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經濟發展創造了一個龐大的

經濟發展創造了一個龐大的

發布時間:2021-12-09 06:46:50

A. 我國經濟發展的優勢是什麼

我國經濟發展的優勢如下:

1、中國經濟發展韌性好,調整適應能力強

經濟發展韌性好,是指經濟發展的調整適應能力強,並有較強的抵禦風險能力,遇到困難和風險時能夠及時採取有效措施,推動經濟較快地恢復正常狀態。

2、中國經濟發展潛力足,有平穩增長的廣闊空間

中國經濟發展潛力足,是因為支撐經濟平穩、可持續發展所需的各項條件是充分有力的,經濟高質量發展還有廣闊的提升空間。

一是市場資源空間廣闊。經過了新中國70年建設、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的洗禮,我國形成了其他國家無可比擬的龐大市場空間:近14億人口、9億勞動力、8億網民、1.7億受過高等教育和擁有技能的人才資源、1億多個市場主體,這些動輒數以億計的市場資源和空間,就是參與全球經濟競爭的重要競爭優勢。

二是內需潛力持續旺盛。消費方面,按世界銀行劃分標准,我國有4億多人處於中等收入階段,隨著消費環境的改善和優質供給的跟進,消費需求增長的潛力,特別是居民消費還有很大增長空間。

三是新的活力更加充沛。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策的推進,極大地激發了全社會的創業創新活力。

3、中國經濟發展迴旋餘地大,具有戰略縱深

中國經濟迴旋餘地大,主要表現是經濟發展的梯度差異明顯,經濟發展的進退空間巨大。

一是發展空間大,我國幅員遼闊,國土面積約960萬平方公里,地區發展梯度明顯。隨著一系列重大區域發展戰略的有效實施和區域協調發展的深入推進,將不斷拓展發展空間,進一步釋放發展潛力,加快培育新的區域增長極。

二是產業門類齊全,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在工業領域的持續努力,為改革開放後我國工業化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經過改革開放40多年的攻堅克難,我國已經成為世界工業大國、製造業大國,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個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在世界500種主要工業產品中,220種工業產品產量居世界首位,且產業鏈條非常完備。

三是宏觀調控餘地大,市場經濟需要適時適度逆周期調節和相機抉擇,我國政府宏觀調控「工具箱」里尚有較多政策儲備,可供選擇的工具較多。既能夠打「組合拳」,也可定向施策。

(1)經濟發展創造了一個龐大的擴展閱讀:

新形勢下中國經濟發展的新思路

為了順應時代潮流和適應經濟發展面臨的新環境,中國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創造性地規劃了未來中國的發展道路和增長方式。

新的發展理念為解決中國經濟面臨的問題與挑戰、塑造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動力提供了新的思路。結合中國經濟發展內外環境與因素的新變化,新形勢下推動中國經濟發展還需重點把握以下五個方面。

一、准確把握經濟發展階段

經過30年的經濟高速增長後,從大的歷史階段看,中國仍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但從當前世界各國經濟發展水平看,中國已經進入中等偏上的發展階段。相比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經濟面臨的國內國際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

一方面,經濟發展方式正從注重規模和速度的粗放型增長向注重質量和效率的集約型增長轉型,經濟結構正從以增量擴能為主轉向化解過剩存量、提質增量並重調整,經濟發展動力正從依託能源資源和勞動的傳統增長點向以創新為支撐的新的增長點轉變;

另一方面,發達經濟體對中國經濟崛起的防範力度不斷加大,在出口、技術轉讓、規則等方面對中國嚴加限制。因此,要准確分析判斷我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徵,提前布局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盡早規避「中等收入陷阱」。

二、培育技術競爭新優勢

在傳統技術領域,先進技術主要集中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在新興技術領域,發達國家同樣擁有技術開發與創新的優勢。要為經濟崛起提供持續的技術支持,必須打破這種技術分配格局,跨越「技術鴻溝」,並在部分領域占據優勢地位。

為此,要從以下五個方面入手加快技術的研發與運用進程:

一是加大對基礎性研究的支持,鼓勵普遍性的技術改進,為全社會的科技創新夯實牢固基礎;

二是為科研項目創造良好的融資環境,在進一步加大政府投入的基礎上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科技創新活動;

三是高度重視高精尖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健全人才培養、引進、使用和保護機制,激發科技人才的持久創新動力;

四是推動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的技術研發合作,推進產學研一體化發展,促進科技成果快速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五是推動在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領域的技術開發,力爭取得突破性進展,創造相對於發達國家的優勢地位。此外,還要創造機遇和條件繼續加強同歐美等發達國家之間的高新技術合作。

三、系統推進深化結構改革

在結構性因素持續壓制需求的情況下,僅靠短期政策刺激不僅難以持續維持較高經濟增速,而且還可能導致更為嚴重的經濟問題。因此,解決經濟問題的根本出路在於深化結構改革。

在人口結構上,不斷提高高素質人口的比例,加快人力資本積累。這包括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和高精尖人才的培養,促進更多人口更高質量的就業;推動勞動力市場改革,在提高勞動力市場彈性和加強社會保障之間尋找更好的平衡;持續增加研發投入,在保護知識產權的原則下促進知識擴散和技術轉移,將創新作為推動經濟持續增長的關鍵動力。

在需求結構上,一方面優化投資結構,提高投資效率;另一方面逐步實現更多依靠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拉動經濟增長。在產業結構上,一方面逐步實現更多依靠服務業和戰略新興產業帶動經濟發展;另一方面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促進經濟的轉型升級。

四、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機制

為了破除不合時宜的舊體制機制的束縛,創造新的經濟增長活力和動力,需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不斷完善市場機制,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具體來說,它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反對壟斷,促進競爭。逐步打破部門分工的傳統格局,反對行業壟斷,促進各行業的自由競爭。

二是放鬆管制。在加強監管的基礎上放鬆管制,不斷完善現有宏觀經濟治理規則的設計,促進全社會要素的自由流動。

三是擴大開放。在加強宏觀審慎的基礎上循序漸進地擴大對內對外開放,推動開放不斷向廣度拓展和深度延伸。

五、深度參與全球經濟治理

為了給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中國必須更加積極地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深度融入世界經濟體系,並在國際經濟規則的制定方面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在理念上,中國形成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國際合作和全球治理基本理念,彰顯了中國參與全球治理的開放性和包容性,得到了很多國家和地區的認同。

在行動上,中國需要重點做好以下三點:

一是以「一帶一路」倡議為依託,加強國際產能合作,根據需要促進產能「走出去」和「引進來」的雙向流動;

二是加強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合作和政策協調,推動建立反映新興經濟體發展利益的國際規則;

三是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積極應對發達經濟體追求自身利益優先的政策調整,引領經濟全球化朝著符合時代潮流的方向繼續前行。

B. 經濟發展創造了一個龐大的什麼是民主的基礎之一大神們幫幫忙

中產階級。中產階級,大多從事腦力勞動,或技術基礎的體力勞動,主要靠工資及薪金謀生,一般受過良好教育,具有專業知識和較強的職業能力及相應的家庭消費能力。

有一定的閑暇,追求生活質量,對其勞動、工作對象一般也擁有一定的管理權和支配權。可以說,中產階級是無產階級通過學習、努力、科學研發從而掌握管理權、科技專利等等進而掌握一部分生產要素的一群人。

(2)經濟發展創造了一個龐大的擴展閱讀

標準的中產階層:

1、首先就是要在實際工作地有1套房,沒有任何貸款或者對於還貸沒有任何壓力。

2、必須要有車,而且沒有任何貸款。

3、能達到菜市場基本自由,意思就是說去菜市場買菜想買什麼就買什麼,在吃的這方面可以沒有任何壓力。

4、手裡的存款至少能夠維持你當前生活水準至少3年以上。

5、有空享受周末時光,這點可能只有那些事業單位的人能達到的比較多,很多人周六還是要上班的。

C. 經濟到底如何發展

中國發展經濟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自世界銀行公布2006年各國GDP總量排行榜以來,中國行將成為「世界第二強國」、並於若干年後超過美國這一說法,幾乎成為中國媒體的最強音。11月間一項來自「歐美的民調」更支持了這一說法,原來歐美人民也一致認為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強國」!於是網上有評論說這證明了「中國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實現的強國之路是正確的」。

強國之路是什麼?那就是「富國強兵」之路,不談「富民」與人權改善。今天中國人並非毛澤東時代的群氓,不少網友在網上的留言表示了對這一結論的不信任,也指出民眾依然窮困這一事實。但他們畢竟受制於輿論環境,只能半吞半吐地發表看法。但最近中國物價上漲導致的多起搶購事件,終於讓個別外國經濟學專家意識到一點:沿用多年的「購買力平價」可能有誤差,必須重新評估中國這個「世界上第二大強國」的經濟實力。

最先提出這一概念的是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前美國財政部官員和世界銀行經濟學家蓋保德(Albert Keidel)。他在那篇題為「The limits of a smaller, poorer China」(直譯為「限定在一個更小更貧窮的中國」,《金融時報》2007年11月14日)的文章中,以亞洲開發銀行最近一份報告為基礎,提出了一些重要的問題。其核心是對「以購買力平價(PPP)」為基礎的中國經濟加以分析,其結論竟是:「在世界銀行今年年底公布預期的購買力平價修正資料時,中國經濟規模將比以往估計的規模小40%」。

根據這一計算,蓋保德提出兩點:第一,世界銀行根據80年代末概要資料所作的估計,可能從一開始就誇大了中國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至今為止,世行對此估計修改甚少;第二,中國的貧困人口數量需要重新估計。購買力平價資料調整,降低購買力平價消費估算值,會大大增加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人口數量。

蓋保德指出,亞洲開發銀行是第一個使用購買力來對中國經濟進行分析的。而根據新分析,「中國生活在世界銀行設定的日均1美元貧困線以下的人數,實際上應為3億。」對於中國,這一資料校正還需要追溯到上世紀80和90年代。當時,中國生活在日均1美元貧困線以下的人口更有可能是5億多,而不是世界銀行估算的約3億。國際社會這些年來一直認為,中國在脫貧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但這項任務可能遠比多數人想像的更為艱巨,而所獲成就則被世行估計資料誇大了。

——如果蓋保德因為這一分析而被中國的極端民族主義者看作別有用心,我只能表示遺憾,因為蓋保德這篇文章的目的在於強調:鑒於中國政治與安全演變上的不確定性,這幅更為溫和的中國經濟規模圖讓人放心,因為實力不足,國際社會不用擔心中國將成為世界的軍事威脅。

蓋保德對中國經濟重新估量對中國具有重要意義。一個從來未被認真思考的問題是:中國發展經濟的目的到底是什麼?這些年來,中國政府一直矜誇經濟高速發展大大提升了國家的經濟實力與綜合國力,其重心永遠放在「富國強兵」之上,而不是如何「富民」上——表面上,中國當局當然從來不會忘記標榜自己是何等地「愛民、重民、親民」,但事實卻是中國民眾的生存權經常因政府的自利性經濟目的而受到嚴重侵奪,比如近10年中國到處都發生的征地與拆遷,就是地方政府侵奪民眾生存權並批量製造窮人的過程。

中國民眾日常生活之困窘,可以從許多新聞中找到雪泥鴻爪。窮人家庭的女子毫無出路不得不成為「性工作者」,而性服務業的惡性競爭使得服務價格猛跌,比如蘇州那些一次服務收費10元人民幣的下崗女工,比如北京那些為民工服務一次只收一美元的年輕姑娘。一個貧困人口佔了近四分之一的國家(實際比例可能更大),一個底層民眾出賣尊嚴尚不得溫飽的國家,政府依靠掠奪民眾生存資源並犧牲生態環境而堆積出貌似強大的經濟實力與綜合國力,好比在流沙之上建構大廈,難奠磐石之安。
充斥著窮人的強國,永遠只可能是外強中乾的紙老虎;民眾的生存權都不得保障的國家,哪怕政府再富,也無法贏得國際社會尊重。

D. 經濟發展創造了一個龐大的什麼階級

龐大的中產階層

E. 經濟發展如何促進政治民主化

① 經濟發展創造了一個龐大的中產階級,這是民主的基礎之一。中產階級是天生的民主派。他們崇尚自由,反對干涉;主張合作雙贏,反對你死我活;傾向中道溫和,反對極端和突變等。他們希望改革權威主義政治,而不是革命推翻這種政治。
②與中產階級規模發展相伴隨的是教育水平的提高。經濟發展促進教育的發展。公民受教育程度提高,自主意識增強,不容易受極端分子的煽動,不盲從政治野心家的蠱惑,這有利於民主政治的成長。 與上述兩方面因素相聯系,經濟發展使人們逐步認識到自身利益並希望表達出來。公民自我意識和個人權力觀念的形成,是要求制度保障其權利的開始。市場經濟本身教會公民自立、多元化、寬容以及不要期望過高。這都有助於維持一個民主制度。
3.經濟發展使人們逐步認識到自身利益並希望表達出來。公民自我意識和個人權力觀念的形成,是要求制度保障其權利的開始。市場經濟本身教會公民自立、多元化、寬容以及不要期望過高。這都有助於維持一個民主制度。

F. 中國經濟發展趨勢

《 中國經濟發展趨勢》是2011年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中共中央版黨校韓保江、謝權魯江、梁朋。簡介:2010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為2011年我國的經濟發展提出了指導思想、總體要求、大政方針和主要任務。為了配合廣大黨員幹部學習和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中央文獻音像出版社邀請了中共中央黨校經濟學教研部的專家、教授對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進行深度解析,並將自己的科研成果融匯到講座中,供廣大黨員幹部學習參考。

溫馨提示:以上解釋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0-12-04,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G. 龐大的什麼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有力支撐

龐大的國內需求,消費市場,和進出口貿易,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有力支撐。消費市場是指消費品 (包括勞務) 的交換領域或場所。是消費品的供應和需求關系的總和。

進出口貿易是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形成進出口貿易的兩個基本條件,一是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導致可供交換的剩餘產品的出現;二是國家的形成。

(7)經濟發展創造了一個龐大的擴展閱讀:

2015年以來,世界經濟深度調整仍在繼續,總體復甦乏力,前景仍不明朗。國內經濟下行壓力較大,進出口增速有所回落,但外貿質量效益有所改善。

發展進入新常態,據海關統計,2015年前三季度我國進出口總值17.87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降7.9%。其中,出口10.24萬億元,下降1.8%;進口7.63萬億元,下降15.1%;貿易順差2.61萬億元,擴大82.1%。進出口增速有所回落,但外貿質量效益有所改善。

商務部2017年7月4日公布數據顯示:2017年1月至5月,我國服務進出口總額18246.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2%。其中,出口5679.4億元,增長4.6%;進口12566.9億元,增長11.5%;逆差6887.5億元。

H. 未來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內容是什麼經濟

談到重要內容,太多了,在一定的條件場合下,都是未來經濟的重要內容。
比如糧食生產是不是?
現在提到的實體經濟是不是?
數字經濟,5G等等

I. 我國經濟不斷增長創造世界奇跡體現在哪幾個方面

1978年,我國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按照世界銀行的統計數據,當時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只有156美元,當時最貧窮的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國家人均GDP平均數是490美元,我們連它的三分之一都沒達到。中國在1978年底擁有10億的龐大人口,其中81%是農民,文盲眾多,84%的人每天的生活費達不到每人每日1.25美元的國際貧困線標准。而且,當時我們處在一個非常封閉的環境中,進出口貿易中,出口只佔國內生產總值的4.1%,進口佔5.6%,兩項加起來只有9.7%,也就是說,當時我們90%以上的國民經濟跟世界經濟是不相乾的。就是在這么低的起點上,1978年至2017年的39年間,中國經濟的年均增長速度達到9.5%。這樣一個增長速度,在人類經濟發展史上罕見,而且幾乎超出所有人的預期。
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為改革開放提出了一個20年「翻兩番」的目標,即從1981年到20世紀末的20年內國民生產總值「翻兩番」。這個目標意味著,中國每年的平均經濟增長率必須達到7.2%。根據當時國際經濟學界流行的「自然增長率」理論,任何一個國家或者社會,除了在戰爭破壞以後的恢復期或是大的自然災害破壞的恢復期,可以取得兩三年7%或稍微高點兒的經濟增長外,正常狀況下,很難實現7%的增長。我們現在不是20年平均每年增長7.2%,而是39年平均每年增長9.5%。如果按照39年年均增長7.2%計算,我國現在的經濟規模是1978年的15倍。事實是,我們以年均9.5%的速度增長了39年,我國現在的經濟規模是1978年的34倍。
在這40年裡,我國貿易增長也非常迅速。統計顯示,過去39年間,我國進出口貿易年均增長達到14.5%。1978年,貿易總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只有9.7%,現在這一比重已經超過30%。一個國家的開放程度,通常可以用貿易佔GDP的比重來衡量。經濟學界有個術語叫「貿易依存度」。從貿易依存度角度看,在人口超過一億人的大國中,我國的貿易依存度最高。就是在這一經濟快速增長的條件下,2009年我國經濟規模首次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10年,我國的出口數量超過德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口國,而且出口的產品有很大變化。1978年,我國75%以上的出口產品都是農產品或者農產品消費品。現在97%以上的出口產品都是工業製造品,所以中國在國際上被稱為世界工廠,變成世界製造業的基地。2013年,我國的貿易總量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貿易國。

閱讀全文

與經濟發展創造了一個龐大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科學院無形資產管理辦法 瀏覽:67
注冊資本金認繳期限 瀏覽:828
申請商標到哪個部門 瀏覽:762
購買無形資產的相關稅費可以抵扣嗎 瀏覽:982
商標注冊被騙怎麼辦 瀏覽:160
朗太書體版權 瀏覽:268
大學無形資產管理制度 瀏覽:680
馬鞍山向山鎮黨委書記 瀏覽:934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