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培養孩子的 創造性
一、培養創造性人格的意義
創造性人格的培養在個體創造性的發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創造性人格在創造活動中起著動力和監控的作用。只有具備創造性人格,個體才能不為各種環境因素所限制,堅持進行自己的創造性活動。具有創造性人格的個體,在創造性活動過程中會隨時監控自己的活動過程,運用更有效的方法和技能,取得創造成就。因此,我們應特別注意創造性人格的培養,使創造教育得到全面的開展。
美國心理學家Terman從1921年起對智商在135以上的1528名超常兒童的成才情況進行跟蹤研究。30年後,他從研究對象中選出800名男性,就其中成就最大的20%和成就最小的20%進行比較。結果,成就最大的一組成員的進取心、自信心、堅韌性等人格因素上與成就最小組的成員存在顯著差異[1]。這一結果在一定程度上證明,兩者的明顯差異不在於智力因素,而在於是否具有良好的人格。
二、培養創造性人格的原則
創造性人格的培養不是隨意的,而應該遵循一定的原則,綜合已有的大量的研究,創造性人格的培養應該遵循如下五條原則:早期教育原則,學校、家庭、社會協同教育原則,自我教育和終生教育結合的原則,主體性原則和社會性原則。
(一)早期教育的原則
發展心理學的許多研究表明,早期的智力開發、情感培養和意志訓練等將對人格的形成和發展產生潛移默化的深刻影響。如果忽視或耽誤了早期教育,將會給人格的發展帶來難以彌補的損失,也會影響到創造性人格的形成。早期教育可以追溯到嬰兒期的撫養、幼兒期和青少年期的教育,甚至胎教。不同階段的早期教育側重點也不一樣,例如,新精神分析學派特別強調早期的情感教育,而社會認知的培養和人生觀的確定則主要是青年期的教育重點。
(二)學校、家庭、社會協同教育的原則
教育的統一性原則認為,人們在教育思想上要樹立大教育的觀念,充分地認識到教育與學習是一項廣泛的社會活動,不僅是教師這類專業教育人員的言行舉止對受教育者產生影響,家庭中的父母以及社會上的各類人和事,都可能對受教育者的人格發展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大量的研究材料表明,教師、家長、親友以及社會人物的人格水平都會影響一代人的成長。另外,除了現實社會之外,歷史上所記載的人和事、媒體、文學藝術作品等也會給創造性人格的培養帶來影響。創造性人格的培養必須把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協同起來。如果三種教育的標准不統一,則會使受教育者產生許多不必要的心理沖突並影響人格的形成和發展。
(三)自我教育和終生教育的原則
人格教育說到底是一種終生的自我教育。教育的效益是以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為前提的,只有通過自我教育才能不斷地建構個體健全的人格結構。教育成敗的關鍵是如何能將他控轉化為自控。一個過早中斷了學習,放鬆了對自己要求的人就不大可能建立起健全的人格結構。人格教育特別強調培養受教育者自尊、自愛、自重和自我完善的精神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因為只有這樣,受教育者才會根據人類社會的進步發展,生存系統中要素的改變進行觀念更新、知識更新、態度更新這些心理的自我調節與控制,更好地為社會的進步、科學的發展、民族的昌盛而奮斗。因此,實行人格教育必須堅持自我教育和終生教育的原則,創造性人格特點的培養也必須堅持自我教育和終生教育的原則。
(四)主體性原則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同樣,世界上也沒有人格完全相同的兩個人。每個人的人格都是獨一無二,沒有雷同的。特別是在目前的社會關系中,人作為社會的個體,其突出特點就是主體性的凸現,這種凸現反映了每個主體不僅是作為社會或集體的主體,而且是作為個人的主體。每個人的人格都反映了他自身獨特的與他人有所區別的人格特點。現代社會給每個人以選擇和發揮自己的創造性的機會,這是每個人所面臨的社會現實。在當前的社會條件下,如果我們不注意培養主體的創造性人格,不幫助他們為適應社會的發展而充分發揮自己的主體性,這樣的個體在現代社會是很難發揮創造性,進行創造性活動的。當然,我們也不否認在人格方面個體相互之間有些共同之處,這為我們找到培養創造性人格的共同措施提供了可能。
(五)社會性原則
創造性人格的培養還必須遵循社會性原則。人是作為社會的人,每一個人都會在學習過程中、在生產勞動、各種社會活動中、在與他人的交往過程中表現出人格的社會屬性。任何一個個體的人格形成都是在生物因素的前提下,主要是在後天環境的影響下,經過個體的主觀努力而形成的。社會性因素對個體形成創造性人格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我們這個時代,進行個體的人格塑造,也必須自始至終貫徹這一原則,要設法利用個體周圍的社會力量,去培養個體的創造性人格特點。
三、家庭及學校在創造性人格培養中的作用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最主要的一種社會組織形式。隨著社會的發展,家庭的結構形式也在發生著變化。在現代社會中,家庭的普遍形式越來越趨向於夫妻與未婚子女組成的核心家庭。在這種家庭形式中,家庭的經濟、政治等功能已逐步為社會所取代,而教育功能則不斷得到強化,內容也日益豐富。有關家庭持征、家庭教育方式、家長期望、出生順序對兒童創造力影響的實驗研究表明,家庭是影響兒童創造性人格發展的—個重要因素。
家庭教育在創造性人格培養中發揮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早期教育。早期教育對兒童的智力、性格以及創造性人格的培養都是非常重要的。
心理學上有一個「關鍵期」的概念,兒童的一些行為如果錯過它們的「關鍵期」,就很難再在兒童身上出現。在對兒童的問題解決的研究中,研究者們發現,幼兒解決問題的特點在於他們以自己特有的認知方式來解決問題,這是一個早期的創造性的萌芽,需要我們加以引導和培養。
學校是學生個體社會化的重要場所,學校教育是影響學生人格發展的重要環境條件。學校教育作為影響學生人格發展的環境條件,包括許多因素,如學校精神、班級氣氛、教師特徵、教師教育觀念與教學風格、師生關系、同伴關系等等。教師對學生人格發展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日常教學活動,教師本人的人格力量,教師對學生行為的評價與獎懲,教師對學生的期望等等。學校氛圍對於學生的人格發展也非常重要,學生長期處於學校的一個整體氛圍之中,長期受它的影響。此外,學生同伴的相互作用也是影響學生人格發展的重要因素。對於學生個人來說,同伴既是自己行為的強化者,又是一個可以模仿的示範者,還是將自己行為同別人進行社會比較時的參照標准。
當然,培養創造性人格必須把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協同起來。如果兩種教育的標准不統一,會使受教育者產生許多不必要的心理沖突,增加混亂性,從而影響健全人格的形成和發展。
四、家庭和學校教育中的創造性人格培養
家庭和學校在兒童和青少年的創造性人格培養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有必要研究家長和老師怎樣才能有效的培養學生的創造性人格的具體措施。
(一)加強良好心理品質的培養
家長和教師要重視兒童和青少年的良好心理品質的培養,因為良好心理品質是創造性人格的基礎。
首先是意志的培養。意志是有意識地支配、調節行為,通過克服困難,以實現預定目的的心理過程。人的一切有目的的活動和行為都是意志活動。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這些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的活動和行為中,意志的因素表現得並不明顯。但在創造性活動中,存在著巨大的障礙和困難需要去克服,目的性和方向性就表現得異常明顯。在這種情況下,意志因素起著異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說,創造性活動也就是復雜的意志活動。
第二是內部動機的培養。這是由心理學家阿瑪拜爾提出的創造性活動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心理品質。有無創造意識和創造意識高低是與內部動機緊密聯系的。某些外力的作用引起創造意識活躍起來,這是外部動機的作用。與外部動機相比,人的內部願望更為重要。外部動機要發生作用,必須轉化為人的內在需要,如果外部壓力沒有變成個人的願望,創造意識不可能活躍起來。
第三是培養自信。自信是一種正確、積極的自我觀念和自我評價,是一種對自己認可、肯定和支持的態度。自信心是個體所具有的自我肯定意識,它對一個人性格的形成有重要的影響。自信的人,堅信自己以及自己所從事的事業的正確性,並堅信自己—定會取得成功。從事創造性活動尤其需要自信。
第四是心理安全這一心理素質的培養。Rogers提出心理安全這個概念,是針對個體創造性人格的發展所必需的條件表達出他的理解。個體的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都會影響其創造性人格的發展,而心理安全是內部環境的核心內容。
為了說明心理安全,羅傑斯用農夫和種子的關系來打比方。雖然農夫不能使種子生長,但它可以提供培育種子的條件,允許種子發展它自己的潛能。同樣的,教師、專家以及其他希望促進人的發展的人們都能夠建立心理安全的條件,允許個體發展。心理安全與三個過程相聯系:接受個體,減少對個體的外部評價,以及對個體的移情理解。其中,無條件地接受個體是心理安全的核心[2]。
最後是涌流(flow)這一心理素質。Csikszentmihalyi認為,涌流指一個人對某一項活動的專注狀態,這種專注狀態使這個人完全不在乎其他任何東西;對活動本身的體驗就是如此地令人愉快,以致從事這項活動純粹是為了享受這項活動帶來的愉悅,甚至不惜為此付出代價[2]。如何才能做到這點呢?這里有幾條具體的建議:每天帶著一個要追求的特殊目標;把事情干好,它會令人開心;為了能保持欣賞事物的態度,需要增加事物的復雜性[3]。
(二)尊重和鼓勵個體的個性和特點
任何創造性活動的成功與否都受個體個性的極大制約,個體具有創造性的一個重要基礎是具有創造的個性。個體的個性和特點是個體進行創造性活動的基礎。
具有高創造性的個體往往具有鮮明突出的個性特點,而這些個性特點在傳統的教育中通常是不被重視,甚至是不受歡迎的。但是,任何一項創造活動都是對已有觀念、方法、理論的突破與創新。因此,家庭教育中的父母和課堂教學中教師都應鼓勵個體擺脫「標准答案」的束縛,積極思考並大膽質疑,鼓勵他們懷疑、反駁甚至否定前人的理論,要給他們發揮自己特點的機會。只有這樣,個體才會敢於質疑,樂於求異。有利於發展個體的創造性特點。
(三)正確運用評價機制
評價是教育活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具有很強的導向性。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教師的評價與學生的自我評價之間存在著顯著的相關,對學生的人格形成有著重要影響。同樣,兒童也非常重視父母對其的評價。因此,父母及教師應慎用評價手段,使自己的評價有利於個體創造性人格的形成和發展。
堅持以正評價為主。正評價即正面的表揚、鼓勵等評價方式,負評價則是指批評、指責等評價方式。正評價作為一種信息反饋,對個體的心理有重要的激勵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當個體各方面表現較好,達到父母和教師的要求時,正評價並不困難。困難的是,當個體遭遇挫折、失敗,出現錯誤時,父母和教師還能否進行及時的鼓勵,此時的正評價最能給個體鼓舞,使他們恢復自信。父母和教師應抓住這一教育契機,發揮評價的激勵功能。
適度的評價。行為科學研究表明,每個人都對自己有一個「期望值」,若父母和教師的評價等於「期望值」,則效果一般;若評價小於「期望值」,則效果差;若評價略大於期望值,效果最好,能使其發揮能力的80%-90%,甚至更高。所以,父母和教師既不要吝嗇對個體的表揚鼓勵,也要避免「過度的表揚」,使評價能恰如其分,真正有效地激勵他們,形成恰當的自我認識。
(四)營造創造氛圍
已有的研究結果表明,家庭教育一般有三種方式:壓制型、溺愛型和民主型。壓制型和溺愛型不能調動孩子自主性,易使孩子依賴、順從、無主見、創造水平低。民主型的家庭教育,可激活孩子的創造動機,讓兒童積極參加各種活動,在其中培養兒童的創造性人格。因此,在家庭中創造民主氣氛是十分重要的。特別是在中國的文化背景下,父母的權威自古就受到頌揚,父母要培養兒童的創造性人格就應該民主地對待孩子,只有這樣兒童才會積極地和父母交流,父母才能發現孩子創造思想的閃現並加以挖掘和培養,才能使孩子成為獨特而具有創造性人格的人。
營造有利於培養創造性人格的教學氛圍,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這就對教師這一角色提出了要求。學校是以教師為主軸向學生傳授知識,培養人格品質的場所。教師應將教育教學活動本身就視為創造性活動。要想培養創造性的人才,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必須勇於創新。其意義在於,首先,教師將教育教學活動視為創造性活動,正是認清了教育的本質,立足於教育得以延續和發展的活力所在,這樣的教育才可能達到培養新時代創造型人才的目標。其次,教師是學生進行認知活動的最直接的模仿對象,教師的教學風格和人格品質對學生有重要影響。勇於和善於創新的教師將以最具號召力的榜樣,帶動學生進行創造性的學習,潛移默化中增強了學生的創造意識和創造性,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人格。
⑵ 幼兒創造性表現的能力是什麼並在不同年齡階段幼兒的能力體現有哪些
0-6歲期間,寶寶會經歷口唇敏感期、手腳敏感期、空間敏感期、否定敏感期、物權敏感期、身份確定的敏感期、語言敏感期、感官敏感期、動作敏感期等等!
華夏ay早期的教育對孩子度過各種敏感期非常有幫助。
早期教育對孩子一生都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孩子生命的頭三年是身體和大腦發育,良好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此時正確的引導和訓練會激發孩子的潛能,為未來的持續發展打好基礎。但也要注意遵循兒童身心發展規律,不能拔苗助長。
1.無論是在家還是去機構,早教一定要做,不可能會有家長認為家庭教育對於孩子0-6歲階段所需的早教來說,是足夠的。但在實際的家庭教育中,父母可能會因為缺少一些專業性指導,難免會在教育引導孩子方面,產生一些偏差。孩子的可塑性很強,在沒有正確引導和目標性指引的情況下,容易對孩子接下來的人生造成不好且長遠的影響。
2.家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評判:品牌、師資、口碑、環境、器材、教學氛圍、課程設計、孩子是否喜歡等,除此以外,在選擇時,要客觀了解機構情況,選擇適合自己孩子的而非最貴的;要親身體驗教學環境,安全性最重要,互動體驗式的教學方式最佳。
家長在選擇早教中心的時候要考察課程設置是否科學分齡,每個階段的課程側重點應遵循兒童的能力發展有所不同,要看早教機構是否支持孩子全方位的發展,比如是否既有語言方面的內容,又有基礎知識和藝術方面的內容等等,如果這個機構只是注重孩子基礎知識的培養,過於強調學術性的東西,那就最好不要把孩子送過去。
3.如果希望寶寶未來有好的發展,不早教是一定不行的。0-6歲是兒童智力和心理發展的關鍵時期。在孩子大腦發育的巔峰時期給予正確的引導,能鍛煉孩子未來一生都需具備的認知能力。番禺華夏aiy在孩子人格和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及時引導培養,能讓孩子有強大的心理和健康的人格。
因此,早教對孩子的影響是貫徹一生的,無論是去早教中心還是在家,都需要對孩子進行早教。如果條件許可,家長可以選擇正規的早教機構對孩子進行系統全面的早教。通常,早教中心的接收范圍是六個月到三歲的寶寶,一般將近一歲左右去是最好的階段。
⑶ 幼兒創造性的目的
兒童創造力的表現
所謂創造力:是指人們在創造性解決問題過程中表現出來內的一種個性心理特容征.是根據一定的目的,運用一切已知信息,產生出某種新穎、獨特、有社會或個人價值的產品的能力,其核心是創造性思維能力.每個孩子都有這種能力.我國創造教育先驅陶行知先生曾指出:「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凡是孩子原先不會的,而現在會了,就是一種創造;凡是別人沒有想到的而孩子想到的,就是一種創造;凡是在孩子原先和別人的基礎上做得更好的,就是創造.兒童時期,好奇心強,沒有過多的思想束縛,敢想、敢做,對周圍新鮮的事物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愛提問、喜追究,「打破沙鍋問到底」、「探究性的拆東西」、「自言自語做游戲」.這些聽似「好笑」,看似「頑皮」的言行舉止,恰恰就是孩子創造火花的閃現
⑷ 如何保護和激發兒童的創造性
121121212
⑸ 談談如何培養小學兒童的創造性
1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好奇心是人們渴望理解世界的願望的體現,是一種強烈的認知需求,也是人們與生俱來的一種本能。好奇心幫助人們在理解世界的基礎上適應自然和社會。
父母應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這是孩子質疑提問的本源。父母應提供積極的支持和保護,也就是說,除了保護孩子已具有和表現出的興趣和好奇,還要主動激發孩子對新鮮事物的興趣和好奇。這是培養孩子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重要途徑。
父母可以有意識的拓展孩子的生活空間,經常帶孩子到戶外走走、玩玩,多接觸自然和社會,多參加各種不同的活動,讓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去觀察和探索,激發兒童對新事物的好奇,對各種事物和現象的思考。
3愛學習、愛思考的家庭文化
沒有知識的儲備和各種信息的剌激,孩子便不會有問題產生。因此,父母要注重家庭中文化氛圍的建設。父母要加強自身知識的學習,以切實行動來樹立榜樣並影響兒童,同時努力形成以讀書、閱報、參觀博覽會等為主要內容的家庭業餘生活。
同時,要盡可能為孩子提供各種圖書和資料,並耐心認真地對待孩子的提問。這樣,孩子處於愛學習、鼓勵思考的家庭氣氛之中,自然而然地就會形成愛質疑、善提問的好習慣。
⑹ 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孩子沒有創造力想像力可能是感統失調了,建議帶孩子去做個感統測評吧,如果進行感統訓練的話也可以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⑺ 影響幼兒創造性的因素有哪些
影響幼兒創造性因素有: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會因素。
1、 生理因素。有些幼兒的創造性表現的喪失,一部分是生理因素造成的。大腦的成熟過程,是由先天因素決定的,因此不同的幼兒,他們早期發育具有不同的特點,語言的腦生理機制決定了它是有別於其他各種能力的一種能力。
2、 心理因素。影響創造性思維有兩大敵:畏懼和缺乏自信心,這兩大障礙都是非智力的心理狀態,可見創造性思維與心態有著密切的關系。
3、社會因素。社會的各種因素對於幼兒在語言活動中的創造性表現有相當大的影響,社會因素包括兒童所接觸到的人事和環境。物質環境為幼兒提供與語言活動有關的活動和表現能力的條件,是開展創造性活動的物質保證,更能激發幼兒創造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過分重視成績,養成兒童不敢有超常或越規行為;在社會團體壓力下,個人不得不放棄自我的獨立特點;教師不鼓勵甚至阻止兒童發問書本之外的問題;社會過分強調兩性角色的差異,忽視女生從事科學創造性思維的能力;把游戲與工作截然分開,使工作情境過分嚴肅。
⑻ 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性思維
想要一個聽話的孩子還是想要一個調皮的孩子呢?很多家長可能想要一個「乖孩子」,乖孩子多麼省心呢,聽父母的話,守規矩,不會給父母添多少麻煩。可是如果說聽話的孩子,付出的是他們的想像力和傳新能力,那麼家長還會想要孩子乖乖聽話嗎?
⑼ 淺談如何培養兒童的創造性能力
水滿中心學校 王 騰 一、 樹立良好的教育觀念和注重教師的素質 從小學生的教育實際出發,教師與家長的教育觀念、教師的素質對於小學生的創造性發展有直接影響。克服不利於兒童創造性發展的教育觀念,如過分追求高分數、不鼓勵學生提問、過於強調權威的教學等等都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性。 教師的素質也影響學生創造性的培養,所以本身作為小學教師的我們應具有創造力,有強烈的求知慾,努力形成具有高創造性的班集體,創設寬容、理解、溫暖的班級氣氛。具有與學生們共同學習的態度,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注重對創造活動過程的評價以激發學生的創造渴望。 二、 增加學生的創造意識、激發學生的創造興趣 創造性意識和創造性思維過程是重要的、但它們畢竟還只是一種構思、設想、假設或意識、只是一種停留在腦海之中的東西,要把這些變為現實的創造性產品,需要激發學生的興趣,興趣人的一種帶有趨性的心理特徵,一個人對某種事物發生時他就會主動地、積極地、執著地去努力,去探索。去品嘗到發現的喜悅。 三、 培養兒童創造性的人格品質 人的創造性高低與人格有著密切的關系,小學生創造性人格品質是創造性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同的人格特徵創造性的發展有不同的影響,只有當它與創造性人格相結合時,才能使創造性的發展成為現實。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注重其創造性人格的培養。獨立、靈活、容納的、主動的、痴醉的人格的形成和發展有助於兒童創造性的形成和發展。 四、 在學科教學中培養創造性 小學階段學生學習的課程是豐富多彩的有語文、數學、科學、音樂、美術、體育,重視在這些學科的學習和教學過程中的創造性培養非常有意義。那麼課堂中如何培養的創造力呢? (一)在教學中,運用是不是?對不對?讓學生作出判斷、分析、研究,對促進學生積極思維有很大作用。在回答問題時不論是否正確都一律給鼓勵。以此來促進學生積極思維,發表見解。 (二)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在學生學習教學內容時,鼓勵學生解放思想、質疑問難,這是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立性批判性的一種方法,同時也是培養發散性思維的一條措施。 (三)採用多種教法,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想像能力是創造性思維能力的一種,思維活動中如果沒有想像的參加,智力的開發,藝術的創造,科學的發明就都難以進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想像力的方法多種多樣。例如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通過啟發引導,把學生的思維帶到作者所描寫的意境中去。使之如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 創造性和創造活動聯系緊密,它在創造活動中得到發展,創造性不能脫離創造活動而孤立存在。因此,創造性和創造活動兩者的本質特徵應該是一致的。所以,要發展學生的創造力,要有良好的環境,同時教師要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能夠獨立自主的進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