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新發明製冷

新發明製冷

發布時間:2021-12-08 21:40:27

Ⅰ 空調製冷發展史

先說一下空調製冷原理
空調器通電後,製冷系統內製冷劑的低壓蒸汽被壓縮機吸入並壓縮為高壓蒸汽後排至冷凝器。同時軸流風扇吸入的室外空氣流經冷凝器,帶走製冷劑放出的熱量,使高壓製冷劑蒸汽凝結為高壓液體。高壓液體經過過濾器、節流機構後噴入蒸發器,並在相應的低壓下蒸發,吸取周圍的熱量。同時貫流風扇使空氣不斷進入蒸發器的肋片間進行熱交換,並將放熱後變冷的空氣送向室內。如此室內空氣不斷循環流動,達到降低溫度目的。

發展史

當前的製冷技術已經幾乎滲透到各個生產技術、科學研究領域,並在改善人類的生活質量方面發揮著巨大作用。可以說,現代技術進步離開了製冷技術發展是不可想像的。為了讓空調企業的技術人員及時了解空調製冷技術的最新進展,本文以近期間有關空調製冷技術的相關文獻為基礎,對其中的主要內容進行綜合報道,以供大家參考。

1、製冷劑的研究進展
總的看來,可以把製冷劑的發展歷程劃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從自然物質到人工合成的物質;那麼製冷劑發展的第二個階段將再回歸到自然物質。
早期的製冷劑是自然界中容易獲得或製取的物質,如乙醚、氨、CO2等。但是這些早期的製冷劑最後都因為製冷設備龐大效率較低,所以在後來出現熱力性能較好的氟利昂製冷劑後,最後在20世紀50年代退出常規製冷系統。
1929年美國通用公司合成出R12,以後很快出現了R11、R22等稱為氟利昂的系列鹵代烴化合物,因其優良的熱力學特性,無毒,不燃燒,極其穩定等性質,很快成為製冷劑的主角,被大量生產和使用,如家用冰箱、汽車空調、小型冷庫都用R12,至20世紀七十年代,包括製冷劑,發泡劑在內的各種鹵代烴的年產量達到數百萬噸,並有繼續增加的趨勢。
但是,氟利昂是一種化學性質非常穩定的人工合成物質,當它們揮發到大氣中以後很長時間不會被自然界分解,而一直擴散到平流層,在大氣層11km至45km處的同溫層與臭氧層相遇,由於在平流層受到強烈太陽紫外線照射,含氯的氟利昂分子(稱為氯氟碳化合物,英文縮寫為CFC)便分解游離氯原子,而氯原子可以催化分解臭氧分子,在反應中氯原子被不斷的放出,所以分解反應不斷進行,氯原子使臭氧層受到破壞、減薄直至消失。由於氟得昂被大量使用,導致近年來南極上空的臭氧空洞不斷擴大;而且據報道在我國青藏高原上空也出現了臭氧空洞,因此對氟利昂製冷劑的替代勢在必行。

2、國際R22替代技術的情況
在成功地進行了CFC的替代之後,人們更多地把注意力投向HCFC。而其中首當其沖的無疑就是製冷空調行業中應用最廣泛的HCFC中的R22,,該製冷劑自1936年問世以來就以其優越的綜合性能席捲了整個製冷界,並且在設計、製造、運行、維修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成功經驗。
然而由於R22對臭氧層的耗損作用和較高的溫室效應值,1992年的哥本哈根國際會議將其列入了逐步禁用范圍,1995年的維也納國際會議對其規定的禁用日程為,按照履約要求,我國應在1999年7月1日將CFC類物質的消耗量凍結在1995年至1997年的平均水平上,至2005年削減50%,2010年全部淘汰。
嚴格地說,目前還沒有找到任何一種單工質的性能優於R22的製冷劑。而目前R22的主要替代工質包括HFCS類工質和天然工質。雖然對於HFCS類工質的研究已比較成熟,由HFCS類工質組成的非共沸混合物理論上可利用各組分沸點不同實現勞倫茲循環,提高製冷循環效率,但HFCS類工質仍然存在一定的GWP值(全球變暖潛能值),與R22使用的礦物油不相溶,需要使用與之相溶的合成油,並且與乾燥劑、密封材料及其他材料的相溶性也需要進一步研究,所以越來越多的人將目光投向了天然工質。天然製冷劑的最大優點在於其GWP值及ODP(臭氧潛能值)值約為0,不會對環境造成危害,並具有優良熱力性能及經濟性,目前研究比較成熟的此類製冷劑包括了R407C,R32/134a,R410a,R134a,以及碳氫化合物R1270等等。

最後附國內製冷發展

國內製冷技術研究的狀況
我國空調製冷行業走的是與我國家電企業相同的從技術引進到仿製的過程,雖然在生產規模上我國空調企業已經比較大,但是在核心技術方面至今沒有擺脫「照貓畫虎」或「拿來主義」的圈子。從發達國家引進技術,我們得到的往往都是一些「過時」的技術。目前相當普遍的現象就是,許多國內空調企業所生產的空調產品,雖然在生產規模上逐年擴大,但沒有走出勞動密集型的模式,可以說沒有真正的自有技術,在綜合實力上處在國際分工的低端。這樣的企業對新出現的製冷技術只能「望洋興嘆」了。
據了解,直到目前尚未有國內企業對新型製冷劑或者新型製冷技術進行深入研究開發並申報相關專利。就是一些看起來比較「敏感」准備開發新產品的,不過也只是在打聽如何能買到成品壓縮機等等。由此可見我國企業目前所追求的不是技術上的領先、而仍然熱衷於為國外高技術製冷企業「打工」,缺少長遠打算。可以說,我們與國外的差距並不僅是技術開發方面的差距,而更在於創新觀念上的差距。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歐美及一些國家已將相關研究納入國家計劃,或是各大公司聯合攻關,有關製冷方面新型循環原理、壓縮機、換熱器的專利層出不窮。

我是學機械製造的,學過製冷學原理,幫你大致整理一下資料,希望滿意

Ⅱ 現在發明了人體冷凍技術,到時候真的可以復活嗎

49歲的山東普通義工展文蓮前不久因肺癌在濟南去世,隨後她被立即進行人體「冷凍」手術,就此成為首例在中國本土冷凍並等待復活的「病人」。近日被媒體報道後成為討論焦點。

而就在兩年前,2015年5月,重慶女作家、科幻小說《三體》的編審之一杜虹同樣因癌症去世,隨後成為首個被冷凍保存的中國人,當時這一有如科幻小說般的舉動曾經轟動一時。

兩者不同的是,杜虹的遺體在冷凍狀態下被送到位於美國洛杉磯的阿爾科(Alcor)總部,阿爾科是全球最大的冷凍人體研究機構之一。遺體頭部被分離保存在零下196℃的液氮環境特殊容器中,遺體則捐獻給了阿爾科用於冷凍人體的研究。在此後的漫長歲月中,工作人員將按期添加液氮,保證杜虹的頭部長期保存。按阿爾科科學家的樂觀估計,50年後的科學技術也許就能讓杜虹解凍頭部、再造身體,也就是——復活。

而此次展女士的人體冷凍則是在山東一家生物工程公司旗下的生命研究院內進行,展女士在病床上失去了心跳和呼吸,醫生宣布臨床死亡,工作人員隨即對展女士體內的血液進行置換等一系列醫學操作,兩天後,展女士的身體頭部朝下,被整個放進了零下196℃的液氮罐內,等待「死而復生」的那一天。在人體冷凍這一前沿醫學的范疇內,他們並不被視為逝者。


人體冷凍起死復生的可行性?

以人類目前掌握的醫學技術和未來數十年的發展來看,通過冷凍的方法保存甚至復活人體確有可行性。無論介於毫微米之間的生殖細胞,還是大到頭部乃至整個人體,冷凍原則基本相同:快速和玻璃化。

在目前技術條件下,人體的部分組織和細胞可以冷凍保存,如臍帶血、幹細胞、皮膚、血液、胚胎等。

在目前的器官移植中,可以使用極度低溫的方法使器官的存活時間延長至數小時甚至數天。近年來,人體冷凍技術有很大進步。一方面,灌注的保護液已經改進,且可以「無冰冷卻」。另一方面,目前的醫學技術支持下,神經被低溫冷凍50年,確有復甦的可能性。同時,醫院、醫生、航空公司、政府等方面的順暢合作,使得病人心臟自然停止後,冷凍過程能立即開始,有效避免了器官和組織可能出現的任何損壞。

然而,生物的冷凍技術目前還處於摸索階段,人類想通過冷凍完成復活,難度也非常大。國內人體冷凍志願者趙磊認為,做細胞培養的時候,細胞脫壁後還得用保護劑才能保證凍存後有細胞能經歷程序降溫後活下來。再次,解凍後復甦經常失敗,即使是成功也不過是部分細胞重新生長而已。單個細胞都沒法保證成功還想保存人體和大腦。

目前,冷凍科學家們還沒有成功復活過任何人和動物。尚未有實驗能證明,在長時間冷凍後,細胞仍可以完好。

Ⅲ 二十世紀中有哪些關於製冷的發明

1908年7月9日,荷蘭物理學家昂納斯用「綜合法」。在4.2K的時候,液化了地球上最後一個氣體——氦。

1925年,德國物理學家德拜發明了「去熱去磁致冷法」。第一次「核退磁冷卻」實驗在1956年獲得成功;在2002年,芬蘭赫爾辛基大學的低溫實驗室的科學家們已經用這種方法,得到低於1nK的低溫了。而在1962年,德國物理學家倫敦又發明了「稀釋致冷法」。

自1985年以來,美國斯坦福大學華裔教授朱棣文(1948~)在「激光冷卻」方面做了令人注目的工作,他也因此成為1997年三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之一。

Ⅳ 替代含氯氟里昂的製冷技術發明的背景是什麼

在這種「討伐」聲中,世界各國於1987年在加拿大簽署了保護臭氧層的協定——《關於限制和停止使用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商定發達國家在1996年(中國是2010年)停止生產破壞臭氧層的含氯氟里昂。

於是,替代含氯氟里昂的製冷技術——例如生產「無氟電冰箱」、「綠色冰箱」,就迫切地提上了議事日程。

Ⅳ 製冷的發展史

人類最早是將冬季自然界的天然冰雪,保存到夏季使用。這在我國、埃及和希臘等文化發展較早的國家的歷史上都有記載。

1834年在倫敦工作的美國發明家彼爾金斯(,}}CO}I氏論1I1'd)正式呈遞了乙醚在封閉循·環中膨脹製冷的英國專利申請。這是蒸氣壓縮式製冷機的雛型。空氣製冷機的發明比蒸氣壓縮式製冷機稍晚。美國人戈里(JohnG orrie介紹了他發明的空氣製冷機,這是世界上第一台製冷和空調用的空氣製冷機。

法國卡列設計製造了第一台氨吸收式製冷機。在各種型式的製冷機中,壓縮式製冷機發展較快。從1870年美國人波義耳發明了氨壓縮機,德國人林德(tirade)建造第一台氨製冷機後,氨壓縮式製冷機在工業上獲得了較普遍的使用。

隨著製冷機型式的不斷發展,製冷劑的種類也逐漸增多,從早期的空氣、二氧化碳、乙醚到抓甲烷、二氧化硫、氨等。1929年隨著氟利昂製冷劑的出現,使得壓縮式製冷機發展更快,並且在應用方而超過了氨製冷機。

隨後,於2世紀印年代開始使用了共沸混合製冷劑,加世紀60年代又開始應用非共沸混合製冷劑。直至2D世紀80年代關於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CR二問題正式被公認以前,以各種鹵代烴為主的製冷劑的發展幾乎已達到相當完善的地步。

(5)新發明製冷擴展閱讀

降溫和空氣調節在工礦企業、住宅和公共場所的應用也愈來愈廣。空氣調節分為舒適空調和工藝空調。舒適空調是用來滿足人們舒適需要的空氣調節,而工藝空調是為滿足生產中工藝過程或設備的需要而進行的空氣調節。

空氣調節對國民經濟各部門的發展和對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有著重要的作用。這不僅意味著受控的空氣環境對各種工業生產過程的穩定運行和保證產品的質量有重要作用,而且對提高勞動生產率、保護人體健康、創造舒適的工作和生活環境有重要意義。

工業生產中的精密機械和儀器製造業及精密計量室要求高精度的恆溫恆濕;電子工業要求高潔凈度的空調;紡織業則要求保證濕度的空調。同時,在民用及公共建築中,隨著改革開放,旅遊業的蓬勃發展,裝有空調機的賓館、酒店、商店、圖書館、會堂、醫院、展覽館、游樂場所日益增多。

此外,在運輸工具如汽車、火車、飛機和輪船中,也不同程度地安裝有空氣調節設備。空氣調節技術包括製冷、供暖、通風和除塵,其中製冷降溫是空氣調節的一項關鍵技術。

Ⅵ 製冷技術的發展史

http://www.cngspw.com/Doc/data.WebNoteBooks/20060919183625/.pdf
現代的製冷技術,是18世紀後期發展起來的。在此之前,人們很早已懂得冷的利用。我國古代就有人用天然冰冷藏食品和防暑降溫。馬可·波羅在他的著作《馬可·波羅游記》中,對中國製冷和造冰窖的方法有詳細的記述。
1755年愛丁堡的化學教師庫侖利用乙醚蒸發使水結冰。他的學生布拉克從本質上解釋了融化和氣化現象,提出了潛熱的概念,並發明了冰量熱器,標志著現代製冷技術的開始。
在普冷方面,1834年發明家波爾金斯造出了第一台以乙醚為工質的蒸氣壓縮式製冷機,並正式申請了英國第6662號專利。這是後來所有蒸氣壓縮式製冷機的雛型,但使用的工質是乙醚,容易燃燒。到1875年卡利和林德用氨作製冷劑,從此蒸氣壓縮式製冷機開始佔有統治地位。
在此期間,空氣絕熱膨脹會顯著降低空氣溫度的現象開始用於製冷。1844年,醫生高里用封閉循環的空氣製冷機為患者建立了一座空調站,空氣製冷機使他一舉成名。威廉·西門斯在空氣製冷機中引入了回熱器,提高了製冷機的性能。
1859年,卡列發明了氨水吸收式製冷系統,申請了原理專利。
1910年左右,馬利斯·萊蘭克發明了蒸氣噴射式製冷系統。
到20世紀,製冷技術有了更大發展。全封閉製冷壓縮機的研製成功(美國通用電器公司);米里傑發現氟里昂製冷劑並用於蒸氣壓縮式製冷循環以及混合製冷劑的應用;伯寧頓發明回熱式除濕器循環以及熱泵的出現,均推動了製冷技術的發展。
在低溫方面,1877年卡里捷液化了氧氣;1895年林德液化了空氣,建立了空氣分離設備;1898年杜瓦用液態空氣預冷氫氣,然後用絕熱節流使氫氣成為液體,溫度降至20.4K;1908年卡末林·昂納斯用液態空氣和液態氫預冷氦氣,再用絕熱節流將氦液化,獲得4.2K的低溫。杜瓦於1892年發明的杜瓦瓶,用於貯存低溫液體,為低溫領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條件。
1934年,卡皮查發明了先用膨脹機將氦氣降溫,再用絕熱節流使其液化的氦液化器;1947年柯林斯採用雙膨脹機於氦的預冷。大部分的氦液化器現已採用膨脹機,在製冷技術的開發和實際使用中獲得廣泛的應用。
新的降低溫度方法的發明,擴大了低溫的范圍,並進入了超低溫領域。德拜和焦克分別在1926年和1927年提出了用順磁鹽絕熱退磁的方法獲取低溫,應用此方法獲得的低溫現已達到(1×10-3~5×10-3)K;由庫提和西蒙等提出的核子絕熱去磁的方法可將溫度降至更低,庫提用此法於1956年獲得了20×10-3K。1951年倫敦提出並於1965年研製出的3He-4He混合液稀釋製冷法,可達到4×10-3K;1950年泡墨朗切克提出的方法,利用壓縮液態3He的絕熱固化,達到1×10-3K。
更近期的製冷技術發展主要緣於世界范圍內對食品、舒適和健康方面,以及在空間技術、國防建設和科學實驗方面的需要,從而使這門技術在20世紀的後半期得到飛速發展。受微電子、計算機、新型原材料和其它相關工業領域的技術進步的滲透和促進,製冷技術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進展,同時也面臨一場新的挑戰。突破性的進展在於:
(1)微電子和計算機技術的應用
「機電一體化」浪潮給製冷技術以巨大推動。
基礎研究方面:計算機模擬製冷循環始於1960年。如今,普冷和低溫領域中的各種循環,如:焦-湯節流製冷循環(J-T循環)、斯特林製冷循環、維勒米爾循環(VM循環)、吉福特-麥克馬洪循環(G-M循環)、索爾文循環(SV循環)、逆向布雷頓循環、脈管式循環、吸收式製冷循環、熱電製冷循環;利用聲製冷、光製冷、化學方法製冷的各種循環;以及各種新型的混合型循環,如:熱聲斯特林發動機驅動小型脈管製冷機的循環均廣泛應用計算機模擬技術於循環研究。研究製冷系統的熱物理過程、系統及部件的穩態和瞬態特性以及單一工質和混合工質的性質等等,也離不開微電子和計算機技術的應用。
在製冷產品的設計製造上:計算機現已廣泛用於產品的輔助設計和製造(CAD,CAM)。例如:結構零件設計的有限元法和有限差分法以及用計算機控制精密機械加工。
計算機和微處理器對製冷技術的最大影響在於高級自動控制系統的開發。這是一項綜合技術,涉及到先進的控制方法、可靠的集成塊晶元及專門的控制模塊、精良的感測器。當前製冷系統採用電腦控制已極為普遍,控制模式正在發生變化,由簡單的機械式控制發展到綜合控制,為提高產品性能作出貢獻。
(2)新材料在製冷產品上的應用
陶瓷及陶瓷復合物(如熔融石英、穩定氧化鋯、硼化鈦、氧化硅等)具有一系列優良性質:比鋼輕、強度和韌性好、耐磨、導熱系數小、表面光潔度高。將陶瓷用燒結法滲入溶膠體製成零件或用作零件的表面塗釉,可改善零件的性能。
聚合材料(工程塑料、合成橡膠和復合材料)用於製冷產品中作為電絕緣材料、減振件
和軟管材料;利用聚合材料的熱塑性,以新工藝通過熱定型的方法製造壓縮機中的復雜零件(轉子、閥片等)。這些新材料的應用,帶來產品性能、壽命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
(3)機器、設備的發展
為滿足各種用冷的需要,新產品不斷推出,商品化程度不斷提高。
壓縮機以高效、可靠、低振動、低雜訊、結構簡單、成本低為追求目標,由往復式向回轉式發展。如新型螺桿式壓縮機、渦旋式壓縮機、擺線式壓縮機等,都具有優良特性和競爭力。
在壓縮機的驅動裝置上,將變頻器用於空調、熱泵及集中式製冷系統的變速驅動,帶來了節能效果。
在低溫機器和設備方面,前述各種低溫循環雖早已提出,但近年來生產開發的產品在溫度,製冷量、啟動速度、可靠性、能耗、體積等方面均有長足的進步。現在,氦液化器多數為膨脹型,中型的為雙膨脹機組成的柯林斯機器,大型的採用透平膨脹機。輻射製冷、固態製冷已經實際應用。利用3He-4He混合稀釋製冷原理的低溫製冷機已經商品化,可作為磁製冷機的預冷設備。各種氣體分離設備,熱交換器,低溫恆溫器也在高效、緊湊、可靠等方面取得很大的進展。
(4)工質
繼氟里昂和共沸混合工質之後,由於1970年石油危機,節能意識提到重要地位,在開發新工質上引人注目地研究出一系列非共沸工質,收到了節能的效果和滿足一些特定需要。
由於臭氧耗損和溫室效應引起了嚴峻的環境保護問題,導致了80年代末開始全球禁止CFCs物質,進而波及到HCFC類物質,這既是一次歷史性的沖擊,同時又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近年來在替代工質開發及其熱物理性質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即是證明。
當工質處於很低溫度時,其量子特性變得十分重要,必須考慮其量子效應,此時循環的性能系數和製冷量不同於經典表達式,而需要通過對量子熱力循環的研究得出。
製冷和低溫技術是充滿勃勃生機的學科和工業領域。巨大的市場增長潛力和新技術的交叉滲透為它開辟了廣闊的發展天地。

=====================================================
製冷與空調的發展史
http://bbs.xzbaojia.com/viewthread.php?tid=9335

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地區發生罕見的乾旱天氣,為解決乾旱缺水地區的空調冷熱源問題,美國率先研製出風冷式冷水機,用空氣散熱代替冷卻塔,其英文名稱是:Air cool Chiller,簡稱為Chiller!

在空調歷史中,美國已經發展和改進了有風管的中央單元式系統,並得到了正在現場安裝和修理有風管的單元式空調系統的空調設備分銷商和經銷商的強力支持。WRAC是最簡單和最便宜的系統,能夠很容易的在零售商店中購得,並在持續高溫來的時候自己安裝。同時,無風管的SRAC和SPAC自70年代起在有別於美國市場的動力下在日本得到發展和改進。之後,設備設計和製造技術在90年代被轉讓到中國,這是通過與當地公司(包括主要元件如壓縮機、熱交換器、電勸機、精細閥和電子控制器的本地製造商)組成的合資公司進行的。在90年代中國也從其它先進國家吸收了較大型空調設備的先進高新技術,並與多數是美國的大公司組成合資企業。現今,中國已是一個頂級國家,她的當地主要工廠和合資企業製造了大量SRAC和SPAC以滿足增長的國內市場和出口需要。日本過去幾年在把SRAC和SPAC機組出口到中國、歐洲和中東以建立新的市場。但是中國現今已是最大的空調出口國,在2001年出口的WRAC,SRAC和SPAC機組總數達500萬台,2002年預計有750或800萬台機組出口,而日本正在失去出口的地位。

按國家進行回顧:
++++美國
美國是最大的空調市場,佔世界總空調設備銷售額的28%,大多數是有風管的單元式空調系統。但是,熱泵比例相對的低,在2001年以數量計佔20%而以銷售額計『佔30%。美國空調市場與其它國家的差別,一些明顯的原因是:

大多數人居住在位於有廣闊空間的郊區獨立房屋內,可以更方便地為整個室內空間的舒適優先選擇安裝風管。

能源價格相對要低,全國范圍有電力和燃氣可以供應,在冬季可以通過天然氣管路網路用燃氣爐取暖。

大部分陸地在冬季的寒冷天氣並不適用沒有輔助電加熱的熱泵,而輔助電加熱是不經濟的。

強大工業分銷商和經濟商網路以相對低的安裝費用和維修後緩支持推銷有風管的中央空調系統。

++++日本
住宅空調是從60年代由本地生產或從美國進口的WRAC開始的,基於人們大多數在生活區居住而只對單個房間的空調有強烈要求,一般不採用中央系統以節省很昂貴的電力費用。但是,許多人抱怨高的運轉雜訊和振動不能為卧室所接受。同時在房間內安裝也不大方便。

在經過了WRAC痛苦的經歷之後,後來發展了SRAC以便在室內掛壁安裝,使房間空調機組運轉安靜並便於安裝。在功能上,雖然SRAC喪失了諸如新鮮空氣的進入和回風的排出等功能,但WRAC和SRAC對單個房間的空調在有人佔用時幾乎是相同的。在買方市場上了需要額外的小型SRAC機組,其特點是具有較低的雜訊並可以在卧室中方便地安裝為「添加機組」。熱泵型式在製冷和採暖季節都能很好地為人們所接受。一些特點諸如較低的雜訊、更足夠的制熱量、較低的功率消耗(也即較高的效率)以及較小的機組尺寸或改進的室內空氣分布吸引了用戶的注意力和興趣。由於能源費用比電力來得便宜和在較低環境溫度時有較高制熱量,煤油爐仍然廣泛在屋內用以加熱空間。但是,SRAC熱泵用於卧室對許多人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安全運行且防止火災,因為在睡眠時間室內溫度低的時候房間空間是相當的好。生活方式從門窗大開以便在睡眠時間有新鮮空氣吸入轉變到為了市區安全而用鎖緊裝置將門窗關閉,這就需要在屋內購買更多的SRAC機組。在室內也安裝強制通風機以吸入新鮮的室外空氣和排出室內空氣,藉使用熱交換元件而達到節能的目的。80年代介入的突破性技術解決了熱泵的固有缺點並推動了SRAC機組的銷售。

在打折扣的商店裡,如同包括發送和安裝主費用在內的白色貨物一樣引發了價格大戰。SRAC的安裝十分容易和快捷,在現場技術水平較低的人員在幾小時內即可完成機組的安裝,製冷劑管路和接線。

過去存在一些質量問題,如製冷劑泄漏、元件故障以及直接涉及到製造商的修理或分包修理單位的綜合性故障。

現在隨著產品可靠性的改進,售後的修理電話已大大減少。但是,商業形式仍是一如既往,SRAC在通過折扣商店銷售,費用較低,售後服務直接由製造商或其分包修理單位承擔。

SPAC的銷售與SRAC的輕型商業市場相似。製造商更從事於所謂的「建築物多台SPAC」系統的銷售,與空調系統設計人員和機械承包商接觸並與製造商一起保持較高的附加值。1台壓縮冷凝機組與多台室內機組聯用的SPAC對於製冷劑管路安裝在牆內的新建住宅正越來越普及。

政府和公用事業公司(如電力和煤氣)以及負責制訂國家能源政策的單位正在補貼新的技術開發並用吸引人的刺激計劃來促進新的空調系統裝置。這些產品涉及商能效的熱泵、GHP和直接燃氣吸收式冷水機組。打折扣的能源價格所帶來的令人刺激的好處使用戶願意以低得多的操作能源費用安裝新的節能空調系統或者用它來技術改造。這樣,即使初始費用有所增加,投資回收也仍是很吸引人的。

===============================================
製冷的發展大事:

1820年--人造冰首次在實驗室中製造出來
1824年--揭示吸收式製冷原理
1834年--人造冰的生產開始
1855年--製造出吸收式製冷裝置
1890年--小塊人造冰面市----機械製冰工業開始了
1910年--家用機械冰箱出現
1913年--製造出第一台手動家用冰箱

Ⅶ 誰發明了空調

威利斯·開利。

威利斯·開利(Willis Haviland Carrier,1876年11月26日-年10月7日),美國工程師及發明家,是現代空調系統的發明者,開利空調公司的創始人,因其對空調行業的巨大貢獻,被後人譽為「空調之父」。

威利斯·開利在1876年11月26日生於紐約州伊利湖畔的小鎮安哥拉(Angola),他父親杜安(Duane Williams Carrier)經營著一個農場,他母親伊麗莎白(Elizabeth R. Haviland)則常常為農場維修鍾表、縫紉機以及家用器具,他自小受其母親的教育和培養,學會解決問題的能力,並夢想長大後成為一個偉大的工程師。

(7)新發明製冷擴展閱讀:


威利斯·開利不懈地對溫度,濕度和露點進行研究,並於1911年向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公開了他發現的焓濕圖公式('Rational Psychrometric Formulae' )。該公式之後成為空調行業的計算標准和根本依據。從此工業由此收益,並被廣泛用於膠片,煙草,食品,制葯,紡織等生產工業的空氣溫濕度控制上。

1906年,因發明了現代空調系統,被後人稱為「空調之父」('father of air conditioning')。受國家顧問委員會委託,開發了模擬極地氣候的空調裝置用於軍用飛機的測試,因為其在此方面的成就,曾6次獲得空軍和海軍的「E」勛章,開利對美國軍工發展的貢獻被稱為「最偉大的工程成就」

Ⅷ 暖通製冷方面生活小發明

我的低碳生活以前,我總是把電燈開上個徹夜到明,水從晚上滴到明早,冰箱塞滿亂七八糟的東西。這樣,既浪費水,又浪費電……現在,我聽到了城市在宣傳倡導低碳生活,我漸漸有些懂了。我開始了「低碳生活」。首先,低碳的生活方式,就是在生活的細節上注重節能減耗。除了做作業必須開燈之外,其餘的事情都靠窗外的照明燈來相助。因為我們的客廳大,窗外的照明燈照進來都可以醒目地看到室內的一切,吃飯時,真像一桌「燭光晚餐」,這真是一大盞「天然的燈啊!」只要我洗好手,就都把水龍頭擰的緊緊地,不讓水「逃」出來,這樣,我就可以安心了。但我又擔憂爸爸媽媽會不會做好,每次看見爸爸媽媽進洗手間洗手並順其自然的把水龍頭關緊,我十分高興,我希望 「低碳家庭」會做的更好。冰箱里放著亂七八糟的東西,媽媽說很浪費電,我靈機一動,想出了妙招:於是,我就拿起以前堆積如山的硬紙板,把它做成一個個大小不一的盒子,上面貼上了各種分類的標志,然後,按分類去整理,不一會兒,冰箱變得又干凈又整潔,煥然一新,一眼就目睹擺放整整齊齊的東西。這樣,既幫助了我們,又節省了電。原來,電器開著,就連小小的手機電池在插座上插著時都會排放出可怕的二氧化碳,只要充完電就應該將電池立刻取下。我本來以為,二氧化碳只有汽車尾氣、煤炭燃燒這些會排放,沒想到生活中處處都有微弱的「碳」在侵害著我們大家的生活和地球。每當我看見媽媽要把洗衣粉的桶扔掉時,我會上前去阻止。我會把它做成一個小垃圾桶,有的像個洋娃娃,粉嘟嘟的臉,可愛極了!有的又的像只小動物,活靈活現的,真像一道美麗的「風景」!當夜幕降臨,晚飯過後,路邊的霓虹燈為夜晚增添了一份光彩,老爸總是把家裡所有的燈都關掉,只剩下一片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中,然後,趴在窗戶上,一邊欣賞路邊的風景,一邊唱著一首歌:「月亮代表我的心……」真是五音不全,一塌糊塗。養花是媽媽的愛好。家裡的吊蘭、常春藤一年四季都是綠意盎然。在每個炎炎的夏日,媽媽總會把花搬進家裡來,大家看著那些綠色,允吸這那些綠色,心中頓時感覺絲絲的涼意,有了好空氣又養眼,真是一舉兩得啊!這么好的家居環境,並且充滿了創意的小歡樂。(一)夏天,我們在家用空調時,不要頻繁的開啟,用了幾個小時後,就關掉,再開電風扇。這樣就能省50%的電。(二)在冰箱內存放食物時,食物的量以占容積的80%為宜,用數個塑料盒盛水製冰後放入冷藏室,這樣能延長停機時間、減少開機時間,更節電。(三)用微波爐加工食品時,最好在食品上加層無毒塑料膜或蓋上蓋子,這樣被加工食品水分不易蒸發,食品味道好又省電。(四)開車時盡量避免突然變速,選擇合適檔位,避免低檔跑高速;定期更換機油,輪胎氣壓要適當和少開空調。(五)短時間不用電腦時,啟用「睡眠」模式,能耗可下降到50%以下;關掉不用的程序和音箱、列印機等外圍設備;少讓硬碟、軟盤、光碟同時工作;適當降低顯示器的亮度。(六)我們在家用洗衣機洗衣服時,用同樣長的洗滌周期,但 「柔化」模式比「標准」模式葉輪換向次數多,電機啟動電流是額定電流的5—7倍,所以,用「標准」模式洗衣服,更省電。《我的低碳小竅門》現在,我聽到了城市在宣傳倡導低碳生活,我漸漸有些懂了。我開始了「低碳生活」。首先,低碳的生活方式,就是在生活的細節上注重節能減耗。除了做作業必須開燈之外,其餘的事情都靠窗外的照明燈來相助。因為我們的客廳大,窗外的照明燈照進來都可以醒目地看到室內的一切,吃飯時,真像一桌「燭光晚餐」,這真是一大盞「天然的燈啊!」只要我洗好手,就都把水龍頭擰的緊緊地,不讓水「逃」出來,這樣,我就可以安心了。但我又擔憂爸爸媽媽會不會做好,每次看見爸爸媽媽進洗手間洗手並順其自然的把水龍頭關緊,我十分高興,我希望 「低碳家庭」會做的更好。冰箱里放著亂七八糟的東西,媽媽說很浪費電,我靈機一動,想出了妙招:於是,我就拿起以前堆積如山的硬紙板,把它做成一個個大小不一的盒子,上面貼上了各種分類的標志,然後,按分類去整理,不一會兒,冰箱變得又干凈又整潔,煥然一新,一眼就目睹擺放整整齊齊的東西。這樣,既幫助了我們,又節省了電。原來,電器開著,就連小小的手機電池在插座上插著時都會排放出可怕的二氧化碳,只要充完電就應該將電池立刻取下。我本來以為,二氧化碳只有汽車尾氣、煤炭燃燒這些會排放,沒想到生活中處處都有微弱的「碳」在侵害著我們大家的生活和地球。每當我看見媽媽要把洗衣粉的桶扔掉時,我會上前去阻止。我會把它做成一個小垃圾桶,有的像個洋娃娃,粉嘟嘟的臉,可愛極了!有的又的像只小動物,活靈活現的,真像一道美麗的「風景」!當夜幕降臨,晚飯過後,路邊的霓虹燈為夜晚增添了一份光彩,老爸總是把家裡所有的燈都關掉,只剩下一片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中,然後,趴在窗戶上,一邊欣賞路邊的風景,一邊唱著一首歌:「月亮代表我的心……」真是五音不全,一塌糊塗。養花是媽媽的愛好。家裡的吊蘭、常春藤一年四季都是綠意盎然。在每個炎炎的夏日,媽媽總會把花搬進家裡來,大家看著那些綠色,允吸這那些綠色,心中頓時感覺絲絲的涼意,有了好空氣又養眼,真是一舉兩得啊!這么好的家居環境,並且充滿了創意的小歡樂。《我的低碳小竅門》每一件生活用品,大至家電小到玩具、書籍和擺設,每一樣物品的生產都要消耗資源和能源,都會帶來碳排放,你廢棄的東西也許正是我需要的,不再購買新的生活用品,自然會降低資源和能源的消耗,減少碳的排放量。平時勤動手動腦,讓舊物換新顏,也可以實現 「低碳」。一般家庭都有很多廢棄的盒子,如肥皂盒、牙膏盒、奶盒等,其實稍加裁剪,就可以輕松將它們廢物利用,比如製作成儲物盒,可以在裡面放茶葉包、化妝品之類的物品;還可以利用方便麵盒、罐頭瓶、酸奶瓶製作一盞漂亮的台燈;喝過的茶葉渣,曬干做一個茶葉枕頭,既舒適還能改善睡眠……聽說在網上轉賬,不僅能避免在銀行排隊,還能減少紙質單據在運輸過程中消耗的能源,於是我便開始向朋友學習在網上購物、交水電費、交電話費等,非常省時省力。我不僅在家中養成了節約的習慣,在單位也是如此。比如,盡可能少用列印紙,用過的列印紙反面再列印一次,能通過網路傳閱的材料、文件,都用電子郵件發給領導和同事。另外,將普通燈泡換成節能燈,盡量步行、騎自行車或乘公交車出行,隨手拔下電器插頭……這些看似不經意的小事,都是在為「減碳」做貢獻。低碳,意指較低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為主)排放。節水、節電、節油、節氣,這是我們倡導的低碳生活方式,改變過去以增加能源消耗和溫室氣體排放為代價的「面子消費」。以前,我總是把電燈開上個徹夜到明,水從晚上滴到明早,冰箱塞滿亂七八糟的東西。這樣,既浪費水,又浪費電……現在,我聽到了城市在宣傳倡導低碳生活,我漸漸有些懂了。我開始了「低碳生活」。首先,低碳的生活方式,就是在生活的細節上注重節能減耗。除了做作業必須開燈之外,其餘的事情都靠窗外的照明燈來相助。因為我們的客廳大,窗外的照明燈照進來都可以醒目地看到室內的一切,吃飯時,真像一桌「燭光晚餐」,這真是一大盞「天然的燈啊!」只要我洗好手,就都把水龍頭擰的緊緊地,不讓水「逃」出來,這樣,我就可以安心了。但我又擔憂爸爸媽媽會不會做好,每次看見爸爸媽媽進洗手間洗手並順其自然的把水龍頭關緊,我十分高興,我希望 「低碳家庭」會做的更好。冰箱里放著亂七八糟的東西,媽媽說很浪費電,我靈機一動,想出了妙招:於是,我就拿起以前堆積如山的硬紙板,把它做成一個個大小不一的盒子,上面貼上了各種分類的標志,然後,按分類去整理,不一會兒,冰箱變得又干凈又整潔,煥然一新,一眼就目睹擺放整整齊齊的東西。這樣,既幫助了我們,又節省了電。原來,電器開著,就連小小的手機電池在插座上插著時都會排放出可怕的二氧化碳,只要充完電就應該將電池立刻取下。我本來以為,二氧化碳只有汽車尾氣、煤炭燃燒這些會排放,沒想到生活中處處都有微弱的「碳」在侵害著我們大家的生活和地球。每當我看見媽媽要把洗衣粉的桶扔掉時,我會上前去阻止。我會把它做成一個小垃圾桶,有的像個洋娃娃,粉嘟嘟的臉,可愛極了!有的又的像只小動物,活靈活現的,真像一道美麗的「風景」!當夜幕降臨,晚飯過後,路邊的霓虹燈為夜晚增添了一份光彩,老爸總是把家裡所有的燈都關掉,只剩下一片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中,然後,趴在窗戶上,一邊欣賞路邊的風景,一邊唱著一首歌:「月亮代表我的心……」真是五音不全,一塌糊塗。養花是媽媽的愛好。家裡的吊蘭、常春藤一年四季都是綠意盎然。在每個炎炎的夏日,媽媽總會把花搬進家裡來,大家看著那些綠色,允吸這那些綠色,心中頓時感覺絲絲的涼意,有了好空氣又養眼,真是一舉兩得啊!這么好的家居環境,並且充滿了創意的小歡樂。我的低碳小竅門最近,又有一個新名詞迅速紅遍:低碳。低碳,顧名思義,就是指減少對二氧化碳的排放。正是生活作息時所耗用能量要減少,從而減低碳。作為一名地球小公民,我也加入了「低碳一族」。低碳難做到,又不難做到 。關鍵的,是堅持。就拿我來說吧,以前就算只有一兩站的路程也要去坐車,根本沒有想過汽車會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污染環境。而現在,只要是自己可以走的路,我都會步行。這樣,不僅省油並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還可以健身,可謂是一舉兩得啊!生活中的可以低碳的行為有很多,其中大多數都是看上去微不足道、做起來易如反掌的小事,可是都能為低碳做一些貢獻。隨手拔掉插座,關上電源,都可以節能低碳。如果不是非常必要的話,盡量不要長時間使用電腦,不用的時候,可以把電腦換到待機模式,或者直接關機,這樣,不僅可以低碳,還能省不少電呢!一些小發明創造,也可以為低碳做很多貢獻。你看,飲料喝完了,飲料瓶子也有用處。動一動手,來一個DIY。就拿裝牛奶紙盒來說,可以把偏上的部分剪掉,進行沖洗清潔,不就是一個非常不錯收納盒嗎?而且還是多用的:可以做垃圾盒,可以裝化妝品……像礦泉水瓶這樣的大一些的塑料瓶,可以用來澆澆花,攔腰剪開還可以當作筆筒,有創意的,還可以裝花,作為裝飾品擺在桌子上,也非常不錯喲!還有,多種一些花花草草,也是非常不錯的明智之選。植物可以凈化空氣,還可以為你的家增添一絲綠色。陽台上,擺上幾盤花,閑暇時候澆澆水,觀察它們的生長,也是不錯的消遣呢!多用電能,少用煤炭,無論是利用水力發電,太陽能發電,還是利用風力發電,都會更省能源,更環保。當然,這並不是我們每個家庭都可以做到的,不過,節省能源消耗,應該人人都力所能及吧!好啦!說了那麼多,我的低碳小竅門也都說得差不多了。低碳,要從一點一滴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就可以為低碳做一份貢獻!行動起來,讓我們共同加入低碳一族!去年,中國政府對全世界公開承諾量化減排指標,決定到2020年溫室氣體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在應對全球氣候變暖和能源危機的跋涉中,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標志的低碳經濟時代已如約而至,正在深刻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平時勤動手動腦,讓舊物換新顏,也可以實現 「低碳」。一般家庭都有很多廢棄的盒子,如肥皂盒、牙膏盒、奶盒等,其實稍加裁剪,就可以輕松將它們廢物利用,比如製作成儲物盒,可以在裡面放茶葉包、化妝品之類的物品;還可以利用方便麵盒、罐頭瓶、酸奶瓶製作一盞漂亮的台燈;喝過的茶葉渣,曬干做一個茶葉枕頭,既舒適還能改善睡眠……每一件生活用品,大至家電小到玩具、書籍和擺設,每一樣物品的生產都要消耗資源和能源,都會帶來碳排放,你廢棄的東西也許正是我需要的,不再購買新的生活用品,自然會降低資源和能源的消耗,減少碳的排放量。用過的面膜紙也不要扔掉,媽媽用它來擦首飾、擦傢具的表面或者擦皮帶,不僅擦得清亮還能留下面膜紙的香氣;喝過的茶葉渣,把它曬干,做一個茶葉枕頭,又舒適,又能幫助改善睡眠;將用完的香皂盒、花露水瓶、洗發水和沐浴露的瓶子全部敞開口,任意地放在家的角落裡,也可以放在衣櫥里,每到回家或者打開衣櫥都會有自然的芬芳撲鼻而來;用冰激凌盒做煙灰缸,省事且方便,隨用隨扔,也是廢物利用的好方法。另外,將普通燈泡換成節能燈,盡量步行、騎自行車或乘公交車出行,隨手拔下電器插頭……這些看似不經意的小事,都是在為「減碳」做貢獻。在家居方面有很多小點子。將廢舊的報紙整理干凈,鋪墊在衣櫥的最底層,報紙不僅可以吸潮,還能吸收衣櫃中的異味;家裡有很多穿舊的破絲襪和棉襪,媽媽都捨不得丟棄,清洗干凈,積攢到一定的數量,拿到裁縫店,讓人家用俏麗的小花布給我做一個襪子靠墊或坐墊,廢棄的襪子就是最好的充填物;有破洞的絲襪還有一個好處就是用來裝肥皂頭和香皂頭,這樣會將碎塊的小肥皂用得乾乾凈凈。電視、電腦已經成了人們生活不能缺少的一部分,每天盯著屏幕連續看上幾個小時都很常用。我建議,在看電視和電腦時,可以適當把屏幕調暗一些。的屏幕太亮不但會縮短電視機的壽命,而且費電,而調成中等亮度,既省電又能保護視力。建議一:發條鬧鍾代替電子鬧鍾家中電子鬧鍾需要使用不少的電池,而用過的電池會給環境造成不利影響。對此省會臧女士提出了一個一勞永逸的辦法:「用發條鬧鍾取代電子鬧鍾,日積月累就能節省下來不少電池。」臧女士認為,這個辦法一舉多得,「發條鬧鍾只要花十幾塊錢就能買一個,既省下了電池錢又節約了資源。」省會的張女士也向本報提供了一個小竅門:電池可以重復利用,大件電器上用過的電池可以放在小件電器上繼續使用。「比如電動玩具耗電量比較大,把玩具上用過的電池再放到鬧鍾、遙控器上之後,還能再繼續使用一個多月的時間。」建議二:買茶葉自帶茶葉罐很多人都喜歡喝茶,經常買回袋裝或者罐裝的茶葉泡著喝。李女士同樣愛喝茶,「茶葉包裝都很精美,可是每次喝完茶葉以後那些包裝就被扔掉了,也是不小的浪費呢。」近年來月餅盒等造價高昂的包裝都在回收利用,李女士想到,茶葉罐也是可以重復利用的。「一罐茶葉喝一個月,一年就是12個茶葉盒,其實完全沒有那個必要。現在每次我去買茶葉的時候,都把家裡的空罐帶去。這樣直接買散裝茶葉就可以了,新茶葉裝在舊罐里。」建議三:電視電腦屏幕調暗些電視、電腦已經成了人們生活不能缺少的一部分,每天盯著屏幕連續看上幾個小時都很常用。省會馬女士建議,在看電視和電腦時,可以適當把屏幕調暗一些。的屏幕太亮不但會縮短電視機的壽命,而且費電,而調成中等亮度,既省電又能保護視力。大家都知道,我們現在的生活都講究「低碳」,而我們倡導的低碳生活方式就是指 節水、節電、節油、節氣。可是光說不做可不行,我們要用實際行動表現出來。但這「低碳」生活究竟要怎麼「低」?「低」到哪才行呢?下面我就為大家介紹一些低碳小竅門。(一)夏天,我們在家用空調時,不要頻繁的開啟,用了幾個小時後,就關掉,再開電風扇。這樣就能省50%的電。(二)在冰箱內存放食物時,食物的量以占容積的80%為宜,用數個塑料盒盛水製冰後放入冷藏室,這樣能延長停機時間、減少開機時間,更節電。(三)用微波爐加工食品時,最好在食品上加層無毒塑料膜或蓋上蓋子,這樣被加工食品水分不易蒸發,食品味道好又省電。(四)開車時盡量避免突然變速,選擇合適檔位,避免低檔跑高速;定期更換機油,輪胎氣壓要適當和少開空調。(五)短時間不用電腦時,啟用「睡眠」模式,能耗可下降到50%以下;關掉不用的程序和音箱、列印機等外圍設備;少讓硬碟、軟盤、光碟同時工作;適當降低顯示器的亮度。(六)我們在家用洗衣機洗衣服時,用同樣長的洗滌周期,但 「柔化」模式比「標准」模式葉輪換向次數多,電機啟動電流是額定電流的5—7倍,所以,用「標准」模式洗衣服,更省電。(1): 低碳經濟是指溫室氣體排放量盡可能低的經濟發展方式,尤其是要有效控制二氧化碳這一主要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在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低碳經濟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關注。近些年來,科學界以及各國政府已基本達成一致,認為人類活動導致地球大氣層中的溫室氣體(尤其是二氧化碳)不斷增多,氣候正在發生變化。在可預見的將來,溫室氣體水平過高導致的全球變暖會對人類生活產生負面影響。因此,推行低碳經濟被認為是避免氣候發生災難性變化、保持人類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方法之一。『低碳經濟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為基礎,其實質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創建清潔能源結構,核心是技術創新、制度創新和發展觀的改變。發展低碳經濟是一場涉及生產模式、生活方式、價值觀念和國家權益的全球性革命。中國社會科學院6月在北京發布的《城市藍皮書:中國城市發展報告(NO.2)》指出,在全球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發展低碳經濟正在成為各級部門決策者的共識。節能減排,促進低碳經濟發展,既是救治全球氣候變暖的關鍵性方案,也是踐行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手段。在低碳經濟問題上,人們需澄清一些認識上的誤區。首先,低碳不等於貧困,貧困不是低碳經濟,低碳經濟的目標是低碳高增長;第二,發展低碳經濟不會限制高能耗產業的引進和發展,只要這些產業的技術水平領先,就符合低碳經濟發展需求;第三,低碳經濟不一定成本很高,溫室氣體減排甚至會幫助節省成本,並且不需要很高的技術,但需要克服一些政策上的障礙;第四,低碳經濟並不是未來需要做的事情,而是應從現在做起;第五,發展低碳經濟是關乎每個人的事情,應對全球變暖,關乎地球上每個國家和地區,關乎每一個人。(2): 一扇紅色的大門代表著對全行業的警示,一扇綠色的大門代表開啟未來的希望。經由一條循環的參觀路線,從全球氣候變暖引發的種種環境危機開始到房地產業開始綠色化進程的探索,為降低能耗做出貢獻,在了解綠色體系、適老化住宅、結構優化三大體系的具體實現後,「2009CIHAF」中國之家呈現出一幅完整的「低碳」路線圖,試圖引導行業從兩扇門間此進彼出,方向是營造和諧的生態人居。社會高速發展,正以冰川的消融為代價,人類賴以生存的資源無情萎縮。50年後的地球版圖與今日大相徑庭,不少國家面臨被海水淹沒的危險,受到生存危機的並不僅僅是北極熊,「我們已經行動起來,你呢?」在「2009CIHAF中國之家」的演播房裡,一段極具震撼力的公益宣傳片觸動了到場每個人的柔軟神經,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湯臣一品少帥掌門湯子嘉等房地產企業負責人看過後都神情凝重,大家更能理解,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舉行《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5次締約方大會為何被視為「拯救人類的最後機會」。全國工商聯房地產商會會長聶梅生表示,房地產業為「低碳經濟」做出貢獻責無旁貸。北京市房山區區長祁宏亦感慨良多:房地產業邁向低碳之路成為必然,低碳社區、低碳城市的打造需要從樣板中借鑒經驗。比起一年前「2008CIHAF」中國之家首次亮相,「2009CIHAF」中國之家受到的關注程度提高非常明顯。「無論從參觀的人數,各領域人員的比例,還是尋求合作的意願都超過以往。」相關負責人在解釋上述變化時坦言,中國之家倡導低碳營造生態人居的理念,代表未來人居的發展方向,代表著國內最先進的綠色、環保住宅建造技術已經為業內所認知,而集結各方力量,有效地進行技術集成和創新,共同探討房地產業低碳發展的大計,能夠讓整個行業都積極思考並努力實踐,並參與到低碳經濟的建設當中來是設立樣板的初衷。來自清華大學以及各學術研究機構的志願者擔當起了解說角色,從節能電梯到智能化系統,從遮陽系統到阻燃性極強的特殊牆材,從節水馬桶到環保壁紙,參觀者在樣板房中充分感知建築的細部。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周燕珉親自帶隊,為適老化住宅部分細致分析:當中國步入老齡化社會,開發商在項目中如何通過人性化設計來關注老年人群。例如在盥洗室內設置扶手,廚房的操作台可移動,卧室分床而置等理念都讓專業觀眾耳目一新。中央電視台、北京電視台等上百家媒體紛紛對「2009CIHAF中國之家」的「低碳理念」進行重磅報道。「CIHAF中國之家這個公益項目此時能敏銳地提出『低碳營造、生態人居』,無疑走在了行業的最前列,但未來還需要整合更多的力量和行業優質資源,不遺餘力地積極呼籲,為行業實現低碳發展獻計獻策。」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綠色建築工程設計所所長栗德祥對項目表示贊許的同時也提出了期望,而這也成為「CIHAF中國之家」團隊努力之方向。「CIHAF中國之家」項目組希望房地產業上下游都能夠參與其中。萬科集團已率先成為中國之家的發起單位,越來越多的研究機構、房地產企業和部品供應商積極響應,「CIHAF中國之家」從樣板房變成項目實體也為業內期許。中國之家低碳發展聯盟的成立則為期許成為現實提供可能,當招商地產、朗詩地產、海爾地產、中海地產、鋒尚地產、萬科集團、房山組團等房地產企業代表和來自北新集團、南玻集團、卓寶防水、通力電梯等部品企業負責人倆倆攜手,為「2009CIHAF中國之家」現場一塊巨幅背景板上的希望之樹圖案添加上代表綠色葉子的手印時,綠色希望的種子也由此播種。提供因地制宜的解決方案,做好低碳建築的研究和推廣,「2009CIHAF中國之家」成為低碳建築發展進程中的星星之火,無疑可以產生燎原之勢!1、對各新能源子板塊的看法及投資機會判斷?我國一段時間出台的關於低碳經濟的政策,到底哪些細分行業和公司可以直接受益?我們相對看好能效提高、電動車、清潔煤利用、碳捕捉和碳封存、核能、可再生能源等領域。電動汽車方面:中美兩國在未來數年有幾百萬輛電動汽車投入使用。基於中美兩國在電動汽車領域的巨大投資,兩國政府宣布在十幾個城市開展聯合示範項目,並努力開發共同的技術標准以推動此產業規模快速增長。我們認為,而這些合作有可能包括(1)電動(或混合動力)汽車、電池組、充電站的通用產品和安全標准,(2)為基礎設施建設融資;(3)貿易政策支持以保護全球性清潔汽車供應鏈。碳捕獲和封存( CCS )以及清潔煤發電方面:雙方同意促進大規模碳捕集與封存示範項目方面的合作,並就碳捕集與封存技術的開發、利用、推廣和轉讓立即開展工作,並致力於在清潔煤利用技術方面的合作。我們認為,IGCC清潔煤發電技術能夠將CCS成本降低到普通燃煤電站的一半,將成為未來煤電行業的主流機型,而美國在技術方面的優勢和經驗如果和中國的裝備製造能力相結合,將會取得最廉價的減排成果,通過合作,低成本的碳捕捉技術必將出現。核電方面:雙方同意互相協商,和平利用核能。中國和美國都是核能利用大國,而核電是短期內最能替代煤電的發電方式,未來中美在這里領域的技術引進、合作、合資和貿易必將得到加強。可再生能源方面:中美可再生能源夥伴關系的啟動,將就大規模利用風能、太陽能、先進生物燃料和現代電網制定路線,在設計和執行實現這一遠景所需的政策和技術手段方面進行合作。另外,可再生能源離不開大電網的智能化,相信智能電網領域,在IT技術、新材料、自動化、智能電表,以及技術標准化、技術和實物貿易中,中美雙方將展開最為廣泛的合作。

Ⅸ 製冷機或者說空調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威利斯·開利(Willis Haviland Carrier,1876年11月26日-1950年10月7日),美國工程師及發明家,是現代回空調系統的發明者,開答利空調公司的創始人,因其對空調行業的巨大貢獻,被後人譽為「空調之父」。
應用歷程:
1921年,開利發明了第一台離心式冷水機組適用於大型空間的製冷,並在同年獲得專利。
1922年,開利對其發明進一步改良,第一個摒棄有毒的氨而使用更安全的冷媒,並且大大地減小了機組體積,開創了舒適性空調的先河。
1924年,他成功地將空調從單一的工業使用而同時運用於民用上。公司最初的幾個客戶包含了麥迪遜廣場花園(Madison Square Garden),美國國會的會議廳和美國眾議院,還有白宮。
1928年,他開發了第一台家用空調('Weathermaker'),安裝在明尼蘇達州的明尼阿波利斯。

Ⅹ 天然新製冷技術是誰發明的 目前技術進展如何

從由中國科技新聞學會、中國可再生能源研究會主持召開的"《天然新製冷技術》暨技術市場論證會"上獲悉:發明人易元明先生經過長達16年的研究,發明一種全新的天然新製冷技術,該技術的廣泛應用,將使現有製冷工業產品面臨"改朝換代"的挑戰。業內專家認為,該技術是未來製冷發展的方向,有深入研究和開發的價值。
易元明曾是醴陵市建委主任、副市長,為解決醴陵瓷城的大氣污染問題,他在任職期間就開始進行科學研究,1989年他首創了"深冷凈化煙氣"理論,通過深冷處理與氣液分離徹底凈化煙氣。在自然現象啟發下,他通過考察乾冰生產等工程實際並進行試驗,發明了一種實現相變以冷製冷循環的天然新製冷技術,繼而又發明了低溫新能源技術和低溫新環保技術。《天然新製冷技術》以二氧化碳作為清潔冷媒,可以全面取代以氟里昂等對環境有害的製冷工質,在產品造價接近的前提下,新產品的製冷效率可以提高10倍以上,中央空調的電費可以由現在的每天萬元以上下降到千元以下,家用分體式製冷空調的戶外排熱裝置可以取消,電冰箱與製冷空調可以合二為一。
據介紹,目前該技術的生產工藝路線已經確立,北京中科信科技發展中心已經和易元明先生合作,著手進行規模化生產的開發工作。
科技日報 20000510 1版

閱讀全文

與新發明製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科學院無形資產管理辦法 瀏覽:67
注冊資本金認繳期限 瀏覽:828
申請商標到哪個部門 瀏覽:762
購買無形資產的相關稅費可以抵扣嗎 瀏覽:982
商標注冊被騙怎麼辦 瀏覽:160
朗太書體版權 瀏覽:268
大學無形資產管理制度 瀏覽:680
馬鞍山向山鎮黨委書記 瀏覽:934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