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簡述『泰勒原理』的基本內容及其對課程開發的意義謝謝各位幫我解答
泰勒課程理論家
泰勒,美國著名的教育學家、課程理論家,被稱為「課程評價之父」,1944年出版《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提出了關於課程編制的四個問題,即「泰勒原理」。
一、學校應當追求哪些目標?泰勒認為應根據學習者本身的需要、當代校外生活的要求以及專家的建議三方面提出。
二、選擇和形成學習經驗。泰勒提出了選擇學習經驗的五條原則:1.必須使學生有機會去實踐目標中所包含的行為;2.必須使學生在實踐上述行為時有滿足感;3.所選擇的學習經驗應在學生能力所及范圍中;4.多種經驗可用來達到同一目標;5同一經驗也產生數種結果。
三、有效地組織學習經驗。泰勒認為最主要的必須根據繼續行(即在課程設計上要使學生有重復練習和增進提高所學技能的機會)、序列性(即後一經驗在前一經驗基礎上的泛化與深化)、綜合性(即課程的橫向聯系)的標准來組織學習經驗。
四、課程評價。泰勒認為評價是課程編制的一項重要工作。它既要揭示學生獲得的經驗是否產生了滿意的結果,又要發現各種計劃的長處與弱點。
泰勒原理可概括為:目標、內容、方法、評價,即:1.確定課程目標;2.根據目標選擇課程內容;3.根據目標組織課程內容;4.根據目標評價課程。他認為一個完整的課程編制過程都應包括這四項活動。
原則是哲學和心理學。目標來源是學習者、生活和科學專家。要素是行為、行為條件和行為標准。
泰勒所闡述的課程編制的這一框架雖有許多不足,受到許多批評,但廣泛為人們所接受。
『貳』 泰勒的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是什麼時候寫的
首版是1949年,後來重印30多次。1981年被美國《卡潘》雜志評為自1906年以來對學校課程領悟影響最大的兩本著作之一。泰勒因此被評為「現代課程之父」
『叄』 泰勒的泰勒原理的意義
泰勒原理」傾向於把課程開發過程變成一種普適性的、劃一性的模式,這種預設的、決定主義的課程模式弊端是顯而易見的。
它遏制課程開發中的創造性;忽視不同學校實踐的特殊性;教師在課程開發中的主體性、創造性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學習者是被控制的對象,在課程開發和教育過程中被置於客體地位,其主體性不可避免地受到壓抑;工具化的知識觀與社會效用標准觀,使課程扮演著社會適應及社會控制的手段之角色,而對社會文化的批判、改造及重建缺乏責任意識及使命感。
『肆』 論述泰勒原理
確定教育目標、選擇教育體驗(學習體驗) 、組織教育體驗、評價教育體驗———構成了著名的「泰勒原理」。又叫「目標模式」。
『伍』 分析泰勒原理的基本內容及其對課程理論發展的貢獻。
(一)基本內容:
1、工作定額制
2、標准化原理
3、能力與工作相符
4、實行差別計件工資報酬制度
5、把計劃職能與執行職能分開
6、實行職能工長制
(二)貢獻:「『泰勒原理』被公認為課程開發原理最完美,最簡潔、最清楚的闡述,達到了科學化課程開發理論發展的新的歷史階段,《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也因而被譽為現代課程理論的聖經。」瑞典學者胡森(H.Husen)也曾評價說:「泰勒的課程基本原理已經對整個世界的課程專家產生了影響。……不管人們是否贊同『泰勒原理』,不管人們持什麼樣的哲學觀點,如果不探討泰勒提出的四個基本問題,就不可能全面地探討課程問題。」事實上,泰勒原理研究的範式現在仍然在課程領域中占支配的地位。由此可見,「八年研究」對課程理論的發展同樣也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陸』 泰勒的課程模式的基本觀點
美國的泰勒(Ralph W. Tyler, 1902-)認為,如果我們要從事課程編制活動的話,在課程實施中應應考慮的問題:
第一,安排課程表,明確各門課程的開設順序和課時分配;
第二,確定並分析教學任務;
第三,研究學生的學習活動和個性特徵;
第四,選擇並確定與學生的學習風格和教學任務相適應的教學模式;
第五,對具體的教學單元和課的類型與結構進行規劃;
第六,組織開展教學活動;
第七,評價教學活動的過程結果。
(6)泰勒的創造性教學擴展閱讀
泰勒模式是美國心理學家R·W·泰勒提出的一種課程評估模式。泰勒在所著《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則》(1949年)一書里最早提出應當根據課程目標編制「合理的」課程計劃,即根據事先確定的目標選擇教學內容和方法,而後評估和改善教學制度,直到達到既定目標為止。
『柒』 評述泰勒的課程理論
首先來看下八年研究的起因:20世紀20年代,美國的進步主義教育廣泛地影響了小學和初中,但在改革中也遇到了這樣的問題:過去的進步教育改革實驗沒有升學的壓力,但是20年代以後,盡管美國中學招收學生的人數不斷增加,但由於各種原因,往往只有六分之一的中學畢業生有升學的機會,特別是在1929年,資本主義世界又發生了經濟危機,學生中學畢業後就業十分的困難。另外,當時的中學課程受學院和大學入學考試的支配,只重視學生的學業成績,但對學生其他方面的能力很少考慮,這使得大量的中學生畢業後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而當時的進步教育改革實驗沒有考慮與大學升學掛鉤的問題。這樣學生參加升學考試遇到的困難就很大,這一切都引起了人們廣泛的不滿。
對此,進步教育改革者並不肯認帳,他們認為大學升學制度有問題,大學升學考核的重點在於知識的記憶,而忽視了大部分教育的價值,因而引起了人們對中小學課程以及中學與大學關系進行重新評價的思考。為了進一步推動中等教育的改革,使進步教育的原則在中小學得到推廣,從而引發了「八年研究」的實驗。
當1941年「八年研究」結束時,以泰勒(Ralph W Tyler)為首的學院追蹤研究組,對「八年研究」的結果進行了評價。評價所採用的方法是挑選1475組大學生,每一組兩個學生,一是實驗學校的學生,一是其他學生的畢業生。在挑選時盡可能地考慮到這兩個學生在性格、年齡、學習能力、家庭狀況及社會背景等方面情況的相同性。經過對照研究,得出了如下的結論,參加實驗的30所中學的畢業生具有以下的特點:1)學年平均總分稍高;2)在大學學習的4年中,更容易獲得學術上的榮譽;3)在學術上似乎具有更強的好奇心;4)似乎具有更正確、系統和客觀的思維能力;5)似乎對教育的涵義有更清楚地認識;6)在遇到新的環境時,往往表現出更高的智謀;7)與對照組一樣,具有相同的分折問題的能力,但是他們解決問題的方法更為有效;8)越來越多地參與組織學生的團體;9)在獲得非學術方面更有高的比率;10)在職業選擇上有更好的傾向性;11)積極關心國內和國際事務。
從學院追蹤研究組的研究來看,「八年研究」是成功的。盡管並不是所有的實驗設想都得到了體現,但實驗本身所要證明的卻得到了驗證:按照進步主義的教育原則實施的中學教育,既能很好地完成中學的傳統的職責,為大學輸送合格的人才,又能促進學生多方面的發展,而這一切是原有中學教育所難以達到的目的。
「八年研究」不僅對美國大學入學要求和中學課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且還孕育了泰勒的課程原理。」1949年,泰勒正式出版了《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一書,總結了他在「八年研究」中的成果。該書1981年曾按美國的《卡潘》(Kappan)雜志評為自1906年以來對學校課程領域影響最大的兩本著作之一,現已經成為「現代課程理論的經典著作,是試圖理解這個領域的後繼著作的人必讀書。」在該書中,泰勒把課程編制的主要步驟列為四個問題:1)學校應該達到哪些教育目標?2)提供哪些教育經驗才能實現這些目標?3)怎樣才能有效地組織這些教育經驗?4)我們怎樣才能確當這些目標正在得到實現?概括地說,課程應分為教學目標、學習活動、課程內容的組織以及教學評價四個基本的要家。這就是現代美國課程領域中產生廣泛影響的「泰勒原理」。
「『泰勒原理』被公認為課程開發原理最完美,最簡潔、最清楚的闡述,達到了科學化課程開發理論發展的新的歷史階段,《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也因而被譽為現代課程理論的聖經。」瑞典學者胡森(H.Husen)也曾評價說:「泰勒的課程基本原理已經對整個世界的課程專家產生了影響。……不管人們是否贊同『泰勒原理』,不管人們持什麼樣的哲學觀點,如果不探討泰勒提出的四個基本問題,就不可能全面地探討課程問題。」事實上,泰勒原理研究的範式現在仍然在課程領域中占支配的地位。由此可見,「八年研究」對課程理論的發展同樣也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http://163.27.128.2/~jacky/word/1015/13.%B5%FB%C5%B2.doc
『捌』 泰勒原理的四個環節是什麼
1、教育目標
教育目標是非常關鍵的。首先,要對教育目標做出明智的選擇,這必須考慮學生的需要、當代社會生活、學科專家的建議等多方面的信息;其次,用教育哲學和學習理論對已選擇出來的目標進行篩選。
最後,陳述教育目標,每一個教育目標包括行為和內容兩個方面,這樣可以明確教育的職責。泰勒認為目標是有意識地想要達到的目的,也就是學校教職員工期望實現的結果。教育目標是選擇材料、勾劃內容、編制教學程序、以及制定測驗和考試的准則。泰勒的課程編制原理強調課程目標的主導作用。
2、學習體驗
教育目標確定之後,面臨的問題是要決定哪些學習體驗,因為只有通過體驗,才會產生學習,從而才有可能達到教育目標。「學習體驗」並不等同於一門學科所涉及的內容,也不等同於所從事的活動,而是指學生與環境中外部條件的相互作用。
3、組織學習體驗
在組織學習體驗時,應遵守三個准則: 連續性( continuity) 順序性(sequence)和整合性(integration)。
連續性指直線式地陳述主要的課程要素;順序性是強調每一後續經驗以前面的經驗為基礎,同時又對有關內容加以深入、廣泛地展開;整合性是指各種學習經驗之間的橫向關系,便於學生獲得統一的觀點,並把自己的行為統一的觀點,把自己的行為與所學的課程內容統一起來。
4、評價結果
評價是查明學習體驗實際上帶來多少預期結果的過程。評價的目的,就是要全面地檢驗學習體驗在實際上是否起作用。並指導教師引起所期望的那種結果。而評價的過程實質上是一個確定課程與教學實際達到目標的程度的過程。
教育評價至少包括兩次評估:一次在教育計劃早期進行,另一次在後期進行,以便測量在這個期間發生的變化。對於評價結果,泰勒認為,不應該只是一個單一的分數或單一的描述性術語,而應該是反映學生目前狀況的一個剖析圖,評價本身就是讓教師、學生和有關人士了解教學的成效。
意義
「泰勒原理」傾向於把課程開發過程變成一種普適性的、劃一性的模式,這種預設的、決定主義的課程模式弊端是顯而易見的。
它遏制課程開發中的創造性;忽視不同學校實踐的特殊性;教師在課程開發中的主體性、創造性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學習者是被控制的對象,在課程開發和教育過程中被置於客體地位,其主體性不可避免地受到壓抑。
工具化的知識觀與社會效用標准觀,使課程扮演著社會適應及社會控制的手段之角色,而對社會文化的批判、改造及重建缺乏責任意識及使命感。
『玖』 Taylor提出的創造力分類
太老提出的創造力分類老家
『拾』 從概念,培養才能和實施時的要求三點出發,論述什麼是泰勒創造性教學模式
以目標為課程設計的基礎和核心,圍繞課程目標的確定及其實現、評價而進行課程設計的模式。目標模式是20世紀初開始的課程開發科學化運動的產物。因此,目標模式被看做課程發、課程設計的傳統、經典模式,其主代表是被尊為「現代課程理論之父」的拉爾夫·泰勒(R.Tyler)所創立的「泰勒模式」。 泰勒指出,任何課程設計都必須回答以下4個問題:為什麼教(或學)?教(或學)什麼?怎麼教(或學)?如何評價教(或學)的效果?這4個問題構成了著名的「目標」、「內容」、「組織」和「評價」,稱課程開發與設計的永恆范疇,也被認為是課程設計的步驟。目標模式有其他一些類型,但它們都沒有超出泰勒的這4個問題,往往被們認是對泰勒模式的補充。
在實際的運作中,目標模式被細化為以下7步,以便於操作,即診斷需要——形成具體的目標——選擇內容——組織內容——選擇教學活動一—組織教學活動——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