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日歷是怎樣發明的
日歷,又叫太陽歷、萬年歷。
萬年歷的由來,要追尋到遠古時代的西周。一名叫專做萬年的樵夫,屬在一天上山砍柴休息時發現地上的樹影已悄悄地移動了方位。萬年靈機一動,想到利用日影的長短來計算時間。萬年為此設計了一個「日晷儀」。可是遇上陰雨天,日晷儀又失去了效用。萬年又受到崖邊泉水有節奏的規律的滴水聲的啟發,設計了一個五層的漏壺,利用漏水的方法來計時。經過長期的歸納,他發現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時的長短就會重復一次。只要搞清楚日月運行的規律,就不用擔心節令不準。萬年帶著自製的日晷儀及水漏壺去覲見天子祖乙,說明節令不準與天神毫不相干。祖乙大加贊賞,令萬年專心致志的研究時令。又經過了數十個寒暑,萬年精心制定的太陽歷終於完成了,他也因心力交瘁變成了一個白發蒼蒼的老人。祖乙深受感動,把太陽歷定名為「萬年歷」,並封萬年為「日月壽星」,「萬年歷」由此而來。
② 日文是誰發明的
日語的起源一直是爭論不休的問題。日語的形成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
明治時代的日本人把日語劃為阿爾泰語系,但阿爾泰語系這個說法已經普遍遭到否定。
霍默·赫爾伯特和大野晉認為日語屬於達羅毗荼語系,西田龍雄認為日語屬於漢藏語系,白桂思認為日語屬於日本-高句麗語系(即扶余語系),列昂·安吉洛·塞拉菲姆認為日本語和琉球語可以組成日本語系。
有一種假設認為南島語系、壯侗語族和日本語系可以組成南島-台語門(Austro-Tai languages),即認為三者都有共同的起源。
三國時代,漢字傳入日本,唐代時日本人發明了通行於女性之間的假名,官文為文言文,因此現代日本語受古代漢語影響極大。
以昭和31年(1956年)的《例解國語辭典》為例,在日本語的語匯中,和語佔36.6%、漢語佔53.6%,昭和39年(1964年)日本國立研究所對90種雜志用語進行了調查研究,得出了和語佔36.7%、漢語佔47.5%、西洋語占近10%的結論。
使用情況
日語的使用范圍包括日本國全境(琉球地區大部分使用,有原住民使用琉球語,日本不承認琉球語為獨立語言)。
日語在世界范圍使用廣泛,因為日本動漫產業在世界范圍內的影響力,雖不是聯合國工作語言,在世界上影響力也很大。特別是對於與ACG相關的物什,日語幾乎是唯一的用語。
日語主要在俄羅斯,東亞,東南亞,南亞,大洋洲,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南美洲等國家和地區,及歐洲的英國為少數的重要語言。
日語在網路用戶中的使用人數有9900萬人,居世界第4位。以日語為母語的人有1億2700萬人,在全球的使用者人數為128,204,860人[2],在20個國家中位列第9,而網路使用人數則上升了5位。
把日語作為通用語的國家並不只有日本,帛琉的昂奧爾州也在把日語作為通用語,因為1914年到1945年日本曾統治帛琉,在那期間使用了日語授課。
③ 日本人發明了什麼東西
1. 味精
於1909年被日本味之素公司所發現並申請專利。純的味精外觀為一種白色晶體狀粉末。當味精溶於水(或唾液)時,它會迅速電離為自由的鈉離子和谷氨酸鹽離子(谷氨酸鹽離子是谷氨酸的陰離子,谷氨酸則是一種天然氨基酸。)
2. 杯麵(方便麵)
是由1958年台灣裔日本人安藤百福有鑒於當時吃一碗面要排隊排很長,所以在大阪府池田市發明的。安藤百福並在發明方便麵後,創立日清食品公司,販售「雞湯拉麵」(香港名為日清伊面,中國內地為日清始祖雞湯拉麵)口味,最初的售價為35日元,但仿製品隨即出現,導致產生削價競爭。
安藤很快意識到,必須規范市場,才能維護新產品的名譽。1960年,他打贏了方便麵著作權官司,第二年注冊了「雞肉拉麵」商標。1964年,安藤成立日本拉麵工業協會,把方便麵專利轉讓給業界。安藤說,此舉是為了把行業做大,從而給庶民提供價廉物美的方便麵。
3. 卡拉ok(KTV)
意指無人樂隊,是一種源自於日本的娛樂性質歌唱活動,通常是在播放預錄在錄像帶之類儲存媒介上,沒有主唱人聲的音樂伴奏同時,在電視屏幕上同步播放著節拍提示的歌詞,然後由參與者邊看著歌詞邊持麥克風唱歌。自1971年時井上大佑發明了最早的音樂伴唱帶之後,它已成為現今最受歡迎的大眾休閑娛樂方式之一。
4. K線圖
起源於日本十八世紀德川幕府時代的米市交易,用來計算米價每天的漲跌。因其標畫方法具有獨到之處,人們把它引入股票市場價格走勢的分析中,經過300多年的發展,已經廣泛用於股票、期貨、外匯、期權等證券市場。
5. 八木天線
一種定向天線,是1928年由日本天線專家八木秀次和宇田太郎倆人設計的。因其具有增益高、方向性強、結構簡單的優點,它被廣泛應用在無線電測向和長距離無線電通信。
6. 日本現代術語
極大影響了現代漢語。比如:科學、人權、社會主義、自由主義、治外法權、土木工程、工藝美術等等,此外還有,動漫、腐、攻受、蘿莉、達人、人氣等。
7. CD、VCD、 blueray藍光 、隨身聽
CD起源於1980年,由荷蘭的飛利浦公司和日本的索尼合作所發表的音樂光碟(Audio CD),亦稱CD-DA。從此之後,因其它媒體市場的發展而連續推出一些的光碟規格與產品。
影音光碟(VCD),是一種在光碟上存儲視頻信息的標准。VCD可以在個人電腦或VCD播放器以及大部分DVD播放器中播放。其標准由索尼、飛利浦、JVC、松下等電器上產廠商聯合於1993年制定,屬於數字光碟的白皮書標准。
世界上第一款隨身聽是由索尼1979年研發出來的。
8. 仙貝
柯南動畫里的仙貝煎仔餅是由日本傳入台灣的,日本人稱煎仔餅為仙貝。煎餅,在日據時代日本人大量來到台灣也把這項技術帶到台灣來。所以,煎仔餅是由日本傳入的,是屬於日式的小餅干及點心零嘴,深受當時日本人及台灣人的喜愛,其實就是膨化面餅。
9. 眾多游戲機
日本人發展和發明了電子游戲機。
10. 電飯鍋
日本戰敗後,大軍火商三菱的部分工廠轉產民用品。1940年代末期,三菱開發了第一部電飯鍋。1956年聖誕節前,東芝公司試制了700個帶所謂「定時功能」的電飯鍋。
11. 筆記本電腦
1985年,有日本東芝公司生產的第一款筆記本電腦T1100正式問世。
12. 全自動麻將桌
13. 變頻空調
日本東芝開發第一台。
14.數位板
日本人發明了世界第一塊數位板,不僅給日本動漫界帶來了極大便利,還影響了美國好萊塢,大型電影製作離不開它。
④ 日歷是誰發明的
是儒略·凱撒(Julia Ceasar)發明的。
我們今天用的日歷一年12個月,平年365天,閏年366天。這種歷法是版一種太陽歷,可追溯到權公元前46年古羅馬凱撒大帝的歷法改革,凱撒採納古羅馬天文學家Sosigenes of Alexandria的建議,將一年定為365天,閏年366天,一年分為12個月,這樣算起來平均一年是365.25日。
凱撒的名字叫儒略·凱撒(Julia Ceasar),所以由凱撒確立的這種歷法叫儒略歷(Julian Calendar)。
日歷的基本格式:
1、西歷年份,台灣日歷有中華民國紀元年份。一般均列於上方。一體式月歷,為每月一幅,分別有十二張年畫,日期顯示於下方。
2、以大字顯示當日日期。通常非假日的星期一至五用黑/藍色字,星期六昔日使用綠色,實施周休二日後改為紅色,周日一律為紅色。
3、華夏歷法日期、節氣。
4、當日的運程等預測。
5、選記節日名稱(當日以紅色印刷,昔日國定假日還會印上國旗)。
⑤ 日日是誰發明的
古時計時工具有許多中,常見的有兩種,一是「日晷」,二是「漏」.
日晷是以太陽影子移動,對應於晷面上的刻度來計時.日晷也是通過觀測日影計時的儀器,主要是根據日影的位置以確定當時的時辰或刻數.從出土文物來看,漢以前已使用日晷,在機械鍾表傳入中國之前,日晷一直是通常使用的計時器.日晷的主要部件是由一根晷針和刻有刻線的晷面組成,隨著太陽在天空運行,晷針的投影像鍾表的指針一樣在晷面上移動,就可以指示時辰. 大家應該在北京故宮里和觀象台上見過.
漏是以滴水為計時,是由四隻盛水的銅壺組合,從上而下互相迭放.上三隻底下有小孔,最下一隻豎放一個箭形浮標,隨滴水而水面升高,壺身上有刻度,以為計時.
圭表是我國最古老的一種計時器,古代典籍《周禮》中就有關於使用土圭的記載,可見圭表的歷史相當久遠.圭表是利用太陽射影的長短來判斷時間的.它由兩部分組成,一是直立於平地上的測日影的標桿或石柱,叫做表;一為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測定表影長度的刻板,叫做圭.既然日影可以用長度單位計量,那麼光陰之「陰」,及時間的長短,用「分」、「寸」表達就順理成章了.
圭表和漏刻都是用太陽的影子計算時間的,然而遇到了陰雨天或黑夜便失去作用了,於是一種白天黑夜都能計時的水鍾便應運而生,這就是漏刻.漏,是指漏壺;刻,是指刻箭.箭,則是標有時間刻度的標尺.漏刻是以壺盛水,利用水均衡滴漏原理,觀測壺中刻箭上顯示的數據來計算時間.作為計時器,漏刻的使用比日晷更為普遍.我國古代諸多文人騷客留下了許多有關漏刻的富有詩情畫意的章句.如唐代詩人李賀:「似將海水添宮漏,共滴長門一夜長.」宋代蘇軾:「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在機械鍾表傳入中國之前,漏刻是我國使用最普遍的一種計時器.
⑥ 誰發明的年月日
際上使用的歷法有幾十種,其中最主要的有公歷、回歷和佛歷,即所謂三大歷法。
公歷原是基督教的教歷,基督教徒以基督誕生那年起算記年,基督誕生前的年代稱公元前,誕生後的年代稱公元。如今,公歷已成為國際上普遍使用的歷法。
回歷是從伊斯蘭教祖穆罕默德避難入麥地那一天算起的。回歷的元年元月元日是公元622年7月16日。回歷以月亮盈虧計算,一年為三百五十四天,與公歷相差十一天。回歷又分太陰和太陽年法兩種。
佛歷是泰國、斯里蘭卡、寮國、柬埔寨和緬甸等國,以及印度的部分地區通用的歷法。佛歷是從佛祖釋迎牟尼逝世那年,即公元前543年算起。
陽歷、陰歷、陰陽歷
不管是哪種歷法,無非是對年月日的安排。這些安排主要依據天體的運動。
日,是最容易識別的時間單位,地球自轉一周就是一日,年和月都是以日為基礎的。
月亮圓缺變化無疑是一個很好的時間單位,月亮圓缺變化一周是二十九天半多一點,農歷的大月三十,小月二十九天,就是取的它的平均數。
地球繞太陽運動是一個更長一些的時間單位,以此為基礎的一年長三百六十五天五小時多。陽歷取其整數,平年三百六十五天,四年一閏,把四個五小時多加在一起,這一年就是三百六十六天。
如果某種歷法只考慮月亮的圓缺,以十二個月為一年,那麼,這種歷法一年就只有三百五十四天左右。時間長了之後,它就與陽歷相差得越來越多,這種歷法被稱為純陰歷。在純陰歷里,經過若干年之後,就會出現六月飛雪,十二月酷熱的現象。
我國在春秋時代就創造了「十九年七閏法」,其方法就是在純陰歷的基礎上,每十九年裡面七年算是閏年,閏年多加出一個月來,為十三個月,如癸亥年只有十二個月,三百五十四天,而甲子年規定閏十月,一年有十三個月,三百八十四天。這樣安排和調節的結果,歷法既反映了月亮的圓缺,也與隨陽歷而來的氣候冷熱變化相適應了。這樣的歷法實際上已經是陰陽合歷,簡稱陰陽歷。我們現在使用的農歷就是這樣的陰陽歷,有的人把農歷叫做陰歷,就叫錯了。
公元、世紀、年代
「公元」產生於基督教盛行的6世紀。公元525年,一個名叫狄奧尼西的僧侶,主張以耶酥誕生做為紀元,耶酥誕
生前為「公元前」。公元532年,這種紀年法便在教會中使用。到1582年,羅馬教皇制定格里高利歷時,繼續採用這種紀年法,由於它精確度很高,而為國際通用,故稱「公歷」。由此,耶穌誕生的年份,便稱為公元元年。所謂「公元」,就是「公歷紀年」。公元元年相當於我國西漢末期平帝的元始元年。我國採用公歷是辛亥革命以後的1912年,但與當時的中華民族紀元的紀年法並行,新中國成立後,才完全採用公元紀元。
「世紀」來自拉丁文,意思是一百年。一百年叫一個世紀,從公元一年算起,每經一百年就算是一個世紀。
「年代」是在每一世紀中,以十年為一階段,如「50年代」、「80年代」等等。一般一個世紀的最初十年不用年代來稱呼,而叫做「最初十年」。
⑦ 日本的幾大發明
怎麼會只有游戲機呢。
日本人發明了味精。1909年被日本味之素(味の素)公司所發現並申請專利。
·日本人發明了雷達的原理應用----八木天線
·日本科學家在微生物的發現上有突破性的發展,發現了毒蛇毒液的原理,以後救活了世界上的無數人
·日本人在二戰後發明了發光二極體,現在世界上每個管子都有一點點日本的專利費
·日本的湯川秀樹在核物理方面的研究在二戰剛結束的幾年就獲得了諾貝爾獎
·日本現代術語極大影響了現代漢語。比如科學,人權,革命,社會主義、自由主義、治外法權、土木工程、工藝美術、攻守同盟、防空演習、唯物史觀、動脈硬化、神經衰弱、財團法人、最後通牒、支配、多元化、方程式、日本式、胃炎、生產力、原動力、想像力、勞動力、記憶力,可能性、必然性、偶然性、宏觀、微觀,直線、曲線、拋物線、警戒線,效率,資產階級、中產階級、無產階級,競爭,獨立,演說,幹部,指導,市場,經濟,等等。
日本人第一次講磁帶成功轉為mp3格式,發明了cd和walkman
·日本人用液晶這一材質發明了液晶電視。
·日本人發明了K線圖,起源於日本十八世紀德川幕府時代(1603~1867年)的米市交易,用來計算米價每天的漲跌。現已經已經廣泛應用於股票、期貨、外匯,期權等證券市場。
·日本人發展和發明了電子游戲機。GB,GBA,GBSP,NDS/NDSL,PSV,PSP,FC,SFC,MD,SMS不舉例了,大家懂得。
·日本人發明音樂止痛葯,這種葯物是通過伴有lavender(一種熏衣草屬植物)香味的古典音樂來為患者達到止痛目的的。
·日本松下發明了3口插頭。
·日本人發明了世界第一塊數位板(walcom),不僅給日本動漫界帶來極大便利,還影響了美國好萊塢,大型電影製作離不開它。
·日本人發明和發展了二次元世界,ACG不再是單獨個體,而真正形成了一個產業和世界。
·日本人發明了虛擬人聲VOCALOID等,還有虛擬形象在日本風靡一時。
還有好多我就不說了,以上是復制來的。。只想說,中國差太遠了。除了吹B還是吹B,
⑧ 日晷是誰發明的
日晷的發明者無從考詳,日晷儀在史籍中卻少有記載,現在史料中最早的記載是「漢書·律歷志·制漢歷」一節:太史令司馬遷建議共議「乃定東西,主晷儀,下刻漏」,而「漢書·藝文志」中列有晷書34卷,但僅存書名,而無內容。
隋書·天文志中記載了耿詢的成就,「觀測日晷和刻漏,是測天地正儀象的根本」。「明史·天文志」對日晷的形制,定時之法都有詳細的記載。較之圭表,它已復雜多了,可以說是一種真正的儀器了,發展到清代,不僅可以計時用,日晷本身已成為一件裝飾藝術品。
(8)日的發明擴展閱讀
日晷原理:日晷計時的原理是這樣。在一天中,被太陽照射到的物體投下的影子在不斷地改變著,第一是影子的長短在改變,早晨的影子最長,隨著時間的推移,影子逐漸變短,一過中午它又重新變長;第二是影子的方向在改變,因為我們在北半球,早晨的影子在西方,中午的影子在北方,傍晚的影子在東方。
從原理上來說,根據影子的長度或方向都可以計時,但根據影子的方向來計時更方便一些。故通常都是以影子的方位計時。由於日晷必須依賴日照,不能用於陰天和黑夜。因此,單用日晷來計時是不夠的,還需要其它種類的計時器,如水鍾,來與之相配。
日晷擺放: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馬莉萍副研究員介紹,日晷有地平式、赤道式、垂直式等很多種,在我國最重要、最常見的是赤道式日晷,它也是中國古代最經典的計時儀器。日晷石制的圓盤叫「晷面」,應根據當地緯度以一定傾角斜著擺放,使晷面平行於赤道面。
在西安,應該讓晷面朝北,晷針上端指向北天極,下端指向南天極,「也就是說,若在城牆月城內擺放,不應該背靠箭樓坐北朝南,而應該坐南朝北,讓晷面對著箭樓方向,晷針指向正北,仰角34.3度(西安的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