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藝術家的創作道路是痛苦的
貝多芬一生坎坷,沒有建立家庭。二十六歲開始耳聾,晚年全聾,只能通過談話冊與人交談。但孤寂的生活並沒有使他沉默和隱退,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革命進步思想意識給他許多啟發,奠定了他人文主義世界觀的基礎—人類平等、追求正義和個性自由,憎恨封建專制的壓迫。他曾說:「一年的自由比一百年的專制主義對人類有用得多」。
盡管出生於音樂世家,而且從小就開始學習鋼琴和提琴,但貝多芬並非莫扎特式的神童,他的創作並非一揮而就,而是孜孜不倦地修改草稿直至感到滿意為止。其早期作品具有海頓和莫扎特的風格,但後來發展了一種完全屬於他自己的形式,其作品個性鮮明,較前人有很大的發展。在音樂表現上,貝多芬幾乎涉及當時所有的音樂體裁,大大提高了鋼琴的表現力,使之獲得交響性的戲劇效果;又使交響曲成為直接反映社會變革的重要音樂形式。
貝多芬一生的作品雖然不太多,但他卻被公認為是世界上最偉大的音樂家。之所以贏得如此高的聲譽,關鍵在於他集卓越的音樂天賦和熱情奔放的性格於一身,有崇高的理想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有堅韌不拔的意志和不屈不撓的毅力。他以深刻、銳利的眼光,敏感地把握住了時代和社會的脈搏,他的作品不僅體現了他巨人般的性格,而且反映了人民的苦難、奮斗和希望,因而具備了鮮明的社會性和深刻的哲理性。他為人類留下了一筆永恆的寶藏,對世界音樂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被尊稱為「樂聖」。
貝多芬的主要作品也是最重要的作品是交響音樂,其中又以九部交響曲占首要地位。這些家喻戶曉的作品有:降E大調第3交響曲《英雄》、C大調第5交響曲《命運》、F大調第6交響曲《田園》、A大調第7交響曲、d小調第9交響曲《合唱》(《歡樂頌》)、序曲《愛格蒙特》、序曲《柯利奧蘭》、降E大調第5號鋼琴協奏曲《皇帝》、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C大調第9弦樂四重奏《拉祖莫夫斯基》第三號、c小調第8鋼琴奏鳴曲《悲愴》、升c小調第14鋼琴奏鳴曲《月光》、F大調第5鋼琴奏鳴曲《春天》、F大調第2號浪漫曲。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1770年12月16日誕生於萊茵河畔的小城市波恩。
貝多芬的父親是當地唱詩班的男高音,是一個經常醇酒的蠢漢。他的母親是女僕,這是個清貧的家庭。
貝多芬是一個典型的神童音樂家。由於他在音樂上的早慧,十二歲時就被人拿來同名垂青史的音樂神童莫扎特相提並論。他愚蠢的父親急切地想利用這一點來賺取名利,逼迫小貝多芬整天練琴和演出,稍不如意就毒打他。在貝多芬的記憶中,他根本就沒有享受過父愛。
上天又偏偏賜給貝多芬一副粗陋的外表,外加身材矮小粗壯-即使成年後也不過1.58米,他的外貌使他從小就遭人譏笑,成年後也難於倖免。
清貧的家庭,粗暴愚蠢的父親,不惹人喜歡的外貌,所有這些構成了貝多芬不愉快的童年,形成了他以後的反叛性格和強勢作風,也造成了他成年後粗俗的言談舉止。貝多芬被許多同時代的人描述成「粗魯、固執、脾氣暴躁,只要心情稍有不好,就隨時隨地亂吐痰。」
大約在十二歲左右,小貝多芬在波恩遇見了一位相當好的導師-尼弗。正是尼弗擴大了貝多芬的藝術視野,使他在不幸的童年中沒有厭惡音樂,並奠定了他的最初的音樂風格,使他十三歲就成為管風琴師,並創作了三首奏鳴曲。
1787年,貝多芬動身去當時的音樂之都維也納,並拜見了莫扎特。當時十七歲的貝多芬默默無聞,而莫扎特早已名滿歐洲。可能貝多芬的相貌太一般了,連莫扎特也看走了眼,對這個年經人並沒有太大的興趣。他給了一段音樂讓他用鋼琴即興發揮,自己卻到隔壁屋子和別人聊天。然而鄰屋充滿靈感和氣勢的音樂使得莫扎特不由自主地又跑回鋼琴旁-作為偉大的音樂家,莫扎特對於音樂的感悟力是非凡的。他從這個年經人的琴聲中聽到了無窮的創造力和靈感,因此一俟演奏完畢,莫扎特便對屋內的人說:「注意這個年經人!......有朝一日,他會震驚世界!」
接著似乎該是一段「千里馬遇伯樂」的傳世美談,然而卻什麼都沒有發生,因為隨後傳來了貝多芬的母親辭世的噩耗。這使兩位音樂史上最偉大的音樂家令人遺憾地分手,從此再未謀面。四年後,一代音樂大師莫扎特以35歲的年齡英年早逝,而此時二十一歲的貝多芬尚在波恩肩負著家庭的重擔。
在貝多芬不幸的童年中,母愛可能是他唯一的美好記憶,十七歲喪母對貝多芬的打擊非同一般。與此同時,他還要擔起這個無人照管的家庭--兩個未成年的弟弟和一個不爭氣的父親。
在艱辛的日子裡,只有在與布朗寧一家的交往中,貝多芬才得到一點安慰和支持。伊麗奧諾.布朗寧是他的學生,比他小兩歲,貝多芬對她懷有溫柔的感情。當她後來與一位善良的醫生結婚後,貝多芬就將這種感情轉為永恆的友誼並保持終生。貝多芬也從鄉野景色中找到了安慰--波恩那鮮花滿枝,綠樹成蔭的小徑,經及壯麗浩瀚的萊茵河,以寬廣的胸懷接納了這個日漸憂郁的年輕音樂家。貝多芬終生對大自然充滿熱愛的情感,他音樂中寬廣的意境和淳樸的旋律直接發源於此。
1792年貝多芬被帝侯親王派到維也納繼續深造,此後就在那裡永久定居下來。
作為卓越的鋼琴家,貝多芬受到維也納上層社會的熱情歡迎,同時他在維也納拜師學藝,其中有著名作曲家海頓。海頓盡管喜歡貝多芬的才能,但心中並不十分喜歡他的性格,因為年輕的貝多芬有太多的熱情和怪異的念頭了。同時,貝多芬也並不喜歡海頓。這也難怪,全身都是叛逆的貝多芬,怎麼能和幽默輕松的「海頓爸爸」談到一起來呢?
貝多芬1802年以前的創作,被音樂史上稱為貝多芬的第一期風格。這些作品大都是些小型曲目,著名的只有鋼琴奏鳴曲《悲愴》,《月光》,小提琴奏鳴曲《克羅采》和《第三鋼琴協奏曲》。此時的貝多芬處於創作的准備階段-為了密切地觀察生活中的偉大變革,為了總結18世紀的音樂成果並運用它來反映急劇變化的現實,為了選擇適合於他的個性的新的創作手法,所有這些都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去進行緊張的探索。這個時期彷彿是「十年面壁」,是貝多芬音樂創作的醞釀期。
這種醞釀有外在的條件-1789年爆發了震驚世界的法國大革命。當時的波恩大學是各種進步思想的搖籃,貝多芬經常在波恩大學旁聽,並如飢似渴地學習人類自古以來偉大的精神成果:從歷史文獻到哲學,從荷馬、莎士比亞到席勒、歌德。在學習的歲月和革命的年代中,貝多芬奠定了他人文主義世界觀的基礎--深信人類平等,追求正義和個性自由。
法國大革命催生了眾多的歷史巨人,貝多芬就是其中的卓越代表。法國大革命就象一條巨大的山脈,將貝多芬和另兩位古典音樂大師海頓、莫扎特分隔開來。正是由於繼承了前輩深厚的傳統,同時又得到了自由氣息的滋養,貝多芬得以創造出音樂史上又一風光無限的高峰。
2. 是苦難造就了藝術,還是苦難就是藝術
有價值的苦難才是藝術。承受沒有意義的苦難,充其量是浪漫吧。
3. 藝術的本質是痛苦這句話是誰說的
藝術的本質不是痛苦。
如果藝術就是痛苦,人們就不會追求藝術,也不會欣賞音樂,也不會購買令人痛苦的藝術品了。
藝術是人世間最美好的事物,是人的創作表現。
藝術的本質就是美好。
4. 藝術家創作過程中的歡樂多還是痛苦多
從藝術家角度看,藝術家創作完一件作品後,他的審美趣味與藝術追求通過自己所塑造的藝術形象充分的表達出來,「十月懷胎苦,一朝分娩樂」的喜悅心情是不言而喻的,雖然創造的歡樂與痛苦交織在一起,但痛苦只是暫時的,歡樂遠遠多於痛苦,看著自己親手創造的「傑作」,藝術家心裡充滿了成就感,欣喜之餘,藝術家不會僅停留於自我滿足之中,而是希望有更多的人與自己分享快樂,希望自己的作品能為更多的人所接受所理解,希望人們能真正的喜歡它、關愛它、伴隨它一起成長,當然,除了期望得到公眾的認可之外,一個聰明而理智的藝術家需要的不僅是溢美之辭,他仍然渴望聽取來自各方面的批評與評判,因為公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不同的視角、不同的立場、不同的審美標准對同一件作品的看法自然會存在差異,而這眾說紛紜的信息反饋,為藝術家全面清醒認識自己的藝術、調整完善藝術創作方向及表現手段以創作出更優秀更精彩的藝術作品提供了啟發和借鑒作用。在尋覓知音的同時,藝術家同樣企盼在藝術公眾的熱情和主動參與下,充分調動公眾的審美知覺與藝術想像力,讓自己營造的藝術世界更加豐滿富於意義。
5. 請試著闡述苦難與藝術的關系
畫家人生最慘的事情莫過此。畫家人死了,人就出名了。畫就值錢,活的時候一紋不值。
6. 什麼叫苦難藝術
這只是一個稱謂而已··藝術很廣泛··或許的他苦難也是一種藝術··
7. 為什麼真正的藝術家都是苦難中成長的
苦難中的堅持更刻骨銘心。藝術家用驕傲支撐堅持…內心用他們的藝術訴說…看看《梵高傳》吧,梵高也問,為什麼要在苦難中。有純潔的心,才依然把心底美好的東西展現給帶給他苦難世人…
8. 為什麼藝術創作的過程是痛苦的
因為創作來自靈感,靈感來自生活,尋找靈感的過程是艱難的,靈感被激發後是快樂的!
9. 有過苦難經歷的藝術家,並用一句話簡述他的事跡。
您好 我給你推薦是藝術家韓美林 您可以作為參考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他經歷了近五年的牢獄之災,但他依然積極,樂觀,上萬件作品,沒有一件悲觀的、低調的」 他曾與病魔進行過生死的搏鬥,這使他更懂得了生命的意義
http://special.artxun.com/20080220/article/.shtml
10. 為什麼藝術創作的過程是痛苦的,希望大師幫我指點一下,
我還沒有工作經驗 不過喔知道老是在意一件事情的時候是很難從中發現發光點的 想想看 天天看一個人是不會發現她天天的細微的變化的 以前上學都沒有離開家 老爸就會說 怎麼還不長大吶 可是在外地上學才半年 老爸見了就會說 呵呵 長高了 好!可是身邊生活叻半年的同學卻為發現喔每日的變化 而且今天走在烤鴨店門外 走在那具有特色的地板上 想起叻童年時候每天返學回家都會在地板上跳著過去 心裡有了靈感 就拿來當做創作素材叻 喔覺得至少感動叻喔自己 其實好的東西來自生活的小細節 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吶 加油 細心體會這身邊的一切 伱一定會又大收獲的 喔有點啰嗦 哈哈 不過希望對你有多幫助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