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陶瓷是中國偉大的發明之一嗎

陶瓷是中國偉大的發明之一嗎

發布時間:2021-12-08 10:00:28

1. 瓷器在中國是什麼時候被發明

原始瓷在商代出現,後經過西周、春秋戰國到東漢,歷經了1600-1700年間的變化發展,由不成熟逐步到成熟。至宋代時,名瓷名窯已遍及大半個中國,是瓷業最為繁榮的時期。

瓷器表面的釉色會因為窯爐內溫度的不同從而發生各種化學變化,而產生不同色彩,即窯變。燒結的瓷器胎一般僅含3%不到的鐵元素,且不透水,因其較為低廉的成本和耐磨不透水的特性廣為世界各地的民眾所使用。

原料純凈度高的瓷器,在相互碰撞時,會發出類似金屬相撞的清脆聲音。高級瓷器擁有遠高於一般瓷器的製作工藝難度,因此在古代精美瓷器常為皇室所收藏。作為中國特產奢侈品之一,千百年來瓷器通過各種貿易管道,傳到各個國家。精美的古代瓷器,會被視作具有收藏價值的古董,而受到大量收藏家所收藏。

(1)陶瓷是中國偉大的發明之一嗎擴展閱讀

歷史

考古驗證瓷器最早的產地是在中國。人們將發掘自河南鄭州商代(約前15世紀—前9世紀)的高嶺土彩釉器皿作為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瓷器(陶器)。中國在其東漢時期發展出較為成熟的青瓷製法。

中國在歷史上很長的一段時間中,是世界上最大的瓷器生產國及出口國。宋以前高檔瓷器主要用於皇室的生活,在中國陝西省法門寺出土的越窯青瓷名品——秘色瓷是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中國瓷器制藝的顛峰。

宋代有五大名窯,北宋後中國瓷器製作工藝不斷上升,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將大量瓷器出口至東南亞、南亞乃至歐洲、北非。成為中國出口的主要代表工藝品之一。

與之相對的日本,也在平安時代開始出現陶瓷藝術製造,結合日本發揚的茶道文化,不斷地出現瓷器的著名產地,先後有六古窯、遠州七窯等瓷器名產地。而在安土桃山時代一段繁榮的茶道文化中,很多茶人如利休七哲中的牧村兵部、瀬田掃部、古田織部、芝山監物同時也就是著名茶道瓷器的製作者。

2. 陶瓷是我們中國人發明的么

是 陶瓷
陶瓷 china,大寫China,其意則為中國。

我們的祖先和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如埃及、印度、希臘、波斯、西南亞的先民們,在長期的實踐中發明了陶器。陶器的製作也有近萬年的歷史,人類自從開始懂得製作陶器,各方面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正如恩格斯所說的那樣「野蠻時代的最低級階段——是由制陶術的應用開始的」。在制陶技術不斷發展和提高的基礎上,中國人發明了瓷器。陶瓷器的發明不僅解決了人們生活問題,如生活用具、建築材料等,還提供藝術的享受。

陶器的發明

古代人類大多依山傍水而居,他們需要尋找貯水、汲水、貯存和蒸煮食物的器具。從技術上來講,很早就知道土壤加水就具有可塑性,加上用火的豐富經驗這些都是製作陶器的准備條件。另一個條件就是要「定居」。因為陶器不易攜帶,既笨重又容易破損。當然,陶器的生產又促使定居生活逐漸鞏固下來。

有人推測,古人為了使枝條編制的器皿耐火和密緻無縫而塗上黏土,經過火燒之後,黏土部分很堅硬,進而發現成型的黏土不要內部容器也可以燒製成器,這可能是最原始的陶器。也有人認為,古人是偶然發現用手捏成的器物經火燒之後變得結實了,而且不怕水,因此而發現了陶器。

我國已發現距今約10000年新石器時代早期的殘陶片。河北徐水縣南庄頭遺址發現的陶器碎片經鑒定為10800~9700年的遺物。此外,在江西萬年縣、廣西桂林甑皮岩、廣東英德縣青塘等地也發現了距今10000~7000年的陶器碎片。

我國已發現新石器時代早期的殘陶片,質地粗糙,厚薄不等,摻雜有大小不等的石英粒,質松易碎。用以燒制這些陶器的原料都是就地取土。根據這些陶片中存在的礦物,以及測量少數陶片的燒成溫度,可以確定這些陶器的燒成溫度大致在700°C。在這些遺址中沒有發現窯爐遺跡,可以推斷是平地堆燒的。器型都是用盤築或手工捏成型的罐、缽之類的小型陶器。雖然這些陶器原料粗糙、造型簡單、燒成溫度低,但這畢竟是人類利用化學變化製造器物的嘗試,它大大地改進了原始人的生活質量。

距今5、6千年的仰韶文化時期的陶器以紅陶為主,灰陶、黑陶次之。當時處於新石器時代的母系氏族社會。從出土的文物來看,當時的制陶業以比較發達,已發掘的陶窯遺址大部分在村落附近,表明為部落集體所有。燒制陶器的黏土是經選擇具有一定塑性的黏土。陶器基本上是手製成型,也有部分小型器件採用模製。到了仰韶後期開始出現慢輪修整。普遍使用陶窯燒制陶器。在陶窯中陶器不再直接在火焰上燒烤,火力也比較均勻,減少了陶器的龜裂和變形。這是一個相當大的進步。最能反映當時制陶水平的是細泥彩陶。它表面呈紅色,里表磨光,且造型獨特,可見當時的制陶工藝已達到相當成熟的階段。此外這些陶器上還繪有生動逼真美麗的圖案,這充分表現了繪畫者的想像力和創造才能,這些都為我們提供了解原始社會先民生活和生產的可靠信息。

一萬年前,原始窯燒制時,由於陶坯與大量空氣接觸燒成的陶器為紅色,成為紅陶

七千年前,在陶坯表面用紅、白、黑等繪紋形圖案,入窯燒制後花紋附著於器物表面,稱彩陶。

龍山文化時期的陶器以灰陶為主,制陶工藝的珍品是黑陶這種陶器器壁薄如蛋殼而堅硬厚度僅1—3毫米,表面漆黑有光。燒制這種陶器的關鍵工藝是在燒成後期,用泥封窯頂,同時滲水入窯,煙熏滲碳。

相當於中原龍山文化後期,在江南和東南沿海一帶出現一種印紋硬陶。由於原料中酸性氧化物相對增加,因此燒成溫度達1100°C。到了商代印紋硬陶開始大量生產,它吸水率外型美觀、堅硬耐用,成為深受歡迎的陶器品種。

陶器的應用

陶器作為一種器具首先用於生活之中,所以一開始陶器多製成罐、碗、盆、缽等用於燒煮、儲藏、飲食方面的用具。在許多文化遺址中發現了各類炊煮器、食用器、盛貯器,這些都是滿足先民們生活需要的用品。這一用途一直保留至今。

此外,在許多文化遺址還發現了陶網墜、陶紡輪、陶子彈等生產工具,陶網墜用於捕撈,陶紡輪用於紡織,陶子彈用於打獵。這表明陶製品已從生活領域跨入生產領域。

商代以後,陶器的最大用途是用做建築材料。商代早期已出現了陶水管,晚期又出現三通陶水管,這些都是用於地下排水系統。

西周初期,筒瓦和板瓦已經出現,隨後瓦當也問世了。這就使屋面的建築材料有了新的格局。此後幾千年,屋面建築大都是這一格局。到了戰國時期又出現了磚塊。陶制建築材料,如磚瓦在秦、漢有了更大的發展,「秦磚漢瓦」成了建築的基本材料。

陶器由於易於加工,人們在製造陶器時一開始就注意到美觀的需求。最早的嘗試就是在陶坯成型後,處於半干時用手和水將表面抹平,甚至在表面塗一層泥漿,即所謂陶衣。彩陶的出現,更增加了陶器的審美價值。陶塑作為一種藝術在新石器時代已經開始,如河母渡遺址出土的陶豬、西安半坡遺址出土的人頭像等。到了商代,陶塑得到更大的發展,種類增加,形象更加生動逼真。舉世聞名的秦兵馬俑是秦代制陶工人的傑作。原料就地取土,未加調配。使用如此一般的黏土燒制這樣巨大的陶俑而不變型,歷經2000餘年不損壞,這說明當時制陶技術的精湛、高超。

唐代的三彩陶器以其特殊的風格和高超的藝術形象馳名於世界。這種「唐三彩」陶器是用白色黏土做胎,施以含鉛的低溫釉,釉中使用鐵、銅、錳、鈷等多種金屬作呈色劑,在750-850°C低溫下焙燒而成。所謂「三彩」即多彩之意。在製作時還採用了類似「蠟染」的所謂「漏花」的技法,巧妙的製成五彩繽紛,鮮艷奇目的器物。

陶器的耐火特性以及它易成型的優點,使它成為冶煉青銅時的陶坩堝和鑄造青銅和鐵器的陶范。從商周開始直到今日一直是人們使用的耐火材料。

瓷器的發明

瓷器是中國人發明的,這是舉世都公認的。瓷器的發明是在陶器技術不斷發展和提高的基礎上產生的。商代的白陶以是用瓷土(高嶺土)作原料,燒成溫度達1000°C以上,它是原始瓷器出現的基礎。

白陶的燒製成功對由陶器過度到瓷器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商代和西周遺址中發現的「青釉器」以明顯的具有瓷器的基本特徵。它們質地較陶器細膩堅硬,胎色以灰白居多,燒結溫度高達1100-1200°C,胎質基本燒結,吸水性較弱,器表面施有一層石灰釉。但是它們與瓷器還不完全相同。被人稱為「原始瓷」或「原始青瓷」。

原始瓷從商代出現後,經過西周、春秋戰國到東漢,歷經了1600-1700年間的變化發展,由不成熟逐步到成熟。

東漢以來至魏晉時製作的瓷器,從出土的文物來看多為青瓷。這些青瓷的加工精細,胎質堅硬,不吸水,表面施有一層青色玻璃質釉。這種高水平的制瓷技術,標志著中國瓷器生產已進入一個新時代。

我國白釉瓷器萌發於南北朝,到了隋朝,已經發展到成熟階段。至唐代更有新的發展。瓷器燒成溫度達到1200°C,瓷的白度也達到了70%以上,接近現代高級細瓷的標准。這一成就為釉下彩和釉上彩瓷器的發展打下基礎。

宋代瓷器,在胎質,釉料和製作技術等方面,又有了新的提高,燒瓷技術達到完全成熟的程度。在工藝技術上,有了明確的分工,在我國瓷器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宋代聞名中外的名窯很多,耀州窯、磁州窯、景德鎮窯、龍泉窯、越窯、建窯以及被稱為宋代五大名窯的汝、官、哥、鈞、定等產品都有它們自己獨特的風格。耀州窯(陝西銅川)產品精美,胎骨很薄,釉層勻凈;磁州窯(河北彭城)以磁石泥為坯,所以瓷器又稱為磁器。磁州窯多生產白瓷黑花的瓷器;景德鎮窯的產品質薄色潤,光致精美,白度和透光度之高被推為宋瓷的代表作品之一;龍泉窯的產品多為粉青或翠青,釉色美麗光亮;越窯燒制的瓷器胎薄,下巧細致,光澤美觀;建窯所生產的黑瓷是宋代名瓷之一,黑釉光亮如漆;汝窯為宋代五大名窯之冠,瓷器釉色以淡青為主色,色清潤;官窯是否存在一直是人們爭議的問題,一般學者認為,官窯就是卞京官窯,窯設於卞京,為宮廷燒制瓷器;哥窯在何處燒造也一直是人們爭議的問題。根據各方面資料的分析,哥窯燒造地點最大的可能是與北宋官窯一起生產;均窯燒造的彩色瓷器較多,以胭脂紅最好蔥綠及墨色的瓷器也不錯;定窯生產的瓷器胎細,質薄而有光,瓷色滋潤,白釉似粉,稱粉定或白定。

我國古代陶瓷器釉彩的發展,是從無釉到有釉,又由單色釉到多色釉,然後再由釉下彩到釉上彩,並逐步發展成釉下與釉上合繪的五彩,鬥彩。

彩瓷一般分為釉下彩和釉上彩兩大類,在胎坯上先畫好圖案,上釉後入窯燒煉的彩瓷叫釉下彩;上釉後入窯燒成的瓷器再彩繪,又經爐火烘燒而成的彩瓷,叫釉上彩。明代著名的青花瓷器就是釉下彩的一種。

明代精緻白釉的燒製成功,以銅為呈色劑的單色釉瓷器的燒製成功,使明代的瓷器豐富多彩。明代瓷器加釉方法的多樣化,標志著中國制瓷技術的不斷提高。成化年間創燒出在釉下青花輪廓線內添加釉上彩的「鬥彩」,嘉靖、萬曆年間燒製成的不用青花勾邊而直接用多種彩色描繪的五彩,都是著名的珍品。清代的瓷器,是在明代取得卓越成就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起來的,制瓷技術達到了輝煌的境界。康熙時的素三彩、五彩,雍正、乾隆時的粉彩、琺琅彩都是聞名中外的精品。

明代在釉下青花輪廓線內添加釉上彩而燒成的一種瓷器,由於釉下彩青花與釉上彩繪爭奇斗艷,故名「鬥彩」。

清代仿銅胎畫琺琅效果的一種瓷器。琺琅彩又稱「料彩」。

中國陶瓷業對世界的影響

我國初唐時期,瓷器便由海上和「絲綢之路」輸入到西方去了。公元8世紀,我國瓷器已經傳到阿拉伯、印度、波斯、埃及和地中海沿岸各國。

五代時瓷器傳到朝鮮。與此同時,制瓷技術也被引進。朝鮮工匠在學習中國技術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燒製成功了優美的「翠色」瓷器。唐代的陶瓷在日本出土的很多,南宋時期日本人加藤四郎、左衛門景正在福建學習制瓷,回國後建窯,燒制出黑釉等瓷器。

在南洋一帶,如印度尼西亞曾出土晚唐、五代的青瓷和三彩陶器。汶萊也發現過唐代黑釉、青釉瓷器。馬來半島也發現過唐代的瓷器。

11世紀,我國造瓷技術傳到波斯喇吉斯,後來又傳到阿拉伯、土耳其和埃及等地。15世紀後半葉,中國的造瓷技術才傳到義大利的威尼斯。從此,歐洲的造瓷技術便得到迅速發展。

生物陶瓷
生物陶瓷指與生物體或生物化學有關的新型陶瓷。包括精細陶瓷、多孔陶瓷、某些玻璃和單晶。根據使用情況,生物陶瓷可分為與生物體相關的植入陶瓷和與生物化學相關的生物工藝學陶瓷。前者植入體內以恢復和增強生物體的機能,是直接與生物體接觸使用的生物陶瓷。後者用於固定酶、分離細菌和病毒以及作為生物化學反應的催化劑,是使用時不直接與生物體接觸的生物陶瓷。

植入陶瓷又稱生物體陶瓷,主要有人造牙、人造骨、人造心臟瓣膜、人造血管和其他醫用人造氣管和穿皮接頭等。

植入陶瓷要求其一要與生物體的親和性好,即植入的陶瓷被侵蝕、分解的產物無毒,不使生物細胞發生變異、壞死,不會引起炎症、生長肉芽等。二要在體內有長期功能,且可靠性高,即在10年~20年的長期使用中,不會降低強度,不發生表面變質,對生物體無致癌作用等。三要易於在短期內成形加工。四要容易滅菌。陶瓷不同於金屬,它具有強共價鍵性質,即使在生物體內苛刻的化學條件下,也具有良好的化學穩定性,排異反應遲緩,具備長期使用的機械性質。與有機高分子材料相比,生物體陶瓷耐熱性好,便於進行高壓滅菌。

目前已經實用的植入陶瓷的品種如表所示。

植入陶瓷的品種、用途

氧化鋁陶瓷和單晶氧化鋁 表面為親水性,與生物體組織有良好的親合性人造骨、人造關節、接骨用螺釘

磷酸鈣系陶瓷(磷灰石質陶瓷) 類似於人骨和天然牙的性質、結構,可依靠從體液中補充Ca2+、PO 等形成新骨,可在骨骼接合界面產生分解、吸收和析出等反應,實現牢固結合人造骨、人造關節、人造鼻軟骨、穿皮接頭、人造血管、人造氣管等

其他陶瓷(碳,CaO-P2O5-SiO2、Na2O系玻璃、微晶玻璃等) 具有生物穩定性的碳有很好的生物體親和性 人造心臟瓣膜、人造骨、人造牙等

生物工藝學陶瓷主要應用的有多孔玻璃和多孔陶瓷。多孔玻璃用作固定酶的載體;多孔陶瓷可用於細菌、病毒、各種核酸、氨基酸等的分離和提純,還可用於處理生活用水。

陶瓷人工關節
現在,人的關節萬一損傷,可以換上人工關節。正像機器損壞了,換個零件那樣。以前人工關節一般用不銹鋼之類的金屬材料製成。在氣溫變化時,特別是遇到陰雨天,裝上這種金屬關節的人,往往會感到酸痛。這是因為人體里的液體(稱為體液)酸鹼度會隨氣候的變化而變化,並與金屬關節相互作用,產生電解現象,使人體的局部生理狀態紊亂,引起不適的感覺。

如果採用陶瓷材料來製造人工關節,就沒有這種痛苦和煩惱了。陶瓷不怕酸鹼腐蝕,也不導電,無論體液酸鹼度如何變化,對陶瓷都不會起作用。

不是任何陶瓷都可以作為人工關節材料的。凡是生物醫學材料,除應滿足一定的理化性質要求外,還必須滿足生物學性能的要求,即生物相容性要求。

凡是可作為生物醫學材料的陶瓷,稱為生物陶瓷,它們可用於製造體內修復器件和人工器官,在化學成分上,生物陶瓷通常由存在於生理環境中的離子(鈣、磷、鉀、鎂、鈉等)或對人體組織僅有極小毒性的離子(鋁、鈦等)所組成,因此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生物陶瓷的種類很多。例如,氧化鋁生物陶瓷強度大、硬度高、摩擦系數小、耐磨性好,適合於製造人工關節頭和臼等對耐磨性要求高的修復體、牙種植體、耳聽骨修復體、骨螺絲等。氧化鋯生物陶瓷不僅具有良好的耐磨性、抗生理腐蝕性和生物相容性,而且其斷裂韌性和強度均優於氧化鋁陶瓷,用其製作的髖關節頭比氧化鋁陶瓷的小20%左右,從而具有更好的耐磨性和更長的壽命,主要用於關節、牙等硬組織的修復和替換。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的科學家還研製成功了等離子噴塗氧化鋁、氧化鋯人工骨與關節陶瓷塗層材料,並獲得了國家發明獎。

3. 世界上最早發明瓷器的國家

瓷器是中國的偉大發明之一。中國在世界上享有"瓷器之國"的盛譽版。發明瓷器的歷史可以權追溯到商代。當時發明的玻璃質釉,稱為青釉。從製做的工藝原理來說,瓷器是由新石器時代的陶器發展而來的。到了漢代,瓷器的發展進入了它的成熟時期。中國浙江省的紹興、上虞地區是世界上最早的瓷器生產地。 公元十一世紀,中國的造瓷技術傳到了波斯喇吉斯,後來又傳到了阿拉伯、土耳其和埃及。十五世紀中葉又傳到義大利的威尼斯,此後歐洲才開始生產瓷器。

4. 陶瓷為什麼不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

因為英國學者李約瑟從到中國考察,當時他列舉出中國有26項偉大促進了歐洲的發展,四大發明只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這四個或多或少都對西方的現代文明做出過貢獻

5. 中國是世界上製造瓷器最早的國家嗎

是的。

中國瓷器是從陶器發展演變而成的,原始瓷器起源於3000多年前。原始瓷器從陶器發展而來,最早見於鄭州二里崗商代遺址。東漢出現青釉瓷器。早期瓷器以青瓷為主,隋唐時代,發展成青瓷、白瓷等以單色釉為主的兩大瓷系,並產生刻花、劃花、印花、貼花、剔花、透雕鏤孔等瓷器花紋裝飾技巧。

在商代和西周遺址中發現的「青釉器」以明顯的具有瓷器的基本特徵。它們質地較陶器細膩堅硬,胎色以灰白居多,燒結溫度高達1100-1200°C,胎質基本燒結,吸水性較弱,器表面施有一層石灰釉。但是它們與瓷器還不完全相同。被人稱為「原始瓷」或「原始青瓷」。

(5)陶瓷是中國偉大的發明之一嗎擴展閱讀:

外國瓷器

1、伊拉克位於古代文明發祥地的美索不達米亞,是古巴比倫王國的所在地,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經腹地,土地肥沃,生活富庶。這片土地曾被東方學家普拉絲塔命名為「肥沃的新月行地帶」,這一地區在古代既是東方的政治中心,也是經濟和文化的樞紐。自1910年以來法國人貝奧雷就在此地進行發掘,巴格達以北120公里處的薩馬拉遺址因出土中國陶瓷而聞名。

薩馬拉位於低格里斯河畔, 公元836~892年,這里曾作為首都,先後經過三次發掘。出土有唐越窯青瓷等器;裾專家分析,與浙江餘姚上林湖出土的標本完全相同。此外在阿比達(有譯為阿爾比塔)等地也發現過9~10世紀褐色瓷,晚唐、五代越窯青瓷。

2、埃及是「陶瓷之路」上一個非常重要的國家,位於地中海東南部、非洲的東北部和亞洲的西部,扼紅海和地中海咽喉。在埃及福斯塔特遺址出土的越窯瓷器主要有:9~13世紀初期的越窯青瓷,有些刻有蓮花、鳳凰等紋樣;還有比較典型的屬於唐代平底小圓凹式的玉璧底碗。20世紀60年代在庫賽爾和阿伊扎布等遺址也出土過唐末到宋初青瓷器。

3、非洲的其它地方也出土有越窯瓷器。如20世紀60年代在蘇丹的埃哈布、哈拉伊卜等地出土有唐末五代青瓷;50年代中期在基爾瓦島也出土唐末到宋初青瓷,據統計,該國出土中國瓷器的遺址有46處之多。40年代末在肯亞的曼達島出土有9~10世紀的青瓷。

6. 中國瓷器①中國瓷器是世界公認的偉大發明之一。 它之所以名揚天下,主要在於其本身所包含的三項獨創技術

中國瓷器

①中國瓷器是世界公認的偉大發明之一。它之所以名揚天下,主要在於其本身所包含的三項獨創技術:胎質、瓷釉、燒結火候。

②中國瓷器的胎質大多具備一定的透明性,所謂有素肌玉骨之像。它的原料多為高嶺土,無論東南沿海還是華中各省都有此上,尤其是在江西景德鎮高嶺村一帶,風化了的白雲母花崗岩蓄藏豐厚。也就是說,在中華大地取用制瓷原料是得天獨厚的。
③瓷釉覆蓋在瓷胎上,實際上就形成了一種復合材料。宋代以後,景德鎮成為瓷業的主要生產地之一,就是因為這一帶開始以「白雲石」加入釉中,使瓷番潔白又易於施加彩飾。
④燒結火候,主要是指瓷器燒成的溫度。燒制陶器、磚瓦都在1000℃以下,瓷器則不然。據推測,早期瓷器的燒成溫度就已經達到1200℃了。日本大阪大學美術史教授木村重信先生曾撰文:「盡管要通過1300℃高溫鍛燒,釉料仍不變色,紋樣依然如故,這就是中國瓷器燒制技術上關鍵的秘密所在。」
⑤中國瓷器享譽世界,也在於它是科學技術與民間工藝美術技法完美結合的產物。傳統細瓷早巳形成一整套美化裝飾的方式方法,不管是刻花、剔花,還是貼花、印花;也不管是堆雕、鏤雕,還是鎦金、戧金……均極盡繽紛艷麗,堪稱__________。早期的紋飾簡單、自然,完全由燒瓷藝人自行設計,例如水紋、雲紋、花紋和獸紋等。盛唐以來,紋飾大量借鑒金屬器皿、各種織物等圖案,使瓷器的裝飾意味更濃。宋代以後,瓷業工藝技法愈加精細,彩繪畫面也刻意追尋名畫師的筆意,有的春花爛漫,有的冬雪裹枝,有的高山流水,有的繁星滿天……這無不增添了瓷器美的意蘊,
⑥中國瓷器還承載著豐厚的文化積淀。它的彩繪內容有來自民間傳說、歷史故事,也有「犀牛望月」、「龍鳳吉祥」等寓意豐富的圖案。康熙年間,景德鎮窯曾經燒制一組花卉瓷盅,薄胎青花,加彩題句,一盅一花一詞。其中梅花盅題為「素艷雪凝樹,清香風滿枝」;杏花盅題為「青香和宿雨,佳色出晴煙」;桃花盅則題為「風花新社燕,時節歸春濃」……瓷精,圖美,詞句優雅,在有限的空間中令人感受到無限的韻味。
⑦中國瓷器,實在是令人嘆為觀止。
1.從下列詞語中選擇恰當的一項,填在第⑤段的橫線上。
A光彩奪目
B流光溢彩
C巧奪天工
D栩栩如生
……均極盡繽紛艷麗,堪稱_________
2.第⑤段介紹紋飾時採用了__________順序。紋飾的特徵經歷了從__________到__________、從__________到__________的變化過程。
3.閱讀第⑥段,完成下題。
畫線句「在有限的空間中令人感受到無限的韻味」,「有限的空間」是指_____________,「無限的韻味」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4.從全文看,中國瓷器令人嘆為觀止的原因是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
2.時間簡單、精細、自然、刻意
3.花卉瓷酒盅形體小;酒盅因它的「瓷精,圖美,詞句優雅」帶給人們的藝術享受是無窮的
4.科學技術含量;高科學技術與民間工藝美術技法完美結合;承載的文化積淀豐厚

7. 陶瓷是誰發明的

上古時代已有遠古人類發明並開始使用陶器了,至於陶瓷於哪年被誰發明無從考證。

陶瓷發明及發展歷程如下:

商周時期是從陶器過渡到瓷器的漸進階段,也是原始青瓷的發生發展階段。當時有一部分陶器用高嶺土做胎子的原料,這一方面提高了燒成溫度,使胎質堅致,不滲水;另一方面也使胎子的顏色由深變淺,提高了潔自度。器表施一層用草木灰和瓷石配合而成的高溫釉,經過1200.c以上高溫燒制後,胎釉結合在一起,使器物具備了瓷器的條件。但當時製作工藝水平低下,胎中還是有一定量的鐵成分,在略低的溫度中燒結,顏色較深,透光性較差。具有一定的原始性。

東漢時期原始青瓷製作精細,胎多為灰白色,施釉方法已改為浸釉法,生活日用器如碗,盤。罐。盤口壺等成為主流。東漢青瓷在造型和裝飾上與原始青瓷很相似,但是在胎釉的化學組成以及燒成溫度等方面則有本質的不同。東漢青瓷胎質緻密堅硬,胎色多為灰白或淡青灰色,瓷化程度較高,敲擊聲音清脆。釉層均勻,胎釉結合緊密,僅個別有剝釉,積釉現象;釉色青綠,也有些為青黃,但釉面勻凈。

瓷器的使用在唐代更為普及,瓷器燒造技術迅速發展。瓷製的茶具,餐具,酒具,文具、玩具、樂器以及實用的瓶,壺,罐等各種器皿,幾乎無所不備。五代時的陶瓷造型則較多地沿襲了唐代風格。

(7)陶瓷是中國偉大的發明之一嗎擴展閱讀:

陶瓷的保養

1、 日常清潔可用家用洗潔精。

2、 用肥皂加少許氨水或先用等量亞麻子與松節油的混合物,去污性更強,可將瓷磚擦的更有光澤。

3、 如將濃茶或墨水等染色性強的液體灑在磚上面,應立即擦洗干凈。

4、 定期為拋光磚打蠟,取得持久保護作用,時間間隔2—3個月為宜。

5、 如磚面出現少許劃痕,在劃痕處塗牙膏,用柔軟的干布用力擦拭可以把劃痕擦乾凈。

8. 陶瓷是誰發明的

你我(漢族)的祖先。
——"china"本來就是「陶瓷」的意思。

9. 瓷器是中國人的偉大發明

瓷器是中國人發明的,這是舉世都公認的。瓷器的發明是在陶器技術不斷發展和提高的基礎上產生的。商代的白陶以是用瓷土(高嶺土)作原料,燒成溫度達1000°C以上,它是原始瓷器出現的基礎。

白陶的燒製成功對由陶器過度到瓷器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商代和西周遺址中發現的「青釉器」以明顯的具有瓷器的基本特徵。它們質地較陶器細膩堅硬,胎色以灰白居多,燒結溫度高達1100-1200°C,胎質基本燒結,吸水性較弱,器表面施有一層石灰釉。但是它們與瓷器還不完全相同。被人稱為「原始瓷」或「原始青瓷」。

原始瓷從商代出現後,經過西周、春秋戰國到東漢,歷經了1600-1700年間的變化發展,由不成熟逐步到成熟。

東漢以來至魏晉時製作的瓷器,從出土的文物來看多為青瓷。這些青瓷的加工精細,胎質堅硬,不吸水,表面施有一層青色玻璃質釉。這種高水平的制瓷技術,標志著中國瓷器生產已進入一個新時代。

我國白釉瓷器萌發於南北朝,到了隋朝,已經發展到成熟階段。至唐代更有新的發展。瓷器燒成溫度達到1200°C,瓷的白度也達到了70%以上,接近現代高級細瓷的標准。這一成就為釉下彩和釉上彩瓷器的發展打下基礎。

宋代瓷器,在胎質,釉料和製作技術等方面,又有了新的提高,燒瓷技術達到完全成熟的程度。在工藝技術上,有了明確的分工,在我國瓷器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宋代聞名中外的名窯很多,耀州窯、磁州窯、景德鎮窯、龍泉窯、越窯、建窯以及被稱為宋代五大名窯的汝、官、哥、鈞、定等產品都有它們自己獨特的風格。耀州窯(陝西銅川)產品精美,胎骨很薄,釉層勻凈;磁州窯(河北彭城)以磁石泥為坯,所以瓷器又稱為磁器。磁州窯多生產白瓷黑花的瓷器;景德鎮窯的產品質薄色潤,光致精美,白度和透光度之高被推為宋瓷的代表作品之一;龍泉窯的產品多為粉青或翠青,釉色美麗光亮;越窯燒制的瓷器胎薄,下巧細致,光澤美觀;建窯所生產的黑瓷是宋代名瓷之一,黑釉光亮如漆;汝窯為宋代五大名窯之冠,瓷器釉色以淡青為主色,色清潤;官窯是否存在一直是人們爭議的問題,一般學者認為,官窯就是卞京官窯,窯設於卞京,為宮廷燒制瓷器;哥窯在何處燒造也一直是人們爭議的問題。根據各方面資料的分析,哥窯燒造地點最大的可能是與北宋官窯一起生產;均窯燒造的彩色瓷器較多,以胭脂紅最好蔥綠及墨色的瓷器也不錯;定窯生產的瓷器胎細,質薄而有光,瓷色滋潤,白釉似粉,稱粉定或白定。

我國古代陶瓷器釉彩的發展,是從無釉到有釉,又由單色釉到多色釉,然後再由釉下彩到釉上彩,並逐步發展成釉下與釉上合繪的五彩,鬥彩。

彩瓷一般分為釉下彩和釉上彩兩大類,在胎坯上先畫好圖案,上釉後入窯燒煉的彩瓷叫釉下彩;上釉後入窯燒成的瓷器再彩繪,又經爐火烘燒而成的彩瓷,叫釉上彩。明代著名的青花瓷器就是釉下彩的一種。

明代精緻白釉的燒製成功,以銅為呈色劑的單色釉瓷器的燒製成功,使明代的瓷器豐富多彩。明代瓷器加釉方法的多樣化,標志著中國制瓷技術的不斷提高。成化年間創燒出在釉下青花輪廓線內添加釉上彩的「鬥彩」,嘉靖、萬曆年間燒製成的不用青花勾邊而直接用多種彩色描繪的五彩,都是著名的珍品。清代的瓷器,是在明代取得卓越成就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起來的,制瓷技術達到了輝煌的境界。康熙時的素三彩、五彩,雍正、乾隆時的粉彩、琺琅彩都是聞名中外的精品。

明代在釉下青花輪廓線內添加釉上彩而燒成的一種瓷器,由於釉下彩青花與釉上彩繪爭奇斗艷,故名「鬥彩」。

清代仿銅胎畫琺琅效果的一種瓷器。琺琅彩又稱「料彩」。

10. 瓷器是我國古代的偉大發明之一,中國被稱為什麼國

瓷器是我國古代的偉大發明之一,中國被稱為
瓷國
,景德鎮是著名的
瓷都。

閱讀全文

與陶瓷是中國偉大的發明之一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迷你世界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479
愛奇藝激活碼有效期 瀏覽:507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