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李爾王創造

李爾王創造

發布時間:2021-12-12 05:02:52

1. 李爾王觀後感

1.莎士比亞這一著作確實有令人深深回味的價值!將其聯系在我們當今的現實生活中也是非常合適的!它體現了一種人性的丑惡與人性的美麗!

莎士比亞是一個語言大師。在文章中,第一幕第一場葛羅斯特與肯特的一段對話,葛羅斯特就用了低俗語言,這種流行於社會底層的俗語,卻更能揭示葛羅斯特真實的內心世界,這種低俗語言的運用消解崇高,降低了高雅語言虛偽的自以為是,起到了引導觀眾洞悉真實而遠離虛假的作用。

在第三幕第四場里,李爾被兩個女兒驅逐出門以後,成為無家可歸的流民,跑到暴風雨的荒野,詛咒女兒忘恩負義。在雷電交加中,李爾對窮苦的人們喊道:「衣不蔽體的不幸人們,無論你們在什麼地方,都得忍受這種無情的暴風雨的襲擊,你們的頭上沒有片瓦遮身,你們的腹中飢腸雷動,你們的衣服千瘡百孔,怎麼抵擋得了這樣的氣候呢?啊!我一向太沒有想到這種事情了。安享榮華的人們啊,睜開你們的眼睛來,到外面來體會一下窮人所忍受的苦,分一些你們享用不了的福澤給他們,讓上天知道你們不是全無心肝的人吧!」在這個價值迷失的時代,李爾對整個社會貧富懸殊的憤怒和批評,表達了人們在傳統價值崩潰時代迷途的痛苦和尋求的渴望。莎士比亞在這里向我們表達了人的激情,他以一個瘋狂國王所有的可怕威風怒號出來,同猛烈咆哮激動的自然相抗衡。這種激情和自然界的暴風雨親和成一體,使劇情悲憤達到高峰

故事中許許多多的現在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是屢見不鮮的. 在我們身邊的官場里,職場里!為了得到滿足自己利益的溜須拍馬的小人隨處可見,然而所謂的領導就喜歡這樣的小人,有多少剛步入社會的正義學子們,被這種風氣「感化了」,最終改變了自己立志已久正義之夢.不知道這是因為現在的社會風氣造成的還是這就是人的本性。另一方面,都說養兒防老,可是又有多少的老人被自己的兒兒女女女拋棄,又有多少為了爭奪家產的親兄弟,最後反目成仇! 都說好人有好報,可又有多少好人得到了好報?還不是有許多壞人逍遙法外!

也許莎士比亞正是沒有能力去改變這種現象,才用紙和筆去批判. 很多人都說這篇文章些的好,可又有多少人從中感悟到了它的真諦, 又有多少人認識了自己的錯誤與不足?又有多少人在認識自己的不足與錯誤後改變了自己.

莎士比亞戲劇集西方戲劇之大成,在銀幕上搬演莎士比亞戲劇,既要發揮中國戲劇表演的特長,又要在遵循西方戲劇舞台規律的基礎上進行某種「變法」和「革新」;謝家聲將二者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充分發揮了中西方演員的特長,將《李爾王》中蘊涵的人性的光輝展示給觀眾。
《李爾王》無論在導演手法上,在演出形式上,還是在舞檯布景上都不同於以往對這部悲劇的詮釋。在主題的建構上,《李爾王》表現了家庭關系中無休無止的勢力斗爭、爭風吃醋、血緣關系、財產爭奪、權力與愛的嚴峻對抗,並且把這種矛盾和爭斗延伸到社會和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把各種勢力、各種矛盾、各種心理活動都摻合在一起,表達了現代社會的復雜性和人性扭曲的主題。謝家聲試圖通過塑造一個儒家思想影響下的中國的李爾和接受英國教育的考狄利婭之間發生的誤解,以及高納里爾里根等人物的野心、丑惡來探討中西兩種倫理觀念的沖突。盡管舞台背景和服裝是現代的,但戲劇的內容,包括採用的朱生豪的譯本卻仍然是屬於莎士比亞的。
在導演手法上,著重於悲劇意蘊的開掘,他深得亞洲獨特的東方式形體動作戲劇的靈感啟發,將戲劇的背景放在一個規模巨大的國際商業王國之中,英倫的海灘變成了上海的外灘。而這個跨國公司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在這個國際商業王國的高層視頻會議上,各種人物在一個接一個的視頻畫面中表演了對權力的貪婪、膨脹的野心和罪惡的慾望。在背景不斷變換的各種視頻中,反復出現各種人物赤身裸體的畫面,從女性的胴體,到男性的扭曲,再到一絲不掛的嬰兒,這一切都表現了人性的復雜。在這個國際商業王國中,人們在股市上獲取利潤,在會議中勾心鬥角,金錢像雪片一樣飛來,卻仍難以填滿慾望的溝壑。三個巨大的玻璃視頻既成為戲劇的背景,又是舞檯布景的有機組成部分,演員穿梭於其中,象徵著會議室、客廳、監獄、電梯、多佛酒店、房地產公司等等。中英兩種語言交替使用,中國京劇的鑼鼓點、形體動作與西方話劇的對白、獨白混合使用。李爾的悲劇還涉及到佛教精神,舞台呈現給觀眾的,是他已經相信所有的生命終究是要經歷苦難,而人的靈魂是可以輪回的,所以,今世要為來世著想和積德修福。救苦救難的的觀世音與《李爾王》對「愛」的演繹正是這種佛教精神的體現。但是,謝家聲的《李爾王》還不止於此,道家思想也是他要表現的一個重要內容。李爾在歷經人世的苦難與風暴之後,終於要在中國道教中去尋找人生的啟迪了。但悲劇已經無可挽回了。弄臣的角色用歌隊的形式表演,在音樂聲和歌聲中使李爾的潛意識不斷得到了強化。採用中西嫁接、古代與現代融合、權力、野心、欲求與人性復歸的導演理路,淋漓盡致地表現了這部戲劇的主題,鮮明地體現了導演謝家聲先生的藝術和美學追求。
西方戲劇是建立在模仿論的基礎上的,其目的不僅在於創造出逼真的外在環境,更重要的還在於把具有真實感的人物置身到這個環境中去,並讓他們自主地行動起來。由周野芒先生領銜主演,扮演的李爾王在表演中顯然抓住了「真實感」這個關鍵,同時又不圄於「逼真的外在環境」,充分發揮了戲劇「虛擬」的表演特長,在表演中周野芒結合中西戲劇的演出方式,將「悲愴、濃烈、深邃和闊大的演出風格貫穿於人物的行動,忠實、自主地傳達了原作的精神」。戲劇,就其本質來說,是行動的藝術。處於貧病交加中的李爾,柔腸寸斷,悔愧不已,老淚縱橫,迸發出人性的思想光輝。
在戲劇的表演過程中,周野芒通過聯系於知覺和表象的審美想像賦予所塑造的人物以新的審美知覺和審美想像,而且,這種想像不是憑空進行的。它是在已有的知覺、表象以及它們之間相互聯系的基礎上,對李爾的形象進行了重新的創造。正如阿恩海姆所說:「富於想像力的形象,並不是去歪曲真理,而是對真理的肯定,實際上,正是在處理那些最普通的對象和最為老生常談的故事時,藝術想像力才最最明顯地表現出來。」而這種富有想像力的再創造,必將使在世界莎劇舞台上被演繹過無數次的《李爾王》獲得了新的生命。
表演的《李爾王》真實、准確。他在演出中追求念白的非生活化,呈現出詩的韻律,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演出以真實表現荒誕,使觀眾從現實中感受到象徵的力量,不僅是個人的命運,而是人類的命運和世界的前途。戲劇話語的最大特點在於把情境直接展現出來,而不是通過別人敘述,而這種情境的展現主要依靠的就是呈現在舞台上的台詞語言。李爾的台詞經過周野芒的錘煉,似珍珠光芒四射,他的台詞經過精心提煉是極其講究的藝術語言,具有強烈的審美感。這種審美感知是 「藝術家的心靈所賦予這些對象的形式」。聽他念詞,清晰洪亮,跌宕有致,富於強烈的韻律感,加上莎翁台詞本身具有的詩意,使他的台詞達到朗誦化的境界,也有濃郁的戲曲「韻白」的味道,由於觀念與形象達到了和諧一致,美的感受就產生了。在「風暴」一場,周野芒以深厚的底氣,超人的力度,發出「吹吧,風呵,猛烈地吹吧!」的呼喊,使全場觀眾感到震撼。然後,大段獨白,一氣呵成,字字句句都像攜帶著雷電。既體現了莎劇的原作精神,又相當完美地塑造了具有東方文化特色中國李爾這個復雜人物。

2. 求組:李爾王的歷史背景

李爾王是英國的一個古老傳說,故事本身大約發生在公元前8世紀左右
此劇主要情節為:年老的李爾王情緒低落,希望把國土分給他的三個女兒。在分封的時候,他讓每個女兒都說說對他的愛戴,藉此安慰自己的心。大女兒和二女兒竭盡全力的贊美國王,只有第三個女兒考妮狄婭因表達了自己的朴實而真摯感情被李爾驅逐,去法國做了王後。在把國土分給兩個女兒之後,李爾的女兒立刻變臉虐待他,但李爾並沒有發瘋,而是默默忍耐她們的折磨,他認為這是自己誤解考妮狄婭,理應受到的懲罰。就在他自怨自艾的時候,來了一個聖徒安慰他。李爾對聖徒說了自己對考妮狄婭犯下的錯誤,並懊悔的表達了自己的絕望:他覺得考妮狄婭再不會原諒他了。但聖徒卻說,考妮狄婭一直愛著她的父親。原來,這個聖徒就是考妮狄婭。考妮狄婭在法國得知李爾的困境之後,立刻組織了一支軍隊,秘密在英國登陸,因為放心不下李爾,所以特地在開戰前,來探望李爾。最終,考妮狄婭的軍隊大敗英軍,李爾又變成了李爾王。

3. 莎士比亞四大悲劇創作背景是什麼

四大悲劇是《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

1、《哈姆雷特》

十六、十七世紀之交,英國正處在封建制度向資本主義制度過渡時期,這個時期是英國歷史進程中的一個巨大轉折。

伊麗莎白統治的繁榮時期,資產階級支持王權,而王權正好利用資產階級,兩方面不僅不對立,還結成了暫時的同盟。由於政局比較穩定,社會生產力獲得了迅速的發展。

這種新興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發展,雖然加速了封建社會的崩潰,卻仍然是依靠殘酷地剝削農民來進行的。

詹姆斯一世繼位以後,專制集權被進一步推行,資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反抗遭到了大肆鎮壓。社會矛盾進一步激化,它從根本上動搖了封建秩序,同時為十七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准備了條件,莎士比亞的創作正是對這個時代的藝術的深刻的反映。

《哈姆雷特》是借丹麥八世紀的歷史反映十六世紀末和十七世紀初的英國社會現實。當時的英國,如前所述,是一個「顛倒混亂的時代」,而《哈姆雷特》正是「這個時代的縮影」。

劇中哈姆雷特與克勞狄斯的斗爭,象徵著新興資產階級人文主義者與反動的封建王權代表的斗爭。

通過這一斗爭,作品反映了人文主義理想同英國黑暗的封建現實之間的矛盾,揭露了英國封建貴族地主階級與新興資產階級之間為了爭奪權力而進行的殊死較量,批判了王權與封建邪惡勢力的罪惡行徑。

2、《奧賽羅》

《奧賽羅》主要取材於義大利小說家辛斯奧的故事集《寓言百篇》中的《威尼斯的摩爾人》。故事講述了一個嫉妒心很強的摩爾人,因為輕信部下的讒言,而將自己清白無辜的妻子殺害。原故事非常簡單,除了苔絲狄蒙娜之外,其他人物都沒有姓名。

3、《李爾王》

《李爾王》的故事來源於英國的古代傳說,以此為題材的詩歌和散文甚多,莎士比亞在故事藍本的基礎上加入了悲劇結局、李爾王的發瘋等原創內容。

莎士比亞在創作《李爾王》時,正值他藝術生涯的最高峰。他對人生和世界的看法更清晰、更透徹,更關注人性、道德和哲理的思辨。

4、《麥克白》

《麥克白》創作1606年,是莎士比亞創作後期的一部悲劇,取材於賀林謝德的《編年史》。原書中的麥克白是11世紀蘇格蘭的一位王親貴族和名將,由於受到野心的驅使和女巫預言的煽動,將國王鄧肯謀殺。

篡位之後,麥克白受到內心極度恐懼和疑慮的折磨,但為保住王位他實行暴政,濫殺無辜,成為瘋狂殘忍的暴君,最後被鄧肯之子馬爾康率領的討伐之軍消滅。

莎士比亞在創作《麥克白》的過程中,對《編年史》中的記載作了較大的改動:把年輕的鄧肯改為年老仁慈的君主,讓國王在毫無提防的睡夢中被殺害,把班柯描寫為天性善良、誠實的大將,以突出麥克白的陰險狡詐和殘忍,而原書中的班柯是同謀犯。

(3)李爾王創造擴展閱讀:

內容介紹:

1、《哈姆雷特》

丹麥王子哈姆雷特在德國威登堡大學就讀時突然接到父親的死訊,回國奔喪時接連遇到了叔父克勞狄斯即位和叔父與母親喬特魯德在父親葬禮後一個月匆忙結婚的一連串事變,這使哈姆雷特充滿了疑惑和不滿。

緊接著,在霍拉旭和勃那多站崗時出現了父親老哈姆雷特的鬼魂,說明自己是被克勞狄斯毒死並要求哈姆雷特為自己復仇。

隨後,哈姆雷特利用裝瘋掩護自己並通過"戲中戲"證實了自己的叔父的確是殺父仇人。由於錯誤地殺死了心愛的奧菲莉亞的父親波羅涅斯,克勞狄斯試圖借英王手除掉哈姆雷特,但哈姆雷特趁機逃回丹麥,卻得知奧菲莉亞自殺並不得不接受了與其兄雷歐提斯的決斗。

決斗中哈姆雷特的母親喬特魯德因誤喝克勞狄斯為哈姆雷特准備的毒酒而中毒死去,哈姆雷特和雷歐提斯也雙雙中了毒劍,得知中毒原委的哈姆雷特在臨死前殺死了克勞狄斯並囑托朋友霍拉旭將自己的故事告訴後來人。

2、《奧賽羅》

黑臉的摩爾人奧賽羅是威尼斯城邦僱傭的一個將軍,受種族限制而顯得地位卑微的他愛上了貴族元老院元老勃羅班修聰明、美麗、大方的女兒苔絲狄蒙娜,明知婚事將不被允許,他們瞞著父母秘密結婚。

作為統帥的奧賽羅有一個看起來很忠勇的旗官伊阿古,他嫉妒奧賽羅提拔了卡西奧任副將而未關注自己,同時他也覬覦苔絲狄蒙娜的美貌,從而嫉妒奧賽羅娶妻成功。

這個外表忠厚、內心姦猾的小人伊阿古,想方設法製造令奧賽羅誤以為卡西奧與其妻子苔絲狄蒙娜私通的假象和證據,讓已經被伊阿古讒陷之言所引起的妒恨迷惑了心智的奧賽羅看到。

破壞奧賽羅和苔絲狄蒙娜幸福婚姻,成為伊阿古最大的滿足。於是他想盡辦法利用暗戀苔絲狄蒙娜的小貴族羅德里戈的急迫以及自己的妻子艾米利亞不明就裡。

苔絲狄蒙娜不貞的「證據」被奧賽羅信以為真,他任「懷疑」這種毒葯在心間像硫黃一樣燃燒,把伊阿古所提供的「間接證據」鏈條之間的斷裂帶用自己的聯想填補並發酵、放大,最後妒恨令他幾近發瘋。

在新婚的床上,親手掐死了忠貞而單純的妻子苔絲狄蒙娜。但當伊阿古的妻子揭穿這一謊言與騙局的時候,奧賽羅如夢初醒,拔劍自刎。

3、《李爾王》

全劇有兩條平行的故事線索。主線索講述的是古代不列顛國王李爾年老昏聵,要根據愛他的程度把國土分給自己三個女兒。

長女高納李爾和次女里根都用甜言蜜語哄騙老人,唯獨小女兒考狄利婭講了老實話,說「我愛你只是按照我的名分,一分不多,一分不少」。

李爾一怒斥逐了小女兒,將她遠嫁法國,把國土平分給了兩個虛偽的女兒,結果自己卻受到兩個女兒無情的怠慢,一怒而跑到了暴風雨中的荒野,與喬裝瘋丐的愛德加為伍。

後來小女兒從法國興師來討伐,終於父女相見,但是英法兩軍交戰,法軍戰敗,考狄利亞被俘,不久被愛德蒙密令緣死,李爾抱著她的屍體在悲憤中瘋狂而死。

另一條次線索是葛羅斯特伯爵聽信庶子愛德蒙的讒言,放逐了長子愛德加。後來由於他同情李爾,被挖去雙目,在野外流浪時遇到淪為乞丐的兒子愛德加,由他攙扶前行,卻不知攙扶他的就是被自己趕出門的兒子。

庶子愛德蒙繼承爵位後,同時與李爾的長女、次女勾搭,害得她們爭風吃醋,相互殘殺,最後次女被毒死,長女謀殺親夫的陰謀敗露後自殺。愛德蒙受到愛德加的挑戰,在決斗中被殺。

4、《麥克白》

蘇格蘭國王鄧肯的表弟麥克白將軍,為國王平叛和抵禦入侵立功歸來,路上遇到三個女巫。女巫對他說了一些預言和隱語,說他將進爵為王,但他並無子嗣能繼承王位,反而是同僚班柯將軍的後代要做王。

麥克白是有野心的英雄,他在夫人的慫恿下謀殺鄧肯,做了國王。為掩人耳目和防止他人奪位,他一步步害死了鄧肯的侍衛,害死了班柯,害死了貴族麥克德夫的妻子和小孩。

恐懼和猜疑使麥克白心裡越來越有鬼,也越來越冷酷。麥克白夫人精神失常而死,麥克白無一絲難過。在眾叛親離的情況下,麥克白面對鄧肯之子和他請來的英格蘭援軍的圍攻,落得削首的下場。

麥克白一出場即心懷異志,弒王篡位,為了鞏固王位,又殘暴屠殺人民,使全國血流成河,置社會於混亂,陷人民於水火,可謂與理查三世是同樣的暴君。這樣的暴君,其痛苦與覆亡乃罪有應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威廉·莎士比亞四大悲劇

4. 莎士比亞創作的三個時期及代表作

三個時期:

一、早期

1590~1600年的伊麗莎白一世的中央主權尚屬鞏固,王室跟工商業者及新貴族的暫時聯盟尚在發展。1588年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後英國國勢大振。

這使莎士比亞對生活充滿樂觀主義情緒,相信人文主義思想可以實現。這時期所寫的歷史劇和喜劇都表現出明朗、樂觀的風格。

代表作品有《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等。

二、中期

1601~1607年英國農村的「圈地運動」加速進行,王權和資產階級及新貴族的暫時聯盟正在瓦解,社會矛盾深化,政治經濟形勢日益惡化。

詹姆士一世繼位後的揮霍無度和倒行逆施,更使人民痛苦加劇,反抗迭起。

在此情況下,莎士比亞深感人文主義理想與現實的矛盾越來越加劇,創作風格也從明快樂觀變為陰郁悲憤,其所寫的悲劇也不是重在歌頌人文主義理想,而是重在揭露批判社會的種種罪惡和黑暗。

代表作品有《哈姆雷特》、《李爾王》、《麥克白》等。

三、晚期

1608~1612年詹姆士一世王朝更加腐敗,社會矛盾更加尖銳。莎士比亞深感人文主義理想的破滅,乃退居故鄉寫浪漫主義傳奇劇。其創作風格也隨之表現為浪漫空幻。

代表作品有《冬天的故事》、《亨利八世》等。

(4)李爾王創造擴展閱讀:

代表作品介紹:

1、《仲夏夜之夢》

《仲夏夜之夢》,是英國劇作家威廉·莎士比亞創作的一部喜劇。《仲夏夜之夢》是一部富有浪漫色彩的喜劇,講述了一個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愛情故事。

《仲夏夜之夢》的首次上演,是在1594年5月2日托馬斯·赫尼奇爵士和騷桑普頓伯爵夫人結婚的前夕,地點是在騷桑普頓庄園,看來該劇是為爵士婚禮助興之作。

此劇在世界文學史特別是戲劇史上影響巨大,後人將其改編成電影、故事、游戲、繪畫等。

2、《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Hamlet)》是由英國劇作家威廉·莎士比亞創作於1599年至1602年間的一部悲劇作品。戲劇講述了叔叔克勞狄斯謀害了哈姆雷特的父親,篡取了王位,並娶了國王的遺孀喬特魯德;哈姆雷特王子因此為父王向叔叔復仇。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所有戲劇中篇幅最長的一部, 也是莎士比亞最負盛名的劇本,具有深刻的悲劇意義、復雜的人物性格以及豐富完美的悲劇藝術手法,代表著整個西方文藝復興時期文學的最高成就。

3、《亨利八世》

《亨利八世》是英國劇作家威廉·莎士比亞創作的戲劇,首次出版於1623年。

《亨利八世》講述了亨利八世在位期間白金漢公爵被誅,凱瑟琳王後被廢,大主教沃爾西被黜,安·波琳加冕,和英國教會脫離羅馬教廷的統治而單獨成立由英國國王直接領導的英國國教等主要情節。該劇對比描寫突出,人物形象鮮明。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威廉·莎士比亞

5. 試述莎士比亞戲劇創造三個時期的基本特徵。

1590年到1600年是莎士比亞創作的早期,又稱為歷史劇、喜劇時期。這一時期莎士比亞人文主義思想和藝術風格漸漸形成。當時的英國正處於伊麗莎白女王統治的鼎盛時期,王權穩固統一,經濟繁榮。莎士比亞對在現實社會中實現人文主義理想充滿信心,作品洋溢著樂觀明朗的色彩。這一時期,他寫的歷史劇包括《理查三世》(1592)、《亨利四世》(上下集)(1597—1598)和《 亨利五世 》(1599)等9部。劇本的基本主題是擁護中央王權,譴責封建暴君和歌頌開明君主。比如,《亨利四世》展現的是國內局勢動盪的畫面,貴族們聯合起來反叛國王,但叛亂最終被平息;王太子早先生活放盪,後來認識錯誤,在平定內亂中立下戰功。劇作中,歷史事實和藝術虛構達到高度統一。人物形象中以福斯塔夫最為生動,此人自私、懶惰、畏縮,卻又機警、靈巧、樂觀,令人忍俊不禁。
這一時期創作的喜劇包括詩意盎然的《仲夏夜之夢》(1596)、揚善懲惡的《威尼斯商人》(1597)、反映市民生活風俗的《溫莎的風流娘兒們》(1598)、宣揚貞潔愛情的《無事生非》(1599)和歌頌愛情又探討人性的《第十二夜》(1600)等10部。這些劇本基本主題是愛情、婚姻和友誼,帶有濃郁的抒情色彩,表現了莎士比亞的人文主義生活理想。與此同時,他還寫了《羅密歐與朱麗葉》(1595)等悲劇3部,作品雖然有哀怨的一面,但是基本精神與喜劇同。莎士比亞還寫有長詩《維納斯和阿多尼斯》(1592—1593)、《魯克麗絲受辱記》(1593—1594)和154首十四行詩。
17世紀初,伊麗莎白女王與詹姆士一世政權交替,英國社會矛盾激化,社會丑惡日益暴露。這一時期,莎士比亞的思想和藝術走向成熟,人文主義理想同社會現實發生激烈碰撞。他痛感理想難以實現,創作由早期的贊美人文主義理想轉變為對社會黑暗的揭露和批判。莎士比亞創作的第二時期(1601—1607),又稱悲劇時期。他寫出了《哈姆萊特》(1601)、《奧瑟羅》(1604)、《李爾王》(1606)、《麥克白》(1606)和《雅典的泰門》(1607)等著名悲劇。《奧瑟羅》中出身貴族的苔絲狄蒙娜不顧父親和社會的反對,與摩爾人奧瑟羅私下結婚,表現了反對種族偏見的主題,而導致他們悲劇的原因不僅是奧瑟羅的嫉妒,而且是以伊阿古為代表的邪惡勢力的強大。奧瑟羅臨死前的清醒,包含著人類理性的勝利。《李爾王》中展現的則是一個分崩離析的社會,李爾王因為自己的剛愎自用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也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主人公從具有絕對權威的封建君主變成了一無所有、無家可歸的老人,人物命運和性格發生巨大的變化,這在莎士比亞的作品中最具特色。《麥克白》中,一位英雄人物由於內在的野心和外部的唆使,成為個人野心家和暴君。其悲劇意義在於,個人野心和利己主義可以毀滅一個原本並非邪惡的人物。總體而言,這些悲劇對封建貴族的腐朽衰敗、利己主義的駭人聽聞、金錢關系的罪惡和勞動人民的疾苦,作了深入的揭露;風格上,浪漫歡樂的氣氛減少,憂郁悲憤的情調增加,形象更豐滿,語言更純熟。
1608年以後,莎士比亞進入創作的最後時期。這時的莎士比亞已看到人文主義的理想在現實社會中無法實現,便從寫悲劇轉而為寫傳奇劇,從揭露批判現實社會的黑暗轉向寫夢幻世界。因此,這一時期又稱莎士比亞的傳奇劇時期。這時期,他的作品往往通過神話式的幻想,藉助超自然的力量來解決理想與現實之間的矛盾;作品貫串著寬恕、和解的精神,沒有前期的歡樂,也沒有中期的陰郁,而是充滿美麗的生活幻想,浪漫情調濃郁。《暴風雨》(1611)最能代表這一時期的風格,被稱為「用詩歌寫的遺囑」。此外,他還寫有《辛白林》和《冬天的故事》等3部傳奇劇和歷史劇《亨利八世》。

6. 速求莎士比亞李爾王人物個性分析

早就已經看完了這部戲劇,只是一直懶得寫。現在來寫點感想為下周的作業做准備吧。
《李爾王》是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一,地位之重要由此可見一斑。但是整部劇讀下來感覺情節比較簡單,幾句話就可以概括,講的是年老昏聵的老王李爾想要退位安享晚年,決定將國土分給三個女兒。大女兒高納里爾和二女兒里根花言巧語的諂媚討好李爾而分別得到了三分之一的國土;而小女兒考狄利婭卻沒有用華麗的詞藻表達對父親的愛而被驅逐出國,與法蘭西國王回到法蘭西。李爾自己僅保留了國王的尊號和一百名侍從打算輪流住在大女兒和二女兒家裡安享晚年,但是兩個女兒得到財產後卻原形畢露,不僅不好好照顧父親,反而將李爾趕出家門,使他飽受顛沛流離之苦。最後還是由小女兒考狄利婭出兵替父親討伐兩個姐姐,但是不幸失敗,被俘在獄中縊死。老王也抱著小女兒的屍體悲痛的死去。當然兩個懷女兒也必定沒有好下場,由於嫉妒和猜疑而死去。
用我們現代的眼光來看這出戲劇,情節確實比較簡單,但是從莎士比亞生活的那個年代來看,大概就不是這樣了。看待文學作品要用歷史的眼光,不能用現在的標准苛求歷史,這是某位老師講過的。從莎士比亞的時代來看,他生活的年代正處於文藝復興時期,對人的發現是這個時期的主流。知道了這個我們再來看這出戲劇就不感到難理解了。我認為在《李爾王》中所體現的人性正符合文藝復興時期的主題。李爾的虛榮和權利慾,兩個女兒的虛偽,小女兒的善良和忠厚,肯特的忠誠,以及愛德蒙的陰險狡詐,都把人塑造成了一個個活生生的人的形象,人有了自己的個性,是一個個獨立的存在,這出戲劇也就成了一個小社會,折射出整個社會,整個人性的完整的面貌。也許不是完整的,但至少是真實反映了一部分。我覺得這是《李爾王》以及莎士比亞四部悲劇的貢獻和創造性之一。
《李爾王》中塑造了很多活生生的形象,李爾王、考狄利婭、肯特、愛德蒙等等,每個拿出來都可以分析很多出來。這里只簡單分析一下這幾個人物的特點。
李爾王無疑是這個悲劇的主角。他的致命的錯誤是虛榮心。作為一個長期處於最高統治地位的國王來說,總是被人贊賞常會導致虛榮心,他聽慣了贊美的話,聽慣了甜言蜜語,必然不習慣於小女兒的誠實和拙於言語。可以說小女兒的誠實是對他虛榮心的極大諷刺,長期習慣於生活在虛榮中的人必然不習慣於這種誠實,也不喜歡這種誠實,所以他才會如此惱怒,才會把小女兒趕出家門。我覺得李爾王這個形象的意義更多的是對於現代的意義和啟發。人們說為什麼莎士比亞的戲劇是經典之作,就是因為它存在著多樣的解釋性,「一百個人眼中有一百個哈姆雷特」,這也是莎劇的魅力所在。從現代人的眼光看李爾王,我們可以發現,生活中有太多的李爾王,太多的虛榮心導致了太多不好的後果,從公司的老總,到我們一般人,其實都有虛榮心,適當的虛榮心可以促進我們向上,但是虛榮心太多太強,就會適得其反。《李爾王》留給我們很多思考。
其次的主角就是小女兒考狄利婭了。她在劇中可以說是完美和正義的化身。正是她在父親顛沛流離之時期兵討伐兩個不孝的姐姐,但是悲劇總是這樣,把美好的事情毀滅給人看,小女兒最終失敗自縊而死,老王也因此而悲痛去世。她的誠實可以說是對於虛榮心的一個警醒,一個警鍾,其實她是最愛父親的女兒,只是由於拙於表達而是父親誤會了她的意思。只是因為這樣,導致了最後的悲劇結果。但是考狄利婭又是幸福的,她嫁了個懂得她的善良所在的法蘭西國王,避開了這些趨炎附勢之徒,如果單從這方面來看,她是最幸福的。這又提出一個問題供我們思考,人的幸福到底是什麼?是金錢,是權力,還是內心的滿足?考狄利婭和整個悲劇回答了這個問題。
最後我想提一下愛德蒙。無疑,他是個反面角色,是個十惡不赦的叛徒。他設計讓他的父親和哥哥愛德伽遭受苦難,有勾引高那李爾和里根使她們互相嫉妒猜疑而互相殘殺。這確實是他的惡的本性所在。但是我們有沒有想過,是什麼致使他這么做?看過一篇評價,認為愛德蒙的身份,使得他產生了這種報復心理。它是私生子,這種不光明正大的地位,使得他受到了不一樣的待遇,表面上可能和他的哥哥愛德伽是一樣的,但是背後肯定會被人指指點點。社會造就人的性格,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的愛德蒙,很有可能成長成為一個復仇者。我很同意這種觀點,環境造就人性,這是莎劇給我們的又一個啟示。
悲劇不同於喜劇,我認為可以使人想得更多,思考更多。關於人性,關於幸福,關於善惡,這部悲劇留下了這么多問題供我們思考。《李爾王》的意義和現代性也體現在這里。

7. 《李爾王》的編寫背景是怎樣的

由於從事戲劇創作和演出的工作在當時還屬於不入流的低級職業,因此現存有關莎士比亞的生平資料極少,這使得有些人甚至開始懷疑是否真有莎士比亞這一人物的存在。有人推測出這些劇作可能是培根所寫,支持這種說法的有馬克·吐溫和精神分析學的創始人弗洛伊德等。還有人認為這些作品都是與莎士比亞同時代的一位才子馬洛所作,可惜一直未能找到確切的證據。因此,有關這些作品著者的具體真相,恐怕還有待於研究的繼續深入。然而無論如何,莎士比亞的作品在世界上的地位是不容置疑的。在西方世界,一般人家必備的兩本書,一本是《聖經》,另一本就是《莎士比亞全集》。1984年選舉世界十名偉大作家時,莎士比亞名列第一。這些都說明莎士比亞是有史以來最負盛名的作家之一。他被譽為「奧林匹亞山上的宙斯」。英國還有句諺語說:「寧可不要一百個印度,也不能沒有莎士比亞。」由此可見莎士比亞的影響力。

莎士比亞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文學上首屈一指的代表,他創造的戲劇人物豐富多變,各有風采,劇情生動,扣人心弦,引人入勝,直到今天,只要有莎士比亞的劇目上演,觀眾必然會如潮水般擁入劇場。而且莎士比亞還是一名出色的語言大師,語言既有口語的活潑,又有散文的輕快和詩歌的優美,其中還蘊涵著深刻的哲理。

8. 李爾王的創作背景是怎樣的

《李爾王》背景:由於從事戲劇創作和演出的工作在當時還屬於不入流的低級職業,因此現存有關莎士比亞的生平資料極少,這使得有些人甚至開始懷疑是否真有莎士比亞這一人物的存在。有人推測出這些劇作可能是培根所寫,支持這種說法的有馬克·吐溫和精神分析學的創始人弗洛伊德等。還有人認為這些作品都是與莎士比亞同時代的一位才子馬洛所作,可惜一直未能找到確切的證據。因此,有關這些作品著者的具體真相,恐怕還有待於研究的繼續深入。然而無論如何,莎士比亞的作品在世界上的地位是不容置疑的。在西方世界,一般人家必備的兩本書,一本是《聖經》,另一本就是《莎士比亞全集》。1984年選舉世界十名偉大作家時,莎士比亞名列第一。這些都說明莎士比亞是有史以來最負盛名的作家之一。他被譽為「奧林匹亞山上的宙斯」。英國還有句諺語說:「寧可不要一百個印度,也不能沒有莎士比亞。」由此可見莎士比亞的影響力。

莎士比亞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文學上首屈一指的代表,他創造的戲劇人物豐富多變,各有風采,劇情生動,扣人心弦,引人入勝,直到今天,只要有莎士比亞的劇目上演,觀眾必然會如潮水般擁入劇場。而且莎士比亞還是一名出色的語言大師,語言既有口語的活潑,又有散文的輕快和詩歌的優美,其中還蘊涵著深刻的哲理。

9. 莎士比亞悲劇《李爾王》的影片賞析 急需```

下筆年代 I 版本之說 I 靈感源頭 I
(以下文章節錄自遠東圖書公司出版之四大悲劇 )

下筆年代

李爾王之作大約是在一六O五年之末與一六O六年之初。其重要證據如下:

(一) 據書業公會注冊簿,此劇初演是在一六O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二) 愛德加所說的幾個魔鬼的名字系引自Harsnet』s 「Declaration of Egregious Popish Impostures.」而此書乃一六O三年出版者。故知李爾王不能早於一六O三年。
(三) 第一幕第二景提起關於日蝕月蝕的話,這或者與一六O五年九月間的月蝕及十月的日蝕有關。
(四) 據文體考察,李爾王當是莎氏晚年最成熟之作品。例如:有韻腳之五步排句極少,僅有三十七對;不成行之短句有一百九十一行之多,為莎氏劇中最高紀錄;散文所佔份量亦鉅。

莎氏平常在宮廷演出之劇,率皆新作,故李爾王既於一六O六年冬演出,則姑且論斷其著作年代為一六O五或一六O六,諒無大誤。
I TOP I
版本之說

李爾王最初在書業公會注冊簿登記的日期,是一六O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旋於一六O八年出版,是為「第一四開本」。此本現存者僅有六部,而其內容則六部並不一致,正誤之處非常凌亂,其中只有兩部內容完全相同。此本排印出版之倉促可以想見。

但同於一六O八年另有一四開本李爾王出現,內容大致相同,惟訛誤較前述本更多,殊無**價值。此本標題頁僅列出版人名姓而無地址,故「第一四開本」有「Pide Bull edition」之稱,無地址之四開本則為「第二四開本」,又稱「N. Butter edition」。「第二四開本」大約是襲取「第一四開本」而成,此兩種版本間之關系,劍橋版莎士比亞集之編者闡述甚詳。有些學者還以為「第二四開本」乃一六一九年出品,標題頁雖標明「一六O八」字樣,而實系偽托雲雲。

一六二三年「第一對折本」出版,其二八三面至三O九面即為李爾王。據D. Nicol Smith之估計,「四開本」約有三百行為「對折本」所無,「對折本」亦有一百一十行為「四開本」所無。其出入若是之鉅,二者關系究竟為何,實為莎士比亞版本批評上難題之一。據一般學者研究之結論,「四開本」大概是在宮廷表演時的速記盜印本,而「對折本」則是經過刪削之劇院實用腳本。就大致論,「對折本」絕對的優於「四開本」。不過「四開本」亦有可取之處。例如:第四幕第三景為「對折本」所全刪,是很可惜的。現代通用的本子,大抵是結合二者之長編輯而成。

英國復辟後,經德萊頓之提倡,改編莎士比亞戲劇已成風潮。而當代桂冠詩人泰特改編李爾王,於一六八一年出版並上演。此改編本,以愛德加與考地利亞相愛,並以情人團圓李爾復位為結尾,中間復摻入新景,「弄臣」一角則完全取消,與莎氏原劇風貌大相逕庭。然此改編本霸佔舞台一百數十年,直至一八二三年名伶Edmund Kean始恢復悲劇結局,然猶未恢復「弄臣」一角;十五年後名伶Macready始完全恢復莎氏劇本之原貌。到如今,改編本已成歷史上的陳跡了。

「對折本」之李爾王已有幕景之分。一七O九年 Nicholas Rowe 編莎氏全集出版,為最初之近代編本,在版本方面雖僅知依據「第四對折本」,無大貢獻,然其改新拼音,標點,加添劇中人物表,及劇中人物上下表等等之舞台指導,則厥功殊偉。李爾王之版本歷史至此告一段落。自Rowe以後之各家編本則依據Furness所列截至一八七O年已不下三十餘種,加以最近數十年間出版之編本,當在六十種以上。

I TOP I
靈感源頭

關於李爾王的故事來源甚古,自Geoffrey of Monmouth:Historia Britonum以降,以詩體及散文體轉述此故事者不下十餘家。但莎士比亞曾利用過的材料不外乎以下幾種:

(一) 何林賽的史記:出版於一五七七年,再版於一五八七年。莎士比亞戲劇之歷史材料常取於此。李爾王的故事見該書英格蘭史卷二第五第六章。在這里,李爾沒有瘋,沒有格勞斯特一段穿插,沒有放逐化妝之坎特,也沒有弄臣,也沒有悲慘的結局,故事綱要略具於是,莎士比亞無疑的是曾讀過。
(二) 斯賓塞的仙後之前三卷:刊於一五九O年,卷二第十章第二十七至三十二節便是李爾王的故事。在考地利亞這一個名字的拼法上,斯賓塞與莎士比亞是一致的。還有,國王之無意識的問詢三女之愛,及考地利亞之死於絞殺,這兩點也是斯賓塞的創造,而莎士比亞予以採用。
(三) 莎士比亞在寫李爾王前,李爾王的故事已經被人編為戲劇而上演。一六O五年出版的The True Chronicle History of King Leir, and his three daughters, Gonorill, Ragan, and Cordella.作者不明。其內容完全按照傳統的李爾故事加以戲劇化而成。此劇是莎士比亞所熟知,殆無疑義,莎士比亞不但襲用了此劇中一大部分的結構,即字句之間亦有許多雷同處。所以此劇可說是莎士比亞的藍本。不過莎士比亞自出新裁的地方仍然很多,這是在比較之下就可看出來的。
(四) Sidney』s Arcadia——西德尼的小說阿凱地亞刊於一五九O年,第二卷第十章有一段故事,與李爾王中格勞斯特一段穿插極為類似,故曾予莎士比亞若干暗示,殆無疑義。

上述四種,為李爾王故事藍圖之主要來源,但劇中尚有一大部分純為莎士比亞所創作,例如:悲慘的結局,弄臣之插入,格勞斯特故事之穿插,李爾之瘋狂皆是。從此處即可看出莎士比亞編劇的手段。一出完美的劇作,除了需要好的素材,劇作家的巧手安排,更是不可或缺。

I TOP I
梁氏觀點

批評家大概都認定李爾王是一部偉大作品,但為什麼偉大呢?這可從兩部分研究,一為題材的性質,一為表現的手法。

詩人雪莉在詩辯里說:「近代作品常以喜劇與悲劇互相攙和,雖易流於濫,然實為戲劇領域的一大開展;不過其喜劇之成分應如李爾王中之有普遍性,理想的,並且有雄壯之美,方為上乘。即因為有此原則,故吾人恆以李爾王較優於兒底婆斯王與阿加曼姆農。……李爾王如能經得起此種比較,可謂為世上現存戲劇藝術之最完美的榜樣。」雪莉此言是專從悲劇與喜劇混合之一點立論。哈茲立則更籠統的說:「李爾王為莎士比亞最佳的戲劇表現,因為在此劇中,莎士比亞的態度最為誠摯懇切」。像這一類絕口贊揚的批評,我們還可以舉出斯文本、雨果、布蘭兌斯等等。

李爾王的題材是有普遍性永久性的,這戲里描寫的是古今中外無人不感覺密切的親子關系。父母子女之間的倫常的關系是最足以動人情感的題材。莎士比亞其他悲劇的取材往往不是常人所能體驗的,而李爾王的取材則有絕對的普遍性,所謂孝道與忤逆,這是最平凡不過的一件事。所以這題材可說是偉大的,因為它描寫的是一段基本的人性。

單是題材偉大,若是處置不得當,仍不能成為偉大作品。但是我們看看莎士比亞布局的手段。T.R. Price 教授說得好:「李爾王的故事本身,自析分國土並與考地利亞爭吵以後…僅僅是一篇心理研究…只是一幅圖畫,描寫一個神經錯亂的老人,因受虐待而逐漸趨於頹唐,以至於瘋狂而死。……所以這故事本身缺乏戲劇的意味,因此莎士比亞乃以哀德蒙的故事來陪襯李爾與考地利亞的故事。…經過此番揉和,故李爾個性的描寫以及其心理潰壞的寫照便成為此劇美妙動人之處,而哀德蒙的情緒動作及其成敗之述,乃成戲劇的骨骼與活動。」

這一段話非常中肯,兩個故事的穿插配合不能不說是成功的技法。以互相呼應的表現手法,以末襯主,綠葉襯紅花,當使得故事的節奏更緊湊,內容也相對地更豐碩。

回頭再來看李爾王的結尾處,莎士比亞把傳統的「大團圓」一改而成為悲慘的結局,雖然因此而為十八世紀的一些批評家所詬病,但以我們的眼光來看,「詩的公理」在此地是沒有維持的必要。Tate的改編本雖然也有一百五十七年的命運,終歸經不起 Lamb 的一場奚落!

就大致論,李爾王的題材與表現都是成功的,不愧為莎氏四大悲劇之一。不過短處仍是有的,如Bradley教授所指示,至少有下列數端:

(一) 格勞斯特之當眾挖眼是太可怕的。
(二) 劇中重要人物過多;接近結尾處過於倉促,於第四幕及第五幕前半部尤然。
(三) 矛盾或不明晰處過多,例如:
甲、 愛德加與哀德蒙住在同一家中,何以有事不面談而偏要寫信?
乙、 何以愛德加甘受乃弟蒙騙而不追問賈怨之由?
丙、 格勞斯特何以長途跋涉至多汶僅為求一死?
丁、 由第一景至李爾與剛乃綺沖突,僅僅兩星期,而傳聞法兵登岸,據坎特謂此乃由於李爾受其二女虐待所致,但事實上瑞干之虐待李爾僅前一天之事,如此說來,傳聞毋乃太速?
戊、 李爾怨剛乃綺裁減衛兵五十名,但剛乃綺何曾言明數目?
己、 李爾與剛乃綺各派使者至瑞干處並候回信,而李爾與剛乃綺亦均急赴瑞干處,這又是何故?
庚、 愛德加何以不早向盲目的父親自白?
辛、 坎特何以化妝至最後一景?自謂系有重要意義,但究竟是何緣故?
壬、 何以白根地有先選考地利亞之權?
癸、 何以哀德矇事敗之後,良心發現不早解救彼所陷害之人?

(四) 動作背景之確實地點不明確,殊欠明了。

當然此等瑣細處之缺憾,不能損及此劇之偉大,然缺憾如此之多,恐怕就不能使此劇成為「完美的」藝術品了。Bradley教授說:「此劇為莎士比亞最偉大之作品,但並非如哈茲立所說『最佳的作品』。」此語可謂不易之論。

托爾斯泰曾嚴酷的批評莎士比亞,以為不能稱作第一流作家,即以李爾王為例詳加剖析,謂莎士比亞之作實遜於藍本,這可以說是很大膽的批評。但至少在兩點上托爾斯泰的意見是不無可取的,一是莎士比亞的文字稍嫌浮誇矯飾,不夠自然,一是李爾王的事跡太不近人情,太牽強。這是任何公正的讀者都有同感的吧!

閱讀全文

與李爾王創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