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年人的創造力

年人的創造力

發布時間:2021-12-08 00:42:16

① 名人有創造力的故事

天才音樂家貝多芬

早熟的天才,艱苦的童年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1770年12月16日誕生於萊茵河畔的小城市波恩。

貝多芬的父親是當地唱詩班的男高音,是一個經常醇酒的蠢漢。他的母親是女僕,這是個清貧的家庭。

貝多芬是一個典型的神童音樂家。由於他在音樂上的早慧,十二歲時就被人拿來同名垂青史的音樂神童莫扎特相提並論。他愚蠢的父親急切地想利用這一點來賺取名利,逼迫小貝多芬整天練琴和演出,稍不如意就毒打他。在貝多芬的記憶中,他根本就沒有享受過父愛。

上天又偏偏賜給貝多芬一副粗陋的外表,外加身材矮小粗壯-即使成年後也不過1.58米,他的外貌使他從小就遭人譏笑,成年後也難於倖免。
清貧的家庭,粗暴愚蠢的父親,不惹人喜歡的外貌,所有這些構成了貝多芬不愉快的童年,形成了他以後的反叛性格和強勢作風,也造成了他成年後粗俗的言談舉止。貝多芬被許多同時代的人描述成"粗魯、固執、脾氣暴躁,只要心情稍有不好,就隨時隨地亂吐痰。"
大約在十二歲左右,小貝多芬在波恩遇見了一位相當好的導師-尼弗。正是尼弗擴大了貝多芬的藝術視野,使他在不幸的童年中沒有厭惡音樂,並奠定了他的最初的音樂風格,使他十三歲就成為管風琴師,並創作了三首奏鳴曲。
1787年,貝多芬動身去當時的音樂之都維也納,並拜見了莫扎特。當時十七歲的貝多芬默默無聞,而莫扎特早已名滿歐洲。可能貝多芬的相貌太一般了,連莫扎特也看走了眼,對這個年經人並沒有太大的興趣。他給了一段音樂讓他用鋼琴即興發揮,自己卻到隔壁屋子和別人聊天。然而鄰屋充滿靈感和氣勢的音樂使得莫扎特不由自主地又跑回鋼琴旁-作為偉大的音樂家,莫扎特對於音樂的感悟力是非凡的。他從這個年經人的琴聲中聽到了無窮的創造力和靈感,因此一俟演奏完畢,莫扎特便對屋內的人說:"注意這個年經人!......有朝一日,他會震驚世界!"

② 人創造力的好處200字

樓主,哲學上來是不說人有源創造力的,但在現實生活中創造與改造基本不做大的區別,人的力量最現實體現就是在改造客觀世界的主觀能動性,怎樣健康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去改變現實,就是人創造力的集中體現,人創造力的好處,就看這種力量對現實問題作用.

③ 2019年中華人民的創造力表現在哪些地方

發明了原發明了原子彈,飛機,水下橋,地鐵。

④ 為何年輕人更有創造力

因為大多數年輕人喜歡接受各方面的新鮮事物,接觸的東西多了,內眼見就比較開闊,所以更容有創造力;
每個人都像一塊充滿稜角的小石頭,時間會慢慢的把我們打磨平,年輕人接觸的世俗觀點比較少,思維沒有被禁錮住,會更加活躍,所以更有創造力;
年輕人學習的知識比較新穎,通過各種渠道獲得的知識比較豐富,所以為他們的創造發明提供了堅實的後盾,創造力自然比較豐富。

⑤ 如何培養成年人的想像力創造力

還有一種方法就是聯想法,將一件事不斷的發散的聯想,慢慢的鍛煉就可以了,補充一些,創造力固然重要,但是沒有厚厚的知識背景來激發自己的靈感是不可取的。多讀多看多寫多畫多想。。很重要

⑥ 人究竟有多大的創造力

還會創造出來的東西如果誰知道,那誰就是發明者,沒人會知道別人會發明什麼

⑦ 成年人如何培養創造力和想像力

「創造力」其實跟「做引體向上」很相似。一個人的創造力,往往跟「探索問題」,「專注思考」,「歸納演繹」等高強度的腦力活動有密切關系。而很可惜的是,我們從小到大的教育,讓我們很少這樣使用我們的大腦。我們更加擅長的是,對給定的問題,沿著給定的路徑尋找答案。但這不是創造力,創造力需要探索未知,需要強大的自信面對模糊和不確定性。所以,還是「用進廢退」的道理,我們大部分人就顯得缺乏創造力。簡單來說,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刻意訓練自己:提問,以及習慣視覺化工作。
這說明什麼呢?如果你想要讓自己的背三角肌變強壯,你最好用專門的設備有針對行的訓練這部分肌肉。同樣的,如果你想要培養創造力,你最好有針對性的訓練你的大腦。

⑧ 人類的創造力如何起源是什麼說明文

長期以來,科學家一直認為直到4萬年前,早期人類才開始突破自身一成不變的思維定勢。但近年的考古發現揭示,我們的祖先在此之前便迸發出智慧之火。早在幾十萬年前,人類的創造力便在生物學與社會學兩方面因素的推動下嶄露頭角了。
從《蒙娜麗莎》、莫扎特的名曲到NASA發射台上的宇宙飛船,這僅僅展現了人類漫長創造史的一小部分特徵——人類擁有創造新事物,及持續提升設計與技巧的能力。「現代人類是非凡的發明者,我們的技藝越來越高超。」南非威特沃特斯蘭德大學的考古學家漢希爾伍德(Christopher Henshilwood)說。
我們是如何獲得這看似無限的創造能力的?這是科學研究的熱點。我們並不是一直都擁有這么敏銳的創造力。雖然約在600萬年前,人類便出現於非洲,但在起初的約340萬年裡,早期人族成員幾乎沒有留下什麼可見的新發明。在之後的某一時刻,遷徙的人們開始使用石錘擊打水中的鵝卵石,來製作切削工具。毋庸置疑,這是一項別出心裁的發明,但緊接著是一段冗長的瓶頸期——這期間鮮有發明,我們的遠祖160萬年的時間里,都在使用同樣的石斧,改進極為有限。「這些工具確實算是老古董了。」美國康涅狄格大學的考古學家麥克布里雅蒂(Sally McBrearty)說。
那麼,人類大腦究竟是在何時,開始在技術和藝術上產生一些創新性的想法的?直到不久前,大多數研究人員還認為,4萬年前,人類剛進入舊石器時代晚期時,智人在歐洲引發了一場突如其來的發明熱潮——時尚的貝殼項鏈、石洞壁上畫有歐洲野牛及其他冰河時代動物的精美壁畫,以及一系列新的石質和骨質工具。這些發現推動了一個流行理論,即當時的隨機基因突變使人類的認知力產生了突發性飛躍,點燃了創新的「大變革」。
然而,一些新出現的證據,對「突變理論」提出了質疑。過去十年中,考古學家發掘出一系列來自遠古的、藝術與先進技術(當然,這里的先進是相對的)存在的證據,這說明人類產生創新性想法的時間,要比我們之前估計的早得多:甚至在智人還未出現,也就是20萬年以前人類大腦就已經擁有這種能力了。不過,雖然我們的創新能力出現得很早,但人們仍在醞釀了千年之後,才在非洲及歐洲將其轉變為取火能力。這些證據揭示,我們的創新能力並不是在人類進化史晚期突然爆發的,而是經過數十萬年「細水長流」般的累積,在一系列復雜的生物學及社會學因素作用下才得以出現的。
人類到底從何時開始突破常規思維,又是什麼因素最終點燃了人類的智慧之火?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像閱讀偵探小說一般,抓住幾個關鍵線索,然後從其中那個表明人類創造力起源時間的線索出發,開始這趟探索之旅。
更早期的發明
長期以來,考古學家都認為,使用符號是現代人認知能力的最重要指標,因為這在一定程度上證實,人類有使用語言的能力——這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標志。因此,舊石器時代晚期的精美壁畫暗示,當時的人能如我們一般思考。但近來,研究人員開始在考古記錄中尋找其他現代行為的來源,並發現了一些引人注目的線索。
威特沃特斯蘭德大學考古學家沃德利(Lyn Wadley),一直致力於研究古人類的認知能力。20世紀90年代,她開始發掘西布度洞穴(Sibu Cave),該遺址位於南非德班北部約40公里處。兩年前,她和團隊在那裡發現了一層奇怪的白色纖維質植物膜。對沃德利來說,這塊蒼白易碎的物質就像一張用燈芯草和其他植物(這幾種植物常常被後人鋪於地上就座或就寢)製成的古代的寢具。但這層膜也可能是風吹落葉形成的。唯一能鑒別它們的方法,就是將這個東西完好無損地放入保護性石膏護套中,並帶回實驗室檢驗。「我們花了三周製作石膏,」沃德利說,「那段時間我脾氣很不好。我不停地想,『我是不是在這里浪費了三周時間?』」
但這一次,沃德利「賭贏」了。2011年12月,她和同事在《科學》雜志撰文稱,西布度穴居人於7.7萬年前便開始從木本植物中選擇樹葉,用於製作寢具——比之前報道的例子早了將近5萬年。然而,最令沃德利驚訝的是,穴居人對當地植物非常了解。分析報告顯示,樹葉選自厚殼桂屬科植物,一種具有天然防蟲效果的樹,可以驅防那些目前攜帶致命疾病的蚊子。「這對於人們就寢是十分有利的,特別是居於河畔之人。」沃德利評價道。
然而,西布度居民的創造力並不僅限於此。他們很可能已經會利用陷阱來捕捉小羚羊,因為在發掘地有少量這種羊的骸骨。從洞穴中發現的一些石錐的尺寸、形狀以及磨耗圖紋來看,他們也會製作弓箭,以狩獵更危險的獵物。而且,西布度獵人還會調制多種非常有價值的化合物。沃德利團隊試圖復制出這種膠粘劑。他們把實驗結果公布在了《科學》雜志的撰文中,並總結稱,西布度居民很有可能在7萬年前就已是「成熟的化學家、煉金術士及煙火技工」。
近期,研究人員在南非其他地區,也發現了一些早期發明的蹤跡。舉例而言,距今10萬年至7.2萬年前,居住在布隆伯斯洞(Blombos Cave)的原始人能在大塊的赭石上雕刻花紋;製作用於裁剪獸皮衣服的老式骨錐;用光彩照人的珍珠貝殼鏈裝扮自己;他們還創建了一個藝術工作室,用來研磨紅赭石並將其存放於目前已知的最早的容器內,該容器由鮑魚殼製成。在西面的平納克爾角遺址(Pinnacle Point),人們早在16.4萬年前就能改變石頭的結構。他們將當地的一種低等石(硅結礫岩)燒制後,轉化為一種光亮易碎的物質。「這些行為是我們在10年前無法想像的。」漢希爾伍德評價道。
即使是我們遙遠的祖先,也會萌發新的想法。美國印第安納大學伯明頓分校古人類學家賽摩(Sileshi Semaw)帶領的團隊,在衣索比亞的卡達戈納河畔附近的兩個遺址內,發現了已知最早的石器——260萬年前,由南方古猿驚奇種或同時期人科物種打制的石斧,可用於剝離動物屍體的肉。這些工具對我們來說十分簡陋,「但在一個僅由自然物質所組成的世界裡,想像新事物及將其付諸實現的能力便幾乎成了魔法。」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認知科學家嘉寶(Liane Gabora)和紐約大學心理學家考夫曼(Scott Barry Kaufman)在《劍橋創造力手冊》一書中這樣寫道。

⑨ 我們不能( )年親人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你怎麼能( )服務職業呢

我們不能( 輕視)年親人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你怎麼能( 蔑視)服務職業呢?我們既要( 正視 )困難,又要重視困難。

⑩ 一個人多少歲的創造力最好

8-13歲,天馬行空

閱讀全文

與年人的創造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加強和改進公共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991
迷你世界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479
愛奇藝激活碼有效期 瀏覽:507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