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磷肥發明

磷肥發明

發布時間:2021-12-12 20:10:26

① 化肥是怎麼被發明

自幼酷愛化學的李比希在15歲時便離開了學校。18歲那年,他終於認識到,要想成為一名化學家,就必須有扎實的知識基礎,這才進入了大學學習化學。

在埃爾蘭根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後,李比希回到家鄉,並在一所大學教書。在那裡,他開創性地建立了學生普通實驗室,並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了有機化學這個新領域中。

李比希任教的學校緊挨著的一大片農田逐年減產,農民們便找到,希望他能研製出一種東西,可以給土地增加營養。在翻閱了大量的資料後,李比希發現東方古老的中國、印度等地的農民為了使莊稼豐收,不斷地給土地施用人畜糞便。李比希猜想,糞便中可能含有使土壤肥沃的成分,使莊稼吸收到生長所需的物質。有沒有一種東西具有糞便的功能,使莊稼增產呢?

「耕地到底缺乏什麼?」李比希為了找到答案,開始在自己的實驗室中工作。他發現氮、氫、氧這3種元素是植物生長不可缺少的物質,而且鉀、石灰、磷等物質對植物的生長發育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在做了大量的實驗後,李比希開始把研製出含有無機鹽和礦物質的人工合成肥料作為自己的目標。

1840年的一天,李比希研製出了世界上第一批鉀肥和磷肥。他小心地將這潔白的無機化肥施在試驗田裡,可是,一場大雨卻將化肥晶體滲入到土壤深層,而莊稼的根部卻大多分布在土壤淺層。收獲季節到了,莊稼沒有絲毫增產的跡象。

試驗田左邊是沒有使用化肥的,右邊是使用化肥的,從中我們就可以發現化肥對農作物增產的重要作用。

下來的工作就是將這些化肥晶體變成難溶於水的物質。於是,李比希又開始了新的探索。這一回,李比希把鉀、磷酸晶體合成為難溶於水的鹽類,並且加入了少量的氨,使這種鹽類成為含有氮、磷、鉀3種元素的白色晶體。

這一次,他們選擇在一塊貧瘠的土地上進行試驗。過了一段時間,農民們驚奇地發現那塊被廢棄的「不毛之地」竟長出了綠油油的莊稼。令人驚奇的是,這些施過白色晶體的莊稼竟然比農民們良田裡的莊稼更為茁壯。

② 化肥是誰研發出來的

自幼酷愛化學的李比希在15歲時便離開了學校。18歲那年,他終於認識到,要想成為一名化學家,就必須有扎實的知識基礎,這才進入了大學學習化學。

在埃爾蘭根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後,李比希回到家鄉,並在一所大學教書。在那裡,他開創性地建立了學生普通實驗室,並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了有機化學這個新領域中。

李比希任教的學校緊挨著的一大片農田逐年減產,農民們便找到李比希,希望他能研製出一種東西,可以給土地增加營養。在翻閱了大量的資料後,李比希發現東方古老的中國、印度等地的農民為了使莊稼豐收,不斷地給土地施用人畜糞便。李比希猜想,糞便中可能含有使土壤肥沃的成分,使莊稼吸收到生長所需的物質。有沒有一種東西具有糞便的功能,使莊稼增產呢?

「耕地到底缺乏什麼?」李比希為了找到答案,開始在自己的實驗室中工作。他發現氮、氫、氧這3種元素是植物生長不可缺少的物質,而且鉀、石灰、磷等物質對植物的生長發育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在做了大量的實驗後,李比希開始把研製出含有無機鹽和礦物質的人工合成肥料作為自己的目標。

試驗田左邊是沒有使用化肥的,右邊是使用化肥的,從中我們就可以發現化肥對農作物增產的重要作用。1840年的一天,李比希研製出了世界上第一批鉀肥和磷肥。他小心地將這潔白的無機化肥施在試驗田裡,可是,一場大雨卻將化肥晶體滲入到土壤深層,而莊稼的根部卻大多分布在土壤淺層。收獲季節到了,莊稼沒有絲毫增產的跡象。

下來的工作就是將這些化肥晶體變成難溶於水的物質。於是,李比希又開始了新的探索。這一回,李比希把鉀、磷酸晶體合成為難溶於水的鹽類,並且加入了少量的氨,使這種鹽類成為含有氮、磷、鉀3種元素的白色晶體。

這一次,他們選擇在一塊貧瘠的土地上進行試驗。過了一段時間,農民們驚奇地發現那塊被廢棄的「不毛之地」竟長出了綠油油的莊稼。令人驚奇的是,這些施過白色晶體的莊稼竟然比農民們良田裡的莊稼更為茁壯。

成功的消息像插上翅膀一樣傳開了,李比希成為農民們敬仰的人,「李比希化肥」被廣泛應用於農業生產中。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可以預見的將來,再也找不到任何一門其他工業比化肥工業更直接關繫到國計民生了……

壓力鍋結構示意圖

③ 化肥什麼時候發明的

化學肥料的簡稱,用化學和(或)物理方法人工製成的含有一種或幾種農作物生長需要的營養元素的肥料。
作物營養元素和化肥分類 作物生長所需要的營養元素有16種。按作物生長需要量分兩大類:常量營養元素和微量營養元素。常量營養元素又分為三類:一類是碳、氫、氧,作物能直接從空氣和水中取得,這不屬於肥料的范圍;第二類氮、磷、鉀,稱主要常量營養元素,是化肥的主要內容;第三類鈣、鎂、硫,稱為次要常量營養元素(中國習稱中量營養元素),它們在一般土壤中不缺,所以不是重要的化肥內容。微量營養元素是硼、銅、鐵、錳、鉬、鋅、氯等,其中的氯在土壤中不缺,在化肥中通常不討論。
化肥一般是無機化合物,雖然尿素等是有機化合物,但習慣上,將化肥常稱作無機肥料;又由於生產化肥的原料多是天然礦物,所以化肥又稱礦物肥料。含有作物營養元素的天然有機廢物稱為有機肥料或天然肥料,這不屬於化肥范圍。凡只含一種可標明含量的營養元素的化肥稱為單元肥料,它們是氮肥、磷肥、鉀肥以及次要常量元素肥料(中國習稱中量元素肥料)和微量元素肥料。凡含有氮、磷、鉀三種營養元素中的兩種或三種且可標明其含量的化肥,稱為復合肥料或混合肥料。
對作物有效性評價 化肥的有效組分在水中的溶解度通常是度量化肥有效性的標准。但化肥施入土壤後,其組分與土壤發生復雜的反應,有些化肥的組分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卻對作物有良好的效果,所以也可選用其他溶劑來度量化肥對作物的有效性。各國規定的溶劑種類和標准並不一致。多數氮肥和鉀肥易溶於水,它們的有效性主要以其在水中的溶解度來度量,只有緩釋肥料例外。由於不少磷肥組分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因此磷肥除用在水中的溶解度外,還用中性枸櫞酸銨、鹼性枸櫞酸銨、 2%枸櫞酸或甲酸溶液來評價其有效性。但是,所有這些度量化肥有效性的評價方法和標准,只不過是在實驗室里模擬作物根系土壤條件的相對方法,化肥對作物的真實有效性,還需要通過農業肥效試驗結果來確定。
化肥的質量 各國政府一般都訂有化肥質量管理條例和產品標准,規定化肥的主要質量指標並且標志在包裝物上。品位是化肥質量的主要指標。它是指化肥產品中有效營養元素或其氧化物的含量百分率,如:N、P2O5、K2O;CaO、MgO、S;B、Cu、Fe、Mn、Mo、Zn的百分含量。化肥質量的其他內容是它們的物理性質,包括流動性(與結塊、含濕量等有關的性質)、均勻性(包括顆粒大小)和起塵性等。在化肥市場上,化肥的這些質量內容一般缺少定量的指標,而是用戶在使用中直接觀察到的。

化肥-辨別真假
一是視覺識別法。正規廠家生產的肥料,其外包裝規范、結實,並注有生產許可證、執行標准、登記許可證、商標、產品名稱、養分含量(等級)、凈重、廠名、廠址、電話等。而假冒偽劣肥料的包裝一般較粗糙,包裝袋上信息標示不清,質量差,易破漏。

二是手觸摸識別法。將肥料放在手心,用力握住或按壓轉動,根據手感來判斷肥料。手上若留有一層灰白色粉末並有黏著感的為質量優良,抓一把肥料用力握幾次,有「油、濕」感的即為正品,而乾燥的則很可能是冒充的。

三是嗅覺識別法,即通過肥料的特殊氣味來簡單判斷。如碳酸氫銨有強烈的氨臭味,硫酸銨略有酸味,過磷酸鈣有酸味等,而假冒偽劣肥料則氣味不明顯。

四是燃燒識別法。將化肥樣品加熱或燃燒,從火焰顏色、熔融情況、煙味、殘留物情況等識別肥料。碳酸氫銨和氯化銨,直接分解,會發生大量白煙,有強烈的氨味,無殘留物。尿素能迅速熔化,冒白煙,投入炭火中能燃燒,或取一玻璃片接觸白煙時,能見玻璃片上附有一層白色結晶物。

④ 現代煉鋼技術如何發明的

直到19世紀中期,歐洲煉鋼仍然採用攪拌法,即是把生鐵加熱到熔化或半熔後,放進熔池中進行攪拌。它藉助攪拌時空氣中的氧氣將生鐵中的碳氧化掉,這正是1 600多年前我國漢朝時代出現的炒鋼法。1860年在英國大約有3 400多座攪拌煉鋼池,每12小時一般攪煉一池,每池250千克。

在攪拌池中煉鋼很難控制鋼中碳的含量,而且要耗費很大的人力。到1856年,英國人貝塞麥(H.Bessemer,1813~1898)創造了一種轉爐煉鋼法,解決了這個難題。

貝塞麥是一位法國大革命時逃亡到英國的機械工程師的兒子,少年在離開鄉村學校後當上鉛字澆鑄工,17歲開始經營生產金屬合金和青銅粉,在參加英、法與俄羅斯對抗的克里米亞(Crimea)戰爭(1853~1856)中,親眼目睹用生鐵或熟鐵製造的炮身經受不住火葯的爆炸力,常常產生爆裂,遂促使他尋找一種生產鋼的方便方法。

貝塞麥曾經注意到一些固態的鑄鐵塊在熔化前由於暴露在空氣中而脫碳了,當然這種氧化作用就是攪拌法煉鋼的原理,他沒有學過化學,不了解這個原理,但卻使他考慮到把空氣鼓入鐵水中煉鋼。於是在1856年的一天,他在倫敦聖潘克拉斯(St.Pancras)建成一座煉鋼爐。

這是一座固定式容器。可盛放350千克鑄鐵,把空氣加壓鼓入容器中後,反應的猛烈程度使貝塞麥大吃一驚,因為他沒有估計到鑄鐵中碳與空氣中氧氣的反應以及其他雜質與氧氣的反應會放熱。幸好,10分鍾後,當雜質已除去後,火焰平息了,可以走近容器,切斷加壓的空氣流。金屬被注入錠模中,經測定是低碳鋼。1856年8月11日,貝塞麥在切爾特南(Cheltenham)不列顛協會的會議上公布了這一創造發明。很快,貝塞麥製成一種可轉動的可傾倒式轉爐,每爐可容納5噸生鐵,熔煉時間為1小時,包括補爐和鑄錠的時間在內,大大縮短了攪拌煉鋼的時間,更減少了攪拌熔煉操作所費的力氣。於是,國內外煉鋼廠紛紛購買此法的生產許可證。

貝塞麥在宣布他的創造發明後受到各界人士的熱情贊揚,但是很快就遭受到批評和嘲諷,原因是用他創造的轉爐煉出的鋼錠由於氧化過度,生成的氧化鐵存在鋼中,同時生鐵中的磷未能除去,使鋼的質量很差,不是疏鬆,就是硬脆,在鍛打時發生斷裂。

關於鋼中存在過量氧化鐵的問題,後來由英國一位富有煉鋼實踐經驗的馬希特(R.F.Mushet)解決了,他在熔化了的金屬中添加稱為鏡鐵的鐵、錳和碳的合金,因為錳能將生成的氧化鐵還原。

除去鐵礦石中的磷是煉鋼中長期未解決的問題。貝塞麥和其他所有煉鋼爐的建造者一樣,用含硅的材料作為爐的襯里。這種爐襯不會和磷被氧化生成的氧化物結合,不能把這種穩定的化合物從鋼中除去。貝塞麥只能選用含磷低於0.05%(質量分數)的礦石煉成鐵後再煉鋼。

除磷的問題後來卻由英國一位法院的書記員托馬斯(S.G.Thomas,1850~1885)經試驗後解決了,在1878年獲得成功。

托馬斯雖然是一位法庭書記員,卻熱愛化學。他利用業余時間進倫敦大學伯克培克(Birkbeck)學院進修化學課程,並通過英國皇家礦業學院冶金學和化學的考試。他在得知貝塞麥煉鋼中需要解決除磷的問題後,用各種化學物質,包括氧化鎂和石灰等進行試驗,在他的表弟吉爾克里斯特(P.C.Gilchrist)協助下,在布萊納封(Blaenavon)的煉鋼廠用一個轉爐進行試驗,他的表弟正是這個煉鋼廠的化學師。他們兩人在1877~1878年進行了9個月的試驗,證明經焙燒過的白雲石用石灰黏結作為轉爐襯里能滿意地除去磷,而且還同時生產出寶貴的磷肥,後人為紀念他,至今把這種磷肥稱為托馬斯磷肥。

白雲石是含有碳酸鎂、碳酸鈣的岩石,焙燒後生成氧化鎂、氧化鈣等,能與磷的氧化物化合生成鎂和鈣的磷酸鹽,是很好的磷肥。

1883年托馬斯獲得貝塞麥獎章,可惜因患肺結核病,35歲即逝世。貝塞麥發明創造的轉爐煉鋼法在得到托馬斯等人的改進後一直沿用至今。現今使用的轉爐可以繞水平軸旋轉,便於加料和卸料。爐底有氣孔,從氣孔鼓入空氣。用它煉一爐鋼約需十幾分鍾,容量從一噸到數十噸不等。

隨著工業的發展,在生產建設和日常生活中出現了大量的廢鋼、廢鐵。這些廢料在轉爐中不能利用,於是在出現轉爐煉鋼的同時,出現了平爐煉鋼。

在轉爐煉鋼中,使金屬保持液態所需的熱量是由化學反應所產生的熱提供的,但在平爐煉鋼中,化學反應產生的熱量不足以使金屬保持熔融狀態,所以必須由外部熱源供應熱量。

1856年,德國人西門子·弗雷德里克(Frederick Siemens)利用熱再生原理創建一種交流換熱爐。這是在燃燒爐兩側各建一蓄熱格子磚室,從燃燒爐中出來的熾熱的燃燒廢氣通過一邊的格子磚室,將熱量傳給格子磚,隨後將燃燒用的空氣通過被加熱的磚室,提高溫度後進入燃燒室燃燒,從而提高了爐溫。每隔一定時間,交換空氣和廢氣的流動方向,使兩邊的蓄熱室交替使用。這種爐子最初被用來燒制玻璃,後來被用來煉鋼,這就是平爐。

最初,在平爐中燃燒固體燃料。1861年西門子·弗雷德里克的兄弟西門子·威廉(William Siemens,1823~1883)創造一種煤氣發生爐,生產發生爐煤氣。這是將定量的空氣和少量水蒸氣通過燃燒的煤或赤熱的焦炭,使之生成的二氧化碳盡可能轉變成可燃的一氧化碳。水蒸氣與碳反應後生成可燃的一氧化碳和氫氣。

西門子·威廉是一位工程師,在德國接受正規的技術教育後來到英國;西門子·弗雷德里克在德國得累斯頓(Dresden)經營電氣公司,也曾到英國。他們兄弟二人認為英國鼓勵工程技術人員和發明創造者,在英國申請專利比較方便。他們於1866年在英國伯明翰(Birmingham)共同建立西門子鋼廠,利用平爐進行煉鋼。

西門子兄弟共四人,都是出色的發明家。威廉是老二,弗雷德里克是老三。老大西門子·維勒(Werner Siemens,1816~1892)是一位電化學家,發明發電機原理,創建德國西門子公司。最小的弟弟西門子·卡爾(Carl Siemens)在俄羅斯創辦企業。這樣,維勒被稱為「柏林的西門子」;威廉被稱為「倫敦的西門子」;弗里德里克被稱為「德累斯頓的西門子」;卡爾被稱為「俄羅斯的西門子」。

差不多在同一個時期,法國冶金學家馬丁(P.Martin,1824~1915)和他的兄弟(B.Martin)同樣利用熱再生原理,建立平爐,在法國錫雷(Sireuil)建廠生產。他們生產的鋼在1867年巴黎博覽會上展出獲金質獎章。馬丁在1915年獲英國鋼鐵學會授予的貝塞麥獎章。

⑤ 化肥是袁隆平發明的嗎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根據古希臘傳說,用動物糞便作肥料是大力士赫拉克羅斯首先發現的
1828年,德國化學家維勒(F.Wöhler,1800-1882)在世界上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尿素。
1838年,英國鄉紳勞斯(L.B.Ross)用硫酸處理磷礦石製成磷肥,成為世界上第一種化學肥料。
雜交水稻之父雜交水稻之父
2.2009年史鳳和執導電影2009年史鳳和執導電影

⑥ 化肥是誰發明的

1840年德國人尤斯圖斯·馮·李比希(Justus von Liebig)才首次發現植物所需的化學養分,是化學肥料的開端,農業產量因此大增,從此人類飢荒問題開始大幅減少。

市面上出售的肥料種類及品牌極多,依成分可分為無機肥料和有機肥料,肥料通常直接用於土壤,或噴灑於葉片。

保守估計報告稱30%至50%的作物產量歸因於天然或合成商業肥料。全球市場到2019年,價值可能會上升到超過1850億美元。歐洲化肥市場將會增長,以賺取大約的收入。 2018年為153億歐元。

(6)磷肥發明擴展閱讀:

肥料內的元素可分為主要元素和次量元素兩種。

氮(N)、磷(P)、鉀(K)是三大重要元素,因為經常應用在「N.P.K.」肥料;鈣(Ca)、鎂(Mg)、硫(S)等稱為次量元素,因為常用於石灰處理、施肥試驗。植物組織含有大量這三大元素。

微量營養素在不同的植物中占不同的比例,通常每百萬有5至100部分(根據質量)。微量元素包括鐵(Fe)、錳(Mn)、硼(B)、銅(Cu)、鉬(Mo)、鋅(Zn)、氯(Cl)等。

⑦ 化肥是誰發明的

自幼酷愛化學的李比希在15歲時便離開了學校。18歲那年,他終於認識到,要想成為一名化學家,就必須有扎實的知識基礎,這才進入了大學學習化學。

在埃爾蘭根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後,李比希回到家鄉,並在一所大學教書。在那裡,他開創性地建立了學生普通實驗室,並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了有機化學這個新領域中。

李比希任教的學校緊挨著的一大片農田逐年減產,農民們便找到李比希,希望他能研製出一種東西,可以給土地增加營養。在翻閱了大量的資料後,李比希發現東方古老的中國、印度等地的農民為了使莊稼豐收,不斷地給土地施用人畜糞便。李比希猜想,糞便中可能含有使土壤肥沃的成分,使莊稼吸收到生長所需的物質。有沒有一種東西具有糞便的功能,使莊稼增產呢?

「耕地到底缺乏什麼?」李比希為了找到答案,開始在自己的實驗室中工作。他發現氮、氫、氧這3種元素是植物生長不可缺少的物質,而且鉀、石灰、磷等物質對植物的生長發育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在做了大量的實驗後,李比希開始把研製出含有無機鹽和礦物質的人工合成肥料作為自己的目標。

1840年的一天,李比希研製出了世界上第一批鉀肥和磷肥。他小心地將這潔白的無機化肥施在試驗田裡,可是,一場大雨卻將化肥晶體滲入到土壤深層,而莊稼的根部卻大多分布在土壤淺層。收獲季節到了,莊稼沒有絲毫增產的跡象。

下來的工作就是將這些化肥晶體變成難溶於水的物質。於是,李比希又開始了新的探索。這一回,李比希把鉀、磷酸晶體合成為難溶於水的鹽類,並且加入了少量的氨,使這種鹽類成為含有氮、磷、鉀3種元素的白色晶體。

這一次,他們選擇在一塊貧瘠的土地上進行試驗。過了一段時間,農民們驚奇地發現那塊被廢棄的「不毛之地」竟長出了綠油油的莊稼。令人驚奇的是,這些施過白色晶體的莊稼竟然比農民們良田裡的莊稼更為茁壯。

成功的消息像插上翅膀一樣傳開了,李比希成為農民們敬仰的人,「李比希化肥」被廣泛應用於農業生產中。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可以預見的將來,再也找不到任何一門其他工業比化肥工業更直接關繫到國計民生了。

⑧ 請介紹"小麥之父"李振聲先生

李振聲是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1931年2月生,1951年畢業於山東農學院農學系。1987- 1992年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兼遺傳研究所所長,1992-1997年任遺傳所植物細胞與染色體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現任該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

李振聲長期從事小麥與偃麥草遠緣雜交與染色體工程育種研究,育成小偃4、5、6號等系列小麥良種,並首次創制了藍色單體小麥系統、自花結實缺體小麥系統,建立了選育小麥異代換系的新方法———缺體回交育種法,為小麥染色體工程育種奠定了基礎。

飢餓促其走上「弄麥」路

「這就是我們培育的小偃6號,你們看,多有嚼勁」,27日,在自己的辦公室,李振聲從一株小麥標本上摘下一粒小麥籽,利索的放在門牙上,嚼開,展示給現場的記者觀看。

小麥籽粒粒晶瑩剔透,引來一片驚嘆,李振聲的眼中顯露出驕傲的神色。這些是他和同事們20年努力培育出來的優質小麥種。累計推廣面積1.5億畝以上,增產小麥超過80億斤。

這個與麥為伍的科學家,最初走上「弄麥」之路,來自於早年飢餓的經歷。

李振聲1931年出生在山東淄博農村。幼時家境貧寒,但身為農民的父母卻很重視讓孩子受教育,他先念私塾,後上學堂。

不幸的是13歲那年父親去世,母親一人帶著4個孩子,日子愈發艱難。李振聲在哥哥的資助下讀到高中二年級,便再也無力支撐。

輟學後的李振聲隻身來到濟南,想託人找個工作。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街上看到了山東農學院的招生啟事,說可以提供吃住條件,於是抱著試一試的想法報考,順利得中。

「又有飯吃,又能上大學,這是我過去從不敢想的事情。」李振聲說,他挨過餓,知道糧食的可貴,也知道農業的重要,所以對這次學習機會特別珍惜。

李振聲至今對兩位教授的課念念不忘,山東農學院的系主任是來自原燕京大學的沈壽銓教授,給學生們上的是小麥育種課,深入淺出,很有吸引力,而另一位教授余松烈講的遺傳課,也很生動,這讓他對這一領域產生了興趣。

而假期回鄉時,李振聲還將學校里培植的幾個小麥優良品種引入家中,種植後確實比當地老品種增產,鄉親們都來換種。「這讓我產生了將來也要從事小麥育種研究的想法」。

由草而麥

1951年,大學畢業時,他幸運的被分到中科院工作。在北京工作5年後,響應中央支援西北建設的號召,他與課題組13位同事一起,調到陝西楊陵中國科學院西北農業生物研究所工作。

其實,最初李振聲是研究草的。在北京期間,他跟隨導師、土壤學家馮兆林從事種植牧草改良土壤的研究,曾經收集種植800多種牧草,對牧草研究有一定基礎。

到西北後,正趕上西北小麥條銹病大流行,造成減產20%到30%。

當時只有26歲的李振聲感到很憂心。他決定從事小麥改良研究,為農民培育出優良抗病的小麥。

「農民種了幾千年的小麥,但小麥還是這么體弱多病,但是野草沒人管,卻生長得很好。」對草有研究的李振聲想,能不能通過小麥與天然牧草的雜交來培育一種抗病性強的小麥品種呢?

引起當時小麥條銹病大流行的原因是,病菌變異的速度快,育種的速度慢,即8年才能育成一個小麥新品種,而條銹病平均5.5年就能產生一個變種,成為當時一個世界性難題。在這種情況下,李振聲提出通過遠緣雜交,將草的抗病基因轉移給小麥,選育持久性抗病小麥品種的設想,這個設想得到了當時的權威植物學家聞洪漢和植物病理學家李振歧的支持,年輕的李振聲開展了這項研究,從此一干50年。

「遠近結合」躲過沖擊

讓風馬牛不相及的草和小麥雜交,在當時國內從沒有人嘗試。

第一代野草和小麥的雜交品種研究出來了,這種被稱為雜種一代的東西長得一點也不像小麥,而和野草一個樣。而且這種雜種不育,遠緣雜交,還面臨雜交不親和、後代「瘋狂分離」的難題。

這項研究在當時被許多人視為畏途。李振聲說,當時他心裡也沒有底。而且,最讓人擔心的是,因這項研究遲遲難以出成果,他還面臨「研究工作脫離實際」的批判。

當他的研究進行到第八年的時候,當時的「社教運動」開始了,他受到批判。有人說他的研究都搞了8年了還沒見成果,是脫離實際,要他放棄。「當時看到已經取得的階段性成果,怎麼忍心放棄啊。」李振聲說,自己當年學到的哲學知識和研究方法幫助了他。

李振聲說,他採用了一點哲學手法,「遠近結合」———當初他在做小麥和草雜交研究時,心中感到沒有把握,所以就同時開展了常規的小麥品種間雜交育種工作。到1964年,他選育的生選5號、6號已開始在生產上推廣應用。因此,工作隊最後說,他畢竟已有兩個品種在生產上發揮作用了,不能說他的工作都是脫離實際的。這樣才算過了關。

到1979年,李振聲的研究終於取得突破,他培育的集持久抗病性、高產、穩產、優質等品質於一身的小偃6號在大面積推廣中獲得成功。當時陝西農村流傳的「要吃面,種小偃」,讓小偃6號不推自廣。

小偃6號已成為我國小麥育種的重要骨幹親本,其衍生品種近50個,累計推廣3億多畝。增產小麥超過150億斤。

真正打分的是農民

實際上,從1978年到1998年,20年間中國糧食的大規模增產,李振聲和他的同事們培育出來的一大批優良小麥品種功不可沒。

一組數據顯示,從1978年到1998年,我國水稻總產增加627億公斤,小麥總產增加694億公斤,超過水稻。

小偃6號育種過程長達23年,別人很難重復。於是李振聲將染色體工程技術引入小麥育種領域,創立了缺體回交法,將遠緣雜交的育種時間縮短到了3年半,為染色體工程育種開辟了一條新路。

這一創新引起了國際染色體工程界的注目,美國遺傳學會主席西爾斯等知名專家提議將1986年的第一屆國際植物染色體工程學術會議地點定在西安,為的就是到李振聲的實驗田裡見識一下他的成果。

這時的李振聲已經聲名鵲起,各種獎勵接踵而來。但李振聲仍舊最熱衷的是到田間地頭去看小麥,他說,「真正給我打分的是農民。」
李振聲深知糧食的重要性。20世紀80年代,我國出現了自1984年以來糧食生產的三年徘徊,三年糧食沒有增加,而人口增加了5000多萬。政府急於想找到打破徘徊的方案。在這種情況下,他同科學院的農業專家,通過三個月的調查,提出了黃淮海中低產田治理方案。

當我國糧食從8000億斤增加到9000億斤時,黃淮海地區的增長數是504.8億斤,佔了一半。

此後,李振聲在多個場合提到糧食安全的問題。2004年我國糧食出現了連續5年下滑的情況,他在人文論壇上發表了題為「糧食恢復性生產,時不我待」的講演,引起了各方面的關注。

後來,由於中央採取了有利的支農措施,連續三年實現了恢復性增長,2006年糧食產量已近1萬億斤。

這位老人深知,中國人的糧食問題,是世界性的大問題。2005年4月,他在博鰲論壇上有一個發言,回應十年前美國人萊斯特·布朗暢銷書《誰來養活中國?》,「我們應該將這些真實情況告訴世界,中國人能養活自己!現在如此,將來我們相信憑著中國正確的政策、科技和經濟的發展,也必然能夠自己養活自己

⑨ 第一個發明煙草的國家是誰

據考證,人類使用煙草的最早證據見於公元432年墨西哥賈帕思州一座神殿里的浮雕,浮雕展現了瑪雅人在舉行祭祀時以管吹煙的場面。此外,考古學家還在南美洲發現了3500年前的煙草種子,證明那時人類就有了種植煙草的行為。

許多文獻記載,美洲土著民將煙草視為「萬靈葯」,用於治療各種疾病,如感冒、頭痛、牙痛、創傷、燒傷、膿瘡潰爛,還可麻醉、增白牙齒、抗疲勞等,還因其能治癒令人絕望的疾病而被稱為「聖葯」。

1492年10月15日,探險家哥倫布(Christopher Columbus)在美洲大陸首次接觸到煙草這種神秘的物品,但因不認識而丟棄。

1501年,被哥倫布派到古巴尋找「中國皇帝」的2名船員首次見到美洲土著民抽煙,並了解到煙草的許多醫療用途,船員傑雷茲還學會抽煙並上癮,於是將煙草和抽煙的習慣帶回了西班牙。

1518年,西班牙征服者科特茲應一位曾隨哥倫布出航的修道士的要求,從墨西哥帶回了煙草;1530年,西班牙船員帶回了煙草種子,自此煙草被正式引入了歐洲,並逐漸傳遍到歐洲各國,在治療雅司病(yaws)、侵蝕性潰瘍(noli-me-tangere)包括狼瘡和梅毒等時獲得了奇效。

(9)磷肥發明擴展閱讀

主要價值

煙草除能製成卷煙、旱煙、斗煙、雪茄煙等供人吸食外,尚有多種醫療用途。

雖然煙草給人類帶了很多危害,甚至被稱為「毒草」,許多國家或地區明文限制流通或抽吸,世界衛生組織成員還簽署了《煙草控制框架公約》。但作為一種歷史悠久的葯用植物,其醫療價值不能因其危害性而被抹殺。

閱讀全文

與磷肥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