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歷年國家發明獎

歷年國家發明獎

發布時間:2021-12-02 19:41:15

1. 在哪查往年國家科委國家發明二等獎獲獎名單

一是資助其產業化,讓發明變成真正的節能產品或技術,到市場上發揮作用,真正轉化為生產力;二是做一些示範工程,由小到大,由點到面,推向市場。科委最大的支持當然是科技資金的扶持。

2.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歷年獲獎者有哪些

歷屆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都是誰?

國家最高科技獎自2000年正式設立到現在,已經有29位科學家獲獎,歷屆的獲獎者都是誰呢?

2017年度

王澤山,他被稱作「火葯王」,研究火炸葯60餘年,先後攻克了廢棄火炸葯再利用等3項世界性難題,把中國火炸葯領域的整體實力提升到了世界前列。

侯雲德,是中國分子病毒學、現代醫葯生物技術產業和現代傳染病防控技術體系的主要奠基人。

2016年度

趙忠賢。中國高溫超導研究的奠基人之一。

屠呦呦。發現青蒿素,2015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2015年度

空缺

2014年度

於敏。中國著名的核物理學家、核武器研究和國防高技術發展的領軍人物。

2013年度

張存浩。中國高能化學激光、分子反應動力學開拓者和奠基人。

程開甲。中國核武器發展的開拓者和奠基人。

2012年度

鄭哲敏。國際著名物理學家、力學家、爆炸力學專家。

王小謨。「中國預警機之父」。

2011年度

謝家麟。中國粒子加速器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

吳良鏞。被譽為「人居環境科學創建者」。

2010年度

師昌緒。被譽為「高溫合金之父」。

王振義。內科血液專家、血液研究的領軍人物。

2009年度

谷超豪。享有國際盛譽的數學家。

孫家棟。「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著名的航天技術專家。

2008年度

王忠誠。中國神經外科的開拓者之一。

徐光憲。著名的化學家和教育家、「稀土之父」。

2007年度

閔恩澤。石油化工催化劑專家。

吳征鎰。著名植物學家,植物區系研究的權威學者。

2006年度

李振聲。著名遺傳學家、小麥育種學家。

2005年度

葉篤正。著名氣象學家。

吳孟超。「中國肝膽外科之父」。

2004年度

空缺

2003年度

劉東生。中國環境學專家、地質學家、「黃土之父」。

王永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

2002年度

金怡濂。中國巨型計算機事業的開拓者之一。

2001年度

王選。漢字激光照排系統的創始人。

黃昆。中國固體物理學、半導體技術奠基人之一。

2000年度

吳文俊。中國數學機械化研究的創始人之一。

袁隆平。「雜交水稻之父」。

他們是中國的脊樑,請我們為他們致敬!!!!

3.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歷年的獲得者是誰

截止2018年1月,共有29位傑出科學工作者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4. 列出歷年諾貝爾獎獲得者

1895年11月27日,諾貝爾立下了一個獨特的遺囑,把自己一生的積蓄捐獻出來當作基金,將其利息作為獎金,每年獎給世界上對物理、化學、醫葯學、文學和促進世界和平有特殊貢獻的人。後來又增加了經濟獎,這就是現在很多科學家為之驕傲的「諾貝爾獎金」的由來。

——諾貝爾獎是以瑞典著名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葯發明人阿爾弗雷德.伯恩德.諾貝爾(1833—1896)的部分遺產作為基金創立的。諾貝爾獎包括金質獎章、語書和獎金支票。

——諾貝爾生於瑞典的斯德哥爾摩。他一生致力於炸葯的研究,在硝化甘油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他不僅從事理論研究,而且進行工業實踐。他在歐洲許多國家建立了實驗室、工廠和銷售組織,他的企業很快發展成為遍布五大洲的世界性企業。1896年12月10日,諾貝爾在義大利逝世。在逝世的前一年,他留下了遺囑。在遺囑在他提出,將其部分遺產(920萬美元)作為基金,以其利息分設物理、化學、生理或醫學、文學及和平5種獎金,授予世界各國在這些領域對人類作出重大貢獻的學者。

——據此,1900年6月瑞典政府批准設置了諾貝爾基金會,並於次年諾貝爾逝世5周年紀念日,即1901年12月10日首次頒發諾貝爾獎。自此以後,除因戰時中斷外,每年的這一天分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和挪威首都奧斯陸舉行隆重授獎儀式。

——1968年瑞典中央銀行於建行300周年之際,提供資金增設諾貝爾經濟獎(全稱為「瑞典中央銀行紀念阿爾費雷德.伯恩德.諾貝爾經濟科學獎金」,亦稱「紀念諾貝爾經濟學獎」),並於1969年開始與其他5項同時頒發。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評選原則是授予在經濟科學研究領域作出有重大貢獻的人,並優先獎勵那些早期作出重大貢獻者。

——諾貝爾獎的獎金數基金會的收入而定,其范圍約從11000英鎊(31000美元)到3000英鎊(72000美元)。獎金的面值,由於通貨膨脹,逐年有所提高,最初約為3多美元,60年為7.5萬美元,80年達22萬多美元。金質獎章約重半鎊,內含黃金23K,獎章直徑約為6.5厘米,正面是諾貝爾的浮雕像。不同獎項、獎章的背面飾物不同。每份獲獎證書的設計也各具風采。頒獎儀式隆重而簡朴,每個出席的人數限於1500人至1800人之間,其中男士要穿燕尾服或民族服裝,女士要穿嚴肅的夜禮服,儀式中所用白花和黃花必須從聖莫雷空運而來,這意味著對知識的尊重。

——遵照諾貝爾遺囑,物理獎和化學獎由瑞典皇家科學院評定,文學或醫學獎由瑞典皇家卡羅林醫學評定,文學獎由瑞典文學院評定,和平獎由挪威議會選出。包括經濟獎在內的每個授獎單位沒有一個由5人組成的諾貝爾委員會負責評選工作。其評選過程為:

———每年9月至第二年1月31日,接受各項諾貝爾獎推薦的和候選人。通常每年推薦的候選人有1000—2000人。

———具有推薦候選人資格的有:先前的諾貝爾獎獲得者、諾貝爾獎評委會委員、特別指定的大學教授、諾貝爾獎評委會特邀教授、作家協會主席(文學獎)、國際懷會議和組織(和平獎)。

———不得毛遂自其薦。

———瑞典政府和挪威政府無權干涉諾貝爾獎的評選工作,不能表示支持或反對被推薦的候選人。

———2月1日起,各項諾貝爾獎評委會對推薦的候選人進行篩選、審定,工作情況嚴加保密。

———10月中旬,公布各項諾貝爾獎獲得者名單。

———12月10日是諾貝爾逝世紀念日,這一天在斯德哥爾摩和奧斯陸分別隆重舉行諾貝爾獎頒發儀式,瑞典國王出席並授獎。

5. 2000-2011年歷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及其獲獎原因 請言簡意賅的介紹

歷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獎得主

2000:吳文俊、袁隆平

吳文俊在代數拓撲學領域的奠基性工作,半個世紀以來對國際數學領域的發展一直產生著廣泛而積極的影響。
他運用計算機進行數學定理證明和非線性方程組求解,徹底改變了數學機械化領域的面貌,為信息時代數學發展開辟了新途徑。
袁隆平突破經典遺傳理論的禁區,提出水稻雜交新理論,實現了水稻育種的歷史性突破。
現在中國雜交水稻的優良品種已佔中國水稻種植面積的50%,平均增產20%。

2001:王選、黃昆

王選長期致力於文字、圖形和圖像的計算機處理研究,應用自己的發明成果開發漢字激光照排系統並形成產業,取代沿用了上百年的鉛字印刷,推動了中國報業和出版業的跨越式發展。
黃昆在固體物理學研究方面做出了許多開拓性的重大貢獻,推動了固體物理學的發展。

2002:金怡濂

他是中國計算機事業的開拓者之一,主持完成了中國多台大型、巨型計算機的研製,系統和創造性地提出了巨型機體系結構、設計思想和實現方案,推動了中國計算機事業特別是巨型計算機的跨越式發展。

2003:劉東生、王永志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劉東生,長期奮斗在地球科學研究領域,在黃土研究方面作出了大量原創性研究成果,使中國在第四紀地質學與環境地質學研究方面居於國際地球科學前沿。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王永志從1992年起擔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開創者之一,也是學術和技術帶頭人之一。

2004:空缺

2005: 吳孟超 葉篤正

肝臟外科學家吳孟超,創立了肝臟外科的關鍵理論和技術體系。開辟了肝癌基礎與臨床研究的新領域。創建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肝臟疾病研究和診療中心,培養了大批高層次專業人才。

中國氣象學家葉篤正,開創了青藏高原氣象學,創立了大氣長波能量頻散理論,創立了東亞大氣環流和季節突變理論。創立了大氣運動的適應尺度理論。開拓全球變化科學新領域,對中國現代氣象業務事業發展的卓越貢獻。

2006年 李振聲(1931— ,遺傳學家,小麥遠緣雜交的奠基人)

2007年 閔恩澤(1924— ,石油化工催化劑專家) 吳征鎰(1919— ,著名植物學家

2008年 兩位科學家獲得最高國家科學技術獎,一位獲獎者是被稱為中國神經外科事業的開拓者的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忠誠,另外一位獲獎者是著名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徐光憲。

2009年:孫家棟
遼寧省復縣人,1929年生,男,中共黨員,運載火箭與衛星技術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18歲考入哈爾濱工業大學預科學習俄語,後轉入汽車系。新中國開始組建空軍後,品學兼優的孫家棟作為急需的俄語翻譯人才被選送入伍。
谷超豪(1926-),數學家。復旦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浙江溫州人。1948年畢業於浙江大學數學系,1953年起在復旦大學任教,1957年赴前蘇聯莫斯科大學進修,獲科學博士學位。歷任復旦大學副校長、中國科技大學校長。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學部委員,撰有《數學物理方程》等專著。研究成果「規范場數學結構」、「非線性雙曲型方程組和混合型偏微分方程的研究」、「經典規范場」分別獲全國科學大會獎、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三等獎、09年度國家最高科技獎。2010年1月11日,谷超豪院士獲得200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2010年:王振義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於2011年1月14日在北京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金屬學及材料科學家師昌緒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內科血液學專家王振義榮獲201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2011年:
1.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粒子加速器事業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著名加速器物理學家謝家麟
2.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著名建築與城鄉規劃學家、新中國建築教育奠基人之一、人居環境科學創建者吳良鏞榮獲2011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中國2011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共授獎374個項目和10位科技專家,包括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人,國家自然科學獎36項,國家技術發明獎55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283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8人。其中,「青藏高原地質理論創新與找礦重大突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2012:
謝家麟: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粒子加速器事業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著名加速器物理學家。
吳良鏞: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著名建築與城鄉規劃學家、新中國建築教育奠基人之一、人居環境科學創建者。

6. 歷屆科技進步獎獲得者有哪些人,貢獻是什麼

在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 官網的左側中間位置,有歷年科技獎勵大會回顧,有國專家最高科學技屬術獎獲獎人介紹。
補充,直接網路 科技部科技獎勵查詢 ,進科技部官網,從2000年開始,歷年的獲獎者介紹都有。獎勵辦的信息不全。

7. 2000年起,歷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都是誰

歷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獎得主

2000:吳文俊、袁隆平

吳文俊在代數拓撲學領域的奠基性工作,半個世紀以來對國際數學領域的發展一直產生著廣泛而積極的影響。
他運用計算機進行數學定理證明和非線性方程組求解,徹底改變了數學機械化領域的面貌,為信息時代數學發展開辟了新途徑。
袁隆平突破經典遺傳理論的禁區,提出水稻雜交新理論,實現了水稻育種的歷史性突破。
現在中國雜交水稻的優良品種已佔中國水稻種植面積的50%,平均增產20%。

2001:王選、黃昆

王選長期致力於文字、圖形和圖像的計算機處理研究,應用自己的發明成果開發漢字激光照排系統並形成產業,取代沿用了上百年的鉛字印刷,推動了中國報業和出版業的跨越式發展。
黃昆在固體物理學研究方面做出了許多開拓性的重大貢獻,推動了固體物理學的發展。

2002:金怡濂

他是中國計算機事業的開拓者之一,主持完成了中國多台大型、巨型計算機的研製,系統和創造性地提出了巨型機體系結構、設計思想和實現方案,推動了中國計算機事業特別是巨型計算機的跨越式發展。

2003:劉東生、王永志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劉東生,長期奮斗在地球科學研究領域,在黃土研究方面作出了大量原創性研究成果,使中國在第四紀地質學與環境地質學研究方面居於國際地球科學前沿。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王永志從1992年起擔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開創者之一,也是學術和技術帶頭人之一。

2004:空缺

2005: 吳孟超 葉篤正

肝臟外科學家吳孟超,創立了肝臟外科的關鍵理論和技術體系。開辟了肝癌基礎與臨床研究的新領域。創建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肝臟疾病研究和診療中心,培養了大批高層次專業人才。

中國氣象學家葉篤正,開創了青藏高原氣象學,創立了大氣長波能量頻散理論,創立了東亞大氣環流和季節突變理論。創立了大氣運動的適應尺度理論。開拓全球變化科學新領域,對中國現代氣象業務事業發展的卓越貢獻。

2006年 李振聲(1931— ,遺傳學家,小麥遠緣雜交的奠基人)

2007年 閔恩澤(1924— ,石油化工催化劑專家) 吳征鎰(1919— ,著名植物學家

2008年 兩位科學家獲得最高國家科學技術獎,一位獲獎者是被稱為中國神經外科事業的開拓者的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忠誠,另外一位獲獎者是著名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徐光憲。

2009年:孫家棟
遼寧省復縣人,1929年生,男,中共黨員,運載火箭與衛星技術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18歲考入哈爾濱工業大學預科學習俄語,後轉入汽車系。新中國開始組建空軍後,品學兼優的孫家棟作為急需的俄語翻譯人才被選送入伍。
谷超豪(1926-),數學家。復旦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浙江溫州人。1948年畢業於浙江大學數學系,1953年起在復旦大學任教,1957年赴前蘇聯莫斯科大學進修,獲科學博士學位。歷任復旦大學副校長、中國科技大學校長。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學部委員,撰有《數學物理方程》等專著。研究成果「規范場數學結構」、「非線性雙曲型方程組和混合型偏微分方程的研究」、「經典規范場」分別獲全國科學大會獎、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三等獎、09年度國家最高科技獎。2010年1月11日,谷超豪院士獲得200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2010年:王振義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於2011年1月14日在北京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金屬學及材料科學家師昌緒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內科血液學專家王振義榮獲201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2011年:
1.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粒子加速器事業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著名加速器物理學家謝家麟
2.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著名建築與城鄉規劃學家、新中國建築教育奠基人之一、人居環境科學創建者吳良鏞榮獲2011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中國2011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共授獎374個項目和10位科技專家,包括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人,國家自然科學獎36項,國家技術發明獎55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283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8人。其中,「青藏高原地質理論創新與找礦重大突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2012:
謝家麟: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粒子加速器事業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著名加速器物理學家。
吳良鏞: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著名建築與城鄉規劃學家、新中國建築教育奠基人之一、人居環境科學創建者。

8.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歷年獲獎

截止2015年1月,共有25位傑出科學工作者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年度 獲獎人,出生日期,領域頭銜,院士頭銜 2000年 吳文俊(1919.5.12—),世界著名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袁隆平(1930.9.1—),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 2001年 王選(1937.2.5—2006.2.13),漢字激光照排系統創始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黃昆(1919.9.2—2005.7.6),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2002年 金怡濂(1929.9—) ,高性能計算機領域的著名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2003年 劉東生(1917.11.24—2008.3.6),地球環境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王永志(1932.11.17—),航天技術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2004年 空缺2005年 葉篤正(1916.2.21—2013.10.16),氣象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吳孟超(1922.8.31—),肝臟外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2006年 李振聲(1931.2.25—),遺傳學家,小麥遠緣雜交的奠基人,中國科學院院士 -2007年 閔恩澤(1924.2.8—2016.3.07),石油化工催化劑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吳征鎰(1916.6.13—2013.6.20),植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2008年 王忠誠(1925.12.20—2012.09.30),神經外科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徐光憲(1920.11.7—2015.4.28),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2009年 谷超豪(1926.5.15—2012.6.24),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孫家棟(1929.4.8—),運載火箭與衛星技術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2010年 師昌緒(1920.11.15—2014.11.10),金屬學及材料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王振義(1924.11.30—),內科血液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2011年 吳良鏞(1922.5.7—),建築與城市規劃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謝家麟(1920.8.8—2016.02.20),加速器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2012年 鄭哲敏(1924.10.2—),著名力學家、爆炸力學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王小謨(1938.11.11—),雷達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2013年 張存浩(1928.2—),物理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程開甲 (1918.8.3—),核武器技術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兩彈一星元勛2014年 於敏(1926.6.16—),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兩彈一星元勛。-2015年 空缺

閱讀全文

與歷年國家發明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三興商標織造有限公司 瀏覽:657
加強和改進公共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991
迷你世界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479
愛奇藝激活碼有效期 瀏覽:507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