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哪些發明家通過觀察什麼發明了什麼
中國
魯班發明鋸子 相傳魯班接受建築一座巨大宮殿的任務。需要很多木料,魯班讓徒弟們上山砍伐樹木。徒弟們用斧頭砍伐,效率低下。工匠們天天起早貪黑拚命去干,也砍伐不了多少樹木,使工程進度一拖再拖,眼看著工程期限越來越近,魯班甚是著急。為此,他決定親自上山寨看砍伐樹木的情況。上山時,他無意中抓了一把山上長的一種野草,手被劃傷了。魯班覺得很奇怪,一根柔軟的小草為何能割破手?於是摘下了一片葉子來細心觀察,發現葉子兩邊長著許多小細齒,用手輕輕一摸,這些小細齒非常鋒利,魯班了解到就是這些小細齒劃破他的手。後來,魯班又看到一條大蝗蟲在一株草上啃吃葉子,兩顆大板牙非常鋒利,一開一合,很快就吃下一大片,這也引起了魯班的好奇心,他抓住一隻蝗蟲,仔細觀察蝗蟲口部的結構,發現蝗蟲的兩顆大板牙上同樣排列著許多小細齒,蝗蟲正是靠這些小細齒來咬斷草葉的。由於這兩件事,魯班受到很大啟發,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想,若做成一鋸齒狀的砍伐工具,是否同樣鋒利?於是他用大毛竹做成一條帶有許多小鋸齒的竹片,然後試鋸小樹,成果不錯,幾下子就把樹皮拉破了,再用力拉幾下,小樹桿就劃出一道溝,魯班非常高興。但是由於竹片比較軟,強度比較差,不能長久使用,拉了一會兒,小鋸齒有者折斷,有者變鈍,需要更換竹片。這樣就影響了砍伐樹木的速度,使用竹片太多也是一個很大的浪費。看來竹片不宜作為製做鋸齒的材料,應該尋找一種強度、硬度都比較高的材料來代替它,這時魯班想到了鐵片。於是他們立即下山,讓鐵匠們製作帶有小鋸齒的鐵片,然後到山上試鋸樹木。魯班和徒弟各拉一端,在一棵樹上拉了起來,只見他倆一來一往,不一會兒就把樹鋸斷了,又快又省力,鋸就這樣發明了。
外國
觀察了鯨魚然後發明了潛艇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出於軍事上的需要,為使艦艇在水下隱蔽航行而製造出潛水艇.當工程技術人員在設計原始的潛艇時,是先用石塊或鉛塊裝在潛艇上使它下沉,如果需要升至水面,就將攜帶的石塊或鉛塊扔掉,使艇身回到水面來.以後經過改進,在潛艇上採用浮箱交替充水和排水的方法來改變潛艇的重量.以後又改成壓載水艙,在水艙的上部設放氣閥,下面設注水閥,當水艙灌滿海水時,艇身重量增加使可它潛入水中.需要緊急下潛時,還有速潛水艙,待艇身潛入水中後,再把速潛水艙內的海水排出.如果一部分壓載水艙充水,另一部分空著,潛水艇可處於半潛狀態.潛艇要起浮時,將壓縮空氣通入水艙排出海水,艇內海水重量減輕後潛艇就可以上浮.如此優越的機械裝置實現了潛艇的自由沉浮.但是後來發現魚類的沉浮系統比人們的發明要簡單得多,魚的沉浮系統僅僅是充氣的魚鰾.鰾內不受肌肉的控制,而是依靠分泌氧氣進入鰾內或是重新吸收鰾內一部分氧氣來調節魚鰾中氣體含量,促使魚體自由沉浮.然而魚類如此巧妙的沉浮系統,對於潛艇設計師的啟發和幫助已經為時過遲了.
B. 人類觀察動物發明了什麼
蒼蠅與宇宙飛船
令人討厭的蒼蠅,與宏偉的航天事業似乎風馬牛不相及,但仿生學卻把它們緊密地聯系起來了。
蒼蠅是聲名狼藉的「逐臭之夫」,凡是腥臭污穢的地方,都有它們的蹤跡。蒼蠅的嗅覺特別靈敏,遠在幾千米外的氣味也能嗅到。但是蒼蠅並沒有「鼻子」,它靠什麼來充當嗅覺的呢? 原來,蒼蠅的「鼻子」——嗅覺感受器分布在頭部的一對觸角上。
每個「鼻子」只有一個「鼻孔」與外界相通,內含上百個嗅覺神經細胞。若有氣味進入「鼻孔」,這些神經立即把氣味刺激轉變成神經電脈沖,送往大腦。大腦根據不同氣味物質所產生的神經電脈沖的不同,就可區別出不同氣味的物質。因此,蒼蠅的觸角像是一台靈敏的氣體分析儀。
仿生學家由此得到啟發,根據蒼蠅嗅覺器的結構和功能,仿製成功一種十分奇特的小型氣體分析儀。這種儀器的「探頭」不是金屬,而是活的蒼蠅。就是把非常纖細的微電極插到蒼蠅的嗅覺神經上,將引導出來的神經電信號經電子線路放大後,送給分析器;分析器一經發現氣味物質的信號,便能發出警報。這種儀器已經被安裝在宇宙飛船的座艙里,用來檢測艙內氣體的成分。
這種小型氣體分析儀,也可測量潛水艇和礦井裡的有害氣體。利用這種原理,還可用來改進計算機的輸入裝置和有關氣體色層分析儀的結構原理中。
蒼蠅-----小型氣體分析儀。。
2。螢火蟲-----人工冷光;
3。電魚------伏特電池;
4。水母------水母耳風暴預測儀,
5。蛙眼------電子蛙眼
6。蝙蝠超聲定位器的原理------探路儀」。
7。藍藻-----光解水的裝置,
8。人體骨胳肌肉系統和生物電控制的研究,——步行機。
9。動物的爪子------現代起重機的掛鉤
10。動物的鱗甲------屋頂瓦楞
11。魚的鰭------槳
12。螳螂臂,或鋸齒草------鋸子
13。蒼耳屬植物-------尼龍搭扣。
14。龍蝦-------氣味探測儀。
15。壁虎腳趾------粘性錄音帶
16。貝-----外科手術的縫合到補船等-
17。鯊魚-----泳衣,
18。-鳥----飛機
19。魚------潛水艇
C. 人們根據什麼發明了什麼東西
人類根據螢火蟲發明了人工冷光、人類根據水母的順風耳發明了水母耳風暴預測儀、人類根據蝙蝠發明了超聲波雷達、人類根據動物的鱗甲發明了屋頂的瓦楞、人類根據魚的鰭發明了船槳。
人工冷光,自然界中一些發出的光都並不熱,所以人類就把它稱為「冷光」。在眾多的發光動物中,螢火蟲就是其中的一類,螢火蟲約有1500種。
它們發出的冷光的顏色有黃綠色、橙色,光的亮度也不相同。螢火蟲發出冷光一般不僅具有很高的發光效率,而且發出的冷光很柔和,很適合人類的眼睛,光的強度也比較高。
在夜空中,在皎潔的月光下,飛出一個個提著燈籠的螢火蟲。它可是我們人類的「老師」。因為科學家通過螢火蟲的光,發明了一種不傷眼的光……人工冷光。早在40年代,人們根據對螢火蟲的研究,創造日光燈,使人們的照明光源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近年來科學家先是從螢火蟲的發光器中分離出了純螢光素,後來又分離出了螢光酶,接著又用化學方法合成了螢光素、螢光酶、ATP(三磷酸腺苷)和水混合成的生物光源,可在充滿爆炸性瓦斯的礦井中當閃光燈。
現在人們已能有摻和某種化學物質的方法得到類似生物光的冷光,作為安全照明用。
在我們眼中,螢火蟲只是一種會發光的生物罷了,可是在科學家手中,它卻成了一盞盞閃光燈。所以我們在生活中要多多觀察大自然的啟示。
D. 人們根據什麼發明了什麼
現代的雷達——一種無線電定位和測距裝置:科學家研究發現蝙蝠不是靠眼睛,而是靠嘴、喉和耳朵組成的回聲定位系統.因為蝙蝠在飛行時發出超聲波,又能覺察出障礙物反射回來的超聲波.科學家據此設計出了現代的雷達——一種無線電定位和測距裝置
科學家通過對海豚游泳阻力小的研究發明了能提高魚雷航速的人工海豚皮;以及模仿袋鼠在沙漠運動形式的無輪汽車(跳躍機)等.
前蘇聯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的科學家在企鵝的啟示下,他們設計了一種新型汽車--「企鵝」牌極地越野汽車.這種汽車的寬闊的底部,直接貼在雪面上,用輪勺撐動著前進,行駛速度可達50公里/小時.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一個科研小組通過對幾種昆蟲的研究,已經研製出一個小型的導航和飛行控制裝置.這種裝置可以用來裝備用於火星考察的小型飛行器.
英國科學家在仿生學啟發下,正在研製一種可以靠尾鰭擺動以S形「游水」的潛艇新式潛艇的主要創新之處是使用了被稱為「象鼻致動器」的裝置.「象鼻」由一組用薄而柔軟的材料做成的軟管組成,模仿肌肉活動,推動鰭的運動.這種新式潛艇可以充當水底掃雷潛艇,用來對付最輕微的聲響或干擾便會引爆的水雷.
仿生在具有生命之意的希臘語bion上,加上有工程技術涵義的ics而組成的詞。大約從1960年才開始使用。生物具有的功能迄今比任何人工製造的機械都優越得多,仿生學就是要在工程上實現並有效地應用生物功能的一門學科[1]。例如關於信息接收、信息傳遞、自動控制系統等,這種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在機械設計方面給了很大啟發。可舉出的仿生學例子,如將海豚的體形或皮膚結構應用到潛艇設計原理上。仿生學也被認為是與控制論有密切關系的一門學科,而控制論主要是將生命現象和機械原理加以比較,進行研究和解釋的一門學科。
仿生是模仿生物系統的功能和行為,來建造技術系統的一種科學方法。它打破了生物和機器的界限,將各種不同的系統溝通起來。
運用仿生方法可創制新的機械,發明現代化識辨儀器,改進通信系統,設計新穎的工藝和研製人工臟器等。如現代的飛機、極地越野汽車、雷達系統的電子蛙眼、航海的聲納系統、航空建造工程的蜂窩結構、人工腎及人工心臟等,都是仿生的結晶。
來源於網路
E. 人類觀察了什麼動物發明了什麼
謝究極風暴次任丘人i洗俠客行
。開始
F. 什麼名人觀察什麼發明了什麼。
瓦特與壺蓋
瓦特是二百多年前英國的科學家。
他小的時候,有一天看祖母做飯。火爐上,一壺水開了。開水在壺里翻滾,壺蓋不住地上下跳動,發出啪啪的聲音。
瓦特很奇怪,就問祖母:「奶奶,壺蓋為什麼會跳動呢?」
祖母說:「水開了,壺蓋就跳動了。」
瓦特又問:「為什麼水開了,壺蓋就會跳動呢?」
祖母回答不上來。
從此,瓦特就常常坐在爐子旁邊仔細地觀察。他看見水開了,壺里的水汽直往上冒,沖起了壺蓋。他想:壺蓋是被水汽推動的,一壺開水產生的水汽,能夠推動一個壺蓋,更多的開水會產生更多的水汽,不是可以推動更重的東西嗎?
瓦特長大以後,還是不斷研究這個問題。他吸取了前人的經驗,經過很多試驗,終於發明了蒸汽機。
愛迪生的故事:
愛迪生天真好奇孵小雞
有一次,到了吃飯的時候,仍不見愛迪生回來,父母很焦急並四下尋找,直到傍晚才在場院邊的草棚里發現了他。父親見他一動不動地趴在放了好些雞蛋的草堆里,問愛迪生在干什麼,小愛迪生回答說在孵小雞呀,原來,他看到母雞會孵小雞,覺得很奇怪,總想自己也試一試。當時,父親又氣又笑地將他拉起來,告訴他人是孵不出小雞來的。在回家的路上,他還迷惑不解地問:「為什麼母雞能孵小雞,我就不能呢?」
愛迪生初嘗試驗
在愛迪生小的時候,他經常到鄰居繆爾·溫切斯特的家的碾坊玩。一天,他在溫切斯特家的碾坊看見溫切斯特正在用一個氣球做一種飛行裝置試驗,這個試驗使愛迪生入了迷,他想,要是人的肚子里充滿了氣,一定會升上天。幾天後,愛迪生把幾種化學原料配在一起,拿給父親的幫工邁克爾·奧茨吃,愛迪生告訴邁克爾·奧茨吃了這種東西人就會飛起來,結果奧茨吃了愛迪生配製的「飛行劑」後幾乎昏厥過去。愛迪生因此受到了父親的鞭打和小朋友父母們的警惕,勸告自己的孩子不要與愛迪生玩並遠離他。
愛迪生與無影燈
一個大雪天的夜晚,愛迪生的媽媽突然生病了,爸爸急忙找來醫生。醫生說:「你媽媽得了急性闌尾炎,需要開刀做手術」。那時候只有油燈沒有電燈,油燈的光線很暗,一不小心就會開錯刀。愛迪生突然想起一個好辦法,他把家裡所有的油燈全都端了出來,再把一面鏡子放在油燈的後面,讓醫生順利的做完了手術。醫生說:「孩子你是用你的智慧和聰明救了你的媽媽。」愛迪生拉著媽媽的手說:「媽媽我要製造一個晚上的太陽。」
愛迪生發明電燈的故事
在很久以前沒有發明燈泡的時候,很多人晚上的照明一般是使用蠟燭燈、煤油燈等,那時候的愛迪生內心十分的苦惱,他決心要發明一種能夠耐用的光線明亮的燈泡。愛迪生失敗了一次又一次。
幾年之後愛迪生失敗的經歷被許多的人嘲笑,認為他是做白日夢,尤其是認為愛迪生做了很多失敗的實驗。面對別人的質疑和不信任,愛迪生卻並沒有放棄燈絲實驗計劃,反而以此為動力繼續展開自己的科學實驗,於是又試驗了一種碳化棉簽作為燈絲材料,把燈泡中抽成真空,這種材料還是堅持很久,可是在四十五小時不久就燒斷了,但是愛迪生已經興奮不已了,他已經嘗試了超過六千多次的實驗了,而這一次無疑是找到突破點。
愛迪生又開始進行了燈絲實驗,功不負有心人,他發現了鎢絲可以作為電燈材料,為此他欣喜若狂,這種材料是燈泡的絕佳材料,發出的光線十分的明亮,又不易燒斷適合長期使用。如此燈泡便慢慢的進入了尋常百姓家,成為我們夜晚中必備的照明工具。
彭奈迪脫斯與「安全玻璃」彭奈迪脫斯是法國著名的化學家,一次偶然的機會觸發了他的靈感,使他研究製成了「安全玻璃」。那是1907年的事,一天,彭奈迪脫斯正在實驗室里整理儀器,不小心將一隻玻璃瓶子打翻在地。這下可完了!然而,出乎意外的是,瓶子並沒有裂成碎片,只是出現了一些裂痕,他隨手又拿出一隻洗凈的瓶子,輕輕地向地上摔去。這次,玻璃瓶子卻被摔得粉碎。兩只瓶子的情況為何如此不同呢?彭奈迪脫斯一時難以找到答案。
時隔數天,報上注銷了一起車禍,橫飛的玻璃碎片擊傷了乘客,使彭奈迪脫斯深感痛心。他不由得聯想起那隻破而不碎的瓶子,決心搞個水落石出。他重新找到那隻瓶子,仔細觀察,原來那是一隻盛過某種葯水的瓶子,葯水蒸發後在瓶的內表面結下了一層堅韌透明的薄膜,看來,正是這層薄膜對瓶子起著保護作用。經過多次試驗,他終於找到了一種附著力強、透明度好的合適塗料。後來,他又用塗料將兩層玻璃粘合在一起,發現其防止破碎的性能更好。這樣,「安全玻璃」終於誕生了。圓珠筆的發明者
匈牙利記者比羅某次寫稿的時候,一不小心把稿紙劃破了。他想,要是把筆尖換成圓珠就好了。於是,比羅去請教化學家奧基。奧基說:「筆尖換成圓珠沒問題,可是圓珠的周圍能漏出墨水才可以寫字呀!」比羅想,如果讓圓珠轉動的時候控制墨水的流量不就行了嗎?他開始反復地試驗。終於發明了依靠圓珠的轉動送出墨水的新筆--圓珠筆。圓珠筆用起來非常方便,價格又很便宜,所以很快就在全世界流行起來。
弗萊明與青黴素
英國細菌學家弗萊明正致力於葡萄球菌的研究,那是一種會讓人致病的細菌。為了考察這種病菌的生活習性和致病機理,需要對它們進行培養觀察。當時的設備比較簡陋,工作是在一間悶熱、潮濕的舊房子中進行的,實驗過程中又需要多次開啟培養皿,皿中的培養物很容易受污染。有一次,弗萊明打開培養皿觀察細菌,偶然發現在培養皿口上長出了藍綠色的黴菌,而就在黴菌旁邊,葡萄球菌被溶化了,出現了清澈的水滴。藍綠色的黴菌為什麼能抑制細菌的生長,並將細菌消滅呢?弗萊明緊緊抓住這次「偶然」的發現不放,全力以赴地對這種藍綠色黴菌進行研究,終於找到了葡萄球菌的剋星——青黴素,並進一步發現它對其它一些病菌同樣有殺滅作用。1945年,發現青黴素的弗萊明與研製出青黴素化學制劑的英國病理學家弗羅里、德國化學家錢恩一起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
煮石頭——煤氣
梅爾道克從小就特別喜歡琢磨事兒,他還常常挖空心思做一些別人沒做過的事情,尤其是那些能讓大人們吃驚的小把戲。有一天,小梅爾道克在山坡上挖到一些頁岩。當地人都知道,這種石頭可以用火點著,然而,小梅爾道克卻突發奇想:「如果把它煮一煮,會怎麼樣呢?」他決定試驗一下。於是,他把那塊石頭帶回家,放進一把空的燒水壺里,然後給水壺加熱。「把它加熱後,它還能被點著嗎?」小梅爾道克一邊觀察一邊琢磨著。過了一會兒,壺嘴裡開始向外冒出氣體。小梅爾道克打開壺蓋,然後劃了一根火柴,他想看看頁岩還能不能點著。沒想到的是,燃燒的火柴剛一伸到水壺上面,火焰就猛地往上躥了起來!把煤加熱後,它能夠變成氣體——小梅爾道克稱它為煤氣。
時光荏苒,梅爾道克長大了,他走上了化學研究的道路。1792年的一天,梅爾道克在研究煤礦物質時,忽然想起了童年時代玩頁岩的游戲。他想:「能使火焰突然躥高,說明那頁岩釋放的氣體被燒著了。這種氣體也許有些利用價值呢!」經過反復試驗,梅爾道克證明了自己的想法。把煤轉化成煤氣,再作為能源加以利用,是人類用煤方式的重大進步,它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玩鏡片——望遠鏡
1607年.在荷蘭的密特爾堡小鎮上,住著一位眼鏡製造工匠利比赫斯,他靠著開眼鏡鋪維持生活,日子過得並不富裕。利比赫斯有三個孩子,他們經常拿家中的鏡片當玩具。有一天,三個孩子拿著幾只鏡片正玩耍著,其中一個孩子兩只手各拿著隻眼鏡片站在窗檯上,兩只手一前一後,使兩只鏡片重疊起來,然後閉上一隻眼睛,好奇地通過兩只鏡片望著遠方。猛然間,他發現遠處的景物被拉到了眼前,看得十分清楚。他興奮地把這一發現告訴了爸爸。利比赫斯聽了之後, 學著孩子的樣子去做,果然看清了遠處教堂的尖塔。這引起了利比赫斯極大的興趣。他反復地查看這兩只鏡片,其中一隻是老花鏡片,另一隻是近視鏡片。他發現如果老花鏡片擺在前,近視鏡片放在後,只要適當調整兩只鏡片之間的距離,就可以看清遠處的物體。根據這一原理,利比赫斯經過一番研究,製成了一架簡單的望遠鏡。這架望遠鏡只有一個30多厘米長的鏡筒,里邊裝著一隻老花鏡和一隻近視鏡片,但它卻成為了世界上第一架望遠鏡。雖說這台望遠鏡還很簡陋,但它宣告人類擁有了「千里眼」。
敲木頭——聽診器
這是1816年的事情了。在法國巴黎的市郊,有一群孩子正圍著一堆木頭在玩耍。其中一個孩子用大鐵釘在木頭的一端不停地敲打,其他孩子在另一端用耳朵貼著木頭聽。這時,一位剛給心臟病患者看病回來的醫生恰好路過這里,好奇地看著這群孩子,忍不住也湊上前去傾聽。立刻,一陣陣真切清脆的敲擊聲傳入耳朵,耳朵離開木頭,聲音就變得微弱、遙遠了。醫生馬上聯繫到剛才的出診,由於那個女病人過於肥胖,傳統的叩診已無法准確聽得她的脈搏,又不便直接用耳朵貼在她的胸部聽診,剛才醫生感到十分為難。圓木的敲擊聲啟發了醫生,他做了一個木管子給病人聽診,後來用改進成喇叭形的象牙管,上面安了兩根柔軟的管子,這就是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
摘自網路網友,謝謝。
G. 人們觀察魚發明了什麼
2樓無抄比強大……
很多,比如現在奧運會游泳運動員所穿著的仿生泳衣,就是根據鯊魚的皮膚進行研究所製作的更符合力學的產物。之前的海豚皮游泳衣已經過時了……
再早一些,比如像我國,人們根據魚的搖擺姿態發明了搖櫓這種使船前進的方式。
1樓說的很對,像艦艇和潛水艇現在的結構,都是觀察魚而學習得來。另外,如火箭也是和墨魚之類的反沖道理雷同。
而在前幾年,人們觀察魚體表的側線,發明了人工側線,使得機器人可以根據空氣,就像魚感覺水流那樣擁有了類似於第六感似的東西,能更好的保證其平衡和尋找方向
H. 誰觀察了什麼發明了什麼
貝爾觀察了聲音能產生電流的原理明了電話
萊特兄弟觀察空氣動力學原理,發明了飛機
伽利略觀察了鍾擺,發現了鍾擺的等時性定理
張衡看到月食發明地震儀
魯班 看到了 帶齒的葉子 發明了鋸子
瓦特觀察水燒開後的壺蓋,發明了蒸汽機
牛頓觀察到蘋果從樹上掉到地上,得到的啟示是地球引力,發明了牛頓定律
倉頡觀察萬物,依據物體的形狀發明了字
愛迪生觀察電流通過某些物體會發光,發明了電燈
司南通過觀察磁鐵或是吸鐵石發明了指南針
望採納
I. 人們通過觀察動物,發明了哪些有用的東西呢
大自然是非常神奇的,不同的動物,根據自己不同的生活環境進化出了不同的特徵,人類作為地球上唯一的智慧生物,通過觀察大自然當中的動物,獲得了很多的啟發,那麼,人類通過觀察動物發明了哪些有用的東西呢?
通過對貓眼睛的觀察,發明了夜視鏡。貓的眼睛有夜視能力,不管多麼漆黑的夜晚,貓都能夠准確的發現老鼠的行蹤,就是因為在貓的眼睛上面有圓錐細胞和圓柱細胞,圓錐細胞能夠感受到白天光線的變化,圓柱細胞能夠感受到晚上的變化,科學家模仿貓眼的構造,發明了夜視儀。除此之外,還有大家耳熟能詳的,通過對蝙蝠的觀察,發明了雷達,通過對舌的觀察,發明了紅外線,通過對蜘蛛的觀察,發明了人造纖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