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勞駕,什麼是「主體」,如何理解主體性
什麼是主體?
http://www.chinathink.org/blog/user1/25/archives/2005/1600.html
主體性主要是指主體在與客體打交道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能動性,它集中體現為主體的獨立性、主動性和創造性。http://chat.pep.com.cn/lb5000/topic.cgi?forum=42&topic=465
Ⅱ 學生學習主體性最高表現是自覺性創新性還是創造性
山西省大同市同煤第三中學(037003)段麗芳
【摘要】為適應新世紀知識經濟的挑戰,語文教改勢在必行,而這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無論如何,作為語文教育工作者,要形成一點重要的共識———學生是語文課堂教學的根本主體。並把以學生為主體,學生主體能力和人格的發展作為語文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順應社會發展的潮流,認真做好語文教改工作,為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作出不懈的努力。
【關鍵詞】語文學生主體
「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體現,優化課堂教學就是優化語文教學過程。課堂教學應向「以發展為主旨,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方向進行優化。而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一個最基本要求就是要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本文重點闡述「如何突出以學生為主體,進而到達優化語文課堂教學」。
1 尊重學生主體,激發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主體性是素質教育最主要特徵之一,素質教育所主張的學生學習主體性具體表現為:自由性、獨立性、能動性、創造性、整體性。從根本上說,就是教師要尊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自覺性、自立性、創造性和學生的獨立人格,即以學生為主體、教育為主導、教材為載體,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激發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有自立學習的時間和空間,使他們能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積極思考,親身實踐,以達到培養學生的自我意識、競爭意識和創新意識,不斷開發他們的潛能,促進其主體性進一步發展。
1.1 用質疑培養學生思考問題的習慣。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老師應緊緊圍繞課本的教學目標,多設置疑惑,常用「這個問題你是怎麼想的」、「為什麼這樣想」、「說說你的思路」等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引導學生思考,並及時在課堂上通過全體學生的課堂活動去解決問題,同時,對學生提出的眾多問題,採取梳理後分輕重緩急的方法,區別對待。凡是與本次教學要求緊密相關的共性問題,應首先有計劃地組織討論;凡是與教學要求無至關重要的問題,課後另作處理;凡是有價值的特殊問題,可隨機應變,特殊看待;凡是個別「滑邊」的問題,只好作個別解決。這樣做的目的是:問題歸類、各有著落,從而提高了學生提出問題的積極性與思考問題的主動性。
1.2 創造和諧、民主的教學環境,培養學生的創新品質。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搞好教學工作的前提,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保障。新型的師生關系是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礎上的,教師不能以權威自居,要把「一言堂」變為「群言堂」,鼓勵學生發表不同意見,以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並為學生創造寬松、和諧、民主的教學環境,引導學生比較思維,組織學生在課堂上對同一問題展開辯論,促使學生多開口,並在適當的時候給以總結,對積極健康的觀點給與肯定,指出消極觀點,從而培養學生富有挑戰性的創新品質。
當今的時代是信息的時代,學生的思想是異常活躍,而語文課堂正是展示學生思想的最好陣地。意識到這一點,我在教學中就把學生關心的熱點、焦點問題歸類並在課堂中進行討論。如在分析孟子的名篇《寡人之於國出》其中的一段話:「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誇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引古論今,啟之以學生。古之孟子所言的,與我國現階段所制定的國策有何吻合之處?學生答曰:「可持續發展問題。」然後,我就這一個「可持續發展」問題,在課堂進行討論。我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要如何做才能夠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呢?學生反應熱烈,各持己見,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在課堂上進行這樣的討論,有利於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說出自己的見解和主張,有利於學生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品質。
2 確立科學的認知結構觀,引導學生將知識結構和認識結構相統一
素質教育的任務之一,是要著力完善學生的認知結構。所謂認知結構,是指學生現有知識數量、清晰度和組織結構,它是由學生眼下能回想出來的事實、要領、命題、理論等構成的。根據現代認知心理理論,學習是認知結構的組織與重新組織,教學的主要目的是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知識結構,則是知識的一定的聯系構成的體系。只有兩者同步高速有機統一,才能實現教學目標的優化,素質教育才能以此為起點在課堂這個主渠道中得以落實。教學中,我們往往壓縮知識形成的過程,而只是得出結論,這不利於學生構建良好的認識結構,結果往往是對基本概念、理論的機械記憶,獲取的知識不能產生廣泛的遷移,缺乏遷移的知識則無法轉變為能力,培養出的學生也不適應現代信息社會的需要。當代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也曾指出:「知識仍是一個過程,不是結果。」這就是從強調學習的結果轉向了學習的過程。
學生思維方法的形成較之具體知識點的掌握是更重要的目標。因為,學習的最終目的是應用。應用更多的是在親臨的情景和條件下去尋求未知的東西,這就需要思維能力。長期以來,由於強調學習的結果,在學生解答問題時,只要求做出一個唯一正確的標准答案,而這個問題的情境往往與書本上的情境相同。因為新舊知識間進行交互作用,才可能建立高層次的認知結構。盲目壓縮知識形成過程的教學,其被壓縮的恰恰是學習思維方法和能力提高的最佳機遇。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知識形成過程的教學。與此相反,如果老師只是用自己的思維去代替學生的思維,用結論去代替知識形成的過程,其結果只能是讓學生被動地去接受無生命力知識,卻無法使他們適應新的要求去完善高一層的認知結構,課堂氣氛也缺乏活力。
2 文濤.論有效的課堂小組合作學習[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2(12)3 於漪.談素質教育背景下的語文課堂教學改革[J].課程.教材.教法,2009(2)
Ⅲ 從主體創造性角度理解勞動
勞動的特徵
為自己或者他人,提供實物勞動產品,或者提供無形勞動服務過程產品。
背景知識:1, 勞動的本質:
在一個價值周期中,勞動的價值在於滿足價值主體「獲取並消耗價值客體」的需要。(換個角度,也可以這樣表述:在一個價值周期中,勞動的價值在於幫助價值客體實現自己的價值。)
勞動的價值,也只在於獲取和消耗。這是勞動存在的根本價值。除此以外,勞動不存在另外的價值。
2,勞動不創造任何價值。它只能在幫助價值客體實現價值的前提下,實現自己的價值。
3,在一個價值周期中,勞動只對價值主體有價值,而對價值客體沒有價值。這種情況的勞動價值, 我們稱之為「勞動的單向價值」。
4,在一個價值周期中,同一個勞動所涉及到的兩端的事物,互為價值的主體和客體。這樣的價值周期,我們稱之為「雙向的價值周期」。而這種價值周期中的勞動,它同時充當了分別為兩端的事物獲取並實現對方價值的角色,它的所具有的價值,我們稱之為「勞動的雙向價值」。雙向的價值周期向我們展示出她的許多溫柔和美好的特點:公正、平等、雙贏和可持續的建設性。
5,所謂剝削,是指單向的價值周期中的價值主體向價值客替施加的勞動。
我們也可以說,單向價值的勞動,我們就稱之為「剝削」。
Ⅳ 什麼是主體創新個性特質和創新精神因素作用於創新活動而形成的能力
創新能力是主體創新和創新能力發展的核心和關鍵、元素、路徑、新理論、環境)。
創新能力是技術和各種實踐活動領域中不斷提供具有經濟價值,並能獲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為、社會價值、生態價值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發明的能力。經濟競爭的核心;當今社會的競爭,與其說是人才的競爭,不如說是人的創造力的競爭。
Ⅳ 為什麼主體對於客體的反映具有能動性和創造性
①認來識是主體對客體的反映源.這是一切唯物主義都承認的反映論共同原則.
②,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這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根本觀點.認識的創造性表現在:創造概念、理論體系;創造藍圖;指導實踐.
③認識是反映和創造的辯證統一.創造不是臆造,而以反映為前提和基礎;創造也是反映,但是對事物的本質、規律和發展趨勢的反映.實踐是反映和創造辯證統一的基礎.
Ⅵ 主體性是什麼
藝術的另一個基本特徵是主體性。如前所述,藝術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藝術生產作為一種特殊的精神生產,決定了藝術必然具有主體性的特徵。毫無疑問,藝術要用形象來反映社會生活,但這種反映絕不是單純的「模仿」或「再現」,而是融入了創作主體乃至欣賞主體的思想情感,體現出十分鮮明的創造性和創新性。因而,主體性作為藝術的基本特徵之一,體現在藝術生產活動的全過程,包括藝術創作、藝術作品和藝術欣賞。
Ⅶ 認識的能動性反映具有創造性,論述主體怎樣才能創造性認識客體
看政治書 實踐是主體-客體結構中的一種基本的功能關系,它表現為主體藉助工具與客體發生實際內的物質的相互容作用,是把主體和客體真正聯系起來的中介。認識之所以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正是由於實踐不僅能把客觀事物提供給主體作為其認識的內容,而且能為主體提供加工、改造客體內容的認識模式,從而把認識的反應性和創造性統一起來。恩格斯說:「人的思維的最本質和最切近的基礎,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變化,而不單獨是自然界本身
Ⅷ 什麼是人的主體性
主體性是指人在實踐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能力、作用、地位,即人的自主、主動、能動、自由、有目的地活動的地位和特性。
主體間性即人對他人意圖的推測與判定。主體間性有不同的級別,一級主體間性即人對另一個人意圖的判斷與推測。二級主體間性即人對另一人關於其他人意圖的判斷與推測的認知的認識。
從理性和自我意識的角度來理解主體。近代雖然把人作為了主體,但對人的理解卻只囿於意識。因為主體意味的是人對世界的能動關系,而人作為肉體和精神的統一體,只有意識才是自由的能動的。
所以,人的主體性就被歸於他的意識性,通過意識活動的形式抽象地表達著人的現實的創造活動。這就形成了哲學史上的認識論轉向,與此相伴隨,主體性理論的發展也進入到認知主體性的階段。主客體的關系也就被局限在認識論的范圍內。
認知主體性的理論是主體哲學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它不僅把主體和人統一了起來,而且通過意識活動的形式完成了「哥白尼式革命」,從而確立了人的中心地位和對世界的能動關系,奠定了人們對具有現代意蘊的主體性理解的基礎。
但是,對人的理解不能只囿於人的存在層面,人是對象性活動的產物,由於缺少對象性活動的視角,意識的能動性就失去了根據,變成了抽象的能動性。作為認識的形式,意識至多也只能解釋世界,而不能成為革命實踐的有機組成部分。
Ⅸ 認識主體最本質的特徵是創造性
馬克思哲學認為認識抄的本質襲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的、創造性的反映。
(1)認識的本質,是主體在實踐基礎上或通過實踐對客體的能動的、創造性的反映.
(2)對認識的本質的規定的理
首先,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和來源,認識既不是「生而知之」、主觀自生,也不是直接來源於客體,而是通過主體能動地改造客體的實踐活動中獲得.正如恩格斯所說:「人的思維的最本質和最切近的基礎,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變化,而不單獨是自然界本身」.
其次,堅持了唯物主義反映論原則,認識是對客體的反映或摹寫,即認識是以客體為原型的,認識一定含有反映或摹寫客體的內容.
第三,認識對客體的反映是具有能動性和創造性的特徵,包括一定的選擇性、重構性,而不是簡單的、直接的摹寫.
Ⅹ 為什麼主體對於客體的反映具有能動性和創造性
看政治書 實踐是主體-客體結構中的一種基本的功能關系,它表現為主體藉助工具與客體專發生實屬際的物質的相互作用,是把主體和客體真正聯系起來的中介。認識之所以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正是由於實踐不僅能把客觀事物提供給主體作為其認識的內容,而且能為主體提供加工、改造客體內容的認識模式,從而把認識的反應性和創造性統一起來。恩格斯說:「人的思維的最本質和最切近的基礎,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變化,而不單獨是自然界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