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睡發明了雷達

睡發明了雷達

發布時間:2021-12-08 08:51:18

『壹』 誰是第一部雷達的發明

這似乎成了一個難解的歷史問題。由於年代久遠,這一問題目前還無法得出一個權威性的結論。

美國在1936年1月研製出脈沖雷達;德國在1935年9月製造出船用雷達;而法國在1936年已經把早期的雷達裝上了「諾曼底」郵船,以防碰撞冰山。三個國家似乎都擁有雷達的發明權,不少研究人員對這個問題爭論了幾十年。

現代空戰離不開雷達,尤其是軍用雷達,它起到不可替代的「眼睛」作用。軍用雷達是利用電磁波探測目標的軍用電子裝備。雷達發射的電磁波照射目標並接收它的回波,由此來發現目標並測定位置、運動方向和速度。

比較普遍的說法認為最早投入實用的軍用雷達是由英國研製的,而英國科學家羅伯特·沃森·瓦特起了關鍵性的作用。1935年1月,沃森·瓦特任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無線電研究室主任,當他受英軍委託研究利用電波探測空中飛機的裝置時,充分利用已取得的研究成果,迅速研製出對空警戒雷達的試驗裝置。2月26日,沃森·瓦特為軍事部門領導人進行雷達表演,雷達探測到了16千米外的飛機。

1938年,英國開始用沃森·瓦特設計的雷達組建世界上最早的防空雷達網。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英國已在東海岸建立了一個由20個地面雷達站組成的「本土鏈」雷達網。1940年夏天的「不列顛空戰」中,英國正是靠「本土鏈」贏得了20分鍾寶貴的預警時間,以約九百架戰斗機抵擋住了德國兩千六百餘架飛機的瘋狂進攻。可以說,是雷達救了不列顛。

世界上第一部炮瞄雷達是美國陸軍通信隊於1938年研製成功的SCR-268型雷達。1943年,美國又研製成功微波炮瞄雷達SCR-584,這是第一部自動跟蹤炮瞄雷達。它與指揮儀配合,大大提高了高炮射擊的命中率。1944年德國發射了V-1導彈襲擊倫敦時,最初英國擊落1枚V-1平均需發射上千發炮彈,而使用SCR-584後,平均僅需五十餘發炮彈。

今天,幾乎所有的高射炮都裝備了炮瞄雷達。在速度快、機動性好的現代作戰飛機面前,沒有炮瞄雷達的高炮就如同瞎子一般。

軍用雷達也在海上廣泛應用,這就是船載雷達。它是裝備在船舶上的各種雷達的總稱,它們可探測和跟蹤海面、空中目標,為武器系統提供目標數據,引導艦艇躲避海上障礙物,保障艦艇安全航行和戰術機動等。

1935年,德國首次進行艦載雷達試驗,當時對海上艦船的探測距離僅8千米。世界上最早使用艦載雷達的是德國研製的「海上節拍」式對海警戒雷達。第一部艦載對空警戒雷達是美國海軍實驗室於1938研製成功的XAF型雷達,它對飛機的探測距離達137千米。對空、對海警戒雷達的裝備使用,可及早發現敵方飛機和艦船,保障適時和准確地進行攻擊。世界上第一部機載雷達是由英國科學家愛德華·鮑恩領導的研究小組於1937年研製成功的。它可探測到16千米以外的水面艦艇。

機載雷達是裝在飛機上的各種雷達的總稱。它包括截擊雷達、轟炸雷達、航行雷達等等。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不久,面對納粹潛艇戰和空襲的威脅,鮑恩博士主持研製的ASVMKI型機載對海搜索雷達和A1型機載夜間載擊雷達正式裝備英國戰機,成為世界上首批實用機載雷達。它們在打擊德國潛艇和夜間轟炸機的戰斗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站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長河邊爭論誰是第一部雷達的發明人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人類怎樣利用包括雷達在內的各種發明,是用於和平還是戰爭?

『貳』 雷達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雷達的出現,是由於二戰期間當時英國和德國交戰時,英國急
雷達顯示器屏幕
需一種能探測空中金屬物體的雷達(技術)能在反空襲戰中幫助搜尋德國飛機。二戰期間,雷達就已經出現了地對空、空對地(搜索)轟炸、空對空(截擊)火控、敵我識別功能的雷達技術。
二戰以後,雷達發展了單脈沖角度跟蹤、脈沖多普勒信號處理、合成孔徑和脈沖壓縮的高解析度、結合敵我識別的組合系統、結合計算機的自動火控系統、地形迴避和地形跟隨、無源或有源的相位陣列、頻率捷變、多目標探測與跟蹤等新的雷達體制。
後來隨著微電子等各個領域科學進步,雷達技術的不斷發展,其內涵和研究內容都在不斷地拓展。雷達的探測手段已經由從前的只有雷達一種探測器發展到了紅外光、紫外光、激光以及其他光學探測手段融合協作。還有一種精神感
早期雷達
應雷達,該雷達能夠對人類在腦電波起反應,對人體的生命跡象進行感知。
當代雷達的同時多功能的能力使得戰場指揮員在各種不同的搜索/跟蹤模式下對目標進行掃描,並對干擾誤差進行自動修正,而且大多數的控制功能是在系統內部完成的。
自動目標識別則可使武器系統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空中預警機和JSTARS這樣的具有戰場敵我識別能力的綜合雷達系統實際上已經成為了未來戰場上的信息指揮中心。

『叄』 雷達是誰發明的

有獎勵
雷達是誰發明的呢?
我來答有獎勵共1條回答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一切為了人與書的相遇。2019-07-30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德國人威爾斯梅耶於1903年就曾發現,無線電波遇到船隻反射回來的現象,於是他便研製了一種無線電波定向探測的設備,申請了專利。但是,這項重要發明未能引起德國當局的重視,也就無聲無息了。1930年,美國無線電專家海蘭和泰勒等人,發現無線電波能被飛機反射回來,美國海軍工程局對這一發現十分重視,隨即制定了「用無線電探測敵機、敵艦」的研究計劃。
1934年,美國科學家佩基第一次觀察到從1.6千米外的一架飛機反射回的電波(簡稱回波)。1935年2月,英國科學家瓦特和他的助手在一次試驗中,當他們發射無線電波後,突然在「回波顯示器」上發現了不尋常的現象——不是一個白點,而是一條短線。瓦特驚呼:「三架飛機!」後來證實當時確有3架飛機飛過那裡。瓦特由此設計出最初的雷達,當時叫無線電偵察器。在英國政府支持下,這種雷達得到推廣,而且在英國布設了作戰「雷達網」。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雷達發揮了巨大作用。
在著名的「不列顛大戰」中,德國法西斯曾出動轟炸機和戰斗機數千架,大規模轟炸英國。然而,不論白天入侵,還是晚上偷襲,在驚心動魄的空戰中,德國飛機總要遭受慘重的損失。
為什麼在數量上佔劣勢的英國戰斗機,每次寥寥數架去迎戰德國密集的機群,卻能獲勝呢?《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大戰役》一書做過分析,除了德軍低估了英國皇家空軍力量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德國空軍元帥戈林不知曉,也不曾料到英國「雷達網」的存在。
當時,英國在英格蘭南海岸,以及遠至蘇格蘭東海岸一帶,設置了連成一片的秘密雷達站。
這些雷達包括防空警戒雷達、地面引導雷達、探照燈雷達、高射炮雷達等。幾十座防空警戒雷達晝夜不停地向空中發射無線電波束,不斷掃描敵機,簡直像神話小說中的「天羅地網」。德國飛機一闖進雷達波束的「羅網」,電波就反射產生回波。回波在顯示器上一出現,就可以很快測出飛機的方位、距離、批次和高度,從而為殲滅敵機創造了有利條件。
由許多雷達配置成的「雷達網」是十分嚴密的,為彌補低空的「漏洞」(一般雷達的「盲區」),還要在很高的地方設置幾部雷達,發射的雷達波束專門向低空掃描。當時,地面引導雷達已能探測80千米遠的敵機,能精確引導己方飛機進入最有利的截擊空域,居高臨下,痛殲敵機。飛機上的截擊雷達,即使在黑夜之中也能迅速發現和瞄準敵機,開炮射擊。一次夜間空戰中,一架英國戰斗機,竟接連打下6架德國飛機。探照燈雷達,能使探照燈瞄準率提高10倍以上。高射炮雷達,能使高射炮自動跟蹤、瞄準、射擊。正因為當時英國有如此眾多的「千里眼」,監視入侵的德國飛機,所以德國飛機雖然在數量上占優勢,但還是常吃敗仗。
發展到現在,雷達在戰爭中的部署更加密集。一些重要地區,當一架入侵飛機處於300米以上高度時,周圍可能有800~900部雷達監視它。其中,可能有300~400部雷達將以大約600~700個不同頻率的電波束搜索它。此外,更危險的是,還可能有30~40部雷達已用40~50個不同頻率的電波束緊緊跟蹤或通過扇形掃描搜索它。這就是說,入侵的飛機此時已處在眾目睽睽的危險之中。因為,自導彈問世之後,飛機一旦被發現,就意味著將被消滅,有些導彈幾乎是百發百中的

『肆』 誰發明了雷達

不是 雷達發明趣聞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軍用飛機出現,一些國家在抵禦它的進攻方面遇到了很大的困難。為此,有的科學家開始研製一種遠距離尋找飛機的儀器,這就是後來的雷達。 不過,雷達的發明可以追溯到19世紀。1887年,德國科學家赫茲在證實電磁波的存在時,就已發現電磁波在傳播的過程中遇到金屬物會被反射回來,就如同用鏡子可以反射光一樣。這實質上就是雷達的工作原理。不過,當時赫茲並沒有想到利用這一原理來進行無線電通訊試驗時,通信突然中斷了,幾分鍾後又恢復了正常。這種現象連續幾次出現,起初他以為是機器出現了故障,經檢查,一切正常。於是,他觀察了外部的情況,發現一艘輪船正通過兩艘軍艦之間,等船駛過後,兩艦之間的通訊又恢復了正常。波波夫憑著自己敏銳的感覺,立刻意識到,就是這只船在經過兩艦之間時擋住了無線電波。他由此想到,如果在海上航線上設置無線電通訊設備,就可以利用電波探測到海上目標。但令人遺憾的是,他沒有將此想法付諸實踐。直到1922年,美國科學家根據波波夫的設想,在海上航道兩側安裝了電磁波發射機和接收機,當有船隻經過時,通過電波馬上就可以測出。這就等於在海上設置了 一道看不見的警戒線。不過這種裝置仍然不能算是嚴格意義上的雷達。 1935年,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國家物理研究所無線電研究室主任沃特森·瓦特在此基礎上發明了一種既能發射無線電波,又能接收反射射波的裝置,它能在很遠的距離就探測到飛機的行動。這就是世界上第一台雷達。這台雷達能發出1.5厘米的微波,因為微波比中波、短波的方向性都要好,遇到障礙後反射回的能量大,所以探測空中飛行的飛機性能好。為了安全和方便,當時稱這種雷達為CH系統。經過幾次改進後,1938年,CH系統才正式安裝在泰晤士河口附近;這個200公里長的雷達網,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給希特勒造成極大的威脅。隨後,英國海軍又將雷達安裝在軍艦上,這些雷達在海戰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雷達不僅運用在軍事上,還可用來探測天氣,查找地下20米深處的古墓、空洞、蟻穴等。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雷達的運用也越來越廣泛。

『伍』 雷達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雷達是世紀人類在電子工程領域的一項重大發明。雷達的出現為人類在許多領域引入了現代科技的手段。
1935年2月25日,英國人為了防禦敵機對本土的攻擊,開始了第一次實用雷達實驗。當時使用的媒體是由BBC廣播站發射的50米波長的常規無線電波,在一個事先裝有接收設備的貨車里,科研人員在顯示器上看到了由飛機反射回來的無線電信號的回波,於是雷達產生了。
雷達是利用極短的無線電波進行探測的,雷達的組成部分有發射機、天線、接收機和顯示器等。由於無線電波傳播時,遇到障礙物就能反射回來,雷達就根據這個原理把無線電波發射出去,再用接收裝置接收反射回來的無線電波,這樣就可以測定目標的方向、距離、高度等。最初雷達主要用於軍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在海岸線上建起了雷達防禦網路。這些早期的雷達使英國人能夠不斷地成功抗擊德軍破壞性的空中和海底襲擊。
雷達被人們稱為千里眼。在現代戰爭中,由於雷達技術的進步,使交戰雙方在相距幾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人還互相看不到,就已拉開了空戰序幕,這就是現代空戰利用雷達的一個特點――超視距空戰。
由於雷達自身的工作原理,造成了雷達在使用中存在有捕捉對象的盲區,這也就有了在戰爭中利用雷達盲區偷襲成功的戰例。現代戰爭中,為了躲避雷達的監視,美國生產出了一種隱形轟炸機,它可以有效驅散雷達信號,使它對於常規的雷達系統保持隱形。正是由於這種矛與盾的關系,科學家在這個領域不斷探索研製分辨能力更高的雷達。
隨著雷達技術的不斷改進,如今雷達被廣泛用於民航管制、地形測量、氣象、航海等眾多領域。面對日益擁擠的天空,擁有精密的雷達監測系統至關重要。使用雷達設備可不受天氣的影響,不分晝夜進行監測。民航管制員通過雷達直接獲取飛機的位置、高度、航行軌跡等信息,及時調節飛行方位和高度。在雷達的使用科學原理中,雷達與目標之間有相地運動,回波信號的頻率有多普勒頻移,根據多普勒效應的原理可以求得其相對速度。這也是交通警在公路上測量汽車速度的測速雷達工作的原理。
我國在雷達技術方面發展很快,取得了很大成就。探地雷達就是我國研製的,它可適用於不同深度的地下探測。目前,探地雷達已經廣泛應用於國防、城市建設、水利、考古等領域。中科院電子所研製成功了星載合成孔徑雷達模擬樣機,並對1998年長江中下游特大洪澇災害進行了監測,獲取了受災地區的圖像,為抗洪救災提供了准確的災情數據。隨著高科技的不斷發展,雷達技術將在21世紀得到更廣泛的應用。

雷達的歷史
1922年 美國泰勒和楊建議在兩艘軍艦上裝備高頻發射機和接收機以搜索敵艦。

1924年 英國阿普利頓和巴尼特通過電離層反射無線電波測量賽層的高度。美國布萊爾和杜夫用脈沖波來測量亥維塞層。

1931年 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利用拍頻原理研製雷達,開始讓發射機發射連續波,三年後改用脈沖波。

1935年 法國古頓研製出用磁控管產生16厘米波長的撜習

『陸』 雷達是誰發明的集合了什麼和什麼的原理發明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軍用飛機出現,一些國家在抵禦它的進攻方面遇到了很大的困難。為此,有的科學家開始研製一種遠距離尋找飛機的儀器,這就是後來的雷達。
不過,雷達的發明可以追溯到19世紀。1887年,德國科學家赫茲在證實電磁波的存在時,就已發現電磁波在傳播的過程中遇到金屬物會被反射回來,就如同用鏡子可以反射光一樣。這實質上就是雷達的工作原理。不過,當時赫茲並沒有想到利用這一原理來進行無線電通訊試驗時,通信突然中斷了,幾分鍾後又恢復了正常。這種現象連續幾次出現,起初他以為是機器出現了故障,經檢查,一切正常。於是,他觀察了外部的情況,發現一艘輪船正通過兩艘軍艦之間,等船駛過後,兩艦之間的通訊又恢復了正常。波波夫憑著自己敏銳的感覺,立刻意識到,就是這只船在經過兩艦之間時擋住了無線電波。他由此想到,如果在海上航線上設置無線電通訊設備,就可以利用電波探測到海上目標。但令人遺憾的是,他沒有將此想法付諸實踐。直到1922年,美國科學家根據波波夫的設想,在海上航道兩側安裝了電磁波發射機和接收機,當有船隻經過時,通過電波馬上就可以測出。這就等於在海上設置了 一道看不見的警戒線。不過這種裝置仍然不能算是嚴格意義上的雷達。
1935年,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國家物理研究所無線電研究室主任沃特森·瓦特在此基礎上發明了一種既能發射無線電波,又能接收反射射波的裝置,它能在很遠的距離就探測到飛機的行動。這就是世界上第一台雷達。這台雷達能發出1.5厘米的微波,因為微波比中波、短波的方向性都要好,遇到障礙後反射回的能量大,所以探測空中飛行的飛機性能好。為了安全和方便,當時稱這種雷達為CH系統。經過幾次改進後,1938年,CH系統才正式安裝在泰晤士河口附近;這個200公里長的雷達網,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給希特勒造成極大的威脅。隨後,英國海軍又將雷達安裝在軍艦上,這些雷達在海戰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雷達不僅運用在軍事上,還可用來探測天氣,查找地下20米深處的古墓、空洞、蟻穴等。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雷達的運用也越來越廣泛。

『柒』 誰發明的雷達

1935年,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國家物理研究所無線電研究室主任沃特森?瓦特在此基礎上發明了一種既能發射無線電波,又能接收反射射波的裝置,它能在很遠的距離就探測到飛機的行動。這就是世界上第一台雷達。這台雷達能發出1.5厘米的微波,因為微波比中波、短波的方向性都要好,遇到障礙後反射回的能量大,所以探測空中飛行的飛機性能好。為了安全和方便,當時稱這種雷達為CH系統。經過幾次改進後,1938年,CH系統才正式安裝在泰晤士河口附近;這個200公里長的雷達網,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給希特勒造成極大的威脅。隨後,英國海軍又將雷達安裝在軍艦上,這些雷達在海戰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雷達不僅運用在軍事上,還可用來探測天氣,查找地下20米深處的古墓、空洞、蟻穴等。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雷達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

雷達

『捌』 雷達是誰發明的呢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德國人威爾斯梅耶於1903年就曾發現,無線電波遇到船隻反射回來的現象,於是他便研製了一種無線電波定向探測的設備,申請了專利。但是,這項重要發明未能引起德國當局的重視,也就無聲無息了。1930年,美國無線電專家海蘭和泰勒等人,發現無線電波能被飛機反射回來,美國海軍工程局對這一發現十分重視,隨即制定了「用無線電探測敵機、敵艦」的研究計劃。

1934年,美國科學家佩基第一次觀察到從1.6千米外的一架飛機反射回的電波(簡稱回波)。1935年2月,英國科學家瓦特和他的助手在一次試驗中,當他們發射無線電波後,突然在「回波顯示器」上發現了不尋常的現象——不是一個白點,而是一條短線。瓦特驚呼:「三架飛機!」後來證實當時確有3架飛機飛過那裡。瓦特由此設計出最初的雷達,當時叫無線電偵察器。在英國政府支持下,這種雷達得到推廣,而且在英國布設了作戰「雷達網」。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雷達發揮了巨大作用。

在著名的「不列顛大戰」中,德國法西斯曾出動轟炸機和戰斗機數千架,大規模轟炸英國。然而,不論白天入侵,還是晚上偷襲,在驚心動魄的空戰中,德國飛機總要遭受慘重的損失。

為什麼在數量上佔劣勢的英國戰斗機,每次寥寥數架去迎戰德國密集的機群,卻能獲勝呢?《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大戰役》一書做過分析,除了德軍低估了英國皇家空軍力量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德國空軍元帥戈林不知曉,也不曾料到英國「雷達網」的存在。

當時,英國在英格蘭南海岸,以及遠至蘇格蘭東海岸一帶,設置了連成一片的秘密雷達站。

這些雷達包括防空警戒雷達、地面引導雷達、探照燈雷達、高射炮雷達等。幾十座防空警戒雷達晝夜不停地向空中發射無線電波束,不斷掃描敵機,簡直像神話小說中的「天羅地網」。德國飛機一闖進雷達波束的「羅網」,電波就反射產生回波。回波在顯示器上一出現,就可以很快測出飛機的方位、距離、批次和高度,從而為殲滅敵機創造了有利條件。

由許多雷達配置成的「雷達網」是十分嚴密的,為彌補低空的「漏洞」(一般雷達的「盲區」),還要在很高的地方設置幾部雷達,發射的雷達波束專門向低空掃描。當時,地面引導雷達已能探測80千米遠的敵機,能精確引導己方飛機進入最有利的截擊空域,居高臨下,痛殲敵機。飛機上的截擊雷達,即使在黑夜之中也能迅速發現和瞄準敵機,開炮射擊。一次夜間空戰中,一架英國戰斗機,竟接連打下6架德國飛機。探照燈雷達,能使探照燈瞄準率提高10倍以上。高射炮雷達,能使高射炮自動跟蹤、瞄準、射擊。正因為當時英國有如此眾多的「千里眼」,監視入侵的德國飛機,所以德國飛機雖然在數量上占優勢,但還是常吃敗仗。

發展到現在,雷達在戰爭中的部署更加密集。一些重要地區,當一架入侵飛機處於300米以上高度時,周圍可能有800~900部雷達監視它。其中,可能有300~400部雷達將以大約600~700個不同頻率的電波束搜索它。此外,更危險的是,還可能有30~40部雷達已用40~50個不同頻率的電波束緊緊跟蹤或通過扇形掃描搜索它。這就是說,入侵的飛機此時已處在眾目睽睽的危險之中。因為,自導彈問世之後,飛機一旦被發現,就意味著將被消滅,有些導彈幾乎是百發百中的。

『玖』 雷達是誰發明的

有獎勵
雷達是誰發明的呢?
我來答有獎勵共條回答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一切為了人與書的相遇。2019-07-30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德國人威爾斯梅耶於1903年就曾發現,無線電波遇到船隻反射回來的現象,於是他便研製了一種無線電波定向探測的設備,申請了專利。但是,這項重要發明未能引起德國當局的重視,也就無聲無息了。1930年,美國無線電專家海蘭和泰勒等人,發現無線電波能被飛機反射回來,美國海軍工程局對這一發現十分重視,隨即制定了「用無線電探測敵機、敵艦」的研究計劃。
1934年,美國科學家佩基第一次觀察到從1.6千米外的一架飛機反射回的電波(簡稱回波)。1935年2月,英國科學家瓦特和他的助手在一次試驗中,當他們發射無線電波後,突然在「回波顯示器」上發現了不尋常的現象——不是一個白點,而是一條短線。瓦特驚呼:「三架飛機!」後來證實當時確有3架飛機飛過那裡。瓦特由此設計出最初的雷達,當時叫無線電偵察器。在英國政府支持下,這種雷達得到推廣,而且在英國布設了作戰「雷達網」。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雷達發揮了巨大作用。
在著名的「不列顛大戰」中,德國法西斯曾出動轟炸機和戰斗機數千架,大規模轟炸英國。然而,不論白天入侵,還是晚上偷襲,在驚心動魄的空戰中,德國飛機總要遭受慘重的損失。
為什麼在數量上佔劣勢的英國戰斗機,每次寥寥數架去迎戰德國密集的機群,卻能獲勝呢?《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大戰役》一書做過分析,除了德軍低估了英國皇家空軍力量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德國空軍元帥戈林不知曉,也不曾料到英國「雷達網」的存在。
當時,英國在英格蘭南海岸,以及遠至蘇格蘭東海岸一帶,設置了連成一片的秘密雷達站。
這些雷達包括防空警戒雷達、地面引導雷達、探照燈雷達、高射炮雷達等。幾十座防空警戒雷達晝夜不停地向空中發射無線電波束,不斷掃描敵機,簡直像神話小說中的「天羅地網」。德國飛機一闖進雷達波束的「羅網」,電波就反射產生回波。回波在顯示器上一出現,就可以很快測出飛機的方位、距離、批次和高度,從而為殲滅敵機創造了有利條件。
由許多雷達配置成的「雷達網」是十分嚴密的,為彌補低空的「漏洞」(一般雷達的「盲區」),還要在很高的地方設置幾部雷達,發射的雷達波束專門向低空掃描。當時,地面引導雷達已能探測80千米遠的敵機,能精確引導己方飛機進入最有利的截擊空域,居高臨下,痛殲敵機。飛機上的截擊雷達,即使在黑夜之中也能迅速發現和瞄準敵機,開炮射擊。一次夜間空戰中,一架英國戰斗機,竟接連打下6架德國飛機。探照燈雷達,能使探照燈瞄準率提高10倍以上。高射炮雷達,能使高射炮自動跟蹤、瞄準、射擊。正因為當時英國有如此眾多的「千里眼」,監視入侵的德國飛機,所以德國飛機雖然在數量上占優勢,但還是常吃敗仗。
發展到現在,雷達在戰爭中的部署更加密集。一些重要地區,當一架入侵飛機處於300米以上高度時,周圍可能有800~900部雷達監視它。其中,可能有300~400部雷達將以大約600~700個不同頻率的電波束搜索它。此外,更危險的是,還可能有30~40部雷達已用40~50個不同頻率的電波束緊緊跟蹤或通過扇形掃描搜索它。這就是說,入侵的飛機此時已處在眾目睽睽的危險之中。因為,自導彈問世之後,飛機一旦被發現,就意味著將被消滅,有些導彈幾乎是百發百中的

閱讀全文

與睡發明了雷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迷你世界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479
愛奇藝激活碼有效期 瀏覽:507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