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古代直覺思維的故事
蘇軾有一則著名的以「取象類比」形容直覺認知創造的短文《荔枝似江瑤柱》:
仆嘗問:「荔枝何所似?」或曰:「似龍眼。」坐客皆笑其陋,荔枝實無所似也。仆曰:「荔枝似江瑤柱。」應者皆憮然,仆亦不辨。昨日見畢仲游,仆問:「杜甫似何人?」仲游雲:「似司馬遷。」仆喜而不答,蓋與曩言會也。
這則取象類比的故事,既指明了直觀與直覺的區別,又顯現了直觀與直覺在認知程度上的高低上下。前一類比「荔枝似龍眼」,屬於直觀感受,僅只看到兩者都是圓的和甜的之類外表現象,並沒有能夠指出它們之間質的區別,是故「坐客皆笑其陋」;而後一類比「荔枝似江瑤柱」,則是從內在品質方面作了恰切的比喻——「江瑤柱」者,干貝也,乃用江珧貝閉殼肌製成的乾燥食品,是一種名貴的海味。以它類比,顯現了荔枝自身的高貴品性。
很顯然,這種類比是一種非邏輯性的比附,因為它脫離開了兩者的形體關系——荔枝是一種水質的鮮美的植物果實,而江瑤柱則是一種干制的動物肉類食品。無論從荔枝和江瑤柱的形態、質地來說,都似乎是毫不相乾的,甚至是絕無相似之處的,是故「應者皆憮然」。憮然者,拍掌而笑也。然而,蘇軾卻深信自己的比喻正確,故「仆亦不辨」。而其實,這正是蘇軾的直覺體驗的創造性結果。後日,蘇軾遇見好友畢仲游,他又問之曰:「杜甫似何人?」畢仲游當即答道:「似司馬遷。」蘇軾聽後「喜而不答」。欣然默許。這是什麼原因呢?就是因為畢仲游的回答同是一種取象類比,其效果「蓋與曩言(以前的比喻)會也。」「會」者,心領神會也。畢仲游以司馬遷比喻杜甫,是從杜甫與司馬遷兩人的學識才華和歷史貢獻等內在品性上給予類比的,這正像自己以江瑤柱比喻荔枝,其涵義基本相同。因此,蘇軾和畢仲游的「言會」,正所謂「英雄所見略同」、「心有靈犀一點通」也。這個生動的比喻故事,同時反映出蘇軾和畢仲游都是具有豐富閱歷和高超認知的智慧者,他們皆通過直覺思維表達了兩種不同事物內在相同的本質和規律,令人嘆服。
蘇軾對他的「蘇荔似江瑤柱」的直覺體驗充滿了自信心,曾不止一次談起這個比喻的妙處。又如他在其《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有自注雲:「予嘗謂荔枝厚味,高格兩絕,果中無比。唯江瑤柱、河豚魚近之耳。」這次類比,又從「江瑤柱」通向了「河豚魚」。眾所周知,蘇軾是最喜愛吃河豚魚的,河豚魚雖然有毒,但經過精心泡製後,卻是席間一種絕妙的美味佳餚。雖然「河豚魚」是另一種物質的高檔食品,但在「食品」這一相同聯繫上,它們很自然地被蘇軾融入了同一種取象類比之中。
取象類比法,是我國古代認識論的重要思維方法之一,早在先秦的《周易》中即已有了「立象以盡意」 的說法。在稍後的《黃帝內經》中也曾多次提到「援物比類」、「別異比類」和「不知比類,足以自亂」的論述。這是一種把事物現象透過其性質特點的分析加以歸類,再將同類事物通過比擬建立聯系的思維方法。這種思維方法往往是將表面無關和雜亂無章的事物予以歸類,使之聯結成有機的整體,從而反映出事物的全息本質及其屬性,達到認知事物和診斷病理的目的。從哲理上看,它體現了從特殊到一般的認識過程,並把它們先簡化為「特殊——特殊」這一不連貫的、躍動式的思維過程,通過比擬達到一般。所以它具有把握事物本質及其規律的認知功能。
由上可見,把兩種(或以上)互不相干、甚至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物,從總體上予以聯結和把握,從而產生嶄新的、不同凡響的認知結論,這便是直覺思維的創造魅力。
蘇軾就是一位善於「找出兩種最不相乾的事物之間的關系」、「從兩件最平凡的事物的對比中引出令人驚奇的效果」的大作家,也是一位「能同時看到兩個方向」、「在通常看來是相反事物之間找出聯系,並使之結合起來」的哲人作家。他有一首直覺王維高潔品性的詩歌道:「門前兩叢竹,雪節貫霜根。交柯亂葉動無數,一一皆可尋其源。」門前的「兩叢竹」,原是脫離開人類的自我獨立生長的平凡植物,它與王維的高潔氣節品性並無關聯;而其竹節根須和柯葉,也與王維的品格淵源毫不相干,但是蘇軾卻以直覺體驗把它們緊密地聯系起來,並把它們處在「兩個方向」相反事物間的關系結合起來,從而引出了「令人驚奇的效果。」紀昀對蘇軾此詩曾有評論,其末句雲:「七字妙契微芒,凡古人文字皆如是觀。」「妙契微芒」者,是形容蘇軾取象類比的巧妙契合,像草木尖細芒刺般敏銳鋒利。蘇軾高度贊賞了門前兩叢矗然直立的竹子形象,並以之直覺到了王維內在的高潔品性及其雪節霜根的本源,讀之令人肅然起敬。
2. 蘇軾的題西林壁指的是哪種思維方式
一種典型的以境顯理的思維方式,整首詩充滿的是理趣。
3. 蘇軾勤學苦練的故事
是苦練書法的事,有一年在一年春天嗯,去金考蘇是取經考,然後呢嗯,有個人有六個櫃才看不起孫世,就蘇就說嗯,每個人有六不?本來有六道菜,對吧,然後每個人必須說一句,就是有關歷史的,並且是跟菜差不多的內容的詩句,於是六個人分別而說,然後蘇氏來了一句,秦始皇吞六國全部把他們六個菜全部拿走,說明蘇軾很厲害,為蘇軾鼓掌,蘇軾也太聰明了,隨機應變,這不愧是中國宋代的著名書法家,蘇軾,名又叫蘇東坡,和他的父親和其弟並稱三蘇。
4. 創新思維的本質是什麼
創新思維是指以新穎獨創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通過這種思維能突破常規思維的界限,以超常規甚至反常規的方法、視角去思考問題,提出與眾不同的解決方案,從而產生新穎的、獨到的、有社會意義的思維成果。[1][2]
中文名
創新思維
外文名
Innovative thinking
詞起源於
拉丁語
含義
更新、改變、創造新的東西
快速
導航
特性
基本類型
過程
創新名言
什麼是創新
理論發展
如何創新
創造發揮
應用
本質
創新思維的本質在於用新的角度、新的思考方法來解決現有的問題。[1]
特性
一、思維的能動性
二,思維的變通性[1]
三,思維的獨特性[1]
四,思維的敏感性[1]
基本類型
一,差異性創造思維[1]
二,探索式創新思維
三,優化式創新思維
四,否定型創新思維[1]
過程
一,准備期
二,醞釀期[1]
三,豁朗期
四,驗證期[1]
創新名言
不創新,就滅亡——亨利·福特
要麼創新,要麼死亡——托馬斯·彼得斯
沒有思想自由,就不可能有學術創新。——周海中
好奇性和解放的思維是創新的源泉。哦,化學,你原來如此神奇!哦,化學,難怪你不能不火!啊,四海兄弟,我們攜手努力!為人類的航船,奮力揚波! ——周其鳳
什麼是創新
創新的定義:創新是指:以現有的思維模式提出有別於常規或常人思路的見解為導向,利用現有的知識和物質,在特定的環境中,本著理想化需要或為滿足社會需求,而改進或創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徑、環境,並能獲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為。
一個產品創新,就是生產一種新的產品,要採取一種新的生產方法。工藝創新,要開辟市場,市場開拓的創新。要採用新的生產要素,要素創新。制度管理體制、管理機制,制度的創新,他提出了五個方面。美國另外還有個管理學大師,學經濟 學管理的,大家非常熟悉,這個人叫德魯克。他第一次在20世紀50年代,上一個世紀的50年代,把創新引進管理領域,有了管理創新。他認為創新就是賦予資源以新的創造財富能力的行為。「創新」兩個字擴展到了社會的方方面面。比如我們講的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經營創新、技術創新、教育創新、分配創新。我們同學們的學習方法也要創新。
那麼對創新我們有多方面的理解,說別人沒說過的話叫創新,做別人沒做過的事叫創新,想別人沒想的東西叫創新。我們有的東西之所以叫它創新,就是因為它改善了我們的工作質量,改善了我們生活質量,有的是因為它提高了我們的工作效率,有的是因為它鞏固了我們的競爭地位,有的是對我們經濟,對社會、對技術產生了根本影響。所以我們叫它創新,但是創新不一定非得是全新的東西,我舊的東西以新的形式包裝一下,包裝舊的東西叫創新。我舊的東西以新的切入點叫創新,我總量不變改變結構叫創新,結構不變改變總量叫創新。
5. 蘇軾的強調多思維.多角度去思考問題的詩句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6. 閱讀下文,完成文後各題。近奉違,亟辱問訊,具審起居佳勝,感慰深矣。軾受性剛簡,學迂材下,坐廢累年,
小題1:C 小題2:D 小題3:D 與蘇軾的直覺思維創造閱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