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步坦協同!是怎樣協同歷史上哪場戰役用過誰先用這個戰術的
為遂行共同的戰斗任務,步兵、坦克兵、炮兵在統一計劃下協調一致的行動。 目的是使步兵、 坦克兵、炮兵密切配合,形成整體力量,有效地殲滅或抗擊敵人。組織步坦炮協同動作通常根據任務、決心、敵情、地形等情況,按目標、時間、地點在現地或地圖、沙盤及模擬系統上進行。指揮員按預想戰斗的發展情況和敵人可能的行動,以步兵或坦克兵為主,規定各個戰斗階段或時節步兵、坦克兵和炮兵相互協同的方法。其基本要求是:統一計劃, 嚴密組織; 一案為主,多種准備;積極支援,主動配合;預先做好協同計劃與臨時組織協調相結合,增強應變能力;指揮正確及時,通信聯絡順暢。 進攻時,炮兵實施火力掩護,保障步兵、坦克兵開進和展開。沖擊前,進行炮火准備,破壞敵防禦陣地,殺傷敵有生力量。步兵、坦克兵發起沖擊後,炮兵以火力壓制敵防禦支撐點和縱深目標,制止敵兵力、兵器機動,支援步兵、坦克兵沖擊。向敵縱深內發展進攻時,炮兵逐次向前轉移陣地,以火力護送步兵、坦克兵發展進攻。步兵、坦克兵利用炮火效果,由坦克兵引導步兵沖擊或坦克以火力支援步兵沖擊,協調一致地消滅敵人。隨伴火炮在步兵、坦克兵戰斗隊形內,以火力摧毀阻礙步兵、坦克兵前進的敵坦克、火力點,步兵及時給坦克兵和炮兵指示目標。機動時步兵積極為坦克兵、炮兵偵察道路、排除障礙物,坦克搭載步兵和輕便炮兵運動。 防禦時, 炮兵壓制敵炮兵,攔阻沖擊之敵,支援步兵、坦克兵抗擊敵人沖擊,阻止敵人突破和擴張;坦克兵重點摧毀敵坦克和步兵戰車,切斷敵步坦間的聯系,主動支援步兵消滅突入之敵,保障其行動安全。敵人突入前沿陣地後,炮兵集中火力壓制突入之敵,攔阻敵後續梯隊,支援步兵、坦克兵反沖擊或反擊;坦克兵引導步兵實施反沖擊,消滅突入之敵;步兵主動配合坦克兵行動,防敵機降兵和縱深攻擊部隊襲擊炮陣地,適時給坦克兵、炮兵指示突擊目標,並協助其實施機動。 出現於二戰開始以後的各大戰斗中,著名的有二戰時期的阿拉曼戰役,第一次海灣戰爭。 德國的古德里安是械化作戰思想及戰術的創始人,步坦協同大概也許是他提出的吧
⑵ 什麼叫「步炮協同」,「步坦協同」戰術另外,還有其它類似的戰術嗎
很簡單,步炮協同就是步兵與炮兵之間的配合,算是比較早比較基礎軍事術語。
步炮協同自火炮出現以來就產生了,是目前留存的產生最早的協同動作。隨著火炮性能的提高,步炮協同更加復雜,更講求時間和紀律。
步炮協同的主要方法:炮兵進行火力准備(火力突擊),為步兵發起進攻(抗擊敵人沖擊)創造條件;在戰斗過程中炮兵火力直接支援步兵戰斗;壓制敵縱深內目標。
步炮協同原則:以步兵行動為主,使炮兵火力與步兵行動協調一致。
而步坦協同就是步兵與坦克之間的配合,這一點去看二戰的德國與蘇聯就是這一戰法的極致了。
這是步兵與坦克兵之間,按任務、時間、地點,在作戰上協調一致的行動。是步兵與坦克兵協同動作的簡稱。是合同戰斗中陸上協同的基礎。協同的原則,坦克兵配屬給步兵時,以步兵為主;步兵配屬給坦克兵時,以坦克兵為主。坦克兵與步兵協同時,進攻戰斗中坦克兵引導或以火力支援步兵沖擊;步兵以火力消滅敵反坦克武器,掩護坦克兵的戰斗行動;坦克兵和步兵也可以從不同方向對同一目標協同實施進攻。防禦戰斗中步兵給坦克兵指示目標並掩護其行動;坦克兵以火力支援步兵抗擊敵人沖擊和協同其實施反沖擊、反擊。
這兩者都是現代戰爭中比較常見的軍事術語。使用頻率較高。
這應該還談不上戰術,只能算是一種戰術形式,可以發揮士兵與戰爭工具效用的做大化,單獨的炮兵和坦克造成的威脅遠比不上這兩者與步兵結合起來大。再簡單淺顯的來說,這兩者的前者就是炮兵在戰爭開始前炮火「洗地」,然後步兵奪取陣地,而後者坦克負責突破對方防線,而步兵負責鞏固戰果佔領對方防線,在這其中也防範著一些坦克不好防範的點,畢竟人比較靈活。
至於最後說與這兩種類似的應該是海岸炮擊與海軍陸戰隊對於島嶼與海岸線登陸的協同,或者是轟炸機與陸軍的協同(類似於步炮協同),或者是精確制導導彈與特種部隊斬首行動的協同吧。說到底就是一種效用最大化的戰爭器具與士兵的配合吧
⑶ 何為步坦協同,難道當敵軍有強大的反坦克武器的時候也要出動坦克伴隨步兵嗎
游戲和真實不區別的大哥.游戲中有最牛的,但真實戰爭中就沒有這么一說了啊.
步坦協同最初的目的是為了讓步兵保護坦克的側翼。二戰時期的坦克戰理論已經相當的成熟了,特別是德國的坦克戰斗理論是最全面和先進。但在蘇聯戰場,特別是非開闊地的城市中,坦克的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展示,同時被擊毀的概率也加大。那時主要對坦克構成威脅的就是步兵了,因為人要比坦克來的激動和靈活些。當坦克在前進的過程中,如果前方遇到步兵,坦克一般是選擇原地等待己方步兵。這一點你可以去看前蘇聯為了紀念二戰勝利50周年拍的電影。裡面有個很明顯的表示,就是蘇聯攻擊到柏林郊區的時候,坦克手發現前方有德國步兵,急忙呼應步兵來消滅對方,然後再進攻。
當時的步坦協同是有兩個辨證的,1。在開闊地帶,也就是說有足夠的縱深和寬度的地帶,步兵一般都是跟在坦克後面的,主要是保護側翼和鞏固陣地的。2。很狹窄的地帶,特別是巷戰的時候,步兵則是在坦克左右或前方,主要也就保護坦克側翼了。但在游戲中,你就不用考慮那麼多了。
⑷ 坦克是由哪個國家最先發明製造出來的
坦克是由英國人發明的,一戰開始後,戰壕加鐵絲網配上機槍大炮成內了戰爭的主要作容戰方式,在機槍面前,以往的排著橫隊,一排排的傻了吧唧的往敵人陣地沖鋒的方式已經不再適用,英國在一戰開始的時候,一次戰斗,就被德軍的機槍大炮打死了六萬人,從那之後,陣地戰成了主流,雙方都開始拚命的挖掘戰壕,構築掩體,架設鐵絲網。為了能突破德軍的陣地,英國研究出了坦克,為了保密,在運往前線的過程中,完全用木箱遮掩,木箱上寫著水櫃,英文音就是坦克,所以坦克就成了英國新發明的武器的名字,直到現在。當時坦克的速度很慢,一小時才十幾英里,人走著都比坦克快,而且當時也沒有什麼步坦協同戰術,就是坦克自己往上沖,坦克分兩種,雄性的坦克帶著一門炮,雌性的只有機槍。第一次使用坦克,當時德軍完全被嚇壞了,機槍打不動,大多數德軍開始逃跑,英軍獲得了勝利,不過由於步兵沒有及時的往縱深發展,很快就被德軍給打了回來。當時的坦克,有掉到坑裡的,有半路上壞的,最後能堅持到最後勝利的也不多。
⑸ 為什麼國軍不懂步坦協同作戰
其實是這樣,當時國軍已經擁有坦克(也稱作戰車),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從德國購買的。但是由於當時的國民政府貪污腐敗,軍費嚴重不足,尤其是戰車的修理費,燃料費都支付不起。所以國軍的戰車部隊就缺乏訓練。還有,德國只賣給中國成品,不賣零件,就是說,想換零件就得拆零一輛。。。很悲哀。至於為什麼不懂步坦協同,第一缺乏訓練。第二,是至關重要的,就是國軍見過日軍的戰車(日軍但是採用空步坦協同戰術),稱之為鐵王八,很有戰鬥力(當時),因為有步兵的掩護。當時的國軍就認為『這鐵王八能擋子彈!那它都能擋子彈還用我這個活人幹啥?在後面躲著就行啦!』所以就造成戰車沒有步兵的掩護,遭到直接打擊,遇到難攻點步兵很快就撤了下來,卻留下了笨重的戰車。這就是當時的國軍,不是沒有錢,不是沒有資源也不是沒有人力,那為什麼會輸得那麼慘?訓練不足加上戰爭意識不足等多多原因造成的。
以上是我的回答,謝謝。
⑹ 什麼時候要步坦協同,什麼時候又只靠坦克集群沖擊
步坦協同的好處是很大的,步兵可以控制戰場肅清殘敵這點坦克是做不到的,你不可能開著坦克到處追敵人的散兵游勇。
大規模裝甲集群主要適用於,針對敵方堡壘、要塞防線的攻堅戰或者出其不意打突擊(這方面古德里安就是行家)。
⑺ 現代步坦協同有什麼好處
步兵依託裝甲重機械部隊為掩體 重裝甲機械部隊依靠步兵的靈活性 雙方相互依託 可以減少傷亡 坦克為步兵攻堅 清除敵方重火力點(如重機槍點 碉堡 暗堡等) 步兵為坦克清除周邊的反坦克步兵等 雙方協同作戰 有效的提高火力延展及范圍 有效的擴大搜索視角 戰術機動靈活多變 在巷戰(城市戰)中 山地作戰中 能起到強有力的火力打擊和對敵襲擊的突然性(再配合上陸航部隊的武裝直升機或有條件用AC-130就更好了)
⑻ 非洲第一個能做步坦同步的國家是哪個
坦尚尼亞!
這是由ZG顧問嘔心瀝血,千辛萬苦的才訓練出來的!
在以前,黑叔叔們只會一邊打槍一邊向前沖或者藏起來,整個非洲國家莫不如此。
只有經過長期訓練後的坦尚尼亞陸軍勉強掌握了步坦協同進攻!
至於坦尚尼亞戰力如何,可以自行網路,可以說在小范圍局部沖突內打壓諸國。
⑼ 誰能完整的講講步坦炮協同作戰戰術
完整的講可說不出來,細節太多了。
套用古代軍隊的打法,把炮兵換成弓弩手,步兵還是步兵,最多換成輕騎兵(因為現在很多都是機械化步兵了),坦克換成重騎兵就好理解了
⑽ 誰能解釋一下什麼是「步坦協同」(定義)
坦克怕步兵隱蔽接近用燃燒瓶,就需要自己的步兵幫忙。
步兵怕敵人的正面火力殺傷,需要坦克掩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