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在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一)創設有利於創造性產生的適宜環境
1.創設寬松的心理環境
2.給學生留有充分選擇的專餘地
3.改革考試制度與考試內容
(二)注重屬創造性個性的塑造
1.保護好奇心
2.解除個體對回答錯問題的恐懼心理
3.鼓勵獨立性和創新精神
4.重視非邏輯思維能力
5.給學生提供具有創造性的榜樣
(三)開設培養創造性的課程,教授創造性思維策略
1.發散思維訓練
2.推測假設訓練
3.自我設計訓練
4.頭腦風暴訓練
② 在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創造教育是研究如何培養、開發人的創造力的一門新興科學。創造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創造性思維是一種內涵豐富、外延較寬的概念,國內外專家進行了研究,至今未能定論。本文依據心理學原理和當今語文課程改革的目標,探討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從創設氛圍,鼓勵質疑,激發想像與聯想,打破定勢等方面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
[關鍵詞]課堂教學 創造性 思維
一、 引論
傳統的教學思想所重視的是書本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這種以儲存現有知識為出發點的教學思想,雖然也能使學生飽讀詩書,但也不可避免地限制了他們的想像空間,影響了他們的思維的發展和能力的提高。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和課程改革的全面鋪開,人們越來越多地開始關注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和能力的提高。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也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要注意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究,勇於創新精神。」創新就是推陳出新,創造性思維是指人們在創造過程中的思維,通過創造思維產生前所未有思維成果。因此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關鍵在於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那麼,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呢?新的課程標准,給我們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載體。
二、 本論
(一)創設和諧寬松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思維的積極性
創新的過程是學生發現、思考、創造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是創新的主體,沒有學生積極能動的參與,創新也就無從談起。而和諧寬松的課堂氣氛是教學民主的重要體現。新課改下,老師的課堂角色不是惟我獨尊的權威,而是課堂學習的參與者和指導者,使學生消除權威和失敗的畏懼心理,為激發學生參與、思考、交流的積極性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學生處於這種愉快的氛圍中就能各抒己見,暢所欲言,積極性進行創造性思維。
在教學中,創設和諧、寬松的課堂氣氛,一方面要注意和諧平等的人際關系;一方面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思維空間和時間。心理學研究表明,權威式的教育嚴重束縛了學生思維的創造性,只有在和諧寬松的氣氛中,師生之間、學生之間才可能建立一種平等的關系,教學過程才可能是一種多向的交流、多向流動的過程。在這種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作用重要在於指導學生自己去學習,鼓勵他們充分交流思想,發表見解,從而激活思維。正如一位哲人所說:兩個蘋果互相交換還是兩個蘋果,兩種思想互相交流卻能激發新思想。活躍的課堂氣氛,充分的多向交流是引發學生認識沖突進而閃現創新思維火花的基礎。
(二)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特性
學貴有疑。「疑」是一切發現和創新的基礎。傳統的語文教學滿堂灌、傳授式、講解式代替思考,死記代替質疑,一切為了考試,不需要、不允許學生質疑,提出不同的問題,這種應試教育觀念嚴重束縛了學生創造性思維。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就可以幫助學生在解決疑難的過程中培養獨立思考、創新思維能力。當然發現疑難,提出問題,對小學生來計要有一個培養、訓練的過程。
1、激發興趣,養成質疑的習慣。要培養學生質疑習慣,首先、要轉變觀念,端正教學思想,打消那種學生怕學生提出的問題回答不了,有失威信或怕擠占課堂教學時間,打亂教學計劃的顧慮。實際上,只要教師實事求是,有的放矢,經過一段訓練,這些問題都可以解決的。其次,教師要想辦法,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使之成為獲得知識、發展創造才能的不竭動力。再次,在教學中要肯定多於否定,鼓勵多於批評。充分保護學生的積極性。鼓勵學生敢於質疑,敢於提問,敢於不斷提出問題又能不斷地解決問題。允許學生標新立異,使課堂真正地成為教師與學生之間共同探討的場所。
2、教給方法,提高質疑水平。要指導學生從文章語言因素,表達形式,篇章結構,思想感情等方面去發現問題,避免脫離教材內容,生活實際,不著邊際的濫問。教師指導學生可在標點不同處,字詞精當處,語句重復處等質疑,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的質疑水平會逐步提高,並能提出具有較高思考價值的問題。如在教學《十里長街送總理》時,文中有這樣的一句話:「……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著。」學生讀到這里問老師:「焦急」與「耐心」是一對反義詞,是不是矛盾了。這些問題,無不體現了學生獨立思考深入讀書的主動求知心理。
(三)激發想像和聯想,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連動性
愛因斯坦說過:「一切創造性勞動都是從創造性想像開始的。」想像和聯想是創造思維能力的重要標志也是語文閱讀教學重要的培養目標,想像和聯想作一種能力,只能通過訓練才能形成和提高。要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特別的關注以下2點
1,觀察感知,豐富表象積累
觀察是認識事物的基礎,觀察能力是發展學生認知能力的基礎,也是進行創造思維活動不可缺少的一種智能。因此,我們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習慣,指導觀察與課文有關的事物,如實物、如圖片……與作文有關的景、物,如風霜雨雪、鳥魚花蟲、人物風俗……並要善於把觀察到的東西用於課文的理解和寫作中去。只有這樣,才能不斷豐富表象積累,發展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有利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2、啟發引導,拓寬想像和聯想的空間
如果我們單純地談教學,忘記教學活動背後還存在的一個廣闊的、豐富多彩的世界、那麽、我們的語文教學會變成一個缺乏生氣的活動。在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在觀察、思維及各種實踐活動聯系起來,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使學生學得活潑、深入、全面,有助於學生創新素質的培養。在閱讀教學中讓學生憑借教材進行想像和聯想,有助於學生入景入情,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而在理解課文中發展想像。如教學《軍神》一文,在引導學生理解「軍神」含義時,教師向學生說說這個詞的表面意思後,又進一步問:「如果你是沃克先生,面對劉伯承你會怎麼說?」學生紛紛回答,有的說:「你意志堅強如鋼,沒人能及得上。」有的說:「你不是一個凡人而是來自天上的軍神。」有的說:「你是最偉大、最了不起的人。」同學們說得多好啊,在教師啟發下他們展開想像,進行了創造性思維。
(四)打破思維定勢,培養學生發散思維。
思維定勢是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始終存在的,它在教學中一個重要障礙,就是習慣從固定的角度去看的事物,無意從不同角度去分析問題,思考常常受習慣性思維的束縛。而發散思維是思考者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從不同的角度或沿不同的方向,進行各種不同層次的思考,是一種不依賴常規尋求變異,多觸角、全方位地尋求與探索新的多樣形的方法及結論的開放式思維,因此,我們要努力克服思維定勢的消極作用,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多進行發散思維,培養思維的多樣性。
1、 同一任務,鼓勵學生尋求不同的學習方法完成,以作文教學為例,例如在六年級學生寫一篇《我的老師》一文。大多數學生寫的是老師如何帶病工作和冒雨摸黑為生病的同學補課之類的材料,而造成內容的雷同,殊不知,教師除了工作之外還有自己的情趣、愛好和業餘生活,選擇這些材料,同樣能反映老師的品格和形象。為此,作文前讓學生以小記者的身份在校園里采訪教過自己的老師,向他們詳細詢問有關生活和興趣、愛好等方面內容。經過引導,同學們各展其才,都寫出了自己的真實的好作文。這符合學生「總感到自己是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心理特點,有利於培養他們成為求異思維的發展。
2、 適當安排一些具有不確定的答案的練習。長期以來我們教師習慣於給學生布置一些有固定的答案的習題,使學生的思日趨狹窄、僵化。不利於培養學生創新精神,不利於今後的發展。因此,我們應該為學生安排一些「發散性」的訓練。如在教學中有一道習題,把「我們降下國旗」這句話換幾種不同的說法,但不改變願意,學生答案多種多樣:「國旗被我們降下來了。」(被字句)「我們把國旗降下來了」(把字句)……
三、 結論
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目標,是素質教育的客觀要求。小學語文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轉變觀念,不斷探索和積累經驗,通過優化課堂教學,不斷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想像能力與聯想能力,這樣才能更合理開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能力,把素質教育落實到實處
③ 人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可以完全像具體知識和技術那樣教授嗎為什麼
首先的了解創造性思維是什麼,我就是它的概念。
(創造性思維,是一種具有開創意義的思維活動,即開拓人類認識新領域、開創人類認識新成果的思維活動。創造性思維是以感知、記憶、思考、聯想、理解等能力為基礎,以綜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特徵的高級心理活動,需要人們付出艱苦的腦力勞動。一項創造性思維成果往往要經過長期的探索、刻苦的鑽研、甚至多次的挫折方能取得,)而創造性思維能力也要經過長期的知識積累、素質磨礪才能具備,至於創造性思維的過程,則離不開繁多的推理、想像、聯想、直覺等思維活動。看到了概念,也就從中了解到了,創造性思維能力是可以培養的、學習、被訓練練習的。這就說明它可以被像知識和技術一樣,被教授!
④ 如何培養創造性思維
第一、激發求知興趣,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興趣是人的一種帶有趨向性的心理特徵。一個人當他對某種事物發生興趣時,他就會主動地、積極地、執著地去探索。如果學生對某一學科發生興趣,那麼,無論是面對復雜的學習內容,還是緊張的課外作業,他總是會興致勃勃,全神貫注,廢寢忘食地去研究,探索,表現出強烈的求知慾望和探索精神,可見興趣和探索、成功有著必然的聯系。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應從激發學生的認識興趣為前提。認識,是客觀現實的反映,認識本身就是一個激發興趣的過程。能否發揮認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賴興趣作向導。如果教學只是「照本宣科」、「知識搬家」就不能激發學生的認識興趣;而一味迎合學生的口味,隨意獵奇,也不是一種科學的態度。因此,首要的問題是,教師要把學生當成認識的主人,充分發揮他們在認識過程中的主體作用,一般來說教師要千方百計把認識的對象和任務,從學生的間接需要變成直接需要,形成強烈的內部動機,去引起興趣,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把抽象的概念、深奧的原理,展現為生動活潑的事實或現象;也可把他們帶到大自然中去,社會生活中去,引導他們觀察自然的、社會的種種現象,發現認識對象與別的事物的差異,找出它的特徵,及其運動、變化的狀態,從中受到啟發,產生好奇心,才可能帶著愉快的、高漲的情緒,克服一切困難,執著地去分析,去比較、去實驗,去研究,去掌握認識對象的發展規律,展現智慧和才幹,這種通過自己的智力活動,去發現認識對象的奧秘,是激發興趣最根本的源泉。為了激發學生的認識興趣,教師必須酷愛自己所教的學科,並努力從事發現,研究、探索,使之成為自己的興趣中心。教師有了這樣的興趣中心,才能從挖掘教材資源上,從組織教學形式上,從選擇教學方法上多下功夫,使自己的教學藝術達到引人入勝,欲罷不能的境地,從而更有效地去激發學生的認識興趣,而教師心靈中的興趣也將直接影響學生的情緒,促使其認識興趣的高漲。從某種意義上說,認識興趣比認識的結果更為重要,有了濃厚的認識興趣,才能有高水平的認識效果,有了濃厚的認識興趣,學生的精神生活才會豐富,思維才會靈活,多變,這就為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敞開了大門。第二、開拓知識領域,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興趣是創造性思維的入門,不等於有了興趣,就有了創造性思維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是以豐富的知識為基礎,我國古人說過:「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這就是說,只有廣見博識,才能取其精華;只有積累豐厚,才能用得巧妙。這種取其精華,用得巧妙的過程,必須經由一個創造性思維活動的過程。而知識廣博和深厚,又為這種創造性思維活動奠定了良好的知識基礎。創造性思維,往往靠有關事物的啟示,觸發聯想,從而實現認識上的飛躍,那麼,開拓學生知識領域,使學生有了廣博的知識,就便於發現各種知識之間的聯系,受到啟示,觸發聯想,產生遷移和連結,形成新的觀點,新的理論,達到認識上新的飛躍。開拓學生的知識面,是培養其創造性思維的重要途徑。開拓學生知識領域,必須建立在牢固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上。因此,在教學中,我努力為學生構建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平台,開掘創造性思維潛能,多方位培養學生積累知識的能力,讓學生能騰出的時間到課外去涉取知識。第三、鼓勵探索求異,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廣博的知識只是形成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必要條件,而知識轉化為創造性思維能力,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它常常需要多種思維形式的綜合運用。而求異思維則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種思維形式。求異思維指的是一個問題,從不同的方向,甚至相反的方向,去探求不同答案的思維過程和方法。任何發現和發明,任何科學理論的創立,首先是建立在求異思維的基礎上的,沒有「求異」,無所謂「創新」。的「自我調解」,有意識地從幾個方面培養自己的創造性思維。(1)「幻想」的翅膀心理學家認為,人腦有四個功能部位:一是以外部世界接受感覺的感受區;二是將這些感覺收集整理起來的貯存區;三是評價收到的新信息的判斷區;四是按新的方式將舊信息結合起來的想像區。只善於運用貯存區和判斷區的功能,而不善於運用想像區功能的人就不善於創新。據心理學家研究,一般人只用了想像區的15%,其餘的還處於「冬眠」狀態。開墾這塊處女地就要從培養幻想入手。想像力是人類運用儲存在大腦中的信息進行綜合分析、推斷和設想的思維能力。在思維過程中,如果沒有想像的參與,思考就發生困難。特別是創造想像,它是由思維調節的。愛因斯坦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就是從他幼時幻想人跟著光線跑,並能努力趕上它開始的。世界上第一架飛機,就是從人們幻想造出飛鳥的翅膀而開始的。幻想不僅能引導我們發現新的事物,而且還能激發我們作出新的努力,探索,去進行創造性勞動。青年人愛幻想,要珍惜自己的這一寶貴財富。幻想是構成創造性想像的准備階段,今天還在你幻想中的東西,明天就可能出現在你創造性的構思中。(2)培養發散思維所謂發散思維,是指倘若一個問題可能有多種答案,那就以這個問題為中心,思考的方嚮往外散發,找出適當的答案越多越好,而不是只找一個正確的答案。人在這種思維中,可左沖右突,在所適合的各種答案中充分表現出思維的創造性成分。197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金獲得者、美國科學家格拉肖說:「涉獵多方面的學問可以開闊思路……對世界或人類社會的事物形象掌握得越多,越有助於抽象思維。」比如我們思考「磚頭有多少種用途」。我們至少有以下各式各樣的答案:造房子、砌院牆、鋪路、剎住停在斜坡的車輛、作錘子、壓紙頭、代尺劃線、墊東西、搏鬥的武器……如此等等。(3)發展直覺思維所謂直覺思維是指不經過一步一步分析而突如其來的領悟或理解。很多心理學家認為它是創造性思維活躍的一種表現,它即是發明創造的先導,也是百思不解之後突然獲得的碩果,在創造發明的過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物理學上的「阿基米德定律」是阿基米德在跳入澡缸的一瞬間,發現澡缸邊緣溢出的水的體積跟他自己身體入水部分的體積一樣大,從而悟出了著名的比重定律。又如,達爾文在觀察到植物幼苗的頂端向太陽照射的方向彎曲現象時,就想到了它是幼苗的頂端因含有某種物質,在光照下跑向背光一側的緣故。但在他有生之年未能證明這是一種什麼物質。後來經過許多科學的反復研究,終於在1933年找到了這種物質植物生長素。直覺思維在學習過程中,有時表現為提出怪問題,有時表現為大膽的猜想,有時表現為一種應急性的回答,有時表現為解決一個問題,設想出多種新奇的方法、方案等等。為了培養我們的創造性思維,當這些想像紛至沓來的時候,可千萬別怠慢了他們。青年人感覺敏銳,記憶力好,想像極其活躍,在學習和工作中,在發現和解決問題時,可能會出現突如其來的新想法、新觀念,要及時捕捉這種創造性思維的產物,要善於發展自己的直覺思維。
⑤ 如何培養創造性思維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隨著教育的發展,教育越來也傾向於孩子的創新思維能力。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創新思維能力,現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建議,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寫在最後:
日常生活中,凡是可以調動孩子積極性的,培養孩子自主意識的觀察,都可以提高孩子的創新思維能力,切忌一成不變的傳授給孩子。
⑥ 如何才能培養自己的創造性思維
如何培養自己的創造性思維 思想是這個世界最偉大的力量,相對於人來說,人的一切活動都是思想的外在表達,也就是說思想是人們行為的指導。而相對於這個世界來說,人類所取得的成就和進步,正是人類先進思想指導行動的產物,如今人類以越來越快的速度認識這個世界改造這個世界正是思想的內在推動。所以說無論對於世界還是對於個人,思想都具有無窮的力量。 偉大的行動需要有偉大的思想作指導,那如何才能擁有偉大的先進的思想呢? 一把工具可以用來做許多適合它的勞動;一種方法可以解決許多相應的問題;一種思想可以指導許多類似的行動。然而思想也是一種產物,是外界各種人、事、物經過獨有的思維方式加工處理的產物,思維方式的優劣決定你思想的高度,而思想的高度決定你行動的高度,也就決定你人生的高度。而創造性的思維方式則是最偉大的程序或者工廠,它是偉大思想的源泉,是無窮力量的源泉。那麼又如何才能擁有創造性的思維方式呢? 一般情況下,人們都有固有的、規律的思維方式,那是你經歷過的事以及外界環境作用於你長期積累的結果,每個人的思想觀念也來自於此,已有的各種思想觀念在形成習慣後構成你的潛意識體系,所以人在遇到什麼情況什麼事的時候會有固定的第一反應,或悲觀、或恐懼、或無措、或猜疑,往壞處想的往壞處發展的總比好的、積極的多一些,在你的思維方式沒有根本性改變的情況下,你的已形成的潛意識體系將會時時發揮作用,在第一時間告訴你要怎麼做,指導你的行為。因此在此情況下,你的各種行為、對事情的反應是可以預知的,因為你的思想已形成一種固有的規律,這也許就是『料事如神』、『神機妙算』的本質,就是對起作用的人的思想規律有相當的了解,故而知道你在這件事情上會採取什麼樣的行動。 如果你沒有意思到這一點,那麼以後的經歷也只是在一次又一次的重復這種思想,在增強這種潛意識體系的牢固性,然而這是十分不好的,這樣你的人生就已定格。另外任何思想都有其局限性,此時此刻行,但換個時間換個環境可能你原來積累的思想就不適合了,便會有許多的沖突,頑固的堅持只會讓你疲憊痛苦不堪,除非你遇到大的、重要的、觸動心靈的事件,你才會逐漸的對固有的思想進行審視和反思進而改善,然而我們不能等到遇到大事件的時候才學習才反思,那樣會遇到太多的挫折和坎坷。因此要突破思想的局限性打破思維定式就要解放思想打開思維,就要培養起自己的創造性思維,就要在生活中由各種小事做起。 我們遇到事情都會有自己的第一反應,那是潛意識體系作出的迅速判斷,然而生活經歷告訴我們那和它的真實往往有很大的差距,而我們卻不注意這些。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有意識的注意自己的第一反應、注意自己情緒的自然變化、注意我們對事情作出的第一判斷,去思考為什麼會這樣想?是否又是對的呢?換個角度可以怎麼看?從其它的角度看我又會作出什麼樣的判斷和結論?而事實又是什麼?從生活里的一件件小事做起,一點點的深入,一點點的解放自己的思維,那它將不再是一潭死水,你也將慢慢的擁有開放的思維,開放了思維之後,遇到事情,各種想法、視角便會奔涌而來,此時去選擇那些健康的、積極的、高效的、創造性的理解和判斷,這樣養成習慣變成潛意識後,你就會真的成為自己的主人,生活也會變的陽光燦爛。你不僅擁有了創造性的思維、擁有了偉大的力量之源,你也將擁有和諧的、健康的靈魂。
⑦ 如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如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要發展學生的創造力,就是要有良好的環境,同回時要養成學生答良好的的學習習慣,能夠獨立自主的進行學習。作為教師也要努力進取,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做一個有利於培養學生創造力的人。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教學中的有利因素,創設情境,多層面設疑,巧妙地提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1、學生學會提問題。在講完一節課後,讓學生提出本節課的好的地方和不足的地方,以便提高我們的教學質量。這樣讓學生有的可學有的可問,從而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更具有創造力。
2、培養學生的不滿意識。不滿意識是指不墨守成規,能夠打破現狀,善於發現事物的缺點,挑出毛病,產生不滿,從而導致創造設想的產生。
3、培養學生克服困難的意識。
⑧ 小學教師資格證創造性思維是怎樣培養的
創造性是指個體產生新奇獨特的、有社會價值的產品的能力或特性。基本特徵是以發散思維的基本特徵來代表創造性。發散思維也叫求異思維,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種答案的思維形式。創造性思維的核心就是發散思維,其主要特徵有三個:流暢性、變通性、獨創性。
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分為:創設有利於創造性產生的環境,例如:創設寬松的心理環境;給學生留有充分選擇的餘地;改革考試制度與考試內容等。
注重創造性個性的塑造,例如:保護好奇心;解除個體對答錯問題的恐懼心理;鼓勵獨立性和創新精神;重視非邏輯思維能力
開設培養創造性的課程,教授創造性思維策略,比如:發散思維訓練、推測與假設訓練、自我設計訓練、頭腦風暴訓練等。
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是考試中簡答題出題的形式,考生可只記大標題和小標題即可。
⑨ 創造性思維的幾種訓練方法
一、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前提保證
⒈ 在課堂教學中要努力營造寬松、和諧、民主、合作的學習氛圍。
事實上,教學活動不僅僅是教師教、學生學的過程,它同時也是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只有師生情感溝通,真正把學生看作學習的主人,實現教學民主,學生才會有參與意識,敢於質疑,主動探索,從而使才智和個性得到充分的展現和發揮。心理學研究表明,有創新意識的兒童,大多感情強烈,思維活躍,想像豐富,獨立思考,勤學好問,不依賴、不盲從,不怕困難。所以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的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為他們創設寬松和諧的環境,提供「表現」的機會和舞台。
2.激發學習興趣,強化思維訓練,培養創新思維。
除良好的師生關系外,學生對所學課程的興趣也是進行有效教學活動的前提。有創造力的人並不一定是學習成績出眾的人,他們往往有一定獨立的態度和自己的興趣,在於他們對待世界萬物的動力、興趣和態度等個性的特徵。所以數學教學中,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除平時關心、信任和愛護學生外,教師還要用人格力量去影響學生。包括學習目的性在內的精神追求,淵博的知識、姻熟的教學藝術,去揭示數學知識本身的無窮奧秘和展示數學知識內部那種緊密而和諧美妙的聯系,讓學生的思維經常處於活躍狀態,求知慾不斷得到滿足,從而增強數學學習的興趣。
學習興趣與思維創新是密切相連的。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適當穿插一些典故或趣題,比如:德國心理學家費西納的心理測試、小高斯10歲時巧算「1+2+3+…+99+100」、「用16根同樣的小棒能擺出多少種長方形」等等。把學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引導到數學學習上來,激發他們探索數學的興趣,使他們學會分析思考和創造性思維。
二、組織引導學生主動探索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主要途徑
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必須要大膽地進行課堂教學改革,摒棄陳舊的教學模式,改變學生學習方式,轉變教學策略。以學習者為中心,注重學生獨立思考、主動探究和合作交流,從根本上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能滿足於自己講,學生聽,不能過分嚴肅,過多地批評。因為這樣做使學生思想緊張、心理壓抑、思路不暢,不僅不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相反會引起學生畏懼數學,厭倦學習。
⒈ 引發學生產生問題,促進學生思考。
學貴有疑,學生總是充滿好奇和疑問的。他們走進教室的時候,帶著滿腦子的問題,教師在回答他們問題的過程中,要有意通過情境、故事、疑問和破綻等激發學生更多的問題。教師對學生的質疑要認真對待,態度要和藹,對於提出的問題,無論多麼膚淺或異想天開,都不要動輒訓斥,以免挫傷其積極性,而要沙裡淘金,發現他們思維的閃光點,給予及時鼓勵和表揚,增強學生提問的信心和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不斷提出新問題,使學生帶著問題走進教室,帶著更多的問題走出教室,從而促進學生創新性思維的發展。
⒉ 組織學生主動探究,實施再創造性學習。
建構主義認為,人的認識是通過自己的經驗主動建構的,教學一定在學生的原有的生活經驗、知識水平和思維水平之上進行。學生進行的學習活動是一種再創造性的學習,而不是再復制一遍知識。數學教育家費賴登塔爾也反復強調,學習數學唯一正確的方法是實施再創造,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注意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通過主動探索、與同伴合作交流等方式獲取知識,促進思維,尤其是對學生的奇思妙想或與眾不同都給予正確的引導和鼓勵,使學生的思維更具有深刻性,以培養他們的創造性思維。例如,「三角形內角和等於180度」一課,首先,學生用猜、剪、拼、量和算等方法得出結論,這一過程是學生以與前人的推理驗證相同的方式在進行學習,已經是在進行一種「再創造性的學習」了,但此時,教師並不滿足於此,提出了「通過三角形內角和,你還能聯想到什麼」?於是,學生又一次進入了緊張的思維活躍狀態,他們通過交流與合作,逐一地發現了四邊形、五邊形的內角和,進而學生討論總結出了 n邊形的內角和:n個180中減去360,或(n一2)×180這一正確結論。在這里,最重要的並不是學生掌握了多邊形內角和的結論,而是學生思考問題的方法和他們的創新精神。
再如,教學「乘法的初步認識」,學生在認識了乘法的意義之後,教師不失時機地出示了這樣一道題目:6+6+6+6+4=?學生的反應是情緒化的,快嘴的學生已經在嚷嚷「不能寫出乘法算式」了。在這個變異的時候,教師指導學生多動腦,使學生思維從「山重水復疑無路」轉而成「柳暗花明又一村」,把學生思維引向深入。結果孩子們得出的答案是:6×4+4(一般思維)、7×4(4個7創新思維)、4×7(7個4創新思維)6×5-2(創新思維)。「7+4+5+2+3+6這個算式能改寫乘法嗎?」學生不再急於脫口而出,但片刻就寫出了9+9+9和9×3。由此可見,學生不僅認識了乘法的意義,而且得到了深化
⑩ 創造性能不能教
「創造性能不能教」,這是留美博士黃全愈在《素質教育在美國》中第一章的標題。這個問題問得好。如果能教,怎麼教?如果不能教,學生的創造性又該如何獲得?
美國的小學教師達琳認為,創造性不能教。黃博士也認為:「正像人的智力不能從老師那裡傳給學生一樣,創造性是潛伏在人的生理和心理層面的特質,也是無法
從A傳到B的。因此,創造性只能培養,不能教。」
①
既然創造性不能教,為什麼當今各國如此看重創新教育,將創新教育看做是教育改革的焦點和核心?教師應當進行創新教育,而教師又不能去教創造性,那麼教師究竟該做什麼和能做什麼呢?要回答這一問題,就必須對創造、創造性、創造力、創新教育等概念,作一番界定。
創造,是利用過去經驗,產生某種新的、獨特的、具有現實意義成果的活動。因此,創造是一個過程、一種活動。
創造力,是指人的一種能力,表現為能產生新的、獨特的、具有現實意義成果的能力。人的創造力具有復雜的結構,包括創造意識(對創造的意義和價值的認識)、創造精神(創造志向、創造膽略、創造熱情、進取心、自信心、毅力)、創造能力(創造技能、創造品質)。
創造性,是人在活動中表現出來的一種特性和品質。當某人經常產生新的、獨特的、能解決現實問題的成果時,就會被評價為具有創造性。當某一產品具有新穎、獨特、實用的特點時,也會被評價為有創造性。創造性就是創造力中的創造品質。
創新教育,是指培養有創新能力的人的教育。創新
創造性能不能
北京教育學院石景山分院 張懷中
與創造可以看做是同義詞。
創造性不能教
達琳老師和黃博士的觀點顯然是正確的。相對於
因循守舊、墨守成規而言,創造性是一種品質,是人在活動中表現出來的一種特性。正如同樣都在觀察,有的人能洞察秋毫,有的人卻視而不見;同樣都生活著,有的人勤勞,有的人卻懶惰。洞察秋毫、視而不見、勤勞、懶惰都是人的品質在活動中表現出來的特性。對人而言,品質、特性是在生活過程中、活動過程中以及對活動成果的感受中逐漸獲得的,是人的直接經驗的概括。因此,人的創造性的確不是教出來的,而是自己練出來的,是在實踐中形成的。
創造技能能教
創造技能是創造力的一部分。創造能力雖有先天成分,但主要是後天形成的。為使學生具有創造力,教師應當傳授進行創造活動的必要的知識技能、策略方法。 1.傳授一般知識技能
傳授知識技能,是教師最基本的任務和最傳統的職責。因為創造需要扎實、廣泛的知識、技能;因為前人的知識必須通過個體創造性的轉化,才能成為創造力的因素,所以即使在強調創新教育的今天,教師對這一任務、這一職責仍不能掉以輕心。當然,教師傳授知識技能的水平,會制約學生獲得知識技能的策略和方法、獲得知識技能的數量與質量,也會對學生能否運用已有知識技能進行創造產生影響。
教?
「乘機安全小貼士」安全出行要重視
中小學管理.2002.5
46
探索與爭鳴
tansuo yu zhengming
2.傳授創造的策略、技術、方法
創造有三個層次:採用自己以前從未採用過的途徑與方法,獲得自己從不知道的結果;採用同年齡組從未採用過的途徑與方法,獲得同年齡組從不知道的結果;採用整個社會尚未採用過的途徑與方法,獲得人類尚不了解的結果。
組織引導學生的創造活動,應當在上述前兩種層次上進行,其目的是開發他們的創造潛能。是不是每位學生都有創造潛能?不是,創造力以智力為基礎。前人研究發現,有創造力的人,具有中等或中等以上的智商。心理學家研究表明,智力的理論分布正常與超常者,在整個人群中佔97.27%,在沒有弱智學校的地方,每一個40人的班中,大約有1個智力偏低的學生。絕大多數學生都有正常智力,都可能有創造潛能。研究又證明,具有適當智力的人與創造力並非呈正相關。也就是說,不是智商越高,創造力越高。創造並不是超常者的專利。在現實生活中,人的創造力有很大差距,這很可能與其創造力是否得到應有的開發相關。
為了開發學生的創造力,教師可以教給學生一些創造技能,如發現問題、收集信息、捕捉靈感等,也可以傳授創造性思維方法,其中包括:發散思維、逆向思維、橫向思維、聯想、換角度思考、對現有觀點或答案的批判、提出與眾不同的想法等。
從1994年開始,北京人大附中將勞技課改為發明課。其任務主要是教會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方式。5年中,該校的學生獲得6項國際發明獎、17項全國發明獎。
最近,接受教育部舉辦的全國中小學骨幹教師國家級培訓的遼寧的教師,進行了一項《小學閱讀教學中培育學生創造力》的研究,其中包含了對學生進行兩學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的訓練。這種訓練首先是結合課文閱讀,教給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方法。通過前測與後測的對比發現,創造性思維的方法是可以傳授的。學生學會了這些方法,可以提高創造性思維水平(見下表)。
註:**表示差異非常顯著
此表顯示,復測與初測相比,創造性思維總平均
分提高了16分,經檢驗,差異顯著;創造性思維的各品質也都有相當程度的提高,經檢驗,差異顯著。這說明,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實驗是成功的。
上述事實證明:有關創造的知識技能、策略方法(包括創造性思維技能)都可以教。學生學會了這些技能、方法,就能提高創造力。
創造性品質不能教,但能培養
許多人分別對中國與美國的基礎教育進行了比較,發現在課程設置、教學安排、教學組織、教學方法上都有不少差異。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美國的教育更重視學生創造性品質的培養。美國教師比較重視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發現去獲得知識,比較尊重學生獨特的理解與做法,經常安排學生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綜合運用各種知識進行研究或設計。
在培養學生良好的創造品質方面,教師可以也應該做到: 1.宣傳進行創造的意義
創造活動是一種有意識的、復雜的活動,是在意志支配下克服種種困難的活動。學生只有在認識到創造活動對國家、對民族、對社會、對個人的意義後,才有可能自覺地學習創造,進行創造。因此,要向學生宣傳創造的意義。為此,教師應先佔有這方面的信息,並且信服之。只有自己信服的觀點,才能使學生信服。 2.創設適宜創造的環境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因為技能與方法不是品質、特性,僅是產生品質的基礎,所以學生在學會了一定的創造技能和方法後,並不意味著就具備了
創造力。學生在運用這些技能、策略和方法的時候,能不能形成良好的創造品質,能不能產生有一定現
實意義的成果,才是能否形成創造
力的關鍵。
在這方面,教師不能教,只能由
學生在具有創造目標的實踐活動和活動成果的評價中來獲得。教師所能做的,就是創設環境,激發學生創造的慾望,促使學生參與創造的實踐。這里要特別強調的是,即使有了第二課堂,課堂教學也仍然是培養學生創造力的主要陣地,每個教師都應當而且都可以在所任學科的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創造慾望,在作業的設計上促使學
生進行創造性的活動。 3.進行對創造的積極評價作為品質,創造性既不能教,也無法訓練,只能培養。培養的途徑之一,就是對學生的創造活動進行積極的評價。一個人的自我評價是在理解自己的作品及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基礎上形成的。在一個人的學生時代,教師的評價最具權威性。如果教師的評價又得到了群體的認可,那麼還可以使這種評價身價百倍。
教師的職責,就是通過在學生的創造實踐中和創造實踐後的積極評價,幫助學生將偶然閃現的、良好的創造品質轉變為經常出現的、穩固的創造品質,同時迅速糾正其不良的特性,最終形成穩定的創造性品質。
總之,筆者認為:有關創造的知識、技能、策略、方法能教;作為個性特徵的創造品質不能教,但能培養。學生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進行創造性實踐,然後通過所產生的創造成果以及教師積極評價,逐漸內化、概括形成作為個性特徵的創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