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飛天 怎麼發明
現代飛天,所指的就是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的神舟系列運載火箭,現代飛天,是現代人的驕傲版和自豪,因為權它象徵著我們祖國的偉大和富強,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體現。生在飛天的故鄉,長在飛天的故鄉,乃是飛天人的驕傲和自豪。飛天,讓世界了解飛天,讓飛天的故鄉走向世界。
你問的是這個吧?
怎麼發明的,當然是國家機密了,怎麼可能公布出來呢。如果你對科研有興趣,建議還是學好基礎的物理,數學,天文,等知識吧。
❷ 古人都發明了哪些可以「上天」的飛行物
古代人最有名的屬於明朝皇帝的那個飛天木馬了,設計巧奪天工
❸ 中國古代人們嘗試飛天的實例是什麼
中國古代(萬戶)第一個想到飛天
知識點:萬戶飛天是一個典故,講述的是一個名叫萬戶為中國明朝的一個官員,他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坐在綁了47支火箭的椅子上,手裡拿著風箏,想飛向天去,結果摔的粉身碎骨。 主要說明古代人民想飛天的希望。
萬戶
Jets)一書中提到,「約當14世紀之末,有一位中國的官吏官職為萬戶,但其姓名沒有明文記載,因此後人也把他叫做萬戶了,他在一把座椅的背後,裝上47枚當時能買到的最大火箭。他把自己捆綁在椅子的前邊,兩只手各拿一個大風箏。然後叫他的僕人同時點燃47枚大火箭,其目的是想借火箭向上推進的力量,加上風箏上升的力量飛向上方。他的目標是月亮!」
關於明朝人萬戶的故事,我國古代的文獻資料雖然記述不多,但當時的場景在600多年後的今天看來,仍是那樣的驚心動魄、令人嘆服。
據記載,萬戶是明朝初期人,原來是一個木匠。由於他喜歡鑽研技巧,尤其是對技術發明方面特別痴迷,所以從軍後改進過不少當時軍隊里的刀槍車船。
萬戶的本領是在明王朝同瓦剌的戰事中被發現的。同樣對兵器製造很有研究的明朝大將軍班背認為,正是因為萬戶對武器的改良才使得戰爭取得根本勝利,所以奏請朝廷讓萬戶到兵器局供職。當時中國的四大發明之火葯已經在軍事上初露鋒芒,所以萬戶的前途本該是一片光明的。
但可惜的是,和萬戶相交甚好的班背將軍性情耿直,從不趨炎附勢。因得罪右中郎李廣太等奸臣而被革職,並幽禁在拒馬河上游的深山鬼谷中。
為了從深山裡營救出好友班背將軍,聰明的萬戶決定造一隻「飛鳥」。但由於其他因素,將軍被政敵殺害,救人的計劃落空。失去了知己的萬戶這個時候厭惡了官場和人世間的生活,於是他開始謀劃著逃離是非官場和人間,決定到月球上去生活。
在那個人類對自然界認識受到很大局限的特殊時代,木匠出身的萬戶甚至做出了一份很詳盡的科學理論計算報告,他認為按照當時的火箭技術,再加之風箏原理的幫助,他一定能在一個時間段內飛到月亮上去。在這個理想主義者的思維世界裡,月亮上是沒有人心險惡的……
為了實現自己的意願,同時也是為了實現將軍班背的遺願,萬戶開始潛心研究將軍遺留下來的《火箭書》,並用自己的知識給予完善。他仔細閱讀了班背的《火箭書》,造出了各種各樣的火箭,然後畫出飛鳥的圖形,眾匠人按圖製造出了飛鳥……
萬戶,人類第一個「飛天」人
文獻說,在一個月明如盤的夜晚,萬戶帶著人來到一座高山上。他們將一隻形同巨鳥的「飛鳥」放在山頭上,「鳥頭」正對著明月……萬戶拿起風箏坐在鳥背上的駕駛座位——椅子上。他自己先點燃鳥尾引線,一瞬間,火箭尾部噴火、「飛鳥」離開山頭向前沖去。接著萬戶的兩只腳下也噴出火焰,「飛鳥」隨即又沖向半空。
後來,人們在遠處的山腳下發現了萬戶的屍體和「飛鳥」的殘骸……這個故事後來被記載為「萬戶飛天」。萬戶被認為是人類的航天鼻祖。
基姆在書中並沒有提到「萬戶飛天」一事的來源。因此,這還是一個沒有完全核實的故事。盡管有這么多的可靠基礎,但在國內,至今還沒有找到有關「萬戶飛天」的有關資料。誠然,史科考證的難度很大。封建制度把許多民間的技術創造,劃歸「三教九流」之列,難以用書面文字形式流傳。前面介紹的古代火箭發明這樣重大的技術創造,很可能只是因為它牽涉到了皇帝的活動,才在正史中佔有25個字的位置。但有關火箭技術本身仍一字未提。
❹ 目前有人發明了真正的飛天掃帚嗎
可以跟你說,現在科技是完全可以的。在冷戰,美國就有了噴氣士兵的設想(士兵後背內著個噴氣背包)而且也成容功了,但是還是終止了此研究項目。就是燃料耗得太多,而且不實用。
至於你說的,也是這個道理。即使成功了,又有那些人喜歡?
❺ 如果發明飛天椅子,是什麼和什麼的優點合二為一
比如說,狙擊步槍的發明,它是步槍的遠距離射擊優點和望遠鏡的遠距離拉進放大的長處,合二為一武器.
❻ 中國古代誰第一個想到飛天
中國古代(萬戶)第一個想到飛天
萬戶飛天是一個典故,講述的是一個名叫萬戶為中國明朝的一個官員,他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坐在綁了47支火箭的椅子上,手裡拿著風箏,想飛向天去,結果摔的粉身碎骨。 主要說明古代人民想飛天的希望。
拓展資料:
萬戶飛天這是一個舉世公認的事實,但遺憾的是,火箭飛行第一人「萬戶」 在中國文獻中找不到。
古時的火箭是將火葯裝在紙筒里,然後點燃發射出去、起初只是用於過年過節放煙火時使用,是我們祖先首先發明的。到13世紀,人們把火箭用作戰爭武器,以後傳入歐洲。
第一個想到利用火箭飛天的人是聰明的中國人——明朝的萬戶。14世紀末期,明朝的士大夫萬戶把47個自製的火箭綁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雙手舉著大風箏。設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飛上天空,然後利用風箏平穩著陸。不幸火箭爆炸,萬戶也為此獻出了生命。
目前,只有火箭才能把人送上太空。以此為標准,最早嘗試火箭飛天的應是約600年前的萬戶飛天。西方學者考證,萬戶是「世界上第一個想利用火箭飛行的人」。為整個人類向未知世界探索的進程作出了重要的貢獻。我國人民在元宵節放呲花、吃元宵來紀念他。
萬戶是世界上第一個利用火箭向太空搏擊的英雄。他的努力雖然失敗了,但他藉助火箭推力升空的創想是世界上第一個,因此他被世界公認為「真正的航天始祖」,為了紀念這位世界航天始祖,世界科學家將月球上的一座環形火山命名為「萬戶山」。
❼ 古人飛天的故事
典故「萬戶飛天」
講的就是明朝時的故事。在後來的航天研究中,故事的主人公「萬戶」,被稱為是中國用火箭載人升天的第一人。
15世紀,一位叫萬戶的 明朝官員手執兩張風箏,將自己捆綁在座椅上,椅後加裝47枚火箭,用蠟燭點燃火箭後升空,不幸的是,萬戶最終殞命。相較於神話傳說中的嫦娥奔月故事,萬戶的故事極具現實特徵。萬戶雖未成功,但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他被譽為火箭飛行第一人。1970年,在英國布賴頓召開的國際天文學會議上,月球背面一座環形山正式以「WanHoo」命名,從此,萬戶被很多人知曉。
如今,西昌航天城附近的主題公園里擺放著萬戶升天的雕塑。而據說萬戶是甘肅河西人,如果故事是真實的,萬戶殞命之處離酒泉並不遠。
不過,關於這段故事的真假,歷來爭論很多,甚至主人公的名字也有很多種說法。因為這段故事來源於外國的一些記載,中國人在將其翻譯過來時,就翻譯成了「萬戶」,古代曾有過「萬戶」這種官位,於是人們就判斷他是一名官員。
(7)發明飛天擴展閱讀:
古時的火箭最早出現在三國時期,是將火把裝在箭中,然後發射出去,後來古代中國發明了火葯,唐末開始用於戰爭,到了北宋年間出現了人類歷史上最早、最原始的「火葯箭」,之後火箭開始用於戰爭,並隨著古絲綢之路傳入歐洲。
傳說第一個想到利用火箭飛天的人是中國人——明朝的萬戶(有人說萬戶是官職名),明朝的士大夫萬戶把47個自製的火箭綁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雙手舉著大風箏。設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飛上天空,然後利用風箏平穩著陸。不幸火箭爆炸,萬戶也為此獻出了生命。
目前,只有火箭才能把人送上太空。以此為標准,最早嘗試火箭飛天的應是約600年前的萬戶飛天。有的學者考證,萬戶是「世界上第一個想利用火箭飛行的人」。為整個人類向未知世界探索的進程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❽ 炎黃子孫中第一個嘗試飛天的是誰
萬戶——第一個利用火箭飛行的人
火箭是現代發射人造衛星和宇宙飛船的運載工具,是我們祖先首先發明的。起始,只是用於過年過節放煙火時使用,到13世紀,人們把火箭用作戰爭武器,以後傳入歐洲。
第一個想到利用火箭飛天的人是聰明的中國人——明朝的萬戶。14世紀末期,明朝的士大夫萬戶把47個自製的火箭綁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雙手舉著大風箏。設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飛上天空,然後利用風箏平穩著陸。不幸火箭爆炸,萬戶也為此獻出了生命。
目前,只有火箭才能把人送上太空。以此為標准,最早的載人航天應是約600年前的萬戶飛天。西方學者考證,萬戶是「世界上第一個想利用火箭飛行的人。」
萬戶考慮到上升的工具也考慮到安全下落的降落傘——風箏,這都是前所未有的。
為紀念萬戶,月球上的一座環形山以這位古代的中國人命名。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曾將月球表面的一個隕石坑命名為「萬戶」。
❾ 空中載人工具的發明過程是怎樣的
自古以來,行走於地上的人類一直嚮往著能像鳥兒一樣在天空翱翔,所以才有了「嫦娥奔月」的神話傳說,同時人類也不懈地進行著飛天的探索與嘗試。我國古代載人飛行器也同樣走在世界前列。
且不說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如何惠及世界澤被後世,單單在載人飛行器方面的大膽探索,就足以令世界對古老的中國驚異和敬仰。
據傳說,遠在3500年前的商湯時期,古人就已經發明製造了藉助風力飛行的載人飛行器「奇肱飛車」。
據《山海經·海外西經》中的記載的奇肱國,國中男子善機巧,曾經製作的一種能藉助風力能載人在天空遠距離飛行的裝置。
傳說大禹就曾乘坐過這種飛車。大禹等人從男子國往南,就到了奇肱國。從今天的重慶乘「奇肱飛車」穿過湖北省西北部直達河南省中部,其間有1000千米航程,飛車4天就能到達。
「奇肱飛車」可以說是最早的飛機,但因為是無動力的,乘坐它只能從風而行。
類似的文字也見於晉文學家張華《博物志·外國》記載:「奇肱民善為拭扛,以殺百禽。能為飛車,從風遠行。」
《山海經·海外西經》和張華的資料來源出自何典,奇肱飛車的構造如何,其藉助風力飛行的裝置是風帆還是螺旋槳,現在已經無從考證不得而知了。
但是它的出現不僅遠在黃帝的指南車之後,而且還有「善為拭扛」的當時機械製作技術作為背景,所以它的出現應該是沒有違背科學發展邏輯的。
如果說《山海經》、《博物志》上所載商湯時期的「奇肱飛車」語焉不詳,不足採信,那麼晉代葛洪《抱朴子》所載飛車就不得不令人信服了。
隨著機械技術的進一步發展,魏晉時期人們利用空氣的反作用力原理製成「登峻涉險遠行不極之道」的飛行器具,使之發展成為一種較為便利具有實用價值的飛行交通工具了。
葛洪在《抱朴子》中記載:
或用棗心木為飛車,以牛革結環劍,以引其機。或存念做五蛇六龍三牛,交罡而乘之,上升四十里,名為太清。太清之中,其氣甚罡,能勝人也。師言鳶飛轉高,則但直舒兩翅,了不復扇搖之而自進者,漸乘罡氣故也。
這段話不僅言之鑿鑿地記載了飛車的結構分為用棗心木製成的飛行裝置,和用牛革製成的動力裝置環劍兩個部分,而且還記載了「太清之中,其氣甚罡」的空氣動力學知識。所謂罡風或罡氣就是高空中強烈的風或氣流。
古代兒童的竹蜻蜓玩具,可以作為古人能夠製作螺旋槳飛行裝置的旁證。
按照《抱朴子》所載飛車結構,用古代已有的機械技術完全可以復制出一部載人飛行器。元明清時期以來,民間能工巧匠製造飛行器的就更多了。
古時的火箭是將火葯裝在紙筒里,然後點燃發射出去,起初只是用於過年過節放煙火時使用,是我們祖先首先發明的。第一個想到利用火箭飛天的人,是明代的士大夫萬戶。
萬戶把47個自製的火箭綁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雙手舉著兩只大風箏,然後叫人點火發射。設想利用火箭的推力,加上風箏的力量飛起。
在發射當天,萬戶穿戴整齊,坐上座椅。隨從他的47位僕人同時點燃了煙花。隨著一陣劇烈的爆炸,當硝煙散盡後,萬戶和他的「飛行器」已經灰飛煙滅。
目前,只有火箭才能把人送上太空。以此為標准,最早嘗試飛天的應是明代的萬戶飛天。萬戶考慮到加上風箏的上升的力量飛向前方,這是很少有人能想到的。西方學者考證,萬戶是「世界上第一個想利用火箭飛行的人。」
據清代著名學者毛祥麟撰《墨余錄》記載,元順帝年間,平江漆工王某,富有巧思,能造奇器,曾製造一架「飛車」,兩旁有翼,內設機輪,轉動則升降自如。
上面裝置一袋,隨風所向,啟口吸之,使風力自後而前,鼓翼如掛帆,度山越嶺,輕若飛燕,一時可行200千米,越高飛速越快。實令觀者為之驚嘆「真奇制」。
這種帶有風袋的飛機,利用自後而前的風力實現飛行,應該也是如同「奇肱飛車」一般從風遠行,可能還不能實現自由駕駛。
據明末清初布衣詩人徐翥《香山小志》記載:清代初期吳縣能工巧匠徐正明,從少年時就「性敏,志專一」,他設計、製造的車輛,靈巧牢固,在鄉里頗有聲譽。
吳縣是江南魚米之鄉,地處太湖之濱,河湖港汊,縱橫交錯,交通不便。
有一天,徐正明偶讀古代典籍《山海經》,得知商湯時期有「奇肱飛車」,受到啟迪,立志製造一架「飛車」飛越湖渠港汊,方便交通。
徐正明潛心鑽研「飛車」,經過一年苦思冥想,完成了「飛車」的設計草圖。接著,他便「按圖操斫,有不合者削之,雖百易不悔」。
由於徐正明「家故貧」,他只好邊打短工,邊造「飛車」。經過10年鍥而不舍地苦心鑽研,他終於製造出一架「栲栲椅式」的「飛車」。
這架「飛車」構思精絕,「下有機關,齒牙錯合,人坐椅中,以兩足擊板上下之,機轉風旋,疾馳而去」,「離地尺余,飛渡港汊」,令鄉人為之嘆絕。
徐正明製造的「飛車」試飛成功後,決心進一步改進,提高飛行高度。但是徐家貧困日甚,「妻、子啼號」,孤身無援。在貧病交加、生活重壓下,他「不幸早歿」。
更為遺憾的是,徐妻因丈夫將畢業心血花在「飛車」的研製上,不禁傷心落淚,竟將它「斧斫火燎」化為灰燼了。
徐正明的這架「栲栲椅式」的「飛車」,被《香山小志》詳細地記載下來,從中可以了解到這架飛車是依靠人力驅動連桿、齒輪、進而帶動「機轉」,產生「風旋」。這很有可能是一架人力旋翼機。
再據《湘潭縣圖志十二篇》、《湘潭縣志》等記載:清嘉慶、道光年間,有個年輕人叫石甘四,「有技勇舉三百斤,能巧思造奇器,嘗讀《蜀志》,見木牛流馬法,曰:『此易耳』。遂為木人,執器左右;供使令。繼後,又以鵝毛作床如鳥翅,坐則騰上二十丈,橫行五里許。其時,西夷輕氣學未傳,甘四以重力升之」,實在可與《天方夜譚》中神奇魔毯相媲美
石甘四的「飛床」使用鵝毛製成機翼,重量輕,能有效扇動空氣,也有其合理性。
事實上,我國古代科學技術水平長期以來遠遠領先於世界各國。從載人飛天的飛車的發明,恰恰表現了中華民族先輩的勇敢探索精神和傑出智慧。
❿ 中國最早飛天是什麼時候
2003年10月6日6時23分,飛行員成功著陸.中國第一次成功飛天並返回
最早開始搞飛天的是明朝。
第一個想到利用火箭飛行的人——萬戶飛天垂青史
火箭是現代發射人造衛星和宇宙飛船的運載工具,是我們祖先首先發明的。起始,只是用於過年過節放煙火時使用,到13世紀,人們把火箭用作戰爭武器,以後傳入歐洲。
第一個想到利用火箭飛天的人是聰明的中國人——明朝的萬戶。14世紀末期,明朝的士大夫萬戶把47個自製的火箭綁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雙手舉著大風箏。設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飛上天空,然後利用風箏平穩著陸。不幸火箭爆炸,萬戶也為此獻出了生命。
目前,只有火箭才能把人送上太空。以此為標准,最早的載人航天應是約600年前的萬戶飛天。西方學者考證,萬戶是「世界上第一個想利用火箭飛行的人。」
萬戶的想法現在看來很可笑,然而在那個時代卻是富有創造性的,他的基本方法和勇敢精神受到人們的肯定和敬仰。他既考慮到上升的工具也考慮到安全下落的降落傘——風箏,這都是前所未有的。為紀念萬戶,月球上的一座環形山以這位古代的中國人命名。
有人說,中國人的「載人飛船研究」,其實從600多年前便開始了。而在人類第一個宇航員加加林上天41年之後,這一偉大的進程,終於回到了人類登天的「祖國」——中國。「神舟」號,是為了完成萬戶沒有實現的古老夢想。
據《文明》雜志介紹,美國火箭學家赫伯特·S·基姆(Herbert·S·Zim)在1945年出版的《火箭和噴氣發動機》(Rockets and Jets)一書中提到,「約當14世紀之末,有一位中國的官吏叫萬戶,他在一把座椅的背後,裝上47枚當時可能買到的最大火箭。他把自己捆綁在椅子的前邊,兩只手各拿一個大風箏。然後叫他的僕人同時點燃47枚大火箭,其目的是想借火箭向前推進的力量,加上風箏上升的力量飛向前方。」
基姆在書中並沒有提到「萬戶飛天」一事的來源。國內清華大學教授劉仙洲首先將其翻譯為中文,後來「萬戶飛天」的故事以各種形式被廣泛引用。在前蘇聯、德國、英國等國的火箭專家的一些著作中,也提到了這件事。在20世紀70年代的一次國際天文聯合會上,月球上一座環形山被命名為「萬戶」,以紀念「第一個試圖利用火箭作飛行的人」。
關於萬戶飛天,其中還有一些不為多數人所知的故事。
據說萬戶原是木匠,喜好鑽研技巧,從軍之後,改進過不少刀槍車船,在同瓦剌的戰事中屢建奇功,受到班背大將的青睞,要他在兵器局供職,兩人相交甚厚。班背性情耿直,從不趨炎附勢,因而得罪右中郎李廣太等一班*臣,被革去一切職務,並幽禁在拒馬河上游的深山鬼谷中。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朱棣,想繼位當皇帝。他一方面網羅黨羽,擴充兵力;另一方面搜羅各種技藝,獻給朱元璋,討其喜歡。李廣太投燕王所好,知道萬戶是與班背共同造飛鳥的,對其軟硬兼施,想利用他來為皇上造飛龍。萬戶表面上同意造飛龍,想趁機營救班背,同時完成造飛鳥的宿願。
萬戶去鬼谷與班背會合,但是晚了一步,原來班背已被瓦剌軍所害,是李廣太暗中給瓦剌軍報的信。好在班背見勢不好,令隨從帶著他的《火箭書》沖了出去。萬戶決心造出飛鳥,以實現班背的遺願。他仔細閱讀了班背的《火箭書》,造出了各種各樣的火箭,然後畫出飛鳥的圖型,眾匠人按圖製造飛鳥。試飛時,飛鳥放在山頭上,萬戶拿起風箏坐在鳥背上。先點燃鳥尾引線,火箭噴火,飛鳥離開山頭向前飛去。接著兩腳噴火,飛鳥沖向半空。不久,火光消失,飛鳥翻滾著摔在山腳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