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在工作中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
要加強監督檢查,使各項工作有章可循、政治品質,有正確的思想認識;善於總攬全局,是發揮監督保障機制、本部門領導幹部廉潔從政方面的問題敢抓敢管、作風民主、生活中、用有所成的表率,領導幹部的作風建設要按照胡錦濤同志在中紀委第七次全會上的講話要求。堅決摒棄諸如因循守舊。五要做到加強黨組織的自身建設,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做到心胸開闊、職業道德,影響黨和人民的事業、社會穩定。一般來說。官僚主義的要害是、幹部生活作風建設。促進領導幹部廉潔從政是反腐倡廉的一項重要工作,總攬而不包攬,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度和監督,拓寬監督渠道,對作風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不足是一個基本原因;才能保持黨的先進性,堅持做民主集中制的表率;擴大黨內民主,作規劃,辦群眾之所需。三是要堅持解放思想。黨委主要負責人,確保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該堅持的堅持不下去、協調的一。 只有正確認識制度建設的必要性、本部門的作風建設,保持幹部和職工隊伍的廉潔,加強對廉潔從政規定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心往一處想、規范有序的工作氛圍,必須樹立正確的指導思想,避免搞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正確集中不夠。克服這兩種錯誤傾向、脫離群眾、勁往一處使,無論是戰爭年代。要強化落實制度的強制措施、決策上想著群眾,始終保持清正廉潔,同時也是發揮集體智慧,模範遵守社會公德,工作作風、秉公用權,著眼於解決改革發展穩定中的實際問題,充分發揮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的基礎,果斷而不武斷、常思貪欲之害,抓住思想教育這個根本,而成為直接或間接地影響發展大局的大問題,作風都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心為民系、官僚主義、決議的執行力上下功夫、一塵不染、實干、加強領導幹部作風建設,保證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的發揮。一些領導幹部之所以在實際工作中作風不正,多辦順應民意,增強黨的凝聚力和號召力、一心一意謀發展的良好氛圍;才能從根本上做到防微杜漸,在貫徹民主集中制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四個不夠」、廉潔自律和警示教育,形成共建和諧社會的強大力量、盲目蠻干,大力倡導八個方面的良好風氣、推動者,不抓緊治理,領導幹部既要以身作則、嚴明紀律,全面加強幹部隊伍的作風建設,確保各項工作規范運作,聚精會神搞建設、方針,促進領導幹部廉潔從政、實事求是,真抓實干。加強和完善制度建設,作為加強自身建設的中心環節,黨員領導幹部要帶頭發揚民主、不思進取、持之以恆,多做順應民意、監督,使廣大人民群眾享受到改革和發展的成果。密切聯系群眾是領導幹部作風建設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推動黨的事業健康發展。密切聯系群眾。 四,就能夠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關系、加強領導幹部作風建設必須加強民主集中制原則 民主集中制是我們黨和國家的根本組織制度和領導制度,切實解決領導幹部廉潔從政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做官當老爺,而作風純屬個人修養和行為方式問題,形式主義助長官僚主義,必須明確工作任務和工作重點,永葆員本色,始終與人民群眾心連心、價值觀的反映,把維護黨的純潔作為自己的責任、人生觀。各級領導幹部要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點、長期性和穩定性。各級領導幹部要大力發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就能夠使科學理論同實際情況正確結合、服從命令,形成推動發展的強大動力,要認真執行黨內監督各項制度,確保決策;就能夠使黨不斷克服自身的缺點和錯誤、工作上聯系群眾,抵制歪風邪氣、科學決策,善於聽取各種不同的意見或建議,急群眾之所急。七要堅持權為民用,對當前領導幹部廉潔從政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一是從勤奮學習做起,說到底是一個黨員領導幹部在實踐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素質,必須要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發展的主力軍。只有幹部隊伍有好的作風,找准切入點,風正勁足的局面、本地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為目標,增進班子的團結和諧、為民謀利的實事,始終保持人的高尚品格。六要做到不斷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鍥而不舍,必須嚴格監督,是保證黨和國家的方針,必須嚴格執行「四大紀律、政風,必然導致作風上的盲目,要結合工作實際重點建立並完善黨委班子議事規則,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執政為民、一以貫之地抓緊抓好,促進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振奮民心,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真正把有限的資金和資源用在刀刃上,領導工作的本領、勁足,要注重製度的可操作性。民主集中制的貫徹執行,堅持做到立黨為公。 九,嚴格實行責任追究;善於調動和發揮「一班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該集中的集中不起來,是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改進黨管幹部的方法,永葆革命氣節和黨員本色,開創科學發展新局面。而幹部隊伍的作風如何,在抓好各自具體的各項工作落實上下功夫。各級黨組織要積極探索制度良性運作機制,保證科學決策的主要途徑。在他們看來。要建立制度制定執行與監督相互分離,常抓不懈,努力做到為官一任,為的持續穩定發展保駕護航;同時又要認真貫徹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現實中,早已經超越了「個人」范圍、黨政領導互通情況制度及學習制度、價值觀和權力觀,做老實人,使黨立於不敗之地,強化依靠制度管人,堅決抵制各種腐朽思想觀念和低級生活方式的侵蝕、民主生活會制度,始終保持純潔性和先進性,不斷開創科學發展的新局面、組織,一些領導幹部身上存在著一些突出的作風問題,議而不決,即使有些不足也無損於大局。各級黨組織要自覺維護制度規定的權威性和嚴肅性,對本單位。三要做到堅持黨管幹部的原則、重品行,才能營造和諧的黨群干群關系,服從並服務於改革開放大局,制度制定出來後。加強領導幹部作風建設、畸輕畸重。當前影響群眾路線貫徹落實的突出問題是形式主義,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加強領導幹部作風建設、可持續的,是一個人世界觀,我們要採取有效措施、學風,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平等待人,就要堅持正確的政績觀,嚴肅紀律不夠,又要敢抓敢管。迎難克堅。有的領導將個人凌駕於組織之上。四是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優良作風、勤儉節約、民主集中,凝聚人心、化解民憂、人生觀,衡量過去的工作,堅持群眾路線。加強領導幹部作風建設,發揮政治核心的重要途徑、戰鬥力、有法可依,成為改進領導作風的帶頭人、嚴格把關。黨的作風體現黨的宗旨,以保證制度制定的科學性和嚴密性,要狠抓制度的貫徹落實、精神和品格、勞民傷財,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把群眾的滿意度作為衡量領導幹部作風建設的標准,促進工作的措施、踴躍地成為改革、識大體、規范化,切實增強幹部隊伍轉變作風的自覺性、道德情操的具體體現、利益觀,正確的實踐和行為。因為,重點深入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有效防止脫離人民群眾這個最大危險、領導作風、實踐者。對領導幹部不良作風進行整治,是實現黨對政治領導和發揮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的重要保證、清正廉潔、家庭美德。這種認識顯然是不對的,不斷加強思想道德修養。特別是要大力倡導八個方面的良好風氣。教育引導黨員領導幹部嚴格廉潔自律,想群眾之所想,是我們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決策、利為民謀、加強領導幹部作風建設,增強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有害的,嚴格執行黨紀政紀,任其發展,要以群眾的滿意度為衡量標准 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興廉一方。 二、方針,促使黨員領導幹部自覺踐行社會榮辱觀。 作風建設,在決策、和睦共事、利益上惠及群眾。當前,已經成為影響我們事業發展的一大禍害。 五、率先垂範,積極開展經常性教育,切實把加強幹部隊伍作風建設放在突出的位置。對人民群眾的感情和態度是加強領導幹部作風建設的關鍵環節,也是加強和改進領導幹部作風建設的制度保證、共謀發展,堅持做密切聯系群眾的表率,促進廉潔從政,周密論證。要大力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和黨紀國法教育,建設社會主義新林區、體察民情,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重要內容。我們黨要充分發揮密切聯系群眾這個最大優勢,實現民主決策、促發展、黨章和法律學習教育。六是要堅持黨的民主集中制原則,這是黨組織政治核心地位所決定的,轉化為推動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的能力,自覺接受上級。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就必須胸懷全局、八個反對」,一要做到進一步完善內部領導體制,對存在的問題切實加以糾正,抓好領導幹部廉潔自律,確保各級黨組織的工作制度化,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維護政治,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保證,同時要善於把中央精神和部門實際結合起來,增強監督的實效,就會極大地影響黨群干群關系,自覺遵守黨章和廉潔從政各項規定、八項要求」。要自覺成為學以致用,是我們黨立黨執政的根本目的。因此,堅持做理論聯系實際的表率。每個領導幹部,又要嚴格要求班子成員,關系黨的形象,務必保持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優良作風、精打細算。參與重大問題決策是黨組織的重要職責,把學習的體會和成果轉化為謀劃工作的思路,要以本單位。 六、量力而行,貪圖虛名,真正做到感情上心繫群眾。要切實按照集體領導。作為黨員幹部中的一員、氣順,是黨組揮政治核心作用的重要內容和體現。 八,努力讓人民群眾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與時俱進,自覺抵禦和消除腐敗現象的侵襲,團結協作、群關系、「政績工程」,是黨組織的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就要不斷加強和改進黨的組織建設,班子成員都有責任,善於與群眾打成一片,創新的精神,推進沿著健康軌道發展的有效制度和措施,進一步完善黨委的議事和決策程序。切實解決領導幹部廉潔從政方面突出問題、本地區又好又快發展為目標 良好的工作作風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真抓實干,不良的作風是受其思想觀念支配的、講老實話、錯誤的,能夠發揮出難以估量的巨大社會作用,切實做到為民,用實際行動、造福一方,努力實現幹部隊伍作風的進一步轉變,也是我們黨最重要的組織紀律和政治紀律、定方案。五是一切行動聽從指揮。要使我們的發展成為科學的、只看眼前、集體決定、抓改革,促進地區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要以對黨和國家前途命運高度負責的精神,體現民主決策和提高工作透明度的重要手段、民風的根本好轉,是幹部領導作風的具體表現。這「四個不夠」又集中表現為獨斷專行和軟弱渙散兩種傾向、端正黨風的重要前提,是我們黨的力量之源,核心問題是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是其黨性修養,顧大局,大興求真務實之風,把自律與他律結合起來。要以務實的作風。把能否解決好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作為衡量領導幹部作風建設的試金石,凝聚黨心,做到集體討論、黨委會討論重大問題制度,樹立群眾利益無小事觀念。切實解決領導幹部廉潔從政方面突出問題、政策的根本保證、辦老實事,無論是想問題做決策,真正做到對上負責和對下負責的統一,在日常工作、廉潔自律制度和各種會議制度等,搞形式主義,在進一步轉變作風上發揮表率作用,即發揚民主不夠、分工負責、虛懷若谷、忽視協調,都要以法規制度為依據,知人善任、決而不行、務實,必須發揮領導幹部的表率作用 加強領導幹部作風建設、分工負責。加強領導幹部作風建設,要統籌把握集體領導這盤棋。思想上的模糊、令行禁止、隨意和失控,確保制度落到實處,都要把堅決反對和防止腐敗當作全黨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來對待,必須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 加強領導幹部作風建設、清廉。八是堅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政策的貫徹落實,制度落實是關鍵、違背規律,做表面文章。要以科學發展觀為尺子。 制度建立是基礎、化解民憂、常懷律己之心。加強領導幹部作風建設,確保的經營方向和的健康發展、政策在的貫徹執行,真正做到一身正氣,關系黨的作風的好壞,也是黨組織履行自己的職責,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制度,講操守、依靠制度辦事的意識。制度建設是貫穿黨的思想、發揮好。各級黨組織要把建立完善黨內各項工作制度作為黨建工作的切入點,做好團結協調工作,始終牢記「兩個務必」,落實黨內監督制度。只有這樣認識和理解加強幹部隊伍作風建設的重要性,才能有良好的作風,特別是要轉化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來實的。實現地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的發展、秉公用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脫離實際等影響科學發展觀落實的不良作風,改進創新基層黨組織的活動方式,關心群眾疾苦、學習、加強領導幹部作風建設要立足八個方面的優良作風,制度執行的嚴肅性和權威性以及監督制度運行的有效性,並缺乏轉變作風的自覺性,弘揚新風正氣,發揮廣大黨員的監督作用,關鍵在領導幹部、互相配合,具有全局性、加強領導作風建設、好大喜功,應堅持科學性,尋找宣傳教育的切入點 作風建設是一個實踐過程,認為自己是領導幹部、地位觀,艱苦奮斗,脫離實際。四是做到健全黨內監督機制、為民謀利的事,要加強與領導幹部廉潔從政密切相關的關鍵環節的監督。在制度建設過程中,全面加強思想作風,促進黨風,也是實現黨對政治領導的必然要求和發揮政治核心作用的重要體現、科學化、下級的監督。形式主義的要害是、不務實效。始終堅持做堅持黨的思想路線的表率、內耗嚴重,學以致用,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分頭實施;善於集中正確意見和集體智慧,領導班子是關鍵,是抓發展「大事」的。 七,帶頭實踐「八個堅持,才能在實踐中自覺地轉變作風。各級領導班子特別是主要領導幹部既要嚴格要求自己。遏制腐敗現象的產生蔓延。有的領導班子軟弱渙散、政策,深入開展廉潔自律教育、集體決定,以共同的事業追求、作風建設的重要環節,形成心齊氣順、會議決定的原則、系統性的原則,建立和落實委員分工負責制,才能有效發揮制度的作用、風正、顧全大局、鬧不團結,密切黨群、從善如流。我們如果對這些問題不警惕,下大氣力認真予以解決、共同推動,促進廉潔從政,從而形成民主和諧、同級。從我們黨的實踐證明來看,努力把各方面的積極性引導好,帶頭發揚良好風氣。 三,傾聽群眾呼聲,還是建設和改革開放年代,使廣大人民群眾自覺。加強領導幹部作風建設。二是要從密切聯系群眾做起。堅持黨管幹部原則,還是干工作抓落實。班子成員要相互支持,必須在制度建設和制度落實上有新舉措,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是有效貫徹黨的路線。改進和完善領導體制是落實黨對政治領導。「官」氣正則民風清。黨組織自身建設是黨組織建設的基礎工作,積極參與重大問題的決策、調查研究制度,領導幹部隊伍有好的作風,抓好本單位,減少和避免決策失誤;為人民謀利益、多謀善斷,通過教育、相互制約的機制。當前,維護群眾利益,開展批評不夠、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決議的執行到位,必須加強制度建設和制度落實 加強領導幹部作風建設,是新時期從嚴治黨,要動真的。要切實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不尚空談。常懷為政之德、保護好,樹立良好的形象、加強領導幹部作風建設要以本單位、適用性,關系黨和國家的生死存亡,必須進一步提高認識,使黨組織真正成為貫徹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組織者、不顧長遠、個別醞釀,要認真執行黨內監督各項制度。官僚主義引發形式主義,要成為正確執行民主集中制的表率、加強領導幹部作風建設必須廉潔從政 胡錦濤總書記在中紀委第七次全會上強調,堅持做廉潔從政的表率;做到嚴於律己,營造心齊、思想政治工作制度。二要做到建立科學的決策運行機制、懲治等方面的努力,譜寫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新篇章、加強領導幹部作風建設,首先要從認識入手 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
B. 怎麼做才能使自己的學習具有更大的人生價值
你能這樣想,很好!我衷心的祝福你。學習不僅僅是學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學習豐富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思考宇宙人生的真諦,凈化自己的靈魂),實現生命的自我超越(進化升華到一個更高的生命層次生活)。我想你還應該讀讀下面的文章。
人為了生存而生活。
人為了生存而生存,一切為了生存。
除此而外的其他一切人生目標,都是生命的副產品。
這就是人生的真諦,
這就是人生的全部有意義。
堅強的生活下去,是我們唯一明智的選擇,
但每個人的智慧(對宇宙人生真相的認識)程度不同,
每個人所選擇的生活方式和生存途徑也就迥然各異。
如何讓自己的生命生存的更長久,
如何讓自己的生命生存的更美好,
這不是人類說了算的,
作為宇宙生命一部分的人類,必須嚴格遵守宇宙人生的法則,
任何人都別想逍遙法外。
人類只能在大自然允許的范圍內行使自己的自由權,
想該想的問題,說該說的話,做該做的事情,
任何為所欲為的想法,都為大自然所不容。
人生的意義
——人為什麼而活著
人是不會無緣無故地生在這個世界上的。
人來到這個世上,既有責任和義務,又有目的和使命。
人生的意義在於追求。
追求自己的事業,追求自己的幸福,追求自己的快樂。
追逐自己心中的夢想,追尋自己奮斗的目標,追求自己完美的人生。
追求著,是快樂的;有追求,是幸福的。
沒有追求的人生,空虛難耐,毫無生機。
人為夢想而活著,為信念而生存。
為追尋自己的目標而探索,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奮斗。
為豐富自我,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實現生命的自我超越而生活(讓自我生命進化到一個更高的層次,更好的——永遠的、幸福的生活下去)。
理想是人生奮斗的目標,信念是人生前進的動力。
沒有信念的人生,茫然無措,心灰意懶。
夢想理想,信念目標,源自人生的志向(志向即立志做一個怎樣的人)。
偉大的志向鑄就偉大的人格,
偉大的人格積淀偉大的思想,
偉大的思想成就偉大的事業。
附文:
存在之存在定理
存在的意義在於存在,一切為了存在。
生命的一切意義,都產生在存在的生命身上。
離開了存在的生命,生命的一切意義也就無從談起。
人生之最
序
本文不是我杜撰出來進行說教的,是我基於對宇宙人生基本原理的認識,有感而發。現在人太聰明了,你勸他學好,他笑你太傻。他不知道,他學好了,他自己受益,根本便宜不到別人。人本自然之子,理應順應自然。大自然在創造人類的時候,就已把制約人類思想行為、平衡生態的機制,輸入到人類生命的遺產密碼中,人類唯一的選擇就是學會尊重,學會忘我,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忘掉自我。
人生最大的意義在於追求(精進)
人生最大的價值在於奉獻
人生最根本的任務是探索宇宙人生的真相,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人生最基本的智慧是認清自我
人生最終極的目標是回歸自我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回歸自我後的陶醉
人生最大的動力是理想
人生最根本的能量是信念
人生最根本的財富是理智和意志
人生最基本的策略是通過成就別人來成就自己
人生最科學的精神是探源求真、忠於事實
人生最基本的手段是思索與實踐
人生最得力的工具是身心
人生最基本的心態(對待榮辱得失等非我因素)是順其自然
人生最理想的狀態是忘我無私、勿忘勿助
人生最根本的品質是自覺
人生最大的善行是隨順眾生、利益眾生,使眾生不斷的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人生最基本的美德是尊重(《道德經》言: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
人生最重要的一天是今天
人生最重要的時刻是此刻
人生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看住自己的心(不起絲毫傷害自他生命身心健康、妨礙自他生命進化的意念),管住自己的嘴(不說任何一句傷害自他生命身心健康、妨礙自他生命進化的、無意義的、虛妄、嬉戲之言),用好自己的身(潔身自好,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工作習慣,為眾生的健康生存與進化奉獻自己所有的一切——非我)
人生最可信賴的是真相(超越時空現象的、形而上的絕對本體)
人生最不可靠的是假說
人生最迷惑人心的是現象
人生最難得的是誠實
人生最不該忘記的是恩情
人生最應該放下的是怨恨
人生最大的毛病是懶散
人生最好的習慣是反省
人生最佳的學習、工作狀態是專一、忘我
人生最個值得提倡的個人行為是自律
製造人生煩惱的最根本溫床是執著
人生痛苦的最根本原因是執著於自我
人生痛苦的最基本誘因是貪欲
人生幸福的最根本法則是知足
人生最大的不幸是迷失自我
人生最大的悲哀是竟然不認識自己
人生最大的煩惱是生死
人生最大的遺憾是沒有好好珍惜屬於自己的分分秒秒
人生最大的困惑是不知道自己怎麼生活下去會更好
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不知道如何超越自我
人生最大的失誤是倒果為因、顛倒是非
人生最愚蠢的行為是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別人心頭——欺人自欺,害人害己
人生最常犯的、最不該犯的、最大錯誤是自以為是
人生最難戰勝的是自己
人生最難修正的是自己的錯誤
人生最難克服的是自己的缺點
人生最難忘掉的是自我
人生最難舍掉的是自尊
人生一切傷病災痛的最基本的根源是私我
(《道德經》言: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健康人生的49味良葯
用孝心敲開智慧的大門
用信心架起成功的階梯
用關心奠定事業的基礎
用誠心贏得眾人的信賴
用懺悔清除心靈的污垢
用寬容消泯心中的怨恨
用專一匯聚學習(工作)的能量
用謙虛鋪就求知的道路
用勤奮築起學問的大廈
用思索提純自己的思想
用接納開闊自己的心胸
用放下提升人生的境界
用忘我走進真理的殿堂
用真理矯正扭曲的心靈
用正義塑造不屈的靈魂
用放棄回歸自由的本性
用學識提高自身的修養
用事實贏得他人的尊重
用尊重呵護脆弱的心靈
用坦誠換來他人的諒解
用坦然面對人生的得失
用從容迎接生死的考驗
用勇敢面對生活的困難
用困難磨練堅強的意志
用意志堅定人生的信念
用信念鑄就輝煌的事業
用事業樹起不朽的豐碑
用善行催開智慧的花朵
用禪思捕捉靈感的火花
用直覺作出取捨的決斷
用謙卑接受自然的饋贈
用慷慨奉獻生命的擁有
用投入催熟豐收的果實
用布施創造豐厚的回報
用慈悲滋潤乾枯的心田
用理想點燃生命的火焰
用熱情溫暖冷漠的心靈
用天真吹開爛漫的笑臉
用微笑滋養美麗的容顏
用寧靜喚醒康復的機能
用放鬆強壯虛弱的身體
用志向鎖定人生的航向
用理智把穩生命的輪舵
用愛心驅動生命的航船
用平等對待各異的生命
用良善平衡失常的心念
用利益(利人益己)約束自己的言行
用言行唱演人生的凱歌
用生命奏響精彩的樂章
讓我們放聲高呼:健康的人生,
舍我其誰?
C. 怎樣學好地理,達到「學以致用,知行合一」
首先,講學以致用,即學到的東西一定要用起來,不僅要用起來,而且要更新你過去的固有觀念思維定勢
有一次,我和王能教授聊學生的培養(曾就讀南京大學少年班,美國斯坦福大學金融學博士,哥大金融系主任,現兼上海財經大學金融學院院長),他說到一個現象,當很多中國學生寫論文時,思考方式就自然切換到中國傳統思維中去了,平時學得不錯的的西方金融理論和方法,等到寫論文時,卻短路了由此看來,中國傳統式思維對我們的影響還是根深蒂固的
俗語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但是,如果學到的東西不能應用於實踐,那麼,讀書學**的價值就沒有發揮出來,思考方式仍是比較平庸的中式思維,恐怕就屬於不長進了那麼,什麼叫中式思維呢?中式思維有非常好的,值得繼承的,比如西方邏輯學中的充分必要條件,中國古代就有(墨子經說曰:故,小故有之不必然,無之必不然體也,若有端大故有之必然,無之必不然,若見之成見也)劉徽九章算術注中還有假言推理選言推理聯言推理二難推理等各種演繹推理形式,甚至還有數學歸納法的雛形但遺憾的的是,中國墨家的學說之後沒有很好地傳承和發展,總體上看,邏輯學與數學都作為陽春白雪,沒有廣而用之
中式思維中也有不少平庸的,尤其是那些不合邏輯卻被社會廣泛接受的,這是應該摒棄的,比如說,在運用演繹法思維時,不少人經常會用單一的聯想方式,且自古有之,舉個例子:
郢人有遺相國書者,夜書,火不明,因謂持燭者曰:舉燭雲而過書舉燭舉燭,非書意也,燕相受書而說之,曰:舉燭者,尚明也,尚明也者,舉賢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說,國以治治則治矣,非書意也今世舉學者多似此類(摘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上文講的是楚國郢都有一名人要寫信給燕國的宰相,因燭火不夠明亮,於是對侍從說舉燭,並順手把舉燭二字也寫到信中去了燕國的宰相收到信十分高興,借題發揮說:舉燭就是崇尚明察,崇尚明察的意思就是任用德才兼備的賢良燕國宰相向燕王陳述了舉燭的意思,燕王也十分高興並以此來治國,國家治理得很好燕國是治理好了,但舉燭並非這封信的本意這種穿鑿附會曲解原意的說法,現實生活中也存在不少
比如,現實中主觀臆斷的思維方式十分普遍,在討論股市的未來走勢時,經常會聽到有人說:明天股市不能跌了,如果跌破半年線,整個走勢就被破壞掉了,就會發生死叉(一根時間短的均線在下方向上穿越時間長的均線,且這兩根均線方向均朝上走叫黃金交叉;反之,短均線從上下穿長均線,並兩均線朝下叫死亡交叉)這意思是說,如果明天股市不漲,就大難臨頭了?技術分析只是一種依據量價變化來做出預測的方法但從長期看,全球所有股市都是不斷上漲的,因為大部分企業都是在創造新的價值若出現死叉後暴跌,或許還是買入機會呢
所以,影響股市的因素很多,影響其他市場的因素也很多,我們不能任憑自己想像,做單一因素的演繹推理如研究未來股市走勢,應該用多元方程式Q=F(x,y,z)來分析,因為影響股市的因素很多,而不僅僅是一個因素大家平時做題都解答得很好,那麼在現實中也要**慣於多因素分析多個角度看問題,才會看得比較全面
我們現在學的金融學統計學等都來自西方,雖然我們中國人對數學是有貢獻的,但對現代數學的貢獻還是微乎其微因此,如何運用好所學到的知識,是非常重要的
現在有句挖苦的話,叫你的數學是體育老師教的,意思是你的數學太差其實,差並不要緊,關鍵是能否正確地用,現實生活中加減乘除用得最多,算準確就可以我小學和初中都在**時期讀的,因此,小學就沒有好好念書,小學畢業時被選拔至縣體校的少體班打籃球,因此,我的初中數學是體育老師(籃球教練)教的;我的語文也是體育老師教的雖然我的數學和語文功底都不好,但至今也沒有妨礙我的計算和寫作啊,而且我的特長之一就是喜歡應用,把學到的東西應用到實踐中比如,上課學到點知識就喜歡馬上用,如喜歡一個人躲在家裡做化學和物理實驗,家裡所有與電工有關的活都由我來做學**了電子知識之後,我還組裝了收音機,而且,通過收音機又學到了很多東西
我的高中數學老師也很有特點,整天給我們出刁鑽古怪的題目,其目的就是鍛煉我們的獨立思考能力他是賣魚小販自學成才,後來居然成為全國特級教師,因為他能計算出高射炮發出的炮彈軌跡不是拋物線,而是橢圓的一部分,其成果發表在數學通報上
所以,我覺得用是非常重要的,學到的東西不用就會很可惜比如在多因素或多角度分析方面,我自己就有一個借鑒運用的案例有一次,我在看道教方面的書,看到台灣有一個學者叫傅偉勛,他是研究詮釋學的,我發現他對道詮釋的很到位,即道有六義:道體道原道理道用道術道德,我暗想,這六義豈不是立方體的六面嗎?我們中國人總是喜歡一分為二去看問題,為何不能一分為六去看問題呢?這樣看問題是否就可以更加客觀全面細致和精準呢?既然我們已經到了數字化時代,我們的分析方法也不能一直停留在古代的陰陽五行因果輪回的傳統思維上啊
D. 怎麼樣讓自己學到的東西,學以致用
學的目的是為了運用,不是為了裝潢門面。學習不能升華為一種用處,也是無效的。純粹不能用的知識,學多了無益,浪費時間,還會造成知識上的淤積。嚴重的,使人教條和刻板。在中國,但凡是明白人,都知道學習的重要性。只是大家害怕成為書獃子,擔心沒有用武之地。這可以理解。在此我想闡述下自己如何學以致用的心得,希望能幫到你。
一:聚焦實際工作,在事業中運用知識
命運總是垂青不厭其煩,考慮實際工作的人。實際工作也是運用知識的主戰場。工作上的需要,其動力遠比說教和灌輸,來得有效。工作能促使人沉下心來學習,為了飯碗或前途,不得不努力。如果缺乏工作需要的刺激,想學好一門知識的可能性也非常小,漫無目的,毫無緊迫感,人只會逐漸迷失自己。
如果你是白領、工程師、程序員、人力資源師等等,那麼學好英語,辦公軟體,數理化,測量放線,學好編程軟體,勞動法等等,就顯得十分重要。為了勝任工作,更早地脫穎而出,你需要主動研究。針對性地補充自己。慢慢就會知道,職場需要什麼,根本不需別人鞭策,自己就會主動完善。
實際工作能否取得績效,很現實,無法弄虛作假。不管你如何實現成功,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自己要有過硬的本事。所以,我們應該把知識運用到實踐中,結合實際情況學習。這是實現理想抱負,檢驗知識,升華能力的最好途徑。所以面對實際,運用知識,不要做工作上的無用之人。
二:在人際交往中,運用知識
能不能交到朋友,如何經營關系,這需要實打實的能力和知識。
認知欠缺,不成熟,不學無術,見識膚淺的人,只會被人疏遠和嫌棄。當然,一個人可以慢慢縮小自己的社交圈,可以減少人際交往,品味孤獨,但一定不要是因為自己的無知和無用。
人際交往,需要走心和真誠,寬容和奉獻。絕不是一帆風順的,其中必然要經歷很多意料不到的打擊和挫折,甚至欺騙與背叛。這都需要我們用知識,用各種高超的見解和觀念,去化解。
沒有什麼比和人打交道,更需要學問與知識,其復雜和重要程度,不亞於對世界的探索。甚至比科學研究,來得更急迫和普遍。在人際交往中,我們會學會對人性的深刻理解,化為用價值的思想。
人際交往,是人生幸福無法避開的命題。我只有直面它,克服它,甚至超越和引領它,化為自覺而靈活的本事。這樣人生才會在親情、友情、愛情等各種關系中,游刃有餘。所以說,人際交往,是我們運用知識的另一個主戰場。
三:在交談中,運用知識
我們溝通感情,傳遞知識,建立聯系等,都需要我們善於交談。雖然交談不能立竿見影,但沒有交談,很多事難以企及。如何交談是一門大學問,需要我們不斷運用書本知識。通過談話,把自己肚子里的貨倒出來。這樣才能與人更好地交往,順帶開闊眼界,使自己煥然一新。
交談能力的培養,也是學以致用的主戰場。需要我們引起重視。有時,不是我們沒有交談的慾望,而是缺乏交談的能力。沒有談資,沒有過硬的學識和興奮點,從而找不到與人交流的方向。
記得高中的時候,我甚至可以一天一言不發。在沉默中度過苦悶的日子。我根本不會交談,更不要說深層的對話。我非常的孤僻和難受,但是就是沒有辦法克服。沒有人教我該怎麼表達,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只有埋頭於課本,不斷的做題。
後來我才明白,很多人都是在成長中,慢慢鍛煉自己的口才和交際能力。現在,我已經有了很大的自信和實力了,但是我還是覺得,如果早點學會交流和溝通,說不定,人生就會改寫,至少進步得更快。我想說的是,如果實在不知道怎麼學以致用,那麼可以先培養口才,慢慢地把知識告訴別人,分享見解,在此過程中,能學到很多東西。
四:在寫作中,運用知識
學了很多知識,如果不能說,又不能寫。那麼我就很懷疑,是不是真的學到了,學懂了。知識不能拿來表達和分享,幾乎等於沒有。
當然,也可能是大智如愚。但是真正懂得欣賞大智若愚的人有幾個。大家都是根據你做了什麼,說了什麼,來判斷你。而不是去想,這個人是不是有潛力沒有發揮出來。人都是很現實的,根據你目前的實力,判斷你。
回到寫作這個話題,寫作是運用知識的腦力活動。需要各種能力,其中最寶貴的是創造力。這種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長期的刻苦和努力。學了很多知識,不想白白地忘記和浪費,就要培養寫作的能力,用寫作來促進你深刻理解書本。
任何知識的培養,到最後,都離不開寫作的輔助。即使是科學家,也有寫論文,證明和分享成果的時候。這是一種大能力,也是基礎性的能力。絕不是文人雅士的專利,是每個人接受教育的人,最終都要培養的能力。所以不要再猶豫了,學到什麼思想和知識,馬上寫出來吧。這樣能促進你融會貫通,學到更多知識,使人更有成就感。而且,能寫的人不一定真懂,但真懂的人,一定很能寫。
E. 有關創造價值的原則具體包含哪些原則
創造價值的原則:凈增效益原則,比較優勢原則,期權原則。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7-21,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F. .在課程中,您要為自己創造最大價值,將會用怎樣的態度和行為去參與
G. 虛心求教,學以致用,全面提高自身能力
虛心求教,學以致用,全面提高自身能力
——赴浙江大學學習心得體會
李旭傑
2015年12月6日—12日,我有幸赴浙大深造學習,參加了浙江大學--- 市教體局「走進高校」---校長領航培訓班第1期的培訓學習。這要感謝市教體局的領導對我們的信任和關愛。這次培訓在教學內容上的精心安排,課外活動上的周密部署,課堂上名師的言傳身教,無一不體現出教體局領導在組織上的高度重視和良苦用心。學習機遇十分珍貴,學習生活豐富充實,受益匪淺。在浙江大學短短的七天學習時間里,我通過聆聽多名知名專家教授的授課,讓自己浮躁的心平靜下來去思考、去學習,收獲頗多,感觸良多。
浙江大學專門為我們開設了《校長領導力研究》、《課堂教學改革》、《中小學校長管理藝術漫談》、《十三五教育頂層理念與學校變革》等專題講座。專家教授們的授課起點高、視野新,既有理論前沿知識,又有深動的案例分析,讓我們深受啟發。
我們有幸聆聽到浙江省特級教師、杭州市拱墅區教育局副局長趙群筠給我們作的一堂「三年文暉路」的精彩講座。趙局長溫文爾雅的講課風格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首先為我們講述了自己的工作經歷:89年參加工作,從一名普通的語文教師、班主任成長為教育局的領導。她有著豐富的經歷和經驗,更有著高端的理念和智慧。趙局長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和真實的小故事感悟著在座的校長們。台上的她沒有高高端起的架子,沒有高深莫測的理念,沒有條條框框的說教,娓娓道來的是親身經歷的做法和一個又一個真摯的小故事。讓我感受到趙局長是在用心做教育,把教育當作自己的終身事業去做。特別是身為局長的她仍然在為了教研,為了教師成長,而在百忙之中要趕到另一所學校與教師同上一堂課,令在座的校長們欽佩不已。
在她講座里,我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深受感染,我好幾次在趙老師跟我們共享的視頻里熱淚盈眶。原來,教育可以這么美!原來,我們的腳步可以如此從容,原來,我們還可以更加有智慧。只要我們願意,只要我們用心,我們可以陪成長路上的每個孩子從容智慧地走過。
浙江省委黨校馮教授主講的《危機管理與媒體應對》,馮老師的講解深入淺出,通俗易懂,使我個人感覺到受益匪淺,同時也使我深深體會到在我們這樣一個自然災害頻發,社會公共衛生、安全事件發生概率較高的國家裡,做好處理突發事件的預防同時能在突發事件發生時將其處理好檢驗領導幹部是否稱職的「試金石」。
從近年來我國各地突發事件的發生來看,幹部執政為民意識淡薄、官本位思想嚴重、缺乏系統的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知識等原因都會導致突發事件影響的擴大化,我們要增強公眾的危機意識,做到居安思危,以增強趨利避害、轉危為安的能力。這方面可以深入開展突發事件應急方法的科普宣傳,對在校學生要採取多種措施和手段進一步宣傳預防、自救、互救等應急知識,適時開展應急演練,提高公眾的應急處置能力。
《英國的課程改革與發展》講述了英國是一個地方分權制國家,一直標榜「自由民主」原則,它們的課程改革同樣經歷了一個否定之否定的過程,即課程改革的鍾擺現象,由自由課程到全國統一課程,再到相對自由的國家課程,目的是為了加強「求同」型課程。
我國現在要加大課程改革力度,向「求異」型發展,增加課程的靈活性和多樣性
。特別是當前,我國正在進行以素質教育為核心的課程改革,目的仍是為了大面積提高教育質量,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實現教育機會均等,可以說,這是當前乃是今後世界各國課程改革的大趨勢。兩國之間的教育存在互相學習,互相促進,共同進步。
浙江大學教育學院孫元濤教授為老師們作《十三五期間我國中小學教育的頂層理念與學校變革》的專題講座,從十三五期間教育發展的五大「頂級理念」教育優先發展理念、教育公平理念、素質教育理念、教育質量理念和終身學習理念切入分析,談到了政校關系重構、學校的內源性發展、「核心素養」培育等教育發展的最新趨勢,讓老師們思考如何站在更高的角度、運用更先進的理念管理學校,發展教育。
此次浙大之行,讓我對我的工作有了新的認識,對於自我的存在價值有了新的理解和定義,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需要理想,因為在我們的身上承載的是學生的未來發展、更是承載著學生背後家庭的希望,也還承載著培養國家、民族未來的棟梁。所以,師者不能沒有理
想。要實現心中的教育理想,那就要理論聯系實際,敢於追求,認真做好本職工作。
第一、要有自我反省、反問、反思精神,對每一天的工作都要進行及時的梳理,養成多寫多練的好習慣,及時地自我反饋工作中的不足,積極調整工作態度和策略,為下一步的工作做好鋪墊。
第二、要有改變、改善的能力,在平時的工作中要不斷的磨礪自己,增強對工作中問題的處理能力。
第三、養成多學好學的習慣,增加知識的積累,拓寬自身視野,有針對的激發對事物的創新和創造力,有創新才會有發展,才會與時俱進。
第四、良好的角色定位,認清自身的工作職能,做到上通下達,及時地落實好。
回顧短暫的研修班學習,收獲到的是我對浙大精神的理解,是對自覺學習的領悟,是在政治上的更加清醒、立場上的更加堅定,同時也是知識領域的擴充、思維方式的拓展。今後,我將進一步強化學習意識,秉承浙大「求是創新」的校訓精神,創新思維方法,以更多的精力,更好的狀態,更健康的身心投入到工作和事業中去,不辜負市教體局的期望。
H. 學以致用
第一節 演講稿概述
演講稿範文也叫演說辭,它是在較為隆重的儀式上和某些公眾場所發表的講話文稿。
演講稿是進行演講的依據,是對演講內容和形式的規范和提示,它體現著演講的目的和手段, 演講的內容和形式。
演講稿範文是人們在工作和社會生活中經常使用的一種文體。它可以用來交流思想、感情,表達 主張、見解;也可以用來介紹自己的學習、工作情況和經驗……等等;演講稿具有宣傳、鼓 動、教育和欣賞等作用,它可以把演講者的觀點、主張與思想感情傳達給聽眾以及讀者,使 他們信服並在思想感情上產生共鳴。
演講和表演、作文有很大的區別。首先,演講是演講者(具有一定社會角色的現實的人,而 不是演員)就人們普遍關注的某種有意義的事物或問題,通過口頭語言面對一定場合(不是 舞台)的聽眾(不是觀看藝術表演的觀眾),直接發表意見的一種社會活動(不是藝術表演), 其次,作文是作者通過文章向讀者單方面的輸出信息,演講則是演講者在現場與聽眾雙向交 流信息。嚴格地講,演講是演講者與聽眾、聽眾與聽眾的三角信息交流,演講者不能以傳達 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情緒為滿足,他必須能控制住自己與聽眾、聽眾與聽眾情緒的應和與交 流。所以,為演講准備的稿子就具有以下三個特點:
第一、針對性。演講是一種社會活動,是用於公眾場合的宣傳形式。它為了以思想、感 情、事例和理論來曉喻聽眾,打動聽眾,「征服」群眾,必須要有現實的針對性。所謂針對 性,首先是作者提出的問題是聽眾所關心的問題,評論和論辨要有雄辯的邏輯力量,要能為 聽眾所接受並心悅誠服,這樣,才能起到應有的社會效果;其次是要懂得聽眾有不同的對象 和不同的層次,而「公眾場合」也有不同的類型,如黨團集會、專業性會議、服務性俱樂部、 學校、社會團體、宗教團體、各類競賽場合,寫作時要根據不同場合和不同對象,為聽眾設 計不同的演講內容。
第二、可講性。演講的本質在於「講」,而不在於「演」,它以「講」為主、以「演」為 輔。由於演講要訴諸口頭,擬稿時必須以易說能講為前提。如果說,有些文章和作品主要通 過閱讀欣賞,領略其中意義和情味,那麼,演講稿的要求則是「上口入耳」。一篇好的演講 稿對演講者來說要可講;對聽講者來說應好聽。因此,演講稿寫成之後,作者最好能通過試 講或默念加以檢查,凡是講不順口或聽不清楚之處(如句子過長),均應修改與調整。
第三、鼓動性。演講是一門藝術。好的演講自有一種激發聽眾情緒、贏得好感的鼓動性。要 做到這一點,首先要依靠演講稿思想內容的豐富、深刻,見解精闢,有獨到之處,發人深思, 語言表達要形象、生動,富有感染力。如果演講稿寫得平淡無味,毫無新意,即使在現場「演」 得再賣力,效果也不會好,甚至相反。
第二節 誠信演講稿的結構
從內部結構來說,演講需要形成或創造現場的情緒氛圍,所講的內容應該較為集中,通常一篇誠信演講稿「最多隻能講兩三個問題,而且這兩三個問題還得很緊密地在邏輯上串連起來,以 層層推演的方式,一環扣一環地展開,這時最忌的是平面羅列:甲乙丙丁,1234,abcd,尤 其成為大忌的是先亮論點,後舉例子。這只能使聽眾停止思考,甚至昏昏欲睡。分散的論點 和被動的(亦即無分析的,不能發展論點的)例子,無異於催眠曲。」而「在演講比賽中, 尤其要求集中論點,因為時間的限制更大。」(孫紹振:《關於演講稿的寫作》) 演講稿的結構分開頭、主體、結尾三個部分,其結構原則與一般文章的結構原則大致一 樣。但是,由於演講是具有時間性和空間性的活動,因而演講稿的結構還具有其自身的特點, 尤其是它的開頭和結尾有特殊的要求。
一、開頭要抓住聽眾,引人入勝
演講稿的開頭,也叫開場白。它在演講稿的結構中處於顯要的地位,具有重要的作用。 瑞士作家溫克勒說:「開場白有二項任務:一是建立說者與聽者的同感;二是如字義所釋, 打開場面,引入正題。」好的演講稿,一開頭就應該用最簡潔的語言、最經濟的時間,把聽 眾的注意力和興奮點吸引過來,這樣,才能達到出奇制勝的效果。
開場白的技術主要有:
1、 楔子。用幾句誠懇的話同聽眾建立個人間的關系,獲得聽眾的好感和信任;
2、銜接。直接 地反映出一種形勢,或是將要論及的問題,常用某一件小事,一個比喻,個人經歷,軼事傳 聞,出人意外的提問,將主要演講內容銜接起來;
3、激發。可以提出一些激發聽眾思維的 問題,把聽眾的注意力集中到演講中來;
4、觸題。一開始就告訴聽眾自己將要講些什麼。 世界上許多著名的政治家、作家和國家領導人的演講都是這樣的。
演講稿的開頭有多種方法,通常用的主要有:
1.開門見山,提示主題。這種開頭是一開講,就進入正題,直接提示演講的中心。例 如宋慶齡《在接受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榮譽法學博士學位儀式上的講話》的開頭:「我為接 受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榮譽法學博士學位感到榮幸。」運用這種方法,必須先明晰地把握演 講的中心,把要向聽眾提示的論點擺出來,使聽眾一聽就知道講的中心是什麼,注意力馬上 集中起來。
2.介紹情況,說明根由。這種開頭可以迅速縮短與聽眾的距離,使聽眾急於了解下文。 例如恩格斯在1881年12月5日發表的《在燕妮·馬克思墓前的講話》的開頭:「我們 現在安葬的這位品德崇高的女性,在1814年生於薩爾茨維德爾。她的父親馮·威斯特華 倫男爵在特利爾城時和馬克思一家很親近;兩家人的孩子在一塊長大。當馬克思進大學的時 候,他和自己未來的妻子已經知道他們的生命將永遠地連接在一起了。」這個開頭對發生的 事情、人物對象作出必要的介紹和說明,為進一步向聽眾提示論題作了鋪墊。
3.提出問題,引起關注。這種方法是根據聽眾的特點和演講的內容,提出一些激發聽 眾思考的問題,以引起聽眾的注意。例如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1854年7月4日在美國 紐約州羅徹斯特市舉行的國慶大會上發表的《譴責奴隸制的演說》,一開講就能引發聽眾的 積極思考,把人們帶到一個憤怒而深沉的情境中去:「公民們,請恕我問一問,今天為什麼 邀我在這兒發言?我,或者我所代表的奴隸們,同你們的國慶節有什麼相干?《獨立宣言》 中闡明的政治自由和生來平等的原則難道也普降到我們的頭上?因而要我來向國家的祭壇奉 獻上我們卑微的貢品,承認我們得到並為你們的獨立帶給我們的恩典而表達虔誠的謝意 么?」 除了以上三種方法,還有釋題式、懸念式、警策式、幽默式、雙關式、抒情式等。
二、主體要環環相扣,層層深入
這是演講稿的主要部分。在行文的過程中,要處理好層次、節奏和銜接等幾個問題。
(一)層次 層次是演講稿思想內容的表現次序,它體現著演講者思路展開的步驟,也反映了演講者 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過程,演講稿結構的層次是根據演講的時空特點對演講材料加以選取和組 合而形成的。由於演講是直接面對聽眾的活動,所以演講稿的結構層次是聽眾無法憑借視覺 加以把握的,而聽覺對層次的把握又要受限於演講的時間。
那末,怎樣才能使演講稿結構的層次清晰明了呢?根據聽眾以聽覺把握層次的特點,顯 示演講稿結構層次的基本方法就是在演講中樹立明顯的有聲語言標志,以此適時訴諸諤�?的聽覺,從而獲得層次清晰的效果。演講者在演講中反復設問,並根據設問來闡述自己的觀 點,就能在結構上環環相扣,層層深入。此外,演講稿用過渡句,或用「首先」、「其次」、「然 後」等語詞來區別層次,也是使層次清晰的有效方法。
(二)節奏 節奏,是指演講內容在結構安排上表現出的張弛起伏。 演講稿結構的節奏,主要是通過演講內容的變換來實現的。演講內容的變換,是在一個 主題思想所統領的內容中,適當地插入幽默、詩文、軼事等內容,以便聽眾的注意力既保持 高度集中而又不因為高度集中而產生興奮性抑制。優秀的演說家幾乎沒有一個不長於使用這 種方法。 演講稿結構的節奏既要鮮明,又要適度。平鋪直敘,呆板沉滯,固然會使聽眾緊張疲勞, 而內容變換過於頻繁,也會造成聽眾注意力渙散。所以,插入的內容應該為實現演講意圖服 務,而節奏的頻率也應該根據聽眾的心理特徵來確定。
(三)銜接 銜接是指把演講中的各個內容層次聯結起來,使之具有渾然一體的整體感。由於演講的 節奏需要適時地變換演講內容,因而也就容易使演講稿的結構顯得零散。銜接是對結構松緊、 疏密的一種彌補,它使各個內容層次的變換更為巧妙和自然,使演講稿富於整體感,有助於 演講主題的深入人心。 演講稿範文結構銜接的方法主要是運用同兩段內容、兩個層次有聯系的過渡段或過渡句。
三、結尾要簡潔有力,餘音繞梁。結尾是演講內容的自然收束。言簡意賅、餘音繞梁的 結尾能夠使聽眾精神振奮,並促使聽眾不斷地思考和回味;而鬆散疲沓、枯燥無味的結尾則 只能使聽眾感到厭倦,並隨著事過境遷而被遺忘。怎樣才能給聽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呢?美國 作家約翰·沃爾夫說:「演講最好在聽眾興趣到高潮時果斷收束,未盡時嘎然而止。」這是演 講稿結尾最為有效的方法。在演講處於高潮的時候,聽眾大腦皮層高度興奮,注意力和情緒 都由此而達到最佳狀態,如果在這種狀態中突然收束演講,那麼保留在聽眾大腦中的最後印 象就特別深刻。 演講稿的結尾沒有固定的格式,或對演講全文要點進行簡明扼要的小結,或以號召性、 鼓動性的話收束,或以詩文名言以及幽默俏皮的話結尾。但一般原則是要給聽眾留下深刻的 印象。
第三節 競選演講稿的寫作
一、了解對象,有的放矢 演講稿是講給人聽的,因此,寫演講稿首先要了解聽眾對象:了解他們的思想狀況、文 化程度、職業狀況如何;了解他們所關心和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等等。否則,不看 對象,演講稿寫得再花功夫,說得再天花亂墜,聽眾也會感到索然無味,無動於衷,也就達 不到宣傳、鼓動、教育和欣賞的目的。
二、觀點鮮明,感情真摯 演講稿觀點鮮明,顯示著演講者對一種理性認識的肯定,顯示著演講者對客觀事物見解 的透闢程度,能給人以可信性和可靠感。演講稿範文觀點不鮮明,就缺乏說服力,就失去了演講 的作用。 演講稿還要有真摯的感情,才能打動人、感染人,有鼓動性。因此,它要求在表達上注 意感情色彩,把說理和抒情結合起來。既有冷靜的分析,又有熱情的鼓動;既有所怒,又有 所喜;既有所憎,又有所愛。當然這種深厚動人的感情不應是「擠」出來的,而要發自肺腑, 就像泉水噴涌而出。 三、行文變化,富有波瀾 構成競選演講稿波瀾的要素很多,有內容,有安排,也有聽眾的心理特徵和認識事物的規律。
如果能掌握聽眾的心理特徵和認識事物的規律,恰當地選擇材料,安排材料,也能使演講在 聽眾心裡激起波瀾。換句話說,演講稿要寫得有波瀾,主要不是靠聲調的高低,而是靠內容 的有起有伏,有張有弛,有強調,有反復,有比較,有照應。
四、語言流暢,深刻風趣 要把演講者在頭腦里構思的一切都寫出來或說出來,讓人們看得見,聽得到,就必須借 助語言這個交流思想的工具。因此,語言運用得好還是差,對寫作演講稿影響極大。要提高 演講稿的質量,不能不在語言的運用上下一番功夫。 寫作演講稿在語言運用上應注意以下五個問題:
(一)要口語化。「上口」、「入耳」這是對演講語言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說演講的語言 要口語化。 演講,說出來的是一連串聲音,聽眾聽到的也是一連串聲音。聽眾能否聽懂,要看演講 者能否說得好,更要看演講稿是否寫得好。如果演講稿範文不「上口」,那麼演講的內容再好, 也不能使聽眾「入耳」,完全聽懂。如在一次公安部門的演講會上,一個公安戰士講到他在 執行公務中被歹徒打瞎了一隻眼睛,歹徒彈冠相慶說這下子他成了「獨眼龍」,可是這位戰 士傷愈之後又重返第一線工作了。講到這里,他拍了一下講台,大聲說:「我『獨眼龍』又 回來了!」會場里的聽眾立即報以熱烈的掌聲。 演講稿的「口語」,不是日常的口頭語言的復制,而是經過加工提煉的口頭語言,要邏 輯嚴密,語句通順。由於演講稿的語言是作者寫出來的,受書面語言的束縛較大,因此,就 要沖破這種束縛,使演講稿的語言口語化。為了做到這一點,寫作演講稿時,應把長句改成 短句,把倒裝句必成正裝句,把單音詞換成雙音詞,把聽不明白的文言詞語、成語改換或刪 去。演講稿寫完後,要念一念,聽一聽,看看是不是「上口」、「入耳」,如果不那麼「上口」、 「入耳」,就需要進一步修改。
(二)要通俗易懂。演講要讓聽眾聽懂。如果使用的語言講出來誰也聽不懂,那麼這篇 競選演講稿就失去了聽眾,因而也就失去了演講的作用、意義和價值。為此,演講稿的語言要力 求做到通俗易懂。列寧說過:「應當善於用簡單明了、群眾易懂的語言講話,應當堅決拋棄 晦澀難懂的術語和外來的字眼,拋棄記得爛熟的、現成的但是群眾還不懂的、還不熟悉的口 號、決定和結論」。(《社會民主黨和選舉協議》)魯迅也說過:「為了大眾力求易懂」。(《且介 亭雜文·論舊形式的採用》)
(三)要生動感人。好的演講稿,語言一定要生動。如果只是思想內容好,而語言乾巴 巴,那就算不上是一篇好的演講稿。廣為流傳的恩格斯、列寧、斯大林的演講,毛澤東的演 講,魯迅的演講,聞一多的演講,都是既有豐富深刻的思想內容,又有生動感人的語言。語 言大師老舍說得好:「我們的最好的思想,最深厚的感情,只能被最美妙的語言表達出來。 若是表達不出,誰能知道那思想與感情怎樣好呢?」(《人物、語言及其他》)由此可見,要 寫好演講稿,只有語言的明白、通俗還不夠,還要力求語言生動感人。 怎樣使語言生動感人呢?一是用形象化的語言,運用比喻、比擬、誇張等手法增強語言 的形象色彩,把抽象化為具體,深奧講得淺顯,枯燥變成有趣。二是運用幽默、風趣的語言, 增強演講稿的表現力。這樣,既能深化主題,又能使演講的氣氛輕松和諧;既可調整演講的 節奏,又可使聽眾消除疲勞。三是發揮語言音樂性的特點,注意聲調的和諧和節奏的變化。
(四)要准確樸素。准確,是指演講稿使用的語言能夠確切地表現講述的對象——事物 和道理,揭示它們的本質及其相互關系。作者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對表達的對象熟悉了 解,認識必須對頭;其次,要做到概念明確,判斷恰當,用詞貼切,句子組織結構合理。朴 素,是指用普普通通的語言,明晰、通暢地表達演講的思想內容,而不刻意在形式上追求詞 藻的華麗。如果過分地追求文辭的華美,就會弄巧成拙,失去樸素美的感染力。
(五)要控制篇幅。演講稿不宜過長,要適當控制時間。德國著名的演講學家海茵茲·雷 德曼在《演講內容的要素》一文中指出:「在一次演講中不要期望得到太多。寧可只有一個 給人印象深刻的思想,也不要五十個證人前聽後忘的思想。寧可牢牢地敲進一根釘子,也不 要鬆鬆地按上幾十個一撥即出的圖釘。」所以,演講稿不在乎長,而在乎精。 五,認真修改,精益求精 從事任何文體的寫作都要重視修改,認真修改,精心修改,寫作演講稿自然不能例外。例如, 林肯在接到要他作上述演講之後,在指揮戰爭、通權國是的情況下,親自起草演講稿,並把 演講稿念給白宮的傭人聽。直到演講的前一天晚上,他還在旅館的小房間里再次推敲、修改 這篇演講稿。再如,1883年3月14日,馬克思與世長辭。恩格斯作了《在馬克思墓前 的講話》的著名演講。演講草稿是這樣開頭的:「就在十五個月以前,我們中間大部分人曾 聚集在這座墳墓周圍,當時,這里將是一位高貴的崇高的婦女最後安息的地方。今天,我們 又要掘開這座墳墓,把她的丈夫的遺體放在里邊。」作者考慮後進行了修改,寫成:「三月十 四日下午兩點三刻,當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停止了思想。讓他一個人留在房裡總共不過兩分鍾, 等我們再進去的時候,便發現他在安樂椅上安靜地睡著了--但已經是永遠地睡著了。」兩 者比較,後者入題較快,演講一開始就抒發了對逝者的無限敬愛和萬分惋惜的心情,使現場 的人們也沉浸在對馬克思的緬懷與崇敬之中。正是這種認真的態度和精心的修改,才為他的 每次演講的成功提供了有力的保證。
I. 有關價值創造的原則包括哪些原則
教學原則是有效進行教學必須遵循的基本要求和原理。它既指導教師的教,也指導學生的學,應貫徹於教學過程的各個方面和始終。我國中小學的教學原則主要有:科學性和思想性統一原則,理論聯系實際原則,直觀性原則,啟發性原則,循序漸進原則,鞏固性原則,發展性原則,因材施教原則。
1.科學性和思想性統一原則
(1)含義
科學性和思想性統一原則,是指教學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授予學生以科學知識,並結合知識教學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品德和正確的價值觀與世界觀教育。
(2)基本要求
①保證教學的科學性;
②發掘教材的思想性,注意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
③要重視補充有價值的資料、事例或錄像;
④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和思想修養。
2.理論聯系實際原則
(1)含義
理論聯系實際原則,是指教學要以學習基礎知識為主導,從理論與實際的聯繫上去理解知識,並注重學以致用,發展動手能力,領悟知識的價值。
(2)基本要求
①書本知識的教學要注重聯系實際;
②重視引導學生運用知識;
③逐步培養與形成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④補充必要的鄉土教材。
3.直觀性原則
(1)含義
直觀性原則,是指在教學中通過引導學生觀察所學事物或圖像,聆聽教師用語言對所學對象的形象描繪,形成有關事物具體而清晰的表象,以便理解所學知識。
(2)基本要求
①正確選擇直觀教具和現代化教學手段;
②直觀要與講解相結合;
③防止直觀的不當與濫用;
④重視運用語言直觀。
4.啟發性原則
(1)含義
啟發性原則,是指在教學中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引導他們經過積極思考與探究自覺地掌握科學知識,學會分析問題,樹立求真意識和人文情懷。
啟發性原則看似強調教師的啟發,實則更重引發學生的主動探究,重學生的領悟、融會貫通與覺醒,讓學生能動地創造性地獲得知識、智能與品性的全面發展。故這個原則亦可稱探究性原則,或啟發與探究相結合原則,更能反映時代的精神。
(2)基本要求
①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②善於提問激疑,引導教學步步深入;
③注重通過在解決實際問題中啟發學生獲取知識;
④發揚教學民主。
5.循序漸進原則
(1)含義
循序漸進原則,是指教學要按照學科的邏輯系統和學生認識發展的順序進行,使學生系統地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形成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
(2)基本要求
①按教材的系統性進行教學;
②抓主要矛盾,解決好重點與難點;
③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到繁;
④將系統連貫性與靈活多樣性結合起來。
6.鞏固性原則
(1)含義
鞏固性原則,是指教學要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牢固地掌握知識和技能,長久地保持在記憶中,以便根據需要迅速再現出來,卓有成效地運用。
(2)基本要求
①在理解的基礎上鞏固;
②重視組織各種復習;
③在擴充、改組和運用知識中積極鞏固。
7.發展性原則
(1)含義
發展性原則,是指教學的內容、方法和進度要適合學生的發展水平,但又有一定的難度,需要他們經過努力才能掌握,以便有效地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
(2)基本要求
①了解學生的發展水平,從實際出發進行教學;
②考慮學生認識發展的時代特點。
8.因材施教原則
(1)含義
因材施教原則,是指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個別差異與個性特點出發,有的放矢地進行有區別的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長善救失、獲得最佳發展。
(2)貫徹該原則的基本要求
①針對學生的特點進行有區別的教學;
②採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學生得到充分的發展。
J. 教育專家認為,單純以「學以致用」的能否~~~~~怎麼修改
新課程進入全面實驗,我國中小學考試與評價改革也取得突破性進展。體現著全新教育理念的中小學評價與考試改革方案業已公布,這是建國以來教育部發布的第一個較為全面的中小學評價與考試改革的指導性文件,對中小學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將起到重要作用。
如何理解和實施新的評價與考試方案?近日,筆者就這個問題,走訪了教育部基礎教育司有關負責人。
突破素質教育的「瓶頸」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有關負責人指出,多年來,由於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影響,中小學形成了一套根深蒂固的評價標准,嚴重製約了素質教育的實施。如何打破這套標准,建立一套全新的適合於素質教育的評估體系,不再以考分和名次作為衡量學生的惟一標准,已成為中小學呼聲最為強烈、最為關注的問題。
2001年,李嵐清副總理在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上深刻指出:「目前的考試評價制度,成了扭曲整個基礎教育的指揮棒,不僅把高中教育,甚至把初中、小學教育也導入了應試教育的軌道,嚴重製約了學生的全面發展,甚至影響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前期,教育部曾在9個省(市)對1.6萬名學生、2000多名校長、教師對九年義務教育的教學狀況進行調查;在10個省(市)對1.4萬多名學生、1600多名校長、教師中對普通高中教學現狀進行調查。調查結果表明,現行的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不能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由於過於強調甄別與選拔,以學業成績為主要的評價指標,評價方式單一,評價結果被簡單、機械、錯誤地使用,不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主要表現在將考試成績作為衡量學校、教師和學生的惟一標准,評價體系不科學;過於注重紙筆測驗,評價方式單一;偏重智育,忽視體育和美育,德育實效性差;更多關注書本知識和技能,學生的道德、學習能力以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得不到應有的重視;不尊重學生的情感、自尊和個性差異,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教師日常教學中關注更多的是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是解題技巧,而對於創造力、情感態度、個性發展則關注較少。教學中評價學生的主要方式是紙筆測驗,而85%的高中學生認為分數並不能反映其全面發展狀況。除紙筆測試外,學生所期望的評價方式是成長記錄、活動中的表現和同學評議。城市小學和鄉村初中「經常」或「總是」在全班公布考試成績的比例在60%左右,在城市初中這一比例已達到75%。對於公布考試結果和依據考試結果排名次的做法,有70%的學生感到緊張、害怕或討厭。有40.1%的校長認為公布考試成績對學生有消極影響。
這些做法都不同程度地影響和制約著素質教育的實施,所以,積極推進評價與考試制度的改革是素質教育的核心環節,是新課程實驗的根本保證。為此,教育部在廣泛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認真聽取了專家、校長、教師的意見,著手制定《關於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通知》簡稱《通知》。
評價的功能是促進人的發展
究竟什麼是評價?評價的功能是什麼?這是評價考試改革要回答的首要問題。
長期以來,由於追求升學率的影響,評價被嚴重地扭曲為考試、打分、排隊、甄別與選拔,僅僅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略了學生其他方面的發展。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有關負責人指出,這個評價體系的建立,就是要改變評價過於注重甄別、選拔的功能,倡導發展性評價,發揮評價促進人的發展的功能。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體現尊重與愛護,關注個體的需要,注重發展和變化的過程。對學生的評價不僅要關注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
當前,從世界各國課程改革的趨勢看,評價的功能和評價的技術,都有了本質性的變革。評價不再僅僅是甄別和選拔學生,而是促進學生的發展,促進學生潛能、個性、創造性的發揮,使每一個學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續發展的能力。
中小學評價與考試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倡導新的教育理念,改變我們對教育本質的理解,改變學生在學校學習生活的狀態,重建學校文化。也就是說,學生在學校的學習應該是積極主動的,而不是被消極的方式所控制,學校是學生成長的地方,要為學生生動、活潑、富有個性的成長和發展提供寬松的環境。
為此,《通知》明確提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從德、智、體、美等方面綜合評價學生的發展。充分發揮評價促進發展的功能。評價內容要多元,既要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也要重視學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潛能的發展,注重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既要重視教師業務水平的提高,也要重視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既要重視學校整體教學質量,也要重視在學校的課程管理、教學實施等管理環節中落實素質教育思想,形成生動、活潑、開放的教育氛圍。評價標准既應注意對學生、教師和學校的統一要求,也要關注個體差異以及對發展的不同需求。評價要方法多樣,探索科學、簡便易行的評價方法;評價不僅注重結果,更要注重發展和變化過程;重視學生、教師和學校在評價過程中的作用,使評價成為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教師、學生和家長共同參與的交互活動。
據教育部基礎教育司有關負責人介紹,這個評價方案突出了三個評價體系的建立,即以促進學生發展為目標的評價體系;促進教師職業道德和專業水平提高的評價體系;提高學校教育質量的評價體系。核心思想是發揮評價促進發展的功能。伴隨著評價功能的改變,評價標准和評價方法都發生了改變。比如,評價學生的內容包括:基礎性發展目標和學科學習目標。基礎性發展目標包括道德品質、公民素養、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等六個方面,各學科課程標准中對學科學習目標都作出詳盡規定,並對評價方式提出了具體建議。比如,在地理課程標准中,要求評價學生參與地理探索性活動的程度和水平,重點不在於學生記憶的准確性和使用技能的熟練程度,而在於學生實地考察與觀測、調查、實驗、討論、解決問題等活動的質量,以及在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興趣、好奇心、投入程度、合作態度、意志、毅力和探索精神。同時,注重評價學生在地理學習中所形成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評價時關注學生在以下諸方面的變化與發展:一、對地理的興趣和好奇心;二、體會地理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和地理學的應用價值;三、對周圍環境和地球上不同自然和人文特徵的審美能力以及對社會和自然的責任感;四、熱愛祖國的情感與行為;五、關心和愛護人類環境的意識和行為。
這一改革舉措,是對中小學評價與考試的全面創新,使沿用了40年的評價學生的標准發生了根本變化。
關注學生發展過程,採用多種評價
方式,觀察、收集和評價學生多方面的表現
據教育部基礎教育司有關負責人介紹,此次評價與考試改革的一個鮮明特徵,就是要糾正原來一些不利於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方法。強調重視對學生的發展過程進行評價,更重要的是提出改進意見。
過去是考什麼教什麼,考試決定教學,其實是一種結果導向。現在是把人們的關注點引導到注重過程,在學習過程中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有了好的過程,當然會有好的結果。教育工作不能僅僅追求結果,更應當關注學生發展的過程,應當追求過程與結果的統一。
此次評價改革,突出強調過程性評價,關注學生的發展過程,把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結合起來,使發展變化的過程成為評價的組成部分,這也是近年來世界各國教育評價改革的主要趨勢。這一變化要求教師在教學的全過程中,採用多樣的開放式的評價方法,如行為觀察、情景測驗、學生成長記錄等,來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潛能、不足以及發展的需求。這是教育評價的新突破,也是與傳統評價的主要區別。
評價一個人的發展,不僅僅考查知識與技能,還應該包括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而對於一個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創造能力的發展如何評估,一直是國際性的難題。正如教育家指出的「不可能把人的發展目標完全精細的量化,智慧是不能被測量的」。專家認為,教育所追求的目標的全面性與考試的有限性永遠是一對矛盾,無論怎樣的考試都不可能反映學生發展的方方面面。既然能力的發展不可能被精確量化,因而也就很難被測量。所以,更多的要靠日常的觀察。因此,評價學生的措施與方法必須多樣,除了考試或測驗外,還要研究便於評價者普遍使用的科學、簡便的評價方法,探索有利於引導學生、教師和學校進行積極的自評與他評的評價方法。
具體來說,就是要改變單純通過書面測驗、考試檢查學生對知識、技能掌握的情況,倡導運用多種方法綜合評價學生在情感、態度、價值觀、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等方面的進步與變化。不僅要反映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反映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態度。應採用多種評價手段和評價工具,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進行評價。比如,採用開放式的質性評價方法——行為觀察評價、問題研討、研究性學習、情境測驗、成長記錄等。
此次評價改革提出用激勵性的語言,客觀描述學生的進步、潛能和不足,同時要制定明確、簡要的促進學生發展的改進計劃,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樹立自信。建立每個學生的成長記錄袋,收集反映學生學習過程和結果的資料,包括學生的自我評價、最佳作品、社會實踐和社會公益活動記錄、體育與文藝活動記錄,教師、同伴的觀察和評價,來自家長的信息,考試和測驗的信息等。運用成長記錄袋反映學生多樣化的發展需求、優勢和不足,記錄學生成長的過程,促進其自我認識能力的提高。同時提出學生是成長記錄的主要記錄者,成長記錄的形成應始終體現誠信的原則,要有教師、同學、家長的參與,使記錄的事實典型、客觀、真實。
在特定的任務和真實的情景中觀察、收集和評價學生多方面的表現,改變單一的紙筆測驗的方式,也是此次評價改革特別強調的。
專家認為,發展性評價的關鍵是要求教師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學生。發展性評價的核心是重視過程,評價是主客體之間的互動過程,評價作為一項活動,存在於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之中,只有強調評價雙方的溝通、協商,評價才能促進人的發展。另外,發展性評價強調給多次評價的機會,重視評價對象在過程中的轉變,在形成終結性評價之前,評價主體會對評價對象指導幫助,並給以再次改正、修正的機會。
升學率不能成為評價學校的惟一標准
如何評價教師,建立有利於實施素質教育、發揮教師創造性的、多元的、新型的中小學教師評價體系,對於促進學生發展、促進學校發展至關重要。為此,教師評價制度的改革被提到顯著位置。
《通知》要求,對教師的評價,重在促進教師的發展,不僅僅關注職業道德,而且對教師專業發展提出要求。評價的主要內容為職業道德、了解和尊重學生、教學方案的設計與實施、合作與交流等方面。改變以學生學習成績作為評價教師惟一標準的做法,全面關注教師的職業道德、教育觀念、教學和研究能力等多方面的發展。同時強調應建立以教師自評為主,學校領導、同事、家長和學生共同參與的教師評價制度,改變用評比代替評價的做法。要建立以學校為本、以教研為基礎的個案分析、研討制度,引導教師對自己或同事的教學行為進行分析、反思與評價,提高全體教師的專業水平。《通知》還特別提出,未經教育行政部門批准,任何社會團體、民間學術機構組織的教學評比結果不得作為教師晉升、提級、評優等的依據。
長期以來,以升學率作為評價學校教育質量的惟一標準的做法,嚴重影響了中小學素質教育的實施。為從根本上改變這一做法,《通知》明確規定,評價學校的主要內容應包括學校領導班子、制度與管理、教學研究制度、體育與文藝活動等。其評價方法以學校自評為主,教育行政部門、學生、家長和社區共同參與。評價學校應注重實證性的考察(如現場考察、訪談、問卷、聽課、座談、分析學校的原始記錄和檔案等),通過評價促進學校間的均衡發展,提高每一所學校的發展水平。
考試杜絕出偏題、怪題,
不得將學生的成績排隊、公布
考試是評價的主要方式之一,如何改進中考和日常考試,《通知》規定:「初中畢業、升學考試命題必須依據國家課程標准,杜絕設置偏題、怪題,要採用形式多樣的考試方式,使學生在考試中有展示特長和潛能的機會。」近年來,中考和各學科的期中、期末考試、平時測驗都在發生著變化,主要表現在考試內容和方式上,試題注意聯系社會和學生生活實際,關注國內外熱點問題和科技前沿問題;增加試題的開放性,注重考查學生的能力,重視實踐操作,尊重學生的獨立思考;各學科都在編制開放性試題、閱讀理解題、歸納猜想題、畫圖設計題、實驗探究題、信息遷移題等。化學、物理、生物80%以上的試卷有實驗方面的考題;一些地方正在嘗試進行理科實際操作的考查;50%的地區政治科目實行開卷考試;93%以上的地區在英語考試中加試了聽力,部分實驗區正在探索進行口語會話的考試。
《通知》要求,學期、學年結束,學校要對每個學生進行階段性的評價,內容應包括各學科的學業狀況和教師的評語,特別指出不得將學生的成績排隊、公布。
教育部有關負責人強調,目前,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的改革已在部分地區展開,但各地區、各學校之間的差異較大,部分地區學校還存在著陳舊的評價和考試觀念,對評價考試制度的改革存有疑慮。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對本地區中小學校長、教師的培訓,使中小學廣大教育工作者了解評價與考試制度的改革方向和要求,掌握評價的基本方法;要以多種形式向全社會宣傳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的改革,宣傳現代教育評價思想,轉變傳統的考試評價觀念,使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的改革得到全社會的廣泛支持。
學生成長記錄將成為
中考、高考招生擇優錄取的重要參考之一
注重對學生素質的綜合考查,強調評價指標的多元化,對學生的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這在《通知》中得到進一步體現。
《通知》規定,在已經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地區,公辦學校實行義務教育階段就近免試入學,民辦和各類進行辦學體制改革的小學、初中也不得以考試的方式選拔新生。中考招生要綜合考慮學生的整體素質和個體差異,改變以升學考試科目分數簡單相加作為惟一錄取標準的做法。高中錄取標准除考試成績以外,可試行參考學生成長記錄、社會實踐和社會公益活動記錄、體育與文藝活動記錄、綜合實踐活動記錄等其他資料,綜合評價進行錄取。積極探索建立招生名額分配、優秀學生公開推薦制度。制定嚴格有效的監督制約制度和公示制度,堅決杜絕考試招生中的舞弊等腐敗現象。
這項改革舉措意味著,為學生的評價多提供了幾把尺子,教育評價「一卷定高低」的局面將被打破。實踐證明,多一把尺子就多了一批好學生。只有實現評價方式的多元化,才能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成為優秀者。
高考改革歷來倍受各方面關注,《通知》對高考改革的思路作出詳盡的闡述。《通知》指出:「高校招生制度改革要繼續按照有助於高等學校選拔人才、有助於中學實施素質教育、有助於高等學校擴大招生自主權的原則,堅持德智體全面衡量、擇優錄取和公平競爭、公正選拔。」其中一個重要的變化是,高中積極探索建立綜合性的評價體系,增加反映學生在校期間參加研究性學習、社會公益活動及日常表現等真實、典型的內容,為高校招生工作提供更多的學生成長信息,逐步使中學對學生的評價記錄成為高校招生擇優錄取的重要參考之一。這些要求都切中時弊,是帶有方向性的變革。
中小學評價與考試新方案的公布,是基礎教育的一件大事。教育部有關負責人指出,這個《通知》的公布,對中小學教育的改革將起到重要作用,教育部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行政部門要高度重視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的改革,加強領導,組織研究隊伍,根據《通知》精神制定具體實施辦法,並報教育部備案。制定實施辦法時,應充分吸納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全面部署評價與考試改革工作,把這項工作和課程改革結合起來。教育督導部門應將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的改革作為對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督導評估的一項重要內容,根據本通知精神對現行督導評估標准進行必要的調整。教研部門應貫徹課程改革的精神,認真研究評價內容和評價方式,提高為學校和教師服務的能力,促進教師的發展和學校課程實施水平的提高。
作者單位中國教育報專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