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關於麒麟的傳說
麒麟——中國民眾生活中永遠的吉祥物
麒麟,亦作「騏麟」,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動物,與鳳、龜、龍共稱為「四靈」,井居四靈之首位。《禮記·禮運》有「出土器車,河出馬圖,鳳凰麒麟,皆在郊椰」(「椰」同「菽」,沼澤)。在中國眾多的民間傳說中,關於麒麟有故事雖然並不是很多,但其在民眾生活中部實實在在地無處不體現出它特有的珍貴和靈異。
一、麒麟的創造與中國人的「集美」思想
麒麟,是按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復合構思所產生、創造的動物。從其外部形狀上看,麋身,牛尾,馬蹄(史籍中有說為「狼蹄」),魚鱗皮,一角,角端有肉,黃色。這種造型是將許多實有動物肢解後的新合拼體,它把那些備受人們珍愛的動物所具備的優點全部集中在麒麟這一幻想中的神獸的建構上,充分體現了中國人的「集美」思想。
所謂「集美」,通俗地說是將一切美好的東西集中在一個事物上的一種表現。這種理念一直是幾千年來中國人精神世界和物質世界所追求實現的目標和願望。因而,麒麟所選擇的鹿、牛、馬、魚等吉祥動物進行組合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鹿崇拜在中國屬於原始動物崇拜,並在古代一種帝王的象徵,同時,還被納入神學政治的范疇之中。《宋書·符瑞志》雲:「白鹿,王者明惠及下則至。」《瑞應圖》亦曰:「王者承先聖法度,無所遺失,則白鹿來。」後來,當人們祟拜神仙時,白鹿又被當作仙家的神畜。中國的蒙古族古代崇拜白鹿,在《蒙古秘史》一書中早有白鹿與始祖神誕生的神話傳說。滿族中有《抓羅媽媽》鹿神神話。在養馴鹿的鄂倫春、鄂溫克族和打獵的赫哲人中,鹿常常是薩滿巫師的神靈,並以為薩滿常化成鹿形出現,甚至於薩滿巫術中都堅信薩滿的真魂可以化為鹿身鬥法,鹿勝則薩滿勝,鹿死則薩滿生命也終結。在民間,鹿還以長壽仙獸的形象出現,在多種場合用以表達祝壽、祈壽的主題。此外,鹿還與「祿」諧音,象徵福氣、奉祿。
牛,在上古時期就走向祭壇,成為祭祀活動不可缺少的神聖物。民間傳說牛是來到人間幫助人類的天上神靈,其在田野默默耕耘,給人類帶來了物質的財富,而且它身上所體現的奉獻精神,也給人類以精神的財富。牛崇拜在中國各族民間都很普遍,在西北各地有公牛崇拜,在南方多水牛崇拜。史書記載戰國時代的秦國己設有怒特祠專祀神牛,這是古代最早記錄的耕牛崇拜。象中國的納西族、塔吉克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撒拉族及哈尼族等少數民族都將牛視為創世神獸。苗族、土家族、布依族、侗族、白族、鄂溫克族、傣族等地區亦都有祭招神牛習俗。
馬,被認為是聰明、忠誠、勇敢而耐勞的動物,具有高貴、飄逸、優雅的氣質。《易經》中將馬象徵天,即「乾為天」。馬崇拜多流行於中國北方游牧民族與游獵民族中,他們以馬為主要乘運動力。清代文獻中多有祭馬神禮儀和修建馬沖廟的記述。另外在古代的祭天地和出師盟誓時常有以白馬為祭馬,認為白馬屬陽,為天神所驅使。青牛屬陰,為地神所享用。在蒙古族、鄂倫春族、鄂溫克族中都有祭天神或牲畜保護神時選神馬、獻神馬的習俗。這種神馬不準女人騎用,可隨處吃走,不準驅趕,甚至可以隨意在田中啃吃青苗。神馬多選全白色,全尾全鬃,從不修剪,並常在鬃尾拴五綵綢作為標記。
魚,作為一類水生動物的總稱,其身上的鱗皮被珍視為吉祥、美麗的裝飾,「魚鱗錦」,就是傳統的吉祥紋樣。魚崇拜一直在中國漢族、滿族、藏族、蒙古族、白族、哈尼族、僳僳族等民族廣泛流傳,許多神話中都有說大地是馱在巨大的魚背上的故事傳頌。,「在湖南馬王堆出土的漢墓帛畫上的世界圖像,也把人間大地放在兩條巨大的魚之上。魚又與「余」諧音,成為生活富足、美滿的象徵。
中國古人將以上幾種吉祥動物創造性地進行組合,建構了麒麟這一神獸的形象,符合長期以來培養、鑄就的心理接受力和藝術欣賞力。
二、麒麟的傳承與儒家思想
麒麟,在傳說中被賦予了十分優秀的品質,比如,說其性溫善,不覆生蟲,不折生草,頭上有角,角上有肉,設武備而不用,因而被稱為「仁獸」。西涼武昭王《麒麟頌》曰: 「一角圓蹄,行中規矩,游必擇地,翔而後處,不蹈陷阱,不罹羅罟。」《宋書·符瑞志》曰:「含仁而戴義,不飲池,不入坑阱,不行羅網。」《說苑》亦有:「含仁懷義,音中律呂,行步中規,折旋中矩,擇土而後踐,位平然而後處,不群居,不旅行,紛兮其質文也,幽問循循如也。」的記載。體現了麒麟仁厚君子的謙謙風度。麒麟崇拜之所以能在發展傳承中被廣大民眾和統治階級所接受,正是因為這種「仁獸」所具備的品質正符合幾千年來中國的禮教和儒家風范。
儒家學派是由中國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創立的,就其目的、功用、宗旨和結構來看,可以說是一個以教化倫理道德為核心的學派,對中國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發展曾起過較大的積極作用。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仁學」,「仁』可以說是儒學中倫理學說的根本和最高道德准則,其主旨是「愛人」,亦即「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儒家認為,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具有「仁愛之心」,並以「愛人」與否這樣一個道德標准來確定人們是否應該受到尊敬和重用。
儒家學說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導思想。戰國時代,儒墨並稱「顯學」。秦始皇運用法家的學說統一天下,焚書坑儒,使儒學受到一次嚴重打擊,但秦朝「二世而亡」。漢初尊崇黃老之學,漢武帝聽從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於是,儒學正式居於統治地位。魏晉時代,玄學盛行,雖然嵇康公開倡言「非湯武而薄周禮」,但玄學家仍尊崇孔子為最高的聖人。隋唐時代,佛學昌盛,儒、釋、道三教並尊,但政治法度仍是儒家學說。宋代理學興起,恢復了儒學的權威地位,歷宋、元、明、清,儒學受到統治者的尊崇。直到五四運動,儒學受到嚴厲的批判,儒學在思想意識上占統治地位的時代宣告結束,儒學獨尊的格局一去不返了。但儒學在傳統文化中佔有的主導地位和深遠影響是無可比擬的。
在民間傳說中,麒麟與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也有著密切的淵源關系。說孔子降生的當天晚上,有麒麟降臨的孔府闕里人家,並吐玉書,上有「水精之子孫,衰周而素五,徵在賢明。」字樣。既告眾人孔子非凡人乃自然造化之子孫,雖未居帝王之位,卻有帝王之德,堪稱「素王」。孔子家人將一彩綉系在職角上,以示謝意。周敬王末年時,有人在曲阜掘土犁田時,竟挖出了那條當初系於麟角的彩綉。以後,人們又引申出玉書三卷,孔子精讀後成為聖人。至今,在文廟、學宮中還以《麟吐玉書》為裝飾,以示祥瑞降臨,聖賢誕生。
孔子生活的時代,「禮樂征伐自諸侯出」,禮崩樂壞,社會動 盪不安。傳說麒麟見於郊野,為人所賤,孔子喟嘆麒麟「出非其 時」,標志著世界的日暮途窮和哲人的窮困,所寫《春秋》於此 絕筆,故《春秋》又別稱「麟史」、「麟經」。
三、麒麟的吉祥意義與人類的趨利心性
每個民族、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文化,都深藏著並不多方面顯示出自己的民族民俗特徵。民族的不同,種族的不同,還使人類在形體、膚色等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但是,不同民族、不同種族的人又有著一些共同的基本生理、心理特徵。有關人類基本心理特徵相同的理論,學術界稱之為「心性同一說」。其中之一便是趨利心性。
趨利心性的「利」,不可狹隘地理解為利益、錢財,它泛指對人類有利的一切事項,是人類嚮往、追求吉祥、幸福,希望萬事萬物向有利於自身的方向發展,對事物的發展往往作有利於自身的解釋或賦予其有利於自身的特徵的一種心理特點。審視古往今來存在過、存在著的人們,不論何種民族、何種文化,他們都具備這樣的心理。沒有人嚮往災難、禍患,沒有人希望萬事萬物朝著不利於自己的方向發展。基督教、佛教教義要求人們吃苦、禁慾,其指歸也在於解脫原罪,了卻前緣,導引人們進入天堂或極樂世界,體現了這種趨利心性。麒麟崇拜也同樣具備這樣的心性。如同在傳統文化反思中提出的中國敘事文藝作品「大團圓」的結局一樣。這也是麒麟之所以久傳不衰的主要緣故。
傳說漢武帝時曾得到過麒麟。元狩元年(公元前1盟年)冬十月帝行幸雍祠五峙,獲得「白麟」,主祥瑞,帝作白麟之歌,為此將原來的年號元朔改為元狩,以慶吉祥。此外,他還修築了麒麟閣(一說蕭何造),賞賜群臣白金。漢宣帝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畫功臣霍光、張安世、韓增、趙充國、魏相、丙吉、杜延年、劉德、梁丘賀、蕭望之、蘇武11人圖像於閣,以表其功。後世多以「麒麟閣」或「麟閣」表示卓越的功勛和最高的榮譽。又傳宋太宗亦獲麒麟,滿朝稱賀。由此可見,麒麟預示徵兆的吉祥意義已被廣泛認同。
四、麒麟的造像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
麒麟,是上古中國人最企望出現的吉祥動物,它們的出現表示一代的幸福。因此,那時的人們希望麒麟總是伴隨著自己,給自己帶來幸運和光明,而辟除不祥。當上古時代的這種信仰被傳承下來的同時,麒麟所具有的吉祥意義也隨之被廣大民眾公認且牢牢地存在於人們的意識之中,麒麟便成了某種意念的象徵,某種意境的表現,某種力量的顯示,並啟發人們的想像,引導人們的精神去契合某種意念,進入一種特定的境界,給人們以希望、安慰和某種追求的力量,化入民俗生活之中,表現在民族文化的各個方面。
(一)求子與育子 中國傳統的生育觀念是希望早立於嗣,多生兒女,子孫滿堂,多子多福,並以「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將不能生兒育女、傳宗接代視為最大的不孝。這種傳統觀念根深蒂固,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無論從婦女懷孕,還是到嬰兒降生、百晬兒、及其他慶賀活動,無不體現出人們為此所做的不懈的祈福努力。因為麒麟曾降臨過孔子這樣的聖賢之人,因而人們相信麒麟既可以送子,又可以佑子。於是,以「麒麟送子」為主題的民俗文化現象不僅見於圖畫、祝禱之語,而且也見於歲時活動,表現形式十分廣泛,意在祈求、祝願早生貴子,子孫賢德。
近代湖南長沙每逢新正之月,都要舉辦耍龍燈活動。屆時, 每當耍龍燈的耍到有不孕婦女的人家時,主家都要加送禮物,並 讓龍圍繞不孕婦女舞一圈,然後將龍身縮短,上面騎一小孩,在 堂前繞行一周,以示麒麟送子。山東一些地方還有一種祈子的方 式,是由不育婦女扶著載有小孩的紙扎麒麟在庭院或堂屋裡轉一 圈,亦有人將彩綉系於鱗角,以求麒麟送子。
就《麒麟送子》的圖案而言,既有繁,又有簡。繁者或以童子為中心,戴長命鎖,持蓮抱笙;或為童子騎麒麟,角掛一書:或為童子背後有一仕女護送,仕女張傘持扇。簡者為童子騎麒麟,手持蓮花。在民間版畫作品中,還多配吉祥聯語「天上麒麟兒,地下狀元郎」。
(二)建築裝飾物 磚木雕刻是中國古代建築裝飾的重要方式,題材豐富,刻工精良,賦予建築造型以生動形象。磚雕多用於磚結構建築貼面和木結構建築的磚牆外檐;木雕除在建築外檐使用外,更多地用於內檐裝修。天津磚雕當屬磚雕藝術之佼佼者,在清乾隆嘉慶年間還屬瓦作兼作的細活,磚雕藝人被稱之為「刻花活兒」的。道光年間,發展成為獨立的行業,形成聞名於世的「天津刻磚」。而垂花門、內外據雀替、額枋、花罩和四扇屏、花板、花牙等裝飾上的木雕工藝亦堪稱一絕。
中國的建築尤其是居民建築多為磚木結構,盛行在房檐、房山牆、門楣、窗框、影壁、柱礎、板牆、屋脊、抱鼓石等處以磚雕、木雕或石雕的方式裝飾寓意深刻的吉祥圖案,麒麟便是其中常用的吉祥動物。有的在大門的兩側裝飾石雕麒麟,既顯示門庭高貴,又鎮宅避邪。
(三)佩飾與紋樣 從古至今,人們都喜歡以麒麟的工藝造像作為護身符佩戴在身上,其質地有金、銀、銅、玉等,尤其講究為嬰幼兒佩戴「麒麟鎖」,以此為孩子祈禱長命百歲。 此外,以麒麟的藝術造型為圖案的傳統紋樣也被廣泛使用。唐代武則天時,以麒麟作紋飾綉於袍服,名曰「麒麟袍」,專門賞賜給三品以上的武將穿用。清代時,將麒麟綉於武官一品的「補子」上,成為等級制度的標志。在民間剪紙、年畫、刺綉、臘染等工藝美術品中,都留下了麒麟那鮮活的影子。
(四)贊語與祝詞 民間多以「麒麟兒」、「麟兒」、「麟子」等為美稱贊揚別人家的孩子。如南朝《陳書·除陵傳》曰:「時寶志上人者,世稱其有道,陵年數歲,家人攜以侯之,寶志手摩其頂,曰『天上石麒麟也』。」唐杜甫《杜工部草堂詩箋·徐卿二子歌》:「君不見徐卿二子生奇絕,感應吉夢相追隨,孔子釋氏親抱送,並是天上麒麟兒。」;以「麟子鳳雛」比喻貴族子孫;以「麟趾」祝頌子孫賢惠;以「麟趾呈樣」作為結婚喜聯的橫批,祝頌生育仁厚的後代;以「麟肝鳳髓」比喻極為稀有的食品;以「麟角鳳嘴」、「鳳毛麟角」稱贊和說明物品珍貴。
麒麟,雖說是中國古人創造出的虛幻動物,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卻總是那樣括靈活現,歷歷在目,深入人心,無論作為觀念形態的,還是作為物化形態的,都以其為吉祥形象進行長期的表現,這既反映了麒麟在中國人民心理上的地位,又體現了深厚的「天人合一」思想。這種對超自然物的信奉,是脫離物神祟拜的一種發展。麒麟,將是中國民眾生活中永遠的吉祥物。
❷ 誰創造麒麟的
麒麟,亦作「騏麟」,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動物,與鳳、龜、龍共稱為「四靈」,井居四靈之首位。《禮記·禮運》有「出土器車,河出馬圖,鳳凰麒麟,皆在郊椰」(「椰」同「菽」,沼澤)。在中國眾多的民間傳說中,關於麒麟有故事雖然並不是很多,但其在民眾生活中部實實在在地無處不體現出它特有的珍貴和靈異。
一、麒麟的創造與中國人的「集美」思想
麒麟,是按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復合構思所產生、創造的動物。從其外部形狀上看,麋身,牛尾,馬蹄(史籍中有說為「狼蹄」),魚鱗皮,一角,角端有肉,黃色。這種造型是將許多實有動物肢解後的新合拼體,它把那些備受人們珍愛的動物所具備的優點全部集中在麒麟這一幻想中的神獸的建構上,充分體現了中國人的「集美」思想。
所謂「集美」,通俗地說是將一切美好的東西集中在一個事物上的一種表現。這種理念一直是幾千年來中國人精神世界和物質世界所追求實現的目標和願望。因而,麒麟所選擇的鹿、牛、馬、魚等吉祥動物進行組合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鹿崇拜在中國屬於原始動物崇拜,並在古代一種帝王的象徵,同時,還被納入神學政治的范疇之中。《宋書·符瑞志》雲:「白鹿,王者明惠及下則至。」《瑞應圖》亦曰:「王者承先聖法度,無所遺失,則白鹿來。」後來,當人們祟拜神仙時,白鹿又被當作仙家的神畜。中國的蒙古族古代崇拜白鹿,在《蒙古秘史》一書中早有白鹿與始祖神誕生的神話傳說。滿族中有《抓羅媽媽》鹿神神話。在養馴鹿的鄂倫春、鄂溫克族和打獵的赫哲人中,鹿常常是薩滿巫師的神靈,並以為薩滿常化成鹿形出現,甚至於薩滿巫術中都堅信薩滿的真魂可以化為鹿身鬥法,鹿勝則薩滿勝,鹿死則薩滿生命也終結。在民間,鹿還以長壽仙獸的形象出現,在多種場合用以表達祝壽、祈壽的主題。此外,鹿還與「祿」諧音,象徵福氣、奉祿。
牛,在上古時期就走向祭壇,成為祭祀活動不可缺少的神聖物。民間傳說牛是來到人間幫助人類的天上神靈,其在田野默默耕耘,給人類帶來了物質的財富,而且它身上所體現的奉獻精神,也給人類以精神的財富。牛崇拜在中國各族民間都很普遍,在西北各地有公牛崇拜,在南方多水牛崇拜。史書記載戰國時代的秦國己設有怒特祠專祀神牛,這是古代最早記錄的耕牛崇拜。象中國的納西族、塔吉克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撒拉族及哈尼族等少數民族都將牛視為創世神獸。苗族、土家族、布依族、侗族、白族、鄂溫克族、傣族等地區亦都有祭招神牛習俗。
馬,被認為是聰明、忠誠、勇敢而耐勞的動物,具有高貴、飄逸、優雅的氣質。《易經》中將馬象徵天,即「乾為天」。馬崇拜多流行於中國北方游牧民族與游獵民族中,他們以馬為主要乘運動力。清代文獻中多有祭馬神禮儀和修建馬沖廟的記述。另外在古代的祭天地和出師盟誓時常有以白馬為祭馬,認為白馬屬陽,為天神所驅使。青牛屬陰,為地神所享用。在蒙古族、鄂倫春族、鄂溫克族中都有祭天神或牲畜保護神時選神馬、獻神馬的習俗。這種神馬不準女人騎用,可隨處吃走,不準驅趕,甚至可以隨意在田中啃吃青苗。神馬多選全白色,全尾全鬃,從不修剪,並常在鬃尾拴五綵綢作為標記。
魚,作為一類水生動物的總稱,其身上的鱗皮被珍視為吉祥、美麗的裝飾,「魚鱗錦」,就是傳統的吉祥紋樣。魚崇拜一直在中國漢族、滿族、藏族、蒙古族、白族、哈尼族、僳僳族等民族廣泛流傳,許多神話中都有說大地是馱在巨大的魚背上的故事傳頌。,「在湖南馬王堆出土的漢墓帛畫上的世界圖像,也把人間大地放在兩條巨大的魚之上。魚又與「余」諧音,成為生活富足、美滿的象徵。
中國古人將以上幾種吉祥動物創造性地進行組合,建構了麒麟這一神獸的形象,符合長期以來培養、鑄就的心理接受力和藝術欣賞力。
二、麒麟的傳承與儒家思想
麒麟,在傳說中被賦予了十分優秀的品質,比如,說其性溫善,不覆生蟲,不折生草,頭上有角,角上有肉,設武備而不用,因而被稱為「仁獸」。西涼武昭王《麒麟頌》曰: 「一角圓蹄,行中規矩,游必擇地,翔而後處,不蹈陷阱,不罹羅罟。」《宋書·符瑞志》曰:「含仁而戴義,不飲池,不入坑阱,不行羅網。」《說苑》亦有:「含仁懷義,音中律呂,行步中規,折旋中矩,擇土而後踐,位平然而後處,不群居,不旅行,紛兮其質文也,幽問循循如也。」的記載。體現了麒麟仁厚君子的謙謙風度。麒麟崇拜之所以能在發展傳承中被廣大民眾和統治階級所接受,正是因為這種「仁獸」所具備的品質正符合幾千年來中國的禮教和儒家風范。
儒家學派是由中國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創立的,就其目的、功用、宗旨和結構來看,可以說是一個以教化倫理道德為核心的學派,對中國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發展曾起過較大的積極作用。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仁學」,「仁』可以說是儒學中倫理學說的根本和最高道德准則,其主旨是「愛人」,亦即「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儒家認為,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具有「仁愛之心」,並以「愛人」與否這樣一個道德標准來確定人們是否應該受到尊敬和重用。
儒家學說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導思想。戰國時代,儒墨並稱「顯學」。秦始皇運用法家的學說統一天下,焚書坑儒,使儒學受到一次嚴重打擊,但秦朝「二世而亡」。漢初尊崇黃老之學,漢武帝聽從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於是,儒學正式居於統治地位。魏晉時代,玄學盛行,雖然嵇康公開倡言「非湯武而薄周禮」,但玄學家仍尊崇孔子為最高的聖人。隋唐時代,佛學昌盛,儒、釋、道三教並尊,但政治法度仍是儒家學說。宋代理學興起,恢復了儒學的權威地位,歷宋、元、明、清,儒學受到統治者的尊崇。直到五四運動,儒學受到嚴厲的批判,儒學在思想意識上占統治地位的時代宣告結束,儒學獨尊的格局一去不返了。但儒學在傳統文化中佔有的主導地位和深遠影響是無可比擬的。
在民間傳說中,麒麟與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也有著密切的淵源關系。說孔子降生的當天晚上,有麒麟降臨的孔府闕里人家,並吐玉書,上有「水精之子孫,衰周而素五,徵在賢明。」字樣。既告眾人孔子非凡人乃自然造化之子孫,雖未居帝王之位,卻有帝王之德,堪稱「素王」。孔子家人將一彩綉系在職角上,以示謝意。周敬王末年時,有人在曲阜掘土犁田時,竟挖出了那條當初系於麟角的彩綉。以後,人們又引申出玉書三卷,孔子精讀後成為聖人。至今,在文廟、學宮中還以《麟吐玉書》為裝飾,以示祥瑞降臨,聖賢誕生。
孔子生活的時代,「禮樂征伐自諸侯出」,禮崩樂壞,社會動 盪不安。傳說麒麟見於郊野,為人所賤,孔子喟嘆麒麟「出非其 時」,標志著世界的日暮途窮和哲人的窮困,所寫《春秋》於此 絕筆,故《春秋》又別稱「麟史」、「麟經」。
三、麒麟的吉祥意義與人類的趨利心性
每個民族、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文化,都深藏著並不多方面顯示出自己的民族民俗特徵。民族的不同,種族的不同,還使人類在形體、膚色等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但是,不同民族、不同種族的人又有著一些共同的基本生理、心理特徵。有關人類基本心理特徵相同的理論,學術界稱之為「心性同一說」。其中之一便是趨利心性。
趨利心性的「利」,不可狹隘地理解為利益、錢財,它泛指對人類有利的一切事項,是人類嚮往、追求吉祥、幸福,希望萬事萬物向有利於自身的方向發展,對事物的發展往往作有利於自身的解釋或賦予其有利於自身的特徵的一種心理特點。審視古往今來存在過、存在著的人們,不論何種民族、何種文化,他們都具備這樣的心理。沒有人嚮往災難、禍患,沒有人希望萬事萬物朝著不利於自己的方向發展。基督教、佛教教義要求人們吃苦、禁慾,其指歸也在於解脫原罪,了卻前緣,導引人們進入天堂或極樂世界,體現了這種趨利心性。麒麟崇拜也同樣具備這樣的心性。如同在傳統文化反思中提出的中國敘事文藝作品「大團圓」的結局一樣。這也是麒麟之所以久傳不衰的主要緣故。
傳說漢武帝時曾得到過麒麟。元狩元年(公元前1盟年)冬十月帝行幸雍祠五峙,獲得「白麟」,主祥瑞,帝作白麟之歌,為此將原來的年號元朔改為元狩,以慶吉祥。此外,他還修築了麒麟閣(一說蕭何造),賞賜群臣白金。漢宣帝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畫功臣霍光、張安世、韓增、趙充國、魏相、丙吉、杜延年、劉德、梁丘賀、蕭望之、蘇武11人圖像於閣,以表其功。後世多以「麒麟閣」或「麟閣」表示卓越的功勛和最高的榮譽。又傳宋太宗亦獲麒麟,滿朝稱賀。由此可見,麒麟預示徵兆的吉祥意義已被廣泛認同。
四、麒麟的造像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
麒麟,是上古中國人最企望出現的吉祥動物,它們的出現表示一代的幸福。因此,那時的人們希望麒麟總是伴隨著自己,給自己帶來幸運和光明,而辟除不祥。當上古時代的這種信仰被傳承下來的同時,麒麟所具有的吉祥意義也隨之被廣大民眾公認且牢牢地存在於人們的意識之中,麒麟便成了某種意念的象徵,某種意境的表現,某種力量的顯示,並啟發人們的想像,引導人們的精神去契合某種意念,進入一種特定的境界,給人們以希望、安慰和某種追求的力量,化入民俗生活之中,表現在民族文化的各個方面。
(一)求子與育子 中國傳統的生育觀念是希望早立於嗣,多生兒女,子孫滿堂,多子多福,並以「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將不能生兒育女、傳宗接代視為最大的不孝。這種傳統觀念根深蒂固,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無論從婦女懷孕,還是到嬰兒降生、百晬兒、及其他慶賀活動,無不體現出人們為此所做的不懈的祈福努力。因為麒麟曾降臨過孔子這樣的聖賢之人,因而人們相信麒麟既可以送子,又可以佑子。於是,以「麒麟送子」為主題的民俗文化現象不僅見於圖畫、祝禱之語,而且也見於歲時活動,表現形式十分廣泛,意在祈求、祝願早生貴子,子孫賢德。
近代湖南長沙每逢新正之月,都要舉辦耍龍燈活動。屆時, 每當耍龍燈的耍到有不孕婦女的人家時,主家都要加送禮物,並 讓龍圍繞不孕婦女舞一圈,然後將龍身縮短,上面騎一小孩,在 堂前繞行一周,以示麒麟送子。山東一些地方還有一種祈子的方 式,是由不育婦女扶著載有小孩的紙扎麒麟在庭院或堂屋裡轉一 圈,亦有人將彩綉系於鱗角,以求麒麟送子。
就《麒麟送子》的圖案而言,既有繁,又有簡。繁者或以童子為中心,戴長命鎖,持蓮抱笙;或為童子騎麒麟,角掛一書:或為童子背後有一仕女護送,仕女張傘持扇。簡者為童子騎麒麟,手持蓮花。在民間版畫作品中,還多配吉祥聯語「天上麒麟兒,地下狀元郎」。
(二)建築裝飾物 磚木雕刻是中國古代建築裝飾的重要方式,題材豐富,刻工精良,賦予建築造型以生動形象。磚雕多用於磚結構建築貼面和木結構建築的磚牆外檐;木雕除在建築外檐使用外,更多地用於內檐裝修。天津磚雕當屬磚雕藝術之佼佼者,在清乾隆嘉慶年間還屬瓦作兼作的細活,磚雕藝人被稱之為「刻花活兒」的。道光年間,發展成為獨立的行業,形成聞名於世的「天津刻磚」。而垂花門、內外據雀替、額枋、花罩和四扇屏、花板、花牙等裝飾上的木雕工藝亦堪稱一絕。
中國的建築尤其是居民建築多為磚木結構,盛行在房檐、房山牆、門楣、窗框、影壁、柱礎、板牆、屋脊、抱鼓石等處以磚雕、木雕或石雕的方式裝飾寓意深刻的吉祥圖案,麒麟便是其中常用的吉祥動物。有的在大門的兩側裝飾石雕麒麟,既顯示門庭高貴,又鎮宅避邪。
(三)佩飾與紋樣 從古至今,人們都喜歡以麒麟的工藝造像作為護身符佩戴在身上,其質地有金、銀、銅、玉等,尤其講究為嬰幼兒佩戴「麒麟鎖」,以此為孩子祈禱長命百歲。 此外,以麒麟的藝術造型為圖案的傳統紋樣也被廣泛使用。唐代武則天時,以麒麟作紋飾綉於袍服,名曰「麒麟袍」,專門賞賜給三品以上的武將穿用。清代時,將麒麟綉於武官一品的「補子」上,成為等級制度的標志。在民間剪紙、年畫、刺綉、臘染等工藝美術品中,都留下了麒麟那鮮活的影子。
(四)贊語與祝詞 民間多以「麒麟兒」、「麟兒」、「麟子」等為美稱贊揚別人家的孩子。如南朝《陳書·除陵傳》曰:「時寶志上人者,世稱其有道,陵年數歲,家人攜以侯之,寶志手摩其頂,曰『天上石麒麟也』。」唐杜甫《杜工部草堂詩箋·徐卿二子歌》:「君不見徐卿二子生奇絕,感應吉夢相追隨,孔子釋氏親抱送,並是天上麒麟兒。」;以「麟子鳳雛」比喻貴族子孫;以「麟趾」祝頌子孫賢惠;以「麟趾呈樣」作為結婚喜聯的橫批,祝頌生育仁厚的後代;以「麟肝鳳髓」比喻極為稀有的食品;以「麟角鳳嘴」、「鳳毛麟角」稱贊和說明物品珍貴。
麒麟,雖說是中國古人創造出的虛幻動物,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卻總是那樣括靈活現,歷歷在目,深入人心,無論作為觀念形態的,還是作為物化形態的,都以其為吉祥形象進行長期的表現,這既反映了麒麟在中國人民心理上的地位,又體現了深厚的「天人合一」思想。這種對超自然物的信奉,是脫離物神祟拜的一種發展。麒麟,將是中國民眾生活中永遠的吉祥物。
❸ 集美大學一二本校區在一起嗎
不分一二本,只有校本部,其餘為財經學院,水產學院,師范學院,輪機學院,航海學院這些不在本部
❹ 絕絕子從哪裡來的梗
絕絕子這個梗第一次出現是在創造營這個綜藝節目之中,經過那個活動後,這個梗的意思被不斷的開發,最終也變成了現在我們所見到的絕絕子。
「絕絕子」的意思是太絕了,通常用於後綴形容詞,常用的格式為明星姓名+絕絕子,表示這個明星非常有吸引力,好極了;太絕了,除了用於稱贊,有時候也表示嘲諷,例如xxx的大白嗓絕絕子,表示差極了。可以根據不同語氣判斷是嘲諷還是贊美。
「絕絕子」的格式最初是人名疊字+子,造詞法源於日本女性的常用名,很多都是以「子」結尾的,例如「酒井法子」,而日本男性名字一般帶「郎」字結尾,例如「鈴木三郎」,所以「子」這個後綴名帶有濃濃的女性、日本文化的成分,所以xx子自帶一種日式的、二次元、可愛的風格。
2020年十大網路用語詞彙:
網路沸點公布了2020年十大網路用語詞彙,集美、一起爬山嗎、u1s1、九漏魚、 爺青回、上海名媛、打工人、突擊式盡孝、七夕蛤蟆、深藏blue成為2020年十大流行網路用語。
集美一詞,算是一個諧音梗,出自「迷人的郭老師」視頻洗腦,而集美也是出自於她的經典語錄,表達姐妹們的意思,後來因為她的發音問題,被聽成集美們,後來漸漸的集美變成姐妹的意思。
一起爬山嗎,出自秦昊的電視劇《隱秘的角落》,說的是倒插門女婿張東升帶岳父岳母一起爬山,後又把二老退下山崖,自電視劇播出之後,秦昊無論參加什麼節目,都會被問起這個橋段,在之前的一張秦昊的生活照中看到,秦昊的手機殼背後,也印上了一起爬山嗎。
U1S1,一個諧音梗,根據有一說一用U和S來代表有何說,意思是要講道理。
❺ 廈門集美那個 TDK 是什麼廠
TDK是日本一家生產錄像帶的企業,是世界知名品牌,贊助大型體育賽事。
❻ 介紹關於麒麟的資料
【麒麟(qílín)】1、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動物。形狀像鹿,頭上有角,全身有鱗甲,尾像牛尾。古人以為仁獸、瑞獸拿它象徵祥瑞。2、比喻才能傑出的人。
麒麟簡介
麒麟,亦作「騏麟」,簡稱「麟」,俗稱「四不像」,古代傳說中的仁獸、瑞獸,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動物,與鳳、龜、龍共稱為「四靈」。 被稱為聖獸王。且是神的坐騎。
麒麟,是按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復合構思所產生、創造的動物。從其外部形狀上看,麋身,牛尾,馬蹄(史籍中有說為「狼蹄」),魚鱗皮,一角,角端有肉,黃色。這種造型是將許多實有動物肢解後的新合拼體,它把那些備受人們珍愛的動物所具備的優點全部集中在麒麟這一幻想中的神獸的建構上,充分體現了中國人的"集美"思想。
「麒麟」以「鹿」為偏旁,古人造這個詞的時候,便明白無誤地告訴人們,麒麟由鹿演化而來,但它又決不是鹿,比鹿多了一些零件和裝備。據說它的身子像麕,也可以寫成麇,古籍中指獐子;有牛的尾巴,圓的頭頂,卻只有一隻角。有的說麒是雄的,麟是雌的,形狀被描繪得略有不同。但據說麒的開頭大略像鹿。它被古人視為神獸、仁獸,長壽,能活兩千年。能吐火,聲音如雷。「有毛之蟲三百六十,而麒麟為之長」。
相關記載
漢許慎《說文解字》十:「麒,仁獸也,麋身牛尾一角;麐(麟),牝麒也。」段玉裁注雲:「狀如麕,一角,戴肉,設武備而不為害,所以為仁也。」……按何法《徵祥記》:「麒麟者,牡曰麒,牝曰麟。……許雲仁獸,用公羊說,以其不履生蟲,不折生草也。」古麒麟或簡曰麟,咸以為祥瑞之物。《禮記》禮運:「出土器車,河出馬圖,鳳凰麒麟,皆在郊棷。」又:「麟鳳龜龍,謂之四靈。」
相關風俗
麒麟是吉祥神獸,主太平、長壽。鹿本身便是獸中馴良者,有力、善跑,大有益於人。傳說中的白鹿尤有神性。民間有麒麟送子之說。麒麟是以鹿類為主,融合了牛、羊、馬的特點。它的綜合面不及龍、鳳那麼廣泛,不過名氣也不算小。對麒麟的研究亦不如對龍鳳文化的研究那麼火爆,它的始作者究竟是誰,其源流怎樣,還不是很清楚,有學者推測可能是周民族的祖先,因為周人原居西北,那時的西北,水草豐美,適宜鹿類的生長。
到了奴隸社會與封建社會,龍、鳳被最高統治者所攫取,便失去了原來的圖騰綜合的意義,而成為最高統治者帝王、後妃的象徵。性善的麒麟,在權利角逐中,被擠到了民間,老百姓期望它帶來豐年、福祿、長壽與美好。
公元1419年,鄭和帶著馬林國國王贈送的長頸鹿回到了南京。由於長頸鹿長相極像中國民間傳說的吉祥之物:麒麟,再加上當時的中國國民對長頸鹿知之甚少,大家一致認定,馬林國國王所贈長頸鹿就是麒麟。
麟在官員朝服上也多被採用。清朝時,一品官的補子徽飾為麒麟,可見其地位僅次於龍,清朝只有皇親國戚才有資格佩掛龍的標識,皇帝為黃龍、紫龍,親王、阿哥、貝勒、貝子為龍子圖案;
1、麒麟乃是傳說中的神話動物,現實生活中或許並不存在;
2、麒麟在百獸中地位僅次於龍。中國古代傳說中麒麟與龍、鳳、龜合為四靈,乃毛類動物之王;
3、麒麟對老百姓而言,乃是送子神獸。民間有"麒麟送子"的說法,據傳孔子即為麒麟所送;
4、麒麟是歲星散開而生成,故主祥瑞,是最著名的瑞獸之一。麒麟含仁懷義,在中國古代文化中,帝王興衰與麒麟的傳說很多;
5、麒麟與鳳凰一樣,乃有雌雄,麒乃雄。麟為雌,麋身、牛尾、魚鱗、足為偶蹄(但亦有麒麟有五趾之說)頭上有一角,角端有肉;
6、麒麟作為吉祥物,中國古代各朝朝政也常採用。史載漢武帝在未央宮建有麒麟閣,圖繪功臣圖像,以表嘉獎和向天下昭示其愛才之心;
7、麒麟在官員朝服上也多被採用。清朝時,一品官的補子徽飾為麒麟,可見其地位僅次於龍,清朝只有皇親國戚才有資格佩掛龍的標識,皇帝為黃龍、紫龍,親王、阿哥、貝勒、貝子為龍子圖案;
8、麒麟或許就是長頸鹿?明朝時,鄭和下西洋回國後,帶回非洲地區的長頸鹿,當時明朝人沒有見過這種只有在熱帶草原才出產的大型動物,以為其是麒麟!所以才有上面朋友說的麒麟是長頸鹿一說!
9、麒麟在西方世界也是存在的,只不過它的形狀如同一匹長了角的馬。在《舊約全書》中獨角獸作為一種希伯來傳說中的動物曾被頻繁的提到;日本著名動畫片《聖鬥士星矢》很多人都看過,裡面有一個青銅戰士,長得和天馬星座的守護戰士星矢差不多,鎧甲也差不多,那就是獨角獸星座。
10、麒麟的形象現在仍然可以看得到。目前,中國現存最著名的麒麟形象是南京南朝帝陵的麒麟,南朝帝陵鎮守瑞獸有多種神獸,但都由麒麟形象演化而來,在南京中山門外,有一雕塑,乃名辟邪,此形象亦是南京的象徵,取材於南京城外南朝蕭梁帝陵。此雕塑紋飾華麗,身軀趨向於獅虎形象,用巨石雕琢而成,身高在3米左右,該雕塑挺胸曲腰,目目真口張,頸短而闊,昂首作仰天長嘯狀,獸身紋飾極富裝飾味,其體感強,且厚實,在重視整體感的基礎上,更注意誇張和變形,顯得壯美而有生氣。
11、麒麟因其深厚的文化內涵,在中國傳統民俗禮儀中,被製成各種飾物送給未成年的兒童佩戴。有祈福和安佑的用意。如名著《紅樓夢》一書中的第三十一回和三十二回,大篇幅寫"因麒麟伏白首雙星",這里的麒麟不僅是史湘雲的護身符,也是暗示她婚配的一件信物。另黃梅戲《女駙馬》中,一對玉麒麟也代表愛情的見證。女主人公與男主人公受阻於女方父母的決定,女主人公交於男主人公一隻玉麒麟,發誓"生生死死不變心,清風明月作見證,分開一對玉麒麟,這只麒麟交於你,這只麒麟留在身,麒麟成雙人成對,散心兩意天地不容"。等到雙方沖破重重阻撓,有情人終成眷屬,"麒麟成雙人成對,並蒂花開萬年紅",大喜之夜雙方,麒麟終於成對。
麒麟送子
中國舊時生育民俗。祈子法的一種。傳說中,麒麟為仁獸,是吉祥的象徵,能為人帶來子嗣。相傳孔子將生之夕,有麒麟吐玉書於其家,上寫"水精之子孫,衰周而素王",意謂他有帝王之德而未居其位。此雖緯說,實為"麒麟送子"之本,見載於王充《論衡.定賢》及晉王嘉《拾遺記》。民間有"麒麟兒"、"麟兒"之美稱。南北朝時,對聰穎可愛的男孩,人們常呼為"吾家麒麟"。此後"麒麟送子圖"之作。作為木板畫,上刻對聯"天上麒麟兒,地上狀元郎",以此為佳兆。民間普遍認為,求拜麒麟可以生育得子。唐杜甫《徐卿二子歌》:"君不見徐卿二子多絕奇。感應吉夢相追隨。孔子釋氏親抱送,並是天上麒麟兒。"胡樸安《中華全國風俗志.湖南》引《長治新年紀俗詩》:"婦女圍龍可受胎,痴心求子亦奇哉。真龍不及紙龍好,能作麟麟送子來。"原註:"婦人多年不生育者,每於龍燈到家時,加送封儀,以龍身圍繞婦人一次,又將龍身縮短,上騎一小孩,在堂前行繞一周,謂之麟麒送子。"按麟麒屬於龍族,此乃以龍燈代麒麒者。
永遠的吉祥物
麒麟,亦作"騏麟",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動物,與鳳、龜、龍共稱為"四靈",井居四靈之首位。《禮記·禮運》有"出土器車,河出馬圖,鳳凰麒麟,皆在郊椰"("椰"同"菽",沼澤)。在中國眾多的民間傳說中,關於麒麟有故事雖然並不是很多,但其在民眾生活中部實實在在地無處不體現出它特有的珍貴和靈異。
麒麟,雖說是中國古人創造出的虛幻動物,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卻總是那樣括靈活現,歷歷在目,深入人心,無論作為觀念形態的,還是作為物化形態的,都以其為吉祥形象進行長期的表現,這既反映了麒麟在中國人民心理上的地位,又體現了深厚的"天人合一"思想。這種對超自然物的信奉,是脫離物神崇拜的一種發展。麒麟,將是中國民眾生活中永遠的吉祥物。
麒麟文化
一、麒麟的創造與中國人的"集美"思想
麒麟,是按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復合構思所產生、創造的動物。從其外部形狀上看,麋身,牛尾,馬蹄(史籍中有說為"狼蹄"),魚鱗皮,一角,角端有肉,黃色。這種造型是將許多實有動物肢解後的新合拼體,它把那些備受人們珍愛的動物所具備的優點全部集中在麒麟這一幻想中的神獸的建構上,充分體現了中國人的"集美"思想。
所謂"集美",通俗地說是將一切美好的東西集中在一個事物上的一種表現。這種理念一直是幾千年來中國人精神世界和物質世界所追求實現的目標和願望。因而,麒麟所選擇的鹿、牛、馬、魚等吉祥動物進行組合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鹿崇拜在中國屬於原始動物崇拜,並在古代一種帝王的象徵,同時,還被納入神學政治的范疇之中。《宋書·符瑞志》雲:"白鹿,王者明惠及下則至。"《瑞應圖》亦曰:"王者承先聖法度,無所遺失,則白鹿來。"後來,當人們崇拜神仙時,白鹿又被當作仙家的神畜。中國的蒙古族古代崇拜白鹿,在《蒙古秘史》一書中早有白鹿與始祖神誕生的神話傳說。滿族中有《抓羅媽媽》鹿神神話。在養馴鹿的鄂倫春、鄂溫克族和打獵的赫哲人中,鹿常常是薩滿巫師的神靈,並以為薩滿常化成鹿形出現,甚至於薩滿巫術中都堅信薩滿的真魂可以化為鹿身鬥法,鹿勝則薩滿勝,鹿死則薩滿生命也終結。在民間,鹿還以長壽仙獸的形象出現,在多種場合用以表達祝壽、祈壽的主題。此外,鹿還與"祿"諧音,象徵福氣、奉祿。
牛,在上古時期就走向祭壇,成為祭祀活動不可缺少的神聖物。民間傳說牛是來到人間幫助人類的天上神靈,其在田野默默耕耘,給人類帶來了物質的財富,而且它身上所體現的奉獻精神,也給人類以精神的財富。牛崇拜在中國各族民間都很普遍,在西北各地有公牛崇拜,在南方多水牛崇拜。史書記載戰國時代的秦國己設有怒特祠專祀神牛,這是古代最早記錄的耕牛崇拜。象中國的納西族、塔吉克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撒拉族及哈尼族等少數民族都將牛視為創世神獸。苗族、土家族、布依族、侗族、白族、鄂溫克族、傣族等地區亦都有祭招神牛習俗。
馬,被認為是聰明、忠誠、勇敢而耐勞的動物,具有高貴、飄逸、優雅的氣質。《易經》中將馬象徵天,即"乾為天"。馬崇拜多流行於中國北方游牧民族與游獵民族中,他們以馬為主要乘運動力。清代文獻中多有祭馬神禮儀和修建馬沖廟的記述。另外在古代的祭天地和出師盟誓時常有以白馬為祭馬,認為白馬屬陽,為天神所驅使。青牛屬陰,為地神所享用。在蒙古族、鄂倫春族、鄂溫克族中都有祭天神或牲畜保護神時選神馬、獻神馬的習俗。這種神馬不準女人騎用,可隨處吃走,不準驅趕,甚至可以隨意在田中啃吃青苗。神馬多選全白色,全尾全鬃,從不修剪,並常在鬃尾拴五綵綢作為標記。
魚,作為一類水生動物的總稱,其身上的鱗皮被珍視為吉祥、美麗的裝飾,"魚鱗錦",就是傳統的吉祥紋樣。魚崇拜一直在中國漢族、滿族、藏族、蒙古族、白族、哈尼族、僳僳族等民族廣泛流傳,許多神話中都有說大地是馱在巨大的魚背上的故事傳頌。,"在湖南馬王堆出土的漢墓帛畫上的世界圖像,也把人間大地放在兩條巨大的魚之上。魚又與"余"諧音,成為生活富足、美滿的象徵。
中國古人將以上幾種吉祥動物創造性地進行組合,建構了麒麟這一神獸的形象,符合長期以來培養、鑄就的心理接受力和藝術欣賞力。
二、麒麟的傳承與儒家思想
麒麟,在傳說中被賦予了十分優秀的品質,比如,說其性溫善,不覆生蟲,不折生草,頭上有角,角上有肉,設武備而不用,因而被稱為"仁獸"。西涼武昭王《麒麟頌》曰: "一角圓蹄,行中規矩,游必擇地,翔而後處,不蹈陷阱,不罹羅罟。"《宋書·符瑞志》曰:"含仁而戴義,不飲池,不入坑阱,不行羅網。"《說苑》亦有:"含仁懷義,音中律呂,行步中規,折旋中矩,擇土而後踐,位平然而後處,不群居,不旅行,紛兮其質文也,幽問循循如也。"的記載。體現了麒麟仁厚君子的謙謙風度。麒麟崇拜之所以能在發展傳承中被廣大民眾和統治階級所接受,正是因為這種"仁獸"所具備的品質正符合幾千年來中國的禮教和儒家風范。
儒家學派是由中國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創立的,就其目的、功用、宗旨和結構來看,可以說是一個以教化倫理道德為核心的學派,對中國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發展曾起過較大的積極作用。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仁學","仁'可以說是儒學中倫理學說的根本和最高道德准則,其主旨是"愛人",亦即"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儒家認為,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具有"仁愛之心",並以"愛人"與否這樣一個道德標准來確定人們是否應該受到尊敬和重用。
儒家學說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導思想。戰國時代,儒墨並稱"顯學"。秦始皇運用法家的學說統一天下,焚書坑儒,使儒學受到一次嚴重打擊,但秦朝"二世而亡"。漢初尊崇黃老之學,漢武帝聽從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於是,儒學正式居於統治地位。魏晉時代,玄學盛行,雖然嵇康公開倡言"非湯武而薄周禮",但玄學家仍尊崇孔子為最高的聖人。隋唐時代,佛學昌盛,儒、釋、道三教並尊,但政治法度仍是儒家學說。宋代理學興起,恢復了儒學的權威地位,歷宋、元、明、清,儒學受到統治者的尊崇。直到五四運動,儒學受到嚴厲的批判,儒學在思想意識上占統治地位的時代宣告結束,儒學獨尊的格局一去不返了。但儒學在傳統文化中佔有的主導地位和深遠影響是無可比擬的。
在民間傳說中,麒麟與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也有著密切的淵源關系。說孔子降生的當天晚上,有麒麟降臨的孔府闕里人家,並吐玉書,上有"水精之子孫,衰周而素五,徵在賢明。"字樣。既告眾人孔子非凡人乃自然造化之子孫,雖未居帝王之位,卻有帝王之德,堪稱"素王"。孔子家人將一彩綉系在職角上,以示謝意。周敬王末年時,有人在曲阜掘土犁田時,竟挖出了那條當初系於麟角的彩綉。以後,人們又引申出玉書三卷,孔子精讀後成為聖人。至今,在文廟、學宮中還以《麟吐玉書》為裝飾,以示祥瑞降臨,聖賢誕生。
孔子生活的時代,"禮樂征伐自諸侯出",禮崩樂壞,社會動 盪不安。傳說麒麟見於郊野,為人所賤,孔子喟嘆麒麟"出非其 時",標志著世界的日暮途窮和哲人的窮困,所寫《春秋》於此絕筆,故《春秋》又別稱"麟史"、"麟經"。
三、麒麟的吉祥意義與人類的趨利心性
每個民族、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文化,都深藏著並不多方面顯示出自己的民族民俗特徵。民族的不同,種族的不同,還使人類在形體、膚色等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但是,不同民族、不同種族的人又有著一些共同的基本生理、心理特徵。有關人類基本心理特徵相同的理論,學術界稱之為"心性同一說"。其中之一便是趨利心性。
趨利心性的"利",不可狹隘地理解為利益、錢財,它泛指對人類有利的一切事項,是人類嚮往、追求吉祥、幸福,希望萬事萬物向有利於自身的方向發展,對事物的發展往往作有利於自身的解釋或賦予其有利於自身的特徵的一種心理特點。審視古往今來存在過、存在著的人們,不論何種民族、何種文化,他們都具備這樣的心理。沒有人嚮往災難、禍患,沒有人希望萬事萬物朝著不利於自己的方向發展。基督教、佛教教義要求人們吃苦、禁慾,其指歸也在於解脫原罪,了卻前緣,導引人們進入天堂或極樂世界,體現了這種趨利心性。麒麟崇拜也同樣具備這樣的心性。如同在傳統文化反思中提出的中國敘事文藝作品"大團圓"的結局一樣。這也是麒麟之所以久傳不衰的主要緣故。
傳說漢武帝時曾得到過麒麟。元狩元年(公元前1盟年)冬十月帝行幸雍祠五峙,獲得"白麟",主祥瑞,帝作白麟之歌,為此將原來的年號元朔改為元狩,以慶吉祥。此外,他還修築了麒麟閣(一說蕭何造),賞賜群臣白金。漢宣帝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畫功臣霍光、張安世、韓增、趙充國、魏相、丙吉、杜延年、劉德、梁丘賀、蕭望之、蘇武11人圖像於閣,以表其功。後世多以"麒麟閣"或"麟閣"表示卓越的功勛和最高的榮譽。又傳宋太宗亦獲麒麟,滿朝稱賀。由此可見,麒麟預示徵兆的吉祥意義已被廣泛認同。
四、麒麟的造像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
麒麟,是上古中國人最企望出現的吉祥動物,它們的出現表示一代的幸福。因此,那時的人們希望麒麟總是伴隨著自己,給自己帶來幸運和光明,而辟除不祥。當上古時代的這種信仰被傳承下來的同時,麒麟所具有的吉祥意義也隨之被廣大民眾公認且牢牢地存在於人們的意識之中,麒麟便成了某種意念的象徵,某種意境的表現,某種力量的顯示,並啟發人們的想像,引導人們的精神去契合某種意念,進入一種特定的境界,給人們以希望、安慰和某種追求的力量,化入民俗生活之中,表現在民族文化的各個方面。
(一)求子與育子●中國傳統的生育觀念是希望早立於嗣,多生兒女,子孫滿堂,多子多福,並以"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將不能生兒育女、傳宗接代視為最大的不孝。這種傳統觀念根深蒂固,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無論從婦女懷孕,還是到嬰兒降生、百晬兒、及其他慶賀活動,無不體現出人們為此所做的不懈的祈福努力。因為麒麟曾降臨過孔子這樣的聖賢之人,因而人們相信麒麟既可以送子,又可以佑子。於是,以"麒麟送子"為主題的民俗文化現象不僅見於圖畫、祝禱之語,而且也見於歲時活動,表現形式十分廣泛,意在祈求、祝願早生貴子,子孫賢德。
近代湖南長沙每逢新正之月,都要舉辦耍龍燈活動。屆時,每當耍龍燈的耍到有不孕婦女的人家時,主家都要加送禮物,並 讓龍圍繞不孕婦女舞一圈,然後將龍身縮短,上面騎一小孩,在堂前繞行一周,以示麒麟送子。山東一些地方還有一種祈子的方式,是由不育婦女扶著載有小孩的紙扎麒麟在庭院或堂屋裡轉一圈,亦有人將彩綉系於麟角,以求麒麟送子。
就《麒麟送子》的圖案而言,既有繁,又有簡。繁者或以童子為中心,戴長命鎖,持蓮抱笙;或為童子騎麒麟,角掛一書:或為童子背後有一仕女護送,仕女張傘持扇。簡者為童子騎麒麟,手持蓮花。在民間版畫作品中,還多配吉祥聯語"天上麒麟兒,地下狀元郎"。
(二)建築裝飾物● 磚木雕刻是中國古代建築裝飾的重要方式,題材豐富,刻工精良,賦予建築造型以生動形象。磚雕多用於磚結構建築貼面和木結構建築的磚牆外檐;木雕除在建築外檐使用外,更多地用於內檐裝修。天津磚雕當屬磚雕藝術之佼佼者,在清乾隆嘉慶年間還屬瓦作兼作的細活,磚雕藝人被稱之為"刻花活兒"的。道光年間,發展成為獨立的行業,形成聞名於世的"天津刻磚"。而垂花門、內外據雀替、額枋、花罩和四扇屏、花板、花牙等裝飾上的木雕工藝亦堪稱一絕。
中國的建築尤其是居民建築多為磚木結構,盛行在房檐、房山牆、門楣、窗框、影壁、柱礎、板牆、屋脊、抱鼓石等處以磚雕、木雕或石雕的方式裝飾寓意深刻的吉祥圖案,麒麟便是其中常用的吉祥動物。有的在大門的兩側裝飾石雕麒麟,既顯示門庭高貴,又鎮宅避邪。
(三)佩飾與紋樣● 從古至今,人們都喜歡以麒麟的工藝造像作為護身符佩戴在身上,其質地有金、銀、銅、玉等,尤其講究為嬰幼兒佩戴"麒麟鎖",以此為孩子祈禱長命百歲。 此外,以麒麟的藝術造型為圖案的傳統紋樣也被廣泛使用。唐代武則天時,以麒麟作紋飾綉於袍服,名曰"麒麟袍",專門賞賜給三品以上的武將穿用。清代時,將麒麟綉於武官一品的"補子"上,成為等級制度的標志。在民間剪紙、年畫、刺綉、臘染等工藝美術品中,都留下了麒麟那鮮活的影子。
(四)贊語與祝詞● 民間多以"麒麟兒"、"麟兒"、"麟子"等為美稱贊揚別人家的孩子。如南朝《陳書·除陵傳》曰:"時寶志上人者,世稱其有道,陵年數歲,家人攜以侯之,寶志手摩其頂,曰'天上石麒麟也'。"唐杜甫《杜工部草堂詩箋·徐卿二子歌》:"君不見徐卿二子生奇絕,感應吉夢相追隨,孔子釋氏親抱送,並是天上麒麟兒。";以"麟子鳳雛"比喻貴族子孫;以"麟趾"祝頌子孫賢惠;以"麟趾呈樣"作為結婚喜聯的橫批,祝頌生育仁厚的後代;以"麟肝鳳髓"比喻極為稀有的食品;以"麟角鳳嘴"、"鳳毛麟角"稱贊和說明物品珍貴。
玉麒麟
玉麒麟是仙人掌類植物中最原始的類群之一。它具有翠綠而美麗的葉片,莖葉均具肉質,株形優雅,酷似我國古代傳說中的麒麟,故得名玉麒麟。玉麒麟性喜陽光充足,但又耐半蔭,稍旱也不會乾死,適於家庭盆栽觀賞。 玉麒麟一般用扦插法繁殖,在4至10月期間均可扦插。扦插時間,應選晴天的上午為好。插穩剪下後,扦插於沙床(盆)。扦插後放蔭處養護。保持濕潤,但切忌積水,積水會漚爛插穗。待出根後即可移植。 玉麒麟性喜排水、透氣良好的土壤。盆栽用土可用魚塘泥曬干打碎後混入20%的沙配製;或用菜園土、腐葉土各4份和沙2份混合配製。栽植上盆後,要澆定根水。以後看實際情況,每隔兩三天澆水一次,澆水量可比一般闊葉花卉少些,但要比無葉仙人掌花卉略多些。玉麒麟在生長期每月施一次淡薄液肥即可。玉麒麟冬季落葉休眠,在我國北方,應在"寒露"節移人室內越冬;在我國南方宜置於背北向陽無霜害之處越冬。冬季澆水要比生長季節少,保持盆土微濕即可。冬季應停止施肥。在酷暑季節,不論南方和北方均應避免烈日的曝曬,以免影響生長和美觀。
麒麟印
"麒麟如意印"是一枚用藍綠色的翡翠雕琢而成的圓形印章,玉質細膩,通體晶瑩剔透,遠看如一泓清水。其雕工也相當精細,麒麟背部細小的鱗片熠熠泛出暖光,麟須上揚,似乎風吹能動。
"麒麟如意印"的整體造型為一隻背負如意的麒麟護衛一方玉印。印柄部分為一隻麒麟懷抱幼麟並背負玉如意。麒麟自古是仁慈和吉祥的象徵,它"含仁懷義,音中律呂,步行中規,折旋中矩,擇土而後踐,位平然後處",得"麒麟如意印"者必是溫文爾雅謙謙君子;又因為麒麟為神獸,故幼麟寓意主人增福添壽(諧"獸"音),"一印在手,玉石同壽";麒麟背後的玉如意則寓意主人福星高照吉祥如意。"麒麟如意印質"的主體部分為圓柱形,既有方形印的鄭重,又多了些許靈動與奔放。柱體上刻四條弄雲祥龍,寓意龍騰四海飛黃騰達。
印自古是身份、權力的象徵。而玉有「仁、義、智、勇、潔」五德,所以玉質的印除了能映襯主人身份尊榮之外更能彰顯其堅韌高潔的品德。相比一般普通的印章,玉質印還具有很高的藝術、收藏價值。
❼ 海蒂拉瑪真的發明了wifi
可以說沒有海蒂·拉瑪,
我們今天就不會有手機上網的WIFI.
人們總是很難將漂亮的美女演員與科學家聯系在一起,然而海蒂.拉瑪就是這樣一位集美女演員和科學家於一身的跨界女王。
海蒂拉瑪,生於上個世紀,一位風華絕代、聰明絕頂的奇女子。她是世界上首位全裸出境的電影明星,也被稱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女人」。
拍出奧斯卡金像獎《亂世佳人》的大美女費雯麗也因長得像她而自豪,肯尼迪成為總統前,由於羨慕她的美貌還曾約她出去。
海蒂拉瑪的美麗有目共睹,
但她更是一個偉大的科學家。
特別讓人們大跌眼鏡的是,海蒂.拉瑪除了是美艷動人的好萊塢女星,還是一個為人類做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她發明了跳頻保密通信系統,是跳頻技術的專利持有者,為後世的CDMA、Wi-Fi、藍牙等技術奠定了基礎。
因而海蒂.拉瑪被稱為「WiFi之母」。
❽ 廈門一中分校好嗎
廈門一中分校指的是廈門一中集美分校(廈門市灌口中學),還是挺不錯的。
(8)集美誰發明的擴展閱讀:
廈門一中集美分校(廈門市集美區灌口中學)創辦於1956年8月,地處集美僑鄉西部灌口新亭山(福建省廈門市灌口鎮安仁大道1207號),是由旅緬歸僑陳水成,陳占梅及曾天主等二十一位鄉賢共同籌資興建。
2006年3月,晉升為省三級達標學校,2006年11月,在市、區兩級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門的推動下,藉助「高位嫁接」的合作模式,轉型為廈門一中集美分校,2009年4月晉升為省二級達標高中,2015年3月被省教育廳確認晉升為省一級達標高中,十年實現三級跳。學校現佔地面積140多畝;現有94個教學班,學生4663人,教職工366名。
近年來,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獲得了較大的提升,學校先後獲得了「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全國德育科研先進單位」、「國家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宋慶齡少年兒童科技發明示範基地」、「福建省科技教育基地校」、「福建省知識產權普及教育試點校」、「福建省中學示範圖書館」、等榮譽稱號。
2019年,學校高分通過了福建省一級達標高中的復評。教育教學成績顯著,中、高考取得優秀的成績,名列區屬校前列。高考本一上線125人,本二上線361人,再創歷史新高,學校辦學質量的社會公信力迅速提升。
❾ 劉光明的集美大學教授
出生年月:1972年7月 籍貫:湖南省攸縣
學歷:研究生 學位:博士 職稱:教授
教育及工作背景
1990.09~1994.07:湖南科技大學生物教育專業,本科,學士;
1994.09~1997.07:廈門大學微生物學專業,研究生,碩士;
2000.09~2003.10:廈門大學動物學專業,研究生,博士。
1997.07~2005.08:廈門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從事食品安全與生物檢測技術應用研究工作。2004.06~2006.05:汕頭大學基礎醫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做博士後。
2008.08~2009.03:美國農業部南方農業研究中心(新奧爾良市),訪問學者
2005.08~ 至今:集美大學生物工程學院任教。
主講課程
本科生:科技英語、食品營養與衛生學、營養與食品安全、現代食品安全科學
研究生:食品微生物學進展、食品生物技術
主要研究興趣和方向
食品生物技術、水產食品加工、免疫生物學。 1.轉基因作物及其食品的定量PCR檢測體系研究,廈門市科技計劃項目3502Z2001109,課題負責 人,立項年份2001,已通過驗收鑒定。
2.空腸彎麴菌的磁捕獲-熒光PCR檢測技術研究,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重大項目2002IK002-06,課題負責人,立項年份2002,已通過驗收鑒定。
3.海洋弧菌瓊膠酶及其編碼基因的研究,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06300998,課題負責人,立項年份2005,已通過驗收。
4.魚蝦類水產食品主要過敏原的免疫檢測與加工脫敏技術開發,福建省科技計劃重點項目2006I0023,課題負責人,立項年份2006,已通過驗收。
5.魚蝦類水產食品過敏原的監控技術研究,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06J0419,課題負責人,立項年份2006,已通過驗收。
6.水產食物過敏原的體外免疫檢測技術,福建省科技計劃項目2006F5064,技術負責人,立項年份2006,已通過驗收。
7.食源性致病弧菌VBNC狀態的快速檢測技術研究,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20065060046,技術負責人,立項年份2006,已通過驗收。
8.產蛋白酶極地海洋浮游細菌的系統發育多樣性比較及其生理生態特徵分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0676002,子項目負責人,立項年份2006。
9.蟹類過敏原的免疫識別與酶法降解,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0871947,課題負責人,立項年份2008。
10.鰻魚加工新技術及產品安全監控體系,農業部項目nyhyzx07-043,子課題負責人,立項年份2007。
11.2007年度福建省高等學校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課題負責人,立項年份2007。 1. 一種檢測空腸彎麴菌的方法(發明專利),專利號為ZL 2004 1 0051081.4。(2007.10授權,第一發明人)
2. 轉基因產品的熒光雙鏈探針定量PCR檢測試劑盒(實用新型專利),專利號為ZL 2003 2 0124972.9。(2005.01授權,第一發明人)
3. 轉基因產品的低密度基因晶元檢測方法(發明專利),專利號為2004 1 0045458.5。(2007.01授權,第二發明人)
4. 檢測水產品食物過敏原基因的實時熒光PCR方法(發明專利),申請號為200810071732.4,第一申請人
5. 檢測水產品食物過敏的免疫膠體金層析方法(發明專利),申請號為200810071731.X,第一申請人
6. 生產海蟹調味料產品原料的方法(發明專利),申請號為200810071733.9,第一申請人
7. 轉基因產品的表面等離子共振生物感測器檢測方法(發明專利),受理號為200410045459.X,第二申請人。 (英文題目論文略)
1. 劉光明,宋思揚,喬玉歡,蔡海松,張偉光,蘇文金. 旋毛蟲p49抗原基因原核表達產物的純化. 中國人獸共患病雜志,1999,3:24-26.
2. 劉光明,蘇文金,梁基選,高榕,宋思揚,陳偉玲. 多重PCR方法檢測食品中轉基因成分. 食品與生物技術,2002,4:379-383.
3. 劉光明,李慶閣,王群力,梁基選,陳偉玲,欒國彥,蘇文金. 多重熒光PCR同時檢測轉基因成分35S和NOS的建立. 廈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4:493-497.
4. 劉光明,蘇文金,欒國彥,宋思揚,梁基選. PCR方法檢測食品中的轉基因成分35S和NOS的研究. 食品科學,2002,5:94-99.
5. 劉光明,蘇文金,陳向峰. 應用ELISA定量檢測轉基因玉米中Bt1蛋白的研究. 食品科學,2002,8:217-221.
6. 劉光明, 徐慶妍, 龍敏南, 宋思揚, 周俊, 蘇文金. 應用PCR-ELISA技術檢測轉基因產品的研究. 食品科學,2003,1:101-105.
7. 劉光明,蘇文金. 應用間接ELISA方法定量檢測轉基因抗蟲玉米. 無錫輕工大學學報,2003,1:49-52.
8. 劉光明,龍敏南,宋思揚,蘇文金. 轉基因產品的PCR-ELISA液相雜交檢測條件的研究. 無錫輕工大學學報,2003,2:1-4.
9. 劉光明,宋思揚,龍敏南,高榕,陳偉玲,蘇文金. 植物性轉基因食品的檢測與驗證方法. 廈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3:374-377.
11. 劉光明,蘇文金,蔡慧農,謝明星,劉棠,彭小莉. 空腸彎麴菌的磁捕獲-熒光PCR檢測方法的建立. 生物工程學報,2005,2:336-340.
12. 劉光明,蘇文金,蔡慧農,方元煒. 空腸彎麴菌的快速檢測方法研究與應用. 應用與環境生物學報,2005,6:772-775. 第八屆福建省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三等獎(2008-09)
13. 劉光明,蘇文金,蔡慧農,蔡海松,林新堅,張偉光. 基於分子信標探針的熒光定量PCR方法檢測轉基因食品. 應用與環境生物學報,2006,12(2):273-277.
14. 劉光明,蔡慧農,曹敏傑,蘇文金. 一種檢測活的非可培養狀態空腸彎麴菌的新方法. 中國食品學報,2006,4:122-126.(2006-09,北京. 2006中國科協年會科技創新與食品安全分會). 首屆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科技創新獎—優秀論文三等獎(2007.11)
17. 劉光明,曾潤穎,林則勇,曾胤新. 廈門海域產蛋白酶浮游細菌的多樣性研究. 高技術通訊,2008, 18(9):979-984(EI收錄)
18. 劉光明,沈苑,曹敏傑,梁銀龍,楊景成,蘇文金. 蝦類過敏原的識別、純化和檢測技術研究. 中國食品學報,2008,8(6):142-148
19. 劉光明,曹敏傑,梁銀龍,蔡朝輝,蘇文金. 文蛤特異性過敏原的免疫識別. 食品科學,2009,30(1): 207-210
20. 劉光明,梁銀龍,蘇文金,張凌晶,郭翎琳,曹敏傑. 鯉魚小清蛋白的純化及其過敏原性鑒定. 食品科學,2009,30(3): 188-191
21. 劉光明,王玉松,黃園園,曹敏傑,張凌晶,蘇文金. 輻照處理對蟹類過敏原性質的影響,廈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 48(2): 287-292
22. 劉光明,袁靜靜,曹敏傑,方忠興,翁凌,蘇文金. 酶水解海蟹加工下腳料制備調味品原料,中國食品學報,20080915投稿,論文編號為:8-309
23. 劉光明,周斌華,曹敏傑,蔡慧農. 鰻魚產品安全衛生監控新體系的探索,中國水產,20080905投稿,20090217接受
27. 梁銀龍,曹敏傑,郭川,蘇文金,張凌晶,劉光明(通訊作者). 蟹類原肌球蛋白基因的克隆與表達. 水產學報,2009,33(1):24-29
28. 梁銀龍, 曹敏傑, 翁凌, 蘇文金, 黃園園, 劉光明(通訊作者). 鋸緣青蟹主要過敏原的純化與鑒定. 水生生物學報,20080901投稿,20081029已接受
29. 蔡慧農,劉光明,蘇文金,王璋. Taqman探針用於轉基因食品的熒光定量PCR檢測. 食品與發酵工業,2003,12:1-7.
30. 章躍陵,劉光明,王三英,胡忠,鄒湘輝. 南美白對蝦血藍蛋白與抗人IgG相互作用的研究. 汕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2:32-36.
32. 謝榮珍,劉光明,張明河,劉偉,牛建軍,蔡慧農. 廈門市主要食品中致癌真菌污染的檢測. 實用預防醫學, 2008, 15(5): 1347-1350
33. 黃園園,劉光明,周利亘, 張凌晶,蘇文金,曹敏傑. 蟹類主要過敏原的模擬腸胃液消化及其對過敏性的影響. 中國食品學報,(200800715,已接受)
35. 張偉光,蔡海松,林新堅,劉光明,宋思揚,蘇文金. 旋毛蟲p49抗原基因克隆體外表達條件的研究. 中國人獸共患病雜志,1998,2:7-10.
36. 章躍陵,陳俊,林伯坤,黃通旺,劉光明,鄒湘輝. 南美白對蝦血藍蛋白血細胞凝集活性初探. 汕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3:48-53.
37. 章躍陵,王三英,劉光明,陳粵,鄒湘輝. 南美白對蝦血藍蛋白對酚氧化酶活性的影響. 中國水產科學,2005,4:402-406.
38. 蔡揚鵬,張農,劉光明,蘇文金,曹敏傑. 兩種織紋螺肌肉蛋白的電泳鑒別. 食品科學,2006,27(12):631-633.
郭川,梁銀龍,劉光明,蘇文金,曹敏傑. 鯉肌肉肌原纖維結合型絲氨酸蛋白酶的分子克隆. 水產學報,2007, 31(4): 423-430.
40. 伍久林,盧寶駒,杜明華,劉光明,蘇文金,曹敏傑. 鯉魚紅色肉中金屬蛋白酶的分離純化與性質分析. 集美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8年第13卷第4期: 289-294
47. 王瑞芳,張凌晶,翁凌,曹敏傑,劉光明. 天然牛磺酸提取新工藝研究. 食品科學,2009,30(4): 111-113
48. 汪寧,王錫昌,蔡秋鳳,劉光明,曹敏傑. 魚類肌肉中過敏蛋白的檢測與分析. 廈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第S2期:141-145
❿ 我本來也想去的 總是跟集妹對不上時間集妹是啥意思
這里的話是一個網紅所發明的一個詞語集美指的就是姐妹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