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煙花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唐史》載:「李畋,江南西道袁州府上栗麻石人氏,生於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四月十版八日。」唐大宗李世民被山權鬼迷纏,久治無效,遂詔書全國求醫。時年24歲布衣獵人李畋應詔揭榜,借打獵用土銃原理,採用竹筒裝入硝,爆驅逐山魈邪氣,使皇上龍體康復,遂封李畋為爆竹祖師。上栗人歷來對李畋頂禮膜拜,早在明大祖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就在始建於東晉九年(公元354年)的上栗南街佑聖觀中設立了「爆竹祖師李畋之神位」,後李畋回鄉以爆竹為業,並逐步把製造爆竹的工藝傳給鄉鄰。李畋造福桑梓,得到百姓的尊重。明太祖洪武三年(即公元1370年),當地人就將每年的4月18日(李畋生日)定為「爆竹鼻祖」的誕辰紀念日,一到這一天,湘贛邊界的麻石、大瑤、金剛、文家市、桐木、白兔潭等地的群眾便成群結隊自發祭奠紀念李畋,一直沿襲至今。
以上資料由福緣煙花提供
❷ 煙花是那個朝代發明的
唐人李畋(公元601—690年)被認為是煙.花製造的開山鼻.祖。
相傳李畋出生在瀏陽上瑤鎮,唐代《異聞錄》記載,李畋的鄰居家裡
鬧.鬼,染上了「恐.懼.症」,終日不敢出門。李畋在鄰居家門口點燃竹
制的花.炮,一下子就把鬼趕跑了。民間還曾有傳說,李畋曾在貞觀年
間,用爆.竹為李世民治病。後來,李畋把技術「轉讓」給同鄉、親朋,
搞得瀏陽一度「十家九.爆」。
李畋的師父、火.葯的發明者孫思邈也和瀏陽淵源頗深。孫思邈是
陝西人,晚年隱居在瀏陽的一個山洞裡,潛心煉丹,不料誤打誤撞,
用硝石、硫磺和木炭製成了火.葯。《後武林舊事》記有宋孝宗觀海潮放煙火的情景說:「淳熙十年(公元1183年)八月十八日,上詣德壽宮,共請兩殿往浙江觀潮……管軍命於江面分布五陣,乘騎弄旗,標槍舞刀,如履平地。點放五色煙炮滿江、及煙收、炮息,則諸船盡藏,不見一隻。」宋理宗(公元1225年至1264年)時,周密在《齊東野語》中也記載了當時皇宮觀看煙花的故事。到元、明年間,許多詩人、文學家都有有關鞭爆煙花這方面的記述。自清代以來鞭爆煙花使用普遍。
煙花的顏色是由於不同金屬灼燒,發生焰色反應顏色不同造成的。煙花是利用各種金屬粉末在高熱中燃燒而構成各種奪目的色彩的。使用不同金屬就能產生不同效果,發出不同顏色的光芒
一千三百多年後,人類進入21世紀,瀏陽的煙.花生產也步入了科
技時代。如今、電子天平稱量、滴定化學分析、電動捲筒機等新技術
和新機械都運用到了煙花的製造當中。冷光煙花等無煙型、環保型煙.
花也正在加緊開發、研製和推廣。
❸ 煙花是誰發明的啊~~是什麼時候發明的啊~~
相傳在1400年前,南川來河兩岸時聞有人自被山魈所害,連唐太宗李世民都 被驚擾得龍體不安,遂下詔全國求醫。出生於湖南瀏陽南鄉大瑤的李畋費盡苦心研製出爆竹,它不僅用來驅祟避邪,保護一方平安,更為太宗驅鎮邪魅。李畋救駕有功,因此被唐太宗敕封為「爆竹祖師」。
民間傳說反映了中國人民美好善良的願望。但據史書及相關的文學書籍記載,在唐朝已有了煙花的發明,在北宋宣和(1119—1125年)年間,我國以火葯為原料的真正煙花發展成熟,已有了大規模的成架煙火。
❹ 煙花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煙花是中國唐朝時的道士李畋發明的。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四月十八日生於湘版贛交界的瀏陽醴權陵上栗交界處的麻石村(麻石村屬醴陵市)。據傳,當時災害連年,瘟疫流行,李畋以小竹筒裝硝,導引點燃,以硝煙驅散山嵐瘴氣,減少了瘟疫的流行,爆竹因而很快推廣開來。
李畋因此被煙花爆竹業奉為花炮祖師。現在花炮主產區的湖南瀏陽、醴陵,江西的上栗、萬載均對其進行祭祀緬懷,李畋廣場為多地地標,瀏陽煙花節更是世界聞名。而醴陵是第一個擁有李畋祭祀祠堂的城市。
(4)年味發明煙花擴展閱讀:
燃放危害
1、燃放時噪音污染嚴重,無論是城市或鄉村都會受到影響。
2、一般的煙花都會在燃放時放出較多空氣污染物,如SO2、NO、NO2等以及灰塵,這些氣體會引發酸雨等環境問題;據了解,燃放煙花爆竹會產生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氣體,這些有毒有害氣體是無形的殺手。
3、煙花爆竹不僅給城市衛生帶來了尷尬,還帶來了安全隱患。由於許多人隨地燃放鞭炮,之後第二天才能被環衛工人清理完。一旦火苗未熄,在當前北方地區長時間的乾旱情況下,極其容易引燃干透了的樹木和草,發生火災。
❺ 煙花是那一年發明的
據史書及相關的文學書籍記載,
在唐朝
已有了煙花的發明,在北宋宣和(1119—1125年)年間,我國以火葯為原料的真正煙花發展成熟,已有了大規模的成架煙火。
❻ 環保式放煙花的視頻走紅,這是怎麼一回事
今天也是小年,環保式放煙花的視頻走紅了,也是挺神奇的一件事情了,關於放煙花也是中華傳承下來的一種文化,放煙花爆竹一般是除夕夜的時候放煙花爆竹,但是現在的人們流行起來這種環保式放煙花,那事情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總而言之,燃放煙花爆竹這一傳統文化是我們國家的瑰寶,要根據我們國家的現狀來考慮,也許再不久的將來,製作出來真正的環保煙花爆竹以後的發展也會越來越好,傳統文化也會一直流傳下去。
❼ 煙花是中國發明的嗎,什麼時候發明的
煙花於10世紀已有記載在中國發明,主要用於盛大的典禮或表演中,《後武林舊事》記有宋孝宗觀海潮放煙火的情景說:「淳熙十年(公元1183年)八月十八日,點放五色煙炮滿江、及煙收、炮息,則諸船盡藏,不見一隻。」
譯文:淳熙十年(公元1183年)八月十八日,在江邊點放五種顏色的煙炮,灑滿了江邊、等到煙花收滅、炮聲終止以後,各個船隻都隱匿起來 一個也看不見了
宋理宗(1225年至1264年)時,周密在《齊東野語》〈御宴煙火〉中也記載了當時皇宮觀看煙火的故事:「穆陵初年,嘗於上元日清燕殿排當,恭請恭聖太後。既而燒煙火於庭。(譯文:穆陵第一年,曾經在正月十五日清閑殿排在,恭請聖太後求。然後在庭院燃放煙火)」
(7)年味發明煙花擴展閱讀:
中國最早的煙花發明在中唐時期,最開始是只有皇家才能享受的娛樂項目,後來漸漸傳入民間,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不僅衍生出了更多的花樣玩法,甚至還出現了專門的煙火藝人進行表演。相比簡單爆炸的爆竹,一支煙花需要具備聲、色、光、煙四個元素,可是復雜多了。
到了宋朝以後,煙花的發展進入了系列期。明清時期各種名目繁多的煙花品種層出不窮,從元代的「月光」、「日光」、「流星」、「白睡蓮」等,一直到清朝的「千丈梅」、「倒垂蓮」、「小葉梨」,各式各樣的煙花給人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享受。
而葯發傀儡的發展也進入了新的階段,不再是之前簡單的噴火吐煙,而是真正有了今天葯發傀儡劇目的樣子,排演出諸如《牛郎織女》一般的劇目來,鮮活生動,令人嘆為觀止,直到今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煙花
❽ 煙花是如何發明的
關於煙花爆竹的發明,中國民間流傳更廣的是「爆竹祖師」李畋回的神奇傳說。相答傳在1400年前,南川河兩岸時常聽說有人被山魈所害,連唐太宗李世民都被驚擾得龍體不安,遂下詔全國求醫。出生於湖南瀏陽南鄉大瑤的李畋費盡苦心研製出爆竹,想用爆竹來驅祟避邪,保護一方平安,更為太宗驅鎮邪魅。李畋因此被唐太宗敕封為「爆竹祖師」。
在北宋宣和年間,以火葯為原料的真正煙花發展成熟。明清時代,爆竹煙花已經很盛行,每逢婚喪喜慶或逢年過節,人們都要燃放爆竹煙花來祭神祭祖,表示慶賀,求神靈祖先保佑全家順利,萬事如意。中國花炮從燃放效果來看,分成禮花、字幕、盆花、瀑布、火箭、噴花。
❾ 煙花是哪個朝代發明的
1、唐朝,唐人李畋(公元601—690年)被認為是煙花製造的開山鼻祖。
2、由來:相傳版李畋出生在瀏陽上權瑤鎮,唐代《異聞錄》記載,李畋的鄰居家裡鬧鬼,染上了「恐懼症」,終日不敢出門。李畋在鄰居家門口點燃竹製的花.炮,一下子就把鬼趕跑了。民間還曾有傳說,李畋曾在貞觀年間,用爆竹為李世民治病。後來,李畋把技術「轉讓」給同鄉、親朋,搞得瀏陽一度「十家九爆」。
3、李畋
(1)李畋(tián)是中國花炮祖師,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四月十八日生於湘贛交界的瀏陽醴陵上栗交界處的麻石村。據傳,當時災害連年,瘟疫流行,李畋以小竹筒裝硝,導引點燃,以硝煙驅散山嵐瘴氣,減少了瘟疫的流行,爆竹因而很快推廣開來。
(2)李畋因此被煙花爆竹業奉為花炮祖師。現在花炮主產區的湖南瀏陽、醴陵,江西的上栗、萬載均對其進行祭祀緬懷,李畋廣場為多地地標,瀏陽煙花節更是世界聞名[1]。而醴陵是第一個擁有李畋祭祀祠堂的城市。
❿ 誰發明了煙花
煙 花 的 歷 史
說到煙花的歷史,我們不得不提到煙花的重要組成部分——火葯。那麼火葯是怎麼形成的呢?
火葯,又稱黑火葯或褐色火葯,是古代人民尋求「長生不老丹」的配方時,無意中配製出來的。關於煙花爆竹的發明,民間有許多美麗的傳說。其中流傳最廣的是關於「爆竹祖師」李畋的神奇傳說。
相傳在1400年前,南川河兩岸時聞有人被山魈所害,連唐太宗李世民都 被驚擾得龍體不安,遂下詔全國求醫。出生於湖南瀏陽南鄉大瑤的李畋費盡苦心研製出爆竹,它不僅用來驅祟避邪,保護一方平安,更為太宗驅鎮邪魅。李畋救駕有功,因此被唐太宗敕封為「爆竹祖師」。
民間傳說反映了中國人民美好善良的願望。但據史書及相關的文學書籍記載,在唐朝已有了煙花的發明,在北宋宣和(1119—1125年)年間,我國以火葯為原料的真正煙花發展成熟,已有了大規模的成架煙火。
中國煙花爆竹的誕生發展過程,充分體現了以花炮始祖李畋為代表的中國人民無窮智慧,展示了我國民族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它是中國人民古老發明的藝術結晶,也是中國古老民俗的智慧表現。
明清時代,我國爆竹煙花已經很盛行,每逢婚喪喜慶或逢年過節,人們都要燃放爆竹煙花來祭神祭祖,表示慶賀,求神靈祖先保佑全家順利,萬事如意。
中國花炮從燃放效果來看,分成禮花、字幕、盆花、瀑布、火箭、噴花。
清咸豐年間,鞭炮庄號遍及湖南省內外各埠,煙花鞭炮年產量猛增,大瑤、金剛頭、潭江、文家市及城區等地百分之九十的居民以家庭作坊式生產,煙花鞭花已開成大行業,素有「十家九爆之稱」。
參考地址:http://www.firework-china.com/www1/history.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