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它的應用即可直接產生創造,創新成果,同時也可啟發人的創新思維,可以提高人們的創造力,創新能力和創造,創新成果的實現率。
創新技法是從創造技法中套用過來的,是創造學家根據創造性思維發展規律和大量成功的創造與創新的實例總結出來的一些原理。
創新技法的選用
科技創新通常需要進行科學試驗,試驗就存在成功與失敗的兩種可能性,但如果不去進行試驗研究,就沒有成功的可能性,就等於失敗。
所以要敢於創新,爭取成功。一般說來,事物總是可以被認識的,相信試驗研究一定能成功、一定能創新,『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錯誤往往是正確的先導』,『失敗為成功之母』。
B. 創新的四種基本方式
創新的基本方式,不是四種,而是八種,
第一,延伸式思維.所謂延伸式思維,就是藉助己有的知識,沿襲他人、前人的思維邏輯去探求未知的知識,將認識向前推移,從而豐富和完善原有知識體系的思維方式.
第二,擴展式思維.所謂擴展式思維,就是將研究的對象范圍加以拓廣,從而獲取新知識,使認識擴展的思維方式.
第三,聯想式思維.所謂聯想式思維,就是將所觀察到的某種現象與自己所要研究的對象加以聯想思考,從而獲得新知識的思維形式.
第四,運用式思維.所謂運用式思維,就是運用普遍性原理研究具體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從而獲得新的認識的思維形式.
第五,逆向式思維.所謂逆向式思維,就是將原有結論或思維方式予以否定,而運用新的思維方式進行探究,從而獲得新的認識的思維方式.
第六,幻想式思維.所謂幻想式思維,是指人們對在現有理論和物質條件下,不可能成立的某些事實或結論進行幻想,從而推動人們獲取新的認識的思維方式.
第七,奇異式思維.所謂奇異式思維,就是對事物進行超越常規地進行思考,從而獲得新知識的思維方式.
第八,綜合式思維.所謂綜合式思維,就是在對事物的認識過程中,將上述幾種思維形式中的某幾種加以綜合運用,從而獲取新知識的思維形式.
C. 簡述創造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創造技法如題 謝謝了
http://www.hfczxh.cn/html/2005-10/78.htm
D. 幾種常用的創造技法
隨著對創造過程和創造方法的不斷研究,人們產生了一種設想,是否能把那些創造過程中令人感到神秘、原為個人所特有的想法,變成對每人都適用的東西。於是,就產生了「專門研究產生創新構思的方法技巧」的創造技法。自美國的奧斯本發明第一種創造技法——智力激勵法(又稱腦轟法)以來,四十多年中在世界各國產生了幾百種創造技法。這些創造技法主要運用於生產實踐和高等院校。對於校學生來說,進行一種或多種創造技法的訓練,可以鍛煉他們思維的流暢性、變通性、獨特性,因而也能使他們發明、製造一些小生產品。但是,單靠學習創造技法還不能使創造力產生持久、穩定和普遍遷移的效果。因為影響創造思維的另外一個的重要因素是個人有無廣博的知識基礎。所以說,創造技法的學習訓練是可行的,但他應該是培養學生創造才能的輔助性的手段。 為了幫助學生開闊思路,我們有選擇地挑選了適合小學生年齡特徵和知識水平的幾種創造技法,以供參考。1、智力激勵法這種技法,主要通過一種規定的會議,讓參加的人員互相啟發,極力彼此間的連鎖性反應,產生眾多的創造性設想。會議的具體組織方法是:參加會議的人數不超過十人,會議時間掌握在十分鍾到一個小時之間,每次會議的議題明確,每人充分發表自己的設想。會議還必須做出幾項規定,如不允許私下交談,以免干擾別人的思維生活;任何人不能批評別人或作出判斷性結論;各種設想應一律記錄下來等等。智力激勵法由於能使每個人充分利用別人的設想來激發自己的靈感,或者結合幾根人的設想產生新的設想,所以,要比單獨思考更加容易激發創造性思維的火花,從而獲得有價值的新設想。在輔導小學生進行創造發明時,我們可以適當地、靈活地運用這種創造技法。在討論時,可以四個人一個小組,討論時間定為二十分鍾。會議形式可以是談話式,也可以先寫在卡片上,在互相交談,互相啟發。但指導原則是統一的,即在時間上要有一定的限制,造成緊張的氣氛,使參加者的大腦處於高度的興奮狀態,以利於「爆出」新的設想來。2、檢查一覽表法為了打破一種習慣性的思維方式,這種技法要求人們把應該考慮的各個要點編成一個表格,然後按表格內列的要點逐一考慮,這種就能提高創造性思維的效率。上海《少年報》曾把這種創造技法和我國少年兒童的年齡特點結合起來,提煉為十二個「聰明的辦法」。這是二個辦法通過實例介紹,再引申到具體方法的介紹,對小學生的創造發明很有啟發。這十二個辦法是:①「加一加」辦法:美國人威廉看到他的朋友在用鉛筆畫畫,鉛筆的一端綁著一塊橡皮,他從中得到啟發,終於發明了橡皮頭鉛筆。現在的戴帽子的風雪大衣、帶閃光燈的照相機、收錄兩用的錄音機都是兩樣東西的有機組合。那末,如果在某件東西上添加些什麼、加厚些、或者跟其他東西組合在一起,會有什麼結果?②「減一減」辦法:較少時間或次數、減輕一些或省略些什麼,會有什麼結果?如明信片就減少了貼郵票這道手續,公交月票就減少了買票次數。③「擴一擴」辦法:把一件東西放大、擴展,會怎麼樣?投影電視、照片放大技術,不就是擴一擴嗎?④「縮一縮」辦法:把這件東西壓縮一下,將會產生什麼效果?如壓縮餅干就是一種戰備糧食,袖珍字典很受大家歡迎,縮小熱水瓶的體積就成了保溫杯。⑤「變一變」辦法:改變一下形狀、顏色、音響、味道、氣味,改變一下次序怎麼樣?現在的牙膏,加入了各種配方,有桔味、留蘭香味、薄荷味、中草葯味等,很受人們歡迎;寫作文時,改變敘述的次序,用倒敘、插敘、插敘等方法,效果是否會好一些呢?⑥「改一改」辦法:考慮一下這件東西在使用時,是不是給人們帶來了不便和麻煩,需要加以改進呢?例如,雨傘太長,攜帶不便——那就改為折疊式的;以前的鬧鍾,只會鈴聲大作,現在改為發出音樂聲提醒大家注意,聽起來要舒服多了。⑦「聯一聯」辦法:某些事物的結果,與它的起因於何聯系,從中能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嗎?例如,有塊甘蔗田的產量比其他的高出百分之五十。原來,在栽種甘蔗前一個月,有些含硅酸鈣的水泥曾灑在這塊天地里。經過研究,硅酸鈣能使這些酸性土壤得到改良,所以甘蔗獲得豐收。⑧「學一學」辦法:有什麼事物可以讓自己模仿、學習一下呢?如魯班被茅草拉破手,從而模仿發明了鋸子;人們已經模仿生物創造發明了許多東西。⑨「代一代」辦法:這個辦法告訴我們,日常生活中是否可以用一些東西來代替另一些東西呢?例如,用塑料代替金屬做瓶蓋,成本又低又不會生銹。⑩「搬一搬」辦法:把一些想法、道理、技術搬到別的地方,用得上嗎?把電視機的拉桿天線搬到教師手中,不就成了一根可以調節長度的教棒嗎?⑾「反一反」辦法:這是一種逆向思維的辦法,把一件東西、一個事物的位置或順序顛倒一下考慮,會有什麼結果?例如,英國科學家法拉第,從別的科學家證明「電流能夠產生磁」現象中得到啟發,從而實現了「磁也可以轉變為電」的證明,發明了世界上的第一台發電機。⑿「定一定」辦法:為了解決某個問題,需要規定些什麼?為了知道噪音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科學家給聲音的大小作了規定,即聲音的大小單位叫做「分貝」;為了維護城市的交通安全,人們發明了交通信號燈。3、缺點列舉法這是日本的鬼冢喜八郎創造的。這種技法就是通過對某個事物的具體缺點的列舉,然後再想方設法加以克服。這樣就能有所發明、有所創造了。目前,我國小學生的許多小發明都收到了這方法的啟示。這種技法要求對已經習以為常的東西「吹毛求疵」,找到它的缺點,然後運用新的技法加以改革。例如,「多用升降籃球架」的發明者,是一位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她在隆冬季節上體育課時發現:操場上只有一個籃球架,全班幾十個同學在排隊投籃,她想:一節體育課每人只能輪上幾次,多數的時間是站在等待,天氣寒冷,人不動就更冷,如果能有幾個籃球架那該多好!再說,籃球架是固定的,不管是高年級學生還是低年級學生都嫌不方便。因此,一個由多架籃球圈,能上下調節的新式籃球架的設想產生了。經過家中落地風扇的啟發和其他資料的提示,她終於發明了「多用升降籃球架」。運用缺點列舉法的關鍵是,尋找出生活中感到不便或有缺點的事物,即發現了需要,然後通過對其他事物的聯想、借鑒、啟發,最後找出解決俄的辦法來。第三屆世界琴少年科技發明獎獲得者,我國的茅嘉凌同學也是由於發現奶奶在高處曬衣服十分不方便後,才發明了高空穿繩器的。4、希望點列舉法 這種創造技法是一種主動進攻的技法。例如,人們希望燒飯能自動控制,結果就有人發明了「電飯鍋」;人們希望能隨意控制電視節目,結果就有人發明了「遙控電視機」。這種技法是根據發明者的意願而提出的各種設想。它不同於缺點列舉法,因為缺點列舉法是不離開物體的原型的。例如,人們希望有一種不用紐扣的穿著方便的衣服,那麼,鈕扣的圓形就不能使用了,後來,人們發明了一種用尼龍的靜電摩擦作用作搭扣的衣服。希望點列舉法這種技法的訓練學習能培養學生主動動腦筋的創造精神。具體的做法是:召開希望點列舉會議,參加人數五至十個人,會議的議題是大家感興趣的東西。如「怎樣的書包最理想」,「怎樣的城市使你滿意」,「怎樣的學校最合心意」等等都可以。與會者圍繞這一主題列舉出各種希望點,為了技法與會者產生更多的希望,可將個人提出的希望點公布在黑板上,以產生更多的連鎖反應。會議時間為半至一個小時。會後再將各種希望點整理出來,經過研究,制定出今後改革的具體方案。
E. 人們常把什麼稱為創新技法之母
設問來檢核創造源方法。
設問檢核創造方法是以提問的方式使問題具體化,以縮小需要探索和創新的范圍,從不同的角度尋找創新途徑。自檢核表法誕生以來,在實際應用中深受歡迎,產生大量的創造性設想。因此,設問檢查法被譽為「創造方法之母」。
主要特點:
1、以提問的方式尋找發明的途徑。設問檢查的首要特點是抓住事物帶普遍意義的方面進行提問,所以它的應用范圍很廣,不儀可以用於技術上的產品開發,還可以用於改善管理等范疇。因而有普遍的適用性。
2、是從不同的角度,多個方面來進行設問檢查,思維變換靈活,利於突破框框,以得到各種不同類型的答案。
(5)第一種創造技法擴展閱讀
設問檢核創造方法的提問問題:
1、現有的發明有無其他的用途?
2、現有的發明能否引入其他的創造性設想?
3、現有的發明可否改變形狀、製作方法、顏色、音響、味道?
4、現有的發明能否擴大使用范圍,延長它的壽命?
5、現有的發明可否縮小體積、減輕重量或者分割化小?
6、現有的發明有無替代用品?
7、現有的發明能否更換一下型號,或更換一下順序?
8、現有的發明是否可以顛倒過來使用?
9、現有的幾種發明是否可以組合在一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設問檢核創造方法
F. 好的創造發明思路
行家說,一項成功的小發明創造並不難,它同大的發現發明比起來,往往要容易得多,因為這些小發明創造選擇的課題比較廣泛,比較簡單,所解決的問題比較單一。為此,發明創造要瞄準小目標,隨時注意發生在身邊的小問題,把自己的發明念頭和創造力,上緊發條。
小發明創造技法之形態改變法
圓溜溜的西瓜容易滾動碰傷,運輸也不方便。於是,科學家經過反復研究,培育出了方形西瓜。這樣裝載和運輸起來就方便多了。
現有的一些物品和方法,換一種方式看:改變現有東西的形狀,改變製作工藝,改變物品的結構,如把原來方形的改成圓形的,把直的改成彎的,把紅色的改成藍色的,把無香味改成有香味的……你也許會覺得比原來的更方便些。這種發明技法叫做形態改變法。
小發明創造技法之移植法
把大家已經知道的原理,已有的物品或方法等,移植運用到自己的發明上,得到一項新的發明,這種方法叫做移植法。這種技術性移植是發明創造的一條重要途徑。
充氣太陽灶太陽 能對人們極有吸引力,但目前的太陽灶造價高,工藝復雜,又笨重(50千克左右),調節也麻煩,野外工作和旅遊時攜帶就不方便了。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明確了主攻方向:簡化太陽灶的製作工藝,減輕重量,減少材料消耗,降低成本,獲取最大的功率。他們首先把兩片圓形塑料薄膜邊緣粘結,充氣後就膨脹成一個拋物面,再在反光面上貼上真空鍍鋁滌綸不幹膠片。用打氣筒向內打氣,改變裡面氣體壓強,隨著打氣的多少,上面一層透明膜向上凸起,反光面向下凹,可以達到自動會聚反射光線的目的。這種無基板充氣太陽灶只有4千克重,拆裝方便,便於攜帶。該發明實際上是多種移植的結果:他們把充氣玩具的技術,日常商品商標的不幹膠貼片,凸透鏡似的拋物面結構,移植到新的太陽灶上來,他們把課本上的光學、流體力學的原理等知識,移植到太陽灶的設計上,從而成功地完成了小發明。
蠟燭是人們常用的一種照明工具,但燭焰怕風,燭體不易固定,亮度不能控制。怎樣改進這些缺點呢?他先考慮固定燭體與防風,他將蠟燭插在一個鐵筒中,罩上一個玻璃罩。他聯想到卡口式燈泡的固定方式,並借用到蠟燭燈上,安了個彈簧以使燭焰保持在燈罩的最佳中心位置。
怎樣使蠟燭不流淚呢?解決這個問題,必須不斷降低蠟燭頂部溫度,使熱量向四周傳導散發。汽車的發動機前面均有金屬散熱片,是否也可以借鑒到蠟燭燈上來呢?他在潤膚香脂金屬盒上鑽一個大孔,將剪好的散熱片剪成電扇片的形狀,在中心打一個同樣的大孔,將剪好的散熱片焊接在盒上(兩者的大孔要對齊)。
怎樣控制燭焰的亮度呢?他受煤氣爐的空氣閥的啟發,用內外兩個帶氣窗的套圈套在一起(內圈用散熱片下面的鐵盒,外圈用一另做的塑料圈),通過轉動氣門來控制空氣流量,實現了調節燭焰亮度的願望。這個發明可說是一項2移花接木的綜合體,燈罩是從煤油燈來的,固定方式是從卡口燈泡來的,散熱片是從汽車來的。
由此可以看出,移植法是一種很有意義的發明思路,同學們掌握得好,能搞出相當好的小發明。
運用移植法大關鍵是要擴大知識面,了解一些新技術、經常分析一些物品或其某一結構的原理、功能。這樣,大腦里可供移植的信息多了,你搞小發明時就可信手拈來,為你所用。
小發明創造技法之聯想法
聯想是一種科學的、豐富的想像過程,是由一事物的表象、詞語或動作想到另一事物的表象、詞語或動作。比如你見到意志堅強的人就聯想到鋼鐵,見到兇狠的人就聯想到豺狼。
當你研究一個發明對象時,把你已經知道的物品或曾經看到的某種現象同研究的對象聯系起來,加以比較,從中受到啟發,或者是對某種技術的模仿和借鑒,從而打開思路,創造出新的東西來,這種小發明的方法稱為聯想法。
一天,武漢市的王帆同學去姑姑家,看見姑姑正忙著綉花。只見姑姑綉花時,總要先把針尖朝下一紮,拉直綉線,然後翻轉手腕,使針尖朝上,再朝上扎出來,手就這樣一針上一針下來回不停地動著。王帆問姑姑:"這樣上下翻轉不累嗎?"姑姑說:"累。綉一天花,手腕又酸又痛!"王帆看著姑姑勞累的樣子,便想能不能改進一下這種傳統的綉花方法呢?
又有一天,王帆在電視上看到漁民織網的情景,漁民拿著兩頭尖尖的梭子直著穿過來,直著穿過去,就把網織好了,根本不用翻轉手腕。王帆馬上聯想到:把綉花針也製成跟織網梭一樣兩頭帶尖、中間開孔的樣子,不就解決了翻轉手腕的問題嗎?於是,他請在機械廠做工的姑父作了一根兩頭有尖,把針鼻挪到針中間的綉花針。姑姑一試,果然省力,手腕不再酸痛,而且因為減去了翻轉手腕的動作,還提高了效率。這項小發明獲得了第四屆全國青少年創造發明比賽一等獎。
運用聯想法要求同學們在平時多看、多想、多在腦中放一些供聯想的事物。有時也許只是一句話、一個故事、一次游戲,都會激發起你發明的靈感。
小發明創造技法之組合法
如果你細心觀察和思考,就可以發現你周圍的許多東西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體組合而成的。如帶橡皮的鉛筆是由橡皮和鉛筆組合而成,電水壺是由電熱器與炊壺組合而成。帶日歷的手錶,帶溫度計的台歷架,帶有圓珠筆的鋼筆等,都是由兩種東西組合而成的一種新東西。像這樣將已有的兩種或多種物品或部件進行巧妙地組合,構成新的更好的物品的發明方法稱為組合法。
組合可分為近緣組合和遠緣組合。
近緣組合是指待組合的事物原本是"一家人",或者是"直系親屬",它們常常在一起"接觸",雖各自有著不同的功能,但彼此間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系。那麼,可以將它們"固定化"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桿秤這種傳統的計量工具,使用時間不下千年了。但由於它的秤桿和秤砣是分開的兩個部件,所以攜帶很不方便,特別是有些人還利用換秤砣的方式坑人,使消費者深受其害。於是,四川的張鵬程同學對傳統的桿秤作了改進,他在桿秤上開槽,把秤砣做成條形,並把兩者通過活節鉚在一起,使兩者不能分開,再刻上編碼。不用時,可以把秤砣鑲在桿秤的槽里,既攜帶方便,又可防止弄虛作假,有利於維護消費者的利益。
這項名為"編碼桿秤"的小發明榮獲了第五屆全國青少年發明創造比賽一等獎。其成功之處就在於巧妙地將秤桿和秤砣這兩件"形影不離"的部件綜合在一起,把傳統的桿秤來了一番革命性的變革,是成功地運用近緣組合的範例。
許多同學喜歡用鋁制飯盒買飯或帶飯,但這種飯盒盛菜時很不方便。能不能把盒蓋與盒體組合在一起製成"飯菜盒"呢?首先可以將普通飯盒的盒蓋加深些,使之可盛菜。其次將盒蓋與盒體用合頁連接起來,買飯時,打開盒蓋,盒體盛飯,盒蓋盛菜,用一隻手即可端住,特別是在無桌放飯盒時用尤其方便。
有時兩件事物不是"親戚",甚至一點聯系也沒有,但把它們巧妙地組合在一起後,就增加了新的功能,出現了新的事物,這就是遠緣組合。如傘是大家常用的雨具,而手電筒是照明用具,兩者本不相干,但把它們組合在一起,下雨天走夜路時,既可遮雨,又可照路,一舉兩得。還有人把星座圖繪制在傘面的內側,那麼在打傘的同時又可觀察星空,增加天文知識,豈不妙哉!
小發明創造技法之一擴大增加法和小發明創造技法之縮小省略法
書報上的字太小,老年人看不方便,就藉助放大鏡來看。放大鏡的作用,就是把字"擴一擴"。
原來的電視屏幕較小,看電視節目費力,所以大屏幕彩電相繼問世。這是把屏幕的面積和電視的體積"擴一擴"。
很多人喜歡看圍棋比賽,但棋盤太小,不可能像看籃球一樣觀戰。於是,把棋盤的面積和棋子的大小"擴一擴",做一個特大的棋盤掛在牆上演示比賽,讓棋迷們一飽眼福。
傘是人們常用的擋雨避陽工具,有人將它的面積擴大、再擴大,變成了街頭巷尾設攤者使用的晴雨大傘、露天海濱浴場遊客享受的太陽傘,使傘又找到了新的用途。 瞧,"擴一擴"、"加一加"也會變得很奇妙,會引發出相當不錯的發明。當你把一樣物品進行擴大面積、擴大聲音、擴大距離、延長時間、延伸長度、加高高度、增加數目、增添配料等擴增處理,物品的功能和用途可能就會發生本質的變化。這種"擴一擴"、"加一加"的小發明技法叫作擴大增加法。
太多了,只要願找,網上可查到很多。
祝你成功吧。
參考資料:http://www.zxskj.com/bbs/bbs_detail.asp?bid=1&aid=235等
G. 簡述創造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創造技法
正是社會上各種不斷增長的需求,可以掌握運用的創造、創新技巧方法與基本原理
老蔡
創造、創新的基本原理
(一)、社會的需求推動著創造發明:
社會需求是一切創造發明、創新變革外在能動力的源泉包括現時、潛在及可能的需求,才推動著人們叩開創造發明的大門,摘取滿足人們需求的各種創造發明的成果,
發明火車的斯梯芬遜,原本只是煤礦里工作的一個小職員,對創造發明根本不沾邊,但當時正值英、法戰爭,政府軍隊把民間擔負運煤任務的馬匹全徵用,結果造成煤礦里開采出來的煤運不出去,致使煤堆積如山,而百姓民眾的燒飯、煮菜、燒水等各種需求用煤,特別是城市裡,更是一天也不能少,正是這種社會的迫切需要及供需尖銳的矛盾,推動著斯梯芬遜去研究如何把煤運出去,當時瓦特已發明能實用的蒸汽機,斯梯芬遜就把蒸汽機的原理用到火車上,作為火車頭的動力,為能多拉快跑運煤,以減輕火車車輪的阻力,又在車輪下鋪設鐵軌,斯梯芬遜就是這樣被社會的需要推上發明之路,終於發明成就火車,
搓衣板至單缸洗衣機,進而提升至發明半自動、全自動洗衣機,
煮飯鍋至電飯鍋,進而提升至發明模糊微電腦電飯鍋,
計算機……,
計算機網路……,
……等等,都是由於需要而推動、萌發創造發明,使人們享受創造發明成果,
(二)、需求的特性:
社會需求是一個內涵十分豐富、外延非常廣泛的概念,涵蓋生產、生活的一切需求,包括物質的、精神的、潛在的、可能的需求,具有以下特性:
1、 無限性 社會需要是一個動態的概念,它天天都在發生、發展著變化,永遠不會停留在某一點上,今天的需要滿足,明天還會有新的需要,明天的需要滿足,後天又會產生更新的需要,這個需要的發生、發展是無限的,永遠不可能滿足,只要人類生存在這個世界上,社會的需要必將伴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無限地發展下去,
2、 多變性 社會需要的發展並不是一根直線那樣發展,而是曲折多變的,有時還可能會倒退,今天已過時不需要的東西,也許若干年後又會成為熱門的需要,這種出爾反爾的情況屢見不鮮,
3、 多樣新 就同一物品來看,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需要,莫說人有老、中、青、少、幼、嬰、男、女等年齡、性別之分,就是在同一年齡、性別、階層中,需求也不僅相同,因而,俺們在設計產品時,切忌用「劃一」的規格、樣式去適應「千人千面」,而應該以「多樣性」去適合「千人千面」的需求,
4、 潛在性 社會需要的東西,並不等於能夠熱銷,有些需加以引導;今天不需要的東西,並不等於明天也不需要,
5、 社會性 社會需要往往受社會上出現的一些因素所制約或引起波動,諸如政治的、經濟的、心理的、技術的等因素,都可以引起需要的變動,如因傳說家用電器要提價,一些原本已經滯銷的家用電器,幾天內就被聞訊蜂擁而來的顧客搶購一空,可見,社會上出現的諸因素均能對社會需求產生波動,有時甚至是巨大的,
6、 群體性 社會需要不是指個別人的需要,而是指「一群人」的需要,群體性越大,社會的需要量也大,購買力必然也越高,任何產品都是為需要而設計、生產、提供的,因而不能不考慮需要背後所象徵的群體性,如若這個群體性極小,這個產品必然缺乏生命力,
從上述特性可見,社會需要猶如汪洋大海,無邊無際、波濤起伏、洶涌澎湃、瞬息萬變、變幻莫測,只有那些善於掌握需求特性的人,才能在社會需求大海中進退自如地暢游,不至於被大海所淹沒,才能駕馭社會需要,到達勝利的目的地,
(三)、應需開發法:
把理論、原理、觀念形態的東西應用於實際就成為一種方法,
需要是推動創造發明的社會動力,把這個原理付之實施,就可以成為創造、發明、開發、革新產品的方法,俺們稱其為因需開發法,因需開發法的關鍵是要發現需要、捕捉新的需要,社會需要猶如汪洋大海,如何從汪洋大海中去發現、篩選、捕捉呢?有時看來很容易,但要真正捕捉到有效的需要信息,也並非那麼簡單,
1、尋求不同個性和愛好的不同需求 由於用戶的多樣性、多變性,因而對同一產品就會有不同的需求,且時時在變化著,如服飾:今天流行紅裙子,明天可能流行黑褲子,後天……等等,因流行的變化而可促發商機無限,如有一位紡織廠的廠長出差,晚上看電影散場時,聽到兩個女青年在議論影片中女主角穿的衣服顏色很好看,這位廠長聽後立即打電話回廠,要求立即生產這種顏色的衣料,並迅速送到該市場銷售,果然,這種衣料一上市,就受到女青年們的青睞,很快脫銷,商機多多,
2、尋求不同地區和不同名族的需要 由於地區、名族不同,生活習慣和愛好也不同,湖南人愛吃辣的,什麼菜里都放些辣椒;而無錫人卻喜歡吃甜的,連肉包子里也放糖,產品的需求也如人的口味一樣復雜、挑剔,上海市有一家服裝廠,在國內服裝廠林立、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別出心裁,另闢蹊徑,把目光集中到日本的名族服飾——和服上,縫制和服費工、費料,日本的料和工資都比中國高幾倍,我國的原材料和人工費用均較低,這是俺們的優勢,因而他們生產的和服在日本市場上很有競爭力,受到日本國民的歡迎,也為國家創造大量外匯,
3、尋找不同層次的人的不同需求 從年齡上看,人有老、中、青、少、幼、嬰等的區別;從經濟收入看,有超富、富裕、小康、溫飽、貧困的差異;不同年齡和不同經濟收入的人需求的差異就拉開,如從年齡層次看,對青、幼的產品較多,而對老年人的產品卻較少,在國外已經出現令人矚目的「銀色市場」,但在若大的一個上海市,老齡人口已經佔全市人口的18%以上,卻無一個「老年購物中心」或「銀色總匯」,這充分反映公司對老齡人口需求的忽視,
4、尋求特殊人的特殊需求 如對盲人、聾子、啞巴、肢殘人的特殊需求,這方面與國外市場相比,形成鮮明的對照,如法國最近開發的一種盲人墨水,寫在紙上後迅速凝固、凸起,以便盲人用手指觸摸來「讀」信;日本根據盲人行走的需要,開發一種導盲車,像一輛用手推的童車一樣,有電腦、紅外線進行導盲,至於盲人照相機(用聲控)、聾子電話(用電視屏幕)、肢殘人鍛煉身體的運動器材器械等產品也已開發多時,而俺們幾乎等於零,
5、尋求「事」的需要 如對一些忙人來說,醫師囑咐的「按時吃葯」常常會忘記,因而影響療效,根據這個需要,台灣開發一種會呼喚主人按時吃葯的醫葯,他們在瓶蓋上裝有定時和呼叫器,一到時間就會發出鳴叫聲,以提醒主人用葯,德國根據建築工人爬高作業,一手要抓住梯子,只能一手操作的需要,因此而開發一種單手打釘錘,只需用一支手操作,就能把釘子打進木頭或牆上,像這類從「事」上去捕捉的需要,只要做有心人,就可以開發出許多產品來,
6、尋求時機的需要 在中國開亞運會這一年,正好也同時舉行世界盃足球賽,看運動會、足球賽時,觀眾因觀台離比賽場地都比較遠,希望能有一付攜帶方便的望遠鏡來觀看,浙江一家鄉鎮企業抓住這個時機,開發一支折疊式的紙制望遠鏡,看比賽時,一拉就能看,看畢後,一折就能放進襯衫口袋裡,既方便、價錢又便宜(僅1.5元/只),能滿足看比賽觀眾的需要,一時竟供不應求,外商了解後紛紛定貨,有的一次就訂十萬只,原來僅四五十人的小廠,即使加班加點也來不及生產供貨,於是一下子就增加到500多人,在短短的一年時間內擴大規模十倍!折疊式紙制望遠鏡技術工藝並不復雜,它的開發成功主要是抓住亞運會和世界足球賽這兩大機遇,以價廉、方便的產品滿足廣大觀眾的需要,
7、尋求省力、省時、方便的需要 發明創新往往是滿足「懶人」的需要而產生的,普通電視機和遙控電視機相比,不過就省下那麼三四步路、兩秒鍾時間,但在市場競爭中就不一樣,遙控電視機顯然更受顧客的歡迎,因為人們總是愛好懶惰的,總是要求產品越省力、越省時間、越方便簡單越好,這是人的本性,尋求這種方便的需要能開發或革新出許多新產品,如日本市場上根據出差或旅遊在外,由於人們吃不到熱菜的需要,因此而開發自燃式罐頭食品,他們在罐頭的底部加裝夾層,裡面放著化學品,拉動開關,化學一混合,就發出熱量,足以把罐內的食物蒸熱,滿足需要,
8、尋求滿足人們心理上的需要 人們購買商品,不僅是買功能,有時還為滿足心理上的需要,如日本改變水桶一貫圓形的老面孔,開發一種雞心型的塑料水桶,一套大小四隻,疊在一起,因為是雞心型的,倒水時更集中,很方便,這還不算,更重要的是這一改變可滿足人們心理上的需求,討一個「心心相印」的好口彩,結果凡是新結婚戶一定會去購買這種水桶,且可當特色禮品贈送,故一上市銷路旺盛,
9、尋找健康和安全的需要 由於人們生活條件的逐步改善,人們對自身的健康和安全越來越關心,這方面的需求越來越多,市場上充斥大量的保健各式飲料、口服液和各種保健用品,品種雖然多,競爭激烈,但需求不斷擴大,因而銷售仍然看好,80年代以來肥胖症已成為西方國家流行的一種文明病,肥胖為心臟增加負擔,可以引發多種疾病,減肥熱已成為西方的一種時髦,有一個美國人看準這種需要,在亞特蘭大首創全美第一家減肥快餐店,專門供應低熱量、低脂肪食物,結果大受歡迎,顧客紛至沓來,在短短幾年時間里,在美國43個洲發展90家分店,僅亞特蘭大這家店,平均每年收入高達110萬美元!減肥快餐店的成功,就。
H. 什麼是創新技法
指創造抄學家收集大量成功的創造和創新的實例後,研究其獲得成功的思路和過程,經過歸納、分析、總結,找出規律和方法以供人們學習、借鑒和仿效。簡言之,創新技法就是創造學家根據創新思維的發展規律而總結出來的一些原理、技巧和方法
I. 誰提出世界上第一種創新技法即智力激勵法
2003年下半年創新思維學試卷
一、單選(每小題5分)
1、從眾思維定勢產生的原因是
A、自我中心
B、不拘禮節
C、理智的思考
D、少數服從多數
2、提出「橫向思維」的是
A、奧斯本
B、許國泰
C、德波諾
D、村上幸雄
3、一個人花了600元買了一匹馬,以。
J. 寫作手法是什麼
寫作手法包括表達方式、寫作方法、修辭手法等。
表達方式,是指寫文章時所採用的反映社會生活、表達思想感情、介紹事物事理的方式手段。常用的表達方式有5種,即:記敘(敘述)、議論、抒情、描寫、說明和想像
修辭手法,也叫修辭方法,是指在寫作過程中,對所使用的語言進行修飾、加工、潤色,以提高語言表達效果的方法。包括:比喻、排比、擬人、誇張、借代、反問、設問、對偶、反復等。
寫作方法,也叫表現手法,是指在文學創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所運用的各種具體方法和技巧。
包括:托物言志(托物喻人)、欲揚先抑、襯托(烘托)、誇張諷刺、借景抒情、前後照應、對比等。像《白楊禮贊》一文借贊美白楊樹挺拔向上、不屈不撓的精神來贊美北方的農民,採用的是象徵的寫作方法。
表達方式是就文章的寫作內容而言,寫作方法(表現手法)是就文學作品寫作的具體技法而言,而修辭手法是就語言修辭效果而言。因為角度不同,說法也就有一定差異,對此,應注意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