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信用創造價值

信用創造價值

發布時間:2021-12-12 10:56:18

⑴ 信用創造功能

在信用創造學派的眼中,信用就是貨幣,貨幣就是信用;信用創造貨幣;信用形成資本。 在貨幣金融學中有一個重要的流派,即以18世紀的約翰.勞為先驅、以19世紀的麥克魯德、韓以及20世紀的熊彼特等人為代表的「信用創造學派」。在這一學派的眼中,信用就是貨幣,貨幣就是信用。約翰勞說:「信用是必要的,也是有用的,信用量增加與貨幣量的增加有同樣的效果,即它們同樣能產生財富、興盛商業。,「通過銀行所進行的信用創造,能在一年之內比從事十年貿易所增加的貨幣量多得多。所以,法國如欲富庶,實在有求助於信用的必要;不然,比之於利用信用的其他列強,法國即將陷入貧弱的狀況。」「只要貨幣豐富,即能夠創造一國之繁榮;只要有信用設施(他主要指銀行等),即可以供應豐富之貨幣,給經濟以最初的沖擊;依靠這種沖擊,就能夠為法國產出大量的財富。」約翰勞的基本邏輯是這樣的:貨幣就是財富——貨幣不必是金銀,而以土地、公債、股票等為保證所發行的紙幣為最好——紙幣是銀行的一種信用——銀行通過供給這種信用,就可提供豐富的貨幣——給經濟以最初的沖擊——依靠這種沖擊,就可以使國家富強、經濟繁榮;總之,信用即貨幣;貨幣即財富,即資本。 麥克魯德在他的《信用的理論》中指出:「人們以生產物與勞務和人交換,而換得貨幣,此貨幣既不能用以果腹,也不能用以蔽體,然而人們卻樂於用其生產物與勞務換取貨幣,這是為什麼呢?就是因為換得貨幣以後,可在需要之時,憑以換取所需之物的緣故。所以,貨幣的本質不過是向他人要求生產物與勞務的權利或符號,從而實為一種信用」,「因此,金銀貨幣也可以正確地稱之為金屬信用。」麥克魯德認為信用與貨幣兩者的本質是一致的,信用的創造就是貨幣的增加,兩者可以統一於「通貨」的概念之下,只是在程度上有所不同:(1)信用只有單一的價值,但是貨幣卻有多數的價值或者一般的價值,信用只是對某個人的要求權,但是貨幣卻是對一般商品的要求權;(2)信用只有特殊的不確定的價值(因為債務人死亡或者破產,信用就變得沒有價值了),而貨幣則有持久的價值。 韓被公認為信用創造理論的代表人物,他於1920年發表了《銀行信用之國民經濟的理論》,影響很大。他是這樣論述信用就是貨幣的: 「為了支付的目的,從一人轉讓給他人的支票或者存款劃條,就法律的觀點來看,自然只是兌取貨幣的憑證,但從經濟的觀點來看,只要它需要兌換成本位貨幣而完成了貨幣的功能,則它就不只是兌取貨幣的憑證,而實是貨幣本身。」「向銀行兌取貨幣的憑證,只要它確實可靠,為任何人所願意接受,則它就被當作貨幣而流通了。」韓的理論重點在於闡明了信用能夠形成資本。他認為信用愈擴,利率愈低,資本商品的生產就愈多,從而資本也就愈能形成;相反,信用愈縮,利率愈高,資本商品的生產即愈少,從而資本即不易形成。他的著名命題就是:「資本形成不是儲蓄的結果,而是信用提供的結果。」「假如說需求對生產是第一性的,那麼信用提供對資本形成也是第一性的。若是沒有信用提供則任何資本商品都不能夠生產,因而資本形成就不可能。信用供給之能引起資本形成,恰如需求之引起生產一樣」。

⑵ 什麼是銀行的信用創造能力是如何創造的

比如,央行發行100元貨幣,10%的存款准備金率,商業銀行A就可以向外貸100*(1-10%)=90元,a企業獲得回90元貸款後存到B銀行答,B銀行獲得90元存款,也是按照10%存款准備金率,只能對外放款90*(1-10%)=81元,b企業獲得81元貸款再存到C銀行,如此下去,共在這個系統中由100元總共可以派生出1000元的貨幣,這就是銀行的信用創造能力

⑶ 信用創造的主要作用

信用創造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圍內能夠促進商品經濟的發展。
①派生存款在企業版商品實現價值的權過程中,減少了商品在市場上滯留的時間,有助於社會再生產過程的順利進行;
②加速社會資金的周轉,減少資金在企業和其他部門沉澱的數額和時間。但是,信用創造不能超越一定的界限,如果盲目地、過度地擴張信用,就會造成經濟過熱,引起通貨膨脹,形式虛假的繁榮,導致經濟結構失衡。在西方國家,其最終結果就是誘發經濟危機,盡管其深層原因並不在於信用創造。因此,從20世紀30年代世界經濟危機以後,西方國家中央銀行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對商業銀行創造信用能力進行控制和調節。
中國的專業銀行和西方國家的商業銀行並不完全相同,但其業務活動的基本方面和商業銀行一樣存在著信用創造能力,因此,也需要運用正確的貨幣政策,控制其信用創造能力,保證經濟持續、穩定和協調地發展。

⑷ 何謂信用

在《新帕格雷夫經濟大辭典》中,對信用的解釋是:「提供信貸(Credit)意味著把對某物(如一筆錢)的財產權給以讓度,以交換在將來的某一特定時刻對另外的物品(如另外一部分錢)的所有權。」

《牛津法律大辭典》的解釋是:「信用(Credit),指在得到或提供貨物或服務後並不立即而是允諾在將來付給報酬的做法。」

《貨幣銀行學》對信用的解釋是:「信用這個范疇是指借貸行為。這種經濟行為的特點是以收回為條件的付出,或以歸還為義務的取得;而且貸者之所以貸出,是因為有權取得利息,後者之所以可能借入,是因為承擔了支付利息的義務。」

人類歷史發展到今天,「信用」這個詞已經包含著極其豐富的內涵。它可能是人類認識中最為復雜、最難以捉摸的概念之一,「一些事物僅僅存在於人們的頭腦中,在所有的這些事物中,沒有哪一件比信用更加古怪,更加微妙;信用從來不是強迫的,而是自覺自願的,依賴於期望與擔心這樣一些感情;信用常常不用爭取而自行出現,又總是無緣無故地消失;而且信用一旦喪失,就很難完全恢復……信用非常類似於,而且在很多場合就如同是,人們靠管理國家的才智以及戰場上的勇猛和指揮才能贏得的聲譽與名望。精明強乾的政治家與傑出優異的船長,會因為一些倒霉的偶然事件,一時失誤或運氣不佳而名譽受污,失去眾人的愛戴,但是只要他有卓越的才能、真正的本領,名譽遲早是會恢復的。同樣,信用雖然會暫時黯然失色,在困境中掙扎,但是只要它有可靠而堅實的基礎,在某種程度上也能夠得到恢復。」對信用的真正含義的認識,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探究,在通常意義上,我們至少可以從4個角度來理解「信用」。

一、從倫理的角度

從倫理角度理解「信用」,它實際上是指 「信守諾言」的一種道德品質。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講的「誠信」、「可信」、「講信用」、「一諾千金」、「答應的事一定辦到」、「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實際上反映的就是這個層面的意思。從這個層面來看信用,它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都是至關重要的,因為一個社會只有講信用,才能夠形成一個良好的社會「信任結構」(trust structure),而這個信任結構是一個社會正常運轉的重要基礎。人們會發現「相互信任同服從、仁愛、友誼和交談一樣,是把一國人民聯系和維系在一起必不可少的條件」,齊美爾也指出:「沒有人們之間相互享有的普遍信任,社會本身將會瓦解。……現代生活是建立在對他人的誠實的信任基礎上的,這一點的重要性要遠比人們通常認識到的程度大得多。」可以說沒有一個社會不強調與褒獎倫理層面的守信的道德,在我國,崇尚信用的風尚有幾千年的傳統,《論語》中「信」字出現了38次,頻次雖然低於仁(109次)、禮(74次);但是高於描述道德規范的多數詞彙,如善(36次)、義(24次)、敬(21次)、勇(16次)、恥(16次)。比如:「自古皆有死,民無信而不立」;「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約」;「言必行,行必果」,「與國人交,止於信」等。在西方社會,守信同樣也是人們奉行的道德主軸,《聖經》中關於信用、信任的詞彙也出現了幾十次之多。

從企業的商業倫理角度來看信用的含義,狄喬治。提供了獨特的見解:他認為誠信(integrity)行為既指與自身所接受的最高行為規范相一致的行為,也是指將倫理道德要求的規范加於自身的行為。他指出了誠信行為的最大特點是:道德規范是「自加的和自願接受的」,所以對企業這個「非道德神話」的主體而言,「要強調商家及其最高管理層的自律」。更為重要的是,他限定了誠信行為的范圍,至少要以倫理上「無可非議的、正當的正面價值」為最低的道德底線,也就是說企業「自身所接受的最高行為規范」至少要低於這個底線。

二、從經濟的角度

從經濟的角度理解「信用」,它實際上是指「借」和「貸」的關系。信用實際上是指「在一段限定的時間內獲得一筆錢的預期」。你借得一筆錢、一批貨物(賒銷),實際上就相當於你得到了對方的一個「有期限的信用額度」,你之所以能夠得到了對方的這個「有期限的信用額度」,大部分是因為對方對你的信任,有時也可能是因為戰略考慮和其他的因素不得已而為之。從經濟的角度理解信用有著豐富的層次,至少可以從國家、銀行、企業、個人幾個層次來理解。

國家信用至少包含著這樣的兩層意思,首先是國家和國家之間的借貸關系,即所謂的主權債務,如著名的布雷迪債券、美國20世紀80年代對拉美國家的貸款、我國對亞洲和非洲一些國家和地區的低息貸款、日本的海外協力基金貸款、世界銀行貸款等。其次表現在國家政府與本國的企業與居民之間的借貸關系,政府發行國債,由企業和居民購買,這實際是政府先向企業和居民借到一筆錢,然後進行投資,並在到期時償以本息。

銀行與企業、個人之間得信用是相互的。銀行要從企業與個人取得信用,也就是要向企業與個人借到錢,這是它們的生存之根基。同時,企業與個人也需要向銀行取得信用,企業可用它解燃眉之急,或投資擴張等;個人可用它應不時之需,提高生活質量等。

企業與企業、個人之間的信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商業信用(也稱交易信用,即trade credit),或者可以稱之為B—B的信用,它主要是指企業與企業之間的非現金交易,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賒銷,我們不要簡單地將賒銷對象只看成是一些有形的商品,如汽車零配件供應商提供的一批零件;它實際上也可以是一個工程,比如建築公司完成了一幢大廈的建築,工程款尚未完全收回,這時該建築公司賒出去的不僅是在這幢大廈建築中的預墊的資金、材料,同時還有在建築過程中的勞動;甚至還可以是一些無形的服務、智力產品等,比如管理咨詢公司提供的咨詢服務等。二是企業與個人之間的信用,也可以稱之為B-C信用,這種形式的信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很常見的,比如我們的手機消費通常都是一種信用消費,我們總是在本月繳納上個月的費用,中國移動甚至可以允許你拖欠2個月的話費。

三、從法律的角度

從法律的角度理解「信用」,它實際上有兩層含義,一是指當事人之間的一種關系,但凡「契約」規定的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不是當時交割的,存在時滯,就存在信用;第二層含義是指雙方當事人按照「契約」規定享有的權利和肩負的義務。

在這個層面上理解信用有兩點需要注意。一是這個「契約」,我們可以把這個契約看成是狹義的經濟合同,小到兩個企業之間的供貨合同,大到兩個國家之間的數以億元計的債務;也可以看成是廣義的社會契約,比如你和你的父母之間的契約關系,你的父母有撫養你成人的義務,你也有贍養你的父母的義務。二是這個「契約」的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這是構成法律上的信用的必要條件,那就是非即時交割。如果權利和義務的實現是同時進行的,那麼就不會構成信用,這兩者之間必須存在一定的時間差才會出現信用。

四、從貨幣的角度

在信用創造學派的眼中,信用就是貨幣,貨幣就是信用;信用創造貨幣;信用形成資本。

在貨幣金融學中有一個重要的流派,即以18世紀的約翰.勞為先驅、以19世紀的麥克魯德、韓以及20世紀的熊彼特等人為代表的「信用創造學派」。在這一學派的眼中,信用就是貨幣,貨幣就是信用。約翰•勞說:「信用是必要的,也是有用的,信用量增加與貨幣量的增加有同樣的效果,即它們同樣能產生財富、興盛商業。,「通過銀行所進行的信用創造,能在一年之內比從事十年貿易所增加的貨幣量多得多。所以,法國如欲富庶,實在有求助於信用的必要;不然,比之於利用信用的其他列強,法國即將陷入貧弱的狀況。」「只要貨幣豐富,即能夠創造一國之繁榮;只要有信用設施(他主要指銀行等),即可以供應豐富之貨幣,給經濟以最初的沖擊;依靠這種沖擊,就能夠為法國產出大量的財富。」約翰•勞的基本邏輯是這樣的:貨幣就是財富——貨幣不必是金銀,而以土地、公債、股票等為保證所發行的紙幣為最好——紙幣是銀行的一種信用——銀行通過供給這種信用,就可提供豐富的貨幣——給經濟以最初的沖擊——依靠這種沖擊,就可以使國家富強、經濟繁榮;總之,信用即貨幣;貨幣即財富,即資本。

麥克魯德在他的《信用的理論》中指出:「人們以生產物與勞務和人交換,而換得貨幣,此貨幣既不能用以果腹,也不能用以蔽體,然而人們卻樂於用其生產物與勞務換取貨幣,這是為什麼呢?就是因為換得貨幣以後,可在需要之時,憑以換取所需之物的緣故。所以,貨幣的本質不過是向他人要求生產物與勞務的權利或符號,從而實為一種信用」,「因此,金銀貨幣也可以正確地稱之為金屬信用。」麥克魯德認為信用與貨幣兩者的本質是一致的,信用的創造就是貨幣的增加,兩者可以統一於「通貨」的概念之下,只是在程度上有所不同:(1)信用只有單一的價值,但是貨幣卻有多數的價值或者一般的價值,信用只是對某個人的要求權,但是貨幣卻是對一般商品的要求權;(2)信用只有特殊的不確定的價值(因為債務人死亡或者破產,信用就變得沒有價值了),而貨幣則有持久的價值。

韓被公認為信用創造理論的代表人物,他於1920年發表了《銀行信用之國民經濟的理論》,影響很大。他是這樣論述信用就是貨幣的: 「為了支付的目的,從一人轉讓給他人的支票或者存款劃條,就法律的觀點來看,自然只是兌取貨幣的憑證,但從經濟的觀點來看,只要它需要兌換成本位貨幣而完成了貨幣的功能,則它就不只是兌取貨幣的憑證,而實是貨幣本身。」「向銀行兌取貨幣的憑證,只要它確實可靠,為任何人所願意接受,則它就被當作貨幣而流通了。」韓的理論重點在於闡明了信用能夠形成資本。他認為信用愈擴,利率愈低,資本商品的生產就愈多,從而資本也就愈能形成;相反,信用愈縮,利率愈高,資本商品的生產即愈少,從而資本即不易形成。他的著名命題就是:「資本形成不是儲蓄的結果,而是信用提供的結果。」「假如說需求對生產是第一性的,那麼信用提供對資本形成也是第一性的。若是沒有信用提供則任何資本商品都不能夠生產,因而資本形成就不可能。信用供給之能引起資本形成,恰如需求之引起生產一樣」。

熊彼特則指出:「更有用的方法可能是從信用交易著手,把資本主義金融看成是一種清算制度,它抵消債權債務,將差額轉移到下期——使得『貨幣』支付成為特殊情況,沒有任何特殊的根本重要性。換言之,從實際上和分析上來講,一種信用貨幣理論可能要優於一種貨幣信用理論。」

其他的一些著名經濟學家也做過相似意義上的評說。羅賓遜夫人就曾經明確地指出:「貨幣實際上就是信用問題。」瑞典學派的代表人物魏克塞爾也認為:「嚴格地說,我們可以斷定,一切貨幣——包括金屬貨幣——都是信用貨幣。這是因為直接促使發生價值的力,總是在於流動工具收受者的信心,在於他相信藉此能夠獲得一定數目的商品。不過紙幣只享有純粹的地方信用,而貴金屬則多少是在國際范圍內被接受的。但是一切只是一個程度上的問題。」

信用的基本形式

下面將按受信對象的分類標准來說明信用的基本形式。

1、公共信用

公共信用也稱政府信用,是指一個國家各級政府舉債的能力。政府為對人民提供各種服務,諸如國防、教育、交通、保健及社會福利,需要龐大的經費支應。但是政府稅收的增加往往趕不上支出的增加,因此,政府每年出現龐大的赤字。為彌補財政赤字,政府發行或出售各種信用工具。這些信用工具代表政府對持有人所做出的將來償還借款的承諾。這種償還債務的承諾來自公共機關,因此稱為公共信用。

以美國為例,美國政府分為三級:聯邦政府(中央政府)、州政府與地方政府(包括市政府與縣政府)。各級政府每年要向外舉債,才能應付各項龐大的開支。

聯邦政府的財政出售下列信用工具舉債,籌措資金:期限為1年內的,稱為國庫券;期限為1年到10年的,稱為國庫票據;期限為10年以上的,稱國庫公債。由於聯邦政府具有雄厚的經濟為後盾,債信良好,因此這些證券發行以後,不但美國人購買,外國人甚至外國政府也爭相購買。

各州憲法大多都規定,州政府的年度預算不能有赤字,以符合州憲法所規定的財政收支平衡的要求。盡管如此,在特殊情況下,州政府還是經常無法應付預算,從而也不得不發行公債來籌措財源。只是由於州政府和地方政府財力有限,信用風險較高,所發行的公債不如聯邦政府公債那樣容易出售。

2、企業信用

企業信用泛指一個企業法人授予另一個企業法人的信用,其本質是賣方企業對買方企業的貨幣借貸。它包括生產製造企業在信用管理中,對企業法人性質的客戶進行的賒銷,即產品信用銷售。在產品賒銷過程中,授信方通常是材料供應商、產品製造商和批發商,而買方則是產品賒銷的受益方,它們是各種各樣的企業客戶或代理商。買方以自己企業的名義取得賣方所授予的信用。企業信用還涉及商業銀行、財務公司、其他金融機構對企業的信貸,以及使用即期匯款付款和預付貨款方式以外的貿易方式所產生的信用。

銀行也是一種企業,而且是專門經營信用的企業。銀行信用是由商業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授給企業或消費者個人的信用。在產品賒銷過程中,銀行等金融機構為買方提供融資支持,並幫助賣方擴大銷售。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以貨幣方式授予企業信用,貸款和還貸方式的確定以企業信用水平為依據。商業銀行對不符合其信用標準的企業會要求提供抵押、質押作為保證,或者由擔保公司為這些企業做出擔保。後一種情況實質上是擔保公司向申請貸款的企業提供了信用,是信用的特殊形式。

3、消費者個人信用

消費者信用是指消費者以對未來償付的承諾為條件的商品或勞務的交易關系。事實上,消費者信用作為市場經濟中的交易工具已經有很長的歷史了。二戰以後,科技突飛猛進,生產力大幅提高。為了推銷商品,商人設計出許多創新推銷方式,諸如分期付款、賒購證、信用卡等。消費者信用的出現擴大了市場的規模並使消費者可以提前享受到他們所要的東西。

如果以信用的使用目的為標准,消費者信用可以再分為零售信用和現金信用等。

(1)零售信用

零售信用是指零售商向消費者以賒銷的方式提供產品與勞務,是消費者直接用來向零售商購買最終產品的一種交易媒介。通過這種方式,企業或零售商增加了銷售,爭取了更多的消費者。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零售信用已經成為市場競爭的一種手段。

在零售信用中,具體可以劃分為循環信用、分期付款信用以及服務信用。

循環信用是零售商與消費者之間的一種協定。依據協定,零售商允許消費者在事先約定的限額內,以信用交易購買各種商品。

零售分期付款信用的特點是要求受信方支付首付款,然後要在一定期間內按期支付固定的金額,直到還完全部款項為止。它與循環信用不同的是,消費者要與企業簽訂銷售合同,在餘款支付完後信用交易自動終止,所以它又叫做封閉信用。

專業服務信用專指消費者可以先期獲得專業人士的服務,在收到帳單後再行付款,是專業服務提供者對消費者所提供的短期信用。專業服務信用類似上述的循環信用,只是由專業服務替代了實際商品。

(2)現金信用

現金信用即現金貸款。當消費者由於各種理由需要現金,都可以向金融機構申請貸款,消費者得到的是現金,授信主體是金融機構。現金信用比零售信用進步了很多:零售信用將交易限定在具體的商品上,而現金信用則可以使消費者購買任意的商品以及更廣泛的用途。

與零售信用一樣,現金信用因償還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分期付款貸款、單筆付款貸款及一般用途信用卡三種。

分期付款貸款是一種貸款的協定。它約定借款人在將來的一段時間內,以固定而有規律的付款方式償還貸款。借款人必須提供收入及財務的安定性證明,使貸款人對借款人將來償還貸款抱有信心。

單筆支付貸款是一種短期的貸款,貸款期限通常短於1年,並規定在期限終了時,借款人應將全部貸款一次付清。

一般用途信用卡由銀行、金融公司或大公司的財務部門發行,是發卡公司對於持卡人預先核準的貸款憑證。此種貸款通常設有信用額度,亦即持卡人使用信用卡購買商品或支付費用的最高限額

信用的產生與發展

私有制出現以後,社會分工不斷發展,大量剩餘產品不斷出現。私有制和社會分工使得勞動者各自佔有不同勞動產品,剩餘產品的出現則使交換行為成為可能。

隨著商品生產和交換的發展,商品流通出現了矛盾——「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方式由於受到客觀條件的限制經常發生困難。例如,一些商品生產者出售商品時,購買者卻可能因自己的商品尚未賣出而無錢購買。

於是,賒銷即延期支付的方式應運而生。賒銷意味著賣方對買方未來付款承諾的信任,意味著商品的讓渡和價值實現發生時間上的分離。這樣,買賣雙方除了商品交換關系之外,又形成了一種債權債務關系,即信用關系。當賒銷到期、支付貨款時,貨幣不再發揮其流通手段的職能而只充當支付手段。這種支付是價值的單方面轉移。正是由於貨幣作為支付手段的職能,使得商品能夠在早已讓渡之後獨立地完成價值的實現,從而確保了信用的兌現。整個過程實質上就是一種區別於實物交易和現金交易的交易形式,即信用交易。

後來,信用交易超出了商品買賣的范圍。作為支付手段的貨幣本身也加入了交易過程,出現了借貸活動。從此,貨幣的運動和信用關系連結在一起,並由此形成了新的范疇——金融。現代金融業正是信用關系發展的產物。在市場經濟發展初期,市場行為的主體大多以延期付款的形式相互提供信用,即商業信用;在市場經濟較發達時期,隨著現代銀行的出現和發展,銀行信用逐步取代了商業信用,成為現代經濟活動中最重要的信用形式。

總之,信用交易和信用制度是隨著商品貨幣經濟的不斷發展而建立起來的;進而,信用交易的產生和信用制度的建立促進了商品交換和金融工具的發展;最終,現代市場經濟發展成為建立在錯綜復雜的信用關系之上的信用經濟。

⑸ 信用創造概念

在信用創造學派的眼中,信用就是貨幣,貨幣就是信用;信用創造貨幣;信用形成資本。
在貨幣金融學中有一個重要的流派,即以18世紀的約翰.勞為先驅、以19世紀的麥克魯德、韓以及20世紀的熊彼特等人為代表的「信用創造學派」。在這一學派的眼中,信用就是貨幣,貨幣就是信用。約翰•勞說:「信用是必要的,也是有用的,信用量增加與貨幣量的增加有同樣的效果,即它們同樣能產生財富、興盛商業。,「通過銀行所進行的信用創造,能在一年之內比從事十年貿易所增加的貨幣量多得多。所以,法國如欲富庶,實在有求助於信用的必要;不然,比之於利用信用的其他列強,法國即將陷入貧弱的狀況。」「只要貨幣豐富,即能夠創造一國之繁榮;只要有信用設施(他主要指銀行等),即可以供應豐富之貨幣,給經濟以最初的沖擊;依靠這種沖擊,就能夠為法國產出大量的財富。」約翰•勞的基本邏輯是這樣的:貨幣就是財富——貨幣不必是金銀,而以土地、公債、股票等為保證所發行的紙幣為最好——紙幣是銀行的一種信用——銀行通過供給這種信用,就可提供豐富的貨幣——給經濟以最初的沖擊——依靠這種沖擊,就可以使國家富強、經濟繁榮;總之,信用即貨幣;貨幣即財富,即資本。


麥克魯德在他的《信用的理論》中指出:「人們以生產物與勞務和人交換,而換得貨幣,此貨幣既不能用以果腹,也不能用以蔽體,然而人們卻樂於用其生產物與勞務換取貨幣,這是為什麼呢?就是因為換得貨幣以後,可在需要之時,憑以換取所需之物的緣故。所以,貨幣的本質不過是向他人要求生產物與勞務的權利或符號,從而實為一種信用」,「因此,金銀貨幣也可以正確地稱之為金屬信用。」麥克魯德認為信用與貨幣兩者的本質是一致的,信用的創造就是貨幣的增加,兩者可以統一於「通貨」的概念之下,只是在程度上有所不同:(1)信用只有單一的價值,但是貨幣卻有多數的價值或者一般的價值,信用只是對某個人的要求權,但是貨幣卻是對一般商品的要求權;(2)信用只有特殊的不確定的價值(因為債務人死亡或者破產,信用就變得沒有價值了),而貨幣則有持久的價值。


韓被公認為信用創造理論的代表人物,他於1920年發表了《銀行信用之國民經濟的理論》,影響很大。他是這樣論述信用就是貨幣的: 「為了支付的目的,從一人轉讓給他人的支票或者存款劃條,就法律的觀點來看,自然只是兌取貨幣的憑證,但從經濟的觀點來看,只要它需要兌換成本位貨幣而完成了貨幣的功能,則它就不只是兌取貨幣的憑證,而實是貨幣本身。」「向銀行兌取貨幣的憑證,只要它確實可靠,為任何人所願意接受,則它就被當作貨幣而流通了。」韓的理論重點在於闡明了信用能夠形成資本。他認為信用愈擴,利率愈低,資本商品的生產就愈多,從而資本也就愈能形成;相反,信用愈縮,利率愈高,資本商品的生產即愈少,從而資本即不易形成。他的著名命題就是:「資本形成不是儲蓄的結果,而是信用提供的結果。」「假如說需求對生產是第一性的,那麼信用提供對資本形成也是第一性的。若是沒有信用提供則任何資本商品都不能夠生產,因而資本形成就不可能。信用供給之能引起資本形成,恰如需求之引起生產一樣」。

⑹ 信用的重要性體現在哪些方面

一、信用具的基本特徵包括以下3點。
1.信用具有社會性
首先,信用的社會性體現在社會心理因素上。信用是以信任為前提和基礎的。其次,信用體現一種社會關系。信用不僅是個體行為,而是發生在授信人和受信人之間的社會關系。最後,信用的社會性對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的影響越來越大。隨著時代的發展,信用始終處於發展變化之中。
2.信用具有倫理和文化特徵
信用屬於倫理學范疇,體現為一種約束人們行為的道德准則。信用不僅僅是一種社會關系,也不僅僅是一種交易方式,它更是人類社會的一種價值觀。就信用的文化特徵來看,不同的文化背景對信用具有不同的理解。
3.信用在經濟金融范疇中具有償還和付息的基本特徵
經濟學和金融學范疇中的信用,其基本特徵是償還和付息,即信用是一種借貸行為,借貸的條件是到期要按時償還本金,並支付使用資金的代價——利息。在這里,信用是價值運動的特殊形式,所有權沒有發生轉移,而改變了資金使用權



二、信用的本質,可以從4個方面進行闡述。
1.從倫理道德層面看
信用的本質是:參與社會和經濟活動的當事人之間所建立起來的、以誠實守信為道德基礎的「踐約」行為。
從倫理角度理解「信用」,它實際上是指 「信守諾言」的一種道德品質。
2.從法律層面來看
信用的本質含兩層:一是指當事人之間的一種關系,但凡「契約」規定的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不是當時交割的,存在時滯,就存在信用;二是指雙方當事人按照「契約」規定享有的權利和肩負的義務。
《民法通則》中規定「民事活動應當遵守自願、公平、等價有償、誠實守信的原則」;《合同法》中要求「當事人對他人誠實不欺,講求信用、恪守諾言,並且在合同的內容、意義及適用等方面產生糾紛時要依據誠實信用原則來解釋合同」。
3.從經濟學層面看:
信用的本質是:「借」和「貸」的關系。信用實際上是指「在一段限定的時間內獲得一筆錢的預期」。
信用是指在商品交換或者其他經濟活動中授信人在充分信任受信人能夠實現其承諾的基礎上,用契約關系向受信人放貸,並保障自己的本金能夠迴流和增值的價值運動。
4.貨幣角度
在信用創造學派的眼中,信用的本質就是貨幣,貨幣就是信用;信用創造貨幣;信用形成資本。
(6)信用創造價值擴展閱讀
信用的基本作用,主要包括5各方面:
1.信用促進了資金優化配置,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通過借貸,資金可以流向投資收益更高的項目,可以使投資項目得到必要的資金,資金盈餘單位又可以獲得一定的收益;通過信用調劑,讓資源及時轉移到需要這些資源的地方,就可以使資源得到最大限度的運用。
2.加速資金周轉,節約流通費用。
由於信用能使各種閑置資金集中起來並投放出去,使大量原本處於相對靜止狀態的資金運動起來,這對於加速整個社會的資金周轉無疑是有巨大作用的,並且利用各種信用形式,還能節約大量的流通費用,增加資金生產投資。
3.信用加速了資本積聚和集中。
信用是集中資金的有力杠桿。信用制度能使社會閑散資金集中到了少數企業中,使企業規模擴大。



4.信用有效地調整著國民經濟。
信用調節經濟的職能主要表現在國家利用貨幣和信用制度來制定各項金融政策和金融法規,利用各種信用杠桿來改變信用規模及其運動趨勢,從而調整國民經濟。
5.信用促進了國際貿易的發展和世界市場的形成與擴

⑺ 商業銀行信用創造的影響因素有哪些詳細回答

1、存款總額、

2、法定準備率、

3、現金漏損率。

以 K代表派生存款總額,以代表加權法定準備金率,以D代表原始存款總額,則這三者之間的關系是:K=D/。

在僅考慮准備金率和存款總額的情況下,派生存款對原始存款的倍數不可能超過1/銀行客戶對現金的提取會相對削弱銀行存款與貸款的輾轉派生能力,如果以 代表現金漏損率,則商業銀行派生存款總額為K=D/( )。

此外,商業銀行中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的比例也影響其信用創造能力。一般來說,活期存款的法定準備金率高於定期存款,因此,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的比例會影響加權法定準備金率,從而間接地影響信用創造能力。

(7)信用創造價值擴展閱讀:

主要作用:

1、派生存款在企業商品實現價值的過程中,減少了商品在市場上滯留的時間,有助於社會再生產過程的順利進行;

2、加速社會資金的周轉,減少資金在企業和其他部門沉澱的數額和時間。

但是,信用創造不能超越一定的界限,如果盲目地、過度地擴張信用,就會造成經濟過熱,引起通貨膨脹,形式虛假的繁榮,導致經濟結構失衡。

中國的專業銀行和西方國家的商業銀行並不完全相同,但其業務活動的基本方面和商業銀行一樣存在著信用創造能力,因此,也需要運用正確的貨幣政策,控制其信用創造能力,保證經濟持續、穩定和協調地發展。

⑻ 銀行創造信用的能力是什麼意思

我舉個例子來說銀行的信用創造能力:央行發行100元貨幣,10%的存款准備金率,商業銀行A就可回以向外貸100*(1-10%)=90元,a企業獲得答90元貸款後存到B銀行,B銀行獲得90元存款,也是按照10%存款准備金率,只能對外放款90*(1-10%)=81元,b企業獲得81元貸款再存到C銀行,如此下去,共在這個系統中由100元總共可以派生出1000元的貨幣,這就是銀行的信用創造能力

所謂的信用,是指以償本付息未前提條件的價值單方面的讓渡或轉移,簡單來說,就是借錢給人吧。信用的形式多種多樣,種類錯綜復雜,可按不同的標准進行劃分,比如,按參與信用的單位及信用主體劃分,可分為商業信用、銀行信用、國家信用、消費者信用、民間信用、國際信用六種。

信用具有以下特徵:信用是經濟上的借貸行為,體現著債權債務的關系;信用不是一般的借貸行為,而是有條件的借貸行為;信用是價值運動的特殊形式。

⑼ 存款的信用創造與計算是什麼

首先對於銀行,來什麼是信自用?信用就是錢,比如你貸款了,按期還錢說明你信用好,否則信用差。
那麼以此延生,信用創造就是錢的創造,書面點就是貨幣創造。
那手段是什麼呢?
這就比較多了,如發支票,債券,反正虛擬經濟類的東西,只要你能想到,合法都可以信用創造。

不過你的問題不僅僅是信用創造,還多了個存款兩個字。
這可以這樣理解,你存了100萬到工行,工行把這100萬貸款給我,我買了中國移動100萬的東西,中國移動又把100萬存到建行。其中你可以發現你的100萬其實被貸款給了兩方,可以說銀行貸款給了200萬給客戶,相當於創造了100萬的價值,而且這種還可以循環下去。

至於你說的計算,我不知道你說的是創造的計算還是信用度計算,如果是創造多少的計算,上面就是個例子,如果是信用度計算就是銀行把你在銀行存貸活動一個量化管理。

閱讀全文

與信用創造價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