藝復興時期的「鏡子」說,啟蒙運動時期D.狄德羅、G.E.萊辛的藝術既要依據自然又要超越自然的藝術觀,到19世紀俄國的В.Г.別林斯基、Н.г.車爾尼雪夫斯基提出「藝術是現實的復制」、「美是生活」、「藝術的目的是再現生活」,都繼承和發展了這一基本觀點.這一理論在藝術與現實的關系問題上,堅持了藝術來源於現實生活這一唯物主義的認識論原則,強調藝術具有通過感性形象揭示生活本質的認識作用.但是,由於舊唯物主義者不了解社會實踐的本質及其在認識中的決定作用,他們的藝術觀基本上以感性直觀為基礎,因而不能真正科學地揭示藝術反映現實的能動的辯證關系,不能充分闡明藝術區別於其他意識形態的美學特徵.②藝術精神本源說.這派理論認為藝術來源於精神世界,是「絕對理念的顯現」.柏拉圖沿襲古希臘的模仿說,但顛倒物質與精神的關系,認為現實世界是對理念世界的模仿,藝術則是「模仿的模仿」、「影子的影子」.德國古典美學進一步從「精神王國」中探求藝術的本源,他們雖然對藝術與現實的關系作了唯心主義的曲解,但卻發展了藝術作為人類自由創造活動的能動方面,深入探討和揭示了藝術中主體與客體、感性形式與理性內容的辯證統一關系.近代資產階級美學則大都拋棄了G.W.F.黑格爾的辯證法,宣揚主觀唯心主義和非理性主義,把藝術說成是「天才」人物特殊智力的產物、「抒情的直覺」、潛意識的本能和慾望的表現,等等.這樣就把藝術這種精神活動和人的客觀實踐活動割裂和截然對立起來,歪曲和否定了藝術的認識作用和思想教育作用.③形式主義的藝術觀.這派理論認為藝術的美學價值在於形式本身,與任何理性認識或情感表現的內容因素無關.現代的形式派美學繼承和發展了I.康德關於純粹的美只在形式,不涉及內容意義的觀點,認為藝術作品的價值不在於內容,而在於線條、顏色或體積等的有機組合及其比例、對稱、和諧等關系.形式派美學雖然強調了形式美、形式感在藝術中的重要作用,但是由於把形式與內容割裂和對立起來,就割斷了藝術與社會生活的聯系.
在藝術的本質問題上,之所以產生如此分歧的不同看法,一方面是由於各派理論家採取的哲學立場不同,另一方面也是由於他們在界定藝術的本質特徵時著眼於不同的藝術種類和創作方法,如著眼於再現性的繪畫、雕塑或表現性的音樂、詩歌,偏重於古典主義藝術或浪漫主義、現實主義藝術等.由於藝術本身的結構具有多層次、多功能的復雜性,強調或突出其中任何一個側面或功能,以偏概全,都不可能從整體上把握藝術的本質.因此,科學的美學必須依據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批判地吸取古典美學遺產和現代美學各派理論中的合理成分,對藝術復雜的完整結構進行系統的綜合性研究,進一步探索和揭示藝術的本質特徵.
決定本質特徵的依據
藝術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一定的社會生活在人們頭腦中反映的產物.與科學、倫理等其他社會意識形態一樣,藝術來源於現實生活,能動地反映社會存在,並積極地影響人的精神世界,反作用於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實踐活動.但是,藝術為一種滿足人們特殊精神需要的審美活動,在內容和形式上都具有其特殊性.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藝術是人對世界的一種特殊的掌握方式,而人對世界的理論掌握方式是「不同於對世界的藝術的、

宗教的、實踐-精神的掌握的」(《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第104頁).作為觀念形態的東西,藝術區別於其他意識形態形式的本質特徵,首先取決於它所反映的對象的特殊性和掌握方式的特殊性二者的統一.藝術反映的對象雖是統一的客觀世界,但卻是客觀世界的特殊方面,即在社會歷史實踐基礎上形成的、能引起人們普遍興趣的、具有各種審美特徵的具體生活現象.在一定意義上講,藝術有其特殊的反映對象,即作為人的社會本質與其豐富多彩的具體表現相統一的生動、完整的社會生活.所以,社會的人及其內心世界總是藝術反映的中心對象.即使藝術作品中所描繪的自然景物,其反映角度和意義也不同於自然科學中的研究對象.這種自然景物的描繪不僅是自然本身的一些自然屬性、特徵的直接再現,同時也是人的社會生活和精神面貌的一種間接表現.它能滿足人們對藝術的特殊審美要求,使人不僅通過思維,而且以全部感覺在對象世界中肯定自己.審美對象的這種特殊性,從根本上決定了藝術必然要從本質與現象的統一、再現與表現的統一中去把握現實生活.
以形象揭示生活本質
藝術作為人對世界的一種特殊掌握方式,基本特徵在於,它不是象科學那樣用抽象的概念、范疇、理論體系的形式來反映客觀世界的本質規律,而是用具體生動的藝術形象和形象體系的形式揭示生活的本質.藝術形象是藝術反映社會生活的特殊手段,是從本質與現象、個別與一般的有機統一中完整地把握社會生活的特殊方式.藝術思維是一種創造性的形象思維.藝術家對生活本質的把握,雖然必須從感性認識深化到理性認識,但這一思維過程始終不脫離對事物的具體的形象感受和情感體驗,其結果不是概括出抽象的概念和理論體系,而是通過對生活素材的選擇、提煉和集中,概括出顯示生活本質的具有鮮明個性特徵的典型形象或意境.因此,藝術的形象思維以情感體驗為中介,是本質化與個性化同時進行的過程.現實生活通過藝術家的創作轉化為藝術形象時,也就具有更典型、更理想、更有普遍性的特徵.在美學史上,從亞里士多德強調「詩所描述的事帶有普遍性」到黑格爾的藝術美論,都強調了這一點.
再現因素與表現因素的統一
藝術能動地反映現實的另一個基本特徵是,藝術形象既是現實生活審美特性的概括,又是藝術家對現實的審美情感的呈現,它的內容是客觀與主觀,再現因素與表現因素的有機統一.藝術作品作為審美意識的物態化形態,產生於創作主體與審美對象的相互作用中.當藝術家對生活素材進行選擇、提煉和概括時,不能不表現他對生活的理解、評價和理想.藝術家的創作心理活動,首先要以知覺的形式反映客觀事物,突出地選擇和再現對象的形象特徵,而這種知覺因素又是同想像緊密結合,並受其制約的.這種創造性的想像不僅再現現成事物,而且能創造出新的形象.藝術思維中的想像區別於科學思維中的想像,它帶有濃厚的情感因素,並推動情感活動自由地擴展和抒發.中國古代詩論和畫論中稱之為「情景交融」的境界.藝術家對生活本質的理性認識在作品中不是以抽象的概念、邏輯推理的形式出現,而是蘊含、滲透在感知、想像和情感等因素的相互作用和融合之中,所以恩格斯說作品的「傾向應當從場面和情節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而不應當特別把它指點出來」(《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454頁).藝術形象既是對生活現象本質特徵的集中、概括的反映,又蘊含著藝術家的思想情感和審美理想;而通過藝術家的主觀情感和思想的表現,又往往反映和凝集著一定時代、一定階級的人們的普遍思想情感和審美理想.在人類藝術史上,一切真正的藝術都既再現客觀現實,又表現主觀理想.從這個意義上說,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都是藝術在本質上不可缺少的因素.
實踐掌握與精神掌握的統一
由於在藝術家頭腦中所構成的藝術形象需要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和手段體現出來,才能成為供人們觀賞的實際存在的審美對象,因而藝術活動又是一種實踐性的創造活動.藝術作為一種精神生產,和物質生產既有聯系,又有區別.藝術生產和物質生產的聯系在於,兩者都是人的有目的的感性活動,是主觀見之於客觀的對象化過程.也是人們「按照美的規律」進行的創造活動.但是,藝術活動既不同於以滿足人們物質生活需要為直接目的的物質生產活動,又不同於以理論形態把握客觀真理或探索有效實踐活動方式為目的的科學實驗活動,生產勞動和科學創造雖然在不同程度上都含有一定的審美因素,但這種因素並不構成這些活動的基本目的及其產品的主要價值.而藝術美作為現實美的反映形態,都是藝術家為了滿足社會的審美精神需要而進行創造活動的產物.藝術創作活動是藝術家一方面通過對生活的能動反映在觀念中形成藝術形象,另一方面又通過對一定物質材料的運用、加工和製作,把觀念中的藝術形象轉化為可以具體感知的實際存在的藝術品的統一過程.因此,藝術的創造活動既是審美創造,又是審美反映,結合了人對世界的實踐掌握和精神掌握.藝術美雖是這種實踐性活動的產物,但其本質都是客觀世界的能動反映.
藝術作品和社會功能
藝術作品是聯結藝術創作和藝術欣賞的中心環節,也是藝術文化系統的基本構成因素.任何一部藝術作品都是由生動具體的、完整的藝術形象或藝術形象體系構成的.它的內容由藝術家所選擇、提煉、加工過的一定生活方面、生活現象所組成,並為藝術家對這些生活現象的理解、評價和情感態度所統攝.藝術作品的形式包括兩個密切聯系的方面:一是構成藝術形象體系的諸因素的內部聯系和組織;二是藝術形象所藉以傳達的一定物質手段的組成方式.每一部具有獨創性的藝術品,都是藝術家在對現實生活的藝術發現和概括的基礎上,創造性地運用一定的藝術手段和技巧所塑造的一個獨特而完整的「藝術世界」.在美學史上,從F.W.J.謝林、黑格爾到別林斯基,都強調藝術作品作為內容和形式有機統一的完整性.
藝術作品的價值是在社會實踐的歷史過程中形成的,它綜合地體現了人類審美活動中多方面功能的相互作用.從審美活動的主客體關系來看,藝術作品作為藝術家構思的一定生活模型-形象體系,是藝術家運用一定物質材料,如音響、線條、色彩、形體、語言等所創造的一定物質結構.它既是現實的模擬,也是現實的變形,因而藝術的真實往往是假定性和逼真性的有機統一.藝術既有反映-信息方面的因素,又有創造-生產方面的因素.從藝術活動中個人與社會的相互關系看,藝術不僅反映客觀的社會生活,而且表現個體的主觀心理,這種創作心理、創作個性又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在藝術作品中,不僅表現出藝術家的創作個性和情感態度,而且體現出創作者與欣賞者之間的內在聯系.對作品的接受過程,是欣賞者對藝術家所創造出來的形象的一種再創造和再評價的過程,也是欣賞者與作者的思想情感發生共鳴,從而有效地發揮藝術作品的社會審美、教育職能的過程.因此,藝術有個人心理方面和社會交往方面的聯系.以上諸方面的交互作用,分別形成了藝術在功能意義上的不同層次,如評價、教育、信息傳遞、娛樂等功能.作品的藝術價值正是在上述諸層次的多種功能的交互作用、彼此滲透中形成的.藝術的特殊社會職能在於通過藝術的審美作用來實現它的認識的、評價的、思想教育的諸功能.藝術是以真、善、美相統一的完整的生活經驗,全面地影響和教育人的一種方式.
藝術的起源和歷史發展
對藝術的起源及其歷史發展過程的研究,在揭示藝術的本質特徵方面有重要意義,歷來為各派美學家所重視.在德國古典美學中,J.C.F.von席勒把藝術和美的起源同人的游戲沖動聯系起來,並從人與自然、個人與社會在人類歷史發展中相互關系的角度,對歐洲文化藝術思潮的發展作了歷史的考察和理論的概括.黑格爾對於藝術史研究不但肯定藝術是發展的歷史現象,而且首次看出這種發展和世界歷史的發展有一種內在的本質聯系.在他的《美學》中,到處貫穿著這種宏偉的歷史觀.然而,歷史發展的真正因果關系卻由於他的客觀唯心主義立場而被顛倒了,藝術的發展被解釋為絕對精神發展的一個階段.黑格爾以後的實證主義美學強調從經驗出發研究藝術.在現代西方美學中,興起了依據社會學、民俗學、人種學、考古學、文化人類學等具體科學的方法論原則,對藝術的起源和發展進行經驗主義的、發生學的和歷史比較的各種研究.如在藝術起源的研究方面,有的從生理-心理學的角度提出藝術起源於游戲,有的用人類學方法從原始民族的文化習俗去尋求藝術的起源,有的從原始人的勞動中探求藝術的起源,等等.社會學的美學則強調用社會環境來說明一切藝術現象,認為人種、環境和時代是決定某種藝術形成和發展的基本條件.上述這些研究雖然開拓了美學研究的領域和途徑,提供了不少有價值的材料,但由於其哲學方法論局限於歷史唯心主義和經驗主義,因而不可能對藝術的社會意識形態本質及其發展的基本規律作出科學的闡釋.
馬克思創立的歷史唯物主義為科學的藝術史觀提供了方法論基礎.它要求以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為出發點來解釋歷史,解釋包括藝術在內的各種社會意識形態的起源和發展;認為物質的生產活動是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它決定其他一切活動.藝術作為一種特殊的精神活動,它的根源與本質也只能從生產活動這一人類基本實踐中探求.人類學、考古學提供的大量有關原始藝術的材料證明,人類最初的審美意識和藝術活動是直接在生產勞動基礎上產生,並為生產實踐所決定和制約的.原始人在物質生產過程中,在勞動工具、狩獵對象以及周圍生活環境上,直觀到自己的力量和生活,體驗到萌芽狀態的審美愉快.與模仿勞動活動有關的原始舞蹈,與勞動節奏和語言發展有關的原始音樂,與製造勞動工具有關的造型藝術的陸續出現,以一種物化形態集中體現著原始人們的萌芽狀態的審美意識.原始藝術還保持著對對象的直接的實用功利關系,後來才獲得某種獨立的審美價值.原始民族的藝術活動還往往同圖騰、神話、宗教、巫術等觀念或活動混雜在一起,並在其影響下產生出來.原始藝術所以具有這樣一些特點,也正是當時低下的生產力狀態和原始的生活方式造成的.
隨著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在社會分工、特別是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的分工基礎上,藝術作為一種相對獨立的精神生產活動從物質生產中分化出來,成了專門滿足人們審美精神需要的活動和對象.藝術作為一種相對獨立的社會意識形態,它的內容、形式的發展和演變歸根結柢受一定社會的經濟基礎的制約,並同政治、法律、哲學、宗教、道德等其他社會意識形態相互影響,從而反作用於經濟基礎.在階級社會中,各種形式的階級斗爭對文學藝術的發展有深刻影響,制約和推動著各種文藝思潮、流派的演變和更替.藝術的變化歸根結柢受社會變化的制約,但又有其本身的特殊規律.藝術的歷程主要表現為對以往人類文化藝術發展成果的繼承和革新,表現為對世界藝術掌握的方法、手段和形式的不斷豐富、發展和變化,也表現為各種藝術思潮、創作方法和風格流派的相互影響、因襲和更替,從而不斷豐富和發展人類藝術文化寶庫.但是,藝術生產同物質生產的發展又往往形成不平衡關系.古希臘藝術隨著神話的消失而永不復返,但它作為人類童年時代發展的最完美的一種藝術表現,至今保持著其永久性的魅力.
藝術的進程是一個曲折復雜的歷史過程,它反映出社會發展的深刻矛盾和沖突.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發展和世界市場的開拓,使各民族的精神產品成了公共的財產,擴大和加強了各民族文化藝術之間的相互影響和交流.但是,資本主義生產又是同藝術詩歌等精神生產相敵對的.在資本主義條件下,藝術普遍商品化,作家、藝術家成了僱傭勞動者,物質文明的發達伴隨著精神文明的衰頹.現代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同社會的藝術發展之間,巨大的科學文化潛力同實際的精神貧困之間的矛盾,到帝國主義階段達到了空前尖銳的程度.這一矛盾只有在無產階級為解放自己和全人類而斗爭的革命實踐中,才能從根本上得到解決.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科學社會主義學說揭示了無產階級的偉大歷史使命,指出:只有實行社會主義革命,消滅私有制,並逐步地消滅階級和三大差別,實現共產主義,才能使人的個性和創造才能得到全面的自由發展,才能使人類社會和人類藝術由必然的王國進入自由的王國.
藝術分類和部門藝術的研究
藝術的共同規律和內在結構在其歷史進程中具有各種不同的表現形態.這種形態的演變一方面歷史地形成了藝術的各個種類和體裁,諸如建築、雕塑、繪畫、音樂、舞蹈、文學、戲劇、電影等等;另一方面又形成藝術的各種具體歷史類型,如各種藝術思潮、流派、風格等.這兩種形態演變之間有其內在聯系.一定時代佔主導地位的藝術思潮、風格流派往往要求與其相適應的表現形式和傳達手段,從而把各種不同的藝術種類和體裁分別提到首位,如古希臘藝術中的史詩,古典主義藝術中的戲劇,浪漫主義藝術中的詩歌和音樂,現實主義藝術中的小說等.不同的藝術種類,各有其美學特點和規律性,同時又都遵循著共同規律,具體展現出藝術總體的內在結構,並在此基礎上相互聯系,彼此滲透.
在中國美學史上,歷代學者對於藝術分類問題提出了不少有價值的見解.如漢代的《毛詩序》,從人的審美意識與表現手段的有機統一,論述了詩、歌、舞三者的聯系與區別.劉勰在《文心雕龍》中,進一步揭示了「情以物遷,辭以情發」的藝術思維形象化特點,並據此對文體的歷史演變作了相當全面的概括和分析.唐代以後,隨著詩、文、書、畫、歌、舞的不斷發展,藝術理論批評也在發展,相繼對各門藝術的美學特徵及其內在聯系進行了深入、細致的探討,如對詩與畫、書法與舞蹈等各門藝術之間相互影響和彼此滲透的關系有不少精闢的論述.
在西方美學史上,亞里士多德最早比較系統地提出了藝術的分類問題.萊辛在《拉奧孔》中,從藝術媒介、題材和作品的藝術效果三個方面,進一步提出和論證了詩和畫的界限、語言藝術和造型藝術的區別問題.德國古典哲學第一次用系統的哲學觀點來考察藝術的分類問題,力求從總體上把握各門藝術的美學特徵,並探討其歷史發展的內在聯系和規律性.如謝林根據理想和現實的相互關系,把藝術分為現實的(如音樂、繪畫、雕塑)和理想的(如抒情詩、史詩、劇詩)兩大系列.黑格爾進一步從歷史與邏輯相統一的觀點,根據藝術的理念內容與感性形式在歷史發展中達到統一的不同形態和階段,提出了象徵藝術(物質壓倒精神)、古典藝術(物質與精神和諧統一)、浪漫藝術(精神超越物質)三大藝術類型的著名論斷.黑格爾以後的近現代美學由於深受實證主義哲學的影響,強調從主觀經驗和效用出發,或依據藝術的審美外觀的不同特徵,或把藝術分成空間的(造型藝術)、時間的(音樂)、時空並列的(詩)三類;或依據主體感受的不同官能,把藝術分成知覺的(造型藝術、音樂、模擬的動作和舞蹈)和想像的(史詩、抒情詩和劇詩)兩類;或分為視覺藝術(造型藝術)、聽覺藝術(音樂)、想像藝術(文學)等等.而義大利的B.克羅齊等則把美和藝術歸結為內心的直覺,否定物質媒介在藝術表達中的作用,從而根本否認對藝術進行分類的必要性.
藝術的分類問題只有從藝術的本質特徵及其內在結構出發,從藝術的內容與形式相統一的表現方式的整體上去考察,才能作出比較科學的判斷.藝術之所以區分為不同的種類,取決於現實美存在形態的豐富多樣、藝術家反映現實的途徑和方式以及塑造形象的物質傳達手段各不相同這三者的相互關系.因此,各種不同的藝術種類、體裁的美學特徵和特殊規律,都需要從藝術形象存在的特定形態(空間與時間、動與靜),審美主體的特定感受、反映途徑(視覺、聽覺、想像等)和特定的物質傳達手段(形體、色彩、線條、聲音、語言等)三者的有機統一中去把握.

I. 藝術創造的心裡要素包括哪幾個方面

藝術創造的心裡要素:

(1)審美感知

(2)審美想像

(3)審美情感

(4)審美理解

J. 藝術作品的構成因素

一:各種色彩的象徵:

紅色 熱情、活潑、熱鬧、革命、溫暖、幸福、吉祥、危險......

橙色 光明、華麗、興奮、甜蜜、快樂......

黃色 明朗、愉快、高貴、希望、發展、注意......

綠色 新鮮、平靜、安逸、和平、柔和、青春、安全、理想......

藍色 深遠、永恆、沉靜、理智、誠實、寒冷......

紫色 優雅、高貴、魅力、自傲、輕率......

白色 純潔、純真、樸素、神聖、明快、柔弱、虛無......

灰色 謙虛、平凡、沉默、中庸、寂寞、憂郁、消極......

黑色 崇高、嚴肅、剛健、堅實、粗莽、沉默、黑暗、罪惡、恐怖、絕望、死亡......

色彩的心理效應

色彩的直接心理效應來自色彩的物理光刺激對人的生理發生的直接影響。

心理學家對此曾做過許多實驗。他們發現,在紅色環境中,人的脈搏會加快,血壓有所升高, 情緒興奮沖動。而處在藍色環境中,脈搏會減緩,情緒也較沉靜。有的科學家發現,顏色能影響腦電波,腦電波對紅色反應是警覺,對藍色的反應是放鬆。

色彩是人的視覺最敏感的東西。主頁的色彩處理得好,可以錦上添花,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色彩總的應用原則應該是"總體協調,局部對比",也就是:主頁的整體色彩效果應該是和諧的,只有局部的、小范圍的地方可以有一些強烈色彩的對比。在色彩的運用上,可以根據主頁內容的需要,分別採用不同的主色調。因為色彩具有象徵性,例如:嫩綠色、翠綠色、金黃色、灰褐色就可以分別象徵著春、夏、秋、冬。其次還有職業的標志色,例如:軍警的橄欖綠,醫療衛生的白色等。色彩還具有明顯的心理感覺,例如冷、暖的感覺,進、退的效果等。另外,色彩還有民族性,各個民族由於環境、文化、傳統等因素的影響,對於色彩的喜好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充分運用色彩的這些特性,可以使我們的主頁具有深刻的藝術內涵,從而提升主頁的文化品位。

下面介紹幾種常用的配色方案:

1.暖色調。即紅色、橙色、黃色、赭色等色彩的搭配。這種色調的運用,可使主頁呈現溫馨、和煦、熱情的氛圍。

2.冷色調。即青色、綠色、紫色等色彩的搭配。這種色調的運用,可使主頁呈現寧靜、清涼、高雅的氛圍。

3.對比色調。即把色性完全相反的色彩搭配在同一個空間里。例如:紅與綠、黃與紫、橙與藍等。這種色彩的搭配,可以產生強烈的視覺效果,給人亮麗、鮮艷、喜慶的感覺。當然,對比色調如果用得不好,會適得其反,產生俗氣、刺眼的不良效果。這就要把握"大調和,小對比"這一個重要原則,即總體的色調應該是統一和諧的,局部的地方可以有一些小的強烈對比。

最後,還要考慮主頁底色(背景色)的深、淺,這里借用攝影中的一個術語,就是"高調"和"低調"。底色淺的稱為高調;底色深的稱為低調。底色深,文字的顏色就要淺,以深色的背景襯托淺色的內容(文字或圖片);反之,底色淡的,文字的顏色就要深些,以淺色的背景襯托深色的內容(文字或圖片)。這種深淺的變化在色彩學中稱為"明度變化"。有些主頁,底色是黑的,但文字也選用了較深的色彩,由於色彩的明度比較接近,讀者在閱覽時,眼睛就會感覺很吃力,影響了閱讀效果。當然,色彩的明度也不能變化太大,否則屏幕上的亮度反差太強,同樣也會使讀者的眼睛受不了。
1.和諧:從狹義上理解,和諧的平面設計是統一與對比兩者之間不是乏味單調或雜亂無章的。廣義上理解,是在判斷兩種以上的要素,或部分與部分的相互關系時,各部分給我們的感覺和意識是一種整體協調的關系。 2.對比:又稱對照,把質或量反差很大的兩個要素成功的配列在一起,使人感覺鮮明強烈而又具有統一感,使主體更加鮮明、作品更加活躍。 3.對稱:假定在一個圖形的中央設定一條垂直線,將圖形分為相等的左右兩個部分,其左右兩個部分的圖形完全相等,這就是對稱圖。 4.平衡:從物理上理解是指的重量關系,在平面設計中指的是根據圖像的形量、大小、輕重、色彩和材質的分布作用與視覺判斷上的平衡。 5.比例:是指部分與部分,或部分與全體之間的數量關系。比例是構成設計中一切單位大小,以及各單位間編排組合的重要因素。 6.重心:畫面的中心點,就是視覺的重心點,畫面圖像的輪廓的變化,圖形的聚散,色彩或明暗的分布都可對視覺中心產生影響。 7.節奏:節奏這個具有時間感的用於在構成設計上指以同一要素連續重復時所產生的運動感。 8.韻律:平面構成中單純的單元組合重復易於單調,由有規律變化的形象或色群間以數比、等比處理排列,使之產生音樂的旋律感,成為韻律。

(三)、平面設計的元素 1.概念元素,所謂概念元素是那些不實際存在的,不可見的,但人們的意識又能感覺到的東西。例如我們看到尖角的圖形,感到上面有點,物體的輪廓上有邊緣線。概念元素包括:點、線、面。 2.視覺元素:概念元素不在實際的設計中加以體現,它將是沒有意義的。概念元素通常是通過視覺元素體現的,視覺元素包括圖形的大小、形狀、色彩等。 3.關系元素:視覺元素在畫面上如何組織、排列,是靠關系元素來決定的。包括:方向、位置、空間、重心等。 4.實用元素:指設計所表達的含義、內容、設計的目的及功能。 下面我們具體介紹平面設計的構成方式。

二、元素的運用

(一)點、線、面的構成 形象是物體的外部特徵,是可見的。形象包括視覺元素的各部分,所有的概念元素如點、線、面在見於畫面時,也具有各自的形象。 平面設計中的基本形:在平面設計中,一組相同或相似的形象組成,其每一組成單位成為基本形,基本形是一個最小的單位,利用它根據一定的構成原則排列、組合、便可得到最好的構成效果。 1.組形:在構成中,由於基本的組合,產生了形與形之間的組合關系,這種關系主要有: 2.分離:形與形之間不接觸,有一定距離。 3.接觸:形與形之間邊緣正好相切。 4.復疊:形與形之間是復疊關系,由此產生上下前後左右的空間關系。 5透疊:形與形之間透明性的相互交疊,但不產生上下前後的空間關系。 6.結合:形與形之間相互之間結合成為較大的新形狀。 7.減卻:形與形之間相互覆蓋,覆蓋的地方被剪掉。 8.差疊:形與形之間相互交疊,交疊的地方產生新的形。 9.重合:形與形之間相互重合,變為一體。

閱讀全文

與藝術創造中的因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