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在電報發明之前

在電報發明之前

發布時間:2021-12-12 11:42:50

Ⅰ 電報誰發明

是莫爾斯發明的哦

人類歷史上最早的通信手段和現在一樣是「無線」的,如利用以火光傳遞信息的烽火台,通常大家認為這是最早傳遞消息的方式了。事實上不是,在我國和非洲古代,擊鼓傳信是最早最方便的辦法,非洲人用圓木特製的大鼓可傳聲至三四公里遠,再通過「鼓聲接力」和專門的「擊鼓語言」,可在很短的時間內把消息准確地傳到50公里以外的另一個部落,不會像前段時間湖南衛視的「悄悄話接力」那樣傳得完全變了樣。

其實,不論是擊鼓、烽火、旗語(通過各色旗子的舞動)還是今天的移動通信,要實現消息的遠距離傳送,都需要中繼站的層層傳遞,消息才能到達目的地。不過,由於那時人類還沒有發現電,所以要想暢通快速地實現遠距離傳遞消息只有等待了……

人類通信史上革命性變化,是從把電作為信息載體後發生的。

1753年2月17日,在《蘇格蘭人》雜志上發表了一封署名C·M的書信。在這封信中,作者提出了用電流進行通信的大膽設想。雖然在當時還不十分成熟,而且缺乏應用推廣的經濟環境,卻使人們看到了電信時代的一縷曙光。

1793年,法國查佩兄弟倆在巴黎和里爾之間架設了一條230千米長的接力方式傳送信息的托架式線路。據說兩兄弟是第一個使用「電報」這個詞的人。

1832年,俄國外交家希林在當時著名物理學家奧斯特電磁感應理論的啟發下,製作出了用電流計指針偏轉來接收信息的電報機;1837年6月,英國青年庫克獲得了第一個電報發明專利權。他製作的電報機首先在鐵路上獲得應用。不過,這種方式很不方便和實用,無法投入真正的實用階段。歷史到了這關鍵的時候,彷彿停頓了下來,還得等待一個畫家來解決。美國畫家莫爾斯在1832年旅歐學習途中,開始對這種新生的技術發生了興趣,經過3年的鑽研之後,在1835年,第一台電報機問世。但如何把電報和人類的語言連接起來,是擺在莫爾斯面前的一大難題,在一絲靈感來臨的瞬間,他在筆記本上記下這樣一段話:

「電流是神速的,如果它能夠不停頓走十英里,我就讓他走遍全世界。電流只要停止片刻,就會出現火花,火花是一種符號,沒有火花是另一種符號,沒有火花的時間長又是一種符號。這里有三種符號可組合起來,代表數字和字母。它們可以構成字母,文字就可以通過導線傳送了。這樣,能夠把消息傳到遠處的嶄新工具就可以實現了!」

隨著這種偉大思想的成熟,莫爾斯成功地用電流的「通」、「斷」和「長斷」來代替了人類的文字進行傳送,這就是鼎鼎大名的莫爾斯電碼。

1843年,莫爾斯獲得了3萬美元的資助,他用這筆款修建成了從華盛頓到巴爾的摩的電報線路,全長64.4公里。1844年5月24日,在座無虛席的國會大廈里,莫爾斯用他那激動得有些顫抖的雙手,操縱著他傾十餘年心血研製成功的電報機, 向巴爾的摩發出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份電報:「上帝創造了何等奇跡!」

電報的發明,拉開了電信時代的序幕,開創了人類利用電來傳遞信息的歷史。從此,信息傳遞的速度大大加快了。「嘀—嗒」一響(1秒鍾),電報便可以載著人們所要傳送的信息繞地球走上7圈半。這種速度是以往任何一種通信工具所望塵莫及的。

說到這里,還有一個故事必須提到,1912年「泰坦尼克」號撞到冰山後,發出電報「SOS,速來,我們撞上了冰山。」幾英里之外的「加利福尼亞」號客輪本應能夠救起數百條生命,但是這條船上的報務員不值班,因此沒有收到這條信息。從此以後,所有的輪船都開始了全天候的無線電信號監聽。
電報
telegraph

利用電磁波作載體,通過編碼和相應的電處理技術實現人類遠距離傳輸與交換信息的通信方式。電報通信是在1837年由美國 S.F.B.莫爾斯首先試驗成功的,它的基本原理是:把英文字母表中的字母、標點符號和空格按照出現的頻度排序,然後用點和劃的組合來代表這些字母、標點和空格,使頻度最高的符號具有最短的點劃組合;「點」對應於短的電脈沖信號,「劃」對應於長的電脈沖信號;這些信號傳到對方,接收機把短的電脈沖信號翻譯成「點」,把長的電脈沖信號轉換成「劃」;解碼員根據這些點劃組合就可以譯成英文字母 ,從而完成了通信任務 。電報通信容量小,效率低。因此,隨著技術進步,公眾性電報通信業務逐漸減少,用戶電報、智能用戶電報等新業務有逐漸取代公眾電報業務的趨勢;而電報通信的存貯轉發和充分利用信道等特點正在數據通信等新業務中得到發展。

Ⅱ 電報的歷史

早在公元968年,中國便發明了一種叫"竹信"(Thumtsein)的東西,它被認為是今天電話的雛形。歐洲對於遠距離傳送聲音的研究,卻始於17世紀。1796年,休斯提出了用話筒接力傳送語音信息的辦法。雖然這種方法不太切合實際,但他賜給這種通信方式的一個名字--Telephone(電話),卻一直延用至今。
有人說,電話是一支唱了100多年的歌。它至今依然是聲音繚繞,響徹寰宇。100多年來,電話作為傳遞人類話音的基本功能雖無多大變化,但隨著技術的進步,它卻經歷了"磁石-共電-自動"的發展過程。
1753年2月17日,《蘇格蘭人》雜志上發表了一封署名C.M的書信。在這封信中,作者提出了用電流進行通信的大膽設想。他建議:把一組金屬線從一個地點延伸到另一個地點,每根金屬線與一個字母相對應。在一端發報時,便根據報文內容將一條條金屬線與靜電機相連接,使它們依次通過電流。電流通過金屬線上的小球便將掛在它下面的寫有不同字母或數字的小紙片吸了起來,從而起到遠距離傳遞信息的作用。

最早電報設備之一

1839年7月9日,英國退役軍官威廉.福瑟吉爾.庫克(Williain Fothengill Cooke)與倫敦高等學院的自然哲學教授惠斯登(Wheatstone)兩人合作製成的5指針的電報機開始在倫敦的帕丁頓車站與韋斯特.德雷頓之間的鐵路線上使用,距離達21公里。之後他們不斷改進電報機,使這種電報機在英國鐵路上一直使用到20世紀初。

五針式電報機

五針式電報的工作原理:兩根指針指同一個字母正在傳送

1844年5月24日,莫爾斯從華盛頓到巴爾的摩拍發人類歷史上的第一份電報。在座無虛席的國會大廈里,莫爾斯用激動得有些顫抖的雙手,操縱著他傾十餘年心血研製成功的電報機, 發出了:「上帝創造了何等奇跡!」一語。

莫爾斯發出第一封電報設備復製品

1850年8月28日,英國人約翰(John)和雅各布?布雷特(Jacob Brett)兄弟倆在法國的格里斯—奈茲海角(Cape Gris-Nez)和英國索蘭海角(Cape Souther-land)之間的公海里用「巨人」號拖船在英法兩國之間的多佛爾海峽敷設了第一條海纜,但只發幾份電報就中斷了,原因是有個打魚人用拖網勾起了一段電纜,並截下一節高興地向別人誇耀這種稀少的「海草」標本,驚奇地說那裡面裝滿了金子。
1858年8月5日,第一份海纜電報橫越大西洋。這條大西洋海底海纜於1857年8月7日從愛爾蘭西海岸瓦倫西亞(Valentia)開始敷設,8月17日海纜在12000英尺深的水下崩斷。1858年7月28日深夜,兩只敷纜船再次在大西洋中部相會,拼接好電纜後敷纜船向相反的方向敷纜。8月5日,總長為3240公里的電纜敷纜完畢。凌晨二點四十五分,第一份海纜電報橫越大西洋。8月12日美國和英國之間播發海纜電報,9月3日1點,由於報務員的錯誤導致電纜絕緣擊穿而損壞。

1858年的敷纜船

1865年5月17日,為了順利實現國際電報通信,法、德、俄、意、奧等20個歐洲國家的代表在巴黎簽訂了《國際電報公約》,國際電報聯盟(International Telegraph Union ,ITU)也宣告成立。1932年,70多個國家的代表在西班牙馬德里召開會議,決定自1934年1月1日起正式改稱為「國際電信聯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1969年5月17日,國際電信聯盟第二十四屆行政理事會正式通過決議,決定把國際電信聯盟的成立日——5月17日定為「世界電信日」,並要求各會員國從1969年起,在每年5月17日開展紀念活動。1973年國際電信聯盟再次通過決議,要求各會員國繼續開展各種紀念活動,活動方式可以多種多樣。為了使紀念活動更有系統性,每年的世界電信日都有一個主題。
1857年召開的第一屆國際電報大會

1866年7月28日,英國的「東方巨輪」敷設的第二條海底電纜傳送了第一份電報,從此海纜成為通信上的一種正規的通信工具。

東方巨輪

1871年5月23日,丹麥大北電報公司可以用中國文字打電報至香港。
1875年6月2日,美國人亞力山大.格雷厄姆.貝爾(Bell,Alekander Graham)發明了電話。至今美國波士頓法院路109號的門口,仍釘著塊鐫有:1875年6月2日電話誕生在這里的銅牌。
1876年2月14日,貝爾申請了那個著名的他和沃森一直研究著的裝置——電話的專利。同一天另一個發明家格雷(1835-1901)也向美國專利局遞交了相似設備的專利申請書,只因比貝爾晚了幾個小時而痛失電話發明權。
貝爾獲得電話的專利證書

1876年3月10日,貝爾在做實驗時不小心把硫酸濺到自己的腿上,疼痛之中他叫了起來:「沃森先生,快來幫我啊!」沒有想到,這句話通過實驗中的電話傳到了在另一個房間工作的他的助手沃森的耳朵里。這句極普通的話,也就成為人類第一句通過電話傳送的話音而記入史冊。

貝爾的實驗草圖

1877年4月4日,美國人查爾斯?威廉姆斯設立了第一部私人電話線路,溝通他的各個工廠和他在薩默維爾私人住宅之間的聯系。
1877年4月27日,愛迪生申請了一個專利,這是一個改進後的電話話筒。在此之前兩周,也有人也申請了電話話筒的發明專利。但愛迪生的巨大成就使人們忽視了這個名叫Emile Berliner的人。電話話筒的意義在於使電話走向了實用。
1877年5月17日,波士頓防盜器商店的愛德文.豪邁士,首次使用電話總機系統,5路支線分別接到安有本店防盜警鈴的5個辦公室。
1877年7月9日,貝爾電話公司成立。
1878年1月28日,美國康涅狄格州的紐好恩,第一個市內電話交換所開通,當時只有20 個用戶。
1878年2月18日,世界上第一個電話號簿在美國New Haven Connecticut出版。
世界上第一個電話號簿

1878年3月25日,電話的發明者貝爾這樣預言,「可以設想,將電話線埋入地下,或懸架在空中,用它聯接到私人住宅、鄉村、船舶和工廠等。也可以設立中電電話局,通過主幹電纜線將各雲貴聯接起來。這樣,就可以根據需要,城市中的任何兩個地方都能直接通話。這個方案,即使目前難以實現,但我確信,這將是公眾採用電話通信的發展方向。我還認為,在不久的將來,電話線還可接通各國電話公司的總部,甚至全國各地的每個人都能與別的地方的人直接通話。」
1879年,愛迪生利用電磁效應,製成炭精送話器,使送話效果顯著提高。愛迪生炭精話 筒的原理及其器件一直沿用至今。
1879年,底電話號碼出現。由一位內科醫師受馬薩諸塞州流行麻疹的啟發而提出的, 因為一旦接線員病倒,全城電話豈非癱瘓。
1881年,英籍電氣技師皮曉浦在上海十六鋪沿街架起一對露天電話,付36文制錢可通話 一次。這是中國的第一部電話。
1881年,義大利羅馬、法國巴黎、德國柏林先後開通了各自的第一個電話網路。
1882年,電話線採用雙絞線。這是英國教授休斯1879年發表架空線干擾的論文引起的結果。
1887年3月21日,德國物理學家赫茲(Hertz)在實驗中發現,電火花的能量能夠越過空間傳到遠處。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證實了電磁波的存在。但赫茲斷然否認選用電磁波進行通信的可能性。他認為如要利用電磁波進行通信的話,需要有一面面積與歐洲大陸相當的巨型反射鏡。
1889年5月1日,威廉.葛雷德在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市發明了投幣電話。不久,街頭出現了電話亭。
1892年11月3日,用史端喬發明的接線器製成的「步進制自動電話交換機」在美國印第安納州拉波特城安裝使用。這是第一部自動交換局。
史端喬交換機示意圖

1895年5月7日,36歲的波波夫在彼德堡的俄國物理化學會的物理分會上,宣讀了關於「金屬屑與電振盪的關系」的論文,並當眾展示了他發明的無線電接收機。當他的助手雷布金在大廳的另一端接通火花式電波發生器時,波波夫的無線電接收機便響起鈴來;斷開電波發生器,鈴聲立即中止。幾十年後,為了紀念波波夫在這一天的劃時代創舉,當時的蘇聯政府便把5月7日定為「無線電發明日」。

波波夫實驗用的無線電接收機

1896年3月24日,波波夫和雷布金在俄國物理化學協會的年會上作了用無線電傳送莫爾斯電碼的表演。他們操縱自已製作的無線電收發信機,拍發了「Heinoich Hertz」(海因里希.赫茲)一詞,以表示對這位電磁波先驅者的崇敬。雖然當時的通信距離中只有250米,但這卻是世界上最早通過無線電傳送的有明確內容的電報。
1897年5月18日,馬可尼進行橫跨布里斯托爾(Bristol)海峽的無線電通信取得成功,通信距離為14公里。
1899年11月22日,以新澤西協會組成了美國第一個無線電通信公司:美國馬可尼無線電電報公司。
1899年3月28日,義大利物理學家G.馬可尼在英國南福蘭角建立了一個無線電報站,用來與法國維姆勒之間的通信,兩地距離為31英里,實現了英國與歐洲大陸的無線電通信。與同一時期在俄國受到冷遇的波波夫相比,馬可尼要幸運得多,他得到了英國郵政部的全力支持。1896年6月2日,他獲得無線電報專利;1900年10月,他在英國普耳杜建立一座大功率發射台,採用10千瓦的音響火花式電報發射機;1901年12月,馬可尼在加拿大紐芬蘭市的聖約翰斯港通過風箏牽引的天線,成功地接收到普耳杜電台發來的電報。馬可尼的成功在世界各地引起巨大的轟動,推動無線電通信走向了全面實用的階段。
馬可尼發送第一封無線電報的設備復製品

1907年11月8日,愛德華?貝蘭當眾表演相片傳真——用電傳送圖片。一般認為,是愛德華?貝蘭使傳真技術走向實用化,貝蘭於1876年出生在法國,幼年時便顯露出非凡的才華。
1920年2月23日,世界上第一個無線電話新聞服務開通。
第一個無線電話新聞服務

1920年6月15日,馬可尼公司在英國舉辦了一次「無線電——電話」音樂會,音樂會的樂聲通過無線電波傳遍英國本土,以及巴黎、義大利和希臘,為那裡的無線電接收機所接收。同年,蘇聯、德國、美國也進行了首次無線電廣播。
1925年10月2日,英國發明家貝爾德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終於製成了世界上第一台有實用價值的電視機。
1948年6月30日,貝爾實驗室向公眾展示了用以取代真空管的晶體管。
晶體管

1957年10月4日,原蘇聯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地球上第一次收到了來自人造衛星的電波。它不僅標志著航天時代的開始, 也意味著一個利用衛星進行通信的時代即將到來。
1960年8月12日,美國國防部把覆有鋁膜的、直徑為30米的氣球衛星「回聲1號」(Echo I)發射到距離地面高度約1600公里的圓形軌道上,進行通信試驗。這是世界第一個「無源通信衛星」。由於這顆衛星上沒有電源,故稱之為「無源衛星」。它只能將信號反射,為地球上的其它地點所接收到,從而實現通信。但由於這種方式的效率太低,沒有多大實用價值。
1962年7月10日,美國國家航空宇航局(NASA)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有源通信衛星,——「電星1號」(TelstarⅠ)(1963年2月12日,「電星1號」失效)。這顆衛星上裝有無線電收發設備和電源,可對信號接收、處理、放大後再發射,從而大大提高了通信質量。
「電星1號」(TelstarⅠ)

1962年7月11日,「電星1號」在美國緬園州的安多弗站與英國的貢希利站和法國的普勒默——博多站之間成功地進行了橫跨大西洋的電視轉播和傳送多路電話試驗。

為紀念1962年7月11日首次向法國進行電視轉播而發行的紀念幣

1963年7月26日,美國國家航空宇航局發射了「同步2號」(Syncom Ⅱ)通信衛星,在非洲、歐洲和美國之間進行電話、電報、傳真通信。由於這顆衛星有30度傾角,因此它的運行軌道相對於地面作8字形移動,而非真正的「同步」,所以還不能稱之為「靜止衛星」。

太空中的Syncom衛星

1963年8月23日,肯尼迪總統引用莫爾斯拍發的第一份公眾電報報文「上帝創造了何等奇跡」結束了他與奈及利亞總理會話,這是經「辛康姆(Syncom)」通信衛星的第一次電話會話,聲音傳播了72000多公里。
1964年8月19日,美國發射了「同步3號」(Syncom Ⅲ)衛星。這是世界上第一顆地球同步靜止軌道通信衛星。1958年12月18日,美國發射了第一顆通信衛星,由於技術上的原因,僅僅工作了13天。從此,衛星通信進入實驗階段。1963年至1964年美國發射了三顆實驗性地球同靜止軌道衛星,只有第三顆衛星「同步3號」完全成功。
1964年8月20日,成立了以美國通信衛星有限公司為首的「國際通信衛星財團」,次年更名為「國際通信衛星組織」,即著名的INTELSAT。這一組織總部設在華盛頓,其宗旨是建議和發展一個全球通信衛星系統,一視同仁地供世界各國使用,以便改進其電信服務。確立了衛星通信體制和標准地球站的性能標准,衛星通信業務從此正式成為一種國際間的商用業務。
1965年的4月6日,國際衛星通信組織(INTERSAT)發射了一顆半試驗、半實用的靜止通信衛星——「晨鳥」(Early Bird),又稱為「國際通信衛星-Ⅰ( Intelsat 1)」,作為世界上第一顆實用型商業通信衛星,它為北美和歐洲之間提供通信服務,開創了衛星商用通信的新時代。「晨鳥」標志著衛星通信從試驗階段轉入實用階段,同步衛星通信時代的開始
第一顆實用型商業通信衛星-「晨鳥」

1999年2月1日,GMDSS系統在全世界各航運國家全面啟用。與在此之前廣泛應用的呼救信號「SOS」不同,GMDSS是是一個船岸間通信新系統——「全球海上遇險和安全系統」。它由衛星通信系統和地面無線電通信系統兩大部分組成。衛星系統又包括國際海事衛星分系統和極低軌道搜救衛星分系統兩部分。GDMSS是建立在先進的衛星通信技術、數字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基礎上的先進系統,在船隻遇難時,不僅能向更大的范圍更迅速、更可靠地發出救難信息,還能以自動、半自動的方式取代以前的人工報警方式。

參考:http://..com/question/1214609.html?fr=qrl3

Ⅲ 電報是在什麼基礎上發明的

莫爾斯於1832年發明了電報。雖然早先曾嘗試製造一種類似的能夠遠距離發送信息的機器,但莫爾斯的機器是第一台成功的機器。1844年,他從華盛頓特區向馬里蘭州巴爾的摩發送了著名的信息「上帝做了什麼」,莫爾斯並不是唯一一個發明他的人,因為他有一個名叫阿爾弗雷德·維爾的助手。韋爾和後來的倫納德·蓋爾幫助莫爾斯改進了他的機器。

Ⅳ 電報在哪個世紀發明的

自從人類發明電以後,就有人想利用電來進行通信。有個叫摩爾遜的人,曾架設26根電線,代表26個字母,來傳遞信息。這可以說是最早的"電報機"了。但其設備龐雜,傳遞不遠,雖有人不斷改進(如用單根導線代替26根導線等),但終究沒能達到實用的階段。

18世紀30年代,由於鐵路迅速發展,迫切需要一種不受天氣影響、沒有時間限制又比火車跑得快的通信工具。此時,發明電報的基本技術條件(電池、銅線、電磁感應器)也已具備。1837年,英國庫克和惠斯通設計製造了第一個有線電報,且不斷加以改進,發報速度不斷提高。這種電報很快在鐵路通信中獲得了應用。他們的電報系統的特點是電文直接指向字母。

與此同時,美國人莫爾斯也對電報著了迷。他是一位畫家,憑借了他豐富的想像力,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實現了許多人夢寐以求的目標。在他4l歲那年,他從法國學畫後返回美國的輪船上,醫生傑克遜將他引入了電磁學這個神奇世界。在船上,傑克遜向他展示了"電磁鐵",一通電能吸起鐵的器件,一斷電鐵器就掉下來。還說"不管電線有多長,電流都可以神速通過"。這個小玩意兒使莫爾斯產生了遐想:既然電流可以瞬息通過導線,那能不能用電流來傳遞信息呢?為此,他在自己的畫本上寫下了"電報"字樣,立志要完成用電來傳遞信息的發明。

回美國後,他全身心地投入到研製電報的工作中去。他拜著名的電磁學家亨利為師,從頭開始學習電磁學知識。他買來了各種各樣的實驗儀器和電工工具,把畫室改為實驗室,夜以繼日地埋頭苦幹。他設計了一個又一個方案,繪制了一幅又一幅草圖,進行了一次又一次試驗,但得到的是一次又一次失敗。在深深的失望之中好幾次他想重操舊業。然而,每當他拿起畫筆看到畫本上自己寫"電報"字樣時,又為當初立下的誓言所激勵,從失望中抬起頭來。

他冷靜地分析了失敗的原因,認真檢查了設計思路,發現必須尋找新的方法來發送信號。1836年,莫爾斯終於找到了新方法。他在筆記本上記下了新的設計方案:"電流只要停止片刻,就會現出火花。有火花出現可以看成是一種符號,沒有火花出現是另一種符號,沒有火花的時間長度又是一種符號。這三種符號組合起來可代表字母和數字,就可以通過導線來傳遞文字了。"我們現在看起來是多麼簡單的事啊!但莫爾斯是世界上第一個想到用點、劃和空白的組合來表示字母是多麼不容易啊!這種用編碼來傳遞信息的構想是多麼偉大,多麼奇特!這樣,只要發出兩種電符號就可以傳遞信息,大大簡化了設計和裝置。莫爾斯的奇特構想,即著名的"莫爾斯電碼",是電信史上最早的編碼,是電報發明史上的重大突破。

莫爾斯在取得突破以後,馬上就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去,把設想變為實用的裝置,並且不斷地加以改進。1844年5月24日,是世界電信史上光輝的一頁。莫爾斯在美國國會大廳里,親自按動電報機按鍵。隨著一連串嘀嘀嗒嗒聲響起,電文通過電線很快傳到了數十公里外的巴爾的摩。他的助手准確無誤地把電文譯了出來。莫爾斯電報的成功轟動了美國、英國和世界其他各國,他的電報很快風靡全球。

Ⅳ 電報最早在什麼時候發明的

電報是一種最早的、可靠的即時遠距離通信方式,它是19世紀30年代在英國和美國發展起來的。電報信息通過專用的交換線路以電信號的方式發送出去,該信號用編碼代替文字和數字,通常使用的編碼是莫爾斯編碼。現在,隨著電話、傳真等的普及應用,電報已很少被人使用了。 電報的發明 18世紀30年代,由於鐵路迅速發展,迫切需要一種不受天氣影響、沒有時間限制又比火車跑得快的通信工具。此時,發明電報的基本技術條件(電池、銅線、電磁感應器)也已具備。1837年,英國庫克和惠斯通設計製造了第一個有線電報,且不斷加以改進,發報速度不斷提高。這種電報很快在鐵路通信中獲得了應用。他們的電報系統的特點是電文直接指向字母。 與此同時,美國人莫爾斯也對電報著了迷。他是一位畫家,憑借了他豐富的想像力,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實現了許多人夢寐以求的目標。在他4l歲那年,他從法國學畫後返回美國的輪船上,醫生傑克遜將他引入了電磁學這個神奇世界。在船上,傑克遜向他展示了"電磁鐵",一通電能吸起鐵的器件,一斷電鐵器就掉下來。還說"不管電線有多長,電流都可以神速通過"。這個小玩意兒使莫爾斯產生了遐想:既然電流可以瞬息通過導線,那能不能用電流來傳遞信息呢?為此,他在自己的畫本上寫下了"電報"字樣,立志要完成用電來傳遞信息的發明。 回美國後,他全身心地投入到研製電報的工作中去。他拜著名的電磁學家亨利為師,從頭開始學習電磁學知識。他買來了各種各樣的實驗儀器和電工工具,把畫室改為實驗室,夜以繼日地埋頭苦幹。他設計了一個又一個方案,繪制了一幅又一幅草圖,進行了一次又一次試驗,但得到的是一次又一次失敗。在深深的失望之中好幾次他想重操舊業。然而,每當他拿起畫筆看到畫本上自己寫"電報"字樣時,又為當初立下的誓言所激勵,從失望中抬起頭來。 他冷靜地分析了失敗的原因,認真檢查了設計思路,發現必須尋找新的方法來發送信號。1836年,莫爾斯終於找到了新方法。他在筆記本上記下了新的設計方案:"電流只要停止片刻,就會現出火花。有火花出現可以看成是一種符號,沒有火花出現是另一種符號,沒有火花的時間長度又是一種符號。這三種符號組合起來可代表字母和數字,就可以通過導線來傳遞文字了。"我們現在看起來是多麼簡單的事啊!但莫爾斯是世界上第一個想到用點、劃和空白的組合來表示字母是多麼不容易啊!這種用編碼來傳遞信息的構想是多麼偉大,多麼奇特!這樣,只要發出兩種電符號就可以傳遞信息,大大簡化了設計和裝置。莫爾斯的奇特構想,即著名的"莫爾斯電碼",是電信史上最早的編碼,是電報發明史上的重大突破。 莫爾斯在取得突破以後,馬上就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去,把設想變為實用的裝置,並且不斷地加以改進。1844年5月24日,是世界電信史上光輝的一頁。莫爾斯在美國國會大廳里,親自按動電報機按鍵。隨著一連串嘀嘀嗒嗒聲響起,電文通過電線很快傳到了數十公里外的巴爾的摩。他的助手准確無誤地把電文譯了出來。莫爾斯電報的成功轟動了美國、英國和世界其他各國,他的電報很快風靡全球。 19世紀後半葉,莫爾斯電報已經獲得了廣泛的應用。 電報的發明者 雖然早在19世紀初,就有人開始研製電報,但實用電磁電報的發明,主要歸功於英國科學家庫克、惠斯通和美國科學家莫爾斯。1836年,庫克製成電磁電報機,並於次年申請了首個電報專利。惠斯通則是庫克的合作者。莫爾斯原本是美國的一流畫家,出於興趣,他在1835年研製出電磁電報機的樣機,後又根據電流通、斷掉時出現電火花和沒有電火花兩種信號,於1838年發明了由點、劃組成的「莫爾斯電碼」。 1858年7月《Scientific American》雜志報道: ...眾所周知,英國人一向宣稱,電磁式電報(magnetic telegraph)是由他們的同胞惠斯通教授發明的。而在大西洋彼岸,電報公司的成立,則讓更多的歐洲人開始討論,誰才是電報的真正發明者。法國巴黎的《通報》(Moniteur)認為,莫爾斯雖不是電報原理的創立者,卻是第一個將該原理用於實踐的人。 歷史 早在莫爾斯之前,就有人想過用電來進行通信,最早的電報機應該是有著26根電線的機器。1753年,當時對電的研究尚只停留在靜電上,一位叫摩爾遜的人,利用靜電感應的原理,用代表26個英文字母的26根導線通電後進行信息傳輸,但這種機器需要的導線太多,設置龐雜,並且靜電傳應的距離有限,因此這項發明沒有得到推廣。1804年,西班牙的薩瓦將許多代表不同字母和符號的金屬線浸在鹽水中,他的電報接收裝置是裝有鹽水的玻璃管,當電流通過時,鹽水被電解,產生出小氣泡,他根據這些氣泡辨識出字母,從而接收到遠處傳送來的信息。但薩瓦的電報接收機可靠性很差,不具實用性。後來,俄國科學家許林格設計了一種只用8根電線的編碼式電報機,並且取得試驗上的成功,但由於需要的導線還是太多,依然難以達到實用之功效。 上述這些幼稚時期的電報接收裝置雖然沒有得到最終的應用和推廣,但它們為後進者提供了試驗基礎,隨著電磁學理論的不斷完善,電學的進一步發展,一根導線的電報機在莫爾斯的千呼萬喚中誕生了。 莫爾斯:上帝創造了何等奇跡! 1843年,塞繆爾·莫爾斯用國會贊助的3萬美元建起了從華盛頓到巴爾的摩之間長達64公里的電報線路,翌年5月,他在華盛頓國會大廈最高法院會議廳里,用他從1837年便發明出來並不斷完善的電報機,向巴爾的摩發送了世界上的第一封電報,電文內容是《聖經》中的一句話:上帝啊,你創造了何等的奇跡! 自此之後, 這種「閃電式的傳播線路」迅速發展,形成了巨大的通訊網路。 電報本身不是大眾傳媒, 但它為大眾傳播提供了快速有效的通訊手段, 而作為現代重要傳播媒介的通訊社, 也是在電報技術發明之後才出現和發展起來的。 自助者天助。上帝沒有創造奇跡,但上帝很公平。他沒有使莫爾斯循著四十年的人生軌跡繼續走向繪畫世界的輝煌--盡管他已是時人公認的一流畫家,但讓莫爾斯最終實現他的發明夢想,在科學界獲得了一個席位,從此開啟電子通信時代的新紀元。

Ⅵ 電報的發明歷史是怎麼樣的

電報(telegram)是通信業務的一種,是最早使用電進行通信的方法。它利用電流(有線)或電磁波(無線)作載體,通過編碼和相應的電處理技術實現人類遠距離傳輸與交換信息的通信方式。電報大大加快了消息的流通,是工業社會的其中一項重要發明。早期的電報只能在陸地上通訊,後來使用了海底電纜,開展了越洋服務。到了二十世紀初,開始使用無線電拍發電報,電報業務基本上已能抵達地球上大部份地區。電報主要是用作傳遞文字訊息,使用電報技術用作傳送圖片稱為傳真。19世紀30年代,由於鐵路迅速發展,迫切需要一種不受天氣影響、沒有時間限制又比火車跑得快的通信工具。此時,發明電報的基本技術條件(電池、銅線、電磁感應器)也已具備。1837年,英國庫克和惠斯通設計製造了第一個有線電報,且不斷加以改進,發報速度不斷提高。這種電報很快在鐵路通信中獲得了應用。他們的電報系統的特點是電文直接指向字母。與此同時,美國人莫爾斯也對電報著了迷。他是一位畫家,憑借了他豐富的想像力,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實現了許多人夢寐以求的目標。在他41歲那年,他從法國學畫後返回美國的輪船上,醫生傑克遜將他引入了電磁學這個神奇世界。在船上,傑克遜向他展示了「電磁鐵」,一通電能吸起鐵的器件,一斷電鐵器就掉下來。還說「不管電線有多長,電流都可以神速通過」。這個小玩意兒使莫爾斯產生了遐想:既然電流可以瞬息通過導線,那能不能用電流來傳遞信息呢?為此,他在自己的畫本上寫下了「電報」字樣,立志要完成用電來傳遞信息的發明。

Ⅶ 最先發明電報的到底是誰

塞繆爾·莫爾斯。

雖然摩爾斯發明了電報,但他缺乏相關的專門技術。他與艾爾菲德·維爾簽定了一個協議,讓他幫自己製造更加實用的設備。

艾爾菲德·維爾構思了一個方案,通過點、劃和中間的停頓,可以讓每個字元和標點符號彼此獨立地發送出去。他們達成一致,同意把這種標識不同符號的方案放到摩爾斯的專利中。這就是現在我們所熟知的美式摩爾斯電碼,它被用來傳送了世界上第一條電報。

(7)在電報發明之前擴展閱讀:

歐洲的科學家在18世紀逐漸發現電的各種特質。同時開始有人研究使用電來傳遞訊息的可能。早在1753年,一名英國人便提出使用靜電來拍發電報。

他的設想是使用26條電線分別代表26個英文字母。發電報的一方按文本順序在電線上加以靜電。接收的一方在各電線接上小紙條。當紙條因靜電而升起時,便能把文本謄錄。

同期法國率先使用燈號和旗語的方式在一系列高塔上傳播信息,稱為Optical telegraph,也是電報一詞的英文起源,可以在很短時間內把信號傳到很遠,但其限制是需要有較多的人手以在地形內見距離外作中繼傳信,又受到天氣影響。

首條真正投入使用營運的電報線路於1839年在英國最先出現。

它是大西方鐵路(Great Western Railway)裝設在兩個車站之間作通訊之用。這條線路長13英里,屬指針式設計,由查爾斯·惠斯通(Charles Wheastone)及威廉·庫克(William Cooke)發明。兩人並為發明在1837年取得英國的專利。

在美國,薩繆爾·摩爾斯在接近同一時間同時發明了電報,並在1837年在美國取得專利。摩爾斯還發展出一套將字母及數字編碼以便拍發的方法,稱為摩斯電碼。



Ⅷ 發電報是誰發明的

歷史
早在莫爾斯之前,就有人想過用電來進行通信,最早的電報機應該是有著26根電線的機器。1753年,當時對電的研究尚只停留在靜電上,英國一位叫摩爾遜的人,利用靜電感應的原理,用代表26個英文字母的26根導線通電後進行信息傳輸,但這種機器需要的導線太多,設置龐雜,並且靜電傳應的距離有限,因此這項發明沒有得到推廣。1804年,西班牙的薩瓦將許多代表不同字母和符號的金屬線浸在鹽水中,他的電報接收裝置是裝有鹽水的玻璃管,當電流通過時,鹽水被電解,產生出小氣泡,他根據這些氣泡辨識出字母,從而接收到遠處傳送來的信息。但薩瓦的電報接收機可靠性很差,不具實用性。後來,俄國科學家希林格設計了一種只用8根電線的編碼式電報機,並且取得試驗上的成功,但由於需要的導線還是太多,依然難以達到實用之功效。
上述這些幼稚時期的電報接收裝置雖然沒有得到最終的應用和推廣,但它們為後進者提供了試驗基礎,隨著電磁學理論的不斷完善,電學的進一步發展,一根導線的電報機在莫爾斯的千呼萬喚中誕生了。
莫爾斯:上帝創造了何等奇跡!
1843年,塞繆爾·莫爾斯用國會贊助的3萬美元建起了從華盛頓到巴爾的摩之間長達64公里的電報線路,翌年5月,他在華盛頓國會大廈最高法院會議廳里,用他從1837年便發明出來並不斷完善的電報機,向巴爾的摩發送了世界上的第一封電報,電文內容是《聖經》中的一句話:上帝啊,你創造了何等的奇跡![2]
自此之後, 這種「閃電式的傳播線路」迅速發展,形成了巨大的通訊網路。 電報本身不是大眾傳媒, 但它為大眾傳播提供了快速有效的通訊手段, 而作為現代重要傳播媒介的通訊社, 也是在電報技術發明之後才出現和發展起來的。 自助者天助。上帝沒有創造奇跡,但上帝很公平。他沒有使莫爾斯循著四十年的人生軌跡繼續走向繪畫世界的輝煌--盡管他已是時人公認的一流畫家,但讓莫爾斯最終實現他的發明夢想,在科學界獲得了一個席位,從此開啟電子通信時代的新紀元。

衰落
隨著通訊科技的發展,電報已不再是主要的通訊方法。自從電話網路數位化以後,電報通訊變成為數位通訊網路內其中一種以文字通訊的應用。當電腦、電子郵件以及手提電話的簡訊日漸普及以後,電報更進一步被取代。如今一般人已不會使用電報通訊。傳統的電報新聞(即電訊新聞稿)亦已由電腦、互聯網及手提電話的簡訊所取代。只有在一些很特別的舊有應用環境下,才會偶然看見使用電傳打字機的電報業務。
香港的電訊盈科已於2004年1月1日宣布終止香港境內外所有電報服務,在同一年,荷蘭的電報服務亦宣告停止,美國最大的電報公司西聯(Western Union telegram)宣布2006年1月27日起終止所有電報服務。2008年5月1日泰國發行4000封紀念電報,以紀念使用了133年的泰國電報技術即日起走入歷史。
現時,在北美地區,Internation Telegraphy仍然維持電報服務,主要針對一些特別喜慶場合,或用作解決法律爭議之用。而在日本,NTT東日本和西日本仍然為當地民眾提供電報服務,主要用於慶祝新人、畢業,或喪禮治哀之用,而所傳的電報,會按場合以特製的紙和信封印出。在英國,英國電訊在2003年,將電報業務拆成一間小公司Telegram Online。在部分發展中國家,電報仍有在法律以及通訊用途。
在未發明電報以前,長途通訊的主要方法包括有:驛送、信鴿、信狗、以及烽煙等。驛送是由專門負責的人員,乘坐馬匹,接力將書信送到目的地。建立一個可靠及快速的驛送系統需要十分高昂的成本,首先要建立良好的道路網,然後配備合適的驛站設施。在交通不便的地區更是不可行。使用信鴿通訊可靠性甚低,而且受天氣、路徑所限。另一類的通訊方法是使用烽煙或擺臂式燈號等肉眼可見的訊號,以接力方法來傳訊。這種方法同樣是成本高昂,而且易受天氣、地型影響。在發明電報以前,只有最重要的消息才會被傳送,而且其速度在今日的角度來看,是難以忍受的緩慢。

Ⅸ 電報什麼時候發明的

19世紀30年代在英國和美國發展起來的,電報是一種最早用電的方式來傳送信息的、可靠的即時遠距離通信方式。

首條真正投入使用營運的電報線路於1839年在英國最先出現。它是大西方鐵路裝設在兩個車站之間作通訊之用。這條線路長13英里,屬指針式設計,由查爾斯惠斯通及威廉庫克發明。兩人並為發明在1837年取得英國的專利。

在美國,薩繆爾·摩爾斯在接近同一時間同時發明了電報,並在1837年在美國取得專利。摩爾斯還發展出一套將字母及數字編碼以便拍發的方法,稱為摩斯電碼。

(9)在電報發明之前擴展閱讀

早期電報的使用

電報的發明使得長途通訊的價格大為下降。最早期電報的傳送成本,是依靠目測的擺臂式訊號機系統的30分之1。之後更隨著技術的改良和用量擴大而大幅下降。

到了20世紀初,當時負責經營電報通訊的公司,在各地大城市設置電報局。一般人只要到電報局付款,便能拍發電報到遠方的另一個城市,收費是按距離及電報字數計算。當另一端的電報局收到電報以後,會有專人把印好的電報派送到目的地。

由於電報的傳送速率十分有限,因此最初只可能用作傳送文字,而且必須要把文字盡量精簡以減少字數。最早的電報用人手拍發,熟練的電報員使用摩斯碼大約能每秒鍾傳送一個字母。後來在1920年代發明的電傳打字機,將拍發電報自動化。

電傳打字機之間像電話一樣以撥號接通,之後把訊息以打字的方式傳出,使用與電報一樣的技術傳送。一般人都能使用電傳,傳送的速度得到提高,亦大為減少出錯的機會。在傳真及長途電話普及以前,電傳打字機曾一度遍及各地的辦公室,專門用作長途通訊。

閱讀全文

與在電報發明之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