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歐洲貨幣是否可以無限創造

歐洲貨幣是否可以無限創造

發布時間:2021-12-12 03:52:02

㈠ 如果中央銀行不規定法定準備率,存款貨幣銀行是否就可以無限制地創造貨幣了求詳細解釋~謝謝!

不是的,只有中國人民銀行才有權利創造貨幣,法定存款准備金是要求商業銀行按照一定比例向中央銀行繳存的存款,這個比例由中央銀行決定,被稱為法定存款准備金率。

㈡ 歐洲貨幣危機發生的條件是什麼

就在德國實現統一,調整自己的貨幣,提高利率,降低通漲壓力的時候,英國還在和長期的經濟衰退作艱苦的斗爭。英國的生產企業和對外貿易都不景氣,英鎊貶值在所難免。可是,它還是堅持不調整貨幣政策,以便保持英鎊的堅挺。這對於歐洲貨幣危機的發生起不到任何阻止作用。就這樣,發生金融危機的條件已經具備了。

㈢ 歐洲貨幣體系形成過程可分為幾個階段

歐洲貨幣體系形成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70年代初-1978,歐共體在原有基礎上建立了EMS(歐洲貨幣體系),旨在穩定匯率。
第二階段:1978-1986,歐共體提出「單一歐洲文件」,「文件」肯定了歐洲貨幣聯盟的重要性與必要性,認為應該繼續積極推進,初步擬定了計劃。
第三階段:1986-1990,歐洲貨幣聯盟的開始實施。

㈣ 歐洲的貨幣政策

歐洲中央銀行貨幣政策透析
上傳者: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彭芸 來源:《上海金融》2006年第8期

摘要:歐洲中央銀行的「兩支柱」貨幣政策策略,保證了貨幣政策決策方法的連續性和系統性,不僅有利於穩定通貨膨脹預期,而且有助於建立公眾對歐洲中央銀行的信任。

關鍵詞:歐洲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策略;貨幣政策透明度

一、歐洲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策略

1.確立首要目標,著眼中期,求穩求變。

《馬約》雖然規定歐洲中央銀行的首要目標是維持歐元區物價的穩定,但該條約並未對物價穩定給出明確的界定。為使目標更具可操作性,ECB管理理事會(又稱ECB貨幣政策委員會)於1998年給出了物價穩定的量化定義:整個歐元區的消費物價協調指數(HICP)年增長率不超過2%,而且物價穩定在中期內得以維持。經過近5年的貨幣政策實踐,ECB管理理事會於2003年修正了對物價穩定的界定:中期內消費物價協調指數的通貨膨脹年增長率低於但是接近 2%。

從該定義可以看出:(1)ECB對價格是否穩定的判斷是基於整個歐元區中期的價格水平。貨幣政策的變化對物價的影響有一個時滯,而且最終影響的程度也不確定,因此貨幣政策難以在短期內抵銷意外沖擊對價格水平的影響,通貨膨脹率短期內存在一些波動是不可避免的,貨幣政策不會因幾周或幾個月的短期的物價或通貨膨脹的變化進行調整,貨幣政策著眼於中期。(2)HICP年增長率低於但是接近2%,不僅為HICP通貨膨脹率設定了上限,而且也指出通貨緊縮和物價穩定是不相容的。

對物價穩定給出明確的量化定義,既有助於增加貨幣政策的透明度,也為社會公眾提供了一個可以監督的標准;既有利於公眾更好地理解貨幣政策框架,也能更有效地引導公眾對物價走勢的預期。不僅增強了單一貨幣政策的可信度,也提高了單一貨幣政策的有效性。

2.圍繞目標,構築框架,尋求支柱。

經濟分析和貨幣分析兩個支柱,構成了ECB的貨幣政策框架。在這個框架內,ECB為貨幣政策的制定和調整收集各種信息,充分利用各種分析工具,確保所有相關的信息都不會遺漏,從而確保貨幣政策決策的穩健性。兩支柱策略既不同於通貨膨脹目標的貨幣政策框架,也不同於傳統的以貨幣供應量或匯率作為「名義錨」的做法。

(1)經濟分析。主要是指基於大量的經濟和金融數據、針對影響價格穩定的短期風險而進行的分析。該分析基於如下的認識:短期內價格水平的變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商品、服務和要素市場上的供給和需求所決定。因此,ECB關注的主要變數有:總需求、總產出和勞動力市場的變化,廣義的物價和成本指數的變化,財政政策的變化,資本市場和勞動力市場的狀況,歐元區國際收支的變化等。

(2)貨幣分析。著眼於中長期分析,該分析的基礎是中長期內貨幣供應量增長率與通貨膨脹率變化密切相關。貨幣的變化包含著未來物價變化的信息,因此有助於對物價穩定的風險進行總體評估。 ECB把貨幣供應量指標從一系列備選指標中挑選出來,並公布廣義貨幣M3增長率的參考值,向公眾清楚地表明了它進行貨幣分析的意圖。大量實證分析表明,在M3與物價水平和其他宏觀變數之間,存在一種穩定的關系。M3還預示了未來,特別是中期的通貨膨脹變化。

ECB將從雙柱策略中得出的信息進行評估、反復核對和匯總,形成對經濟的波動程度和本質、經濟運行結果和物價穩定的主要風險的總體評估,為貨幣政策制定提供有力的依據。通過信息交流框架,公眾能了解ECB制定貨幣政策所面臨的復雜的環境,知道ECB在制定貨幣政策時考慮了哪些因素,又是通過什麼樣的程序來做出貨幣政策決策的。

3.注重貨幣政策策略的溝通職能。

透明的貨幣政策要求中央銀行向公眾和市場提供決策相關信息、制定政策所採取的程序、所使用的數據及考慮的因素,並就當前經濟形勢與公眾進行有效的溝通。所有這些都能在一種開放、清晰、及時的狀態下進行。

ECB的溝通面臨的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環境。歐元區12個不同的國家,10種不同的語言,無疑給 ECB的貨幣政策溝通提供了挑戰。ECB強調與公眾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互動,確保公眾能更好地理解貨幣政策的制定程序以及依據,從而提高中央銀行的可信度,提高貨幣政策傳導效率。為了讓公眾更好地了解貨幣政策,ECB通過多種渠道向公眾傳遞貨幣政策信息:

(1)每個月第一次貨幣政策委員會會議結束後的新聞發布會,是ECB最重要的溝通方式。ECB是第一個召開新聞發布會的中央銀行。新聞發布會上,ECB行長將向公眾詳細地介紹管理理事會對當前經濟形勢的分析以及與貨幣政策相關的物價穩定的風險評估,並通報管理理事會討論的其他議題和決策的相關信息。與會者也可以與新聞發言人進行互動交流。記者招待會的文字材料也將於同一天刊登在ECB的網站上,以便這些貨幣政策信息能夠及時地呈現給公眾。

(2)ECB每月發布「月度公報」,向公眾公布所有統計信息和貨幣政策決策所依據的數據,也提供專家對貨幣政策的分析文章。此外,ECB行長每個季度都向歐洲議會的經濟與貨幣事務委員會匯報ECB貨幣政策的執行情況,並回答相關問題。ECB每年還向歐洲議會遞交年度報告。

(3)ECB的行長、副行長以及貨幣政策委員會的其他成員,充分利用各種機會與公眾進行交流,闡述ECB的貨幣政策策略、分析框架,不斷提高ECB貨幣政策的可信度。交流包括定期接受媒體的采訪,參加全球和區域經濟金融論壇,到世界各地大學講學。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的發言稿、演講稿,研究人員的分析文章,公眾廣泛關注的政策研究結果,在 ECB的網站和其出版的論文集和專刊上都可以找到。

4.注重中央銀行研究職能的發揮。

ECB經濟研究的目標,一方面是為貨幣政策的決策提供強有力的理論和實證的支撐,另一方面是為了更好地服務ECB與公眾和市場的溝通。

ECB的經濟研究通過多種形式展開:working paper主要是鼓勵對ECB貨幣政策的相關問題展開研究,既包括ECB研究人員的階段性成果,也包括一些學術界的專家學者對貨幣政策的研究。這些文章都可以免費在ECB的網站上獲得,對於公眾對 ECB貨幣政策的了解很有幫助。同時,ECB也運用大量的宏觀經濟模型對歐元區經濟以及歐元區內不同國家進行分析預測,以便為貨幣政策決策提供比較可靠的預測信息。針對歐洲資本市場和金融一體化、歐元區經濟周期變化等問題,ECB建立了廣泛的研究網路。此外,ECB和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輪流召開國際貨幣政策論壇,鼓勵從全球的視角來討論貨幣政策的相關問題。

二、對我國貨幣政策操作的啟示

1.進一步提高我國中央銀行的獨立性。

增強央行的獨立性是各國貨幣凋控機制改革的基本方向。實踐證明,中央銀行的獨立性對其貨幣政策操作具有很大的影響。獨立性強的中央銀行,在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抑制通貨膨脹等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馬約》賦予ECB貨幣政策目標上的獨立,而且 ECB還具有工具上、財務上和人員上的獨立,因此為ECB獨立進行貨幣政策操作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經過10多年的發展,中國人民銀行的獨立性雖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依然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約。從目標獨立性來看,雖然《中國人民銀行法》明確規定「貨幣政策目標是保持貨幣幣值的穩定,並以此促進經濟增長」,但我國貨幣政策當前仍受到多目標約束:物價穩定、增加就業、促進經濟增長、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化解金融風險等等。從操作獨立性來看,也存在一些約束,比如金融市場不發達,貨幣政策工具選擇的餘地小,貨幣政策過度依賴國有商業銀行傳導等等。

多目標之間是存在沖突的,這就導致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決策相當困難。而在經濟轉軌過程中,貨幣政策的多目標約束將長期存在,因此提高目標獨立性比提高操作獨立性難度要大。在當前的體制安排下,我們應進一步提高中央銀行的操作獨立性,通過大力發展金融市場特別是貨幣市場,積極推進利率市場化,不斷提高貨幣政策工具、操作目標以及中介目標變數的市場化程度,使人民銀行的貨幣政策操作更具靈活性和前瞻性,為人民銀行貨幣政策的預防性操作創造條件。

2.盡快建立更加靈活的貨幣政策框架。

以利率、匯率或貨幣供應量等工具變數作為中介目標都存在一個共同缺陷,即貨幣政策的靈活性較差。正因如此,絕大多數國家在放棄貨幣供應量目標後基本沒有再簡單恢復利率目標,反而是越來越多地採用了通貨膨脹目標這類非工具變數目標。也就是說,貨幣政策操作直接盯住通貨膨脹率,同時將貨幣供應量、利率、經濟景氣指標指數等其他重要經濟變數作為監測指標。

歐洲中央銀行在考察過一些其他中央銀行已經或正在採用的貨幣政策策略後,決定採用以穩定為目標的雙柱策略(即經濟分析和貨幣分析)。究其原因,是因為ECB成立的時間不長,歐元區內經濟形勢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使ECB的貨幣政策操作面臨很大的挑戰,因此兩支柱策略賦予ECB在操作貨幣政策過程中更大的靈活性,有利於提高其貨幣政策的自主性和傳導效率。

鑒於我國目前的現狀,近期內實施通貨膨脹目標制的可能性不大。但是,我們也可借鑒ECB的做法,建立一個更具靈活性的貨幣政策框架,為公眾的經濟行為提供決策依據,從而提高貨幣政策的可信度,穩定公眾的預期。積極構建更具靈活性的貨幣政策操作框架,提高對經濟的預測能力,即時採取預防性操作;將會為貨幣政策操作提供更廣闊的空間,提高貨幣政策的有效性。

3.注重與公眾交流,提高貨幣政策透明度。

ECB非常注重與公眾的溝通和交流,重視預期在貨幣政策傳導中的作用。通過採用「兩支柱」的貨幣政策策略,為央行與各個層面的公眾溝通提供了一個框架。ECB不僅建立了內容廣泛、容易理解的網站,而且還定期出版報告預測各種宏觀經濟變數,如通貨膨脹、貨幣市場狀況以及預測的風險等。 ECB通過各種途徑,向公眾解釋貨幣政策的目標,討論近期通貨膨脹的情況,評價已經採取的貨幣政策的效果,並描述未來通貨膨脹的發展,因為貨幣政策非常透明,因此ECB有時只要顯示其政策意向,並不需要真正干預市場就能達到調控的目的。

近年來,我國貨幣政策的透明度不斷提高,這一點可以從中國人民銀行的貨幣政策操作實踐中看出。但略顯不足的是,對於我國貨幣政策決策是依據哪些數據的分析,貨幣政策決策過程的程序,以及中央銀行對經濟形勢的預測分析等相關信息還不夠豐富,有待於今後進一步的改善。

4.進一步發揮我國中央銀行的研究職能。

中央銀行不僅具有服務職能、凋節職能和管理職能,而且還具有研究職能。中央銀行要有效對宏觀經濟進行調節,就應該加強對經濟的研究,力爭對經濟的運行有更准確的把握。中國是一個處於轉型中的國家,國內國際環境的不確定性對貨幣政策操作有很大的影響。如何構建更為靈活的貨幣政策操作框架,以有效防範匯率變化及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對經濟的影響;如何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提高貨幣政策傳導效率;如何加強與公眾的溝通和交流,提高我國貨幣政策的可信度;如何加強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匯率政策的協調;如何在加快金融開放的過程中防範金融風險;如何加強貨幣政策國際協調……這些都需要中央銀行加強經濟研究,有針對性地為我國貨幣政策決策提供可靠的理淪、模型和數據的支撐。

㈤ 歐洲貨幣發展

一、銀行產生和發展的主要過程及現代銀行體系建立的途徑

銀行是在商品生產和市場交易逐步發展的過程中產生與發展起來的,因而是經濟發展的產物。

在金屬貨幣出現以後,就出現了早期的金銀兌換、保管和匯兌業務,形成了早期的貨幣兌換商和錢在銀號等機構。如在歐洲的古希臘與古羅馬時期,就有了大量的金銀保管兌換與放貸的記載。但一直至漫長的中世紀結束前,這種錢庄業務一直停留在傳統的形式上。

近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與工業革命,是傳統的貨幣經營業向現代金融業轉變的主要動力。到16世紀中葉,地中海沿岸各國的工商業與貿易有了較大的發展,為了適應經濟的發展與存款。貸款的要求,出現了最早的商人銀行,這些商人銀行既辦理存款與貸款,也從事轉帳結算業務。但他們的貸款往往帶有高利貸性質,使一般工場手工業主和商人很難獲得貸款,即使獲得也會因高額利息而無利可圖。這顯然不能適應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需要,必須建立資本主義的銀行。

在資本主義工商業發展的推動下,真正現代意義上的銀行在17世紀末至明世紀中逐步發展起來了。現代銀行體系的建立並取代傳統的貨幣經營業、高利貸商,是通過兩條途徑實現的:一是舊式的高利貸銀行在新的經濟條件下,調整放款原則而逐漸轉變為現代的銀行,主要特徵是較大規模地吸收社會資金,同時以較低的利率發放貸款;二是按照資本主義原則組織的股份制銀;行,其一開始就具有現代商業銀行的性質,並從事大規模的融資與貸款活動,股份制的商業銀行因其資本雄厚、融資能力強,貸款利率低,所以逐步成為現代信用領域的主導形式,銀行成為整個社會信用的中心。1694年,英格蘭成立了第一個現代銀行——英格蘭銀行,其建立標志著高利貸在信用領域的壟斷地位被打破。從此以後,現代銀行在歐洲就廣泛地發展起來了。

二、銀行是一種特殊的企業,如何理解?

銀行是一種金融機構,也是一種企業。說它是企業,是因為它與一般的工商企業有共同之處。企業的共同特徵是:從事直接的經營活動,具有一定的資金,獨立核算,並通過經營活動獲取利潤。銀行具有企業部門的一切特徵,它是實現資本循環周轉的一個必要環節。

與其他企業相比,銀行又具有一般企業所不具備的特殊性,這些特殊性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銀行的特殊利益。銀行的特殊利益大致可概括為兩個:①從行業特點得到的好處,即不需投入很多的自有資本即可進行經營活動,並可賺取可觀的收益。②從國家的干預以及與國家政權的密切關系中得到的好處。

2.銀行的特殊風險。銀行作為經營貨幣信用的特殊企業,它與客戶之間並非是一般的商品買賣關系,而是一種以借貸為核心的信用關系。這種關系在經營活動中表現為以信用為基礎,以還本付息為條件的借貸,即銀行以存款方式向公眾負債、以貸款方式為企業融資。銀行經營活動的這種特殊性,在激烈的競爭中產生特殊的風險:①信用風險,即借款人不能或不願意按期償還貸款而使銀行遭受損失的可能性。②來自資產與負債失衡的風險。③來自公眾信任的風險。④競爭的風險。

3.銀行的特殊作用。銀行的特殊作用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經濟發展在資金上的支配性作用。銀行經營的對象不是一般商品,而是一種特殊商品——貨幣資金。銀行的業務活動對貨幣資金在經濟部門之間的流動具有重要影響,進而影響國民經濟中各部門的發展。哪個部門能從銀行得到大量資金支持,哪個部門就有了發展優勢,反之,在競爭中就會處於不利境地。二是在國家對經濟的干預中發揮重要作用。國家通過銀行影響貨幣供給量、利率。貸款額度等經濟指標,進而實施對經濟的干預。

可見,現代銀行作為「特殊的企業」在經濟生活中佔有特殊的地位,並具有影響和調節社會經濟生活的特殊作用。

三、現代市場經濟國家金融體系的基本構成

與市場經濟制度相適應,現代市場經濟國家一般都擁有一個規模龐大、分工精細、種類繁多的金融機構體系,包括銀行性金融機構與非銀行性金融機構兩大類。其中,銀行性金融機構居支配地位。

銀行性金融機構按照其各自在經濟中的功能可劃分為商業銀行、中央銀行、專業銀行三種類型的銀行。它們所構成的銀行體系通常被稱為現代銀行制度。商業銀行是辦理各種存款、放款和匯兌業務的銀行,且是唯一能接受活期存款的銀行。中央銀行是在商業銀行的基礎上發展形成的,是一國的金融管理機構,被稱為「發行的銀行」、「國家的銀行」、「銀行的銀行」。專業銀行是集中經營指定范圍業務並提供專門性金融服務的銀行,包括:投資銀行、不動產抵押銀行、開發銀行、儲蓄銀行、進出口銀行等。現代銀行制度中,中央銀行處於核心地位,商業銀行居主導地位,其他專業銀行仍然有存在和發展的餘地。

非銀行金融機構是整個金融體系重要的組成部分,其發展狀況是衡量一國金融體系是否成熟的重要標志之一。非銀行金融機構木以吸收存款作為其主要資金來源,卻以某種特殊方式吸收資金,並以某種特殊方式運用其資金,且從中獲取利潤。這類金融機構包括:保險公司、信用合作社、消費信用機構、證券公司、財務公司、信託公司。租賃公司等。

金融體系的分工與組成是在不斷變化的。長期以來大多數國家的金融機構體系中,商業銀行與非銀行金融機構有較明確的業務分工,如美國、英國等國30年代後採用的分業經營模式,就是以長短期信用業務分離,一般銀行業與信託業務分離,與證券業務分離為特點。80年代以來,金融機構的分業經營模式逐漸被打破,各種金融機構的業務不斷交叉,各種金融機構原有的差異日趨縮小,綜合性經營與多元化發展的趨勢日益明顯。

四、金融機構體系中銀行性金融機構與非銀行性金融機構的異同及相互關系

一國的金融機構體系由銀行性金融機構與非銀行性金融機構構成,其中銀行性金融機構占支配地位。

銀行性金融機構與非銀行性金融機構的共同點表現在兩者都是以某種方式吸收資金,又以某種方式運用資金的金融企業,都具備金融企業的基本特點,表現在:都以盈利為經營目的;主要從事與貨幣資金運動有關的各項業務活動;在經濟運行中都發揮著融通資金的作用。

銀行金融機構和非銀行金融機構也有著明顯的區別,主要表現在:①吸收資金的方式不同。銀行金融機構主要以吸收存款的方式吸收資金,而非銀行金融機構則以其他方式吸收資金;③業務方式不同。銀行金融機構的主要業務方式是存款和貸款,而非銀行金融機構的業務方式則呈現出多樣化,如保險公司主要從事保險業務,信託公司從事信託業務,租賃公司主要從事租賃業務,證券公司則主要從事投資業務等;③在業務中所處的地位不同。銀行在其業務中,一方面是作為債務人的集中,另一方面是作為債權人的集中,而非銀行金融機構則比較復雜,如保險公司主要是作為保險人,信託公司則主要充當受託人,證券公司則多作為代理人和經紀人;④在金融領域中發揮的具體職能不同。銀行性金融機構主要發揮信用中介職能,而非銀行金融機構則根據其業務不同而發揮不同職能,如保險公司主要發揮社會保障職能,信託公司則主要發揮財產事務管理職能等等。

銀行性金融機構和非銀行性金融機構都是一國金融機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共同為社會提供全面完善的金融服務。銀行性金融機構在整個金融機構體系中居主導地位,而非銀行性金融機構的存在則豐富了金融業務,充分滿足現代經濟對金融的多樣化需要,因此,非銀行金融機構的發展程度是一國金融機構體系是否成熟的重要標志。。

五、本世紀70年代以來,西方國家金融機構的發展呈現的趨勢

本世紀70年代以來,西方國家金融機構獲得了迅猛的發展,呈現出以下發展趨勢:

首先,銀行在業務上不斷創新,並向綜合化方向發展。金融機構、金融業務、金融工具等領域的創新更好地滿足顧客的需要;同時,商業銀行業務與投資銀行業務的結合促進銀行發展為;全能性商業銀行。其次,跨國銀行的建立使銀行的發展更趨國際化。各國銀行紛紛在國外設立分支機構,成立跨國銀行,並從事國際銀行業務及開拓境外金融業務。第三,按照《巴塞爾協議》的要求,重組資本結構和經營結構。國際清算銀行提出的這套國際金融市場主體的行為規范,為絕大多數西方發達國家的銀行所遵守。第四,兼並成為現代商業銀行調整的一個有效手段。尤其是進入90年代以來,西方銀行業內部更是不斷重組,以期適應形勢的變化與要求。第五,銀行性金融機構與非銀行性金融機構正不斷融合,形成更為龐大的大型復合型金融機構。傳統的分業經營模式逐漸被打破,各種金融機構的業務不斷交叉,各種金融機構原有的差異日趨縮小,形成多元化、綜合性經營的趨勢。

正確認識和把握西方國家金融機構的發展趨勢,還應分析這一趨勢的歷史背景與內在原因。

首先,70年代以來,經濟領域中,經濟自由主義在與國家干預主義的交戰中佔了上風。以美國、英國為代表的各國政府為減少政府對經濟的干預,更好地發揮市場對經濟的作用,開始放鬆金融管制。這使得金融機構之間的競爭日益加劇。激烈的競爭促使了許多新事物的產生:銀行不斷進行金融創新,並提供全方位服務吸引客戶;銀行業通過兼並帶來優勢互補,拓展業務領域,爭取廣泛客戶;分業經營向多元化、綜合性經營過渡。第二,新技術的出現,特別是電子通訊、信息處理、計算機廣泛應用於金融業,為金融創新以及跨國銀行的跨地區經營提供了支持。第三,隨著各國金融市場聯系日趨密切,各國銀行業運作規則的接軌、銀行業經營的監管、國際金融市場風險的防範問題也逐步提到議事日程。因此,產生了巴塞爾委員會等國際金融組織進行國際間協調與管理。

可見,上述發展趨勢有其客觀必然性。它促進了世界金融業的融合與發展,促進了國際間資金的流動,利於銀行提高經營效率,但同時也對金融風險的防範、國際銀行業的有效監管提出了新的課題。我國作為國際金融市場的參與者,應借鑒西方國家金融機構的發展趨勢,深化金融機構改革,提高銀行業競爭實力,推動我國金融國際化的進程。

六、我國的金融體系經歷了哪些調整與改革?從其演變過程中,如何理解社會經濟條件對金融機構體系形成的影響?

我國目前的金融體系是以中央銀行為核心、國有商業銀行為主體,多種金融機構並存的格局。這一體系的形成,經歷了以下幾個過程:

1.改革開放前的「大一統」模式下的金融體系。這是一種高度集中的、以行政管理辦法為主的單一的國家銀行體系。其特點是:①在銀行設置上,全國只有中國人民銀行一家辦理全部銀行業務,下設眾多分支機構,遍布全國,統攬一切銀行信用。②人民銀行集貨幣發行和信貸業務於一身,既執行中央銀行職能,又兼辦普通銀行的信貸業務。

2.1979一1982年的金融機構體系。打破長期存在的人民銀行~家金融機構的格局,恢復和建立了獨立經營的專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人民建設銀行、中國銀行,與人民銀行一起構成了多元化銀行體系。

3.1983~1993年的金融機構體系。1983年起在金融機構方面進行了如下改革:決定中國人民銀行專門行使中央銀行職能;專設中國工商銀行,承辦原來人民銀行負責的信貸及城鎮儲蓄業務;增設交通銀行等綜合性銀行,廣東發展銀行等區域性銀行;設立一些非銀行金融機構,如中國人民保險公司。

國際金融機構在加強國際合作,發展世界經濟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表現在:①提供短期資金,緩解國際收支逆差,這在定程度上緩和了國際支付危機。③提供長期建設資金,促進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③調節國際清償能力,應付世界經濟發展的需要。④穩定匯率,促進世界貿易增長。

當然,目前的國際性金融機構也存在一些不足,如貸款條件比較嚴格,貸款利率不斷提高,加重發展中國家的支付困難。一些國際金融機構在發放貸款時附加條件,干預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政策和發展規劃。

隨著國際性金融機構的不斷改革與完善,它們在國際經濟和國際金融領域中將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

㈥ 歐洲貨幣市場運行是否存在信用膨脹歐洲貨幣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是否會威脅國際金融穩定

不會的,你想多了

㈦ 歐洲美元為何不能無限創造

因此,這種儲蓄比相似的美國境內的儲蓄受到更少的限制而有更高的收益。 盡管歐洲美元不在美聯儲的管轄范圍之內,但也不是可以無限創造的。 關於歐洲美元為何不可能無限創造,這里用一個簡單的歐洲美元信用創造的簡單例子來解釋:假設由於存貸利差等原因,一家跨國公司將其在紐約銀行的美元存款轉移到了倫敦銀行,那麼,在這一筆資金的轉移過程中,美國銀行體系的美元總額沒有改變,但是歐洲貨幣市場的美元存款卻增加了,似乎與被轉移資金同等數額的信用在歐洲市場上被創造了出來。 但是,這種資金的流動過程不是自動進行的,而是是有前提、有局限的。先假設所有的美國和歐洲市場的存款者、貸款者與銀行都可以自由進入市場,那麼,在歐洲美元被創造出來的這一過程,歐洲貨幣市場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1)歐洲美元的存款利率比美國國內要高,才能刺激美元流入歐洲市場; 2)歐洲美元的貸款利率要比美國國內低; 3)歐洲美元的存貸利差要足夠大,以使歐洲的銀行有利可圖。 然而,存貸款利率是由歐洲美元的供給需求均衡決定的,當流入歐洲市場的美元增加到一定數額是,歐洲市場的美元存貸利率必然會向美國市場的利率靠攏,使歐洲銀行的美元存貸利率不再具有優勢,也使歐洲銀行無利可圖,所以最終歐洲市場上的美元會停留在一定數額,而不會無限創造。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使得歐洲美元不會無限創造,那就是歐洲美元所帶來的風險。在美國國內,由於存款准備金制度,基礎貨幣的信用創造能力是有一定的限度的,而歐洲市場這種限制幾乎為零,所以弗里德曼也說過:「歐洲貨幣市場會產生擴張性影響,對金融危機的激化和通貨膨脹的加劇有刺激作用。」同時,歐洲貨幣市場的存在也給世界經濟帶來了嚴重的不穩定因素,例如增加了主要儲備貨幣之間的匯率波動、提供投機便利加劇了金融市場的動盪、削弱了各國貨幣政策的效果等等。 由於這些弊端的存在,作為主要儲備貨幣發行國的美國,必然不會對歐洲貨幣市場上的美元毫無對策,歐洲市場各國也會對日益膨脹的歐洲美元採取一定的限制措施,以保證世界經濟市場的穩定運行。 綜合以上兩方面的原因,分別從歐洲美元的信用創造機制和歐洲美元所帶來的風險,本人認為歐洲美元不會被無限創造。

㈧ 什麼是歐洲貨幣

歐洲貨幣(Eurocurrency)指由貨幣發行國境外銀行體系所創造的該種貨幣存貸款業務。

㈨ 如果中央銀行不規定法定準備金率,存款貨幣銀行是否就可以無限制地創造貨幣為什麼

當然可以呀,中央銀行的存款准備金是用來控制貸款的,如果沒有存款准備金的約束,可以無限制的進行放款,當然算是創造信用貨幣增加流通中的貨幣量.

閱讀全文

與歐洲貨幣是否可以無限創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科學院無形資產管理辦法 瀏覽:67
注冊資本金認繳期限 瀏覽:828
申請商標到哪個部門 瀏覽:762
購買無形資產的相關稅費可以抵扣嗎 瀏覽:982
商標注冊被騙怎麼辦 瀏覽:160
朗太書體版權 瀏覽:268
大學無形資產管理制度 瀏覽:680
馬鞍山向山鎮黨委書記 瀏覽:934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