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成人創造力訓練

成人創造力訓練

發布時間:2021-12-05 07:44:50

⑴ 如何培養成年人的想像力創造

還有一種方法就是聯想法,將一件事不斷的發散的聯想,慢慢的鍛煉就可以了,補充一些,創造力固然重要,但是沒有厚厚的知識背景來激發自己的靈感是不可取的。多讀多看多寫多畫多想。。很重要

⑵ 練擊劍會對幼兒骨骼發育有影響嗎

對於幼兒練習擊劍,不僅對骨骼的發育起到了促進作用,而且還有其他方面的鍛煉,總之孩子們練擊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家長應該給予支持。
1、強健肌肉
如果沒有肌肉和關節的連接,人體的骨骼便會散落一地。擊劍運動中的各種伸展、拉伸動作,可使小孩子的肌肉和力量得到增強,肌肉逐漸變得豐滿,肌腱、韌帶、肌肉的彈性得以提高。肌肉有力量之後,便可以更好地保護骨骼。同時,孩子的體力和柔韌性也會相應增強,這將使得孩子動作靈敏,身體靈活,對日後成長發育很關鍵!

2、完美身形
骨骼起著支撐人體結構、保護內臟的作用,堅持運動不僅可促進血液循環,讓骨組織得到更多營養,使骨質堅固,可以更好支撐人體保護臟器;運動對骨骼起到的機械刺激作用,還會使骨骼生長加速,特別是長骨兩端的骨骼軟骨,有助身體長高。

除了這些運動都有的好處外,由於擊劍的基本動作是需要打開髖寬,這樣就可以使大腿內側肌肉得到充分的鍛煉。大腿內側肌肉是絕大多數運動難以練到的部位,而恰恰是這個部位的肌肉線條,直接關繫到腿形是否漂亮。經過長期的擊劍訓練之後,孩子可以擁有更完美的腿型線條,身姿也會更加挺拔傲人。

3、增強體質
不同與其他的運動,擊劍在訓練與比賽過程中,無論一年四季,都需要穿上厚厚的防護服。在體感溫度變化的過程中,當孩子接受到不同溫度空氣的沐浴和刺激,皮膚和呼吸道得到鍛煉,大腦對冷熱也形成條件反射,當天氣和季節發生變化時,孩子能從容適應,體質會因此逐漸增強。經常練習擊劍運動後,身體機能提高,可降低孩子患呼吸道疾病、肥胖症、糖尿病、心臟病等各種疾病的幾率,有助身體發育和健康。

4、鍛煉反應能力
在擊劍交手過程中,雙方需要不斷的觀察,不斷的思考,在進入交鋒距離內、在有限的時間里,迅速做出反應,從而形成一種全新的思維模式,能夠促進訓練者的快速應變能力,讓孩子養成善於觀察、果斷行事的習慣。

5、"防狼又防身"
擊劍的對抗性,會使長時間接受訓練的孩子養成預判對方行動的習慣:面對危機時刻,沉著、冷靜、注意觀察、迅速判斷出對方的動機和下一步行動的可能性。同時,擊劍講究的又是距離防守,所以,你會讓對方永遠無法接近你的身體,從而抓住時機克敵制勝。通過不斷的訓練,這種應變能力可以慢慢化為本能性的反應。在實際生活中這種危機感,往往會在危難時期讓孩子在最短時間,作出最正確的判斷和應對。

6、培養品質
在擊劍訓練的初期,動作、步伐等基本功的訓練,往往需要孩子吃苦耐勞、堅韌、不輕言放棄的精神;而在與對手兩兩對抗時,則需要孩子克服自己的恐懼、緊張等一系列心理,保持專注,沉著冷靜迎戰。在這樣的過程中,孩子受挫性將不斷增強,不害怕失敗,心理素質不斷提高,意志力得到鍛煉,變得更勇敢、堅強。

⑶ 成年人如何培養創造力和想像力

「創造力」其實跟「做引體向上」很相似。一個人的創造力,往往跟「探索問題」,「專注思考」,「歸納演繹」等高強度的腦力活動有密切關系。而很可惜的是,我們從小到大的教育,讓我們很少這樣使用我們的大腦。我們更加擅長的是,對給定的問題,沿著給定的路徑尋找答案。但這不是創造力,創造力需要探索未知,需要強大的自信面對模糊和不確定性。所以,還是「用進廢退」的道理,我們大部分人就顯得缺乏創造力。簡單來說,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刻意訓練自己:提問,以及習慣視覺化工作。
這說明什麼呢?如果你想要讓自己的背三角肌變強壯,你最好用專門的設備有針對行的訓練這部分肌肉。同樣的,如果你想要培養創造力,你最好有針對性的訓練你的大腦。

⑷ 怎樣提高的創造力

多想關於數學和哲學的問題,不一定要想明白,要注意想的過程。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廿世紀末教育改革運動中出現的新觀念,是現代心理學、教育學、精神醫學、生理學、社會學等多種學科理論與學校教育實踐相結合的產物。她是在我國大中小學生心理困擾與障礙日益增多、心理健康水平不斷下降,教育第一線的教師們出於職業的責任感,迫切要求解決這些日益增多的心理問題的情況下產生的一種新的教育活動。國家教育部以及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對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和積極支持,這對我們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了根本保證。
下面就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內涵、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學校教育體系中的地位及其意義和學校心理輔導的目標、內容和原則等三個方面作初步的探討。
一、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內涵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的是:教師運用心理學、教育學和社會學的有關理論,根據小學教育的特點和小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通過課堂教育教學、游戲、活動、輔導等各種教育途徑,幫助小學生獲取心理健康的初步認知,喚起小學生自我認識、自我保健的初步意識,並對已經出現心理偏異或形成障礙的學生提供一些簡易有效的心理服務,以促進小學生身心正常發展,提高全體小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活動。
其內涵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全體學生發展的教育活動。
香港心理輔導專家林孟平博士認為:心理輔導的對象是全體學生,應是發展性的輔導;心理輔導的方向和根本目的是幫助一個人去發展所有的潛力,有快樂的人生。華東師范大學心理系教授、中國心理學會科普委員心理學專家馬文駒教授也認為:學校心理輔導,要以全體學生為對象,注重預防性的教育,關注教育對象的未來。因此,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心理治療(心理治療是以已有心理疾病的學生為對象);也不等於心理咨詢;(心理咨詢以正常學生中存在著心理問題或偏差的學生為對象,旨在幫助來訪者消除或緩和現實生活中已經出現的心理問題或心理症狀。它屬於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是面向每個學生,並促進每個學生發展的教育活動。
2、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須依靠學校普通教師來組織和實施的,必須最大程度地動員廣大教師參與。眾所周知,小學生的心理發展正處於人生發展中的重要時期。一方面,他們的認識、情感和意志等心理上的種種矛盾、困惑和斗爭,會產生這樣那樣的心理問題;另一方面他們的年齡尚小,生理和心理的發育尚不健全和成熟,需要得到成年人(特別是老師)的指導和幫助。心理學家指出:學校教育應致力於為兒童創造有利於心理發展的環境,促使他們更好地健康地成長。這里的環境包括兩大方面:一是學校整體的育人環境(簡稱硬環境);二是廣大教育工作者的言傳身教,以及整個教育教學活動的全過程(簡稱軟環境)。我覺得,首先讓廣大教師要有較高的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認識;其次是創造條件組織教師學習心理學、教育學和社會學等有關理論;其三是學習、掌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操作技術和方法;其四是敢於不斷實踐,不斷探索,不斷總結,邊學邊干,形成一支有骨幹教師和普通教師相結合的心育氛圍濃厚的師資隊伍。
3、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須體現小學教育的特點。基礎性和普及性是小學教育的兩個基本特點。因此,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定位應是為兒童的健康發展選擇適合兒童需要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內容。使小學生在認知、情感等領域里得到幫助和培養,讓兒童從小學會認識自己、接納自己,保持愉快、樂觀的情緒和積極向上的精神;以科學、主動、積極的態度去學習,使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得到良好的發展;讓兒童從小學會適應客觀環境,既要養成文明禮貌的言談舉止,成為會理解和尊重他人、誠實和積極進取的小學生。
另一個特點是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對象應是全體學生。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以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為己任的,必須面向全體學生,必須花精力去關注每一個學生。對一小部分小學生有這樣、那樣的心理問題,應及時地進行預防性、發展性的積極輔導,今天看似健康者可能成為明天的不健康者。因此,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須堅持面向全體不動搖。
二、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在學校教育體系中的地位及其意義。
關於心理健康教育在學校教育體系中的地位問題,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心理健康教育是現代教育發展的一個重要組成因素。因為它既同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幾者之間有著緊密聯系,相互滲透,相互影響,又有各自獨立的任務、內容、規律和方法。要認識這個問題,關鍵是要認清思想、品德、知識、技能、美感等與心理教育之間的聯系與區別:
(一)相同點:思想、品德、知識、技能、美感等同屬於整個心理大系統,它們都服從心理形成、心理發展的規律。
1、它們都是由人腦器官產生的。列寧指出:「心理的東西、意識等等是物質(即物理的東西)的最高產物,是叫作人腦的這樣一塊特別復雜的物質的機能……感覺、思想、意識是按特殊方式組成物質的高級產物。」
2、它們都以客觀現實為源泉。思想、品德、知識、技能、美感等都是人對客觀現實的反映,是直接與人們的物質生活、物質交往、現實生活的語言交往結合在一起的,是受人的社會物質生活條件和生產力、生產關系所制約的。
3、它們都以實踐活動為產生的基礎。學生學習的過程,是學生在一定的需要和動機的支配下,主動從事學習這一實踐活動的過程。學生思維的最本質和最切近的基礎,正是學生參與的所有一切的實踐活動。在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成長。
4、它們都屬於個體意識范疇。思想、品德、知識、技能、美感心理等都不是一般的社會意識,而是物化了的東西在個體頭腦中的精神現象。
(二)不同點:思想、品德、知識、技能、美感等是心理的特殊表現,因而與心理又有區別的。
1、發展層次不同。每個人都應當具備一定水平的素質,才能成為各種不同類型、不同水平的人才。這里的素質,是由三個不同層次組成的:第一層次為生理素質——它主要指人們與生懼來的感知器官、運動器官、神經系統和大腦及其機能等,這是先天的;第二層次為心理素質——它主要是由心理過程(認識情感意志)、心理狀態和個性組成的,這是先天遺傳和後天環境、教育等因素的「合金」;第三層次為社會文化素質——它包括道德素養和文化素養,是環境和教育的產物。
2、內容性質不同。思想、品德、知識、美感等具有社會性,有是非、好壞、善惡、真假、榮辱之分;但心理品質則可以區分為積極的和消極的。這好比人的四種氣質(多血質、膽汁質、粘液質、抑鬱質)一樣,都有積極的和消極的方面,不存在哪種氣質好,哪種氣質不好。
3、表現形式不同。思想、品德的表現形式為政治觀點、道德規范,如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以及誠實、謙虛、坦率、正直、敬老、愛幼等;知識技能的表現形式為定義、公式、法則、定理、定律,以及閱讀、寫作、實驗、繪畫技能等;美感則是對審美對象的具體感受,表現形式為美、丑、崇高、滑稽、剛性、柔和、喜、悲劇等。心理品質是人的心理過程和個性特點,它的表現形式如思維的廣闊性、深刻性、獨立性、靈活性、敏捷性、批判性、邏輯性等;記憶的敏捷性、持久性、正確性等;意志的自覺性、果斷性、頑強性、自製性等。
(三)兩者的聯系:心理是思想、品德、知識、技能、美感等形成與發展的中介和基礎。通過心理教育,使個體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和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就能為接受其他方面的素質教育提供良好的心理條件和心理保證。
以德育和智育為例。
1、德育與心理教育。德育是向學生傳授一定的思想政治觀點和行為道德規范,以形成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德育與心理教育兩者的結合點,最集中體現在人的性格上。性格是一個人最鮮明、最重要的區別於他人的個性心理特徵。一個人的性格具體標志著一個人的思想和品德。良好的性格,其表現為愛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以及嚴於律己、寬厚待人、與人為善、助人為樂、講文明、守法紀等等;而不良的性格,其表現為狂妄自大、殘忍暴虐、居功倭過、自私自利、膽小怕事、怯儒自卑、狹隘猜疑、缺乏樂趣、畏懼困難、悲觀厭世等等。所以人的性格特徵與人的思想品德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如果對學生不進行良好性格的教育與培養,就談不上先進思想和優秀品德的形成,共產主義思想品德的建立也就無從談起。
2、智育與心理教育。智育是學生接受系統的文化科學知識和基本技能,發展他們智力的活動。它不單是單純的知識教育,也不是單純的智能教育,而是一項以學習知識技能為中介,以掌握知識技能、發展智力為目的的教育活動。因此都要通過學生的心理活動才能實現。
在我校進行的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中,對學生進行了《學習適應性》測試——華東師大AAT測試。不管是學生個體的測試結果,還是班級整體的水平情況,都可以明顯看到,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心理健康有著密切關系。分析結果表明,可信度達到90%以上,凡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學習適應性較好,心理健康的比率也高;凡學生成績「差」的,學習適應性較差,心理健康的比率相應也低。所以,通過測試、分析、研究,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學生心理是否健康,是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對我們學校教育和教師來講都是一項重要的工作。所以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激發學習興趣、學習動機,發展觀察能力、記憶能力、思維能力、想像能力、創造能力等,既是智育的任務,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務。
綜上所述,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學校教育的地位是:在某種意義上已經成為現代學校的一個重要標志;它與各育之間是互相交叉重疊的,是各育的中介和基礎;在人的全面發展中,心理素質具有核心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體系中,心理教育與各育一道,構成了一個相互制約、相互滲透的辨證統一的完整體系,它為學生形成思想品德、獲取知識、形成技能、培養能力、發展智力、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塑造美感等素質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前提。
具意義在於:有利於預防心理疾病,維護學生心理健康;有利於兒童、少年社會化和人格的健全發展;有利於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的素質;有利於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三、學校心理輔導的目標、內容和原則。
(一)學校心理輔導的目標:
心理輔導的目標是:幫助學生認識自己,接納自己,管理自己;認識、掌握周圍環境,同環境相適應;幫助學生解決面臨的問題,應付危機,擺脫困難,增強面對環境與壓力的能力和勇氣;使學生去除特殊症狀、改善行為、化解負面的思想與情感;指導學生選擇、決策和制定行動計劃;鼓勵學生通過探索,尋求生活意義,認清自己內在的潛能,使其能過健康的有意義的、自我滿足的生活。
我們可以把上述目標歸為兩個方面:
第一是學會調適。調適包括調節與適應。「調節」指的是個人內部精神生活的各方面及其相互關系,調整的重點是人的內心體驗。教給學生學會調節就是學會正確對待自己、接納自己,化解沖突情緒,確立合適、正確的志向水平,保持個人精神生活的和諧。「適應」指的是人與周圍環境的關系問題,調整的重點是人的行為。適應就是矯治錯誤的行為,養成正確的行為,消除人際交往障礙,提高人際交往的質量。學會調適是基礎目標,以此為目標的心理輔導,稱為「調適性輔導」。
第二是尋求發展。要引導學生認清自己的潛力與特長,合理正確地進行人際交往,充分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在學習生活中不斷進取,不斷發展。尋求發展是高級目標,以此為目標的心理輔導,稱為「發展性輔導」。
(二)學校心理輔導的內容:
學校心理輔導,根據小學生特點,具體輔導內容一般有五個方面:1、健康與身體發展問題;2、學校教育與生活問題(學習缺乏計劃性、學習習慣欠佳、讀書不專心、厭惡學習、逃學曠課等);3、人格問題(多愁善感、害羞、自卑、過分自信、粗心大意、缺乏同情心、與人不能相處、情緒不穩定等);4、家庭與家屬關系問題(父母獨裁,對子女不能控制,破碎家庭,與學校不合作的家庭等); 5、社會與道德問題(說謊、不禮貌、小偷小摸、常提綽號、打架、欺負女生等)。下面以學習輔導和生活輔導為例。
1、學習輔導的內容。
a、了解自己學習潛能的輔導。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潛能,認識自己身體上、智力上、人格上的有利與不利方面,揚長避短,確立近期、中期和長期的、適合於自己的學習目標。
b、學習動機、興趣、態度的輔導。幫助學生了解學習的社會意義與個人意義,培養探索、求知的慾望,發展學科興趣,使學生建立認真的、自覺的、自主的、創造性的學習態度。
c、學習志向水平的輔導。幫助學生確立適合於自己的學習志向水平。志向水平定得恰當,成功機會就會增多,學習動機隨之會增強,就會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學習積極性高了,學習效果就會提高,成功的機會也多,達到不斷成功、不斷再努力、再成功的目的。
d、學習方法和策略的輔導。注重「學習方法的學習」,指導學生在學科學習中逐步掌握閱讀的方法、記筆記的方法,預習、復習的方法等。學習掌握集中注意力的策略、理解與記憶策略、思維策略、問題解決的策略等,逐步形成適合於自己的獨特的學習方法和策略。
e、學習計劃的輔導。讓學生學會獨立制訂學習計劃、選擇學習內容、科學合理安排學習時間,並初步具有執行計劃和調整計劃的能力。
2、生活輔導的內容。
a、生活目標與態度的輔導。指導學生形成自己認同的有社會價值的生活目標,追求人生意義,確立具有責任感、積極進取而又樂觀的生活態度。
b、日常生活輔導。指導學生養成整齊清潔、有序的生活習慣,培養學生自理能力,注重個人衛生和公共衛生,不厭食、不偏食、不亂吃零食等,改掉不良的行為習慣。
c、交往輔導。使學生能正確認識自己,認識他人,學會推己及人,為他人著想,接納他人與自己的不同之處,建立正常的師與生、生與生等人際關系。養成社交活動的興趣,學習掌握人際溝通的方法和技術,在眾人面前敢於表達自己正當要求和不同意見。
d、情緒輔導。使學生認識人的情緒情感的豐富多樣性,掌握控制、表達、發泄情緒的適當渠道和方式,變消極情感、沖突情感為積極、健康的情感。活潑開朗、積極向上的健康情緒,能使人充滿活力。
此外,生活輔導還有安全輔導、合作輔導、家庭生活輔導、節假日輔導等等。
(三)學校心理輔導的原則
學校心理輔導的原則是開展心理輔導的具體指導思想。
1、面向全體學生原則。
學校心理輔導是通過對學生的引導、指導、協助和服務,來促進學生的成長和發展。當我們對全體學生的輔導工作做得有成效時,學生的問題便少發生,或容易解決。因此我們在制訂輔導計劃時要著眼於全體學生,確定心理輔導活動內容時要考慮大多數學生共同需要與普遍存在的問題,組織少先隊活動時要創造條件,讓盡可能多的學生參與其中,特別是要給那些內向、沉靜、靦腆、害羞、表達能力差、不太引人注目的學生提供參與和表現的機會,使全體學生都得到有效的心理輔導。
2、矯治、預防與發展相結合原則。
學校心理輔導分為三個層次:矯治、預防和發展。矯治,是矯治學生不適應的行為,幫助學生排除或化解持續的心理緊張或各種情感沖突。預防,則幫助學生掌握有關知識和技能,學會人際交往;學習自主地應付由挫折、沖突、壓力、緊張等帶來的種種心理困擾,減輕痛苦、不適的體驗,保持正常的生活秩序與學習效率。發展,是指導學生樹立有價值的學習與生活目標,認清自身的潛力和可利用的資源,承擔生活責任,發揮個人潛能,使生活過得健康、充實、有意義。這三個層次,就整體而言,應該是預防、發展重於矯治,預防、發展比矯治更具有積極意義。在預防的同時要追求發展(發展也是積極的預防),三者相互配合,相互促進。因為心理健康不僅指沒有心理疾病、行為符合規范,而且意味著積極的理想追求、良好的社會功能、高效率的學習狀態、和諧、友好的人際關系、獨立自主的人格和豐富多彩的精神生活等。
貫徹這一原則時要注意三點:
a、學校心理輔導要早開展,趁兒童心理未定型,可塑性強,只要給予短期的關懷和輔導,便會有顯著的改善。
b、學校心理輔導應取主動態勢。注意防微杜漸。平時針對正常學生開展一些適合年齡特點的認知性的、情感性的、行為訓練性的輔導活動,給學生一些有益經驗,增強其應變能力。
c、對於有些社會處境不利的學生、班級人際關系緊張,師生關系緊張的學生,應及早發現,重點實施早期干預。這要求輔導老師有極大的愛心,極大的耐心和覺察學生心理與行為變化的高度的敏感性。
3、尊重與理解學生原則。
「尊重與理解」,是心理輔導過程中對待學生態度應該遵循的基本原則。尊重,就是尊重學生的人格與尊嚴,尊重每個學生平等的權利。理解,則要求教師以平等的態度,按學生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所感受的本來面目去了解學生。做到了尊重和理解,師生之間達到心靈溝通,從而產生一種「遇到自己人」的感覺。只有教師尊重學生時,學生才會尊重自己,珍惜自己的成績和進步,體驗到做人的尊嚴感。而自尊、自重、自信正是健全人格的重要特徵,是心理輔導追求的重要目標之一。學生如果被教師尊重和理解,他就會信任教師,願意向老師傾吐內心的思慮、惶恐、苦悶。這種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心理輔導獲得成效的基本條件。
貫徹這一原則注意以下三點:
a、以平等的、民主的態度對待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居高臨下訓斥學生,不能羞辱、挖苦、諷刺學生,不能用粗暴的強制性的手段解決學生身上的問題。不論學生在談話中反映出怎樣的消極、不正常、不好聽的話,教師都要尊重他、接納他,認真傾聽他的訴說,設想他的內心感受,要蹲下身來看學生。
b、尊重學生的選擇。教師不能強迫學生選擇什麼,只是向學生提供資料和建議,提供認知前提,使學生對自己的選擇承擔責任。
c、運用同感的態度和技術加深對受輔學生的理解。在輔導中教師要「透過受輔學生的眼睛看世界」,要把對學生的理解和感受反饋給學生,使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的尊重、理解和接納,從而拋開心理上的防範,把自己內心世界的東西都說出來。
4、學生主體性原則。
即要求我們在心理輔導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因為a、心理輔導促進學生成長與發展,而成長與發展從根本上說是一種自覺的和主動的過程。b、心理輔導是一種助人自助的過程。「助人」只是手段,讓學生「自助」才是目的,目標是發展學生自我理解與自我指導的能力。c、青少年時期是學生自我意識、獨立傾向快速發展時期,學生渴望通過自己獨立思考與主動探索解決面臨的問題,此時,他們對外界的壓力和成人的過度保護往往表示反感。在輔導中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使學生形成獨立個性的需要而得到滿足。
貫徹這一原則要注意三個方面。
a、心理輔導要以學生需要為出發點。
b、尊重學生主體地位,鼓勵學生「唱主角」。心理輔導是師生合作完成的活動,教師的作用是從旁協助,提供建議。在輔導過程中要鼓勵學生發表看法、宣洩情感、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教師應避免說「你聽我說」、「我告訴你」之類的命令式的口吻,應用鼓勵性、商量式的語氣說話。如「我能體會」、「原來如此」、「請繼續講」、「你的意思是不是這樣」、「請聽聽我的意見」、「我想作一點補充」、「我同情你的處境」等。
c、開展活動是學校心理輔導的基本形式。因為活動可以吸引更多學生參加;可以滿足學生自我表現的慾望;使學生進入特定情境,有更充分的情感投入。
5、個別化對待原則。
重視學生個別差異,強調對學生的個別化對待,是學校心理輔導的精髓。
貫徹這一原則應注意以下四個方面。
a、注意對學生個別差異的了解。教師不但要了解學生的共性,更要注重了解學生的個別性、差異性;通過一對一、面對面的接觸來真正了解一個學生,恰當處理學生的害羞、自卑、防衛心理帶來的溝通障礙。
b、對不同學生實行區別對待。心理輔導是一種頗具彈性的助人活動方式。我們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徵、性別特徵、個性特徵,靈活應用心理輔導的通用原理,找出適合每個學生的處置方法,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c、認真做好個案研究。個案研究是一種重視學生個別差異的輔導方法。對象是單個學生,通常是特殊學生。開展個案研究,積累個案資料,有利於深入探索個別化教育的經驗,提高個別輔導的實效。
d、制訂個別化對待的特殊目標。
個別化對待的特殊目標是針對個別學生的特殊問題,根據心理輔導過程中特定的要求所確定不同層次的具體目標。

⑸ 如何培養自己(小學生)的創造力

未來的競爭將主要是人的創造力和創新精神的競爭,因此素質教育要求我們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放在突出的地位。怎樣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是當前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問題,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我想談談自己的一點做法。
一、 從生活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學生的創造能力並非一定要像成人那樣能創造出社會上從未有過的新事物,而只要創造出自己從未見、聽過或接觸過的東西,當然不是模仿別人的東西。這樣,即使他們創造出的東西他人已經創造出來了,而他卻不知道別人有過,就可以視為創造了,這種能力就可視為創造能力了。作為教師應該從生活中善於發現學生的創造力。
二、 從小處著眼,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學生的創造畢竟不同於成人的創造,他們不可能有轟轟烈烈的創造,但可以肯定有一些細心的甚至不引人注意的創造行為。作為教師要留心觀察學生的行為,對他們一些不經意的創意、創新和創造,都應該有意識地對他們進行啟發,有意識地加以強化,有意識地給予鼓勵。讓學生創造方面的星星之火燎原開來。
三、 抓住時機,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愛因斯坦曾說過:「想像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概括著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源泉。「可見,只有豐富學生的想像特別是創新想像,學生的創造力才能得到較好地發展。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抓住時機,對學生進行敢於想像、敢於創新、敢於打破常規的訓練,珍惜他們的好奇心,豐富他們的想像。
四、 在「問」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在教學中,問有很多種,最主要的就是學生的「問」和老師的「問」兩種。學生的「問」在教學中越來越少了,我們教師要提倡學生多問為什麼,這樣學生的好奇心和創造能力才能表現出來。只有敢疑敢問,才能使頭腦這台機器更加靈活,才能創造出美好的事物。
培養孩子的創造性是教育的重要目的。我們教師應該鼓勵學生的主動精神,幫助學生進行創造性活動,從生活乃至各個方面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⑹ 簡述創造力的來源 談談如何培養創造力

創造力的來源是好奇心,而應試教育很容易磨滅兒童天然的好奇心,成人後容易形成思維定式,即使學歷再高,也不過是高級腦力打工者,而不是創造者。

⑺ 成年人的創造力還能不能提高怎樣培養和提高

所謂創造力就是一個問題的不同的解決方案,區別的是改進的效率和方式。認真的對待每一件事並習慣於給出多個解決方案,就是培養和提高創造力的過程,和年齡無關。 來自職Q用戶:佟先生
成年人的定義很廣。
生理上說18歲是成年人。
心理上說30歲才算成年。
人之所以是高級動物,也就是說人是有思維,人只要是正常,隨時隨地都可以去創造。然而創造的內容在不同時期,不同階段,不同年齡都是不同的。
你問的問題太宏觀,所以沒有具體答案,如果非要用一個具體答案來回答的話,那就是通過學習來培養和提高。
學習方式很多:看書,聊天,聽課等等,根據自身條件適合哪一種。 來自職Q用戶:阿蔡說職場

⑻ 創造力怎樣培養

個人認為是可以培養的。

每一個人的創造力都起始於嬰幼兒時期,這一階段的孩子如同一張未被玷污的白紙,看待事物的角度區別於成人,能夠發現我們忽略的美。孩子本身也有極強的好奇心,在這一心理的驅使下,樂意去探索、樂意去發現、樂意去創造。

3、讓孩子多動手動腦

我們可以帶領孩子一起去做手工,既可以動手又可以動腦,有助於孩子的創造性發展。比如壘積木、剪窗花、折紙、串珠子等手工活動,這些都有助於孩子發揮想像力,增強孩子的創造力。

創造能力是我們每個人不可或缺的能力,從小培養孩子的創造能力,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會對他們長大後事業的發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如想學習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米媽談育兒」,我是魏華,也是米媽,是兒童學習力專家,實戰派親子教育專家,暢銷書《不急不吼,輕松養出好孩子》的作者。

⑼ 創造力可以培養嗎

可以。著名的藝術家達芬奇就是一個好的例子。達芬奇一生的作品不算多,但涉及的領域卻非常廣泛,而且成就極高。傳記作家沃爾特在他的新書裡面描述了普通人的達芬奇,並寫出了他極具創造力的幾條原則。如果想要培養你的創造力,不妨從這幾個簡單的原則開始。

三是培養想像力。

成年人比小孩子無趣的地方在於缺乏想像力,一方面源於被生存所迫無力想像,另一方面源於對想像力的輕視。日常多培養自己的想像力,像沈復一樣觀蚊為鶴,那你會發現生活給了你許多創造靈感。

四是學會記錄。

有時靈感會一閃而過,有時看到一些別人的作品會激發你對其他東西的靈感,這個時候要有意識地記錄下來。有時即使閃現而過的東西對目前的作品幫助不大,但積累起來可以為日後做好素材准備,甚至在未來某一刻成為聯想素材的一部分。

-------------------------------------------------------------------------------

做生活有心人,一起更好成長,歡迎關注木木的公眾號LiFe記(MULIFE09)。

閱讀全文

與成人創造力訓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科學院無形資產管理辦法 瀏覽:67
注冊資本金認繳期限 瀏覽:828
申請商標到哪個部門 瀏覽:762
購買無形資產的相關稅費可以抵扣嗎 瀏覽:982
商標注冊被騙怎麼辦 瀏覽:160
朗太書體版權 瀏覽:268
大學無形資產管理制度 瀏覽:680
馬鞍山向山鎮黨委書記 瀏覽:934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