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二戰後德國創造了經濟奇跡的原因

二戰後德國創造了經濟奇跡的原因

發布時間:2021-12-07 22:26:46

⑴ 二戰後德國日本經濟發展迅速的原因是什麼

這兩個國家原來就有很好的工業基礎,由於戰敗後被戰勝國駐軍,所以戰勝國在一定程度上對這兩個國家有所經營,間接給了經濟發展幫助,同時由於限制了軍費支出,所以更多的資金流入了經濟建設領域,加速了經濟發展
1.德國和日本是最注重教育的國家(人是一切國家和企業的根本)
2.戰敗後可以重新洗牌,建立更加優化的政治和工業體系。(戰勝國卻要和國內政客和資本家爭鋒和協商,並作出一些妥協)
3.無需多大的國防開支(復甦過程中由別國負責防務,省去大量國防開支)
4.作為歐洲國家(所謂的民主國家)對於『紅色浪潮』(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的前線堡壘,而大力加以經營。
5.戰敗,比戰勝更能喚醒一個國家!!

⑵ 戰後德國為什麼會出現「經濟奇跡」

1依託於其強大的科學技術。聯邦德國科技基礎雄厚,戰後的德國政府鼓勵科研部門與經濟部門的合作,促進技術創新,使國家技術的發展與創新由企業根據市場的需要進行,並得到了國家的經濟援助和享受優惠的稅收政策。

2、利用外國資本。戰後初期的馬歇爾計劃增加了聯邦德國的工業發展資金,擴大了就業,增加了稅收,引進了新技術和新設備,加速了經濟的發展。

3、國民經濟的非軍事化。戰後德國人不能在國際上扮演重要角色,他們把全部精力放在經濟建設上來並在很短時間里在經濟上打敗了當年的戰勝國。

4、法德矛盾的緩和與歐洲一體化進程的開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法德兩國的發展走出了冤冤相報的怪圈,並走上了「歐洲自主」的發展道路。1951年4月,以法國、聯邦德國(西德)為代表歐洲六國正式簽訂《煤鋼聯營集團條約》,至此引發法德百年沖突的兩國邊境的煤鋼資源將被置於兩國共同參與管理的聯合機構之下,它結束了兩國爭端的根源,使法德之間的關系得到了根本的糾正。1958年,六國又組成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日益走向聯合的歐洲成為獨立於美蘇的重要力量,推動了法德關系的改善和德國經濟的發展。

5、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發展國家壟斷資本主義。聯邦德國政府通過建立國有經濟,制訂法令政策調節國民經濟等方面對經濟進行有效的宏觀管理,並強調經濟按市場規律運轉,這有力地推動了經濟的發展。

6、進行社會政治改革。戰後,德國清除法西斯主義,建立民主化的國家,給予人民一定的民主權利,並推行較為廣泛的社會福利制度,防止人民的極端貧困和社會動盪,為資本主義發展創造了比較穩定的社會形勢。

7、聯邦德國人民具有較高的勞動素質和他們的辛勤勞動。1950年聯邦德國的在校大學生為10萬人,平均1萬名居民中就有21名大學生,到1970年增加到41萬人,平均1萬名居民中就有68名大學生。此外,聯邦德國還非常重視職工的業余教育,由於教育和訓練,聯邦德國就業的勞動者的科學知識和技術水平普遍提高,再加上聯邦德國人民的敬業精神,極大地促進了聯邦德國經濟的騰飛。

呵呵 值得我們借鑒啊

⑶ 誰能介紹一下二戰後德國經濟崛起

戰後德國經濟的發展

條件:①與西歐其他國家措施基本相同。②其他的具體措施和原因:

a.政局趨向穩定,推行政治改革、清除法西斯主義、實行非軍事化。

b.美國的扶植,不僅保留雄厚的工業基礎,還通過馬歇爾計劃提供經濟援助。

c.政府強調經濟按市場規律運行,發展科技和教育事業。

d.高素質勞動者的辛勤勞動創造了「經濟奇跡」。

結果:50年代,德國經濟進入繁榮時期。60年代聯邦德國經濟已超過英法,成為歐洲頭號資本主義強國。

⑷ 德國二戰後為何經濟發展那麼快

網上搜索拷貝而來。
二戰後戰敗的德國不僅面臨著因戰爭遭受的嚴重經濟衰敗局面,而且因美蘇冷戰而導致德國分裂為兩個國家,致使統一的經濟被割裂。但戰後,聯邦德國經濟高速發展,並在20世紀60年代初,經濟發展再次超過英法。聯邦德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原因是什麼呢?又對世界歷史發展產生了什麼影響呢?

一、經濟發展的原因

1、依託於其強大的科學技術。聯邦德國科技基礎雄厚,戰後的德國政府鼓勵科研部門與經濟部門的合作,促進技術創新,使國家技術的發展與創新由企業根據市場的需要進行,並得到了國家的經濟援助和享受優惠的稅收政策。

2、利用外國資本。戰後初期的馬歇爾計劃增加了聯邦德國的工業發展資金,擴大了就業,增加了稅收,引進了新技術和新設備,加速了經濟的發展。

3、國民經濟的非軍事化。戰後德國人不能在國際上扮演重要角色,他們把全部精力放在經濟建設上來並在很短時間里在經濟上打敗了當年的戰勝國。

4、法德矛盾的緩和與歐洲一體化進程的開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法德兩國的發展走出了冤冤相報的怪圈,並走上了「歐洲自主」的發展道路。1951年4月,以法國、聯邦德國(西德)為代表歐洲六國正式簽訂《煤鋼聯營集團條約》,至此引發法德百年沖突的兩國邊境的煤鋼資源將被置於兩國共同參與管理的聯合機構之下,它結束了兩國爭端的根源,使法德之間的關系得到了根本的糾正。1958年,六國又組成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日益走向聯合的歐洲成為獨立於美蘇的重要力量,推動了法德關系的改善和德國經濟的發展。

5、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發展國家壟斷資本主義。聯邦德國政府通過建立國有經濟,制訂法令政策調節國民經濟等方面對經濟進行有效的宏觀管理,並強調經濟按市場規律運轉,這有力地推動了經濟的發展。

6、進行社會政治改革。戰後,德國清除法西斯主義,建立民主化的國家,給予人民一定的民主權利,並推行較為廣泛的社會福利制度,防止人民的極端貧困和社會動盪,為資本主義發展創造了比較穩定的社會形勢。

7、聯邦德國人民具有較高的勞動素質和他們的辛勤勞動。1950年聯邦德國的在校大學生為10萬人,平均1萬名居民中就有21名大學生,到1970年增加到41萬人,平均1萬名居民中就有68名大學生。此外,聯邦德國還非常重視職工的業余教育,由於教育和訓練,聯邦德國就業的勞動者的科學知識和技術水平普遍提高,再加上聯邦德國人民的敬業精神,極大地促進了聯邦德國經濟的騰飛。

二、經濟發展的影響

1、對世界經濟格局的影響。以聯邦德國為代表的西歐經濟的發展,開始改變了戰後美國經濟的霸主地位,使資本主義世界經濟格局開始走向多極化。

2、對世界政治格局的影響。隨著聯邦德國經濟的發展,西歐經濟在很多領域已經趕上或超過美國,不願意受美國控制和操縱,開始為提高自己的政治經濟地位而努力。希望在世界事務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不再唯美國馬首是瞻,希望與美國建立平等的夥伴關系,開始沖擊美國的霸主地位,促使國際政治格局向多極化發展。

3、有利於加強歐洲一體化的進程。聯邦德國從歷史中吸取教訓,認為只有聯合的歐洲才能發展,所以從建立歐洲煤鋼聯營,到歐洲共同體的成立,德國都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德國經濟的發展趕超英法後,德國利用其強大的經濟實力迫使英國組織的歐洲自由貿易聯盟破產,使英國於1973年正式加入歐洲共同體,從而加強了歐洲的團結和促進歐洲一體化進程的發展。
參考資料:http://www.vse.com/eca/unvisity/zxxzt/20070523/zt/gz/ls/49.htm

⑸ 二戰後德國和日本遍地廢墟,為什麼都能創造經濟奇跡

因為它們的美國爸抄爸扶持啊襲。
馬歇爾計劃,官方名稱為歐洲復興計劃,是二戰後美國對西歐各國進行經濟援助、協助重建的計劃,對歐洲國家的發展和世界政治格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該計劃於1947年7月正式啟動,西歐各國通過參加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總共接受了美國包括金融、技術、設備等各種形式的援助合計131.5億美元。這個計劃使得歐洲迅速恢復,並在之後崛起,這也使得西歐國家徹底綁在了美國的戰車上。德國也在扶持范圍內(整個德國,不只是當時的西德)。
對日本,美國先帶頭免了它的戰爭賠款,重建了政治制度,之後經濟和科技上進行援助,貸款啊,工業材料啊,都非常支持。包括朝鮮戰爭,都是以日本為基地,采購都在日本,很促進了一波經濟發展的。

⑹ 二戰後德國發展原因(人民的付出)

網上搜索拷貝而來。
二戰後戰敗的德國不僅面臨著因戰爭遭受的嚴重經濟衰敗局面,而且因美蘇冷戰而導致德國分裂為兩個國家,致使統一的經濟被割裂。但戰後,聯邦德國經濟高速發展,並在20世紀60年代初,經濟發展再次超過英法。聯邦德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原因是什麼呢?又對世界歷史發展產生了什麼影響呢?

一、經濟發展的原因

1、依託於其強大的科學技術。聯邦德國科技基礎雄厚,戰後的德國政府鼓勵科研部門與經濟部門的合作,促進技術創新,使國家技術的發展與創新由企業根據市場的需要進行,並得到了國家的經濟援助和享受優惠的稅收政策。

2、利用外國資本。戰後初期的馬歇爾計劃增加了聯邦德國的工業發展資金,擴大了就業,增加了稅收,引進了新技術和新設備,加速了經濟的發展。

3、國民經濟的非軍事化。戰後德國人不能在國際上扮演重要角色,他們把全部精力放在經濟建設上來並在很短時間里在經濟上打敗了當年的戰勝國。

4、法德矛盾的緩和與歐洲一體化進程的開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法德兩國的發展走出了冤冤相報的怪圈,並走上了「歐洲自主」的發展道路。1951年4月,以法國、聯邦德國(西德)為代表歐洲六國正式簽訂《煤鋼聯營集團條約》,至此引發法德百年沖突的兩國邊境的煤鋼資源將被置於兩國共同參與管理的聯合機構之下,它結束了兩國爭端的根源,使法德之間的關系得到了根本的糾正。1958年,六國又組成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日益走向聯合的歐洲成為獨立於美蘇的重要力量,推動了法德關系的改善和德國經濟的發展。

5、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發展國家壟斷資本主義。聯邦德國政府通過建立國有經濟,制訂法令政策調節國民經濟等方面對經濟進行有效的宏觀管理,並強調經濟按市場規律運轉,這有力地推動了經濟的發展。

6、進行社會政治改革。戰後,德國清除法西斯主義,建立民主化的國家,給予人民一定的民主權利,並推行較為廣泛的社會福利制度,防止人民的極端貧困和社會動盪,為資本主義發展創造了比較穩定的社會形勢。

7、聯邦德國人民具有較高的勞動素質和他們的辛勤勞動。1950年聯邦德國的在校大學生為10萬人,平均1萬名居民中就有21名大學生,到1970年增加到41萬人,平均1萬名居民中就有68名大學生。此外,聯邦德國還非常重視職工的業余教育,由於教育和訓練,聯邦德國就業的勞動者的科學知識和技術水平普遍提高,再加上聯邦德國人民的敬業精神,極大地促進了聯邦德國經濟的騰飛。

二、經濟發展的影響

1、對世界經濟格局的影響。以聯邦德國為代表的西歐經濟的發展,開始改變了戰後美國經濟的霸主地位,使資本主義世界經濟格局開始走向多極化。

2、對世界政治格局的影響。隨著聯邦德國經濟的發展,西歐經濟在很多領域已經趕上或超過美國,不願意受美國控制和操縱,開始為提高自己的政治經濟地位而努力。希望在世界事務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不再唯美國馬首是瞻,希望與美國建立平等的夥伴關系,開始沖擊美國的霸主地位,促使國際政治格局向多極化發展。

3、有利於加強歐洲一體化的進程。聯邦德國從歷史中吸取教訓,認為只有聯合的歐洲才能發展,所以從建立歐洲煤鋼聯營,到歐洲共同體的成立,德國都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德國經濟的發展趕超英法後,德國利用其強大的經濟實力迫使英國組織的歐洲自由貿易聯盟破產,使英國於1973年正式加入歐洲共同體,從而加強了歐洲的團結和促進歐洲一體化進程的發展。

⑺ 為什麼二戰後德國經濟遭受毀滅打擊,卻奇跡一般迅速恢復

德國作為當時的戰敗國,在二戰後可是接受了嚴格的審訊,尤其是那時戰爭過後,各國經濟蕭條,作為發起者的德國,更是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但是德國卻能迅速恢復經濟,這也是因為管理層對經濟的重視,還有重視教育方面培養人才,以及緊跟國際的步伐,改善同別國的關系。

三、同別的國家打好關系

在國家之間也是要有一個好的社交圈子的,雖然二戰時德國非常讓人厭惡,但是在二戰之後,畢竟國家之間還是利益當頭。而德國又懂得利用外交來同他國維持良好的關系,這種好的國際合作自然也就促進了進出口貿易,也讓德國經濟有了新的突破點。

⑻ 德國迅速崛起的原因是什麼

德國這個國家崛起的原因主要是他們的工業基礎比較雄厚一點

⑼ 二戰後,德國經濟迅速崛起的原因

德國真正的崛起之迷
從17世紀到18世紀中期的德國,在政治上和經濟上比英國和法國都要落後,長期處於分裂狀態,300多個封建邦國各據一方。這些邦國,尤其是普魯士、奧地利等大的邦國,為了強化統治和擴大軍事實力,企圖通過教育造就忠順的臣民和得心應手的兵士,所以急於把國民學校管理權從教會轉到國家手中並大力提倡強迫義務教育。早在16世紀後半期,就有威登堡和薩克森等邦國頒布了強迫教育法令;從17世紀開始,大多數邦國都競相頒布這種法令。其中以1763年普魯士王腓特烈二世頒布的法令最為著名,它進一步規定5~12歲的兒童必須到學校受教育,否則對家長要課以罰金。
實科中學在德國產生於18世紀初,較英法等國早一個世紀,使得德國人具備了自然科學索要求的嚴謹和內涵!1708年虔信派信徒席姆勒(Zemmler)在哈勒創辦了"數學、力學、經濟學實科中學",以教授數學、物理、力學、自然、天文學、地理、法律為主,並輔之以繪畫、制圖。此後,德國各城市陸續有人創辦這類學校,有的實科中學則增設建築、商業製造、貿易、經濟等科目。這是一種既具有普通教育性質,又具有職業教育性質的新型學校。它排除了教學科目、課程內容的純古典主義的傾向,適應了德國資本主義經濟逐漸發展起來的需要。但由於它的畢業生不被允許進入高等教育,所以地位很低,所以學生也不多,很快被沒有門第觀念的美國超過,在科學應用方面輸給了美國。
受到18世紀法國大革命的影響,它在教育上的突出表現是泛愛主義和洪堡德改革。泛愛主義是受到法國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尤其是盧梭思想和德國新人文主義的深刻影響而產生的。泛愛主義教育家如巴斯多(J.Basedow)、薩耳士曼、堪比等認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養掌握實際知識、具有泛愛思想、健康、樂觀的人,因此德育、體育、勞動教育、現代語和自然科學知識受到重視,採用讓兒童自由發展的教育方式,注重實物教學。他們熱愛兒童、肯定兒童的天性是善良的,反對經院主義、古典主義教育,禁絕體罰,這種方法後來傳入美國,俄國和日本等國。
1807-1815年普魯士施太因-哈登堡改革期間,新人文主義的代表人物,歷史學家、政治活動家洪堡德(K.W.Humboldt)曾出任教育部長,他根據新人文主義的精神對各級學校教育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在初等教育和師范教育方面,積極貫徹裴斯塔洛齊的教育思想,教學內容有所擴充、教學方法有所改進,出現了第斯多惠等著名的教育家。此後的美國發展的杜威教育方式也是在這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中等教育方面,實科中學進一步得到發展,增加歷史、地理和自然科學的科目,通過考試選擇教師,打破了只由教士充任教師的局面。在高等教育方面,洪堡德較早明確地提出大學的任務一方面是要向學生傳授各科知識,一方面是要發展科學(即辦成教學中心和科研中心),他創辦和領導的柏林大學就是這方面的典型。
由於德國較早地抓教育,國家強大也是來源於方法的更為先進、合理。這是素質教育的又一明例,和有的人吹噓的基因、染色體毫無關系!
大國的崛起靠的是科技,國與國之間的較量說到底就是國民素質的較量,是人才的較量。不客氣地說,中國由於難以接受別人的教育思想,國民整體素質與發達國家的相比都不是一個等級。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研究過21種在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後來相繼消亡的文明。結論是這些文明死亡的原因,無一例外,都不是他殺,而是自殺。他們失去了創新的活力,被歷史淘汰出局。
1876年,美國慶祝獨立100周年的時候,在費城舉辦國際博覽會,有37個國家參展,當時清政府也派出了展覽團。在這次博覽會上,英國展出最新的蒸汽機車,美國展出大功率電動機和發電機,德國展出加工槍炮的精密機床,中國展出的是純銀打制的27套件耳挖勺和小腳綉花鞋。
這是就是時代的差距!
一個居安思危的國家才有資格談論誰是第一!

⑽ 德國在二戰後成為經濟,政治大國的原因,要詳細點哦~謝啦~別的地方復制的也行,要詳細,准確一點~

德國在二戰後成為經濟,政治大國的原因:
經濟方面:
第一,戰前德國是一個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而聯邦德國又集中了戰前德國70%的設備能力和62.4%的工業產值,從而為恢復和發展工業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和技術基礎;

第二,適時地進行了經濟改革,建立了一個比較符合國情並行之有效的社會市場經濟體制;

第三,大力發展教育事業,造就了一支宏大的科技隊伍,並注意引進外國先進技術;

第四,利用外國資本。

1950年,聯邦德國的工業生產已超過了戰前1936年同一地區的水平,農業生產超過戰前水平的2%。在此基礎上,聯邦德國的經濟進入了高速發展時期。

政治方面:德國人誠懇地接受了自己歷史上沉重的一面。勇於承擔歷史責任的德國回到了歐洲的懷抱,也回到了世界舞台。

當聯邦德國重新以經濟強國的姿態出現在世界舞台的時候,它不願再在外交上處處追隨美國,作美國的「小夥伴」,而要以獨立自主的姿態開展外交活動,改變「經濟上的巨人,政治上的侏儒」的國際形象。

60年代末,德國正式實行「新東方政策」。1970年,聯邦德國先後與蘇聯、波蘭簽訂條約,承認歐洲各國現存邊界不可侵犯。1972年同民主德國簽訂《關系基礎條約》。條約規定:彼此承認是主權國家,雙方「在平等的基礎上發展相互之間的正常睦鄰關系」。1973年兩個德國同時加入聯合國。

新東方政策使聯邦德國在東、西方關系中取得了主動權與發言權,在與自己切身利益相關的重大問題上可以直接同蘇聯、東歐打交道,而不必再仰仗美國。新東方政策使聯邦德國積累起來的經濟實力轉化為有力的政治態勢,使其在國際政治舞台上的政治地位發生重大變化。聯邦德國終於以一個經濟—政治大國的形象崛起於歐洲大陸。

閱讀全文

與二戰後德國創造了經濟奇跡的原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科學院無形資產管理辦法 瀏覽:67
注冊資本金認繳期限 瀏覽:828
申請商標到哪個部門 瀏覽:762
購買無形資產的相關稅費可以抵扣嗎 瀏覽:982
商標注冊被騙怎麼辦 瀏覽:160
朗太書體版權 瀏覽:268
大學無形資產管理制度 瀏覽:680
馬鞍山向山鎮黨委書記 瀏覽:934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