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擋風玻璃的發明故事

擋風玻璃的發明故事

發布時間:2021-12-06 08:28:20

㈠ 玻璃誰發明的汽車誰發明的

公認的是公元3500年前,古埃及人發明了玻璃,但據說中國有出土更早的沒確定而已
第一輛汽車是內燃機車。1885年德國工程師卡爾.本茨在曼海姆製成了的一輛汽車,該車為三輪,採用一台兩沖程單缸0.9馬力的汽油機,具備現代汽車的基本特點,如火花點火、水冷循環、鋼管車架、鋼板彈簧懸架、後輪驅動、前輪轉向等。人們一般都把卡爾.本茨製成第一輛三輪車的1885年視為汽車誕生之年。

㈡ 擋風玻璃的發展史

早在1919年,「不用馬拉的客車」數量很少,並且以相當慢的速度運行。當它們出現在大街上的時候,還沒有安裝擋風玻璃。為了防禦惡劣的天氣、昆蟲以及其他路上的碎片,司機和乘客一般都使用護風鏡。可以想像一下,在高速行進的車里沒有擋風玻璃會是什麼景象。當機動車輛變得更加普遍而且速度提高以後,風和小碎片打在駕駛者的臉上變成一個日益嚴重的問題。為了減少這種麻煩,製造商在車上加了一塊玻璃,從文字上講叫擋風玻璃。新的擋風玻璃使司機更加舒適,但是他們還不足以抵禦飛來的小碎片。這些最初的擋風玻璃由平板玻璃手工切割而成。但是,不幸的是當玻璃破碎的時候,平板玻璃會碎成大片的危險的尖銳碎片,看起來不具備令人滿意的擋風玻璃的特質。
大約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中期,亨利·福特由於一塊擋風玻璃碎片受了輕傷,這促使福特發明了夾層安全玻璃。得利於逐步擴大的塑料工業的發展,福特突然有個想法就是把兩塊玻璃夾在一起,中間用一層PVC塑料隔開做成一種類似三明治的東西。這種技術現在仍在應用。這個想法非常適合擋風玻璃的要求,是因為塑料夾層可防止玻璃破碎後像陣雨一樣落在車中人身上。還有一個好處就是這層塑料使擋風玻璃具有吸收能量和減震的性能,這種性能有助於在事故發生時保護乘客。
鋼化玻璃是安全玻璃的另外一種,廣泛應用於現代汽車的側窗和後窗玻璃。與夾層玻璃相比,鋼化玻璃通過受熱和加壓增加了強度。它受到破壞時粉碎成像麵包屑一樣的圓滑的小顆粒,從而減少了玻璃碎片傷人的可能性。遺憾的是鋼化玻璃不適於修理和復位,因此適用於完全損壞的側窗和後窗玻璃。
汽車的擋風玻璃豎直放置,就像一面大的平面鏡,會將車內的乘客成像在車的前方,妨礙司機看清路上的行人,容易造成錯覺。當汽車的擋風玻璃傾斜裝置時,車內乘客經過前擋風玻璃的反射成像在車的前上方,而路上的行人是在車的前方,司機就能將車內的乘客和路上的行人區分開來了。

㈢ 玻璃是那個年代發明的

玻璃最初由火山噴出的酸性岩凝固而得。約公元前3700年前, 古埃及人已制出玻璃裝飾品和簡單玻璃器皿,當時只有有色玻璃,約公元前1000 年前,中國製造出無色玻璃。公元12世紀,出現了商品玻璃,並開始成為工業材料。18世紀,為適應研製望遠鏡的需要,制出光學玻璃。1873年,比利時首先制出平板玻璃。1906年,美國制出平板玻璃引上機。此後,隨著玻璃生產的工業化和規模化,各種用途和各種性能的玻璃相繼問世。現代,玻璃已成為日常生活、生產和科學技術領域的重要材料。
3000多年前,一艘歐洲腓尼基人的商船,滿載著晶體礦物「天然蘇打」,航行在地中海沿岸的貝魯斯河上。由於海水落潮,商船擱淺了。
於是船員們紛紛登上沙灘。有的船員還抬來大鍋,搬來木柴,並用幾塊「天然蘇打」作為大鍋的支架,在沙灘上做起飯來。
船員們吃完飯,潮水開始上漲了。他們正准備收拾一下登船繼續航行時,突然有人高喊:「大家快來看啊,鍋下面的沙地上有一些晶瑩明亮、閃閃發光的東西!」
船員們把這些閃爍光芒的東西,帶到船上仔細研究起來。他們發現,這些亮晶晶的東西上粘有一些石英砂和融化的天然蘇打。原來,這些閃光的東西,是他們做飯時用來做鍋的支架的天然蘇打,在火焰的作用下,與沙灘上的石英砂發生化學反應而產生的晶體,這就是最早的玻璃。後來腓尼基人把石英砂和天然蘇打和在一起,然後用一種特製的爐子熔化,製成玻璃球,使腓尼基人發了一筆大財。
大約在4世紀,羅馬人開始把玻璃應用在門窗上。到1291年,義大利的玻璃製造技術已經非常發達。
「我國的玻璃製造技術決不能泄漏出去,把所有的製造玻璃的工匠都集中在一起生產玻璃!」
就這樣,義大利的玻璃工匠都被送到一個與世隔絕的孤島上生產玻璃,他們在一生當中不準離開這座孤島。

1688年,一名叫納夫的人發明了製作大塊玻璃的工藝,從此,玻璃成了普通的物品。

我們現在使用的玻璃是由石英砂、純鹼、長石及石灰石經高溫製成的。
熔體在冷卻過程中黏度逐漸增大而得的不結晶的固體材料。性脆而透明。有石英玻璃、硅酸鹽玻璃、鈉鈣玻璃、氟化物玻璃等。通常指硅酸鹽玻璃,以石英砂、純鹼、長石及石灰石等為原料,經混和、高溫熔融、勻化後,加工成形,再經退火而得。廣泛用於建築、日用、醫療、化學、電子、儀表、核工程等領域。

玻璃簡單分類主要分為平板玻璃和特種玻璃。平板玻璃主要分為三種:即引上法平板玻璃(分有槽/無槽兩種)、平拉法平板玻璃和浮法玻璃。由於浮法玻璃由於厚度均勻、上下表面平整平行,再加上勞動生產率高及利於管理等方面的因素影響,浮法玻璃正成為玻璃製造方式的主流。而特種玻璃則品種眾多

㈣ 玻璃是怎樣發明的

玻璃,古稱「玻瓈」、「頗黎」、「水玉」。1964年在河南洛陽一座西周早期墓葬中發現有白色料珠,1975年在陝西寶雞西周墓葬中出土有上千件玻璃管、珠,經鑒定,這是一種鉛鋇玻璃,與西方的鈉鈣玻璃分屬兩個不同的玻璃系統,說明我國早在3000年前的西周時代,就已開始製造玻璃了,它的發現,也改變了中國玻璃是西方傳入的傳統說法。

戰國至秦漢時期,玻璃製造業進一步發展。品種增加,有藍、綠、翠綠、黑等單色玻璃,有俗稱「蜻蜒眼」的多色玻璃珠。三國以後,玻璃製造方法一度失傳。北魏時,大月氏商人曾到山西大同傳授燒制玻璃的技術。隋初,何稠又參照製造瓷器的工藝,重新製成綠色透明玻璃。自後至清朝,玻璃製造技術都在不斷進步。

1291年左右,義大利的玻璃製造技術已經非常發達。義大利人為了把持玻璃製造技術的先進程度,甚至把全國的玻璃工匠都送到一個與世隔絕的孤島上生產玻璃,並且讓他們的一生就在這座孤島上度過。

1688年,一名名叫納夫的人發明了製作大塊玻璃的工藝。從此,玻璃告別了奢侈品的時代,走進了千家萬戶。

我們現在使用的玻璃是由石英砂、純鹼、以及石灰石等材料經高溫製成的。玻璃從製造材料上可以簡單進行劃分,有石英玻璃、硅酸鹽玻璃、鈉鈣玻璃、氟化物玻璃等。我們常說的玻璃其實就是硅酸鹽玻璃。現在玻璃已經被廣泛用於建築、日用、醫療、化學、電子、儀表、核工程等領域。

㈤ 玻璃是怎麼發明出來的

生活在現代社會的人們,除了聲光電外,就是琉璃乾坤似的玻璃世界。現代化的大樓與住宅,幾乎除了鋼架、磚瓦,就是一片透明玻璃。站在樓里或室內可以望到街上的車水馬龍;人們在飛機、汽車、火車上,透過擋風玻璃,就可置身窗外的五光十色的大世界。在化學實驗室、醫院里,到處可見玻璃器皿;我們透過玻璃製成的望遠鏡、顯微鏡,既可瞭望無邊無際的宇宙,也可深入觀察微觀世界的秘密。就是日常生活中,品茶飲酒,端的是玻璃杯與盅,牆上的鏡框、手上戴的手錶、架上放的猶如水晶般的工藝品,甚至街頭小孩子玩的琉璃球,哪一件能離開玻璃製品呢?人很難想像,離開玻璃,世界會變成一個怎樣一幅模樣? 遠在五、六千年前,埃及人首先發明了燒制玻璃,後來傳遍歐洲大陸。最初人們認為中國的玻璃也是從西方傳入的。但考古發現打破了這一看法,1965年,在河南出土了一件商代青釉印紋尊,尊口有深綠厚而透明的五塊玻璃釉。1975年,在寶雞茹家莊西周早、中期墓葬里出土了上千件琉璃管、珠,經中外科學家對古代實物的鑒定,是鉛鋇玻璃,與西方的鈉鈣玻璃不同,中國的玻璃是自成系統發展而來。考古發現還告訴我們,中國的玻璃要比埃及晚,它萌芽於商代,最遲在西周已開始燒制。《穆天子傳》載,周穆王登採石之山,命民採石鑄以為器,就是燒制玻璃。不過,我國早期的玻璃,古人稱它為璆琳、琉璃、璢璃、璧流離、葯玉、水精、罐子玉等,南北朝以後,有時又稱玻瓈、料器。清代才稱玻璃。古代所說的琉璃,包括三種東西:一是一種半透明的玉石,二是用鋁、鈉的硅酸化合物燒製成的釉,三是指玻璃。玻璃的發明,應同燒制陶瓷與冶煉青銅有關。發明人也就是制陶或制銅器的工藝師傅。古埃及的玻璃就是陶器工匠,在從窯內取出陶器時,發現了窯內有一種亮晶晶的東西。經過細心研究,多次實驗,才燒制出玻璃。我國在商代,燒制陶瓷或冶煉青銅時,窯內溫度可達1100C——1200C,有時就會無意中產生鉛鋇與硅酸化合物的燒製品。這些無名的工匠,是中國玻璃的發明者與祖師。作為琉璃之一的玻璃,最初只是作為裝飾品或隨葬品,視如珍寶。漢樂府民歌《陌上桑》說羅敷「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明月珠,在當時是名貴的琉璃飾物。秦漢時,燒制玻璃已為人所知,像東漢王充在《論衡》一書里,就說,五月丙午日中,用陽燧(古代一種取火器),就可「消煉五石以為器」。不過,中國古代的玻璃絢麗多彩、晶瑩璀璨,但輕脆易碎,不耐高溫,難以適應驟冷驟熱的環境。北魏時,大月氏人來中國,在京城採石煉五色玻璃,曾一度「使中國玻璃大賤」。明清時,也有外國人來中國,傳授西方玻璃的冶煉技術。如清康熙時,養心殿造辦處就設玻璃廠,能生產水晶玻璃,灑金藍玻璃與套色玻璃,其製品名貴一時,為中外收藏家所重視。除北京而外,在山東博山、蘇州、廣州等地,都有玻璃生產地,山東博山的產品,曾遠銷東南亞各國。 玻璃本是冶煉工匠所發明,但民間傳說卻把玻璃的發明權歸到漢代陸毒(或作六毒)大王的頭上。說西漢末年王莽篡政後,各地農民揭竿起義。有一位叫陸毒的綠林好漢率軍幾次打敗王莽的軍隊,被激怒的王莽派十幾萬大軍圍剿陸毒,陸毒只得突圍,准備投奔劉秀。半路上躲進一處山口,被王莽的軍隊所包圍。陸毒眾人正用石頭架鍋做飯時,敵人沖上來,只得丟下飯鍋,與敵激戰到半夜。山谷中突然騰起一片光芒,將王莽的士兵嚇跑了。事後,爐毒查來查去,才發現是架鍋的石頭被燒得透明時,發出了強光。強光迫使敵軍不敢再進攻,最後陸毒終於盼到了劉秀的援軍,雙方會師。事後陸毒向劉秀匯報了情況,並向劉秀獻上燒得透明的石頭。劉秀視為珍寶,就封陸毒為王,並讓陸毒繼續燒制這種寶石。這種石頭就是玻璃,而陸毒大王也就被傳為玻璃業的祖師了。 傳說只能是傳說,到底有多少歷史的真實性,很難說。但有一點是肯定的,玻璃的發明,離不開那些無名的陶瓷與冶煉工匠。如今我國已是玻璃生產大國,僅浮法玻璃就產量來論,世界排在前四位的國家是中國、美國、日本、德國,中國居第一位。隨著玻璃在建材、輕工、交通、醫療、化工、電子、航天、原子能等領域的廣泛應用,對玻璃製品高科技含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對我國玻璃業,是一個巨大挑戰,我們祝願我國的玻璃業勇攀科技高峰!
滿意請採納

㈥ 各式各樣的玻璃是怎麼產生的

傳說古代居住在地中海東岸的腓尼基人在一次航海運送天然鹼途中,傍晚將船停泊在海岸沙灘邊,用船上的鹼塊和海岸邊的石灰石塊支架起鍋壺,燒水作食,進行晚餐。第二天清晨,他們在灰燼中發現到閃光晶瑩的珠粒,由此發明了玻璃製造。這是根據製造玻璃的原料石灰石、純鹼和砂子編造出來的故事。不過腓尼基人確實在很早就能製得玻璃。他們在公元前3世紀就發明了用金屬管沾取熔融的玻璃吹制玻璃瓶。

在沙灘上燒火是不可能把石灰石、純鹼和砂子燒熔,使它們中所含的成分發生化學變化的。砂子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O2),石灰石是碳酸鈣(CaCO3),純鹼是碳酸鈉(Na2CO3)。它們發生化學變化後生成組成不定的不同硅酸鹽的混合物。

玻璃是在燒制瓷器釉的基礎上發現而發展起來的。

現今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收藏著一個公元前1501~前1447年埃及王托特摩斯三世墓中發掘出的玻璃杯。說明古埃及人在公元前15世紀或更早已製造出玻璃。

在1~4世紀的古羅馬時代,玻璃制的日用品已廣泛使用。為了促進玻璃工業的繁榮,有的羅馬皇帝竟免徵玻璃工業製造者的稅金。

我國是最早製得瓷器的國家,但出土的玻璃器件很少見。1978年湖北隨縣擂鼓墩戰國墓中出土的成串玻璃珠,是公元前約433年的實物,是我國製造的。後來長沙漢墓出土的玻璃碗和南京象山東晉(317~383年)王氏墓出土的玻璃杯可能是外傳的。

清代宮中收到的貢品中有一類是來自西洋的玻璃製品,如花瓶、擺件、燈具等。1709年(清康煕四十八年),工部奉旨籌建了一個御用玻璃廠,雇請了四名可能是來自義大利的玻璃製造工人。此玻璃廠到道光、咸豐時期已逐漸衰落,因此在清朝前期,我國的玻璃器皿還是十分珍貴的,只有皇親國戚家中才有。《紅樓夢》第三回中林黛玉進府見榮禧堂紫檀大案上,「一邊是金蛙彝,一邊是玻璃盒(音海)」。顯示玻璃器皿在當時非同尋常。

玻璃真正為普通人民享用始於19世紀後期。19世紀後期開始。建築技術的巨大變化、電力工業的蓬勃發展以及新興麥交通工具的涌現,需要大量窗玻璃、透明耐熱的燈玻璃和透亮擋風的板玻璃,促使玻璃成為新的工業材料而迅速發展。1908年美國人發明了平拉法,1910年比利時發明了有槽垂直上引法,使平板玻璃的生產不再依靠繁重的手工勞動。1928年美國匹茲堡玻璃公司又發明了無槽垂直上引窪,上引速度較有槽法高15%~30%。將熔融玻璃上引是利用另一玻璃與它熔合。經過一系列石棉滾筒拉引、滾壓,成為連續不斷的玻璃片。1959年英國一家公司經過7年試驗,花費400萬英鎊發明了浮法生產工藝,省略了磨光和拋光工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產量。浮法生產是將熔融的玻璃液流入熔融的金屬錫槽中,浮在金屬液面上,自然攤平。

1898年美國研製成第一部制瓶機,1904年開始用於生產,使吹制玻璃實現了機械化。

20世紀初期生產的玻璃主要是鈉鈣玻璃,一般常用做窗玻璃,冷卻不勻時易破裂。1915年,美國科學玻璃公司製造出硼玻璃,熱膨脹系數遠較鈉鈣玻璃小,加熱至200℃再浸入20℃水中也不會破裂,因此,它很快發展成為一種重要的化學用玻璃。以碳酸鉀代替純鹼生產的鉀玻璃也適宜用作化學儀器。

可是玻璃是非結晶體,是一種典型的非結晶的玻璃體。使它性脆而易碎。

為了提高玻璃強度,先將它加熱到高溫,然後讓它迅速而均勻地冷卻。這時玻璃的表面猛烈地收縮,使玻璃表面均勻地布滿壓縮應力。當這種玻璃以後受到拉力時,表面的壓縮應力可以抵消一部分拉力,從而提高了玻璃的強度。這就是鋼化玻璃。

不碎玻璃或安全玻璃是在製造玻璃時把金屬網軋壓入玻璃板中間。這種玻璃在破碎時不會飛出碎片,還可以通電發熱,或者在兩層玻璃間夾一層透明材料,如賽璐珞、聚乙烯醇縮丁醛等塑料。這種玻璃裝在坦克的瞭望孔上,不但不容易被槍彈擊穿,即使擊穿了,也只是在彈孔周圍出現網狀裂紋,不會飛出碎片。

20世紀50年代初出現了微晶玻璃,是微小晶體組成的玻璃,這是在玻璃熔煉、成型前,加入微量金屬元素或氧化物作為結晶核心,使玻璃析出晶體所成。微晶玻璃可以用作火箭、人造衛星和太空梭的材料,也可制家用器皿。

玻璃纖維是20世紀30年代問世的新產品。這是真正的玻璃纖維,是無機纖維,而不是有機或合成纖維。用玻璃纖維織成的布既能耐高溫,又能抗拒化學品腐蝕,還有電絕緣和隔熱性能。將玻璃纖維織成布浸澆酚醛樹脂、環氧樹脂、聚酯樹脂等製成復合材料已成為宇航員所穿的宇航服材料,它被稱為玻璃鋼。1946年,美國海軍第一艘玻璃纖維聚酯小艇誕生。1948年,美國海軍開始生產由玻璃纖維聚酯增強塑料製成的掃雷艇,這種掃雷艇不受磁性水雷的威脅。目前水上運動中的賽艇、旅遊用的快艇也廣泛用玻璃鋼製造。現在世界上絕大多數撐竿跳高運動員所用的撐竿都是用玻璃鋼做的,它比竹竿強韌,比鋼棍輕巧,又富彈性。

㈦ 玻璃是誰發明的

玻璃最初由火山噴出的酸性岩凝固而得。約公元前3700年前, 古埃及人已制出玻璃裝飾品和簡單玻璃器皿,當時只有有色玻璃,約公元前1000 年前,中國製造出無色玻璃。公元12世紀,出現了商品玻璃,並開始成為工業材料。18世紀,為適應研製望遠鏡的需要,制出光學玻璃。1873年,比利時首先制出平板玻璃。1906年,美國制出平板玻璃引上機。此後,隨著玻璃生產的工業化和規模化,各種用途和各種性能的玻璃相繼問世。現代,玻璃已成為日常生活、生產和科學技術領域的重要材料。 3000多年前,一艘歐洲腓尼基人的商船,滿載著晶體礦物「天然蘇打」,航行在地中海沿岸的貝魯斯河上。由於海水落潮,商船擱淺了。 於是船員們紛紛登上沙灘。有的船員還抬來大鍋,搬來木柴,並用幾塊「天然蘇打」作為大鍋的支架,在沙灘上做起飯來。 船員們吃完飯,潮水開始上漲了。他們正准備收拾一下登船繼續航行時,突然有人高喊:「大家快來看啊,鍋下面的沙地上有一些晶瑩明亮、閃閃發光的東西!」 船員們把這些閃爍光芒的東西,帶到船上仔細研究起來。他們發現,這些亮晶晶的東西上粘有一些石英砂和融化的天然蘇打。原來,這些閃光的東西,是他們做飯時用來做鍋的支架的天然蘇打,在火焰的作用下,與沙灘上的石英砂發生化學反應而產生的晶體,這就是最早的玻璃。後來腓尼基人把石英砂和天然蘇打和在一起,然後用一種特製的爐子熔化,製成玻璃球,使腓尼基人發了一筆大財。 大約在4世紀,羅馬人開始把玻璃應用在門窗上。到1291年,義大利的玻璃製造技術已經非常發達。 「我國的玻璃製造技術決不能泄漏出去,把所有的製造玻璃的工匠都集中在一起生產玻璃!」 就這樣,義大利的玻璃工匠都被送到一個與世隔絕的孤島上生產玻璃,他們在一生當中不準離開這座孤島。 1688年,一名叫納夫的人發明了製作大塊玻璃的工藝,從此,玻璃成了普通的物品。 我們現在使用的玻璃是由石英砂、純鹼、長石及石灰石經高溫製成的。 熔體在冷卻過程中黏度逐漸增大而得的不結晶的固體材料。性脆而透明。有石英玻璃、硅酸鹽玻璃、鈉鈣玻璃、氟化物玻璃等。通常指硅酸鹽玻璃,以石英砂、純鹼、長石及石灰石等為原料,經混和、高溫熔融、勻化後,加工成形,再經退火而得。廣泛用於建築、日用、醫療、化學、電子、儀表、核工程等領域。 玻璃簡單分類主要分為平板玻璃和特種玻璃。平板玻璃主要分為三種:即引上法平板玻璃(分有槽/無槽兩種)、平拉法平板玻璃和浮法玻璃。由於浮法玻璃由於厚度均勻、上下表面平整平行,再加上勞動生產率高及利於管理等方面的因素影響,浮法玻璃正成為玻璃製造方式的主流。而特種玻璃則品種眾多

㈧ 玻璃是誰發明的

1688年,一名叫納夫的人發明了製作大塊玻璃的工藝,從此,玻璃成了普通的物品。

玻璃由沙子和其他化學物質熔融在一起形成的(主要生產原料為:純鹼、石灰石、石英)。在熔融時形成連續網路結構,冷卻過程中粘度逐漸增大並硬化致使其結晶的硅酸鹽類非金屬材料。普通玻璃的化學組成是Na2O·CaO·6SiO2,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是一種無規則結構的非晶態固體。廣泛應用於建築物,用來隔風透光,屬於混合物。另有混入了某些金屬的氧化物或者鹽類而顯現出顏色的有色玻璃,和通過特殊方法製得的鋼化玻璃等。有時把一些透明的塑料(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也稱作有機玻璃。

3000多年前,一艘歐洲腓尼基人的商船,滿載著晶體礦物「天然蘇打」,航行在地中海沿岸的貝魯斯河上。由於海水落潮,商船擱淺了,於是船員們紛紛登上沙灘。有的船員還抬來大鍋,搬來木柴,並用幾塊「天然蘇打」作為大鍋的支架,在沙灘上做起飯來。船員們吃完飯,潮水開始上漲了。他們正准備收拾一下登船繼續航行時,突然有人高喊:「大家快來看啊,鍋下面的沙地上有一些晶瑩明亮、閃閃發光的東西!」船員們把這些閃爍光芒的東西,帶到船上仔細研究起來。他們發現,這些亮晶晶的東西上粘有一些石英砂和融化的天然蘇打。原來,這些閃光的東西,是他們做飯時用來做鍋的支架的天然蘇打,在火焰的作用下,與沙灘上的石英砂發生化學反應而產生的物質,這就是最早的玻璃。後來腓尼基人把石英砂和天然蘇打和在一起,然後用一種特製的爐子熔化,製成玻璃球,使腓尼基人發了一筆大財。

大約在4世紀,羅馬人開始把玻璃應用在門窗上,到1291年,義大利的玻璃製造技術已經非常發達。「我國的玻璃製造技術決不能泄漏出去,把所有的製造玻璃的工匠都集中在一起生產玻璃!」就這樣,義大利的玻璃工匠都被送到一個與世隔絕的孤島上生產玻璃,他們在一生當中不準離開這座孤島。

1906年,美國制出平板玻璃引上機,此後,隨著玻璃生產的工業化和規模化,各種用途和各種性能的玻璃相繼問世。現代,玻璃已成為日常生活、生產和科學技術領域的重要材料。

㈨ 玻璃誰發明的

世界最早的玻璃製造者為古埃及人。玻璃的出現與使用在人類的生活里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從4000年前的美索不達米亞和古埃及的遺跡里,都曾有小玻璃珠的出土。

公元12世紀,出現了商品玻璃,並開始成為工業材料。18世紀,為適應制望遠鏡的需要,制出光學玻璃。1874年,比利時首先制出平板玻璃。

玻璃是非晶無機非金屬材料,一般是用多種無機礦物(如石英砂、硼砂、硼酸、重晶石、碳酸鋇、石灰石、長石、純鹼等)為主要原料,另外加入少量輔助原料製成的。它的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硅和其他氧化物。

(9)擋風玻璃的發明故事擴展閱讀:

玻璃的性質:

1、無固定熔點

因為玻璃是混合物,非晶體,所以無固定熔沸點。玻璃由固體轉變為液體是一定溫度區域(即軟化溫度范圍)內進行的,它與結晶物質不同,沒有固定的熔點。軟化溫度范圍Tg~T1,Tg為轉變溫度,T1為液相線溫度,對應的黏度分別為1013.4 dPa·s、104~6dPa·s。

2、亞穩性

玻璃態物質一般是由熔融體快速冷卻而得到,從熔融態向玻璃態轉變時,冷卻過程中黏度急劇增大,質點來不及做有規則排列而形成晶體,沒有釋出結晶潛熱。

3、漸變性可逆性

玻璃態物質從熔融態到固體狀態的過程是漸變的,其物理、化學性質的變化也是連續的和漸變的。這與熔體的結晶過程明顯不同,結晶過程必然出現新相,在結晶溫度點附近,許多性質會發生突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玻璃

閱讀全文

與擋風玻璃的發明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科學院無形資產管理辦法 瀏覽:67
注冊資本金認繳期限 瀏覽:828
申請商標到哪個部門 瀏覽:762
購買無形資產的相關稅費可以抵扣嗎 瀏覽:982
商標注冊被騙怎麼辦 瀏覽:160
朗太書體版權 瀏覽:268
大學無形資產管理制度 瀏覽:680
馬鞍山向山鎮黨委書記 瀏覽:934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