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錄音機的發展史
錄音機問世
話說當年丹麥有位年輕電機工程師Valdemar Poulsen,他利用磁性變化的原理,以鋼琴線製造了一部「錄話機」,1898年獲得專利,這就是1930年代鋼線錄音機的前身。1900年巴黎的世界博覽會中,Poulsen展出了他的錄話機,雖然早十年前就已經有著名歌唱家的錄音圓筒出售,科學家仍對錄話機大感興趣,Franz Josef皇帝還留下一段談話,成為現存最早的磁性錄音數據。
圓盤留聲機發明人Emile Berliner同一年到美國設廠生產機器,Poulsen也想跟進,但資金不足,最後工廠落入商人Charles Rood手中。有生意頭腦的Rood以錄話機錄制美國總統的談話,又協助紐約警方偵破黑社會謀殺案,使得錄話機聲名大躁。德國海軍透過丹麥買了幾部錄話機用在船艦上,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們就用來記錄摩斯密碼,導致美國運兵船被德國擊沈,戰後Rood被以叛國罪起訴,但到他九十幾歲去世前仍在纏訟中,這是錄音機史上的一段「間諜外傳」。
德國人嘗到甜頭後,開始對磁性錄音展開研究,1927年Fritz Pfleumer成功的以粉狀磁性物質塗布在紙帶或膠帶上進行錄音,希望能取代當時的鋼線錄音機。當時英國BBC廣播公司使用由錄話機改良的巨型Blattnerphone鋼帶錄音機。這種錄音機可切斷鋼帶重新焊接來進行剪輯,但焊接點總會有轟然巨響,操作時又怕焊點斷裂而鋼片橫飛,所以德國人發展的磁帶安全又理想。1932年著名的BASF成功開發出可大量生產的錄音帶,他們與德國最大的電機製造商AEG合作,希望在1934年的柏林無線電展覽中推出「Magnetophon」磁音機,BASF並先行製造了五萬公尺的錄音帶,在塑料材料還未普遍運用前,這是個很驚人的成就。
磁性錄音
1936年英國指揮家畢勤爵士率領倫敦愛樂訪問德國,應BASF邀請,11月19日在該公司Ludwigshafen的大禮堂中進行了一場演奏,曲目包括莫扎特《第39號交響曲》等,這是音樂史上第一次大型的磁性錄音;在大西洋彼岸,指揮家史托考夫斯基1931年的立體聲實驗錄音,以及同年RCA示範的33又1/3轉長時間錄音,都還是直接將聲音刻在蠟盤上。美國人也進行磁性錄音研究,像是Marvin Camras把交流偏壓技術引進鋼絲錄音機,使其頻寬與雜音都達到可收錄音樂的水平。另一家Brush公司也發展出錄音帶,他們委請3M製造一種有光滑表面,厚度為千分之三寸的薄膠帶,柔軟防潮,在上面可塗布磁性鐵粉。這些規格後來持續用了三十年,不過Brush所設計的錄音機Soundmirror卻沒有形成氣候。
二次大戰期間,德國廣播電台已經開始大量運用磁帶錄音機,播出重要軍事將領的錄音,美國人常搞不清楚為什麼希特勒可以同時出現在好幾個地方?直到二次大戰後,終於誕生了第一台可供錄音室用的美國磁帶錄音機。不過在推銷時卻遭遇了一些困難,Mullin想到何不請天王巨星平克勞斯貝所主持的廣播節目試用?1947年夏天,Ampex提供的錄音機派上用場,平克勞斯貝對於剪接方便的磁帶錄音機非常滿意,於是預定秋天起都改用磁帶錄音機。不過工程人員心裡怕怕的,把磁帶的內容又在唱片上刻了一次,再以唱片播出,如此持續了半年多,沒想到這居然是後來音樂唱片製作的標准模式。
匣式錄音帶的出現
Ampex的錄音機是使用錄音帶的全部寬度,單方向錄一次,每次錄完後就要回卷,這樣的方式稱為全軌式(Full Track)。不久就出現了每次只用磁帶一半寬度的半軌式錄音機,錄完後相反的方向可再錄一次,時間也增加了一倍。嘿!對了,既然可以用兩軌,就可以錄兩種不同的訊號,1949年美國的Magnecord公司就開發出一種雙軌式的立體聲錄音機,比第一張商用的立體聲唱片足足早了近十年。有了立體聲錄音機之後,1952年紐約的WQXR電台開始立體聲的FM廣播,1954年Audiosphere也發行了第一卷商業性的立體聲錄音帶,音響世界正式進入立體聲時代,並間接推動了立體聲唱片的發展。Ampex則在磁帶錄音的基礎上,1953年成功開發出彩色錄像機,此後廿年間獨霸市場。
從這時開始,磁帶錄音機進入戰國時代,也進入一般美國家庭中。盤式錄音機效果雖好,要讓一個老爺爺把磁帶東繞西拐的穿過許多滾輪,正確安裝完畢,只怕不太容易,後來克里夫蘭一位發明家George Eash就把一個五寸的盤帶裝到塑料盒中,再加上一些壓輪與導桿,使它很容易就能使用,即使在顛簸的汽車中也能不受影響,Eash這項發明就是我們所說的「匣式錄音帶」。Eash最初遭遇的困難是時間太短,只有三十分鍾,後來經過不斷改良,才能錄下一個小時的音樂。1963年Earl Muntz進一步改良Eash的設計,大量用於汽車、輪船之上。此外,Muntz在匣式錄音機中使用了四聲軌的錄音頭,原本是要延長播放時間,後來卻意外的成為四聲道音響的優良儲存設備,一直到七○年代末期,稱為Fidelipac的匣式放音機還有許多擁護者,形成一種特殊的音樂文化。
不幸的失敗者
另外RCA在1958年推出一種復雜的「革命性」盒帶,大小像袖珍本書籍一樣,可以多個迭放起來,如自動換片機一樣的自動換帶。不過後來發現這些盒帶常常不爭氣的卡在一起,而價格又比盤式帶高出許多,可想而知,RCA鐵定賠了一筆錢。1961年CBS則推出一種自動換帶的裝置,錄音帶尾端固定於卷盤,頭端在播放時捲入機內,唱完後自動卷回盒內,體積非常小。但是這種設計的錄音質量很差,三兩下就消失不見了。製造噴射機的Bill Lear也看好錄音機市場,他與福特汽車合作,直接把改良型八音路匣式錄音機裝到汽車上強迫中獎。有RCA提供音樂軟體,有摩托羅拉負責製造,有福特汽車作為營銷通路,航空大亨最後仍然沒有結果。七○年代SONY為了高音質的目的,推出體積約為卡帶一倍大的超卡帶錄音機,其錄音質量直追高級盤式機,因為其它廠商的抵制,加上買不到軟體與空白帶,超卡帶又成為錄音機史上的曇花一現。
真正成功的產品是Philips北美分公司Norelco在1964年所推出的「攜帶錄音機」,也就是現在所說的卡式錄音機。當時盤式錄音機的發展已臻成熟,銷售量達到空前高峰,價格合理的電池式手提盤式機也問世了,照理說Philips沒什麼機會。1965年Ray Dolby博士發明了雜音抑制系統,卻替卡式帶開創了一條生路。1966年Norelco推出了家庭用的卡式錄音座,Ampex隨即推出商業用卡式音樂帶,而日本的SONY、kenwood等廠商快速加入,使得卡式錄音機成長快速,變成擋都擋不住的趨勢。
卡式錄音機的發展方向
卡式錄音機往後發展就圍繞在磁頭的精密度與材質變化、錄音帶磁化物的改善,以及雜音抑制技術等方向打轉了。例如日本Akai所發展的玻璃磁頭,以耐磨好聲著稱;Nakamichi開發的精密磁頭,第一次達到普通帶也有20Hz-20KHz的頻寬。錄音帶也以二氧化鉻取代了常用的氧化鐵,甚至有用鈷、鎳等作為感磁物的錄音帶。雜音抑制系統則從Dolby B、C進步到Pro HX,動態與頻寬都很令人滿意,欣賞最高級的卡式錄音帶,幾乎有LP唱片的感受,這是數字錄音機所欠缺的。
數字錄音機以DAT打頭陣,它的工作原理與錄像機差不多,都是以高速旋轉的磁頭在磁帶上記錄訊號,它可以說是錄音機發展八十多年來最大的突破。無奈DAT效果太好了,即使加上防拷貝裝置,所有的軟體廠商仍然害怕它會造成盜版音樂泛濫,因此極力抵制,最後使DAT只能留在錄音室里為少數人服務。如果讀者中有極端重視聲音質量的,我仍建議購買DAT錄音機,Pioneer有幾款DAT可以用88.2KHz取樣頻率工作,高頻延伸到達40KHz左右,這是目前所有CD遠不能及的。因此要製作私房CD,非DAT不可。偷偷告訴你,音樂前輩曹永坤先生,常常在風衣里藏著麥克風,以DAT收錄現場音樂會實況,效果足以叫人大吃一驚,當然,這種東西只能好朋友自己分享了。
B. 錄音機是誰發明的
1900年,巴黎博覽會展出了保森發明的磁性錄音機。由於這種錄音機把聲音錄在鋼絲上,因此,與留聲機相比,具有獨特的優點。在博覽會上,它受到了人們的青睞。 但是,磁性錄音要用質量很高的鋼絲和鋼帶,且非常笨重,使用起來不方便。於是,1930年,德國的弗勞伊瑪提出了新的方案,即用表面塗有鐵粉的紙帶或塑料帶代替鋼絲或鋼帶。經過6年的努力,1936年弗勞伊瑪研製出了磁帶錄音機。與磁性錄音機相比,這種錄音機聲音清晰,使用方便,價格便宜。 馬文在1937年製成一台採用新原理的鋼絲錄音機。它採用完整的磁圈作為磁頭,鋼絲穿過線圈,並與磁圈保持一定間隔,這樣就能利用鋼絲周圍的空氣間隔進行錄音。因為這一層氣隙包圍在鋼絲的表層,所以它是均勻的。 這台錄音機的性能要比以往的錄音機性能好很多。它聲音逼真,音質優美。馬文的堂兄在縱情唱歌之後,再由這台錄音機放出來,人們開玩笑說:「這位『業余歌唱家』的演唱水平,在一瞬間提高了許多倍。」
C. 誰發明了第一台錄音機哪一國人什麼時間
1898丹麥科家保森根據史密斯理論研製第台磁性錄音機
1900巴黎博覽展保森發明磁性錄音機由於種錄音機聲音錄鋼絲與留聲機相比具獨特優點博覽受青睞
磁性錄音要用質量高鋼絲鋼帶且非笨重使用起便於1930德弗勞伊瑪提新案即用表面塗鐵粉紙帶或塑料帶代替鋼絲或鋼帶經6努力1936弗勞伊瑪研製磁帶錄音機與磁性錄音機相比種錄音機聲音清晰使用便價格便宜
馬文1937制台採用新原理鋼絲錄音機採用完整磁圈作磁鋼絲穿線圈並與磁圈保持定間隔能利用鋼絲周圍空氣間隔進行錄音層氣隙包圍鋼絲表層所均勻
台錄音機性能要比往錄音機性能聲音逼真音質優美馬文堂兄縱情唱歌再由台錄音機放玩笑說:位『業余歌唱家』演唱水平瞬間提高許倍
馬文台錄音機進行改進並制輕薄塑料磁帶發明高保真頻道立體聲放音裝置
D. 錄音機是誰在哪年發明的
1898年,丹麥科學家保森根據史密斯的理論,研製出了第一台磁性錄音機。1900年,巴黎博覽會展出了保森發明的磁性錄音機。由於這種錄音機把聲音錄在鋼絲上,因此,與留聲機相比,具有獨特的優點。在博覽會上,它受到了人們的青睞。但是,磁性錄音要用質量很高的鋼絲和鋼帶,且非常笨重,使用起來不方便。於是,1930年,德國的弗勞伊瑪提出了新的方案,即用表面塗有鐵粉的紙帶或塑料帶代替鋼絲或鋼帶。經過6年的努力,1936年弗勞伊瑪研製出了磁帶錄音機。與磁性錄音機相比,這種錄音機聲音清晰,使用方便,價格便宜。馬文在1937年製成一台採用新原理的鋼絲錄音機。它採用完整的磁圈作為磁頭,鋼絲穿過線圈,並與磁圈保持一定間隔,這樣就能利用鋼絲周圍的空氣間隔進行錄音。因為這一層氣隙包圍在鋼絲的表層,所以它是均勻的。這台錄音機的性能要比以往的錄音機性能好很多。它聲音逼真,音質優美。馬文的堂兄在縱情唱歌之後,再由這台錄音機放出來,人們開玩笑說:「這位『業余歌唱家』的演唱水平,在一瞬間提高了許多倍。」此後,馬文又對這台錄音機進行了改進,並製成了又輕又薄的塑料磁帶。此後,他還發明了「高保真多頻道立體聲」放音裝置。
E. 早期的錄音機是由誰發明的
1898年,丹麥發明家鮑爾森又發明了磁性鋼絲錄音機——第一次把機械方式變成電磁方式。他還在1900年的巴黎世界展覽會上展示了自己的錄音機。1936年,德國發明家把鮑爾森的要求很高和笨重的鋼絲改為紙帶,發明了攜帶較為方便、價格便宜的磁性紙帶錄音機。
針尖在鋼絲或紙帶上劃動,只有接觸處才被磁化,從而不能在鋼絲或紙帶上均勻地錄音;紙帶容易受潮、折斷。
F. 世界上第一個留聲機是誰發明的
世界上第一個留聲機是愛迪生發明的,誕生於1877年。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根據電話傳話器里的膜板隨著說話聲會引起震動的現象,拿短針作了試驗,從中得到很大的啟發。說話的快慢高低能使短針產生相應的不同顫動。那麼,反過來,這種顫動也一定能發出原先的說話聲音。於是,他開始研究聲音重發的問題。
1877年8月15日,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讓助手克瑞西按圖樣制出一台由大圓筒、曲柄、受話機和膜板組成的怪機器。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指著這台怪機器對助手說:"這是一台會說話的機器",他取出一張錫箔,卷在刻有螺旋槽紋的金屬圓筒上,讓針的一頭輕擦著錫箔轉動,另一頭和受話機連接。
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搖動曲柄,對著受話機唱起了「瑪麗有隻小羊羔,雪球兒似一身毛……」。唱完後,把針又放回原處,輕悠悠地再搖動曲柄。接著,機器不緊不慢、一圈又一圈地轉動著,唱起了「瑪麗有隻小羊羔……」,與剛才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唱的一模一樣。
在一旁的助手們,碰到一架會說話的機器,竟然驚訝得說不出話來。 「會說話的機器」誕生的消息,轟動了全世界。1877年12月,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公開表演了留聲機,外界輿論馬上把他譽為「科學界之拿破崙·波拿巴」,是19世紀最引人振奮的三大發明之一。
(6)最早的錄音機是誰發明的擴展閱讀:
1877年,愛迪生製造出人類史上第一部留聲機,開始儲存媒體的領域。在這一百多年來,不斷推陳出新,從最初以錫箔制滾筒,鋼針播放,導致每個滾筒只能播放幾次即耗損,到現代鐳射影音儲存軟體的DVD,已在21世紀展現出無以倫比的影音境界。
蟲膠唱片細說愛迪生發明留聲機時,以錫箔制滾筒錄音,早期蓄音筒唱一次只能錄制一筒,每個蓄音筒聽五,六次就磨損報廢。1887年,德籍技師艾米利·伯林納以鍍金的銅模作為母盤,再以硬蠟作為原料(日後的原料為蟲膠,亦稱洋乾漆),製成母版復制。隔年,唱片像其他商品一樣開始量產。
1879年留聲機首度引進日本,1899年第一家唱片公司三光堂成立。由於當時錄音及製造唱片的技術由歐美所掌控,日本的唱片必須委由歐美生產,因此,日本早期的唱片都是由外國技師渡海赴日錄制後,將母盤攜回歐美製成唱片,再輸回日本販售。
日本第一家標榜生產留聲機及唱片的公司,是1907年美國與日本技術合作成立的日米蓄音器製造株式會社。同年,日人湯地敬吾開發出平圓盤唱片的製造技術,突破歐美技術壟斷。此時正值日俄戰爭日本戰勝之際,全國經濟蓬勃發展,人民消費能力增加,於1909年4月由位於川崎的工廠開始生產國產唱片。
1910年,日米蓄音器製造株式會社增資並改組為株式會社日本蓄音器商會(以下簡稱「日蓄」)。日蓄成立後,除生產唱片外,留聲機方面也開始量產,並與歐美等進口貨相互競爭。隨後,新興的唱片公司如雨後春筍般紛紛成立。
日本蓄音器商會1910年成立同時,也在時為日本殖民地的台灣台北榮町(現台北衡陽路)設立株式會社日本蓄音器商會台北出張所,開始在台灣銷售留聲機和唱片,並展開錄制台灣音樂的工作。據日人山口龜之助所著《唱片-文化發達史》中記載:1914年,日蓄台留聲機和唱片於1910年傳入台灣,至今已95年。
G. 世界上第一台錄音機是誰發明的
波爾森是第一個人使聲音有控制地把變化著的磁場強加到一段鋼絲上的這一想法成為現實.然後,鋼絲上的變化磁場可使聲波再現.這個想法是盡善盡美的,但在實際應用中還存在關一些缺陷,而且還是很難克服的缺陷,所以盡管波爾森於1898年獲得其裝置的發明專利權.