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冥想可以創造超能力嗎
小說看多了?
Ⅱ 拜求《冥想——創造你夢想的生活》,pdf或者txt都行。
買一本吧,20元,我剛買了一本,還不錯。
Ⅲ 冥想的起源歷史,有什麼用處
冥想(meditation, 心念趨靜,深入即是禪定)是一種改變意識的形式,它通過獲得深度的寧靜狀態而增強心靈意識和良好狀態。
冥想最早是來源於佛教與印度教的精神訓練,據研究,早在3000多年前已經有人開始練**冥想。20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以「超覺靜坐」的形式在美國流行。
還有一種說法是冥想與宇宙的起源有關,宇宙是意識和能量的混合體。人體也是一個小宇宙,指揮人體的是人的意識,而不是大腦。意識具有無限創造力,激活意識能量需要自我調整,而自我調整的「秘密」其實很簡單,就是「平心靜氣」,這就有了冥想。
冥想是比較難講解的內容,涉及到很多不能夠用話語表達的東西,很多書都說,冥想是不可以說,是不可以講的。但我們古代的老子說過:「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說不可說的東西還是可以說出來的,盡管說出來的東西不是原來的東西,還是要去體會,盡量去闡述它。在瑜伽(YOGA)修行裡面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字眼:DHYANA,冥想這個詞就來源於梵文的DHYANA。古代把這個詞翻譯成「禪」,通過達摩祖師傳到中國,又由中國傳給日本,在日本叫ZEN。
在西方的語言里找不到DHYANA這樣的詞彙,只能把冥想翻譯成MEDITATION(心靈的葯物),也翻譯成靜心、靜修,網路上通常把奧修的東西翻譯成靜心。
冥想課程就是禪的課程。冥想、禪是一種感知狀態。DHYANA就是通過瑜伽修**,通過一系列的方法,讓你重新把心靈和身體結合起來,進入一種感知的狀態,這種狀態是用語言表達不出來的,所以用DHYANA這個詞來形容這種狀態,這才是我們修**瑜伽的目的和效果。
冥想字面上的解釋:冥,就是泯滅。想,就是你的思維、思慮,冥想就是把你要想的念頭、思慮給去掉,找到感知。大家常常誤認為只有坐在那裡才是冥想,甚至還專門為冥想設立了一堂課程,實際上隨時隨地我們都是可以進入這種無思慮的狀態。例如體位法、觀察呼吸也可以進入DHYANA,做體式的時候通過呼吸移動身體,當用呼吸移動身體,當身體達到極限的時候已經處於一種DHYANA的狀態,有人把體式運動叫做移動冥想。移動冥想從什麼作為入口,通過一段時間來觀察我們的身體,會發現在身體里有可控的部位和非可控制的部位。
可控:比如移動身體、眨眼、吸氣、閉氣,是你可以控制的。
非可控:比如指甲、頭發的生長是你無法指揮他的,是你不能夠控制的。
冥想是從我們身體的可控部分為入口的。例如:把手做一個高度的彎曲,當你彎曲伸展,伸展到極限的時候,思維在這個時候就停止了,瑜伽很多體式要求盡量做到身體的極限,到達身體的極限後意識進入到了感知的狀態,進入DHYANA的狀態。練體式是使用了身體的極限,身體的運動後很多老師會設一些燭光冥想、OM聲冥想、觀照呼吸的冥想等等,原理都是相同的。燭光冥想是用眼睛,眼睛**,不要眨眼,其實只要掌握了原理不使用蠟燭也可以掌握冥想,不使用蠟燭,把眼睛睜開,盡量不眨眼,可控系統達到非可控的時候,眼睛睜開了一會,疲勞了需要眨眼來保護眼睛,但是你控制他,不眨,這時頭腦的思維就停止了,這時候沒有了任何思維。冥想的鍛煉實際上是利用身體可控的部分切斷思維,呼吸也一樣,很多老師會教呼氣、吸氣、屏氣。我們來實驗一下,深吸一口氣後屏息,在屏息這一瞬間頭腦進入真空狀態,無法進行思維。就進入了DHYANA。
當思維切斷的時候,有一種能量自動流淌,進入感知,感知和思維是很難同時存在的,當思維存在太厲害的時候感知就會消失。DHYANA這種狀態是處於一種感知,這種感知是智慧的,是知覺和智慧高度的統一。
冥想的作用機制
加州大學的研究者是最早通過研究和實驗確定了冥想與我們身體中最基本的組成單位有關,從而從現代科學的角度分析和闡明了冥想在人體上的機制原理。
冥想是一種身心雙修的法門,首先對於肉身軀殼的健康大有裨益,因為冥想能改善大腦,保持腦細胞的年輕活力,調節神經、內分泌系統,使人體免疫功能增強,防止老化,從而起到自我修護基因的效果,提高防病和自然治病(人體發生疾病時的自愈力)能力。其次對於精神和心靈更具顯著效果,普通人通過冥想可以舒緩減輕精神壓力,釋放排除焦慮憂郁糾結哀愁忿恨等負面情緒,通過調整人的內在情緒從而獲取平靜而快樂的狀態,達到真正「修身養性」的目的。
冥想的實踐者已經提出,有規律地練**某些形式的冥想會增強心靈意識,有助於使個體獲得啟迪,並以新的方式看待那些熟悉的事情,把知覺和思維從自發的已學會的模式中解放出來。一些研究者也提出,有規律地進行冥想可使心理超越西方心理學所認為的局限--甚至導致在可測量的智力和認知操作上的增進(Cranson
et al., 1991)。冥想實踐中一流的佛教教師漢(Nhat
Hanh)(1991)建議,對呼吸的知覺,以及只是欣賞你周圍的事物都可以成為通向心理平衡的途徑。
參禪、凝神等以往被視為是神秘莫測的作法日漸被醫學界認可。大量的醫學調查和研究表明:冥想能緩解疼痛,集中注意力,增強免疫力,降低血壓,抑制焦慮,改善睡眠,甚至可以防止抑鬱。利用研究對照組對於人們情緒,兒童腦發育,大腦注意力及神經系統等方面均有進展。隨著研究的深入,預計科學家將揭開更多冥想的奧秘。甚至有些知名科學家聲稱,冥想帶來的好處已經顯而易見。
但是冥想並非僅僅是放鬆(Relaxation)這么簡單。後者只是簡單地使身體和心情放鬆休息下來;冥想卻是有意識地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點或想法上,在長時間反復練**下,使大腦進入更高的意識(類似禪的「入定」),最終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調息法」及「冥想」是較高層次的瑜伽術,並不適宜隨意自學,初學者必須先練**各個瑜伽姿勢,待充分掌握後才可學**它們。此外,患有任何情緒病或精神科疾病的人士,更不可練**「調息法」或「冥想」,以免造成危險。簡單而言,胡亂練**「調息法」或冥想會對健康造成不少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