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職教創造未來內容

職教創造未來內容

發布時間:2021-12-08 17:59:13

Ⅰ 〈職業教育〉主題班會稿

這是我們職業生涯規劃系列主題班會的開始,在經過了很長時間的鋪墊,在對大學生活進行過展望,對我們的專業發展有了逐步的認識後,我們開始了這樣的工作,被我認為是能讓自己和所有人都有個新的改變的工作。
在我們開始我們的認識之旅之前,先來看看這樣的數據:
「據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分管大學生就業的副司長劉大為介紹,2003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為212萬、2004年增加到280萬,2005達到338萬。「每年的增量都在60萬左右,今後幾年,還要以幾十萬人的數量增加。」劉大為說,「2005年全國新增就業崗位900萬,其中的500萬要確保用於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只剩下400萬,而每年城鎮的新增勞動力數量還很大。這些都表明,『皇帝女兒』不愁嫁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2006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達413萬人,比上年增加75萬人,增幅達22%左右,就業壓力進一步增大。」
「2007年全國高校畢業生達495萬,比今年增加82萬,增幅達20%,時近年底大學生都開始忙於求職。」
「2008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又將再創歷史新高——達到559萬人,比2007年增加64萬人。」
在看了這樣的一組數據後,我不知道現在的你們是否還能開懷大笑,那讓我們來思考這樣一個現象:
「現在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一年比一年嚴峻,畢業等於失業不再是一句笑話。僅一個江蘇省,去年就有4萬多名大學生登記失業。「大學生競聘門衛」、「女碩士就任醫葯代表」、「博士生爭搶幼兒園園長助理崗位」的新聞屢屢見諸報端,連高爾夫球場招聘球童,也進了知名高等學府,竟有許多青春靚麗的女大學生趨之若鶩。看看各地的大學生就業招聘會,莫不是熙熙攘攘,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川流不息。當屢屢碰壁的碩士向用人單位屈膝下跪的剎那,心酸和流淚的,應該是整個社會。」

「而另一方面,許多企業卻為招攬不到合適人才而發愁,一些技能崗位長期「虛位以待」。即使勉為其難接受了一些「萬金油」式的大學生,他們因為動手能力太弱而不得不面臨淘汰命運,又形成二次就業困難。」

「這是為什麼?」這樣的問題在我的腦中反復出現,我希望你們在看了下面的問題後,也開始思考這樣的問題。

在大學畢業生找工作越來越難的今天,成績好與好工作並不可以劃上等號。於是,中國教育體系中存在的一項缺失——職業規劃教育,暴露得越來越明顯。很多大學生在真正面對找工作這個現實問題以前,很少或根本沒有聽說過「職業規劃」這個詞,然而在歐洲等發達國家,學生18歲進入大學教育,當地政府設立的職業研究中心,就會幫助該年齡段的人群進行職業咨詢。

反觀我們的大學,入學之初很少有學校開展職業規劃方面的咨詢,更多的是軍訓和社團生活,職業規劃教育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很多大學生在就業時顯得很迷茫、無助。
反觀我們自己,我們又在什麼時候真正思考過自己的未來職業?有多少人又真正重視自己的大學生涯規劃,能夠以終生視野來規劃大學的學習,把大學作為一生發展的一個有機的組成部分、一個重要的准備期。我們做了多少?

四年以後,2011年呢?當面臨畢業的時候,我們會是什麼樣子?
畢業選擇如此重要,每個大學生都無法忽略。一到畢業臨近的時候,你會發現,甚至連平時最懶惰的同學也行動起來了,寫簡歷,參加招聘會,打聽研究生招生的信息,忙得不亦樂乎。然而我們在選擇時,存在著太多的困惑和誤區。
在這個人生最緊要的關頭,面對著如此多的選擇,不少人竟茫然無所措。而更多的人,則跟著流行走,別人說怎麼做好,他就怎麼做。人家都說外企好,就一窩蜂地往外企里擠;看著人家都考研,便覺得自已不考不甘心,於是也報一下名;看著人家都考「寄託」准備出國,便覺得自己要不試一下便虧了,於是也買本紅寶書,背起了單詞……種種現象不勝枚舉。許多人都在問:快畢業了,我到底該何去何從?由於沒有一個好的規劃,沒有一條清晰的思路,隨著畢業日期的臨近,這個問題變得越來越難回答。
個人只有有限的生命,只能在人生的舞台上表演區區幾十年的時間,都只能是人類歷史的匆匆過客,然而,同樣長度的生命卻會發出不同的光和熱.當他們謝幕的時候。誠如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所說的那樣,有的人輕如鴻毛,有的人重如泰山。
可以這樣說,不管你們過去如何,大一的你們都在同一起跑線上沒有本質上的差別,但同樣的四年大學後,有的同學優秀出色前程似錦,有的人平平庸庸前途暗淡,四年後看身邊的同學你就能夠很明顯的看出差別,為什麼會出現如此差異呢?

原因當然有很多。機遇、軟硬體的條件、組織支持、家庭支持、個人天賦等等,但如何把各種因素有效地加以利用,這才是問題的關鍵,而要有效地利用各種因素,甚至創造出發展的條件,則要進行提前謀劃,也就是要進行生涯規劃。這是一件十分迫切又十分必要的事。

在看過了這么多的數據和問題後,終於引出我們的主題「職業生涯規劃」。

那什麼是生涯呢?
「生涯」:生涯往往會和一生關聯起來;英文,「Career」:在希臘,career這個字蘊含瘋狂競賽的精神,最早常用作動詞,如駕御賽馬,後來又引伸為道路,即人生的發展道路,又可指人或事物所經歷的途徑,或指一個人一生的發展過程,也指個人一生中所扮演的系列角色與職位。

現代「生涯」定義:生涯是生活中各種事件的演進方向和歷程,它統合了人一生中的各種職業和生活角色,由此表現出個人獨特的自我發展型態。「生涯」可以理解為介於「生命」和「職業」之間的概念,它的外延並未大到與「生命」等同,但也未小到與「職業」等義,其內容是比較寬泛的,具有豐富的內涵與特性。
職業生涯規劃
職業生涯設計,是指個人發展與組織發展相結合,對決定一個人職業生涯的主客觀因素進行分析、總結和測定,確定一個人的事業奮斗目標並選擇實現這一事業目標的職業,編制相應的工作、教育和培訓的行動計劃,對每一步驟的時間、順序和方向作出合理的安排。

職業生涯設計要求你根據自身的興趣、特點,將自己定位在一個最能發揮自己長處的位置,可以最大限度地實現自我價值。職業生涯設計實質上是追求最佳職業生涯的過程。一個人的事業究竟向哪個方向發展,他的一生要穩定從事哪種職業類型,扮演何種職業角色,都可以在此之前作出設想和規劃。
規劃的目的
當然也是我們介紹這些、開主題班會的目的:幫助大家進行終生規劃,把大學學習、職業尋找以至求職都納入到生涯規劃中去;以終生視野來規劃大學的學習,把大學階段作為一生發展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一個重要的准備期;

良好職業生涯規劃的特點:
1)可行性:設計要有事實根據,不是「幻想」;
2)適時性:設計是預測未來,因此各項主要活動何時實施、何時完成,都應該有時間上的安排,並不斷檢查;
3)適應性:牽扯到多種可變因素,因此應該有彈性,以增加其適應性;
4)持續性:人生的每個發展階段都應能連貫銜接。

職業生涯規劃的意義:
1)更准確的認識自我;2)發現屬於自己的機會;3)區分機會和陷阱;4)自我激勵;5)提高績效;6)提高短期績效和生涯目標的關聯性;(參考資料: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職業生涯規劃的基本步驟
1)、確立志向:如果你不知道你要到哪兒去,那通常你哪兒也去不了。志向是事業成功的基本前提,沒有志向,事業成功也就無從談起。立志是人生的起跑點,反映著一個共同的抱負、胸懷、情趣和價值觀,影響著一個人的奮斗目標及成就。

2)、准確評估:准確評估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即自我評估和環境評估,這如同孫子兵法中所說的「知己」和「知彼」,這是職業生涯規劃中最重要的一步。

3)、選擇職業:通過自我評估、環境評估,認識自己,分析環境,在此基礎上對自己的職業或目標職業做出選擇。也就是在職業選擇時,要充分考慮到自身的特點,要充分考慮到環境因素對自己的影響。

4)、確定職業生涯路線:在職業(或目標職業)選擇後,還需考慮向哪一路線發展。是走行政管理路線,向行政方面發展?還是走專業技術路線,向業務方面發展?等等。發展路線不同,對人的各方面條件要求也就不同,這一點也不能忽視。
因此,即使同一職業,也有不同的崗位,有的人適合搞行政,可在管理方面大顯身手,成為一名卓越的管理人才;有的人適合搞研究,可在某一領域有所突破,成為一名專家學者;有的人適合搞經營,可在商海中建立功勛,成為一名經管人才。如果一個人不具有管理才能,卻選擇了行政管理路線,這個人就很難成就事業。由此可見,職業生涯路線的選擇,也是職業生涯發展能否成功的重要步驟之一。

5)、設定職業生涯目標:生涯目標設定,是職業生涯設計的核心。一個人事業的成敗,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有無正確適當的目標。生涯目標的設定,是在繼職業選擇、生涯路線選擇後,人生目標的抉擇。其抉擇是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優性格、最大興趣、最有利的環境等條件為依據。通常目標分短期目標、中期目標、長期目標和人生目標。短期目標又分日目標、周目標、月目標、年目標、中期目標一般為三至五年,長期目標一般為五至十年。有效的生涯設計需要切實可行的目標,以便排除不必要的猶豫和干擾,全心致力於目標的實現。

6)、制定行動計劃與措施:在確定了生涯目標後,行動便成了關鍵的環節。沒有達成目標的行動,就不能達成目標,也就談不上事業的成功。這里所指的行動,是指落實目標的具體借施,制定科學可行的個人計劃並努力實現是生涯規劃的關鍵。

7)、評估與反饋:俗話說:「計劃趕不上變化」,影響生涯設計的因素很多,有的變化因素是可以預測的,而有的變化因素難以預測。在這些狀況下,要使生涯設計行之有效,就需不斷地對生涯設計進行評估與修訂。其修訂的內容包括:職業的重新選擇、生涯路線的選擇、人生目標的修正、實施措施與計劃的變更等等。

上面很多的內容是我們的職業生涯規劃手冊中的內容,或許很多人覺得這些都是理論的東西,感覺和理論課程似的,聽起來比較乏味,可能是因為我講的不好,也可能是因為這是第一次去認識這樣一個比較陌生的詞,沒有關系,我們的旅程剛剛開始。

生命是旅程,不是目的地;
生命是過程,不是終點。
真正經過思考的人生是一個自我發現的過程:一次深入自我的旅程!

Ⅱ 魅力職教,精彩人生演講稿

生們,女士們:
本人十年寒窗,九載熬油,卧薪嘗膽、破釜沉舟、殫精竭慮,吸取五千年傳統文化之精華,融合當代與未來最新科技之成果,從而創立了空前絕後、舉世無雙、獨一無二的一句頂一萬句的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笑容,法則若能融合貫通則必保不犯錯誤不碰釘子,逢凶化吉、遇難呈祥、左右逢源、萬事亨通、游刃有餘、一本萬利、鵬程萬里。
生活是五彩繽紛光怪陸離繁華似錦異彩紛呈,令人目眩神迷眼花繚亂目不暇接的,人生於世難免磕磕碰碰煩煩惱惱傷心勞神孤單寂寞困頓憂傷。但是只要你能與笑為友,以笑為容為武器,便能挽征瀾於即倒扶於大廈於將傾,化干戈為玉帛,變腐朽為神奇,從而盡享美好生活、瀟灑人生!
不管一個容貌是何等的平凡,但他臉上的微笑,卻能給人留下最美的印象,它賽過最好的化妝,能夠給人以無法代替滿足和享受。
常把自己真正心裡隱藏起來,而留給人的是一種模糊的,琢磨不透的虛假的印象。它像一堵無形的牆,擋住了別人與接觸的一切機會。因此,我們要一定程度地開放自己。
在這個世界生活,之所以我們感到不快樂,是因為我們苛求的太多或太高。
生活的路太漫長,生命的容量太有限,我們不能在一起過分珍惜的心情中把什麼都把握在手裡,放在心裡。我們必須放棄一些無用的、煩惱的東西,給一些有價值的,美好的東西騰出足夠的空間,然後輕裝前進,去追求一種充實豐盈的人生!

Ⅲ 概括題:請根據資料內容,概括為什麼要大力發展職業教育

【參考答案】
1.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越來越需要產業工人和技術工人,需要技術加持扶持企業發展,而非簡單的知識文化,這對技術教育發展提出了新的課題;
2.社會事業的發展和教育本身存在的規律對孩子的成長提出新要求,讓職業教育成為生活改善和職業再造的新選擇;
3.新的時代終身教育成為職業生涯最好的延伸,所以職業教育成為素質教育、高中、大學教育最好的延伸和必須。
2.分析題:請根據資料內容,分析網紅食品存在哪些問題?
【參考答案】
1.職業教育社會認同率過低,家長和學生認為職業教育屬於末流教育,不適合自身孩子的發展和成長;
2.職業教育的學生學歷提升渠道狹窄,無法滿足學生對於自身的向上成長空間;
3.職業教育的學生工作環境、職業待遇、薪金收入較低,無法滿足職業生的生活渴望;
4.職業教師相對缺乏,實踐能力不足,無法提供學生契合社會的技術和知識。
3.對策題:請概括維護群眾利益
【參考答案】
1.有效宣傳,加強引導,徹底扭轉社會上對於職業教育的錯誤和偏執教育,有效的提升職業教育的社會地位;
2.開辟職業教育學歷教育發展的新通道,使學歷教育接續盒進階成為一種新的選擇;
3.強化基礎保障,提升職業畢業生的福利待遇,加強有關的社保、工資等相關機制的保障;
4.加強校企合作,增強教師隊伍建設,尤其是教師的實踐能力和引導能力。
4.請根據資料內容,在學校官網上寫一個宣傳職業教育的微博。
【參考答案】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時代召喚,職業當先。 發展職業教育,利國利民。中國發展經驗已經告知世界,職業教育已經成為減貧脫貧,保護弱勢群體,推進經濟社會發展最有效的方式。請各位家長給職業教育一個機會,請家長給孩子一次嘗試,我們將給大家一份回報。
範文評析
4.請圍繞職業教育的發展展開思考,寫一篇文章,主題清晰,思路明確。
大國重器 職業教育
當前,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呈現歷史性交匯,產業升級和生產要素轉移步伐加快。對中國而言,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實現新舊動能轉換,由「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中國智造」轉變,時不我待。對世界而言,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加快經濟發展速度,提升經濟增長質量,都是當務之急。從這個意義上講,為經濟社會發展培養更多更好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是時代賦予職業教育的責任和使命。國有召,民必從。所以發展職業教育應該是必須考慮和認真思考的內容。
職業教育在部分家長眼中是末流教育,是孩子最後的選項或者是不應該有的選項,只有高中教育才是成功的唯一標簽。各種問題糾結在一起,只有化解存在的問題,讓職業教育成為新的選項,讓職業教育成為每個人應該遵守的約定,成為助推國家進步的有效武器。所以多措行動,積極作為才是應有的選項。
發展職業教育必須解決「口碑」。口碑建立起來,職業教育必然認同感增加,必然入住率會有效的提升。據中國教育網的統計數據顯示,初中學生自身報考職業教育的佔比約為10%,家長對職業教育的認同率更是低於5%,這些令人震驚的低數值背後其實都是由於職業教育本身存在問題導致的。前期職業教育由於生源和自身管理原因,社會的認知和評價極低,學生打架斗毆,喝酒滋事,學生教育不夠,導致問題頻發,學生家長對其極低,以至於社會流傳只有差等生和劣等生採取職業教育。這些問題使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更加具有針對性和實踐性。所以職業教育自身強是關鍵,自身體制機制完整是關鍵,讓自己的教育質量提升,昂自己的學校管理更加規范,讓自己的學生輸出更加提升;其次是宣傳,大力宣傳職業教育的發展未來,有效的提升職業教育的吸引力;最後是自身成績的宣傳,應該有效的展示職業教育成果,尤其是教育成績,就業成績等,實現發展的有效性。
發展職業教育必須解決「口徑」。目前,根據權威資料披露,我國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人群眾多,其中主要原因是由於職業教育本身無法滿足學歷教育,無法提供在發展的道路和有效上升渠道。如何推動青年從學習階段順利進入工作階段,降低失業率?如何彌合經濟社會的隔閡和教育制度的缺陷,讓有需要的人群享有必備的職業技能?如何發展綠色職業教育,迎接可持續發展的挑戰?我覺得我們必須迎著痛點去工作,圍著問題想方法,這才是我們真正的落腳點和出發點。對此,我們必須首先從職業教育的學歷問題展開,有效的圍繞著學歷的提升和社會認可度展開,增加學歷教育的含金量,尤其是可以增加職業評價制度改革,鼓勵高校學歷教育掛鉤,實現發展;另外也要注意職業教育的就業渠道也應該是題中之意,是有效解決問題的關鍵,多層次,多角度的思考,促進提升。
發展職業教育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我們應該認真的開展職業教育,用職業教育的基礎照亮屬於中國的最好未來和最平坦途。

好老師、好課程、好服務。

Ⅳ 什麼是職業教育

職業教育(vocational ecation)是指讓受教育者獲得某種職業或生產勞動所需要的職業知識、技能和職業道德的教育。職業教育包括職業學校教育和職業培訓。職業學校教育包括各種職業技術學校、技工學校、職業高中(職業中學)等。職業學校教育是學歷性的教育,分為初等、中等和高等職業學校教育。
職業教育的目的是培養應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專業知識技能的勞動者,與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較,職業教育側重於實踐技能和實際工作能力的培養。
國家發布的《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 分為幾大類:
完善國家職業教育制度體系構建職業教育國家標准促進產教融合校企「雙元」育人建設多元辦學格局完善技術技能人才保障政策加強職業教育辦學質量督導評價做好改革組織實施工作

Ⅳ 建立職教理念包含兩個主要任務

教師職業理念簡單地說就是三觀,教師觀、學生觀、素質教育觀這三觀加在一起就是教師職業理念。

教師觀:
1、角色的轉變(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引導者和促進者,課程的執行者轉變為建設者和開發者,教書匠轉變為教學研究者和反思實踐者)
2、行為上的轉變(師生關繫上尊重和贊賞,課堂上幫助和引導,自我上反思,同事間合作)
學生觀:
1、學生是獨立意義的主體(1,學生是主體 2、學生是獨立的人)
2、學生是具有個性與差異的人(獨特)(承認學生的差異,做到因材施教)
3、學生是處於發展中的人(用發展的眼光看學生)
素質教育觀:
1、素質教育是提高國民素質的教育
2、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
3、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
4、培養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
5、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教育

教師職業道德規范:
1.愛國守法。
2.愛崗敬業。
3.關愛學生。
4.教書育人。
5.為人師表。
6.終身學習。
現代教師觀:
1.教師是課程開發的開發者和研究者。
2.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
3.教師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
4.教師應是社區型的開放教師。
5.教師應該是終身學習的踐行者。
現代學生觀:
1.學生是一個完整的生命個體。
2.學生個體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性。
3.學生身上蘊藏著巨大的潛能。
4.學生的成長需要人關懷。
5.學生處於正在發展中的人。
素質教育的內涵:
1.素質教育是以提高國民素質的教育。
2.素質教育是面向學生全體發展的教育。
3.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體發展的教育。
4.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個體發展的教育。
5.素質教育是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教育。

Ⅵ 職教中心是干什麼的畢業以後干什麼都學什麼

1,具有研究指導作用的科研機構。教育部職業教育中心研究所,是由中國和德國的教育部門合作的職業教育中心研究機構。北京市朝陽區職業教育中心、內蒙古呼和浩特職業教育中心等基本上就是這樣的類型。
2,承擔教育行政部門部分職能的機構。不少的中心是由教育行政部門在職能轉變過程中分流出來的人員組成的機構,在督導、評估、組織活動等方面作為行政部門的補充。北京市職業教育中心、海淀區職業教育中心等基本屬於這種類型。
3,職業學校。曾經在評估中等職業教育過程中,行政部門希望有些辦得好的職業學校起到示範、統籌、引導作用,於是命名了一些職業教育中心,但在發展過程中,他們和其他學校沒什麼區別。比如,北京市東城區職教中心,由三項而學校合並而成,發展至今也是一所面對學生直接招生的中等職業學校。
所以,職業教育中心既不是成人職業學校,也不是(最少說不一定)中專類學校。

Ⅶ 在線職業教育的未來發展趨勢是怎樣的

在線職業教育和我們平常所接觸到的在線普通教育就是學前教育,K12教育是不一樣的職業,教育更加側重於技能,側重於專業知識的培養,他與普通的基礎教育沒有什麼必然的聯系。但是這個租賃發展是相當困難的。

因為自己學的是財管類似的專業,所以自己也比較了解這個行業,你想考各種各樣的資格證。師資力量很重要,有一個好的老師很重要。現實生活中面對面的這種能夠在工作上待你生活中也能夠幫助你學習上給予你解惑的這個圓圓,每一個看著摸不著的網路老師也好多。而且工作中你都是經驗,那是實打實的工作能力,不是理論課程講的一些東西,這是需要時間的磨練的。

Ⅷ 山東職業教育未來發展方向是怎樣的

展開全部

高等職業教育發展方向
高等職業教育在改革初期,為我國社會發展培養了很多實用的技能人才,為促進社會發展起到很大的作用。然而,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形勢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一個人不可能在一個工作崗位工作一輩子,有可能從事各種不同類型的工作,要能很好的轉型,必須具備繼續學習的能力與良好的心理素質。只有社會個人能走持續發展的道路,整個社會才能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個人穩定發展對促進社會穩定和諧發展起著重要作用。

因此,結合高等職業教育本質和高等職業教育現狀,我覺得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方向應該要著重考慮以下要素:
第一、高等職業教育要兩手抓,一手抓人文素養,一手抓技能培養,不能只抓技能培養,而弱化人文素養。人文素養,不是「能力」,而是「以人為對象、以人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內容是對人類生存意義和價值的關懷,是一種為人處世的基本的「德性」、「價值觀」和「人生哲學」,它追求人生和社會的美好境界,推崇人的感性和情感,看重人的想像性和生活的多樣化。
人不是「機械人」,人是「社會人」,是復雜的個體。如果僅僅將人培養成了單純的操作工,那是我們教育的退步,長此以往,社會發展也將面臨倒退。

人文素養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達成的,需要貫穿在人受教育的各個階段,各個階段的具體要求和目標應不同,但人文素養的精神不變。高等職業教育作為就業前最後一個教育機構,理應承擔起這個階段的人文素養培養目標和要求,不能一味強調專業技能,從而弱化人文素養。這有違人性發展規律,不利於學生的長期生活和發展,與高等職業教育本質不符。

第二、重技能,也要重理論知識。很多高等職業院校,過多的誇大了技能的重要性,對於理論知識,要求「夠用就好」,嚴重導致技能與理論脫節,大部分學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條件一變、環境一轉,便不知所措,不能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處理,這是理論知識不扎實所致。在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理念下,頂崗實習應運而生,且不說定崗實習是否真的行得通,三年的學時壓縮成兩年,很多課程只能淺嘗而止,課程緊,學時緊,高等職業教育成了名副其實的「拔苗助長」式教育。學校壓力大,學生壓力大,教師壓力大。各高等職業院校正在緊密鑼鼓進行的課程設置、課程整合、課程開發等,力求解決上述的矛盾,這是可喜的。

第三、教育教學內容不應太專。高等職業教育,要在培養學生直接成為生產、服務、技術和管理第一線勞動者的同時,也要兼顧學生終身學習以及適應職業變化的需要。高等職業院校要使學生成為具有可教育、可培訓性的勞動者,成為具有繼續學習能力的勞動者。這就要求高等職業教育從遠處著眼,增加基礎性、通用性、復合性的教育教學內容,為學生畢業後長期的工作、生活和發展服務,為其今後的教育和培訓創造介面和條件。
高等職業教育是我國教育機構中不可或缺的一種教育,在社會發展中有著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高等職業教育的研究引無數學者、專家競折腰。本人覺得高等職業教育應該走「培養和諧的、可持續發展的高技能人才」的發展方向,才能走得更遠,才能為社會、為人類做出更大的貢獻。

Ⅸ 職業教育的未來


Ⅹ 職業教育在未來會發展的更好嗎

新東方董事長兼總裁俞敏洪曾預測,未來中國製造業的發展一定是產品越來越精細,品牌越來越知名。在這種趨勢下,就需要更多製造精細化產品的從業人員。也就是說,需要真正好的技工、好的工程師和技術人員。因此,中國未來的職業學校培養人才都應該往精細化方向發展。

閱讀全文

與職教創造未來內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